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太子是个假断袖-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寻古笑道:“还不是受你和小左的刺激。”

    “我们怎么刺激颜伯了?”

    “你都有第四个孩子了。小左的亲爹在他小时候就给定了个娃娃亲,过些日子他要回老家成婚。颜伯突然觉得周围的光棍太多,他就想着给我们讨老婆。”

    “这颜伯。我看他要再催你们成婚,你们就让颜伯先成婚,做个表率。”萧奎出了个馊主意。

    “好主意!”寻古乐道,“我的耳根终于可以清静了。”

    “胡闹!”颜伯在受到寻古和单应的调侃后,暴怒道:“我这么大岁数了,还成什么婚,你们老老实实给我成个婚,生个孩子,我帮你们养!”

    萧奎、寻古和单应专门为这事进行了一次紧急磋商,最后,寻古总结道:“颜伯这是闲得没事闹的。”

    罗修远跟着梁相去了徐州,小左马上要回老家完婚,寻古被单应拉进六扇门,也当了个捕快。萧奎就中午去1号院吃顿饭,晚上要回酱菜院子。现在的1号院除了在中午热闹点,其他时间都很冷清,颜伯寂寞了。

    “该给颜伯找点事做,再开个调味料店怎么样?”萧奎建议。

    “你不怕别人参你?”寻古问,就是因为萧奎被人说假公济私,他们才关的酱菜铺子。

    “不怕。这回我们雇人做活,不让兄弟们插手就行。”萧奎说。

    “难办,颜伯不喜欢外人看到他做活儿。”寻古发愁。

    单应插嘴:“我觉得我们应该问问颜伯想干什么。”

    “对!”

    三人找到颜伯,小心翼翼地问:“颜伯,我们想再开个店,您看怎么样?”

    “不怎么样。开个店要费老大的劲,还要被人说,不开了。”颜伯不同意。

    “那,您看我们做点什么,挣点钱?”萧奎问。

    “小萧啊,你怎么总想着挣钱,你现在钱不少了,人总得有点精神追求。”

    萧奎被颜伯说的有些脸红,他急忙说:“是,人总要有点精神追求,那颜伯,您看我们该追求些什么?”

    “我哪知道你们要追求什么,反正我就想做好饭,有人吃。”颜伯说。

    “您不是每天都给我们做饭吗?不管什么饭菜,我们都吃了个干净啊。”萧奎答道。

    “我现在想做几场大餐,有很多人吃的那种。我琢磨出好几种宴席搭配。我想着你们谁要是结婚,我就能趁机做出这个大餐。”

    “行,颜伯,我给您找几场做大餐的机会。”萧奎心说,原来颜伯逼人成婚还有这个目的。“颜伯,我儿子的百日宴我想大办,您看这算不算大宴。”

    颜伯稍有满意:“算。这次你再请些女眷,让童晗月帮着芷兮招待。”

    “行!得您这话我就开始遍请群臣。操办这次宴席就全靠您了,我的钱都在寻古那,花多少找他要。”

    “记住要多请几个人。”颜伯跟了一句,“弹劾你的人不能请!”

    “没问题!”

    颜伯有事做了,众人的耳朵清静了。

    我想着颜伯应该是个白白胖胖的老头,整日笑呵呵的,古道心肠,小孩脾气。他最见不得邪恶的事,也最见不得有人不吃他做的东西。

 第七十一章:百日宴(一)

    五月十日,萧奎的三儿子,萧元凌的百日宴,如期在前门大街上的酱菜园子里举行。

    为了让颜伯有事可做,萧奎特意在给群臣和朋友们的请帖中提到,欢迎携带家眷。

    明里暗里,萧奎都透露出,颜伯有专为夫人小姐们设计的菜肴。

    有了颜伯的名头,又有了年初关于萧奎这个儿子的各种传言,这个百日宴的请帖可谓百金难求。

    那些想尝鲜的人想着法子往家眷那个方向凑,搞得萧奎最后不得不规定,每人只能携带三名家眷。

    这天正好是沐修,一大早,吉大人就率先带着家人来到酱菜园子。

    “我是来吃早餐的,”一见面,吉大人就毫不客气地说,“我夫人她们是来帮忙的。”

    “多谢吉大人。”萧奎笑着往里面迎,“我夫人她没招待过这么多人,正好请吉夫人多多指点下。”

    吉大人被萧奎请去前厅吃早茶。吉夫人和她的孙女吉亚萍被童晗月请到后院。

    吉夫人今年五十多岁,保养得宜的脸上微微有几道浅纹,当她见到芷兮时,才认识到什么是岁月无痕。按说芷兮也三十岁了,但瞧着跟十七八岁的大姑娘没什么两样。

    “伯母,这是吉大人的夫人,”英气勃发的童晗月给两人引见,“吉夫人,这位就是萧夫人。”

    双方见礼后,互赠礼物,吉夫人拉着芷兮的手说:“没想到你这么年轻,看我都是老太太了。”

    芷兮温婉地笑道:“等我到了您这岁数,能有您这样的皮肤也不错了。”

    两人恭维一番后,芷兮拿出宴请名单,请吉夫人一一介绍下来宾。

    “这次你们请了不少人啊,好些小官的家眷我也不认识。”吉夫人看着那份长长的名单,重点介绍了几位大官的家眷,“待会儿人来,她们都会过来跟你见礼,你只要应付一下三品以上的官员家眷就行,其他的不必在意。”

    “谢谢吉夫人指点,如果待会儿有什么不周到的地方,还请夫人指点一二。”

    “没问题。我看童晗月这个排位就排得挺好。”吉夫人笑着喝了口茶。

    “这次多亏有了晗月姑娘,否则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弄。”芷兮笑着看向童晗月。

    “伯母,您太见外了。”童晗月显得有些不好意思,“伯母,你们先聊着,我出去迎客去。”

    看着童晗月离去的背影,吉夫人有些惋惜的说:“可惜了,这么好的姑娘。”

    芷兮听说过童晗月的事,倒是不觉得有什么可惜:“这么好的姑娘,定然不会嫁不出去。”

    吉夫人看周围除了侍女就是自己的孙女,便放心地开始八卦:“都是自己人,我也就瞎说了。她那个后母被休后不甘心,非说她已经被劫匪玷污。有了这个话,谁家还敢娶?”

    芷兮蹙眉:“这个后母真是黑了心,定南侯难道不管管吗?”

    吉夫人叹气:“都已经休了,怎么管?何况这只是在后宅中的传闻,定南侯估计还不知道呢。”

    芷兮叹道:“难怪别人都说,后宅里的人,杀人不带血。真难想象,世上还有这样的后母。”

    吉夫人点点茶碗:“大喜的日子,就不说那些话了。我看童晗月现在做得不错,六扇门里数一数二的女捕头,连我家老爷都要赞她几句,恨不能抢到大理寺任职。”

    芷兮笑道:“吉大人提过好几次,都被我家的给拒了。”

    “萧大人是个厉害的……”

    两人又说了些家常。没多久,客人便陆陆续续地来了。

    芷兮一一跟她们见礼,遇见年岁小的就给一件见面礼,遇见岁数大的,便起身,亲自搀扶。

    吉夫人打眼旁观,芷兮行为得体,礼节上挑不出一丝错。外间曾传言芷兮是武帝的私生女,看来还真有几分可信。山野长大的女子怎能有如此风范。

    其他女宾也大都是如此想法。因此,对于餐桌边侍立的几位娇艳可滴的美女也就释然了,这皇宫里的人自是与常人不一般。

    吉夫人打趣芷兮:“你这侍女个顶个的漂亮,你也不怕你家大人眼花了?”

    芷兮自得一乐:“我家大人连看都不看她们一眼,平时都是隔开住的,也就今天人多让她们出来帮忙。”

    吉夫人愣道:“平常她们不出来侍奉你?”

    “不出来。她们是皇上赏的,我们也不好推拒,只能在后院单开一个院子养着。萧奎还想着以后谁家要是讨不到媳妇,他就把这些女子嫁过去。吉夫人要是有合适的,也帮我看看。”

    “这话你还是不要再跟人说了,招人眼馋。”吉夫人建议,“这样的美人要想嫁,容易得很,就怕她们心气高,我们做媒,平白惹人不快。”

    话才说到这里,外边席面上就有一对母女在哭泣。

    童晗月跑进来,请芷兮出去一趟:“伯母,那边有个侍女认出席上的一位老夫人是她奶奶,她们正抱头哭呢。”

    芷兮赶到那桌前,那位侍女跪地向芷兮磕头:“求夫人放我回家吧。”那位老夫人也颤微微站起来说:“求夫人放她回家吧。你们得我孙女用了多少银两,我加倍偿还。”

    周围的窃窃私语声不断:“没想萧侍郎家居然还藏着被拐卖的人口。”

    芷兮一时有些发懵:“她是皇上赏给我家大人的。”

    “谁也没法去找皇上对证,谁知道你说的是真是假。”一位十六岁模样的小姐尖声说,她的妈妈赶紧捂住她的嘴,其他人则暗自点头。

    芷兮镇定下来,她对那位老夫人说:“人我可以给你,但是我们必须说清楚,她是皇上赏的。不信,你问你孙女。”

    那位老夫人也是有主见的,见情形这样,也不好顺便污蔑到萧侍郎府上,而且被拐卖的和被皇上赏赐的,这两者说出去可是天差地别。

    老夫人问跪在地上的孙女:“丫头,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你说清楚,你是皇上赏给萧侍郎的,还是被拐卖的?”

    那位穿着侍女服的姑娘,现在已经哭得眼睛微红,她哽咽地说:“是父亲将我送入宫中,我当了一阵子大宫女,就和其他姐妹一起,被皇上赏赐给萧侍郎。没想,萧侍郎根本不看我们,来了之后,将我们关在后院,平时让我们干些粗使的活,连个小丫鬟都不给配。”

    周围的夫人和小姐们听了,都对这位姑娘产生了深深地同情。这么漂亮的姑娘,放在哪儿,都得一群人求娶,到了萧侍郎这儿,反倒成了粗使丫鬟!只能说,不是萧侍郎有问题,就是这位萧夫人有手段。

    旁边侍立的几位美如鲜花般的女子也都深有同感,梨花带雨般哭泣起来。

    芷兮一看,她们都当不好差了,便通通叫她们回去。赶明儿,都送出府去!

    侍女本来就不够,这再回去几个,场内都快没有服侍的人了。童晗月见状,与芷兮耳语了几句,翻墙,到隔壁自己府上,将全府能看得过眼的丫鬟婆子都叫了过来,帮芷兮解了燃眉之急。

    这些丫鬟婆子与先前那几个如花似玉的侍女形成了鲜明反差,众女眷一时有些适应不良,低头窃窃私语。

    “这个侍郎府好古怪!”

    “是呀,连服侍的丫鬟都是皇上赐的美人!”

    “萧侍郎居然不碰这些美人?”

    “他是有名的断袖!”

    “小丫头,别胡说!”

    夫人小姐们都善于遐想,至于想成什么样,那就不知道了。

 第七十二章:百日宴(二)

    折腾了一上午,晌午终于开宴。

    颜伯的饭菜自不必说,从第一盘菜端到桌上起,整个后花园就没个说话声,全都在细品。

    本来嘛,这次能来这么多家眷,主要就是为了品尝颜伯的饭菜。

    为了那三个家眷名额,好多人家挣破了头。家长们为了体现尊老爱幼的美德,大都请老夫人带两个晚辈前来。所以,这次来的老夫人出奇的多。

    老夫人们吃饭讲究,规矩多,所以全场没个人出声,芷兮省了不少事。

    后院平静了,前院却出奇的热闹。

    “萧侍郎,你家小公子呢,让我们看看!”

    有人喝了些酒,开始耍酒疯,嚷嚷着要看萧奎的儿子。

    萧奎摸了把头上的簿汗,笑着说:“孩子还在睡,还在睡!大家接着行酒令,我去催催颜伯,快些上菜。”

    “不急,这酒是好酒,下酒菜也好菜,我等还没尝够。”

    “就是,上了主菜,这些小菜就要撤了,我还没吃够呢,让颜伯慢点上菜!”

    萧奎笑着躲回厨房。

    “办个大宴好麻烦。”一进厨房,萧奎就对颜伯说,“颜伯,他们都喜欢吃你的小菜。”

    颜伯翻着锅铲,乐呵呵的说:“等他们吃了我的主菜,就会后悔吃多了前面的小菜!”

    “那是,他们还没见识过颜伯的拿手大菜。”萧奎说完,坐在桌前,接着剥蒜。颜伯给萧奎的任务就是剥蒜。旁边的寻古和单应正满头大汗的捣馅、和面。

    颜伯有讲究,在他干活时,不是自己人,不能近他的身。罗修远、桑源和小左不在,童晗月要帮芷兮,所以,只能是萧奎、寻古和单应上场了。

    从昨天晚上开始,萧奎、寻古和单应就开始跟着颜伯忙活。

    武帝很适时地派了几个御厨来打杂,美其名曰向颜伯学习。颜伯毫不客气地指使这些御厨干些无关紧要的活,比如:洗菜、切菜、看火、熬粥。就这样,那些御厨也是激动不已。

    萧奎剥完蒜,问坐在角落里捣鼓山楂的蒋御医:“您捣鼓这些山楂干什么?”

    “干什么?”蒋御医笑道:“瞧着吧,就外面那些人的吃法,我敢保证你这宴席还没结束,就有人闹肚子。”

    “不会吧?”

    “不会?呵呵。但凡端出去的盘子,端回来都是空的,照这种吃法,撑也能把他们撑出毛病。更何况后院那些娇贵的老太太。”

    “那您这是?”

    “配些消食丸药。待会儿谁撑得难受,就让他们吃一粒消食丸。”蒋御医笑着支起了药炉。

    “串味了!”颜伯高叫着,将蒋御医轰出了大厨房。

    “待会儿,记得给我送吃的!”蒋御医很听话的将药炉挪了出去。

    “少不了你的!”颜伯挥着锅铲说。

    “你怎么还不去前面照应客人!”寻古问萧奎。

    萧奎坐着捣馅:“有吉大人、邢大人和定南侯帮忙照应,我就躲点懒。否则非得被他们灌爬下。”

    “你儿子谁看着?”寻古又问。

    “皇上看着!我想抱着出来见客都不行!”

    “那真是你儿子”单应问。

    “天地良心,真的是。”

    “前院那么吵,他们估计都不知道皇上来了吧?”

    “不知道。皇上微服来的,不让声张。”

    颜伯插了句嘴:“我可没给皇上单独备饭。”

    萧奎说:“没关系,只要把您做出来的多分一个盘就行。”

    单应笑着说:“你这儿子可真是不一般。”

    “哎!我也觉得是。”萧奎无奈地捣着馅,自己想抱一下儿子都难。

    没一会儿,后院的童晗月跑进来:“颜伯,蒋御医呢?后院有位老夫人吃多了,胃疼!”

    “还没上主菜呢,就有人吃多了?!”颜伯停下手中的活,“蒋御医在隔壁,你跟他说让他多备些药!”

    “颜伯,快上主菜吧。待会儿,指不定还有多少人闹胃疼!”寻古建议。

    “这些人也太不能吃了!”颜伯有些不满,“我还有十八道主菜没上呢!”

    萧奎急忙安慰:“后院那些老太太平常吃得少,今天您做得美味,她们难免多吃了些。前院可都是些肚子大的,您可劲做,他们吃不撑。”

    单应也说:“我们六扇门的人全来了,想把他们吃撑可不容易,颜伯您就敞开了做。”

    玄一从房梁上翻下来,将手中碾碎的调味料放到寻古的桌上,说:“今天皇上带了一队暗卫来,他们都想趁机尝尝颜伯您的手艺。您做的这些估计都不够他们吃的。”

    颜伯又笑了起来,手中的锅铲翻得哗哗作响:“有人给我长脸就行,呵呵。”

    玄一拿了一小袋花椒,翻上房梁,继续碾他的花椒面。单应、寻古接着和面、捣馅、调配料。

    一御厨从隔壁将收拾好的鲳鱼送来,回去后悄悄地跟另一个御厨说:“食神就是不一般,给他帮忙打下手的都是些会武功的大官,就凭单总捕头的手劲,这面想不精到都难。”

    颜伯上了十五道主菜,盘盘清空,等颜伯上第十六道主菜时,后院的老夫人们已经彻底吃不动了,童晗月已经分发了三十多颗“消食丸”。

    夫人小姐们看着桌上的美食,不动声色地暗暗揉着肚子,你说它怎么就这么好吃,要是胃再大点该多好啊。

    前院的情况也差不多,那些文官们暗暗捻须捂肚,想着怎么再多吃点。

    武官的情况要好的多,虽然盘盘精光,但还有肚子,不住的赞口:“好吃,好吃!下盘是什么?”

    颜伯在厨房里听了武官们的嚷嚷,乐得眉开眼笑,起劲地翻着菜勺。

    最后一道主菜,烤全羊,震惊全场!烤成金黄色的外皮吱吱还带着响,令人垂涎欲滴的香气顺着鼻孔就往身体里钻,八碟小酱料转圈摆着,每一样都新鲜得让人忍不住想舔一口,配的面饼簿如蝉翼,似乎入口即化,但又精到十足。

    侍从用刀切下一块肉,外焦里嫩。透过缝隙,只见羊肚子里面还填着一只鸡,也不知这鸡是什么味道。

    众人看着这只烤全羊,开始集体犯愁,吃不下了呀!

    吉大人捂着肚子招呼大家:“慢点吃,慢点吃!”

    哎,也只能慢点吃了,为了这只烤全羊,拖到下午又何妨。

    就在大家摒着气,怒视桌当中的烤全羊,想腾出肚子多吃一口的时候,

    远远地,天空中传来尖锐的响炮声。

    皇家御用的警示信号。

    出什么大事了?

 第七十三章:百日宴(三)

    皇家御用的警示信号突然响起,

    使得众人将目光齐齐从烤全羊身上拔出来,看向远处的天空,发生什么事了?

    席面上响起嗡嗡的交头接耳的声音。

    “上次出现这样的警示信号,是萧尚书遇刺。这次不知道又有什么事。”

    “反正,肯定不是好事。”

    “别不是又跟萧尚书有关吧。”有人开玩笑。

    “呸呸,乌鸦嘴!”

    有那京都巡抚衙门的,已经站起身,准备干公差去。

    没多会儿,院门外响起了打斗声,两个浑身是血的人冲了进来。

    院子内有几个虚影飕飕飘过院墙。

    听到动静的萧奎和单应,满身面粉,从厨房冲了出来。

    在院中,萧奎仔细辨认,才看出,冲进来的那个打头的,浑身带血的少年居然是元佑!

    元佑见到萧奎,疲惫的脸上露出笑容,他晃晃悠悠跑向萧奎:“爹,禄王谋反,这是证据。”说完,将背后染血的背包交给萧奎,软倒在地。

    武帝这时也来到院中,他急道:“快抬到屋里,让蒋御医看看。封锁院子,谁也不能进出!”

    宴席上的众人都惊呆了,没想到这警示信号真的跟萧尚书有些关联,更没想到皇上也在这里!

    等众人反应过来要行礼时,武帝已经跟着萧奎,将元佑抬回正屋。

    众人面面相觑,“禄王谋反”,这可是大事!

    有官职在身的已经站起身,自觉地站到主屋外,等待召见。

    出了这事,谁也没有心思和胆量再吃东西。

    刚才还遭受众人瞩目的烤全羊,顿时受到冷遇,孤零零地躺在每张餐桌上。

    颜伯一边抱怨着“砸我场子!”,一边让寻古撤席。

    寻古指挥下人将桌面上的菜都撤掉,将没有官职的家眷聚集到几个大桌子上,端上一些汤品,帮着大家消食。

    后院的女眷们还不知道消息,继续看着小份的烤全羊发呆。等有那老夫人熬不住,要回去睡午觉时,才知道出事了。

    芷兮在担心元佑的同时,为老夫人们安排了几间休息的房间。

    童晗月跑去前院探听了一番消息,回来后安慰芷兮说:“蒋御医说,元佑只是累得很了,本身并没有受什么伤。”

    有那嘴碎的夫人,问童晗月:“请我们来,却不让我们出去,这算什么事?”

    童晗月不客气地回道:“刚才,是谁问下次什么时候宴请来着?不让出去是皇上的旨意,有话您跟皇上说去,皇上就在上房。”

    众女眷不吱声了,有皇上在,谁还敢说什么话。

    上房内,武帝看着躺在床上昏迷不醒的元佑一阵阵揪心地疼,他将无名火全发在了萧奎身上。

    “你瞧瞧你,你是怎么当爹的?几个孩子没个完好的!”

    “元佑不醒来,你就别起来!”

    萧奎略感委屈地跪在地上,不敢吱声。最该担心元佑安危的,应该是他这个亲爹吧。

    云一询问玄六后,走进来,介绍起元佑的事:

    原来,元佑在寻找师傅汤虎的时候,误入一个大型的银矿,这是禄王私自开采的。在那里他不仅见到了汤虎还见到了紫藤山庄的两个家丁,他们都是被抓来干苦工的。

    汤虎见元佑身边有人相护,又知道元佑的父亲已经是朝廷三品大员,便将身上藏着的禄王谋反证据交给元佑,让元佑逃出银矿,将证据上交朝堂。

    这份证据是之前有几位义士冒死收集并暗自保存的。禄王掀翻了荆州才将这几人抓住,在被抓前,他们正巧碰到汤虎,请汤虎帮忙私藏。

    进银矿容易,出银矿难。元佑的出逃,惊动了禄王,一路上禄王不断增派人手,追杀元佑。

    武帝派给元佑的四个护卫,在几次追杀中,为保护元佑全部身亡。玄六最后现身,护着元佑进京。

    在都城内,两人遭到禄王人马的疯狂截杀。无奈之下,玄六只好放出身上仅有的一枚皇家御用警示响炮。

    云一介绍完,武帝已经打开那包带血的证据。

    禄王银矿位置图,禄王私军布置图,禄王与原窦太守的信件,以及禄王与其他亲信的几封信件都一一在目。

    “宣定南侯和大理寺卿!”武帝吩咐道。

    萧奎抬头看向武帝,自己这么跪着算什么?要不要出去?

    武帝看了眼萧奎,气哼哼地说:“你就跪着,听着。”

    定南侯和吉大人很快就走了进来,看见萧奎跪着,都以目慰问,没敢吱声。

    俩人跪拜武帝后,武帝将禄王谋反的证据递给他们:“你们对此有什么看法?”

    “兵贵神速,禄王事已暴露,臣想他们很快就会起兵叛乱!臣恳请率军前去平定!”定南侯迅速地做出判断。

    “趁朝中禄王一派的人还没反应过来,先将与禄王有来往的几个人控制住,其他官员分情况处置。”吉大人建议。

    “定南侯听旨,着你速速率大军五万,平定禄王叛军。”武帝从身后云一的手中拿过兵符,递给定南侯。

    “宣刑部尚书和御史台的其他人。”武帝紧接着吩咐。

    这次来参加宴席的,大都是清流一派和中立的官员,武帝调配起来轻松不少。

    几轮磋商后,武帝下旨,刑部、大理寺和御史台三司联合,共同审查禄王一派的官员。

    一直到晚上戊时,武帝才带着昏迷的元佑离开。所有来宾获准离开酱菜园子。

    不说外面的风起云涌,有多少官员一夜之间被抓,单说酱菜园子。

    萧奎跪了一下午,武帝走后,才被寻古搀扶着站起来。

    “都走了?”萧奎问。

    “都走了,颜伯等你去厨房一起吃晚饭。弟妹那边已经吃过了。”

    “辛苦大哥了。”

    “大家都没事就好。”

    两人说着话,走进厨房。

    “你们说,我该怎么处理这些羊?”颜伯正对着大案子上三十几只烤全羊运气,“再放一晚上,全变味儿了!”

    “吃完饭,我先去看下芷兮和凌儿,然后和寻古去刑部办差。这一晚上我们估计都不得闲,我带几只给六扇门的兄弟们。”萧奎连忙说。

    玄一从房梁上探下头来:“我的兄弟们还没吃呢,剩下的我都包了。”

    见自己的心血没有浪费,颜伯露出笑容:“快吃晚饭吧。我煲了锅粥,你们要是晚上办差晚的话,就带上,饿了吃点。”

    “谢了,颜伯!今天要是没有后来的事,大家其实吃得挺开心的。”萧奎边吃边说。

    “吃得开心就好。元佑情况怎么样?”颜伯问。

    “蒋御医说没大碍,就是太累了。”萧奎答。

    “皇上怎么把他带走了,没犯什么事吧?”

    “没,皇上说等他醒了要细问。”

    “该不会是关起来了?”

    “应该不会。”

    “凭皇上对凌儿的态度,元佑应该没事。”寻古插了一句。

    颜伯跟着八卦了一句:“芷兮真是皇上的女儿?”

    萧奎不确定地说:“我也不清楚,我娘没跟我说过。”

    颜伯压低了声:“有没有可能,你是皇上的儿子?”

    “颜伯你别乱开玩笑,”萧奎笑道,“我要是,那太阳打从西边升起来啦。”

    萧奎看了下房檐,凑上前,压低声跟颜伯耳语,“皇上老早就不能生育,是个人都知道。据说原先那个祁连就是个假皇子。”

    颜伯瞪大眼睛,“啊”了一声,果然皇家秘闻多。

 第七十四章:爷孙叙话

    元佑迷迷糊糊睁开眼睛,看到帐顶是一片明黄色,再眨眨眼,还是明黄色。黄色是御用的颜色,他家里不可能有这样的颜色,元佑猛地清醒过来。

    转过头,元佑看清,他所在的这间屋子极其豪华。屋顶雕龙画栋,雕花的窗棱里嵌着七彩琉璃。屋子正中有个黑檀木八仙桌,上面摆着一套天青色的瓷器,看着就是无价之宝。桌边摆着的圆凳上都罩着明黄色的凳垫。地上铺着一块西域来的彩格地毯。空气中弥漫着清淡的草木香。

    “醒来了?”一个浑厚的声音响起。

    元佑这才看到,就在床边,坐着一位穿着明黄色便服的老者。花白的头发,剑眉凤眼,鼻子挺立,跟自己还挺像。

    “这是哪里?”元佑坐起身,问道。

    “皇宫。”武帝按着元佑,让他躺下来,“你还没恢复,多躺些时候。”

    元佑惊讶地看着武帝:“我怎么会在皇宫,您是?”

    “皇上。”武帝慈爱地笑道。

    元佑吓得不轻,想起身,又被武帝按着,浑身不自在。

    “草民,见过皇上。”元佑诺诺地说。

    “别草民了,朕封你为殿前侍卫,以后你就跟着朕吧。”武帝笑着说。

    “谢皇上!”元佑莫名其妙,得了个官职。

    “你带回来的禄王谋反证据很重要,你再跟朕说说那边的情况。”武帝率先打开话匣子。

    这可有的说,元佑兴致勃勃地介绍起自己的经历:

    我叫萧元佑,我师傅叫汤虎,我跟着我师傅闯荡江湖已经有三年了。

    去年,我们在梁州的山区,被流民冲散,后来,我就一直在找我师傅。

    上个月,我无意中闯进一座银矿,里面的人都戴着脚链,一看就不是正经地方。

    在那些人中,我发现了师傅,还发现了我们山庄被劫走的两个家丁!

    我师傅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