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九叔-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卿则静静地看了她一会儿,忽然笑了。
“自然可以。”他走到她的身边,在她细细的腰上轻揉了下,而后大手在她腰后流连忘返。
“我的王妃既然做了决定,为夫自然要好生支持。现下王妃说什么都好。晚上我们再一一细算。”
他说这话的时候,灼热的呼吸扑到她的脸侧、颈侧。
君兰的身子骤然紧绷。
卿则发现了她的紧张,低笑着在她腰间轻捏了一下。看她身体绷得更紧,不由莞尔。
“刚才不是挺厉害的?”卿则微笑着,“看来不过是个纸老虎而已。”
说着,揽了她一同往外行去。
君兰是真的害怕紧张了。
听说……
听说那事儿会疼。很疼。
她醒来后没几天,蒋夫人就悄悄和她说了些夫妻之道的事情。
蒋夫人也是为了她好。毕竟王爷是血气方刚的年纪,免得哪天王爷忍不住了想要行事,王妃一窍不通地再身体受损。
可君兰别的都没记住,就记住了个疼字。
故而从王府到宫中,她纠结了一整路,思量着该怎么把这事儿无限期地往后推。
*
皇宫里今日很是热闹。
因着是太后寿辰,所以前来祝贺的诰命很多。还没到宫门口,君兰就看到了几名命妇,两位是三品一位二品。
下车之后,大家打了个照面。
那几位夫人见到她后,忙不迭地行礼问安。
“见过清王妃。”
因着没有亲自经历过婚礼,所以君兰对于自己的身份还有些摸不着实质的飘忽感。
虽然之前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可是在这一刻,君兰这才真真正正有些感受到自己身份的变化。
以往的时候,她是闵家八姑娘,行事单凭心意就好。
可现在不同了。她无论做什么,都会有清王府的烙印在。
君兰让她们起身。
原本夫人们还想和清王妃多说几句话,这时候身旁传来了沉重脚步声。她们循声看过去,才见到了后面跟着前来的清王爷,赶紧上前继续行礼。
卿则略一颔首,牵了君兰的手继续往里走。
君兰想要挣开,没能成事。只能由着他。
“她们几个,无需过多理会。”卿则低声在她耳边道:“赵岳的人。”
他说的话语十分简单,不过君兰也已经听明白了他的意思。
这几位夫人的夫君都是赵太保那边的人。和清王府关系并不算和睦。
刚刚应下后,君兰忽然记起来夫人们行礼时候报上的名讳,不由道:“我怎么听着里面有位夫人,是和大理寺卿那边有点关系的?”
她虽然没怎么见过她们,但是对于朝中一些人事的往来都略有耳闻。因为九叔叔时不时地会和她说起一些朝中的事情,免得她和人交往的时候分不清人际关系该怎么处理。
在她嫁到清王府后,更是如此。不只是九叔叔,就连盛嬷嬷和蒋夫人,也会时常与她提起这些。免得到时候与人交往的时候两眼一抹黑,用错误的方式对待没有见过的人。
譬如,赵家的友人她却热情相待。
譬如,清王爷的好友之妻她却冷眼相看。
君兰知晓这些事情并非儿戏,所以但凡碰到他们和她讲,她都用心记住。
刚才若是没听错没记错的话,是兵部尚书的夫人也在其中。
可她明明记得兵部尚书是和大理寺卿丁灏交好的。
“是。朝中关系错综复杂。有时候很难明显界定一些界限。比如这位夫人。”卿则简短说道:“虽然她夫家和丁灏关系不错,可她在幼时就和她身边那一位相识。嫁人后自然也不会完全互不搭理。”
君兰一一记下,轻点了点头。
这时候有人在后面高声唤她。
“君兰!君兰!”
君兰回头去看,不由笑了,轻声与身边人说道:“当真是不能背后说人。一提,准能碰到。”
说罢,她朝着那不远处的女孩儿笑了,“淑眉。”
刚才叫她的,正是丁淑眉。
而丁淑眉身后远远跟着的,正是大理寺卿丁灏。
丁淑眉紧走着朝她这儿行来。待到离得近了,正要笑着和君兰说话,忽然感觉到旁边有冷厉目光。
朝旁看去,见是清王爷在眸色淡淡地看过来,丁淑眉赶紧行了个礼。而后自然而然地挽上了君兰的手臂。
“刚才就听守宫门的人说你来了,我还想着快一点能不能遇到。可巧没多久就碰见了。”
两人笑着说话,却是把称呼都给改了。
原先的时候,君兰叫丁淑眉一声丁姐姐。而丁淑眉则唤她八妹妹。
现下,两人私下里都以名字相称。
只因丁淑眉的母亲慧成郡主,是定王老王爷的女儿。
老王爷是卿则的叔父,这样一来,慧成郡主和卿则便是堂姐弟。而君兰,足足比丁淑眉大了一辈。
在君兰未嫁之前就和丁淑眉的关系甚好。如今成了亲,两人的关系如故。自然不想因为辈分的关系让友情有损,因此私下里依然亲近着。只在旁人在场的时候留意下辈分的称呼就好。
之前君兰养病的时候,丁淑眉多次到王府探望她。那般的关心是发自内心,并非是客套。
因此,即便现在自己被小妻子冷落了,即便小妻子现下所有的注意力都在丁淑眉一人身上,清王爷还是压抑住心里的所有叹息,一步一顿地在旁边跟着。
偶尔看到路旁有甚东西,他还会主动提醒一声。免得君兰只顾着和好友说话,全然忘了留心脚下。
丁淑眉跟着他们走了没多久,丁灏也跟了上来。
卿则左右没甚事情要坐,就落后两步,与丁灏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这两日断的几桩案子。
一行人很快就到了潘太后的静明宫。
静明宫平日都是十分清净空旷的。今日却一反常态,多了许多人不说,还不时地有欢笑声从内传来。
君兰看地方到了,和丁淑眉说了一声后,主动放慢脚步去等卿则。
丁淑眉直接粘住了。
而后丁淑眉跟在丁灏身后,两人稍迟一步。君兰和卿则走在前头,径直走到了宫殿内。
屋子里的人谈兴正浓。
正说着话呢,宫人扬声通禀:“清王爷清王妃到——”
这两位的身份惊动了屋里正说笑着的命妇们,众人赶忙止了话头过来行礼。
卿则和君兰先是上前见过了潘太后。而后又去见旁边的董皇后。
董皇后和卿则略说了一两句话后就再也顾不得他了,一把拉住君兰的手,心疼她得紧,直接让她坐到了自己身边。
“听董峻说,兰姐儿可是受了不少的苦。”董皇后说着,心里难受得紧,握着君兰的手更紧了紧,“头先那些时候就算了。如今还没回门过吧?”
她声音压得低,周围又都是欣喜的嬉闹声。而且皇后娘娘身边近处的位置,命妇们坐不得。因此这样说话,旁人倒是听不见。
“没有。”君兰提起这个,语气踌躇,“我想着,既然都这样了,那去和不去也没甚区别了。”
她指的是闵家和她再无关系一事。
既然都没甚关系了,再回门,就真的说不过去。
君兰不知董皇后提起这事儿到底是个什么用意。
董皇后待她一向很好,所以对方这样说,她就把自己的心里话讲了出来。至于皇后娘娘赞同不赞同,那就另说了。
她是不会改变初衷的。既然如此,就没有可辩解的余地。
正当君兰思量着自己会不会被董皇后呵斥时,谁知对方却突然笑了。
“我也想着就该如此!”董皇后拉着她的手,笑得畅快,“本来打算着,倘若你还想要回家去,我就和你说说利弊关系,让你死了那份心思。如今看来,倒是我担忧太过了。跟你说,董峻提起闵家你的那些长辈来,可真是一个好词儿都没有。”
董峻是董皇后一母同胞的亲弟弟。对于闵老夫人和高氏的所作所为,他对董皇后提起的时候,自然不会去帮忙遮掩。完全把事情原原本本说了。
“我知道。”君兰向董皇后道了谢,“我往后只悄悄看顾着几位姐妹和家中弟弟,便罢了。明面儿上的断然不会有联系的。”
她口中说的姐妹和弟弟,便是闵菱闵萱闵玉雪,还有闵书铂。
董皇后想到董峻提到那几个孩子时的情形,倒是没有反对,只略点了下头,“这些你自己把握住就好。”
说着话的功夫,宫人来禀,又有命妇前来给太后贺喜。
董皇后需要帮忙招待命妇和她们带来的女儿孙女儿们,听到了这样的话后,她低声吩咐了君兰几句,让君兰自便就可。她就转而去和旁的刚刚进屋的夫人们说了几句话。
君兰看屋里人太多,憋着难受。更何况刚才九叔叔给太后娘娘和皇后娘娘说完话后就出了屋,现下她就没了可以讲话的人。
君兰索性绕步出了屋子,在不远处徘徊,欣赏静明宫美丽的夏景色。
正看得愉悦,她就听到旁边传来一声重重的轻蔑嗤声。
君兰不欲搭理,头也不侧地继续往前行去。
谁知道她不去搭理对方,对方反而更像是膏药般粘了过来。
“哎呀,这不是清王妃么。”刚刚从旁边水榭后转出的少女望向君兰,挑衅意味十足。
君兰没料到会在这个时候看到赵丹荷。
她根本是半个字儿都懒得和赵丹荷说,以前她和赵家的关系还不算特别明显的差,她就已经不愿意多和赵丹荷接触了。现在更加如此。
君兰连嘴角都懒得勾起,只朝赵丹荷随意点点头。
赵丹荷继续叫她。
她头也不回,根本没有去搭理。
谁知这个时候身后传来了纸张撕裂之声。
君兰诧异地看过去,才发现地上已经多了一堆的纸,而纸上的字迹,分明是大大小小各不相同的“寿”字。
君兰当机立断继续往前走,不停留。
谁知她做好了打算,对方却不肯让她如愿。
赵丹荷一把拽住她的手臂,高喊道:“清王妃这样毁了我的字画,怎能不赔就走!”
君兰当真怒了,努力甩着手臂试图把她的手甩开,高声道:“你那东西我碰都没有碰过,何来的损毁一说!”
两人争执着,各执一词。到最后,连旁边的几位嬷嬷给惊动。
半晌后。
“怎么回事。”潘太后扬声说着话,由嬷嬷搀扶着,朝这儿行来,“你们两个怎么了。左等右等不见人,还以为你们先走了。”
君兰犹在粗粗喘着气,怒意难消。生怕说出来的话不中听,只低头看着地面,没有言语。
赵丹荷刚才和君兰一番争执,并未占去什么好处。心里头懊恼气氛不已。
现下看到太后娘娘来了,赵丹荷下狠手掐了自己一把,顿时疼得眼泪都出来了。
她就趁着这眼泪汪汪的样子,拿出帕子,朝着潘太后抹眼泪。
“娘娘,您看,您看啊。”她指着地上那碎裂成片的纸张,“清王妃说我字儿写的不好,说我花了好几日亲自写的、想要送给您的心意不值钱。所以给我撕了,还丢到地上去踩。”
潘太后对君兰和对赵丹荷都不错。可是这“好”里头,也能分个三六九等。
潘太后对赵丹荷好,那是表面上的功夫。
赵太保在朝中势力极大,和众多武将又都有盘根错节的关系。因此,给他些面子,待他家里人好一点,这种场面的事儿她也会去做一做。
这种事情,赵家的不少人都能够看的分明。
可赵丹荷一向自傲惯了,觉得自己就是有本事能够得到太后的宠爱。所以,有时候家里人提醒她一二,让她收敛着些,她也没放在心上。
絮絮叨叨地抱怨完,赵丹荷继续哭诉,“娘娘,您要给我做主啊!”说着就去拉潘太后的手。
谁知潘太后把手一扬躲了过去。且,那扬起来的手根本没有往旁的地方去,而是顺势往前伸着,到了她的身旁。
“哎哟,我的兰姐儿。”潘太后握住了君兰的手,又是心疼,又是担忧地道:“怎么样?你可还好?”
太后的担忧太过明显,君兰一时间接不上话茬,便道:“还好。”
“还好就行。”
潘太后很是满意地点了点头,语气关切地道:“你啊,怎么能和她随意动怒呢?要记住你现下的身份。倘若她真的对你不敬,倘若你真的不喜欢她——”
潘太后扫了眼一脸期盼的赵丹荷,语气温和地与君兰道:“你直接让人把她弄走就是。不用留在跟前给自己添堵。”
作者有话要说: 君兰不会吃亏的^_^
☆、第一百章
赵丹荷没有料到潘太后会这样对她。
赵太保是三朝元老, 自武宁帝时就深得帝心, 在朝中甚有声望。
因了这个缘故, 赵家上下都很得人尊重。就连宫中的贵人们, 也对他们很好。赵丹荷自小时常出入宫中,又因在长辈们跟前嘴巴甜, 所以潘太后一直待她不薄。
此时被说教, 赵丹荷一肚子怒气。好在她还有点理智在, 晓得这位是太后娘娘,轻易得罪不得, 压下心中怒火,扬起笑来,“太后娘娘,您这可是偏心得很。原先您还说我懂事乖巧,现下您心里头乖巧懂事的换了人,不再是我。我可不依。”
潘太后没有立刻说话。
先前一直沉默的君兰看了眼潘太后神色, 说道:“偏心是自然的。太后娘娘是清王爷的母亲,自然也是我母亲。偏心自己儿女,何错之有?”
若是平常私下里相见, 赵丹荷敢这么对她, 她早就直接和对方“据理力争”了。
可因着今日是潘太后的生辰,君兰并不想把事情闹太大。
当初在京郊树林相遇, 即便赵岳事情做得太过,潘太后也没有立刻和他正面冲突。因此,她刚开始也有些拿不准事情该怎么处置妥当。
现下见到潘太后这般维护, 君兰也不再过多顾忌,笑道:“你见了我,该有的礼数总该有。为何这般放肆,不曾行礼就罢了,说话还这般的无所顾忌?而,竟还与太后娘娘说甚‘依不依’的话……你何来这样的胆子!”
最后一句语带呵斥。
赵丹荷的脸色瞬变。
她没料到君兰会用清王妃的身份来压她。
赵丹荷想要驳斥。毕竟以往在宫里的时候,贵人们都待她十分和善,有时候见了皇后太后,她也不用正儿八经行礼,甜甜地说些讨巧的话就可以。所以下意识就想着自己不用那么多的虚礼。
但她看了看现在潘太后的脸色,阴沉沉的,好似刚才那样的训斥话语不似在开玩笑。
她心里愈发恼恨那清王妃的步步相逼,只是脸上不显,偏生扬起个笑来,对着清王妃随意地福了福身。而后不等清王妃开口,又自己站直了身子。
“太后娘娘,臣女已经行过礼了,现下想要寻了家中姐妹去玩。还请太后娘娘准许。”赵丹荷道。
“礼数不是这么算的。”潘太后平静地道。
赵丹荷心里头的怒气上涌,但情势所迫,不得不为之。于是十分工整地对清王妃行礼问安。
潘太后这才点点头,“嗯”了声。
赵丹荷低着头快步离开,生怕一抬头就被人看到脸上那遮掩不住的气愤。
今儿赵家来了不少人。只不过大部分的女眷都在太后娘娘跟前凑趣,而男丁则去了皇上那儿说话。
赵丹荷问了好些个宫人,好不容易找到了个落单的家里人,却是三哥赵宁帆。
彼时赵宁帆正在宫里一个小花园里独自饮酒。
他刚才进宫的时候巧遇了远宁侯府的人,与洛世子话不投机地说了几句后,各自散开。
到底是进宫不少次了,宫人们有好些认得他。
向皇上请安后,在皇上身边伺候的一位公公问他有甚需要的,他便来了这儿独酌。
赵丹荷咽不下这口气,悄悄寻了赵宁帆说起刚才那事。
“太后实在过分。”赵丹荷说道:“原先太后见了我都笑眯眯的,也很护着我。今儿这是怎么了?竟然为了个认识没多久的人来与我说教。”
赵宁帆把玩着手中酒杯,答非所问:“其实皇上还是很和善的。你看,我有酒喝,有个单独的地方待着。可见皇上并未因为以往的事情而薄待我们。”
“皇上好是好,但太后呢?”赵丹荷道:“太后突然就这么偏心了,往后我的日子还指不定多么难过。”
赵宁帆瞥了她一眼,“人啊。要知足。我有酒喝,有地方待,就已经心满意足。”
“我说你怎么突然变得傻了吧唧的?”赵丹荷气得直跺脚,“我和你说东,你就扯西。一句话都到不了点子上!”
她气不过,哼道;“不行。我得把这事告诉祖父去。”
听了这话,赵宁帆有心想劝,忙道:“唉你等等。”
可赵丹荷刚才听了他那些话后,觉得他和自己根本不是一条路上的人,所以压根不打算去听他想要说什么,气呼呼地跑远了。
赵宁帆叹了口气,想到赵丹荷将要寻祖父做的事情,只觉得脑仁一阵阵的疼。索性把酒杯一丢,坐在石凳上兀自叹气。
当初在京郊时,他跟着祖父遇到潘太后和闵九爷,闵八姑娘。
那时候祖父对待潘太后的语气和态度着实不算好。身为太后,被臣子那般句句相逼,咽不下这口气也是正常。
他能理解潘太后为什么这么对待赵丹荷。却不明白赵丹荷为什么那么气愤。
什么时候开始,赵家人理所应当地享受着这一切的同时,贪念又越来越重了?
赵宁帆摇了摇头,也不理那被丢弃的酒杯,拿起酒壶直接喝。
*
君兰跟着潘太后往屋里走。
眼看着屋门就在一丈之外了,潘太后却突然停了脚步。
“赵家的事儿,你掂量着来。”潘太后轻声道:“你是个聪明的孩子。刚才做的就很好。”
君兰心中暗惊。这就是说,往后对待赵家,不用太过客气了?难道,是要逼着赵家出手么。
她双手悄悄握紧,指尖掐疼了手心。语气难得的平静。
“是。”君兰认真道:“谨记太后娘娘教诲。”
潘太后笑了,拍拍她的手,“真是个乖巧的孩子。来,扶我进去。”
屋中人们言笑晏晏,气氛一如之前和睦。
君兰心里有事,坐了会儿,终是有些不太踏实,和董皇后道了一声罪,先行退出屋子,到外面信步而行。
谁曾想,走着走着,就遇到了赵太保。
赵岳身形魁梧,虽然年过花甲,依然精神矍铄。
在宫人的引路下,他快步行至静明宫。一入院子,搭眼看到院中的清王妃。
原本进屋求见太后,看到她后,赵岳转了方向往池塘边行去。
宫人们感受到他身上带着的怒气,紧张起来,想要去拦。被他瞪了一眼后止了动作。
有位公公心思转得快,向身边的小宫女低语了几句,催促道:“快去。”
小宫女依着他的指点脚步匆匆地出去寻人。
*
现下天气炎热,人们心中烦闷身上燥热,池中荷花倒是不惧这酷暑,开得正好。
君兰在池塘边静静看着随风摇曳的花枝,心情渐渐舒畅。只不过这好心情持续没有多久,就被不请而来的人给破坏殆尽。
“原来是清王妃。”赵岳负手而立,望着池内游鱼,声音紧绷地道:“王妃倒是有好兴致,居然来看花。想丹荷原本兴致极高地进了宫,如今却在墙角偷偷抹眼泪。这境遇可是天差地别了。”
如果是平日里,君兰听了这样的话后许是不搭理他,许是随意说几句敷衍过去。
可刚才有了潘太后的那番叮嘱,她便没有依照以往的习惯行事。而是笑了下,说道:“天差地别也是难免。毕竟我嫁给了王爷,身份不同于以往。她若是看低了我,便是看低了王爷。我自然不能任由她这样鲁莽。”
无视赵太保越发铁青的脸色,君兰笑容愈发深了些,仰头与赵岳道:“我瞧不过去她这般,想着赵太保若是太忙,我就代为教导一番。因此和她说了些要紧的话。”
赵岳猛地回头望向她。
清王妃原本是个性子跋扈之人,后来长大了些,收敛不少。这才得以加入皇家。
谁知她如今本性暴露,脾气依然如故。
“清王妃年纪太清,老夫不愿与你多计较什么。”赵岳捋须道:“只不过老夫当年征战沙场多年,因战伤的关系,腿脚不好,一到天寒的时候,连站都站不起来。即便这样,难道清王妃非要老夫跪下不可么。”
他虽然说的是下跪或者行礼的事情,其实在暗指两人间的关系——他三朝元老,深受皇上器重。而她是清王之妻。这样算来,究竟是他该对她低头,还是她要敬他三分?
“太保的话着实言重了。”君兰朝不远处的静明宫正殿望了一眼,又看看周围路上的宫人们,估摸着这边若是真吵起来,那边很快就能收到消息,就道:“我并未这样要求,也没收非要下跪。不过,若赵太保要跪我,我也不是受不起。”
君兰微微一笑,“至于你所说站不起来一事……记得你我曾在冬日里见过。当时太保走路好好的,如今为何突然有了这‘病痛’之说?”
赵岳没料到这个看起来细弱的小姑娘居然这样咄咄逼人。
他虎目圆睁,眼中煞气肆意,“清王妃的意思,老夫必须如此了?非要下跪不可?”
君兰只含笑看他,没有回答。但眼中意思,分明就是迫他让步。
赵岳冷哼一声,双拳紧握,朝她跟前逼近了几步。
到底是征战沙场多年的武将,又是久居上位者,周身的凛冽杀气当真是害人至极。
面对着他的步步紧逼,君兰强忍着心慌,保持着面上的从容镇定,努力让自己显得没有丝毫地惊慌失措,立在原处不动如钟。
虽然曾经两次经历生死,但她缺少这样直接面对雷霆震怒的经验。
眼看着赵岳离得越来越近,君兰心底到底是慌了。
他的目光像是能把人生吞活剥。她很想不后退,但是压在心底的那种惧怕让她十分紧张。面上的平静微笑越来越难以维持。
就在君兰以为自己再也坚持不住、面上笑容差点破功的时候,旁边突然响起了极其熟悉的清冷声音。
“本王刚才一直在找王妃,遍寻不着,还想着是不是先偷溜回家玩着了。还是太后娘娘本王,遣了人说王妃在这儿的事情,这才能够寻来。”
卿则淡淡说着,快步到君兰跟前,不动声色把她护在怀中。而后微微垂首,看着那比他矮了不少也苍老许多的赵岳。
“刚才还在想,王妃身边的人是谁,不曾想居然是赵太保。”卿则勾起唇角,“只不过本王有一事想不通。赵太保见了王妃,为何不行礼,而是这般凶恶地对着王妃?莫不是在赵太保的心中,误以为自己竟是比王妃还要尊贵万分?”
赵岳静静地看着卿则片刻,缓缓笑了。
“王爷怕是觉得老夫最近和五皇子走得近,所以心里不甚舒坦吧。”赵岳眼睛看着旁边的几株花朵,越看那荷花的杆儿,越觉得折断了十分有趣,“只不过你们朋友间的纠葛,没必要牵扯到你我的关系上来。是不是?”
最后三个字,他是转向了清王爷,语气生硬地说出来。
但清王爷好似听不懂他的威胁之意一般,只道:“赵太保当真要不顾卿家的威严,执意不行礼?”
到底是先帝之子。这般神情冷厉的样子,倒是真得了先帝几分真传。
即便是赵岳,看到清王愠怒后更为严肃的模样,心里也忍不住快速地衡量了下。
而后,赵岳跪地,行礼,“微沉见过清王爷,清王妃。”
声音平稳,语气却蕴含着极大怒气。
说罢,赵岳也不等清王爷让他起身,自顾自地站起来。连正殿都懒得进了,直接大跨着步子走了出去。继而出了宫。
听闻赵家人急匆匆离去连午宴都来不及参加的事情,君兰有些有心。
左右宴席将要开始,还未正式入席。她寻了卿则,与他一同到旁边小径上说话。
“会不会激怒了他?”君兰悄声问道。
她没有明说,但他知道,话中之人指的就是赵岳。
“八成会。”
卿则不甚在意地随口应着,忽地侧身到她跟前,在她白净的颈侧嗅了嗅,低喃:“好香。你今儿用了什么花的花露?”
君兰没料到现下和赵家关系这么紧张了,说起这正儿八经的事情,他却还有心思问她花露的事情。
于是轻推了他一把,嗔了一眼,到底还是答了,“荷花花露。虽然味道稍微淡了点,胜在清新。”
她本想着他不过是随口一问而已,所以答了之后就想着继续刚才的话题,“……依你看,往后若是遇到了赵家人,我该如何是好?”
虽然潘太后已经给了她这个问题的答案,但现在是在宫中,所以不惧赵家。有甚事情,宫里的人能够迅速反应着做出相应的护卫。
可出了宫,就不一定了。
在外头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对待,她还是问清楚为好。免得到时候说错了话做错了事情,再给九叔叔惹来麻烦。
谁知她问的认真。他答得却不认真。
卿则含笑道:“荷花花露?我瞧着不错。趁着现在荷花多,我让人多做一些,置备下来,免得往后一年里你想用的时候寻不到新鲜荷花。”
说罢,他又问她:“你喜欢荷花么?王府现在许多地方都空着。你看看想要什么,我让人一一准备好。”
君兰忍不住道:“九叔叔还没答我之前的话。”
卿则看她焦急的样子,脸颊红红的,双眸清澈。不似平时那般娇羞内敛,而是带着某种说不出的灵动,着实可爱又有趣。
卿则忍不住握了她的手,“你想怎样便怎样。若是可能的话,适当地激怒他们也不错。”
虽然只简短两句话,可君兰听出了不一样的意味。
刚才潘太后也说过,对待赵家的人,无需太客气。
这样的做法、这样的话语,都是不曾有过的。
莫不是要开始惩治赵家了?
想到这种可能性,君兰的心砰砰直跳。有激动的欢喜,更多的还是对不可控未来的忧心。
“九叔叔小心着些。”千言万语在唇边,君兰最终选择了自己最想说出的几句话,“你一定要好好的。”
卿则听出了她话语中的担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