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残王邪爱:医妃火辣辣-第1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错,只可惜她现在不知道走到哪了。要不,我让人连夜去追,把夏女官追回来?”
  “不用了。”顾幽更不愿意看夏静月的脸色,何况她的病被夏静月给说中了,亦不好意思面对夏静月,免得被夏静月笑话。“她不是只会弄药膳吗?治肠胃的病也不知道她懂不懂。”
  康王耐心说道:“安西侯府的太夫人就是她治好的,早说太夫人今年就活不过去了,不曾想被她治了以后,如今身子还倍儿好呢。还有药盟那边,常常来请夏女官去医讨会授课,那些大夫都很服她。”顾幽闭上眼睛不想说话,康王以为顾幽睡着了,给她盖上棉袄就出去了,并吩咐丫鬟们把药熬好,趁热给顾幽喝下去。


第568章 蜜意浓浓

  顾幽睁开眼睛,听着外面康王仔细交待丫鬟们的话,耳边间夹着客栈小二与来客嘈杂的声音,吵得她无法入眠。
  看着这清冷破旧的房间,顾幽第一次产生迷茫,她这样做到底对不对?
  大军趁着雪未下,不仅白天赶路,晚上也要赶小半夜的路。一直到兵疲马累,这才扎营安歇。
  夏静月经过在舆车上休息了大半天,精神恢复了不少。她醒来时,韩潇早已醒了,正坐在书案前处理着文件。
  夏静月抱着暖和的被子,望着灯光下他沉思的脸庞,朦胧得有些醉人,让人一看过去不自觉地就醉了。
  她不知道看了多久,他终于察觉到了她的注视,侧过头望着她。
  烛光映在她的眼睛,亮得仿佛如同两颗星星一般。
  他嘴角微微扬起,“醒了?”
  “嗯。”她坐了起来,靠在他身边,“什么时辰了?”
  他将被子拉起,将她包得实实的,“子时了。把被子裹好,别着凉了,夜晚冰着呢。”
  子时的夜晚,的确是冷得渗人。夏静月却不觉得冷,底下反而暖暖的,想必马车下面放了炭盆。
  “饿了吗?”韩潇从马车内的一个格子里取出一盘保温的糕点,“这是初晴送过来的,一直放在这里保温,还热着呢。”
  夏静月将散发理了理,洗了手漱了口后,拿起筷子,“你吃了吗?”
  韩潇点了点头。
  “跟士兵们一起吃的?”
  韩潇又点了点头。
  夏静月夹了一个小笼包送到韩潇嘴边,“尝一尝味道怎么样。”
  韩潇一口咬下去,就知道这是专门给他做的,是他喜欢的口味。他不禁笑道:“你昨天的一天一夜到底做了多少事?”
  夏静月夹着糕点与点心,和他一道吃着,一边吃着,一边聊着家常。“昨儿我从宫里出来后,就去十大药堂的药坊收集了一车的药,然后带到清乐庄。”
  这正是她昨儿傍晚出城时被人看见的一幕,她带了太多的药了,而药品又是战时急需用品,若她不是御前女官,而京城人都知道她要去边关的事情,守城的士兵绝对不敢让她带这么多药出去。
  夏静月把药带回清乐庄后,又把清乐庄的药房搬空了,这才足够每个人带的量。
  去边关路途遥远,夏静月和初雪等人把能想到的都想到了,能带的都带上了,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尽量让自己过得舒服一些。
  “我还让人给你连夜做了板栗糕呢,她们没给你送来吗?”
  “在这儿。”韩潇拉开另一个格子,里面正放满了一格子的板栗糕。回头在她脸上吻了一下以示奖励,“我得留着慢慢吃。”
  她的心意,他得慢慢地享受才行,岂能一下就吃完了。夏静月心里跟泡着蜜似的,乐了起来:“放久了就不好吃了,你忙起来总是忘了吃饭,这给你饿了填肚子的。不用省着,想吃就吃,我还带了半袋子的板栗粉呢,到了边关我亲自下厨给你做。不过,味道是
  比不了黄嬷嬷的,你就凑和着吃吧。”
  再冷的夜里,听到这么暖心的话,整个人也会暖洋洋起来。韩潇放下手中的信件,忍不住将她揽入怀中,低头亲昵地闻了闻她的发香,在她耳边细语着:“我给你带了几个烤鸭,万香楼的。”
  她喜欢吃万香楼的烤鸭,故而,他把万香楼逼得不到寅时就开厨房了,在天亮出城时正好带了来。
  夏静月眼睛大亮,搂着他的脖子,亮晶晶地看着他说:“会不会影响不好?我也是想带十几只过来的,就怕加热时味道太香了,而你们又啃着粗糙的军粮,万一士兵们不满的话,你脸上也不好看了。”
  韩潇极喜欢她发着光发着亮的眼睛,那样的璀璨,连他的灵魂都为之颤动,他声音低哑地说:“没关系,到时候想吃了,我带你离军营远一些地方去,咱们悄悄加热来吃,不让他们知道。”
  “那就太好了。”夏静月笑眯了眼,这天气最好保存东西了,保藏得好,十天半月都不会变味。这一路上有她喜欢吃的东西,这旅途将会变得多姿多彩起来。
  “要不,现在咱们就去吃?”韩潇说道。
  夏静月摇了摇头,指着桌上的食物,“已经吃得半饱了,留着明天吃吧,先把这个解决掉,别浪费食物。”
  两人,你一筷,我一筷,不知不觉就消灭掉了。
  这量初晴是给了两人的食量,吃完后,韩潇怕她不消化,让她披上披风下去转一转。
  “你呢?也去转一转吧。”外面天黑,以他的身手离开军营也没人知道,去远一点,谁知道他去散步了。
  “我等会有事,要进城一趟。”韩潇只领了京城外的一批士兵,这数量去边关是远远不够。此次去边关不仅要守卫国土,还要收复失掉的两城,甚至韩潇还想带人打去百坻国的老巢,将他们的老巢端了。
  因此,这点兵远远不用够。
  加上这些人是皇帝用惯的,又是皇帝的心腹,他使着不顺手。故而他才去皇帝那儿领了兵符,这一路经过各州时,可以从驻守各州的卫所调兵遣将。
  此地就离州城不远,有一支军队曾跟过他的,他要去把他们拉过来。
  在军情上的事情夏静月不懂,知道他有重要事要做,就不缠着他,自个下了车去散步。
  舆车内除了韩潇待的地方,外面还隔了一个小间,这是留给侍候韩潇的下人用的。
  夏静月从那里走过,见里面被褥都叠得好好的,没有动过。
  王安跟着韩潇过来了,这地方明显是给王安留着的。
  从小间过去,就是车门了。
  夏静月打开车门,跳了下去。
  王安就守在离舆车不远的地方,烧了一堆火,正与一个脸上戴着恶鬼面具的人说话。
  夏静月走过去,那戴着面具的人转头向她看来,朝她点了点头。夏静月一时间没认出他来,直到听到他压低声音和王安说话,觉得声音熟悉,再看他的身形,便认出他来了。


第569章 盲目的崇拜

  安西侯府的世子窦士疏,他也来了。
  夏静月走到火堆前,悄悄问:“你怎么也来了?”
  窦士疏让了一个背风暖和的位置给她,低声回道:“我父亲受伤了,不太放心,便去看看。”
  因夏静月与韩潇的关系,窦士疏便也不相瞒,把另一个原因悄悄告诉夏静月,让夏静月心里有数。
  夏静月听了,恍然大悟,重新打量了窦士疏几眼,点了点头。
  窦士疏聊了一会儿,见时辰快到了,便离开了,跟着韩潇一行人去州城接人。
  第二天,天还没亮,伙食营那边已开始造饭了。
  夏静月早早就醒了,没有惊动在休息的韩潇,昨晚他去了半晚,直到这会儿才回来休息。
  路过小间时,王安也在熟睡着,夏静月轻轻地打开车门,下了去。
  头顶上的天黑漆漆的一片,寒风吹来,尤为寒冷。
  夏静月紧了紧披风,往女营那边走去。离这儿不远的地方,有为初晴她们专门搭的女营。
  丽娘她们虽然是第一次随军,但这些娇娘们可不是养在深闺的千金小姐们,而是土匪强盗的克星。在马老大的调教下,一个个美娇娘都极有江湖经验。
  哪怕她们扎营在大军的中间,有层层士兵保护着,她们还是谨慎地安排了人守夜。
  夏静月过来时,人还未靠近,她们就发现了。
  方丽娘带着人朝夏静月跑了过来,仰慕地看着夏静月说:“小姐怎么这么早就醒了?睡不好吗?”
  “我睡够了,过来拿点东西。”
  “您说,我去拿。”
  “我让你们带的几袋干姜呢?放在哪儿?”
  “在这里!这东西多,好几麻袋呢,都放在马车上。”
  夏静月一行人,除了人与马外,还带了两马车的东西,就由马老大与黄嬷嬷赶着。
  这两马车的东西都是药材,夏静月跟药盟那边急调过来的。
  最多的,就是这个干姜了。
  方丽娘对它们印象深刻,马上就领夏静月走到一辆马车上,里面堆得满满的,都是大麻袋。
  夏静月说:“搬两麻袋过来,拿去伙食营,让他们熬成汤,让每个士兵喝一碗。”
  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痰。
  寒冬季节赶路,士兵们是迎着风走的,哪怕穿得再多也会受寒。喝一碗姜汤,多少能达到驱寒防病的作用。
  生姜不易保存,又不好带,所以夏静月收集了干姜来用。
  两麻袋干姜熬成汤,分给几万士兵,每人一碗也差不多了。
  俗话说,早上吃姜,胜过参汤;晚上吃姜,等于砒霜。
  在这将要天亮的时辰熬姜汤再好不过了,刚好是寒气最盛的时候,可以解士兵们一夜的寒意。
  方丽娘她们一个个都练得力大无穷,干姜又不重,两个娇娘就能扛着两包走了。
  伙食营那边听说给士兵们熬姜汤,可以驱寒防病,顿时高兴地接过来,清理出几个大锅熬了起来。熬了半个时辰,熬成浓汁之后,再把做好饭的锅空出来,烧了几十锅开水,兑开给士兵们喝。
  一碗辣辣的姜汤,再加上一个热热的馒头,吃得士兵们浑身都发热发暖,整个人都舒服了起来,再冷的早晨也不觉得冷了。
  这是他们以前没有过的待遇,士兵们纷纷去问是哪位大人物给他们争取来的好处,一听说是未来睿王妃派人送来的,士兵连忙奔走相告着。
  尤其是韩潇刚从州城带来的那支军人,本就极为崇拜睿王,得知是未来睿王妃,更加的激动。
  关于夏静月的事迹,除了斗医赛的传奇传遍大靖外,还有许多令底层百姓为之敬仰的事迹。
  令文人才子赞不绝口的书法作品,还有让人匪夷所思的画技,这在不识字,不懂画的许多百姓心中,就等于天人般的人物。而这些士兵,都是来自底层百姓。
  底层百姓对于富有才华,且拥有独一无二才华的人,是有着狂热而盲目的崇拜,总认为这样的人,都是神仙下凡的。就如同当年的遥安世子,在百姓心中,那就是天人。
  而才华明显比遥安世子更强的夏静月,那就更令百姓崇拜了。更别说夏静月还与药盟一起,在各州开设了药堂,招收一些贫困人家的孩子去学医。她还联合十大药堂的人,常常免费给人施药。
  顾幽为何会那样的嫉妒夏静月?
  因为她比任何人都敏锐地发现到了夏静月在民间的名望,那是仅次于韩潇的声望。
  顾幽也想有这样的声誉与名望,但这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除了施药等费财力物力之外,还得有让文人才子都心服口服的才华。
  顾幽再聪明,又怎么能创造出比颜体楷书更好的书法?又怎么能够创造出别具一格的立体画?
  不仅是顾幽,纵观大靖,都找不到第二个人。
  正是明明白白地知道不管怎么努力都做不到,顾幽才会如此的嫉妒。
  当一个人成长到不管如何都达不到的高度时,是会让人产生绝望的。
  而顾幽,就是在这种嫉妒与绝望中,一次又一次地针对夏静月,何况夏静月现在又赐婚给了韩潇。顾幽一直追求的才气也好,男人也好,她一直追不到的东西,转眼间,却发现有一个女子唾手可得。
  这个女子若是出身比她好就罢了,可她的出身又远远及不上她,这让顾幽怎么活?
  顾幽从一出生,就被顾家打上了烙印,她的路已经被规划好了,除非死,否则必须沿着家族制定给她的路走下去!
  她是为了名,为了利而出生的人。
  凡是站在顾幽头上的人,都是她的敌人。因此,顾幽与夏静月之间的矛盾,已经不可调和了。
  夏静月带来的干姜,效果是极其明显的,当迎着清晨的寒风跑步前进时,士兵们显然比昨天的状态好多了。
  加上他们知道,他们的身后跟着一支女子救护队,那些美丽的少女们是他们的最强保障,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他们的健康和性命。大军的士气意想不到的一而再地提高了,这种情况让韩潇也极为意外。


第570章 为你而来

  冬天作战韩潇不是没经历过,正是经历过了,有经验了,所以才知道这个季节是人心最消极,士气最气馁的时候。他正烦恼着怎么做些振奋士气的事,没想到被夏静月给轻易解决了。
  她似乎没做什么,只是考虑得比较周到和细心而已,只是一碗姜汤而已。
  而夏静月的做法,充分证明了一句话,人心是肉做的。正是因为她这一份真心实意的细心,她收到了意料不到的效果。
  当看到士气高涨,知道这一切都来自他心爱的女人,韩潇再次庆幸至极地说道:“月儿,你是我的这一生中最大的福星,最大的幸运。”
  夏静月半开着玩笑回答他:“我这一生是为你而来的。”
  对于士兵们的感激,夏静月有些受之若惊,那不过是一碗简单的姜汤而已,却让他们记在了心里。经过这一件事,夏静月突然觉得身上的责任更重大了,更能理解到韩潇身上肩负的责任。
  为了给这些可爱的士兵尽可能地做到更多,在休息的时候,夏静月让方丽娘她们分成几班,轮流着去军营那边巡逻一下,发现有身体不舒服的士兵,就赶紧为他们治疗,隐患于未然。
  她们去边关就是为给了士兵们疗伤的,如今便当作是提前适应。
  这么一巡下去,查出来的小毛病竟不少。
  夏静月每隔一天都会检查她们带着的药,这天,她检查到艾条的用量太大了,不过是两三天的功夫,就去了一半。
  夏静月把方丽娘叫了过来,哪料方丽娘见到夏静月,未语先眼睛红了起来。“小姐,那些当兵的大哥太可怜了。”
  夏静月追问原因,方丽娘这才告诉夏静月,她们巡逻之后,查出士兵们多多少少在关节中有问题。士兵们平时操练辛苦,又没有机会与条件来调养,所以很容易就让骨头和肌肉受到损伤。平时还好,情况不严重,可一旦遇到这样天冷的时候,又在冷天里急行军,问题就开始暴露出来了。方丽娘她们巡查的时候,看到一些士兵一到休息时间,就一个个坐在地上揉着手脚,比起常人明显的手
  脚不灵。
  方丽娘等人一看不对劲,就上去给他们检查,这一查看之下,结果令她们大吃一惊。
  虽说大毛病不多,但小毛病样样不少,最为严重的就是寒凝骨节等毛病。
  小毛病不治,慢慢地就会变成了大毛病。
  为了给士兵们缓解疼痛,驱风散寒,温经通络,方丽娘等人首先选择了用艾炙。
  大军急行,她们带的药不多,而且熬药也不方便,艾条方便携带,是最方便且有效的药物。
  夏静月听了之后,沉默地看着药单上的艾条存量,照这样用下去,只够两天使用了。
  方丽娘生恐闯了祸,小声地说:“小姐,我们已经很省着用了,一根艾条切成几个小截,用在好几个人身上……”
  夏静月见把方丽娘吓到了,伸手拍了拍小姑娘的肩膀,笑道:“没事,需要就用吧,等经过下一个州城时,我再去置办一些过来。”
  夏静月干脆把所有的药材全部盘点一遍,消耗最大的是干姜,然后是艾条,好在这两种夏静月带来最多。成药方面,消耗最大的是治肠胃和治风寒的药,跌打损伤的药酒也用了不少。
  “丽娘,你带我去军营看一下。”为了确切地了解士兵们的身体情况,夏静月亲自去了军营。
  夏静月去到了军营,看到的情况比方丽娘说的更为严重,这些士兵,有一半是老兵,是曾经经历过北蛮之战的,他们的身体累积了许多陈年的老毛病。
  这些老毛病虽然不会即刻要了他们的性命,但不舒服起来是极为难受的,尤其是不少士兵的关节因寒凝严重,已经有变形的迹象。
  还没有开战呢,士兵们的身体状况就出现这么多,要是打起仗来,怎么跟长得比大靖更高大的百坻国人来打?照士兵们的情况,即使将来打了胜仗,他们带着一身的病,后半生的健康也不容乐观。
  夏静月不由想到韩潇极力推广药艾的事,只有身受过病痛折磨的人,才能体会到其中的痛苦。
  韩潇发现夏静月从军营回来后,就一直陷于沉默之中,拿了一张纸不断地写着。他看去一眼,见都是药材的清单,份量极大,他一愣,问:“军中士兵生病了?”
  还未开战,士兵就生病了,这对大靖将会是极大的打击。
  夏静月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老毛病。”
  “可需要帮忙?”
  夏静月停下笔,问:“离下一个府城有多远?”
  韩潇看了一眼舆图:“明天中午可到,届时我要再去接一支军队。”
  “我要进城一趟。”
  下一个府城位于成州,这个府城离成州城不远,交通发达,繁荣程度是跟州城不相上下。因为此地是军事要塞,位置比州城更重要,故而成州的卫所就设在了这里。
  韩潇与夏静月兵分两路,一个去卫所接管军队,一个去了府城,寻找药盟在这里分会。
  成州是药材产地,这儿的大药行有二十多家,小的不计其数,药盟十大药堂在这里都有分部。
  夏静月带着初晴、初雪,还有韩潇派来保护她们的一小支军队来到药盟分会。
  她亮出药盟会长庞道元的身份令牌和亲笔信,找到了分会的会长。
  分会的李会长看了庞道元的亲笔信后,得知这位就是夏静月女官,连忙拱手道:“原来是夏女官夏大人!久仰!久仰了!”夏静月随军的事还没有传到成州,但她之前的事迹使得她在药盟各分会中大名鼎鼎。得知这位漂亮得不可思议的姑娘就是传闻中的夏静月姑娘,大靖的御前女官,李会长极为激动地说:“庞总会长在信中已
  经言明,但凭夏大人有所差遣,在下莫不遵从。大人有什么吩咐,尽管说。”夏静月把她列下来的药单给了李会长,说:“李会长,我需要你帮我在两个时辰内凑齐这些药材。”


第571章 免死金牌

  李会长拿过单子看了一遍,沉吟了起来,“夏大人,这批药材的量多了些,其中好几样都不是成州产的,存货有限,短时间内只怕凑不齐。我们药会只是各大药商和药堂联合起来的一个堂会,药会本身是没
  有药材的……”
  夏静月伸手止住了李会长的话,说:“那就请问这些药材谁家有?”
  “数量如此之大,如果大人能给三天的时间,在下还可以联络州城那边的大药商。可大人要在两个时辰内凑齐,依在下看,除非把府城的几大药商的老底都搬了。”
  “那就叫他们搬老底!”夏静月直截了当地说,“李会长,跟我去各大药商走一趟吧。”
  由李会长带路,夏静月一家接一家地找大药商去收药。
  庞道元在这边也有一间药铺,夏静月先带了庞道元的亲笔信,并在李会长的证明之下,搬走了五大车的药材。
  然后去了各大药商与各大药堂的铺子里,强行把他们的药给搜罗了。夏静月在出京前去了一趟药盟,除了跟庞道元拿到信物和亲笔信外,还跟药盟的十大长老要了信物。为了这一场战争,夏静月是把她所有的人情人际都砸进去了,她准备一路往边关走,就一路把长老们名
  下的药铺都搬空了。
  至于以后大家还能不能继续愉快地做朋友?那就以后再说吧。
  被夏静月这么一搜罗,府城的商铺跟被土匪强盗光临了似的,只能关门大吉了。
  众掌柜欲哭无泪地望着空荡荡的商铺,让人快马加鞭地送信到京城去,将夏静月在这里的强盗行为一字不减地报给了大掌柜。
  京城那边的十大药堂,还有庞道元收到手下的叫哭信后,都被夏静月的行为给乐得哈哈大笑。
  夏静月钱都不付,只留下一张欠条,就把药给拉走了,这些人不生气反倒高兴起来了?
  如此反常?
  就算夏静月跟他们的私交再好,在商言商,这些家里做医药生意的药堂,就这么白送给夏静月那么多药?他们什么时候变成这么好人了?
  其中自然是有原因的。
  原来,当日庞道元代表药盟的长老会的人捐了钱又捐了药之后,把皇帝给感动了。
  皇帝是谁?那是九五之尊,大靖之主,他感动了,哪怕什么都不做,只表扬了你几句,你一个家族几百口人的前途都不用担心了。何况后来,因为有了药盟的这个榜样,使得京城百家都动了起来,也跟着捐财捐物。皇帝高兴之下,不仅给药盟与长老会各赐了一块积善人家的金匾,还朱笔一挥,下了一道圣旨,不管这十大长老以及庞
  道元以后做了什么事,都可以免他们一次死!
  一个可以用作传家之宝的御赐金匾,一个能多了一条命的免死金牌,那是他们努力几代人都得不到的宝贝,就因为捐出了一些微不足道的物品,他们就得了?
  十大长老与庞道元收到金匾和圣旨后,受宠若惊得难以置信,对比他们收到的东西,他们捐出的东西就太少了,少得他们心里开始发虚起来。后面跟着他们捐财捐物的人,比他们捐得多得多了。
  他们正惴惴不安地怕以后皇帝觉得亏了,找他们算后账。
  这时候,夏静月强行征收药材的事传来,他们从中看到了补偿的好机会。
  十大长老与庞道元一起,又开了一次会,会议后,他们都把夏静月写下的欠条给烧了,还发了命令给通往边关的各间药铺,不管夏静月要多少药材,有多少给多少。甚至,他们让靠近边关的药铺掌柜机灵点,若是夏静月到了边关,别等人家来拉,主动一点送上门去。夏静月缺了什么,主动给她去找,自家药铺没的就从附近府城分铺找,再找不到就给京里来信,京里
  给他们送去。
  如此大动作,几乎掏光了他们的一半家底,皇帝得知这件事后,又在朝堂上夸了药盟的人。
  十大长老听到这个消息,总算心定了,再也不怕皇帝嫌他们给得不够多了。
  而药盟总会长庞道元再次感叹,跟着夏静月干准没错!跟着夏静月干有肉吃!
  他为何和十大长老主动捐物捐钱?还不是见夏静月自己掏腰带买了一大批干姜带去随军,心中感触,这才想到的主意。
  可见,做好事还是有好报的,夏女官是有大机缘的人,以后跟着夏女官多做些好事准没错。
  庞道元暗暗地打定了主意。
  夏静月从州城拉了十几车药材后,经过一间布铺,进去买了一些布,然后去跟韩潇会合了。
  她将那些药材配成方子,熬成药汤,让那些关节痛得严重的士兵在休息时每天泡上半个小时,能缓解不少症状。
  夏静月搜集的药材中,除了做泡脚的药汤,还有温养筋脉的药方,专门针对绝大部份士兵的症状。
  一路通行的好运气,在即将离开成州的时候终于被大雪阻断了。
  连接三天的大雪,将前路全部封死,大军不得不在成州城边的小镇暂停休息。
  初雪与方丽娘趁着这个时机争分夺秒地给士兵们调养身体,从府城搜集来的药材不到三天就用完了,但从士兵们轻松的神色可以看得出来,效果也极为明显。
  韩潇在军营巡视时,看到士兵的士气并不曾被大雪阻挡而气馁,反倒气色更好,他心中因路阻而沉重的心情也变得轻松了些。
  雪没有要停的迹象,估计还要再下两天,再等雪停清理阻塞的路又需要一些时间,故而韩潇为了让士兵们得到更好的休息,把镇上的院子都征用了。
  此地离两军交战的西州不远了,要是路顺,不到七天就可以赶到战火连天的地方。大军赶了半个多月的路,早已筋疲力尽了,再不让大军好好地修整歇息一下,即使早早赶到,疲军也无法作战。寒冷的天气里,镇民们本是不愿让出院子的,但特殊情况特殊处理,这会儿韩潇财大气粗了起来,每家给了一千两银子。


第572章 抹脚布

  要知道这边本就是贫困之地,又靠近交战的西州,为怕战火烧过来,有钱的人家早就搬走了,留下的基本都是没钱又没地方去的。一千两银子,可是许多人家一辈子也赚不来的。
  而这些银子,并不是买,而是租,过后院子会还给他们。
  拿到银票之后,镇民们很欢欢喜喜地搬了,大家挤都一挤,把院子空出来,租给士兵歇息。
  韩潇暂住的院子是镇上最清幽的地方,原是一个土财主的院子。在两个月前土财主为避战火,带着家财和家人搬到别处了。韩潇看这院子干净,就将其征用了。
  屋内的炕烧得热热的,点了烛火。
  傍晚时分,韩潇从外面回来,看到屋内的烛光,以及坐在炕上低头缝补的少女,迎面而来的暖意将他一身的寒冷尽皆驱散。
  韩潇见她缝补得认真,只跟他打了一声招呼,又忙着手头的事,稀奇地坐到炕上,瞧她在做些什么。
  炕上放了许多剪得古古怪怪的棉布,还有几块皮料,也被夏静月剪得一小块一小块的不成样子。
  韩潇随手翻了翻,无意中从底下翻出一件的小衣,针线有些糙,有些乱,还没有完成,但从大小可以看出,这是给他的。
  韩潇从小到大的衣服,都是有专门的宫人给他做,平生第一次看到这专门为他做的衣服,还是未来的妻子给他做的,心头涌现出一种极为新奇的感触。就像小孩子第一次得到玩具一般,既稀奇又期待。
  他见这件小衣被堆在棉布下面,而夏静月又缝着奇奇怪怪的东西,问道:“你手头上的是什么?”
  夏静月低头,一边思考,一边缝着,“等做好了再给你瞧瞧。”
  瞧瞧?莫不成不是给他的?
  韩潇故意把那未完成的小衣放在她面前显眼的地方,“怎么突然间缝起这个来了?”
  “本想着闲着无事给你做件衣服来着……”
  “现在怎么又不做了?”韩潇目光又落在那件未成完的小衣,带着某些期待问。
  “以后再说吧,我现在正忙着呢。”夏静月盯着手中的东西仔细地缝补着。
  韩潇有些失望,瞧了小衣一眼,巴巴地看着她,她却只顾着手头上的东西。他若说了想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