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公主要下嫁-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章华宫里一切可好?那些宫人先前都是照顾你的,应当都对你很是忠心。”卫谏苦笑道,伸手去替赵承玉扶好歪了些的发钗,眸光满是柔情。

    他知道赵承玉的性子有多刚烈,她是个多么高傲的人,怎么可能会这么容易就认输伏低?

    如今,他只想将她留在身边,用自己的真心去感动她,希望她能够放下仇恨。

    “听说你很忙,恐怕休息片刻都不容易,没别的事我便不打扰你休息了。”赵承玉冷漠说道,转身就走了,丝毫不留情。

    卫谏看着她离开的背影,忍了许久,才咳嗽了几声。

    长风过来担忧道:“殿下不能吹风,还是回殿内吧。”

    卫谏受了些内伤至今未愈,加之日夜操劳,染了风寒,如今吹不得风。

    长风扶着卫谏回了殿内,卫谏才坐下,就又要看折子。而长风则在一旁跟他禀报政局大事:“大皇子的人已经先行一步赶往长安,应当是不想让殿下您先掌控了长安的所有权势。还有,因为长公主这一事,皇上对您很不悦,又有大皇子的人在皇上耳边说话,此次拿下北朝的功劳恐怕大半要被大皇子抢去。”

    卫谏一直看折子,没有抬头。

    “殿下在北朝经营多年,如今却都给别人做了嫁衣,而且在北朝的那些暗线,还被长公主除去了那么多,属下替您不值。”长风不甘心的道,心里对赵承玉多有埋怨。

    “长风,我有些后悔了。”卫谏放下折子,叹道。

    他是真的后悔了,可这世间没有后悔药,时间不会往回走,如若可以重来一次,他一定不会再谋什么北朝江山,他只想带着赵承玉早早的隐退,去过逍遥自在的生活,生一堆的孩子。

    他从一个牢笼里出来,又选择进了另外一个牢笼,而且还将自己心爱的人伤成了这般。

    长风欲言又止的看他,眼神里满是急迫担忧。

    “长风,我知道你要说什么,你放心吧,我虽后悔了先前的行为,可事已至此,后悔没有用,北朝覆灭了,她的身份地位变得尴尬被动,我得保护她,自然要有保护她的能力。她一直想看到天下百姓安居乐业,我定要做到这些,也许只有到了那一日,她才会原谅我。”

    说完,卫谏叹了口气,又开始看折子。

    长风躬身劝道:“殿下,您去歇会儿吧。您要是累坏了,就再没人能护她。”

    果然,将赵承玉搬出来,卫谏立马就放下了折子,去了内殿的榻上躺下歇息了。长风叫了当值的小太监给内殿唤了安神的香,让卫谏睡得久些。

    在三月春回大地的时节里,南朝的权贵和赵承桓等人都回长安了。

    皇宫依旧金碧辉煌,威严而又庄重,可走进那大殿里,住进章德殿的人成了南帝姜珩焱,那满朝的文武百官也换成了南朝的官员,宫殿没什么变化,里头的人换了,连他们着的服饰都与北朝的人有几分出入。

    在那一天,赵承玉装扮得隆重,一身明黄的公主凤袍,头戴百鸟朝凤的凤冠,她就站在那宫墙之上,看着南帝和南朝的百官以及赵承桓和一些北朝官员一路过来。

    她纵身一跃,从他们的眼前跳下来。

    “北朝公主,该有以身殉国的气度和觉悟!是我未能做到父皇交代的任务,此时就去向父皇请罪!”

    她这就是要寻南帝的晦气,就是跳给赵承桓看的,更加是跳给卫谏看的。

    她恨卫谏毁了她要守护的国家,可她杀不了卫谏,也下不了手杀他。既然卫谏那般爱她,那就让她的死来惩罚卫谏,让他愧疚后悔。

    这就是她的报复。

    可惜,卫谏及时的出现,将她在半空中截住,让她安全落地。

    她的两次跳楼,都未能慷慨就义。

    着实晦气和不公平的很,她想死都这般难吗?

    卫谏当着南帝的面,阴着脸色抱着赵承玉匆匆而去,甚至是彻底忽视了南帝那一行人,他眼里只看到的是赵承玉,只担心在意的人是赵承玉。

    等得他抱着人走远了,南帝冷着脸,怒声道:“不过立了些功,就连朕都不看在眼里了!孽子!”

    原本是高兴入宫,这一天还是钦天监挑的好时辰,却没想到出了这样的事情,南帝只好将怒火发在了钦天监的身上,将人砍了脑袋。

    还得留着赵承桓和赵承玉来稳住北朝的百姓和士兵,故而,他不会杀这两人,也不会让这两人过得不太好。

    他将赵承桓封了宁安王,就在京中赐了一座大宅子给赵承桓,至于跟随着赵承桓一同的嫔妃也都归还给赵承桓,先皇的公主也在宫外赐了公主府,赏了奴仆亲兵,以及赵氏皇族的宗室子弟,也都被善待。

    对于赵承玉,仍旧保留着她昭仁长公主的封号,宫外赐府邸,亲兵。

    赵承玉虽然没死成,可她对卫谏的恨深入骨髓,更是不可能接受南帝的封赏。她还是一直留在章华宫里,无人敢去冒犯。

    赵承桓应南帝之诏去章华宫里劝说赵承玉,可他刚进章华宫,赵承玉就是一巴掌打在他的脸上。

    赵承玉对他怒声责备道:“以前,你是天子,做错了事情,我也不能这样打你,教训你,因为会损了天子的威严。可如今,你不是天子了,我只想狠狠的打你一番,我恨极了你不中用,在对付我的时候,能够狠心下手,可但凡输了一次,你就彻底怕了,连跟人争的想法都没有,只想着逃……我也恨极了自己太过心软,太轻信了卫谏,太相信了你的能力,才轻易放手权势……”

    明明是在教训赵承桓,赵承玉却自己先哭了起来。

    赵承桓见此伤心又愧疚,跪在赵承玉面前,道:“姐姐想如何打我,就打吧,我定不吭一声,都是我的错,等姐姐的气出了之后,可否听我说几句话。”

 第80章跟随赵承玉

    赵承玉也就是一时之气,打了赵承桓那一巴掌后,便就站在一旁只管自己伤心落泪了。

    “一开始是我懦弱无能,溃逃得太快,但是后来降国,我是不想打下去。是的,一直坚持下去,我们并不一定会输,至少能够保得住一方疆土,我还能当那个天子,过着尊贵优渥的生活。可是,南朝这些年,蓄精养锐,那南朝太子姜元彻又以一个太监卫谏的身份在北朝经营了多年,他的人遍布北朝各地,北朝官员都有把柄在他手里,他又对北朝地形地势十分之熟悉。这一场战打下去,真要认真的分个输赢,各方僵持,最后受苦受难的只有百姓。

    姐姐,你想想,这一场战,会打多久?三年、五年?这么些年的打下来,百姓会受到多少苦?反正我也不是很有才能的皇帝,不如将这江山让出来,姜元彻看起来是个有才能的人,若他来当这江山之主,总好过我。他也与我承诺过,会尽量保全我北朝皇族的人,而且会迎娶你为太子妃,他日登基,也定会立你为皇后……至少如今北朝虽然败了,但并没有经过太多的战火,百姓没有很大的损失……”

    这些,赵承玉自然明白。

    只是看到她一心扶植的赵承桓这般退让,连天子之位都这样豁达的让了出来,她难免有些难以接受。

    “姐姐,其实我并不想当天子,我想过些逍遥自在的日子。”赵承桓向往又诚恳的道。

    赵承玉冷冷看他:“为了你,那么多人死了。姑姑从宫墙上跳了下来,她以前是个那么怕事的人,却在国难当头之时,挺身而出,将生死置之度外。而你,就随随便便的让出了天下,还说什么只是不想让百姓受苦。承桓,你又何必让人将侄儿送来给我?你要降不就应该降得彻底些吗?”

    赵承桓低头沉默,满是愧疚自责。

    “你知道在你降国之后,有多少将士仍旧坚毅的守着国土,为了这个国家抛头颅洒热血吗?早知道你是个这样懦弱无能的皇帝,我当初又何必将你推上皇位?”

    赵承玉后悔道,此时心寒不已。

    早知如此,她还不如让那些有野心的王叔坐上那天子之位,她就当个不管世事的公主,多好啊!

    赵承桓本来是来劝说赵承玉的,却是叫赵承玉说得他无地自容。

    赵承桓离开之后,卫谏过来章华宫里看她,劝她道:“你恨我,便恨我,但别拿自己的性命来折磨我。在乎你活着的人很多,哪怕你要报复,也得活着才能报复啊。”

    要不是瑾儿偷偷去告诉了他,赵承玉想要寻死的决心,他又怎么可能那么及时的出现接住了从宫墙上跳下去的赵承玉。

    只是,他能救这一回,往后也能救很多回,但是,只要她仍旧有寻死的心思,就总会出现他一时疏忽未能及时营救的时候。

    他怕。

    所以,必须得打消赵承玉这样的想法。

    “那你能让我杀了你吗?”赵承玉从袖口抽出匕首抵在卫谏的脖子上,怒声恨意道。

    匕首冰凉。

    卫谏未曾显露半分半分害怕惶恐之色,而是伸手去握着赵承玉的另一只手,道:“若是杀了我,你能好过些,不再寻死,那你就动手吧。”

    赵承玉狠了狠心,匕首割破卫谏脖颈的皮肤,鲜血渗透出来,卫谏果然丝毫不动,可赵承玉却心软了,手也软了,怎么都下不了手。

    “你就是算准了我无法亲手杀你!卫谏,你时时刻刻都在算计我,对我的真心,恐怕也都是在算计之后,故意假装出来的。”赵承玉甩开手,收了匕首,气愤的转身过去,不理会卫谏。

    “宫外的公主府已经修葺好了,等会儿我派人送你过去,章华宫里的东西和伺候你的侍女会一同随你去公主府里。还有北朝的那些将领、权贵公子们,他们也很想追随你。”卫谏道。

    说完,他就转身出了章华宫。

    如今皇上及后妃们都已入了宫,他不能一直留在宫里,他原先的卫府直接改成了东宫,月影、长风,还有太妃子萧清柠等人也都搬去了东宫里。

    第二日,赵承玉就被送回了公主府里,这昭仁长公主府早先就设立下来了,只是她先前一直都在宫里,住着章华宫,便就没来住过,后来嫁给了卫谏,就去了卫府,这公主府也未曾住过。

    也不需要修葺什么,就是许久未住,加上京城生过几次战乱,府邸里有些院落有损坏。

    赵承玉回到公主府里时,便见李徽敬、李徽宗和赫连南骏兄弟倆以及熊婉秋都在等着她回来。

    她决心要死之事,这些人自然也晓得,自然也要劝她。

    熊婉秋最先开口:“婉秋一直受长公主庇佑才能活着,长公主若死了,婉秋自然也活不了,还有瑾儿、松儿,那些忠心跟着长公主的人,恐怕都会随着长公主死去。”

    李徽敬亦道:“如今北朝赵氏宗族的子弟还能平安富贵的活着,全是仰仗着长公主手里还有兵权,若您一死,兵权落在了别人手里,恐怕赵氏宗族才是真正的覆灭。长公主若还有心将这天下夺回来,大家也都是心向着长公主的,蛰伏几年甚至十几年,也能将这天下再夺回来。您若死了,就真的是什么可能都没有了。”

    “徽敬兄说得十分有理,这京城、皇宫都是北朝的,百姓和将士都是北朝的,长公主若想要复国,并不难。”赫连南丞道。

    赫连南骏板着脸正气道:“我赫连南骏永远听从长公主的调遣,对长公主生死相随。”

    就连一向对赵承玉有意见,跟她针锋相对的李徽宗都道:“我母亲从宫墙上跳下来,是因为她知道,她做不了别的事情,只有死才会有价值。而长公主不一样,长公主有才能谋略,有主天下的手腕,若是就这样死的话,就太可惜了。”

    赵承玉看着他们,她心中很是感动,她也并非是那般固执的人,为让他们放心,对他们道:“你们放心吧,我不会再寻死。死了两次都没能死掉,兴许就是父皇不让我死,要我护着赵氏一族的人。如今,我们是前朝旧人,虽然南帝和气相待,但还是会对我们存有芥蒂和猜忌之心,断不会重用和信任。恐怕等他们真正站稳了脚跟,就必定会想方设法的除去我们。”

    此话落下后,厅中几人都脸色凝重,赵承玉所说所忧,正是他们所忧。

    “自古以来,天子不会真正的信任所有大臣,必定会对功高权重的大臣出手,与其之后被慢慢削弱势力,不如在南朝根基未稳之时,建功立业,将大权掌握在手里,如此,南帝必定对我们忌惮畏惧。”赫连南骏想了会儿开口道,“我手里还有不少赫连军,且威名在外,南帝必定会重用于我。我会抓住这个机会,先赶走姜地和藏地的戎族人。”

    “南帝老迈,如今朝中最有威望和有希望成为下任新帝的人便是大皇子姜元昊和太子姜元彻,我们必须得抓住新帝的势力,在新帝面前立下大功,姜元昊并不可取,而姜元彻,他与公主的关系……若是公主与他成婚,整个北朝旧族都是公主的娘家,而且,至少目前姜元彻没有要除掉北朝旧族的意思。”赫连南丞分析道,略有些犹豫的目光看向赵承玉。

    其他三人默然不语,赫连南丞所说才说到了点子上。

    若是赵承玉嫁给了卫谏,他们必定会大力扶持卫谏当上皇帝,并且让赵承玉当上皇后,然后再扶持赵承玉生下的皇子为帝,如此一来,北朝旧族会一直受到庇佑,也间接的让北朝皇族的血脉继承了皇位。

    赵承玉冷了脸色,这一辈子她都会记恨卫谏,又怎会愿意嫁给他?

    可是,从大局出发,她必须嫁给卫谏。

    “如果,长公主心中不愿,那便算了,北朝旧族,自有我护着,臣还是希望长公主可以嫁给自己心爱的男人,往后的日子都是为了自己而活。”见赵承玉一脸的不愿,赫连南骏松口说。

    他本来也不愿赵承玉嫁给卫谏。

    他不愿赵承玉再卷入到宫廷的斗争当中去。

    而且,赫连南丞等人不知道,但是他却知道,赵承玉不能生育,没有子嗣可以继承皇位。一个没有子嗣的女人,若是生活在后宫之中,只会有一辈子的孤苦。还有如今的太子妃是萧大将军之女,卫谏此时断不会得罪萧大将军,能不能将赵承玉娶为太子妃,以后立为皇后,还是未知。

    才回得府里来,又与他们说了这么多话,赵承玉疲惫的很,先行回了房中休息,让赫连南骏他们先各自回府中修整。

    赫连南骏一路送着赵承玉回房,路上同她说:“其实,卫谏他还是很在意你。在你跳了宫墙之后,他来找过我们,恳求我们劝说你,让你不要再寻死。哪怕你是为了复国而活着。”

    听了这话,赵承玉停下了步子。

    晌久之后才道:“以前,我觉得他是个心狠手辣的人,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原来他也是个爱美人不爱江山的人,他应该知道,他舍弃不下我,总有一日,会被我所伤。”

    “长公主的意思是……”赫连南骏总觉得赵承玉这话里有别的意思。

    “我们扶他坐上皇位,再从他手里将这天下抢回来。他能在北朝装作太监蛰伏十多年,我又如何不能与他同塌而眠,暗中蓄养,控制住这京城皇宫,再夺回天下?”赵承玉正色道,十分认真严肃。

    赫连南骏躬身抱拳:“臣但凭长公主调遣。”

    随后有不少北朝旧族前来公主府里劝说赵承玉不要为了一时之气而放弃掉自己的性命,而且都同仇敌忾的表明,愿意追随赵承玉,奉赵承玉为主。

    皇子府里,庞遗世恭声向姜元昊道贺:“恭喜殿下立下大功,拿下北朝的功劳还盖过了太子殿下。”

    “一切还是多亏了庞先生的谋划,让人杀了那个新帝,周旋于陈国和戎族,让他们出兵,才能顺利的拿下了北朝。”姜元昊感激道,脸上难掩得意之色。

    如今,他立下了这番大功,本来父皇就更加偏爱他一些,后宫还有母妃周旋,如今他的声势又盖过了太子一些。

    “不过,太子可骗得我们好惨!我们竟不知道他弄了一个假货代替他,而他竟然是北朝权势滔天的大太监卫谏!”姜元昊气恨道,想到他在卫谏手里栽过数回,就越发气恨。

    恨不得将卫谏置于死地。

    “拿下北朝的大功说来,还亏得是太子殿下太念着那位北朝长公主了,否则殿下您又如何能从他手里抢走功劳。”庞遗世道,他对卫谏一直都不曾小觑,原先还因为未能拉拢到卫谏而有些后悔,如今,卫谏成了太子殿下,他更不敢马虎松懈。

    他与姜元昊劝谏道:“如今殿下与太子平分秋色,您得皇上厚爱,但是在兵力和朝臣的支持上,太子殿下要胜您一筹。北朝虽然被灭,但是北朝旧族的势力仍在,长公主手里有兵马,而且也是有才能手腕的人,还有赫连南骏更是带兵的奇才,殿下要是拉拢到北朝旧族的支持,那便是如虎添翼,离皇位就更近了一步。”

    “一切依先生所言,此事就交给先生去办了。不过,别忘了太子先前可是那长公主的驸马,两人有夫妻情意在,恐怕咱们白忙活一场。”姜元昊道,他心里并不喜欢赵承玉这些人,此时他还恼恨着先前曾栽在赵承玉手里的事。

    见姜元昊似乎对这事并不放在心上,姜元昊严肃认真的道:“北朝旧族的势力非同小可,太子殿下、甚至其他的几位皇子殿下都会很努力的争取这股势力。那长公主虽先前嫁给过太子殿下,但是太子殿下领兵灭了北朝,她最嫉恨的人应当就是太子殿下,故而不一定会站太子殿下。大皇子妃是北朝的凝霜公主,此事,可让凝霜公主多走动一二。”

    “凝霜?她心里都是母国,她又是个没什么大主意的人,恐怕也都是听赵承玉的!”姜元昊嘲讽道。

    庞遗世将这事看得十分重要,而姜元昊似乎不太上心,他很是无奈,像赵承玉这样的人,非他一个谋士出面就能说通的,自古以来明君都会礼贤下士,才能觅得良才和忠心报效之人。要说服赵承玉,还得姜元昊出面才能显得他们心诚,显得大皇子对北朝旧族十分看重和信任。

    姜元昊不打算去拉拢赵承玉,庞遗世只能尽力,去了公主府三次,都让人拒之门外了,连赵承玉的面都没有见上。

    不过,他倒是听说了,这些日子以来,五皇子、七皇子都曾携带重礼去公主府拜访过,不过,他们也未曾见到赵承玉。

    庞遗世派人去将五皇子和七皇子拉拢赵承玉的条件打听了一番,回了大皇子府里神色凝重的跟姜元昊道:“五皇子和七皇子是想以皇子正妃的名号求娶赵承玉,这两位皇子本身没什么实力,赵承玉很有可能会选择一位扶持,这样,往日她扶持的人登基之后,有功之臣都是北朝旧族的人,那这天下,实则又落到了北朝手里……”

    听庞遗世说得这般危险,姜元昊有些不耐烦,先前那么多兵力的北朝都轻易被他们给拿下了,如今剩下些残兵败将,还能成什么气候,这庞遗世真是越发胆小了!

    “好了,明日我让凝霜去公主府探访,她断然不会避着凝霜了,先让凝霜探过她的意思之后,我们再做决定。”姜元昊道。

    第二日,大皇子妃凝霜坐着车辇去了长公主府外,递了门贴之后,很快就有小厮领了她进去。

    她进去见到赵承玉后,就同赵承玉行了个礼,恭敬道:“长公主好。”

    “凝霜,你不必再同我行礼,如今北朝被灭了,我只是个亡国公主,你是大皇子妃,身份还要高过我一些。”赵承玉叹气道,其实说来,她与凝霜的关系并不熟络。

    凝霜脸色仍旧很是恭敬,她直言道:“大皇子想拉拢长公主,让我来探探长公主的意思,还请长公主给句话,我也好去回他。”

    “目前我不会表态,你回去便与他说,我仍在观望当中。”赵承玉道。

    凝霜点了头,看赵承玉神色里透露着对她的生疏和防备,她开口道:“长公主不必防着我,我虽是大皇子妃,但母家是北朝旧族,能依傍的也只有母家,心自然也向着母家,长公主若有需要凝霜的时候,尽管开口。”

    赵承玉不解的看着凝霜,对于她的话,并不太信任。

    “你是大皇子妃,大皇子若登基当了皇帝,你自然就是皇后,你的荣辱系在大皇子身上,而非母家。”赵承玉道。

    凝霜无奈的摇头,眼神里满是凄凉和憎恨:“大皇子那人,猜忌心太重,他又刚愎自用,他不可能信任北朝旧族的人,若我没些作用,他不会让我活得太久,他若能登基,断不可能立我为皇后。”

    “我要选的人,是卫谏。”赵承玉开口道,将自己选择扶持的人说了出来。

    凝霜也聪慧,既然先前赵承玉未曾透露出来,必定是目前还不能透露,她道:“我会按照长公主先前的意思,如实告知大皇子,并且会极力劝他来拉拢长公主。”

    “好。”赵承玉应下,让人送了凝霜离开。

    等着凝霜离开了,瑾儿才担忧道:“长公主怎跟她说了实话?她毕竟是大皇子妃,心自然也会向着些大皇子。”

    “此事也不是什么大秘密,泄露了出去也就是将计划往前挪了挪而已。既然她先开口与我投诚,那我自然也要表示信任,也好来试一试,她是否真心。”赵承玉答道。

    正好松儿吩咐了绣娘赶紧裁制今年的春天轻薄些料子的衣裳,赵承玉见她过来,与她提了一句:“松儿,明日五皇子过来,你吩咐人别再拦着他,请他进府里来。”

    “是。”松儿应下,就又去忙了。

    瑾儿给赵承玉倒了一杯茶,赵承玉喝了口之后,向瑾儿问道:“因为我,必定害得卫谏遭了南帝不少责骂吧?”

    “拿下北朝的功劳大多算在了大皇子头上,南帝对大皇子大加赞赏,而太子殿下则是一句功过相抵,昨日里,南帝还寻了太子殿下的一处错,罚他禁足在东宫十日。这南帝摆明了是心向着大皇子的。”瑾儿将知道的事情全数与赵承玉说了。

    赵承玉低头沉思片刻,道:“我早听说过南帝并不喜欢太子,反而更喜欢大皇子和其母妃颜妃。卫谏不在南朝多年,与南帝父子关系生疏是正常,加之,他在后宫想来也是没有人的。南帝年纪大了,在处理政事上有些糊涂,反而更耽于享乐,想来会更喜欢后宫美色。明日你挑选几个懂得风情、会玩新花样、会撒娇的美人给南帝,不用教她们宫闱争斗,只要她们分走颜妃的宠爱便是。自古以来,帝王都不喜欢后宫里的女人又太多心思。”

    “奴婢明白了,是要心思单纯些,生得美的。”瑾儿答道。

    “大抵是这样。”

    南帝虽然是一国之君,但原先南朝那地方并不大,故而那后宫里的女子并不多,估摸也就二十来个嫔妃吧,根本就比不上北朝天子的后宫有三千佳丽。

    就连南朝的那皇宫都小了北朝皇宫数倍,也是难为他们会急忙的迁到北朝皇宫里来。

    第二日,瑾儿就挑选了三位长安的美人儿,带过来给赵承玉看过,赵承玉对这三人很满意。

    “怎么送进宫里去?”瑾儿问道。

    “自然不能是由我们来送。那南帝为何会那般喜欢大皇子,也是大皇子最像他,猜忌心重,我们送去的人,他自然会有防备。”赵承玉道,此时的她,又成了当初那个事事都能掌握在手中的自信模样,恢复了生机。

    “那该是谁去送?”瑾儿问道。

    此时松儿过来回话说:“公主,五皇子来了,又带了一车的稀罕玩意要送给您。”

    赵承玉笑了笑道:“由他去送。松儿,将五皇子请进来。”

 第81章求娶

    五皇子姜元曜一身墨绿锦袍,模样十分清秀俊郎,相较于卫谏的冷毅和轮廓分明,他更加显得像是个翩翩公子,眉目中便有一股和善温润之气。

    他进来后,对着赵承玉抱拳躬身,显得十分客气:“我早听闻过北朝的昭仁长公主乃是难得一见的女中豪杰,极有才能的奇女子。一直心怀敬仰。”

    “五皇子客气。”相较于姜元曜的热络,赵承玉的态度显得略有些清冷寡淡。

    姜元曜尴尬的落座后,饮了口茶,又道:“长公主是见惯了各种稀奇珍贵玩意的,我给长公主送了些东西,都是从南朝那边寻来的,倒也不贵重,比较有意思些,希望能得长公主喜欢。”

    说完,他使唤了下人将东西抬了上来,东西也不多,就是一个木箱子,打开后里面装的都是些木艺制品,有各种各样的,赵承玉看着也觉好奇:“这都是些什么东西?我倒是第一回见。”

    姜元曜笑了,拿了一样出来,与赵承玉道:“这个是南朝平常百姓家小孩子常玩的东西,叫做陀螺,把它立在地上,用鞭子一抽,就会转起来。”

    瑾儿在旁笑着解释:“公主,这东西在北朝也有,只是公主一直生活在宫中,没见过这些东西罢了。还有箱子里头的那些东西,在北朝寻常百姓家也都是常见的。”

    此话,让姜元曜笑容尴尬,僵在那儿。

    北朝地广物博,自然是什么东西都有。

    赵承玉笑着道:“虽说都是些寻常东西,但本宫没见过,没玩过,便就觉得它好,五皇子也是用心了才寻到这些东西,若是寻常的金银珠宝,本宫看了也觉得俗。”

    高兴的让人将这一箱子东西收下,又感谢了五皇子一番。

    “听说五皇子前来拜访过多回了,就是本宫总不在府中,让五皇子落了空。所谓无事不登三宝殿,本宫也是个爽快人,不喜与人兜兜转转的,一句话兜三个圈子才说出来那样的,本宫其实是很讨厌的。”略有些熟络之后,赵承玉就开门见山的道。

    赵承玉是何等厉害又有手腕,还管理过朝堂的人,姜元曜自然不敢在她面前耍手段,此时,他态度表现得十分恭谦,道:“我想结交长公主,想求娶长公主。”

    “那可要让本宫知道,本宫为何要嫁给五皇子?这于本宫有什么好处?”赵承玉脸色认真的问道。

    姜元曜答道:“父皇虽然待北朝旧族十分优容,但北朝旧族的存在还是很尴尬,长公主手里有势力,几位皇子都想争取到长公主,大皇兄和太子殿下,他们都已有心腹和重用之人,长公主若是选择他们,可不一定会被看重,而我,本身无任何势力,如若长公主选择了我,北朝旧族是我唯一的依傍。也因为我毫无势力,若是在长公主的辅助之下而夺得大权,如此不也显得长公主手段了得吗?”

    听姜元曜说完这段话,赵承玉笑着道:“除了五皇子之外,还有七皇子,说来,七皇子似乎更要好一些,五皇子的生母只是个宫女出身,是毫无外戚支持的。而七皇子的生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