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残王邪爱:医妃火辣辣-第1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韩潇有些失望,瞧了小衣一眼,巴巴地看着她,她却只顾着手头上的东西。他若说了想要这件她亲手做的小衣,她自是会去做的,然而这是他的第一件衣服礼物,总得要让她主动来送才有意义。
  既然她已经开始做了,迟早会做完的,他还是耐心地等着吧。
  韩潇再动了动,将那小衣又往夏静月面前放了放,这样她一抬头就能看见了。
  外头窦士疏来寻他,韩潇从炕上下了来,去了外面。
  夏静月埋头缝了一个中午的东西,脖子酸得难受,便放下针线揉了起来。
  发现了就在她正前面的小衣,她奇怪地拧了起来,自言自语道:“怎么跑到上面来了?”
  夏静月去收药材时,经过了布铺,顺手买了一些布料,原想打仗时候衣服破损多,哪天韩潇的衣服破了也好给他补一补或者重做一身。
  可想法很好,做起来就太不容易了。
  因备嫁的缘故,夏静月被老太太逼着学了几天的针线,后来皇帝身体不好,她就进宫调理去了。因此她总共才学了几天的针钱,只知道个大概。
  想着小衣是最容易做的,她就先拿它来练练手的,可做到一半,看到这歪歪斜斜的针脚,夏静月就没了劲。连线都缝不直,穿起来也不舒服。
  正好她突然想到另一件事情,就把这件未完成的小衣随手扔到棉布堆里,做手头更为重要的事了。
  夏静月记得是扔在棉布碎堆里的,突然跑到面前来?只道刚才忙晕了,记错了,又随手将其扔到一边去,把手头做好的东西仔细收好。
  夏静月开的用来泡脚的方子效果显著,王公公听那边的士兵都说好,连几位将军都跟着泡起脚来,马上去问夏静月要了一包,叫厨房熬好。夜深了,王公公估计着王爷差不多要歇息,便把熬好的药汤端了过来,“殿下,趁着药还热着,泡泡脚再睡。这药汤是奴婢跟夏女官要的药包熬的,夏女官说了,王爷也可以用,能解乏。殿下天天劳神劳力
  的,也得松泛松泛才好。”
  韩潇听是夏静月开的方子,便脱了鞋,让王安洗着脚,他则拿着一本兵书在看。
  洗完,泡完之后,韩潇目光无意中看到王公公拿着一件白色的小衣给他擦脚。
  他将兵书放在炕上,把那件小衣从王公公手中夺过来。
  这熟悉的杂粗的针线,缺了一个袖子的小衣,不就是夏静月给他做的、未成完的小衣吗?怎么到了王安手上,还成了抹脚布了?
  “哪来的?”韩潇沉下脸问。
  王公公不知道殿下怎么突然间就生气了,愣愣地回答:“隔壁房间拿的。”
  隔壁房间,正是夏静月住的房间。
  “谁让你随意去月儿房间拿东西的?”还把她给他的衣服当抹脚布了,这还让人继续穿吗?王公公不知道殿下为什么越来越生气,忐忑不安地解释说道:“院子里用的东西太糙了,又多是被用过的,奴婢不敢拿来给殿下用。奴婢见夏女官买了不少好布,便去讨一两块来用,夏女官就随手把这个给
  了奴婢。”
  “她随手给你的?”韩潇有种被打了一记闷拳的郁闷感。
  王安连连点头说:“是,奴婢说要个抹脚布,夏女官说这个正好拿来抹脚,然后奴婢就拿过来用了。”
  王安瞅了瞅韩潇手上的小衣,说:“夏女官还说,出门在外不比在家里,讲究不了那么多。虽说这小衣是废物利用的,但也是全新的,没有人用过的,让您别那么讲究……”
  他这是讲究吗?
  韩潇再次心塞,然而对上王安无辜的眼神,再看看手中半成品的小衣,他只得无力地挥了下手:“下去吧。”
  王安对韩潇的反应有些想不明白,转身就去找了夏静月,把这件事转告给了夏静月。夏静月听了后,想了好一会儿,说:“兴许是烦心大雪封路的事吧。”


第573章 迟来的年夜饭

  王安一想有道理,刚才王爷都要睡了,手里还拿着一本兵书在研究,时时刻刻想着交战的事,一天派了几队斥候出去。“奴婢看殿下的样子,忧虑甚深哪。”
  王安愁了起来,殿下愁战事,他愁殿下的身体。
  “王爷休息了吗?”
  “奴婢出来不久,王爷就熄了灯。”
  “那就等明天吧,明天我去劝劝他。”
  王安连忙高兴地应了,“夏女官去劝,王爷肯定听的。”
  王安喜得抓耳挠腮的,殿下有了女人就是不一样,若换了以前谁敢去劝?现在总算有一个能降得住殿下的人了,他身上的担子也变轻了许多。
  夏静月听着外面簌簌地下着的雪,琢磨着明天是晴不了,又得在屋里呆上一天。“王公公。”
  夏静月把准备离开的王安叫住,又把守在外间的初晴初雪叫了进来,与他们二人低低细语吩咐一阵。两人听后,都露出了喜色,连连点头。
  第二天,韩潇从外面回来,刚进院子,就闻到一股香甜的香气。
  厨房那边时不时传来女子的笑闹,其中就有夏静月清脆的笑声。时不时地,王安说话的声音也在夹在其中。
  这简陋的院子,在这欢声笑语中,让韩潇生起从不曾有过的安宁。脑海里突然浮现出几个字来了:回家了。
  这就是他的家了,有她的地方,不管何地,都是他的家。
  他沿着笑声走进了厨房,正见夏静月带着初晴与初雪在做吃食,而王安这个不知多少年没干过粗活的人,竟然烧起火来了,还烧得有模有样,烧得喜气洋洋。
  韩潇站在门口,望着热气如雾中她眉眼弯弯的笑脸,灿烂得如春日里的阳光一般,洒进了他的心里。
  夏静月盖上锅盖,发现屋内一暗,转头望去,正看到韩潇站在那里看着,目光流露出欣喜之意。
  她噙着笑意朝他走去:“你去屋里歇一歇,把披风脱了,饭很快就好了。”
  韩潇伸手拉起她的一双手,沿了许多白白的黄黄的粉团,“怎么亲自下厨了,往后这种粗活,多叫几个人来帮忙就是。”
  夏静月指了指他的腿,“这里让人进来了,得多不方便。而且亲自动手做吃食,别有一番风味呢。”
  为了方便,这院子的内院是不能让人进来的,除了王公,还有初晴与初雪两个丫鬟,也就只有窦士疏可以进出了。
  夏静月往外看了一眼,问:“窦世子没跟你一起回来?”
  “他带人去拉军粮了。这雪不知道什么时候停,多备些军粮总没错。”韩潇把披风解了,搭在手臂上,走进厨房里,“我来看看,有没有需要我帮忙的。”
  王安叫了起来:“哎哟殿下,厨房这腌臜地哪里您能来的?快快快!回屋歇着去!夏女官,您也去歇着,让奴婢和初雪初晴忙着就行了。”
  “我还有一道点心没做呢。”夏静月把韩潇往外推,说:“你到屋里坐着,我很快就好。”
  韩潇回到屋里,把披风搁下,坐了一会儿,又觉得冷清,便又动身往厨房走去。
  这会儿,厨房的菜差不多都好了,夏静月正在水盆里洗着手。
  韩潇见她头发上沾了一些草叶和粉末,伸手将给她理了理,“今儿都做了什么菜,我瞧着挺丰盛的样子。”冰天雪地,大雪封路,镇子上什么都东西都没有,尤其是大军驻扎之后,连粮食都变得紧张起来。但看几个人做得极为热闹,韩潇猜想菜式必是不少,她却不曾向他要过,倒是好奇她去哪儿找来这么多的
  食物。
  夏静月朝他眨了眨眼睛,“你猜。”
  韩潇嗅了嗅空气中香甜的味道,“除了板栗糕,闻不出其他的菜来。”
  夏静月笑着拉着他的手往屋里走去,“我们先进屋摆炕,等他们把菜上了就知道了。”
  刚摆好炕桌,初晴与初雪就端着饭菜进来了。
  韩潇一看,竟是一桌板栗糕宴。
  夏静月指着用板栗粉做成鱼形状的板栗糕、鸡形状的板栗糕、还有鸭形状、红烧肉形状的板栗糕,笑眯眯地说:“瞧,鸡鸭鱼肉都全了,像不像年夜饭?”
  韩潇望着她笑靥如花的脸庞,有一瞬间的恍惚。
  他们从京城出来没多久,就到了过年的日子。只是边关紧急,过年那一天,他们是在赶路中过的。
  还有,原本他们大婚的日子,也在前些天过去了,那时候,他们也在争分夺秒地赶路。
  看着她笑得满足和幸福的样子,韩潇心头却生起一阵阵的酸涩的内疚:他欠她的,何其之多!
  耳边,她含笑的声音没有丝毫的埋怨,反倒洋溢着浓浓的欢喜。
  “咱们错过的大年,错过的年夜饭,今天就一起补上了。”夏静月摆好筷子和碗,夹了一块“鱼头”给韩潇,“来,吃一口,年年有余。吃鱼头能补脑,吃了会更聪明。”
  韩潇眼眶泛着热意,低头吃了一口,不仅甜在嘴里,亦甜在心里。
  他亦夹了一块鸭腿给她:“你喜欢吃的烤鸭。”
  夏静月扑哧一乐,夹起咬了一口,一边嚼着,一边回味道:“外焦内嫩,肥而不腻,若是再沾点酸梅酱就好了。”
  她那陶醉的模样,仿佛吃着的,就是刚刚出炉的烤鸭,韩潇看在眼里,禁不住食欲大开,心怀花开,
  他们在屋内吃得欢,王安与初晴初雪则在外屋吃得一阵笑声。
  这一顿迟来的年夜饭,吃得整座小院都充满了暖意,笑声远远地传了出去。
  除了给窦士疏留下的那一份,今天做的几大盘竟然都吃完了。
  夏静月捂着撑得太饱的肚子在屋里慢慢地转圈,韩潇双手枕在后脑,悠闲地靠在炕床上,好笑地看着夏静月吃撑的样子。“你带了治肠胃的药,可带了消食的药吗?”
  夏静月苦着脸说:“没有。”此来她只道只有饿肚子的时候,绝没有撑着的时候。看来做人不能太想当然了,哪曾想到在吃食这么贫瘠的时候,竟然吃撑了。


第574章 意外之喜

  夏静月转到韩潇面前,见他心情不错,说道:“天气的事咱们急不来,你可别总是愁啊愁的,再怎么愁老天爷又不会放晴是不是?”
  韩潇有一瞬的茫然,不知道夏静月怎么突然转到这个话题来了,开口说道:“大雪封路,我们这边是走不了,但百坻国的人想进攻也很难。趁着这些时日休整大军,也是好事一桩。”
  “这么说,你没有烦恼了?”
  韩潇把她拉过来,笑道:“打战最忌心急气躁,我若是连这一点定力都没有,怎么跟人打仗?”
  “这就好了,我真怕你愁出病来了呢。”夏静月拉过他的手,给他把了把脉,除了有些燥火外,一切正常。
  韩潇顺势将她揽在怀里,下巴搁在她的发顶,惦记着他的那个礼物,“你的针钱怎么不做了?”
  韩潇暗地里给她找了个借口,想是手艺不精,这会儿正练着,等练会了,就会给他新做一件小衣了。
  夏静月在韩潇的怀里猛然坐直,差点把韩潇的下巴给撞歪了。“我差点忘了一件大事了!你等我一会儿!”
  她连忙跑回自己的房间,抱了一个盒子过来,慎重地放在韩潇面前。
  韩潇黑眸一亮,心口扑通扑通地跳:莫不成,她早就偷偷给他做好了衣服?
  眼巴巴地看着夏静月把盒子打开,却是一个个做成长条的布料,不知道是什么用途的。
  夏静月拿起一个,一边给他讲解,一边绑在他身上示范着:“这叫护腕,绑上它可以保护手腕关节,除了手腕,还有这个是脚腕,绑在脚上可以保护脚踝。这一个是护膝,保护手肘和膝盖的……”
  夏静月将它们绑在韩潇身上后,把它们的用途说了一遍,让韩潇亲自感受一下。
  韩潇听了夏静月的讲解后,敏锐地察觉到它们的极大用途,马上走到地上试了试。
  在屋内试着不过瘾,他又往外头走去,拿剑来练,又寻了弓来射。
  这么一试下来,韩潇极为激动地回来问夏静月:“月儿,这东西好用!要是能用在军中的话……”
  “那就可以让士兵们少受一些伤!”夏静月回答道。
  她去了军营一趟,看到那些士兵因长年劳损而受伤的关节,除了苦思冥想怎么帮他们治病外,再就想着怎么帮他们缓解疼痛。
  在给韩潇做衣服时,她突然想到了护膝与护腕等运动保健护品。
  病一旦生成,再治就难了。
  最好的办法就是做好防范,免生疾病。
  夏静月当时一想到,立即就按着记忆中的样子来做。
  她以前常常运动,又常学跆拳道等武术,这些东西是她常用过的,熟悉得如同烙印在脑海里一样。
  虽然在材料上与现代的东西没法相比,但怎么着,有总比没有的强,多少能起到作用。
  韩潇是行动力极强的人,马上去召集人购买布料,趁着雪天不能赶路,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出来。他高兴之下,差点直接走了出去,还是夏静月提醒,他才记得他得不良于行。
  夏静月把东西怎么做的原理告诉他,韩潇派人去收购布料等物,镇上有一家布铺,但布料存量太少,得冒着大雪去更远一些的地方去购买。
  韩潇去忙了后,夏静月把手头剩余的料子拿出来,喊了初晴把方丽娘这些小娇娘叫过来。小娘子们的手巧,正好把镇上的布料拉来先做着。
  夏静月又动员了群众力量。
  教会小娘子后,让她们一个个去镇民家里教他们,让镇民用家里的余料,或者不用的料子做,做好成品她来收,收的价格比新布料多几文钱。于是,在大雪纷飞的日子里,整个小镇的人们都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一个个坐在家里做着护腕护膝。小镇的人虽然不多,但也有一千多人,其中会缝补做衣服的有两百多人,大多数是家里媳妇和婆婆、
  姑娘们,她们听到军营收这个,做起来又简单得很,纷纷把家里剩余的布料,或者旧衣服拆了,都做成护腕护膝。好布料做的一个贵两文钱,用旧布料做,稍微便宜一点,但收的价格仍然比新布还高两文。镇民们一算计着,干脆把旧衣服拿去做了,换了钱过来,这样就能拿钱买新布料做衣服了,且还能多赚了几文钱
  呢。
  赚钱赚红了眼的镇民们,连一些大老爷也跟着动起手来了,若不是这会儿正下雪,天正冷着,估计连身上穿的衣服都扒下来做护腕了。
  待夏静月把镇上的所有能使用的布料都发动得做了护具之后,由窦士疏带队的几队精英高手终于从附近县城和镇上拉了几十车布料过来。
  夏静月连忙召集在家中无事可做的镇民前来帮忙,按件计算,以最快的速度赶出来。
  三天后,雪停了,久违的太阳终于出来了。
  大军又准备出发了。
  经过这些天的休整,调养,又发了新的护具,士兵们对韩潇与夏静月的拥戴之心更浓了。就算那些原本是皇帝一派的将领,对于他们二人真心实意地为士兵着想,也由衷地说一声心服口服。
  一个是身居高位的亲王,一个是名传大靖的女官,但对最底层,最普通的士兵他们都能做到如此善待,那对于忠心他们的属下呢?
  他们暗中感叹,怪不得睿王身体如斯,朝中还有那么多的官员对这位王爷殿下敬重有加。也怪不得夏静月出京时,药盟中人捐财又捐物的,还给了她去各州城预支药材的信物。
  西州的平阳城,是大靖最后一道军事要城,一旦城破,百坻军队就如同马入平原,势无可挡。
  安西侯望着城下不断地爬着登墙梯登城的百坻国人,他充满血丝的眼睛盯着下面的敌人,用嘶哑的声音喊着:“弓箭手——准备——”
  一轮轮的弓箭射下去,不待前面的百坻国人倒下,后面又冲上一群魁梧的百坻国人。安西侯望着与他一起苦战了三天,已经疲惫不堪的将士们,欲再高声鼓起劲来,然而喉间已火辣辣地作疼,舌类尝到了血的腥气。


第575章 他来了

  “将士们,冲——”他拔出剑,声音哑得几乎难以听见,尤其是在杀喊声震天的战场之上。
  然而,将士们看到安西侯拔剑与爬上墙头的百坻国人杀上后,他们也抽出他们最后的兵器,与之厮杀。
  是的,最后的兵器了。
  石头砸完了,箭放完了,所有能用的东西都用完了。
  如今剩下的,除了手上的刀和枪外,就是他们的血肉之躯了。
  只要人在,城就在。
  敌人只能从他们的尸体上践踏过去,才能破了这座他们用血与肉守的城。
  这就是将军的命,士兵最后的归属。
  他们的身体,就是国家最后的城墙。
  怎么杀都杀不完的百坻国人,足足三个不休不眠的日夜,他们的衣服上沾满了血,这些血有他们的,有同伴的,更多的是敌人的。
  他们会死在这里吗?
  兴许会的。
  但他们不会白白地死在这里的,他们会在临死前,尽量多杀几个敌人,这样后面的士兵就能少对付几个敌人,家里的亲人就会多一份安全。
  为了国,也是为了家,他们必须死守着,用他们的生命守在这里。
  人在,城在。
  安西侯一刀震落了一名爬上城墙的百坻国士兵,同时因这一震的反弹,胸口气血翻腾,吐出了一口鲜血来。
  他先前就已遭到百坻国刺客的刺杀,不仅身上中了一刀,还中了毒,若不是身上有着夏静月送给他的最后一粒解毒药,只怕没等到陶子阳来救,他就已经一命呜呼了。
  敌军来袭,安西侯从病榻上爬了起来,带着一身的伤与士兵们守在城墙之上。
  安西侯抹了抹嘴角渗出来的血,一身铠甲早就破旧不堪,但他望向百坻国人的眼神,一如既往,充满了藐视与不屑,然后再次提刀凶狠地杀过去。
  据陶子阳说,他师傅只给了夏静月三粒可解万毒的解毒丹,这三粒都用在了他身上了。
  那解毒丹就是在神农谷,也是极为稀少的宝贝。
  但夏静月却在他出征前,让睿王送给了他。
  安西侯呵呵地笑着,想到了他效忠的睿王。
  当年睿王救了他一命,让他多活了这么多年,只可惜,以后没有机会为睿王殿下效忠了。
  不过,他会走得放心的,因为他的儿子会继续他的使命。
  是的,他这一代安西侯死了,还有新一任的安西侯,他的儿子会接过他的责任,完成他未完成的使命,继续守护着这个国家。就如同他的父亲,他的爷爷一样,一代接一代,只要窦家人还在,使命就在。
  百坻国大军,统领大军的统帅是九王子万里千云,那位曾经独身前往大靖国都毒杀大靖良将的万里千云。
  万里千云仍是穿着一身火红惹眼的大红衣服,坐在万军之中群马拉来的高台之上,漫不经心地给他又长又尖的指甲涂着蓝色的液体。
  那蓝得泛光的液体涂在他的指甲上后,很快就渗入了指甲下的血肉。
  这种液体是万毒门最毒的毒液,用一千多种毒药练成,可以从指甲渗入,将毒素输入到筋脉之中,从而练成毒血。
  他在大靖被暗算之后,一身毒血消耗了大半,功力大减,身上的伤至到今天还未全好。尤其是肩胛处被那一箭穿过,如今微微一动,手臂仍痛得一抽一抽的。
  他现在还能坐着,站得起来,多亏了他修炼的独门毒术,身体与一般人不一样,不然他早就命丧大靖了。万里千云素来是个心胸狭窄之人,平时若是看一个人不顺眼都要把人给弄死,现下的一箭穿肩,一箭穿臂之仇,令他恨得寝食不安。在出征之前,他立下毒誓,势必要杀到大靖国城,找出那个背后放箭之
  人,将其扔入虫窟,遭受万虫噬食而死。
  为了那一天,他集结了百坻国五十万兵马,气势汹汹地杀入了大靖,在各种毒药的助攻之下,连夺了两城。
  万里千云阴冷的目光望着远处的城墙之上,“安西侯已经撑不住了,下令,击鼓,全面进攻!”
  百坻国的战鼓声一起,百坻的士兵士气大振,如若神助,呐喊着冲上来。
  而大靖的士兵听到鼓声,心头的绝望更盛了。
  击鼓为进攻。
  鸣金为收兵。
  百坻国又一次发起了大进攻,而他们大靖的将士已经死得没有多少了,连平阳城的百姓都上了城墙来御敌。
  这一次,他们终于要死了吗?
  而百坻国的士兵则振奋地想:他们要胜了吗?
  足足攻了三天三夜之后,终于要胜了!终于啃下了这块硬石头。
  破了这个座城,大靖肥沃的土地,美丽的女人,往后就是他们百坻的了!
  百坻国士兵眼中迸射着胜利的疯狂往上冲。
  万里千云从高台上站了起来,望着那座破败的城墙,微微地眯起狭长的眼睛,凉薄的红唇泛起妖异的笑意。
  终于要破了!
  大靖!
  你终于要灭亡了!
  往后大靖的国土,就要改为百坻。
  往后大靖的主宰,就要改姓千里。
  万里千云陶醉地闭上了眼睛,享受着已方胜利的呐喊,享受着大靖灭亡的惨叫。
  一切美得不可思议!
  万里千云沉醉在这片杀戮的天地之中。
  突然,一声尖锐的破空之声骤地而来——
  那凌厉的声响,即使在喊天震天的沙场之上,仍然尖锐得令人侧目。
  万里千云脸色大变,骤地睁开眼睛。
  这声音太熟悉了!
  熟悉得已成为了他的噩梦!
  他来了!
  万里千云的第一反应就是不顾身上旧伤,以最快的速度跳下高台,躲在下面,甚至还不放心地抓了一个士兵挡在他面前。
  当时的那三箭,已将万里千云的胆儿给吓破了。
  那三箭的威力之强,简直不是凡人能做到的,只有天神才能做到。
  尤其最后一箭,当时他已远远飞离了出去,仍被箭追了上来射中手臂,逼得他从空中摔了下来。头顶呜咽的尖锐声划过,将一根碗口粗的木柱射断,然后余劲未减地将百坻国的国旗射断,再远远地飞了走。


第576章 势如破竹

  万里千云望着上面掉下来的木柱,既庆幸射箭的人离得太远,箭在中途就被他察觉,又反应及快地躲开,不然当时的噩梦又要重现了。
  又是呜呜数声,数箭齐飞,直接将擂鼓的数名百坻国士兵钉死在鼓上。
  鼓声突止,百坻国的士兵不由自主地愣了一下,而大靖的士兵则是不解地看到百坻国的国旗莫名断了。
  这是怎么一回事?
  这是两军士兵心中的疑问。
  蓦地,一阵整齐划一的铁蹄声从远处而来,如闷雷敲在地上,越来越近。
  士兵们连忙转首望去,只见远处地面来,一群金戈铁马般的骑兵朝这边杀来!
  这是谁的兵?
  交战中的双方士兵不由愣了一下。
  随着骑兵越来越近,那旗帜上的标记就越来越清楚。
  当看到那写着靖字的金色旗帜,当看到那面黑色白字的睿字旗帜时,安西侯站在城头之上,干涩的眼睛骤地涌上酸热的湿意。
  他仿佛又有了力气,大声喊道:“援兵来了!睿王殿下的来救我们了!”
  睿王殿下!
  大靖的护国战神!
  他来了!
  大靖的士兵听到睿王殿下四个字,没由来地,喉中一塞,眼眶不由自主地就染了一片湿意。
  “兄弟们!睿王殿下来了!我们有救了!”
  “有救了!”
  “睿王殿下来救我们了!”
  “大靖没有抛弃我们!睿王殿下也没有抛弃我们!”
  守城的大靖士兵仿佛被注入了一股强力,一个个都变得悍不怕死,凶悍地冲上去,将百坻国士兵砍倒。
  大靖睿王,当年北蛮一战,屠尽北蛮百万大军,将北蛮皇族一脉尽皆斩首,名震天下。
  当年那个强大得令周围国家都瑟瑟发抖的北蛮,被大靖睿王杀得片甲不留,如今沦落为三等小国,恐怕两百年内都没有翻身的可能。
  这位凶神恶煞般的王爷竟然来了?
  人的名,树的影,睿王当年杀出来的威名,即使百坻国士兵没有与之交战过,但仍是忍不住愣了愣,纷纷望向高台之上的主帅。
  万里千云在众手下的保护下,重新回到高台。
  但他的周围,围了四五个保护他的护卫,也是他的人肉盾牌。
  他向那群骑兵看去,正看到了最前面那个骑着黑色大马的高大男子。
  他脸上带着狰狞的黑鬼面具,手中拿着一把黑色的巨弓。
  他大手一挥,身后的铁骑如一把利刃切入了百坻大军之中。
  什么叫所向披靡,什么叫势如破竹。
  万里千云今天总算是认识到了。
  那一支骑兵的人数比起几十万百坻大军来,有些不够看。
  但他们的战斗力,百坻竟难以阻挡,在他们面前,百坻的军队就像一层薄薄的纸,被轻而易举地撕开了口子。
  万里千云的目光远远地凝视着那个坐在战马上的男人,他虽然看不到他面具下的脸庞,但仍能感受到,他在盯着他。
  万里千云感受到对方犀利的目光正审视着他!
  “当日就是他伤了本王的?”万里千里低声自语着。
  旁边的将领急了,擂鼓的人被钉死在战鼓上,鼓也跟着破了,而大靖援兵已到,他们百坻是战,还是退?“王,我们该怎么做?”
  万里千云深深地往那面具人看了眼,将他的模样烙进脑海里,咬牙说道:“撤!”
  旁边的将领不解问道:“对方才几百骑兵,我方还有三十万大军可作战,为何要撤?”
  万里千云冷道:“对方既已到援,骑兵只是先锋,后头还不知道有多少援军过来。而我方战鼓被破,对方的骑兵战术精妙,对战经验丰富,我们的步兵一时半会吃不下来。”
  最重要的是,对方一出手就断了百坻国旗,远在几里之外,却灭杀了百坻的鼓手,这一神威已大挫了百坻士气。
  士气一旦泄了,哪怕靠着兵将数目多,即使胜了,也是损失惨重。
  “鸣金收兵!”万里千云一声令下,然后派人悄悄去查那一位带着恶鬼面具的男人是谁,什么来历。
  百坻鸣金声起,大军如潮水一般退了回去。
  劫后余生的大靖士兵看着前来救援的睿王骑兵,看着那一面黑色睿字旗,激动的眼泪再也忍不住,从脸颊流了下来,他们抱住幸存的同伴,相拥而泣。
  大靖军队主力来了!
  安西侯望着远处旗帜飘扬的靖军,嘶哑地叫道:“打开城门!”
  城门下的百姓纷纷搬开堆住城门的沙袋和木头,将大门从两边打开,迎接他们久盼的援军。
  安西侯在将领的搀扶下,走下城墙,他望着逐渐走近的大军,军纪森严。大军未到,但那一股肃杀之气就已迎面而来,这种碾压式的军人气势,大靖唯有一人统领的军队能做到!
  已历经过北蛮与百坻大战的安西侯敢自信地说,这天下除了睿王殿下,谁都带不出这样的兵。
  仅看到这一支军队,他就知道大靖亡不了。
  只要这位王爷还在,大靖就稳若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