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嫡高一筹-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墨十娘没有奉旨,不在封地好好地待着,偷着跑回来,就是抗旨不遵。
  盛锦妍跟盛锦凤讲了往后拖三年成亲,看看岳阳王怎么处理墨十娘,看看他知道进退没有,如果他一个劲儿的宠墨十娘,就证明他是个没眼色的,穆眠也不会用他。
  贤太妃伤了大心,为这个儿子的做法儿很伤脑筋,岳阳王要是见到墨十娘就把她送回封地,在这里和盛锦凤成亲,留下来辅佐穆眠,贤太妃是心想事成,梦寐儿子在身边的愿望就实现了,岳阳王的宠~墨十娘的行为惹恼了穆眠,赶他离京,贤太妃的梦想破灭。
  好一顿伤感,怨恨起墨十娘来。
  墨十娘想做正妃呢,她能不追,岳阳王办事失策,男女之~欲~那么强,明知道穆眠不喜墨家人,他偏偏触霉头,和墨十娘在王妃卿卿我我的,明显的打盛锦凤的脸,成亲在即,他跟墨十娘如胶似漆的,怎么会对盛锦凤是倾心,这样把心付给墨十娘的人,怎么会对盛锦凤倾心?
  盛锦凤更加沉默了。
  这就是婚姻不顺,贤太妃的火上大了,儿子因为墨十娘没有留在自己身边,罪魁祸首就是墨十娘,她从封地追来已经犯了大忌,贤太妃越想越气,派人送了鸩酒去岳阳王的封地,赐墨十娘死。
  贤太妃的人自然没有穆眠的人好使,岳阳王竟然要自己喝鸩酒,替墨十娘死,墨十娘到底有什么手段能收拾住岳阳王、一个王爷宁替一个妾侍死,到底这个妾侍有多出奇,有多高的手段把他玩儿得这么转?
  岳阳王看似很聪明的一个人,却尽干傻事,贤太妃大动肝火,儿子这是对她来了,狠狠地打了她的脸,贤太妃得了大病,岳阳王回来探病,却带了墨十娘,墨十娘在皇宫乱晃,跟那些个太妃蹿腾。
  其实这个时候应该是岳阳王完婚的时候,生生的被推迟了三年。
  古姨娘的心里不踏实,女儿遇到了心不在她身上的人,古姨娘还不舍得放弃这门婚姻,那可是岳阳王啊,只比皇上小了一级。
  岳阳王英俊非凡品,盛锦凤也是不想放弃的,可是岳阳王的作为令人失望,盛锦凤如果斗不过墨十娘,命运一定是悲惨的。
  贤太妃气愤已极,令人备了鸩酒,墨十娘已经犯了私回京城的罪,皇帝的旨意,没有让墨十娘回来,贤太妃要处置墨十娘。
  贤太妃躺倒凤床,由于病弱软弱无力,示意下人把鸩酒给墨十娘灌下。
  墨十娘装没有看见一样,温声对贤太妃说道:“太妃娘娘身体好了点儿没有?”
  贤太妃哼一声,转了脸,墨十娘吩咐道:“你们先出去,我跟太妃有要紧的话说,你们先出去。”她威严说道,下人就无条件服从了。
  贤太妃没有吭声,下人全都退下,贤太妃脸朝里,没有理会墨十娘的行为,墨十娘端了鸩酒,迅速的到了贤太妃身后。
  猛然地扳过她的头,突然的被扳头,贤太妃啊!……一声,惊讶的张大嘴巴,墨十娘趁她张嘴,神速把鸩酒倒进贤太妃嘴里,扔了杯,捏住她的鼻子,贤太妃瞪眼不可置信地看墨十娘子,儿子的妾敢杀了她?
  直到贤太妃快咽气,墨八娘才走出门外,像个没事人一样,往外走。
  一群宫娥太监见墨十娘走了,进来要服侍贤太妃,见到了贤太妃七窍流血,张嘴瞪眼不甘的状况,宫人惊叫尖叫像见到了鬼一样。
  震撼着大殿,招来远处的宫人,进了半殿的人都在惊叫。
  消息迅速报到盛锦妍跟前:“贤太妃中鸩酒而死。”盛锦妍吓了一跳。
  “哪来的鸩酒?”盛锦妍喝问。
  盛锦妍被人簇拥着,到了贤太妃的寝殿,见到了贤太妃的惨相。
  眼瞪得极大,血污满脸,盛锦妍问:“哪来的鸩酒?”
  三个宫人齐声的答复:“回皇后娘娘的话,是贤太妃要惩治侧王妃的,不知怎么太妃喝了?”
  “哪个是给太妃侍疾的?”盛锦妍问道。
  “就是我们三个伺候太妃的。”三个宫人战战兢兢的答道。
  “你们伺候太妃,就没有看到太妃是怎么中~毒的?”盛锦妍喝问。
  “奴婢们是被侧王妃撵出去的,她跟太妃有重要的事情说,奴婢们出去了,侧妃出去后,奴婢们就进来伺候,太妃就是这个样子了。”宫人们据实说来。
  盛锦妍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这是墨十娘谋杀了贤太妃,借了贤太妃杀她的鸩酒,这就是借花献佛了,贤太妃被墨十娘恨透了,就下了杀手,这个女人认为是可以白杀人吗?胆子怎么这样大?是想玉石俱焚吗?同归于尽吗?
  盛锦妍命人把墨十娘抓起来,墨十娘现在正和岳阳王在王府白日宣~淫,听到来抓墨十娘,岳阳王气愤得跳下床:“一个个都是胆大包天,胆敢欺负到岳阳王身上?谁仗了你们的狗胆?”
  “贤太妃被鸩酒~毒~死!”大太监胡道义冷声喝道:“把墨十娘绑了!”
  胡道义带的侍卫蜂拥而上,捆上了墨十娘。
  岳阳王大叫:“为什么捆她?”
  胡道义喝道:“岳阳王,墨十娘杀了贤太妃?”
  “什么?……”岳阳王惊叫一声:“不可能,是母妃一直想杀十娘!”岳阳王面现不信,一副你胡说八道的东西。、
  胡道义带墨十娘走,墨十娘哭道:“王爷,有人陷害我,就是想陷害王爷!王爷为妾伸冤都是皇后干的事,嫁祸十娘是想除掉王爷,王爷威胁了皇帝的地位,必除之而后快。”
  墨十娘说的有鼻子有眼儿的,要不怎么能忽悠住岳阳王,岳阳王听了她的话,脸色八变,看样子就是信她的。
  胡道义脑子转了八圈,胡道义心思墨八娘就是这套说辞蛊惑岳阳王,岳阳王喜欢听她的话,这是心存不甘,觊觎皇位呢。
  胡道义只是想想,却不敢说出来,心里掂量岳阳王的心思,看着与世无争的,原来都是痴心妄想的,胡道义愤愤然。
  岳阳王醒过劲儿,他的母妃死了吗?是谁害死的?他急忙追着进宫。
  看到了盛锦妍也在,他的眼里闪过疑心,一股的利芒划过,偏头再不看她。
  贤太妃的身体还没有被移动,死时什么样,这时还什么样,那个惨景让岳阳王十分的刺目,她的母亲是一个标准的美人儿,现在的模样能吓死人,他痛叫一声:“母妃!……”
  他泪如雨下,岳阳王哭了一塌糊涂再问:“是谁毒~死了我的母妃?”

☆、第205章 逃亡

  岳阳王这样哭喊,那意思还是别人害死了他母妃,墨十娘都被抓起来了,贤太妃怎么就生了这样一个很蠢的儿子,岳阳王没有干过什么事情,真看不出来他是这样的性格,还这样问,就证明他的脑子有问题。
  这样的人还能辅佐君王?可叹了贤太妃和虞呈祥的智慧和沉稳,心胸,谋略,样样周全,贤太妃可比这个儿子聪明多了,虞呈祥是个多么睿智的人,他怎么就不傍虞呈祥一点,太上皇也不是昏庸之人,怎么就造就了岳阳王这样的人?
  他的一哭一闹,一问,盛锦妍就看透了他的人性,不算他宠妾灭妻的性格,盛锦妍就已经看透他了,他的前途是无望了,只有做一个庸庸碌碌的,混吃等死花天酒地的王爷罢了,为国建功立业的事是找不到他了,这样昏庸的人,干什么都不会干好,幸好贤太妃不敢为他争皇位,就是争,也是个灭国的君王。
  这样的人能争到皇位才怪!
  太上皇那么英明,怎么就生了一大堆脓包儿子,只有穆眠一个有智慧的,盛锦妍怎么知道穆眠是换了瓤子的?
  如果是前身,也不一定如现穆眠这样智慧,这个穆眠身具一个千多年后的灵魂,多少朝代更替,多少历史经验,他还是个史学爱好者,重点大学的文科高材生,博士后的文凭和学问,社会经验多少年。
  脑子极灵光,胆量极超强,身具现代武功,继承了前穆眠的绝世武功,可是个文武兼备的皇帝,要不是有这样的资质,太上皇也不会坚决把皇位传给他。
  证明太上皇是个有脑子有眼光,有识人之明,盛锦妍对老皇帝很敬佩了。
  盛锦妍吩咐御医看贤太妃的症状,随后仵作就来了。
  盛锦妍让岳阳王去看贤太妃的眼睛,被谋杀的人,眼里有凶手的影像,虽然看不真,眼看到很浅的影儿,特别是贤太妃始终瞪着墨十娘,不留下痕迹才怪,这些东西都是穆眠教他的,只要有特殊的方法,肉眼也会看出来。
  “等等!……”皇上驾到!胡道义尖喊一声,穆眠大步进来,盛锦妍看穆眠下朝了,她懒得跟岳阳王废话,那样的庸人她都懒得搭理。
  穆眠一来,跪了满屋子的人,盛锦妍也只有弯腰接驾:“穆眠问道,这里是怎么回事?”
  盛锦妍就回话:“皇上,贤太妃被人谋杀了。”
  穆眠走进看贤太妃的惨状,不由得激凌凌浑身冷战,鸩酒杀人就是这样的惨相?
  胡道义命人给皇上摆座,穆眠坐下来,看到岳阳王傻傻地愣着,都没有敢近贤太妃跟前。
  穆眠睨他一眼再不看他,一眼就瞧不起他了,自己的母亲被人谋杀,一点儿激愤没有,也难怪贤太妃不争,她是明白自己的儿子成不了龙,做个混吃等死的王爷差不多,看虞呈祥的面子穆眠想重用他,穆眠也是不了解他,要是贤太妃不死,穆眠就要留下他在京城,盛锦妍为了盛锦凤,愿意他留下来,就这个德性的,穆眠怎么会用他,还是让他回封地去享福吧!
  仵作只是看了看外表,没有动贤太妃的身体,还是那样躺着。
  她的眼睛闭不上,是因为儿子的小妾害她的命,她不会甘心。
  穆眠让岳阳王去看贤太妃的眼仁儿,他没有看出来什么,穆眠指导他,看了十几遍,他才发现模糊的影像,只是看得恍惚,墨十娘的含糊影像在贤太妃的眼仁儿里留下了印记.
  穆眠告诉他,这是贤太妃临死之时见到的最后一个人,这人死了,见到的最后一个人,就是凶手。
  岳阳王不信墨十娘会杀人,穆眠笑道:“这个案子交给你破,就看你的能力了。”穆眠想想,就看他有多糊涂了?
  岳阳王痛快的接下了这个案子,他就是怕有人陷害墨十娘,穆眠也没有交到大理寺,叫虞呈祥看看他这个外甥的本事,穆眠把这个案子就交给了虞呈祥甥舅俩。
  穆眠不会管这个案子的,他也不会让盛锦妍费那个心,都不是他们该管的。
  “贤太妃即聪明又明白,怎么就养了岳阳王这样一个庸才?”盛锦妍有些郁闷说道。
  “怎么回事?”穆眠和盛锦妍回到琨瑜殿,就说起了岳阳王的事。
  “都把墨十娘抓起来了,知道了墨十娘是杀他母妃的凶手,还大喊大叫谁杀了他母妃,你说他的脑子是不是有病?”盛锦妍气愤道:“好像别人杀了贤太妃,嫁祸墨十娘的架子,真是个二百五!”
  “他是极爱墨十娘,我看你妹妹嫁给他不是什么好事儿,盛锦凤那个死板样儿,恐怕岳阳王不会喜欢,特别是墨十娘要是死了,他更会想她。”穆眠觉得爱上一个人后,就不会爱上第二个人,或许接受不了。
  “那些个王子公主的对谁有真爱?哪个不是搂七个抱八个的,跟哪个是真心?只不过是取乐而已,”盛锦妍认为真爱是不可求的,特别是皇家人,公主都搂一堆面首,哪个有真感情?
  穆眠笑了:“我不是皇家人吗?我怎么有真感情呢?”
  盛锦妍大笑:“谁知你是真是假呢?”
  “怎么能假呢?朕都不纳妃,就抱着你一个人。”穆眠嘻嘻的笑,就抱了她放床~上。
  盛锦妍再次的笑:“你没那胆量!”
  穆眠大笑:“你是我肚子里的蛔虫!”
  皇帝可是榜样,白日他从不乱来。
  “还想用岳阳王否?”盛锦妍问道。
  听听虞呈祥怎么评论他的外甥:“看看他的能力吧,我看够呛,着事就迷的人怎么能用?办不了事情反添乱。”穆眠对岳阳王虽不怎么了解,一件事就能看出一个人的能力。
  贤太妃死了,让几个太妃嘴撇了又撇,她不争能怎么样,不也是死了吗,还不知是谁害死的呢,许是皇帝为了打击岳阳王专门害死贤太妃。
  几个太妃就在皇宫瞎猜乱想编排人,借机攻击皇上,贤太妃一死,岳阳王得守孝三年,就得回封地老实的待着,朝廷的大事他就不能掺和,臣子的父母去世,还要守孝三年,何况是个王爷。
  几个太妃就是故意嚼舌根肆意地给皇上抹黑,穆眠都搜集到了她们的言论,不屑的理她们,穆眠才不在乎她们嚼舌根,事实才是真的,总胡说八道,没人再会信她们。
  她们只是气恨自己的儿子不是皇帝,看穆眠不顺眼,穆眠是看太上皇的面子不苛待她们,要不把她们的供应减半,看她们还嚼动舌根了不?
  谣言不用破,置之不理自破。
  虞呈祥和岳阳王破了三天案,虞呈祥气得不轻,岳阳王狠狠的刑罚宫人,硬让她们承认是她们把鸩酒给贤太妃灌的,是贤太妃惩罚了她们,她们记恨贤太妃,趁贤太妃要毒~死侧妃的时候,把酒灌进了贤太妃肚里。
  岳阳王就这样明晃晃地陷害宫人,为墨十娘开脱,前两天虞呈祥只看不插言,宫人怎么会承认?承认了就是死罪。
  岳阳王就仗着打人,等到宫人受刑不过的时候,有两个招认的,一个是至死不认,已经奄奄一息,虞呈祥制止了岳阳王,找太医给宫人治伤,等宫人恢复了神志,还是照样不招,虞呈祥都没有见过这样有骨气的。
  那两个宫人也翻案,咬定墨十娘从太妃的屋子出来,她们进去太妃已经死了。
  她们说的是事实,没有一点儿虚假,事实证明墨十娘就是凶手,是墨十娘撵她们出去的,岳阳王就是不接受这个事实,还要继续打人。
  虞呈祥气得不行,自己还想让他辅佐皇上,这样的人辅佐谁也不能干出好事,朝纲都得被他搅乱,虞呈祥这个失望,跟皇上说,把墨十娘交大理寺审判,他懒得和这个外甥打交道。
  以前知道他没有帝王之才,真不知道他这样昏庸,瞪眼保杀她生母的人,不是昏庸是什么?
  虞呈祥对这个外甥很失望。
  不交给大理寺也不行,岳阳王是审不明这个案子的。对待杀母仇人这样维护的儿子还真是天下唯一。
  虞呈祥恨不得这个外甥快点走,离得越远越好。
  这就是穆眠的聪明之处,也有盛锦妍的提醒,让岳阳王和虞呈祥审这个案子,就是让虞呈祥看透他的外甥是不是一块好料。
  虞呈祥很乐意他外甥扶保皇上,可他也是一个忠于穆眠,识人善用有眼光的,不会糊涂地一意偏向外甥,穆眠对虞呈祥还是很了解的。
  墨十娘终于伏法,谋害太妃是抄家灭门的大罪,墨家人全部被牵连,穆眠是看先太后,也是前穆眠的生母的份上,没有把墨家人全部斩首,抄了家发配边疆,墨十娘自然是掉了脑袋。
  贤太妃就这样好歹地死了,死的那叫一个冤,要是她的儿子审案,连仇都报不了,养了这样一个儿子,她在地下有知不知道会是什么感受,真是好人没长寿,祸事一千年,那几个挑三祸四的太妃,怎么没有人杀?
  盛锦凤的婚期是推迟了,可是盛锦妍觉得盛锦凤跟岳阳王不会有什么幸福可言,岳阳王的心付给了墨十娘,怎么还有别人的份儿?
  岳阳王倒是个痴情的种子,这就是随太上皇了,太上皇始终想着墨玉如。
  是因为墨玉如早就死了吗?要是那样的话,岳阳王也会一直想着墨十娘,可那是他的杀母仇人,跟太上皇和墨玉如的关系不一样。
  盛锦妍如实的跟盛锦凤说明岳阳王的脾性,和他的处事作风,还有对墨十娘的感情。盛锦妍不想担什么责任,她现在都不想盛锦凤嫁给岳阳王了,就看盛锦凤母女的章程了。
  盛锦妍因为这事回了家,让人叫来盛锦凤母女,如实的详细的一说,母女们没有说什么,就是一心嫁给岳阳王了。
  全跟你们摊牌,以后好坏就不用埋怨别人,三年的时光能不能等,十四岁的姑娘就等到十七岁了。
  盛锦凤母女甘愿等,看来还是舍不得荣华富贵,盛锦妍也没有深劝,做到仁至义尽就够了,她们既然舍不得富贵,就是再劝,也不会放弃。
  盛锦妍想,有那个功夫还不抵和母亲亲近一会儿呢。
  盛锦妍回了皇宫,接母亲去住几天,大陶氏怎么敢离开国公府?诸葛千英正在养胎,她得支护府里的事情。
  岳阳王是不能留下了,等过了五七,穆眠就会下旨让他走了。
  墨十娘被处决,那些个太妃的破嘴也闭上了。
  再说小陶氏和盛锦玉逃走,带了不少细软,也没有护卫,逃出京城后,就到海边坐了船,由于她们们穿戴奢华,还带了沉甸甸的包袱,里边金银珠宝,玉器银票,很多财宝。
  船上有匪类,专门盯着有钱人,小陶氏和盛锦玉,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她们没有这方面的知识,不敢把财宝留在国公府,恐怕到了别人手里。
  等到了东海海滩,上了岸,小陶氏和盛锦玉,还有冬绣,一个小陶氏身边的婆子,冬绣和婆子背的俩大包袱,一看就是富有人家的女人,身娇肉贵,细白嫩肉,四个彪形大汉,前后堵截,把小陶氏母女堵在中间。
  小胡同很窄,一个也跑不了。
  四个女人吓坏了,盛锦玉也没有以往的威风,小陶氏的算计也是不灵了。
  结果,小陶氏四个人不但被抢了包袱还被几个匪徒~奸~污。差点没有要了她们的命,什么财宝,什么银钱也不抵留命。
  小陶氏母女要饭到了东海,成了真正的叫化子,直到了东海王府,东海王就不认得她了,落拓之人轮到了小陶氏母女,小陶氏真感到无地自容,她恨大陶氏恨盛锦妍,恨盛伟岸,就是不恨自己母女,后悔往这里跑了,要是往南诏去,还不会遇上这样的事。
  小陶氏是真后悔,自己千金之躯竞被贫贱的匪类玷污。
  小陶氏恨极,日夜咒骂人,她就是不知道后悔自己的行为,谋杀亲夫她都干得出来,也不认为自己是错的,她不想天理昭昭报应不爽,总是别人的错。
  依仗着下了船才被劫,要是上船前被劫,她们就来不到东海了,只有束手就缚。

☆、第206章 谋反大计

  小陶氏到了东海,还是有了依仗,东海王还是听她摆布,小陶氏那些个财宝就是来帮东海王招兵买马的,可惜丢了,小陶氏疼坏了。
  她也不会把路上被匪祸害的事说给东海王,岂不是自己找屎盔子。
  把那样丢人的事掩盖起来,小陶氏是很会装相的,就住下来给东海王出谋划策,东海王认为这个老丈母娘神人一般,把她敬之如神。
  小陶氏算找到了施展谋略的地方,每天精神得很,恨不得夺了大夏江山。
  穆眠的人送来了消息,小陶氏到东海的时候,像叫化子一样,盛锦妍猜她是要饭去的,许是被人劫了,盛锦妍猜东西是一猜就中。
  。
  陶贵人正在上蹿下跳,在皇宫东串西走,谋划谋反,因为穆眠不控制这些太妃们,连陶贵人也是得逞的。
  穆眠就是让她们上蹿下跳,就看出来谁的野心,在皇宫蹦跶想取代皇上,是一帮多疯狂的人。
  为了让她们暴露野心,穆眠就让她们使劲儿蹦。
  蹦得最欢的就是徳太妃,她那个五皇子就是东海王,恨不得儿子立即起誓,现在五皇子已经人马两万,徳太妃乐得够呛,只等人马五万,就打进京城,东海只要坐上轮船,登岸很快就打进京城,只要把京城的大门攻破天下就是她儿子的了。
  京城的侍卫军才两万,比太上皇的时候减少了三万,这三万人都调到了南诏的边境。
  徳太妃觉得真是万幸,她的儿子是大福气的帝王,穆眠把京城侍卫军调走,就是给了东海王的大好机会,徳太妃起码是这样认识的。
  徳太妃经常跟东海王通信,就在里边大谈谋反之事,她的信件被穆眠看了多少回。
  贞太妃,淑太妃被陶贵人鼓捣的心急,她们想联合起来对付穆眠,
  贞太妃抱的让她儿儿子做皇帝的心思,淑太妃抱的是让她儿子做皇帝,陶贵人是想她的儿子做皇帝。
  这样摽着几股绳,到底谁能坐上皇帝?推翻了穆眠,他们四个还得争,谁能把谁争死,把三个都争死的,才是胜利者,最后一个才是皇上。
  几家子也都在动心眼,都想当领头的,得了天下一定是这个领头的。
  几家商量几天,以谁的兵马多为主,几个王爷的在拼命的招兵,东海来信,东海王现在就不是招兵,干脆就是抓兵。
  把一个东海闹得鸡飞狗跳,人心惶惶。
  其他几个皇子,也在招兵,她们缺少钱财,只有抓兵一条指望。
  徳太妃的另一个儿子燕王穆睿,在燕京一带,也在招兵,燕王怎么会保东海王?燕王是老四,怎么会服气老五,五皇子得了盛锦玉的嫁妆钱,招兵已经三万,要是这次小陶氏带来的银钱不被抢,东海王就能养五万兵。
  燕王没有这样的财路,还不甘心保自己的弟弟,他只招了一万兵,得钱养活,兵马是张口物,日进斗金的养一万兵也不容易。
  东海王为了四万兵,把东海的地皮都搜刮光,把渔民的税务翻翻,渔民不堪重税,纷纷反抗,东海王就用这些兵镇压渔民。
  东海战乱纷起,渔民组织了队伍反抗,被抓兵的渔民家里老小饥困交加,父母妻儿冻饿而亡的不凡几。
  没有推翻皇帝,自己的辖区就乱起来,穆眠知道这些,就充耳不闻,让他瞎闹吧,彻底失去人心,老百姓就会杀了他。
  燕王知道了东海王的胡闹,很想控制他,可是他也不敢随便走动,燕王奸得很,他才不会书信来往,两王不许串通勾结,他才不想露馅儿,他要慢慢蓄积势力,可不敢像东海王那样胡闹,东海王是在找死,他怎么养得起五万兵?发不出军饷,没有饭吃,就会奔逃,军营留不住饿死鬼,谁也不会等死。
  淑太妃之子六皇子穆璨封南海王,封地在东广一带。
  淑太妃一心惦记给儿子夺天下,六皇子还没有到去封地的年龄,在京城他们不敢招兵买马,只有个东海王做内应,没有兵马的王爷怎么能夺天下?他们怎么会甘心?
  淑太妃给南海王请了军师门客一大帮也是不小的开支。
  淑太妃跟盛锦妍说:“南海王也到了去封地的年龄,还是让六皇子去封地吧!”
  盛锦妍知道她的心思,还不就是想让六皇子招兵买马,就是惦记夺皇位。
  盛锦妍回她说道:“淑太妃放心,皇上会答应的。”
  南海王穆璨几天后就去了南海封地。
  贞妃程美华的两个儿子,八皇子穆瑗,九皇子穆瑍。八皇子、九皇子只差两岁,八皇子比七皇子小一岁。
  七皇子今年十五岁,八皇子今年十四岁,九皇子十二岁
  八皇子封青州王,封地在山东一带。
  九皇子封豫州王,封地在河南一带。
  贞太妃的两个儿子和陶贵人的儿子都不能去封地,就是急的不行,她们没有人马,又在京城,皇帝的眼皮子底下,能干什么?就是支持了东海王,能得到什么?
  贞太妃和陶贵人都是想儿子称帝,可惜他们不能去封地发展,还得几年呢,穆眠的势力就巩固了,推翻他就更难。
  贞太妃心思最急的,她的儿子最小,恐怕这江山被人抢光,才能赶到她儿子去封地的年龄,这可怎么办?
  陶贵人看淑太妃的儿子南海王去了封地,她也找到盛锦妍:“皇后,几个皇子都去了封地,求你也让七皇子去吧。”
  盛锦妍怎么会不明白她的心思,还不就是想去封地招兵买马:“这个我可不敢答应,后~宫不准干政,皇子的分封也是政事,是国家大事,你找皇上去吧!”盛锦妍说的是实话,陶贵人丧气的走了,这就证明了她的野心在膨胀。
  她不敢去找皇上,穆眠的威严也是很让人怵的,陶贵人就会在暗地活动暗里使坏,瞪眼跟皇帝较真儿她还没那个胆子!
  陶贵人只有找贞太妃使坏,让贞太妃直接找皇帝。
  只有贞太妃的两个儿子和陶贵人的儿子三个没有到了去封地的年龄,贞太妃直接急眼了,恨不得儿子立即当上皇上。
  陶贵人撺掇贞太妃去找皇上,贞太妃比她还奸,让她自己去得罪皇上,真是会巧使人,贞太妃怎么会让陶贵人得逞?
  陶贵人的儿子过年就到了年龄,自己的儿子还得两年,九皇子还得四年呢,还得怎么会批准她的俩儿子走,她着急也是白着。
  陶贵人是等不住的,只要皇上批准陶贵人的儿子走,自己的儿子过年就是那个岁数了,等几个月还等不了吗?他虽然急,可是想到夺位的艰难,还是观望一阵好,看看穆眠都是有什么手段对付她们,自己再出手。
  出头的椽子先烂,在前边闹事的,一定会先死,自己的儿子绝不会给人当垫背,这个机会也不错,让那几个皇子先跟穆眠抢江山,等他们两败俱伤的时候,自己的儿子就是渔翁得利。
  贞太妃摇头:“我的儿子年龄太小,我怎么放心他们去封地?”贞太妃和颜悦色地说道,她想明白了,就不着急了,如果这些人都死在穆眠手里,她有俩儿子,再徐徐图之。
  陶贵人一向是玩转人的定律,两宫太后都被她玩的滴流转,玩着小陶氏吧,玩着她的兄弟,玩了太上皇几年,玩着宫里的嫔妃,以前她也能玩动贞太妃,这次就玩不动,陶贵人感到极端的愤怒。
  这样更加强了她人儿子去封地的决心,他自己也务必跟去,陶贵人咬牙恨恨地去找皇上,盛锦妍看陶贵人来了,心里偷笑,她早把陶贵人想让儿子去封地的事儿告诉了穆眠。
  穆眠她俩眼想到一块儿去了,陶贵人把来意一说,穆眠就笑了穆眠对她的称呼很恭敬,这又人陶贵人得意看了一把,面现矫情之色。
  穆眠说道:“太妃,朕也体会各位的心情,望子成龙之心是父母的愿望,其实皇弟们一个早早的出去锻炼,她们有了本事,都是辅佐朕的,为朕的江山做贡献,朕是很感激的,只是怕太妃们舍不得儿子远离,祖制还不许后~宫之人跟去封地,太妃要是舍得儿子,朕就准了。”
  陶贵人大喜,随即就打蛇随棍上,满脸可怜巴巴的说道:“皇上,我是想让儿子出去锻炼,可是有些舍不得,主要是孩子心野,看到哥哥们都出了皇宫这个大笼子,他就心慌了,整天愁眉苦脸的,我也是心疼,皇上能不能允许我也跟去,管束着这个孩子,不能让他学坏,我会知情不过。”
  穆眠故意沉吟,想了一阵子,他抱歉的态度说道:“太妃,这个事情是祖制,朕不想违抗祖制。
  朕也想把祖制改善一下儿,只是不易。”
  陶贵人说道:“从我这里改善一下行吗?她伸出手说道,我还是个残废,还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