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太子是个假断袖-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武帝说萧奎:“你这么大个人了,怎么跟孩子抢马骑呢。”

    萧奎脸红,暗怪元佑多事。

    武帝笑看这父子俩,大方的说:“行了,你把战马还给元佑,朕赏你一匹汗血宝马。”

    萧奎喜上眉梢,跪地谢恩。

    直到萧奎走出宫,武帝也没跟萧奎说什么正事。反倒是萧奎多了一匹汗血宝马,和宫中珍藏的几本兵书。

    元佑眨巴着眼睛跟武帝说:“宫里的兵书,能借我抄一遍吗?”

    武帝笑:“没想到你这么喜欢看兵书。”

    元佑答道:“我不喜欢看那些文邹邹的书,但是喜欢看一些杂书。这些兵书我能看一晚上,不睡觉都行。”

    “哦?!那宫里书库里的兵书都借给你看,抄完了,记得还回来。”

    “好嘞!”元佑今天很高兴,不仅要回了战马,还能抄宫里的兵书。

    武帝也很高心,他顺利地解决了儿子和孙子之间的官司。

    元佑越发起劲地跟定南侯学马上功夫,习实战兵法。

    萧奎没事儿就到隔壁找定南侯讨教兵法。

    宫里宫外都传言,武帝喜欢文武双全的人,尤其喜欢会骑马懂兵法的人。

    一时间,京都马贵。

    那些公侯之家的子孙们纷纷加入了骑马练兵的阵营。那些大臣们的子弟也纷纷想办法找人学习骑马和兵法。

    武帝对此乐见其成。骑马练功总比斗鸡斗狗强。

 第八十二章:大菜还没上

    春节,武帝征得颜伯同意,又一次大宴群臣。这次,武帝还让二品以上官员带着家眷前来。

    后花园内,武帝抱着凌儿不撒手,“想见你一面,真难!”武帝用手指,轻轻点了点婴儿肉乎乎的脸颊。

    郭公公将元佑拉到一旁,悄声说:“前面都在等着皇上开宴。你去劝劝皇上,先到前面应付一下,回来再抱你弟弟。”

    “怎么又是我去劝?”元佑咧嘴。

    “这里就你能劝得动皇上。”

    “好吧。我试试。”

    元佑走到武帝近前,轻声说:“皇上,让我来抱我弟弟吧,前面的大臣们都在等您开席呢。”

    “让他们再等会儿。”武帝不满的说,“要不是为了见凌儿,又不给人添话柄,朕才不会请这么多人呢。颜伯这次狠宰了朕一刀。”

    元佑站在一边,也替武帝肉疼,那是,一万两白银,就为了这顿晚宴。

    御厨房内,颜伯教导着新婚归来的小左:“瞧见没,御宴就是要这么做,这样才显档次!”

    小左低头看向手中的菜盘,金丝镶嵌的青瓷菜盘上,白茫茫的,似堆了一座小雪山。鱼刺、燕窝只是边上的点缀,中间的果子狸是用十年的老母鸡加上天山雪水熬成的汤煨的,正当中一点红是南边来的荔枝经过稀有的火辣果汁液染就,光这一盘菜品,所需花费就值寻常百姓家十年的开销。

    小左咋舌:“也就是帝王家有这个财力了。”

    “所以,你要睁大眼睛跟我学,以后十年八年也没这么个机会!”颜伯手中的菜勺不停,转眼间,一道海参炒羊筋就出炉了。

    在一边帮厨的童晗月说:“跟这些菜品相比,我家以前那些大宴简直太寒酸了。”

    “也不能这么说,”颜伯贼贼的笑道,“简单的食物依然可以做出美味。只是这次我想趁机尝试一下奢华的食物,平常我可没钱买这些食材,哈哈。”

    寻古站在一旁,边切银丝,边说:“颜伯这是要把外面那些御厨都带歪了。”

    “先歪着吧,下次就正过来了。”颜伯笑呵呵地说,“我跟皇上说了,下次,我只用一百两白银,再给他办个大宴。”

    “一百两?办宫廷御宴??”童晗月感到不可思议。

    “到时你们都瞧好吧。”颜伯乐呵呵地开始指挥,“修远,把鱼肝过遍烫水。”

    “好嘞!”

    ……

    武帝肉疼地坐上首位,举杯开席。夹一口清蒸鲤鱼入口,嗯,他尝出了鲍鱼的味道,再细看,这个鲤鱼是用各种鱼的不同部位拼出来的,不细看,真看不出。还好,颜伯拿了银子是真办事,没贪。

    众臣面对眼前奢华的菜肴,吃得极其小心翼翼,一个菜再好吃也只尝一口。历史经验证明,颜伯的大菜都是在放最后上,前面若吃多了,后面就没肚子吃了。

    武帝可不管这些,他狼吞虎咽地的吃饱饭,再举过三次杯,起身走人。再好吃的饭菜也抵不过亲孙子吸引人。

    众臣傻眼了,按照规矩,皇上离席,他们也要跟着离席,可他们还没吃饱呢,颜伯的大菜还没上呢。

    梁相和定南侯率先站起,离席,再好吃的饭菜也敌不过规矩的重要。

    后面的大臣只好最后大吃一口眼前没舍得多吃的美味,恋恋不舍地走出皇宫,想着那还没上的大菜。

    御厨房里,颜伯指挥罗修远加紧和面,寻古加紧洗菜。

    “颜伯,前面都撤席了。”童晗月从外面拿萝卜进来。

    “我知道!”颜伯给肉馅里加了些特制调味粉末。

    “那我们还做什么?”童晗月问道。

    “拿了皇上那么多银子,总要给皇上备好以后几天的吃食,否则皇上真该心疼那些银子了。”颜伯笑道,他还是很厚道的。

    “听外面的人说,开头的菜,大臣们都没怎么吃,都在等您的大菜呢。”

    “哪儿还有什么大菜。”颜伯笑,“元佑中午就跑来跟我说,皇上今天可能没心思吃饭,让我调整上菜顺序,前面上的那些菜都是大菜,难道只有上个烤全羊才算大菜?”

    “元佑能有这个心思?”童晗月表示怀疑。

    “好像是郭公公让他过来说的。哎呀,宫里有人就是好办事。我该做的菜都端上去了,吃不吃是那些大臣们的事。”

    “大臣们都没吃,您不觉得可惜?”童晗月问。

    “元佑说,宫里的那些侍卫们都等着吃这些剩菜呢,谁吃不是吃。”颜伯笑,“丫头,赶快把萝卜削皮,切丝。”

    ……

    萧奎神情萧索地走进来:“颜伯,您的大菜在哪儿,我还没吃饱。”

    “你不是去接芷兮和凌儿了,怎么跑这厨房来了?”寻古问。

    “别提了,我把凌儿弄哭了,皇上让我哪儿凉快,呆哪儿去。”

    “你……”寻古想起,芷兮可能是皇上的女儿,萧奎等于入赘皇家,果然滋味不好受。

    看萧奎凄凉,颜伯好心地说:“你先坐这帮我剥蒜,等我把皇上接下来几天的饭食忙完了,我们一起吃点便餐。”

    童晗月好心地给自己的顶头上司解释:刚才的御宴,颜伯前几道上的菜都是大菜,后面的反而是小菜。

    萧奎懊恼地说:“早知道,我多吃点啊!”

    “别急!”颜伯翻着锅铲,乐呵呵地说:“我留了些边角料,待会儿我给你们做道大菜!”

    能被颜伯称为大菜的,必然味道极佳,帮厨的几人嘴里顿时充满了口水,眼冒星星光。

    萧奎面露渴望的笑容,飞快而又熟练地剥蒜。

    第二天是初一,京都拜年最热门的话题就是昨日颜伯的大菜是什么。

    “昨日,深夜,皇宫内飘出一阵异香,整个内城都能闻得到这个味。这香味让人食欲大开,满嘴流哈喇子。有宫廷侍卫说,这就是颜伯做的大菜。”

    “前面的几道菜,已经让我恨不能咬掉自己的舌头,这最后的大菜可得是什么样的滋味啊!”

    “我们真该不顾礼仪,一直坚持等到吃完颜伯的大菜再走。平生就吃这一次,犯一次规算得了什么。”

    “是呀。据说,这香味引得皇上又加了一次餐。”

    “这该是什么样的大菜啊!”

    什么大菜呢?据说吃过的人,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都食不知味。

    其实这个应该算是个小番外,重点突出颜伯的厨艺,为下面一道便宜的大宴做个铺垫。

 第八十三章:元佑打架

    吉文宇是吉符的孙子,自打京都城里开始流行学习马术,他就按捺不住兴奋,给远在荆州的爷爷写了封信,想请爷爷给自己找个好一点的老师。

    荆州太守吉符收到信后,想了想,写信将自己的孙子推荐给好友定南侯。

    定南侯收到信后,将吉文宇招过来,与元佑一起学习马上功夫。

    吉文宇成了元佑来京都后第一个好朋友,但总是玩不到一起。

    吉文宇:“今日城南新开了一家菜馆,据说里面的红烧肉很好吃,今晚我们去吃如何?”

    元佑:“再好吃,也没颜伯做的好吃,不去。”

    吉文宇:“今日北城来了个杂耍团,晚上要舞火龙,你去不去?”

    元佑:“我要回宫陪皇上。”

    吉文宇:“昨日东城来了个戏班子,台柱子是有名的江南弹,下课后你跟我去听一场,不耽误你回宫。”

    元佑:“我要回家看看我娘和小弟,还要去1号院给皇上拿点零嘴回去。”

    吉文宇:“你这人怎么这般无趣。”

    元佑:“你这人怎么这般清闲?”

    吉文宇:“你好歹也是一品御前侍卫,我无官无职一身轻。”

    元佑:“那我跟皇上说一声,你也来当个御前侍卫。”

    吉文宇:“得,我还是一身轻吧。像你这样,太累。”

    元佑:“累吗?我觉得不累。”

    武帝知道情况后,对元佑说:“你也该试着跟京里的贵公子交往,以后晚上,你可以晚点回来,朕让宫人给你开偏门。不过你不可在宫外过夜。”

    自此,京都城茶楼酒肆内偶尔会出现一位布衣贵公子—萧元佑。因为元佑除了侍卫服,就喜欢穿布衣。每次元佑出现在这些地方,身旁总是跟着吉文宇。

    有知道的人晓得他是武帝跟前最受宠的御前一品侍卫,想刻意交好,奈何他总是行踪不定,遇到了没说几句,元佑就要回宫。

    有人寻到吉文宇,想通过吉文宇搭上元佑的路子,但都被吉文宇拒了。

    吉符吉太守早就给过吉文宇书信,让他谨慎与元佑交好,切勿将其带坏,否则一家子都完蛋。

    当然有人想巴结萧元佑,也有人在暗中嫉妒萧元佑。

    那些官宦子弟大部分没有出仕,或在家闲着,或在家苦读。勋贵子弟想进御林军,那要挤破头、通过好几个关卡,最后才能勉强当个普通御前侍卫,即使这样也无限荣光。

    像元佑这样才十四岁就任御前一品侍卫的,想都不要想。

    因此,有些官宦子弟和勋贵子弟对元佑充满了嫉妒。

    某日傍晚,元佑跟吉文宇到东城新开的一处酒楼里吃饭听戏。

    才坐下没多久,菜才刚上了两个两盘,就听邻座有一群二十多岁的贵公子在闲聊。

    “年兄这次御林军选举又没中?”一皂色锦衣男子对另外一个有些沉闷的玄衣男子说。

    玄衣男子叹口气:“御林军哪儿那么好进。”

    一身着浅蓝色锻衣,腰缠玉带的男子道:“可惜呀,若你也有个尚书父亲,长得再好点,你就不用这么拼了。”

    听到这里,元佑放下筷子,竖起耳朵,这分明是在说他嘛。

    旁边一蓝衣黑脸公子冷笑:“也不知那位是靠什么攀上去的,据说他武艺平平,囊中羞涩,除了侍卫服就两套布衣轮换着穿,根本不可能是皇室中人,连你我都不如。”

    “谁让他有个好龙阳的爹,没准跟皇上有什么首尾,就把他捧上去了。”腰缠玉带的男子压低了声说。

    众人心领神会的呵呵暗笑。

    “啪”的一声,元佑将碗筷摔倒地上,猛地起身,抓住玉带男子的衣领,冲着他的圆脸就是狠狠的一拳。

    “你辱我可以,但是你不能辱我父亲,更不能辱皇上!”

    “嘣嘣”两拳下去,玉带男子的眼框顿时变成青黑。

    皂色锦衣男子和玄衣男子急忙一边一个拉住元佑的胳膊:“有话好说,不可无理!”。

    蓝衣黑脸公子起身,冲着元佑的后脑就是一拳:“小人!”

    元佑听到风声,急忙歪头躲过这一拳,口中大喊:“背后议人长短,辱我长辈,你们才是小人!”

    边上站着的四个人的仆从一看,一个身穿藏青色布衣的少年居然敢打人,只是吃了熊心豹子胆。

    几个仆从围上来,对元佑拳打脚踢。

    吉文宇一看,元佑要吃亏,急忙加入战团,抡起圆凳照着这些仆人的后背就打。

    四人都已猜出元佑的身份,皂色锦衣男子和玄衣男子急忙喊停,但除了他俩的仆从,没人听他俩的。

    店里的食客纷纷站起身,远离战团。也有听到一两句的,急忙下楼回家,这些人都不好惹,走为上。

    那位玉带男子是镇国公世子,店门口等侯的六个护卫知道自家世子被打,拔出腰刀冲进店里。

    店里人一看这阵势,所有能跑的食客都跑出门。

    掌柜的要上前规劝,被店伙计一把拉着跑出门:“姐夫,保命要紧,没看他们都拿着刀吗?”

    “天子脚下,居然持刀行凶,还有没有王法了!”掌柜的蹲在店门外,唉声叹气,“这要是出了人命,我这店没法开了,我怎么对得起东家啊!”三十多岁的人,就像孩子似的,快哭了。

    “姐夫你等着,我去报案,官差来了就好办了。”小伙计一溜风地跑远。

    有几个有良心的食客将饭钱塞到掌柜的手中。

    “掌柜的别急,我看那布衣少年功夫不弱,只要他不死到你店里,就没事。待会儿巡街的衙役来了,给点钱就妥了。”

    周围的人探头看向店里,纷纷议论:

    “但愿那两个少年能撑到衙役来。”

    “那少年一看就是平民家的孩子。看见腰缠玉带的居然敢打,这不是明显找死嘛。”

    “是呀,他家人也不教教他,只有勋贵家的家主和世子才可以配玉带。”

    “那个带玉带的好像是镇国公世子。”

    “他好像还是皇储的候选人之一,这两个少年麻烦大了。”

    东城一般都是贵人居住的地方,所以对这些勋贵都很熟,对朝中的消息也比一般人知道的多。

    就在大家都在为这两个少年惋惜时,店内的打斗声停止了。

    人们探头望进去,惊恐地睁大了眼:

    与人们预期的相反,那两个少年还好好站在那里,持刀的护卫和仆人们反倒躺在地上不断呻吟,四个贵公子战战兢兢地立在一旁,吓得不轻。

    店中多了一个灰衣麻秆似的人物,看着还年轻,正给那少年检查伤口。

    “你,你们……”青了一只眼的玉带公子哆哆嗦嗦地说,“我,我是镇国公世子。”

    “我是御前侍卫,奉旨招萧侍卫回宫。”麻秆玄六看了眼镇国公世子,“有事,您找皇上说理去。”

    说完,玄六拉着元佑就走,吉文宇赶忙跟上。

    在店门口,正遇上赶来的巡街衙役。

    衙役拿着腰刀阻拦:“诸位,打架斗殴,伤了人,需要到衙门走一趟。”

    玄六亮出金腰牌:“我是宫内御前侍卫,奉旨宣他们入宫。”

    衙役看了眼金色的腰牌,连忙让开路:“大人请。”有皇命在,谁敢租拦。

    吉文宇最是机灵,他看周围人多,便大声道:“镇国公世子出言侮辱皇上和刑部尚书,我们欲劝阻,结果反遭带刀护卫和众仆殴打,幸得这位大人相助,请众位日后做个见证!”

    吉文宇想的是,今日打了这几位贵公子,他们肯定不甘休。万一日后这几家闹起来,有这些目击证人在,他和元佑能减轻不少责罚。

    人群中有人认出吉文宇,连带着猜到元佑的身份,悄悄跟旁人说:“这下有的闹了。”

    吉文宇和萧元佑虽然身着布衫,不是勋贵公子,但他俩身后站的人权势大。尤其是萧元佑,本来就是皇上身边的红人。

    今日就更到这里,明日再更。

    元佑打架引出下面一个令人头疼的案子。

 第八十四章:处罚结果

    玄六带着元佑先送吉文宇回家。

    吉文宇悄悄问玄六:“你不会假冒圣旨吧?”

    玄六笑答:“反正我说是奉旨,他们有胆就跟皇上对质去。”

    吉文宇暗暗地冲玄六竖了个大拇指。

    高呀!谁敢跟皇上对质去。

    不过,如果是这些贵公子的父辈去皇上跟前问一句,那情况就不同了。

    吉文宇又有一点点担心。一路上愁眉不展。

    到了吉府门口,玄六笑着拍了拍吉文宇的肩膀,“放心,没事!”顺手将他推进府门。

    吉文宇摸了摸脑袋,急忙跑回书房给远在荆州的爷爷写了封信,生怕这次会惹大麻烦。

    吉文宇的父亲喜欢道教,整日清心寡欲,执着于炼丹。吉文宇能生下来,已经是奇迹。打了贵公子这等俗事还是不要告诉他了。

    景阳宫里,武帝拉着元佑的手,仔细检查他左胳膊上的青肿,亲自拿药膏涂抹。

    “真是无法无天,居然带刀行凶!”武帝愤愤地说。

    “是,要不是玄六及时出现,我和吉文宇肯定活不过今天。”元佑添油加醋,猛夸玄六。

    玄六不知什么原因,还在外面罚跪呢。

    武帝检查了一遍元佑,看除了左胳膊,其他部位都没有伤,便招玄六进来,让他把今天的经过都说清楚。

    玄六一五一十的说,元佑在旁不时加点火,总之,武帝最后站起来,“来人,召镇国公,我看他的世子该换人了。”

    宦官刚出去召镇国公,萧奎便来求见。

    “皇上,臣子萧元佑在东街一酒楼与人打架斗殴,伤了人,被人告到刑部,臣需带他回去过审。玄六打伤数人,臣也要带回过审。”

    “是何人递的状纸?”真是恶人先告状!武帝心想。

    “是镇国公府和昌平伯府。”

    “所告何事?”

    “元佑打伤镇国公世子的右眼,现不能视物。与元佑一起的吉文宇打伤昌平伯三子的左耳,现不能听声。帮元佑打架的一灰衣青年,就是玄六,将镇国公世子的众护卫和其他人家的一些家仆打伤,个个骨断筋伤。”

    “你该如何审理此案?”武帝问。

    “该赔就陪,该关就关,元佑确实伤人,臣不能徇私。”

    “好你个不能徇私!”武帝气得将镇纸扔到萧奎身上。

    “朕的一品侍卫被人围攻,伤了一条胳膊该什么算?”

    “镇国公世子口出污言秽语,辱没你,也辱没朕,这又该怎么算?”

    “那些护卫,带刀行凶,这又该怎么算?”

    武帝气愤地走到萧奎跟前,那起手中的扇柄就往萧奎身上招呼。

    “玄六如果不上去帮忙,你儿子今天就没命了!”

    “你儿子为你出气,反倒要被你关押过审,有你这么当父亲的嘛?”

    “啪,啪”萧奎又挨了两下打。

    “到殿外跪着去!好好想想。”

    萧奎走到殿外无语望天,乖乖跪下。

    什么叫徇私枉法,武帝这就是吧。

    元佑全程不敢说话,看萧奎出去了,才嗫喏的说:“我爹……”

    “你这爹,太不像话!哪儿有胳膊肘往外拐的。”

    元佑抿嘴,不敢再说。皇上这是为自己挡事呢。

    武帝回头看向元佑,又发现了新问题。

    “御前一品侍卫的俸禄不低,你怎么还穿布衫?”

    “我喜欢穿布衣,布衣穿着舒服。”

    “朕给你做几套绸缎衣裳,你出去好歹也代表了朕的脸面。”

    “谢皇上。不过我喜欢练武,穿着绸缎衣服活动起来不方便,也没布衣穿着贴身。而且绸缎衣服需要打理,我不会弄。”

    “你没仆人?”武帝又发现了问题。

    “没。我娘曾经给我配了两个,我用不上,又退回去了。”

    “你,那你的衣服和吃饭之类的怎么弄?”

    “侍卫衣有宫中的浆洗房,布衣我自己洗,我闯江湖时,这些事都是自己解决的。”

    武帝又心疼孙子了,他恨不能再到殿外扇自己儿子几个耳光,哪儿有这么忽视元佑的,连个仆从都不给配!

    “朕给你配几个仆从!”

    “别!我没地儿,也没钱养。”元佑有些跳脚。听寻古说,皇上赏给父亲不少人,为养这些人,每月要增加不少开销。

    “哦,那朕再赏给你个宅子和农庄,这样你就有钱了。”武帝也发现了问题所在。

    “皇上,我每天住在宫里,您赏我宅子和人没用。”元佑急得差点给武帝跪下了,这不是没事找事嘛。

    武帝一想也是,便按捺下了这个心思。但是元佑的衣服必须能穿出档次来。

    御衣房受令,研制高档布衣衣料。

    处理完这些,镇国公已经进宫。

    看见萧奎跪在殿外,镇国公以为自己能一雪儿子受的苦,堂堂世子被当众打脸,太没面子。

    “皇上!”镇国公跪下请安,想着怎么开口求皇上批准抓捕萧元佑和那个灰衣御前侍卫。

    “听说你的世子和护卫被打了?”武帝开口,也没让镇国公起来。

    “是!我儿被打眼瞎,我的数位护卫被打折了四肢。”镇国公开始诉冤。

    武帝可没那工夫让镇国公诉冤,他直接问:“你可知你儿为何被打,那些护卫为何断肢?”

    “只因我儿说萧侍卫穿着寒酸,萧侍卫便暴起打人,护卫相助,反被他的同伙打断了肢体。”越说,镇国公越觉得自己儿子太冤,萧元佑等应该压入大牢。

    武帝冷笑:“他们有没有告诉你,你那个世子侮辱朕和萧尚书在先,元佑听不过去才教训的你家世子。”

    侮辱皇上,这罪名可大了,镇国公心下一沉,怎么没人跟他说啊。

    “你那护卫,带刀行凶,若不是朕的侍卫功夫好,岂不是要闹人命出来?朕看断他们四肢都是轻的!”

    镇国公算是明白了,武帝这是庇护那两个人到底啊。

    “你那世子说出的侮辱朕的话,可是你教的?”

    “非,”镇国公冷汗流下来,“臣不敢。”

    “你不敢?那为何你那世子敢?”

    “臣替吾儿请罪!”镇国公趴地磕头,汗湿后衣衫。

    “朕看你那世子该换个人当了,”武帝替元佑出气,“你教管不严,闭门思过三个月,下去吧。”

    镇国公像霜打了茄子一样,浑浑噩噩走出宫殿。

    由于武帝插手,这次群殴的处罚结果超乎人们的想象。

    镇国公世子将被废。连带着,同行的三个贵公子也被家人严厉责罚。

    吉文宇在家躲了两天,见没人进府抓自己,出去透气时才知道自己早没事了。

    萧奎在殿外被罚跪了两个时辰,等他回去时,镇国公府和昌平伯府的状纸早被撤下了。

    “元佑毕竟打伤了人,你要不要出面去那几家问候一下。”芷兮问萧奎。

    “不用。他们也打伤了元佑。”

    “啊!那要不要紧?”芷兮觉得自己脑袋被夹了,才想着去问候。

    “没事,听说就胳膊被打肿了。”萧奎安慰芷兮,“吉文宇和玄六这次帮了大忙,你想着备些东西,谢谢他们。”

    “好!”芷兮决定要好好犒劳犒劳元佑的同伙,以后元佑打架好继续帮忙。

 第八十五章:镇国公府案(一)

    飘香茶馆近来十分热闹,京都每天都有新消息,不整天呆在这里,就要落伍了。

    “你们听说了吗,萧侍卫昨日穿了一身藏青色布衣,比绸缎衣服挺阔,不仅防水,而且还透气。”王二斗吧啦了下嘴。

    “也不知在哪儿买的,贵不贵。”李小四心心念念道。

    “想都别想,我表哥找人问了,这是皇上赏给萧侍卫的,独一份。”赵三喝口茶。

    “啧,这也太得宠了!”

    “日后看着穿藏青色布衣的少年可要躲着点。这位打了人,有皇上护着,你喊冤都没处喊去。”旁边有人说道。

    对于当日不在现场的人来说,他们只知道萧元佑及其同伙打了镇国公世子和他的护卫,结果镇国公世子反倒要被免去世子称号,萧元佑啥事儿没有。

    1号院的众人知道这些流言后,有些为元佑不平,但众口难防。

    “谁这么缺德,尽瞎传消息。按照他们的说法,元佑就该老老实实地挨刀子?”颜伯剁菜,拿案板出气。

    “我听单总捕头说,是有人故意这么传的。”小左坐在一旁摘菜,新婚燕尔,满面红光。

    “是谁这么可恶,揪出来,我给他一勺子。”

    “还没查出来,公子也在为这事犯愁。”

    “小萧这官当的,憋屈!”

    萧奎现在确实憋屈。

    刑部刚接到报案,镇国公世子死了,还是被人在家里杀死的。

    镇国公目眦尽裂地亲自来报案,似乎萧奎就是凶手。

    萧奎亲自接待镇国公,镇国公一点好脸色都不给,就一句话:“你若找不出凶手,我跟你没完!”

    在镇国公看来,这一切都是萧奎的儿子萧元佑引起的。

    如果萧元佑没有打世子,那些护卫就不会带刀冲进去,被人断了四肢。如果这些护卫没有被打断四肢,世子身边的护卫一时跟不上,歹人就不会有机会在府内杀了世子。

    总之,都是萧元佑的错,也是萧奎的错。

    萧奎无端受责,还得保证尽快破案。

    镇国公世子被杀,算是大案,萧奎决定亲自破案。

    萧奎带着单应、芮捕头、和老仵作来到镇国公府。

    世子卧房内装饰奢华,墙上挂着宝剑,夺宝架上摆着各种古玩,地上铺着波斯地毯。尽管屋内物品繁多,但大都摆放整齐,没有一丝杂乱。

    世子爬在床上,后脖颈上有一道深深的刀口,血顺着枕头,流得满塌都是。

    床铺凌乱,世子身上不着片缕,并没有其他伤痕,显然是被人一刀毙命。

    窗户有一丝撬开的痕迹。

    除了床上发现两根长长的发丝,明显与世子的不同外,屋内再也找不到任何与案件有关的线索。

    芮捕头趴在波斯地毯上仔细查找,除了府里人的脚印,没有发现其他异常。

    单应跃上房梁,在蒙尘的房梁上,看到一些轻功高手来过的痕迹。

    众人又来到屋外,仔细查找,在桂花树枝上又找到一根同样的头发丝。

    众人诧异,歹徒深夜行凶不可能披头散发,这落下的几根长头发丝是怎么回事?

    镇国公借口心伤,让管家带着刑部众人去柴房里询问世子所在院中的人。

    所有世子院中的仆佣都被关押在柴房。

    萧奎先询问了世子的贴身小童昌兰。

    “昨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