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家甜点香满园-第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茶叶蛋就得趁着热吃最香,刚出锅的茶叶蛋非常得烫,从嘟噜翻滚着的卤水中夹出一个搁在手里,烫手得紧,斯哈左右换着手、捏了耳朵降温,这个过程也恰是吃茶叶蛋的趣味所在,那些渗透入蛋壳儿里的滚烫卤水从敲开的“冰纹”处杀出,挑逗着味蕾。
  樱子心急剥和吃都是最快的,连蛋白加蛋黄一口下去咬了小半颗,又要往外吹气以便口中降温,又要竖着大拇指直夸好吃,忙得一张嘴都用不过来了。
  杜芊芊虽然对自己的厨艺有信心,但是澡堂家已经开了有十几个年头了,这些小食做得必定也不会差,有些紧张地等待裴华等人的评价。
  “嗯?”南子剥着蛋壳儿嗯了一声,朝着裴华和张正生望了望,后者二人也微微歪了下头,仿佛想到了同样的事情,却又不说只顾着吃。
  看得杜芊芊那叫一个着急,难不成这茶叶蛋里有什么问题,不能啊,樱子和大娘不是都直说好吃吗?
  裴华看出杜芊芊的着急,“好吃,不输澡堂家的!”先肯定了一句,接着又问,“澡堂里头的茶叶蛋拿着却没有这么清爽。”
  南子和张正生也附和道:“不错,他们家的茶叶蛋吃完了手里总是黏糊糊、油腻得紧。”


第419章 蛋行
  杜芊芊不过细一想就明白了,澡堂的店家肯定是用猪骨头熬煮高汤而不是用井水,这样可以为茶叶蛋增添一些鲜味,但有利也有弊,在澡堂子里头吃没事儿,吃完了大可以用毛巾擦擦,但是若是摊位上卖、食客拿在手里吃便油腻腻的很不受用了。
  “还是这个好!好吃又方便!”南子吃完一个,也不讲究,直接将手指头儿往衣服上蹭了蹭,“喏,擦两下就干净了。”
  获得樱子娇嗔的白眼一枚。
  南子娘也连连点头,“蛋行那里下午我同南子去一趟,买办都是认识的,好说话。”
  这件事就算是板上钉钉了,杜芊芊想着所幸成本不大,满破两盆子茶叶蛋,自己的手艺总不至于卖不出去,好歹每日也多笔进项,买宅子也就更进一步了。
  又细细地将做法和佐料教了两边,起码比卤煮下水简单且常见多了,南子娘基本都记住了,裴华等人绕了杨二叔那里买了羊乳回村不提。
  而蛋行这会子正是忙的时候,娘儿俩到的承望买办恰巧出去办事儿去了,蛋行里头其他人招待的,南子衙差的身份还是顶些用的,蛋行里的人都挺客气。眼下南子娘的卤煮摊子也算是有点名头,这桩买卖既能和衙差攀上点关系、鸡蛋又能多个长期的销路去处,招待的伙计更是热情。
  “鸡蛋有的是,官爷要多少,每日买办的送到家去,不用您费半点儿事。”
  寒暄着,还不忘领着母子二人四处转了转,“您瞧,这是在挑种口呢,咱们这儿的鸡和蛋,只管放心,没有孬的!”什么样的鸡容易养活、什么样的容易长得高大、什么样的能多下蛋,这些都是蛋行里人的基本功。
  生鸡蛋分别放置,那些个壳儿太薄的、黄儿散了的、个头太小的、时间放了久的,全都不能要,就连那些带子乱了的鸡蛋都要挑选出来,只能卖不能用来孵小鸡的,所谓带子乱了,就是系着蛋黄儿的那条白色韧带断了、蛋黄儿因为重量无法维持在蛋的正中央、而是偏到了一边,这得有经验、眼力毒的人才能辨别得出来。
  “您老看着点儿门槛!”伙计殷勤地嘱咐了一声,“这里头就是咱们的炕房了。”
  炕房其实就是几间不透光的暗屋子,门扇上开了一个小洞,南子娘也不是没养过鸡、知道这是孵鸡蛋最关键的地方,“哥儿,这里咱们就不进去瞧了,正忙着呢。”
  “没事儿,您瞧您的,咱们今早照过了、已经下炕啦。”
  “照过了”是行内话,门扇上的小洞是用来放鸡蛋的,炕房的师傅要一只眼睛睁着、一只眼睛闭着,反复地确认、查看,这就是“照蛋”,而第一次“照蛋”就是“头照”。这一步的目的是照鸡蛋里头的胚珠是否受过精,没受过精的就是寡蛋,是孵不出小鸡的。等照完了符合要求的鸡蛋就“下炕”了。
  三四天之后鸡蛋取出来再照,“二照”,查看胚珠的发育情况。“头照”可比“二照”简单多了,甚至门洞都用不着,手轻轻握着,透过手指卷成的筒状映着日头,观察鸡蛋,如果蛋黄儿里头有一个晕晕的圆形影子,那就是受过精的胚珠了。“二照”费功夫,胚珠本就小,是否发育端看上面是否隆起了一个小点儿,没点功夫还真判定不了。
  被“二照”淘汰后的鸡蛋可以照常拿到市场上去卖了,买主是看不出这是炕过的鸡蛋,但是三照、四照之后炕的痕迹就很明显了,哪怕胚珠发育得不好,也不能当做鸡蛋卖了。长不全的小鸡多半是上面长了个头、下面却还是颗蛋,甚至有些连翅膀都有了,就是出不了壳,按理说这些非鸡非蛋的都废了,但是人类的美食创意永不停歇,这些倒成了另一种特色美食――“活珠子”。
  “朱衙役,送你几个,这个玩意儿可是大补!”
  南子连连摆手,“活珠子”他和裴华俩人吃过,都说是大补,下了差几个人偏怂恿着同去尝尝,结果磕开蛋壳儿却见一双鸡眼珠子,唬得他俩一大跳,从此再也没碰过。
  正说着话儿,买办回来了,自然又是一阵寒暄,表示送鸡蛋的活儿都包在他身上了,“您家的卤煮我是吃上瘾了,哪怕不送鸡蛋,我也得每年去一遭儿呢。”
  说得几人笑起来。
  而另一边,吉安村的杜家后院,杜小芹也在勤快地劳作。
  按理说,庄稼人总要等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过完,才算“出节”,方才开始顺应农时节气着手新一年的农活儿,可杜小芹等不得了,不仅仅是因为不想在哥哥家白吃白住,这方小小的土地承载了对新生活的向往,每一个锄头夯下去,都代表了和过去生活的决裂,将往日的那些懦弱、妥协和犹豫统统击个粉碎。
  握锄、弯腰、扬锄,锄头划过之处发出“突突”的声响,上头肆意生长的野菜立刻被拦腰斩断,剩下的部分耷拉着身子匍匐在地。锄下一小片野草之后,用锄头拢成堆,季桂月在一旁帮忙,用鸳箕将那些野草装了倒掉。
  妞子在一旁一会儿帮忙拔一拔野草、或者捋一捋鸳箕,一会儿带着旁边的安安弟弟围着走上一圈取乐、又或者抬起头看看天,高兴得了不得。
  “妞子,听舅妈的话,小脸都冻红了,带着弟弟回屋去吧,外头风大。”
  对着舅妈扬起一个大大的灿烂笑容,妞子摇摇头,但却忙着将安安脖子上的小头巾取下来,利落地罩在头上系好,安安的小脑袋整个儿包好,又左右看看,确定安安左右两腮都吹不着风方罢,妞子觉得眼下的自己简直太幸福了,就连吸进鼻子里的寒气也透着松快劲儿,因为娘对她说她们不会回彭家了!


第420章 讨酒喝
  从舅舅送完年货走的那刻开始,她就在掰着手指头算日头,能在舅舅家住几日妞子都觉得无比知足,更何况能一直住着?!“和离”是什么妞子不懂,但她知道那个让她望而生畏、坐立难安的“家”她可以不用回了。
  “娘,再砸大力些!”妞子将双手拢在唇边,给娘加油。
  “好!”杜小芹微笑着将手中的锄头扬地更高了些,重重一锄头下去,下面的泥地发出“砰”的一声。
  季桂月看着母女俩高兴成这样,也跟着乐呵儿地笑,手底下继续往鸳箕里扒拉锄下来的野草叶子,不多时,季桂月和杜小芹已经额头冒汗、全身都暖了起来。田埂边儿的除草更是个技术活儿,既需要除草又需要“帮岸”,“帮岸”是庄稼人自己惯常的叫法,有塌陷的地方要扶泥,好让田埂变得更加平整和丰满,这活儿不仅要有一把子力气、还得有积年的经验,通常情况下这种活儿都是由家里的男人们来干。
  家里原本就是靠着杜大山的手艺吃饭,并没有多少地,因此季桂月在农活儿上是不在行的,不过田埂上“帮岸”了十几米,已经从刚刚的微微出汗到气喘吁吁了、两臂发酸。别看杜小芹看上去风一吹就能倒,在家里干惯了这些粗活儿,一个人顶俩人使,擦了擦额头的汗珠儿,手底下挥锄、平土的速度丝毫不见变缓。
  “嫂子,你歇会儿吧,这么点地界我自己一人很快就收拾妥当了。”
  “没事儿,我……”季桂月抬头同杜小芹说这话,脚下一个不妨跌了个屁股蹲儿,“哎呦。”
  季桂月连忙扔下锄头去瞧,妞子小跑过去,“舅妈!”,安安小豆丁也跟在姐姐身后,奈何小短腿跑不快,嘴里急得忘了叫自己的娘,只管发音不清晰地“姐姐”、“姐姐”唤着。
  “孩子们,没事儿!没事儿!”季桂月怕吓着孩子,坐在地上笑着边喘边摆手。
  杜小芹立马自责起来:“嫂子,都怪我不好……”
  昨儿趁着杜小芹睡觉的时候杜芊芊就已经同杜大山和季桂月夫妻两人叮嘱过了,杜小芹虽然勇敢迈出了第一步,但是性子不是说变就能立刻整个儿变过来的,不仅要有耐心,更要真正一家人一般,太过客气小心反而不好,当时季桂月只说芊芊太多虑,人都接到家里了,想开还不是几天的事儿。
  也不能怪季桂月想得不周全,各人有各人的秉性和际遇,季桂月泼辣外向,杜小芹的那些敏感要她完全体察出来的确为难人,不过经过杜芊芊的提醒,季桂月就多了份心,没有同她万分客气、安慰,而是浑不在意地拍了拍膝盖上的泥点儿,“嫂子以后可得同你多学一学,整日价除了种点蔬菜,地里的活计都生疏了好些。渴得慌,嫂子实在累得膝盖打不直,烦你倒点水来。”
  “好嘞。”杜小芹答得清脆利落,“妞子,在这里帮舅妈照应好弟弟。”
  说着转身往前面去了。
  看着杜小芹明显雀跃的神情,季桂月暗道,芊芊这丫头真是个鬼灵精,法子就是管用。
  杜大山此时已经在木匠房里忙活了,正月十五前后钱掌柜那里就要送新年第一批货了,年前的几批做得都不错,量虽未大幅增加,但长期供应算是基本定了。
  这地界一年四季对于烟丝和烟斗都有较大需求。三九天里即便不撒雪珠儿,但只要西北风一刮,小冰粒儿铁定跑不了,哪怕穿着厚厚的皮袄坐在通风屋子里,也会觉得寒气袭得全身骨头缝难受;到了夏日,就更难熬了,雨量大、湿气重,蒸郁溽热,这种严寒酷暑,身子弱经不起外邪,肠胃不调拉肚子或者湿热伤风是常有的事儿,用烟味最淡的烟丝卷了小小一烟斗,抽了之后症状就能缓解不少。
  这种用途和那些个老烟枪不一样,都是不惯用烟斗的人,没甚么烟瘾只为治病吸两口,因此斗窝一定得比市面上的小些,不然一斗窝的烟丝还没抽完,本身的身体不适还没来得及缓解,人已经头晕呕吐、手脚发凉了。
  杜大山还是第一次做这种种类的,对于尺寸拿捏不是很有数,因此等杜芊芊他们走了之后就一头扎进了木匠房忙活。
  絮了厚厚两层棉花的保温茶桶里满满一桶碧绿清澈的松针茶,正好满口喝的温度,杜小芹刚倒了一碗,院子里头就有人声:“大山可在家吗?”
  厨房里院门最近,杜小芹在厨房灶台边一抬头就看见上次来时见过一次的教书先生站在院中,前院只有自己一人,顿时有些慌乱,不知该如何应对。
  幸好杜大山听见了动静出来,“苏先生!快进堂屋坐。”又一眼瞧见厨房里的杜小芹,“大妹,烦你给倒两杯茶来。先生最喜欢喝松针茶了。”
  由于常来的缘故,苏岳和杜家几人都已经十分熟稔了。
  “不用了,朋友今儿来做客,中午留了吃饭。什么东西都齐备,就是想来要一小坛芊芊姑娘酿的石榴酒。”
  上次家里石榴酒就剩下浅浅一坛底了,朋友喝得摇头晃脑:“石榴酒、葡萄浆、兰桂芳、茱萸香!”这次点名还要好好儿喝上一遭。
  杜小芹闻言松了一口气,不要喝茶就好。
  杜大山二话不说,拎了坛年前酿好的石榴酒递过去,“大妹,哥手里都是木屑,你再给先生夹两碟子咸菜来下酒。”
  “那更好了。”苏岳不喜那些个推来让去的琐碎,很爽快地答应了,举手将十来个铜子儿递给杜大山。
  经过这一阵子的相处,杜家人都知道苏岳的脾气和做派,苏岳这铜子儿给得爽快,杜大山接得也爽快,毫无拖泥带水忸怩之态,杜小芹看着倒觉得新鲜,或许是这两人之间熟稔轻松的气氛,她一下子也放松了许多。


第421章 老牛
  著了筷子,托了干净的小碟,从自家腌菜坛子里夹了几样,腌萝卜,杜芊芊特意选了缨子只有寸把长的,腌成后缨子仍碧绿,极嫩,口感脆爽夹杂着微微甜;另一个坛子里可就丰富了,是杜芊芊学了钱掌柜酒楼里的做法,腌了一小坛的“四鲜”:芥菜心、白菜心、红辣椒和苦菜筋,加了醪糟腌成,用料便宜,在钱掌柜的和盛那里都是免费赠送给喝酒食客的添头,不过味儿的确是不错的,尤其适合下酒。
  杜小芹便另外拿了个小碟子,又夹了满满一碟子的“四鲜”,两碟子满满当当,正想着要不拿冬篮给装一下吧。
  “送的倒比买的多了。”苏岳摆了摆手,“不用麻烦了,我端着走就成。”
  这事儿他没少干,村里人刚开始还会瞧着新鲜,读书人端着各色吃食招摇过市,现在已经习惯了,嘴馋的甚至还会嘟囔上几句“苏先生又有口福了”。幸而苏岳磊落,每次拿了铜板来,吃地青青白白,不然人嘴两张皮,“杜家跟红顶白”或者“苏先生爱贪便宜”之类的议论保不齐就传出来了。
  将石榴酒的酒坛上的绳结用指头勾了,从杜小芹手里接过两碟子小菜,“多谢大妹子!”又同杜大山打了声招呼,连拎带端地将酒和小菜拿回去了。
  杜小芹看苏岳就这么大摇大摆端着两碟子菜往回走,不由得失笑。
  “大妹,你别看苏先生这样,他可有学问了!”杜大山见自己大妹有些发笑的表情,忙道。
  其实杜小芹不觉得苏先生这样有什么不好,离了彭家,离了那个压得自己喘不过气、睡不着觉的地方,如今看周围这些人,个个那么和善鲜活而有趣儿,就连裴华他们走了,李菊花带了柱子过来找人,杜小芹都觉得李菊花也变得面目可亲起来,即便李菊花阴阳怪气刺哒了她两句怎么老回娘家,可她仍是笑脸相迎,反而弄得李菊花心里毛毛的、没了底,吃不准这是什么路数,嘴里嘀嘀咕咕地拉了柱子走了。
  “哥,嫂子等着我的茶呢。”杜小芹说着顺带手端了一碗给杜大山,剩下的一碗端着往屋后赶去。
  杜大山跟着往后一瞧,还真利索,屋后的那一片空地野草已经锄了个七七八八了,看大妹兴兴头头的样儿,本来想说“歇会儿吧也不急于这一时”,话到了嘴边又咽了下去,“我给你们去借头牛来,恰好这会子其他人家还没开始忙呢!”
  犁地可不是件轻省的事儿,不是逞能就行的,杜小芹做惯了农活深知这一点,也不强撑着非要自己干。
  借来的老牛犄角间不停扇动着一双灵敏的耳朵,仿佛在随时待命一般。因为岁月的侵蚀已经让它变得毛稀皮粗,妞子上前轻轻摸了摸它的脊背,这头老牛十分温驯,一动不动地站着,犄角微微前后摇了摇,“哞――”悠长地叫了一声。
  到了犁地的时候,杜小芹就怎么也不肯让杜大山来帮忙了,“哥,犁地的活儿你也许多年没干了,没我熟,等我累了你再来替我!”
  说得杜大山心里一酸,也不去拗着她,只不忙着回木匠房做烟斗,也在屋后一起帮忙。
  老牛高耸而厚实的肩胛之上驾着轭头,双眼目视前方,步履稳健,负重前行。杜小芹站在老牛身后,扶着被打磨得油光发亮、木纹清晰的犁杖,熟练地不时给出指令,所到之处犁铧耕翻处一道道笔直的黑色泥花。
  等犁到了田头拐弯处,妞子就朝着她娘还有老牛挥手,“娘,你们犁的地真漂亮!”
  杜小芹吆喝了一声让老牛停了下来,站着的老牛对着妞子眨了眨深邃的眼睛,如同小烟囱似的两个大鼻孔里喷出两道热气,系着缰绳的黑色鼻头上冒出了点点汗珠。
  已经耕了三分之一左右,泥土变得松软,等开春的三月暖阳和风蒸腾出土壤的精髓,就会孕育出饱满的蔬菜瓜果,想着这些杜小芹心里既踏实又觉得有奔头。
  “娘,你歇会儿吧,让老牛也歇会儿!”
  杜大山和季桂月闻言也都笑了,“妞子,你这到底是心疼你娘呢?还是心疼老牛呢?”
  妞子的大眼睛笑弯了,抿着嘴不说话,眉眼间还真有点像她小姨。
  等裴华他们回来,后头的地全部犁完了,只不过,家里几个人也累得不行了。
  “芊芊,我们是再也不能了,今儿中午将就着些吃吧,啊?”季桂月恨不得草草扒拉几口饭去补个午觉。
  “你们就这么点功夫就将后头收拾立整了?!”杜芊芊和裴华看得目瞪口呆,这好歹也是起码大半天的农活儿,怪道都累坏了。
  “华子,你走没多久菊花嫂子来找过你,看着像是有什么事儿。”杜小芹将李菊花来找人的事儿及时地告诉了裴华。
  裴华笑了笑,“没事儿,姐,没多大事儿。”居然也不忙着回去,也留下吃了午饭。
  果然如季桂月所说,中午的菜非常之简单,三道蒸菜,蒸蛋、蒸鱼和蒸一盘什锦菜,什锦菜还是客气的说法,其实就是一盘折箩,早上剩下的咸菜全都折到一起,又去菜园子里摘了几样菜叶子,三道蒸菜也不耐烦一道道分火候了,煮饭时候一齐搁在上头蒸透、蒸熟了就成。
  而至于汤,倒也做了一海碗,杜芊芊看着都笑起来,这汤名儿可好听了――“神仙汤”,但其实就是用酱油、醋用滚水兑了,撒些胡椒粒儿、芫荽碎儿就得了,这还是荒年灾年或是家里着实捉襟见肘时候发明的法子。
  不过让杜芊芊十分欣慰的是杜小芹并没有一味地赔不是、揽责任,歉意地解释了两次就停止了,“等晚饭我来给大家做一顿好的。”
  这就对了,杜芊芊拉着杜小芹的手摇了摇,无需多言,姊妹俩相视笑了笑。
  “小姨!小姨!那个老牛有这――么大!眼睛那――么圆!还会停下来朝我喷热气……”妞子兴奋地向杜芊芊描述耕地的老牛,一家人就这么说着笑着吃完了简单却温馨的一顿饭。


第422章 猜得真准
  一顿简餐吃完,杜大山、季桂月还有杜小芹实实掌不住都去睡了,连带着安安和妞子俩孩子因为犁地时候前后助威、凑热闹,也困得睁不开眼,小脑袋刚沾了枕头就睡了过去。
  “裴华哥,耽误了你在南子家吃顿大餐,我赔给你!”
  “怎么赔?”
  “请你吃烤羊肉!”
  杜芊芊俏皮地拎着羊肉往上提了提。
  “好!”
  俩人相视一笑。
  杨二叔说羊肉膻不膻,其实不取决于喂羊吃的什么,而是取决于羊的产地。同样喂门前屋后的青草和自家种的苞米,有的羊膻味儿大有的羊几乎就没有。
  新年第一次登门,杜芊芊特意给杨二叔家的孙子孙女儿带了些糖果,都是早上刚做好的,特别是棒棒糖,上下错落有致地插在一个小草靶子上,两个孩子高兴地直蹦,杨二叔割了几斤羊肉,“这种羊同咱们当地的不同,从北边那儿买过来没多少日子,当地有一种叫地椒的草,羊吃了就不容易有膻味儿,带回去尝尝!”
  千人千口味,又所谓众口难调。有人觉得羊肉不膻就没劲,可也有人觉得羊肉膻了难以下口。
  “既如此,不若买些那地椒的种子,在河边那一溜种上些,总比去买羊羔便宜多了。”杜芊芊也不虚客套,接过羊肉,就给杨二叔出主意。
  泰禾在一旁也附和道,“正是这个理,我和爹他们也正在琢磨呢,就怕水土不服不好养。”
  “既然是草想来也金贵不到哪里去,若是不放心,大不了去那里多挖些土回来,总没问题了。”
  裴华含笑看着杜芊芊,不由感叹真是个做生意的料,脑子活泛行动力又强。
  “就是,我二哥最会这些了,家里果苗嫁接都是他和我大哥打理的,种草就更没问题了。”樱子大包大揽,竭力推销着自家二哥。
  张正生也是好说话的主儿:“倒也不敢说肯定能种成,不过种子曝晒、育苗、苗床撒细土这些还是有些经验,到时候一块儿摸索着干就成了。”
  杨二叔他们自然高兴,连声道谢,而最高兴的人却是樱子,方才帮南子家解决了茶叶蛋的事儿、现在又帮杨二叔他们解决了种地椒的事儿,哪怕细究起来这两样没一样真正是自己出力的,但是!今天真是太有成就感了!樱子满足地笑着如是想。
  “芊芊姨!”泰禾家的闺女踮着脚尖、伸长了手臂去争取杜芊芊的注意力,杜芊芊看她小小个儿、过完年小脸儿直接圆了一整圈,同样长胖了的还有大黄和豆豆,俩傻狗踩脚面儿上已经觉着疼了,可想而知这个冬天杨二叔他们没少喂好东西。
  杜芊芊将羊肉回身递给离自己最近的裴华,然后蹲下身,捏了捏她的小脸,肉滚滚、滑溜溜,心里想着哪天妞子也长到这么肉乎就好了,“咋啦?”
  小姑娘还有些不好意思,望了周围一圈大人,套在杜芊芊耳朵上:“姨,我喜欢小猴子的。”两只大黄狗在一旁摇着大尾巴“哈赤哈赤”来回欢脱地跑着。
  “行!下次姨给你都带小猴子的!”
  这下男娃也憋不住了,朝着杜芊芊一溜小跑过来,“姨!姨!我也喜欢小猴子的!”
  大黄和豆豆这下得了乐子,跟在这小子身后朝蹲着的杜芊芊冲过来,幸好裴华和樱子反应快,一人拉了杜芊芊起来、一人拉了小女娃让到一边,不然两只大傻狗的惯性下来可有的受。
  羊肉是新鲜的,即便眼下天寒地冻,肉质还是软弹,没有些手艺是切不出飞薄的肉片儿来的。杜芊芊从自家柴火堆里挑了两堆松树枝子作为柴火、又捡了半小筐的松塔,敷于柴火之上,松香浓郁。
  “滋滋”冒着热油的肉片儿配上大葱的葱白,真个锦上添花,葱白粗如甘蔗,斜斜地切了片,不同于小葱的荤味儿,细嫩且甜。
  裴华吃得口颊生香,尤其是对着杜芊芊笑得弯弯的笑眼,直觉心里一汪蜜,甜得外溢。
  “说吧。”
  两个字,让杜芊芊眼睛笑得更弯了,“你怎么知道我有事要说?”
  “我都猜着啦。”裴华见她只顾着看自己吃,夹起来两三块刚烤熟的,配了葱白,蘸了点芫荽和酱油,刚要送过去,想了想还是细细吹了吹,自然地送到了杜芊芊嘴里。
  用的是裴华自己的筷子,裴华的脸突然就有些红,肉片儿有些多,杜芊芊两腮鼓起,犹如气鼓鼓的河豚,配上白嫩的脸、红润的唇,着实有些可爱,裴华又掌不住轻轻笑了起来。
  气氛突然就有些冒粉红色的泡泡,杜芊芊觉得自己的脸好像也在微微地发热,为了掩饰自己的害羞,她边嚼边问:“既然你这么厉害,能猜出我要说什么事儿吗?”
  “嗯……”裴华沉吟着,故意作出思考状。
  真要命!杜芊芊有些花痴地想着,帅的人皱眉思考都这么性感。
  “我猜你是要说小芹姐的事儿。”
  杜芊芊颇有些惊讶地朝着他竖了竖大拇指,“果然厉害!”
  “两性节好、讲求夫妇之义,若情意不相谐和,无法使之强合,故设有和离之法。”裴华先给杜芊芊喂了一颗定心丸。
  杜芊芊微微皱了眉,双手托着腮支棱在桌面上,叹了口气,“话是这么说没错,可毕竟周围一个也没见呐。”
  见她这样,裴华有意逗她开心,将这些个先宕开一笔,“怎么没有?不知你听说过没有,有个姓李名孝德的男子去衙门告发寡嫂以一夫人几易其夫,结果当时的地方官替这位阿嫂辩护,认为嫁或不嫁都是自由,斥责李孝德不务正业,赏了他一百大板。”
  裴华说到“赏”这个字的时候还配合地做了下打板子的动作,杜芊芊“噗嗤”笑了出来,“还有这样的事儿?!”
  “当然!你只管放心,有律法在、有案例在,咱们不怕的。”


第423章 打他!
  杜芊芊点点头,喉咙却有点发紧。在哥、嫂子还有姐姐面前,杜芊芊不敢也不能表现出这种担忧的情绪,因为他们三人还得靠她加油打气、坚定信念,特别是姐姐,若是看到自己为她的事情其实内心同样焦灼不安,她肯定是要打退堂鼓的,那之前所有的努力就全都白费了。
  还好还有裴华哥,能让她有个安心释放情绪、表达不安的依靠。这般想着,眼眶和鼻腔就有忍不住的酸意,可是这样就流眼泪未免也太丢脸了,生怕出声就露了馅,杜芊芊站起来去给裴华倒了一碗酽酽的松针茶,去去腻。
  瞧着她眼圈儿红红的,裴华心里有些不舍,更觉疼惜。从她投奔了大山哥以来,这一路的不容易自己都瞧在眼里,帮了周围人大大小小多少的忙,大家伙儿似乎都已经习惯了她的能干和聪颖,总觉着没有她抗不了的事儿。可她自己到底也不过是个小姑娘,怎么可能那般刀枪不入。
  她愿意在自己面前坦露出这一面,被自己中意的人信任和依靠,裴华觉着窝心又欢喜。
  见她倒茶掩饰小情绪,裴华也不去戳破,继续道:“要绝两性之好,有三个途径。七出、义绝与和离。”
  这些就是杜芊芊今儿个想要一气儿问清楚的地方,这些她“穿”来之前多少也知道些,但也都是顺带听一耳朵的程度,再细些的哥嫂还有乡亲们也都只能说个大概,毕竟庄稼人没读过什么书、且都抱着“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想法,不管日子或好或歹,没有谁会去琢磨这些个。
  “不顺父母、无子、淫、妒、恶疾、多言、盗。不顺父母去,为其逆德也;无子,为其绝世也;淫,为其乱族也;妒,为其乱家也;有恶疾,为其不可与共粢盛也;口多言,为其离亲也;盗窃,为其反义也。若女方触犯了这七条中的任一条,男方可以单方面做出休妻的决定,无需报官府。只需写一纸休书,邀双方近亲属或邻人见证或署名即可。”
  真是个万恶的旧社会!杜芊芊心里疯狂吐槽着,“那女方岂不是不愿意都不行吗?”
  愤愤不平的语气让裴华失笑,连忙安抚她;“也不是,这是七去,还有三不去。前贫贱后富贵、与更三年丧、有所娶无所归,若是这些情况想要休妻也是不能的。”
  杜芊芊努了努嘴,嗨,持家致富、为公婆守丧三年,这不还是以对男方家族的利益和秩序为出发点吗?
  “那义绝是不是就能女休男了?”
  “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