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残王邪爱:医妃火辣辣-第2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安跟在一旁,这会儿笑得跟个弥勒佛似的,“咱们的小郡主本来就是小天女嘛。”
夏静月的关注在小葡萄的帽冠上,“这帽子会不会太重了?小葡萄还小,骨头还软着,太重了会压坏脖子的。”
“不会不会。”王安连忙说:“奴婢都让他们用最轻柔的料子做,这小金凤凰是空心的,份量没多重。”夏静月将帽子取下来,的确是份量不重,但因为凤凰是纯金的,又是空心的,质地便不够硬,她随手去扯了那珍珠,又容易就扯下来了。再看小葡萄手上脚上的铃铛,看上去漂亮,可也不实用,小葡萄这
年龄是拿什么都往嘴里送的时候,万一把这些铃铛都拿出来吃呢?
夏静月把这件事一说,韩潇顿时紧张地把这些危险东西扯下来,王安也吓了一跳,他只顾着好看,竟不曾想到这一层。“还好,奴婢备了有十几套。”王安马上把其他打的首饰都拿出来,给小葡萄戴上用金线编成的小帽冠。
第953章 喜气洋洋
王安又另拿了一对金镯子出来,这对镯子看上去普通,小小巧巧的,没什么花样,也没有挂铃铛,但仔细瞧去,那小小的镯子上竟刻了一整篇的辟邪经文,经文的字小得肉眼都看不清楚。
脱了脚链后,又换上一对用金丝线绣成百福字的鞋子给小葡萄换上。
这一打扮,虽然不像方才那样跟圣诞树一样,但也跟个金童玉女似的。
孩子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小葡萄又是喜欢笑的孩子,这一瞧上去,夏静月也跟着疼到了骨子里,跟韩潇两人怎么疼都疼不够女儿似的。
多一个孩子,府里也添了一份热闹,多了一份笑声。
王安听着这一屋子的笑声,看看天真无邪的小郡主、眉开眼笑的太子,以及温柔美丽的太子妃,眼眶微微地湿润了。
大年初一一家人在太子府过,初二去向皇帝与皇太后请安,到了初三就开始各家走亲戚了。
从初三开始,太子府收到的帖子是按箩来计算的,有很多都是不能推掉的。
一天见十几拨的人,几天应酬下来后,夏静月只觉得每天比爬了五千米的山还累。
不过看着手中的帖子,夏静月再多的累也不翼而飞了,眉眼含着掩不住的笑意。
韩潇刚给小葡萄洗过澡后,换一身粉红似桃花的衣裳,补得小葡萄跟个桃花小仙子。
韩潇抱着女儿过来,见夏静月高兴地拿着一个帖子,问:“这是谁家投的帖子?”
这会儿已经天黑了,夏静月应酬了一天,也坐了一天,腰酸背疼的,她揉着腰,高兴地说道:“是我奶奶投的帖,说是明天来看我。”
韩潇抱着小葡萄坐在夏静月旁边,一手搂着女儿,另一手给夏静月揉着腰,“咱们回京后还未曾拜访过奶奶,倒是让她老人家辛苦过来了。”
夏静月感叹不已,从回到京城,夫妻二人就没有清闲过,根本抽不出时间去见老太太。这么多年不见了,也不知道老太太身子怎么样了?
虽然她离开京城的那几年,每每遇到好东西都给老太太捎去一些,也去了平安信。但信中,老太太向来报喜不报忧。
韩潇不忍夏静月再伤感下去,转开她的注意力,说:“明儿奶奶过来,你把小葡萄抱给她老人家看,她老人家见到小葡萄不知道会多高兴呢。”
夏静月顿时浮上笑容来,“我还没生小葡萄的时候,奶奶就在信里说等孩子出生了,我们回京了,她第一时间来看呢。而且,老太太还给小葡萄做了一双虎头鞋。”
只可惜老太太不识得字,信都是由焦嬷嬷代写的,词语间免不了有所修饰,不能真切地感受到老太太的心意。为了迎接明天老太太的到访,夏静月连夜让人准备老太太喜欢吃的吃食,还亲自去库房挑了老太太可以吃的药材,老太太做衣服的料子等等,足足忙了半夜。为此,夏静月还用了一下私心,明天不见任何
外客,只接待老太太一人。
要不是韩潇亲自去把夏静月抱回来,没准她这一夜都在仓库翻翻找找呢。
既然妻子精神如此兴奋,大半夜也不睡,那就滚几次床单好了。滚一次还不累,那就滚两次,两次还不睡,再滚第三次……
床单滚多了的后果,第二天夏静月华丽丽地睡到太阳出来了。
一看时辰,这时候老太太都快要上门了。
一通手慌脚乱地洗漱换衣上来,没等夏静月插好头饰,外头已在回话,说是老太太到了。
夏静月一急,顾不上换上太子妃的衣服和装饰,穿着常服就往外迎去了。反正今天太子府只有老太太一个客人,那些外在的东西老太太也不会在乎。
刚走出玉明院,夏静月就看到老太太被焦嬷嬷扶着从轿子上走了下来。
夏静月看到老太太满头华霜下,皱纹比几年前又多了,也深了,眼睛就禁不住蒙上一层白雾。
老太太看到夏静月扶在门前,怔怔地看着她,禁不住哽咽地唤了一声:“月儿。”
“奶奶。”夏静月冲上去扶住老太太,“奶奶,是孙女不孝,这么久了都没去看望您老人家。”
老太太搂着夏静月又是哭又是笑,说:“傻孩子,你诸事繁多,哪有时间来瞧我?奶奶知道你的心意就行了!”老太太从知道夏静月回京后,就一直想过来看望孙女,只是夏静月一回来就被立为太子妃,要管的事,要见的人太多,她不想给夏静月添乱,就一直忍着。即使过年的这会儿,老太太也特意地推迟到初六
以后才过来,为的就是不影响孙女的应酬。
祖孙二人正激动与感伤之时,旁边一道喜悦的声音在喊道:“姐姐,我也来瞧你了。”
夏静月抹去眼角的泪珠,回头看去,竟看到妇人打扮的夏筱萱。当年,夏筱萱听从老太太和夏静月给她挑的人嫁了,日子虽然没有大富大贵,但男人对夏筱萱极好。夏筱萱在见证了母亲的作死,又有在明王府的遭遇,已慢慢学会惜福。夫妻关系不错,她的嫁妆又丰厚
,这日子,夏筱萱过得极其自在。
现在姐姐成了太子妃,夏筱萱在她的交友圈中也变得有头有脸,意气风发。居移气,养移体,如今的夏筱萱已看不到多少当年嚣张跋扈的样子,多些富态,又因为做了母亲,也多了些柔和。
变化如此之大,夏静月几乎都要认不出这个妹妹来了。
“筱萱,你怎么也来了?”夏静月惊喜地问道。
夏筱萱笑容满面地说道:“我夫家官品太低,就是往太子府投帖子也不知道收不收,所以就约了奶奶一道过来。”
夏静月笑道:“你是我妹妹,即便是个白丁,也没有理由把你拦在门外。你往后要来找我随时都可以,只是我丑话说在前头,你过来咱们只说私事,公事和朝政上的事一字不许提。”夏筱萱高兴地说道:“姐姐就算跟我说公事和政事,我也听不懂呢。”
第954章 吃醋
夏筱萱已非以前那个眼皮子浅的小姑娘,她跟这个太子妃姐姐有来有往就是她在夫家、在交际圈最大的底气了,才不会来惹夏静月的不快。至于男人的事,她夫君也跟她说过,一切自会靠自己的能力爬上去,不会让妻子去走后门。她夫君还跟她说,他身为太子的连襟,即使没去求人,官场的人看在这一层关系上,也不敢刁难他,还会对他多加关照。所以他已经得到了切初实实的好处,就不能再贪心去求
更多的超出他能力的东西。在见过以前闺中的姐妹为了夫君四处钻营,到处奉承陪笑时,夏筱萱才真正觉得老太太与姐姐给她挑的这个夫君好。其他的不说,这人品是没得说的,生活中是个正人君子,不会往家里带乱七八糟的女人
,也从不要求她去委屈自己讨好别人。
想开了,又过得好,又当了娘,夏筱萱现在也变得平和起来了。
进了玉明院后,夏静月扶着老太太坐下,亲自给老太太捧上茶水。老太太乐呵呵地受了孙女的孝心,喝了一口茶水后,眼睛四处看着,“我的小曾外孙女呢?在哪?”
夏静月有些吃醋地说:“奶奶没跟孙女说几句,才坐下就惦记着小葡萄,有了小曾外孙女,你就不要孙女了。”
老太太笑骂道:“都是当娘的人了,还跟小孩子吃醋,也不害臊。”
“在奶奶面前,我害什么臊?”夏静月转过头,吩咐下人把小葡萄抱过来。
小葡萄刚吃过早饭没多久,被王安抱去玩具房里玩了,听到夏静月的传话,王安把小葡萄收拾得漂漂亮亮的,牵着她从内殿那边过来。
老太太虽然年纪大了,但眼神仍然好使着,一眼就看到从内殿过来的漂亮小女娃,哎哟一声就站了起来。老太太活了一大把年纪了,还不曾见过长得如此漂亮可爱的小女娃。小葡萄本就是集合了父母的优点来长,加上三分长相七分打扮,被王安这么精致地打扮下来,水灵灵的,又喜气洋洋的,正合了老太太
的审美。
老太太最喜欢那些长得脸圆圆的,看上去有福气的孩子,小葡萄才一岁半,正是婴儿肥的时候。脸蛋白白嫩嫩的,加上一双圆溜溜、黑漆漆会说话似的眼睛,一瞅过来,仿佛心就软成一滩水了。
不等小葡萄走近来,老太太就喜得从座位上走下来,一把把小葡萄抱起来,心啊肝地唤个不停。
小葡萄不怕生,一双小鹿般的眼睛瞅着这个一脸皱纹又慈祥的老太太,好奇得不时地眨呀眨。
夏静月上来扶住老太太,说:“小葡萄过年吃胖了许多,又穿得跟个球似的,不知道多重呢,奶奶你可别闪着腰。”
夏静月有些心惊胆跳地,老太太身子骨已不是从前了,也不知道抱不抱得了小葡萄。小葡萄穿得一身厚,地上又被宠娃狂魔的太子殿下铺了厚厚的皮毯,摔了也不疼,她只怕老太太闪着了腰。
老太太嗔了夏静月一眼,说:“我再没用了,抱个孩子还是行的。”
不过,老太太也知道自己年轻时干多了农活,腰慢慢地不好了,她抱着小葡萄小心地坐回座位,让小葡萄坐在她膝上,百般爱怜地搂着小葡萄对夏静月说:“长得比你小时候好看多了。”
夏静月故作不悦地拉下脸,“反正现在在奶奶眼里,就只有你的小曾外孙女,早没了我,我就是多余的了。”
老太太指着夏静月对小葡萄说:“瞧瞧你娘,又吃醋了。”
小葡萄听不太懂老太太的意思,但对这个吃字还是听得懂的,高兴地跟着叫道:“吃!吃!”
“对!你娘吃醋了!”老太太搂着小葡萄笑得开心。
夏筱萱坐在一旁看得稀奇极了,她凑近夏静月说:“姐姐,小郡主怎么一点也不怕生?我那家那孩子可认人了,不熟的人一抱,他就哭得跟杀猪似的。”
夏静月摇了摇头,有些哭笑不得地说:“孩子被人抱多了,就不怕生了。”小葡萄可以说是集三千宠爱于一身出生的,不说王安与韩潇两个,就是董婆婆和初晴等人,还有神农谷的人,一个个都疼她,见到她就抱着不肯放。小葡萄自生下来,就是在众人的怀抱里长大的,若不是
夏静月态度坚决,满半年后让小葡萄学爬,一岁时又让她学走,小葡萄这会儿都不知道会不会走路呢。
所以夏静月对小葡萄总是那么的担忧,总怕她被那么多人给宠坏了,长成了熊孩子。可看到小葡萄可爱的样子,自己生的孩子,怎么会不疼呢?她有时候也会忍不住跟着宠起来。
于是,夏静月就越来越矛盾了。
可怜天下父母心,孩子没有人疼,没有人爱会心疼,但孩子太多人疼了,又忧虑重重。
夏静月见老太太只搂着小葡萄说话,就与夏筱萱说起这些为人父母的担忧来。夏筱萱本来要说孩子有人宠着不好吗?可转眼想到她的弟弟,就是被她的母亲和父亲宠着长大的,现在已定了性,改都没办法改过来了。再回想自己以前的性子,夏筱萱心有后怕地说:“往后夫君再管教孩
子,我再也说他对孩子太凶了。”
若是她儿子将来长成弟弟这模样,天啊,还不如不生为好。
夏静月倒没料到她的吐槽反而让夏筱萱紧张起来了,两人围着养儿的话题聊了一会儿,又转到夏府头上。
夏筱萱幽幽说道:“我跟奶奶过来时,我娘悄悄找了我过去,让我把弟弟带过来,让太子见一见,还让太子提携一下。我没应,把这事跟奶奶说了,奶奶也不许弟弟过来。”“世博如今怎么样了?”夏静月对这个便宜弟弟没什么印象,她来到京城的时候在夏府住的时间不算多,又一直跟老太太住着。而夏世博要进学,他跟老太太也不亲,故而算起来,夏静月跟夏世博只见过几次面,但这几次都不是什么好印象。
第955章 无力吐槽
那是一个比当初的夏筱萱还要嚣张跋扈且凶恶的小孩子。
夏静月因为刘氏的缘故,本就跟梅氏不对头,也懒得理他们的事,夏筱萱若不是撞到她手上,加上老太太来说情,她也懒得管夏筱萱的事。
就算现在,夏静月也不太爱管夏府的事,尤其是梅氏的事。
夏静月端了一碗茶水,慢慢地喝了起来。
“姐,世博的孩子比你家的小葡萄还大一岁呢,我们早就做姑姑了。”
噗——
夏静月一口茶水喷了出来,还被茶水给呛了一下,咳嗽不止。
初晴忙上来拍着夏静月的后背,给夏静月顺气。
老太太搂着小葡萄望了过来,纳闷地问:“月儿,好好地喝茶,怎么也会给呛着了?”
夏静月终于顺回了气,抓着夏筱萱的手问:“你刚说什么,世博都做爹了?”
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吧?她记得她初到夏府时,夏世博还是个九岁的小屁孩,怎么一眨眼的,就当爹了?这世界也变得太快了吧?
“是啊。”夏筱萱点了点头,说道:“他那大儿子过了这个年,都三岁了。这是最大的一个,最小的那个,是年前生的,加起来,世博已经有四个孩子了。”
“这是怎么一回事?”夏静月一惊朝老太太问道:“奶奶,你怎么没在信里告诉我世博娶亲的事?”
就算夏静月再跟梅氏与夏世博再不对路,但身份上也是夏世博的姐姐,弟弟要娶亲了,姐姐却连个贺礼也没有,那也太失礼了。
老太太听是这事,满脸的笑容沉了下来,冷哼了一声:“娶亲?我看他这辈子都别想娶媳妇了。”
在夏筱萱的解释下,夏静月才知道这几年的夏府是何等的精彩。梅氏见夏哲翰身边的新人美人越来越多,她又人老珠黄,娘家也不管她了,她这辈子是指望不了娘家和夏哲翰了。于是,梅氏把一切希望都放在了唯一的儿子身上,把儿子当成唯一的一根救命稻草。这也是老太太本想插手教养夏世博结果却失败的缘故,梅氏就只有这么一个儿子,哪会让老太太带去养着了?在梅氏心中,老太太就是个不识字,什么都不懂的乡下老太婆,一个乡下老太婆能教她儿子什么?
因此每次老太太说要教养夏世博,梅氏就去松鹤堂大闹,闹得老太太冷了心,再也不管了。
梅氏得到管教儿子的所有权后,开始还想让儿子去学堂念书,将来出人头地。后来发现儿子不是读书的料,又因为常跟人打架以及爱撒泼,已经没有学堂愿意收他了。
眼看儿子是不成器了,梅氏不知听了谁的主意,把目光放在孙子身上。
于是,夏世博还不满十四岁呢,梅氏就给儿子安排了通房。
这么一来,夏世博在刚满十四岁的时候,就得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大儿子,比小葡萄还早一年出生。夏筱萱现在对她的母亲和弟弟是无力吐槽了,“姐姐您说,这正妻还未进门呢,就有了三个庶出的孩子。再加上父亲根本不认母亲的身份,世博现在嫡不嫡,庶不庶的,身份本就尴尬,本就不好娶亲,如今
弄出这些事来,弟弟的名声全被败坏了。好的一点人家,不愿嫁进来,差一点的,父亲也不同意,说怎么也是王妃的娘家,怎么能娶个门弟差的?哦,现在您成了太子妃,父亲的眼光就更高了。”
正妻未进门,已有三个庶出的,母亲又是出自宁阳伯府那个大笑话的家庭,夏府又是姨娘管家的,夏世博现在在京城也成了一道笑话。夏筱萱满脸愁容地说:“我倒是想给弟弟找个好一点的妻子,可是熟人中不好意思去找,免得坑了人家。那些不熟的,又不清楚性情的,只怕会闹得府里更乱。我不止一次劝母亲,可她就是跟中了邪一样,
昨儿还跟我说,弟弟可是太子的妻弟,哪用得着去愁娶媳妇的事?还说待太子登基后,随便一道圣旨下来,哪个贵女娶不得?您说,我听了这话,哪敢把弟弟带过来?”
没得让她跟这个姐姐生分了。
夏筱萱再清醒不过,这个姐姐跟她们是一点也不亲的,如今面上感情好,也是看在老太太的份上。倘若惹恼了,随时都会断了这点姐妹情。夏筱萱正是因为看得太清楚,才不敢去抱怨夏静月,她偶尔自己都会想,换了她是夏静月,在得势时没准早就替刘氏报仇,将他们母子三人赶出夏府了。如今还有这个脸面情,已是很宽容大量了,反正将
心比己,换了她是做不到的。老太太在一旁听了一会儿,对夏静月说:“夏家的事,月儿,你别管,乱糟糟的一团。去年王爷被立了太子,马上有人给你父亲送美人来,你父亲现在已经有七个姨娘了,膝下了又添了三儿两女,都不知道
乱成什么样子。你父亲若是来找你要官职之类的,你可别理他。”
夏静月笑了笑,说:“奶奶不用为我担心,我以前未出阁时,父亲就管不了我,何况如今?”
对于夏哲翰,夏静月有一百种办法治他。
不过夏哲翰万般缺点中,却有一个优点,就是胆小怕死。他也懂得审时度势,倘若做得过份了,派人去敲打一下,他自然知道害怕。
夏静月留了老太太与夏筱萱用膳,用完午膳后,夏静月借着扶老太太去消食,与老太太单独来到后花园中。
“奶奶,父亲另添的三个儿子都是姨娘出的?”
“是。以前他倒是想娶妻来着,不过这几年淡了。”
夏静月扶着老奶奶慢慢地走着,“奶奶,你瞧着那三个孩子怎么样?可有能教好的吗?”
老太太想了想,说:“那三个孩子还小,若要教怎么会教不好?月儿怎么突然问起这一件事了?”
“奶奶,我想从中过一个孩子到我母亲名下,您觉得如何?”奶奶猛地站住了脚步,又惊又喜道:“你当真这样想?”
第956章 元宵宫宴
夏静月点了点头,说:“时下人们都讲究香火,母亲没有留下儿子,待百年后我去了,还有谁会记得她,又有谁会在逢年过节的时候给她烧香?从庶出中抱一个孩子到母亲名下,充作嫡子养着,这样夏家就
有了真正的嫡子,而我母亲也有了香火,算是两全其美的事了。”刘氏临死前最大的心愿是进夏家的祠堂,受夏家子孙后代的香火。如今夏静月还在尚好,夏家的祠堂有刘氏的一个位置。可若是她不在了,再过几代,夏家的孩子不是刘氏所出,这牌位也不知道能留多久
。只有把孩子记在刘氏名下,成为夏府族谱上刘氏的孩子,刘氏才能世世代代地享着夏家的香火。
这也是夏静月唯一能为刘氏做到的事情。
老太太到京这么多年,哪会不明白嫡子与庶子之间的天壤之别?而夏哲翰曾想再娶又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一个嫡子吗?
刘氏是夏哲翰明媒正娶的原配,唯一的嫡妻,如果能将一个伶俐的孩子记在刘氏名下,那就是名正言顺的嫡子了!
“月儿,你能这么想,奶奶很高兴。你母亲若是知道,也会很欣慰的。”老太太眼眶发热地说道,即使夏静月此意是为了让刘氏享受夏家世代的香火,但此事对于夏家来说,也是一场极大的造化。
夏静月说道:“这件事情,我得先跟两位舅舅提一下,他们同意了才行。”
老太太点头道是,不过不用去问,刘家兄弟都会答应的。正如夏静月所说的那样,时下人们注重香火,认一个孩子,以后刘氏天天有人给她烧香,香火不断,对于去逝的人来说,是再好不过的事了。
刘家兄弟恨夏哲翰,恨梅氏,可为了刘氏将来的香火传承,只要这个孩子不是出自梅氏的肚子,接受起来就容易多了。
老太太握着夏静月的手又紧了紧,“这个孩子,奶奶会替仔细地挑选。”
一旦这个孩子记在刘氏名下,就是夏静月的嫡出弟弟了,将来韩潇做了皇帝,他就是真正的国舅。老太太知道这件事的重要性,这个孩子不仅不能拖孙女的后腿,还须得能帮上夏静月一把才行。“奶奶也不用太过着急,孩子还小,先慢慢看看再说。”这也是夏静月将老太太单独带到这里的原因,这件事暂时不宜让太多人知道,先观察一番再说。“其他的不说,品性是首要的,就是平庸一点,笨一点
都没关系。品性若是不好,越是聪明,祸害就越大。”
老太太深以为然,“你放心,在没有刘家两位舅舅同意前,我就连你父亲也不告诉他。”有她老太太心中,隐隐有了一个人选,但也如夏静月所说的那样,年龄还太小,看不出什么来,最好抱到膝下观察一阵子。“回到夏府后,我就跟你父亲说,膝下空虚,想抱个孙子来养的,你父亲也说不出
反对的话来。”
老太太与夏静月商量妥当后,回到玉明院的时候神情格外的轻松。
过完了年之后,紧接着元宵佳节就要到了。
皇帝过了这一年后,对自己的身体越发的担忧,除了将政事都交给韩潇之后,还让万昭仪帮着夏静月熟悉宫中事务,尤其是关于举办宫宴的事宜。
夏静月参加过几次宫宴,但怎么操办一个宫宴,对此所知甚少。万昭仪便把夏静月带在身边,手把手地教她怎么做。“原本这些事得慢慢教你才行,只是皇上的身子,皇上心里有数。朝政那边太子原先就帮着皇上处理公务,又有众臣辅助,以太子的能力挑起这担子不难。如今唯有你这里了,后宫没有皇后,以后就没有皇
太后来助你。太子除了你,也没有其他的妾室,不能帮你搭把手,往后凡是宫宴,都要你一人操办,你须得赶紧学起来才是。”万昭仪把夏静月叫进宫,说起这些事来。
夏静月认真地听了,在朝廷上,皇帝为了跟百官拉近关系,与民同乐,每到节日或者一些大的节气上,都有各种仪式或者祭祀。
同样的,后宫的皇后身为一国之母,为了拉近与命妇的关系,也为了给天下女子做个表率,树立一个好榜样,好形象,时常需要设宴,请命妇或者有功女子进宫赏赐。
各个节日的宫宴是不能免的,不同节日的宫宴有不同的规格。除了宫宴之外,皇后身为一国之母,也需要主持一些祭祀或者祈福的事。
一年之中的三元节是极为重要的节日。
三元为上元、中元、下元三节。
上元就是正月十五,又叫元宵节。这一天白天的时候,凡是有诰命的夫人都要进宫朝见皇后。到了晚上,宫中要举行赏灯会,并宴请众命妇。
中元节在七月十五,是祭祀先人的大节,皇帝要领着百官去祭祀先祖,告慰先灵;祭祀土地,以求大秋丰收。
下元节在十月十五,这一天要祭下元水官,祈祷、解厄等等。
皇帝带着官员与皇族男人去祭祀先人,后宫的皇后也要统领内外命妇行一些仪式。
当然,这些节日并非年年节节都要办,像如今皇帝年事已高,许多节目都取消了,像什么春搜夏苗之类的,也早没有举办了。
宫宴更是如此,皇后自缢后,除每年中秋大节后宫已没怎么办宫宴了。但如果韩潇做了皇帝,刚登基的一两年是需要把所有节目和仪式都尽量做全的,以免落人口齿。夏静月将来也少不了有一堆的宫宴要操办,什么元宵节、乞巧节、中秋节等等,春天花开了,要办花朝节、
赏春宴之类;夏天荷花开了,有观莲节,赏荷宴、百花宴等;秋天较大的节日就是中秋、重阳两个节日,若是有需要,还要加个七夕节、赏月宴;冬天有寒衣节,冬至节、腊八宴等等。总之,若是要将这些节日都办起来,每个月都要举上几次的宫宴。
第957章 一国之母
“这一国之母,可不是光坐在中宫发号施令就行的。”万昭仪将手中厚厚的册子交给夏静月,“这里有详细注明的册子,你可以拿回去细看。不过也不用太过担忧,除了重大节日外,其他的小节日都是由你看
着办,需要就办,不需要可免。”
也就是说,有政治目的就办一个,没有又不想热闹的话可以不办。但不管办不办,到了这些节日,都要赏赐些东西下去,以示皇恩浩荡。
“除了办宴以及各种祭祀外,还要对内外命妇进行赏罚。有功的赏之,有过的罚之……”万昭仪将如何应对处理这些事的小技巧与夏静月说了起来,赏该怎么赏,罚该怎么罚,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
夏静月一一听了,只觉得脑袋越来越大,怪不得做皇后的人都是从贵女中挑选品德才华最高者,没有一定的情商和智商,真办不好这事。
这还是在韩潇没有其他女人的前提下,像当今皇帝,后宫那么多女人和皇子,做皇后既要做天下女人的表率,又要时常与各命妇打交道,还要防着后宫女人的明争暗斗,真真不是一般人能做的。万昭仪见夏静月双眼发晕的样子,禁不住笑道:“所以说,后宫的妃子多了,也并非是没有好处的,起码在这些节日的时候,能帮皇后分担许多事务。往年办这些宫宴的时候,滕氏、连妃是皇后的大帮手,
就是本宫,遇到大节日时也得出来搭把手。”
“我多培养些女官就行了。”就为了有个搭把手的人,就把自己的男人分享出去?夏静月情愿劳累一些。何况宫中的女官也不少,提携些能干的,也能辅助着把事办好。
“这也可以。”万昭仪掩唇笑了笑,心中是极为羡慕夏静月的,能把善妒表现得如此毫不掩饰,这是多大的底气?是女人多么奢望的一件事?
这比做一国之母难多了。
年轻真好。
万昭仪的思绪有些飘渺,如若能回到年轻的时候就好了,如果也有这么一个知她宠她爱她的男人,就是拿个女皇跟她来换,她都不换。
万昭仪微微摇了摇头,不再去想这些不切实际的有的没的东西。这一次的元宵宫宴,以皇帝的意思是要按最高规格来办,皇帝要让其成为两代新老帝君交接的象征,可以载入史册的一件大事,大靖史上最平和的皇帝更迭。同时,先前几次宫宴闹出来的丑事,影响太大
,也急需一场盛大而隆重的宫宴来重振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