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错嫁小娇妻-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时代,女子的嫁妆虽然是带到夫家去,但也是属于女子的私产,若她自己愿意补贴夫家没的说,否则夫家是不能挪用的。大户人家格外看重脸面,也不愿担上算计媳妇嫁妆的名声,媳妇死了嫁妆也只会留给她的儿女。这些道理宁熹都知道,只是没想到她才嫁过来,宋老夫人就这样信任她,将这些交给她打理。

    宋老夫人见宁熹惊讶的模样有些喜欢,长得好看总是讨喜些,何况宁熹将心思都写在脸上,叫宋老夫人也心软了些,道:“傻丫头,你知道不知道你娘家给的陪嫁有多少!”

    宁熹确实不清楚,只知道那日出嫁时,她的嫁妆比宁思还多些,叫大房恨得咬牙。可这也没有办法,宁家嫁女儿,公中每人是两千两来操办,加上五千两的嫁妆,剩下的就是姑娘家的父母自己给女儿添的。这也是包氏非要宁熹和宁思一起出嫁的缘故,一次操办,省下来的钱可不是能给宁思添上不少,可包氏千方百计给宁思添上了两千多两的嫁妆,也远远比不上周氏给宁熹置办,两人嫁妆放到一起,是越发不好看了。

    宁熹从宋老夫人那里接了差事,回到慧园便开始翻看账本,当然,也仅限于看账本,宁熹还没打算立刻去插手里面的事。宁熹两世都生在富裕的家庭,加上两世都是捧在手心的娇娇女,对于钱财她是真的没有更多的概念,所以宋老夫人把账本交到她手里,她也只是想着将账本翻一翻,心里也有个数。

    正忙着翻账本,琉璃进来禀报,道:“三奶奶,大奶奶来了。”

    宁熹才过门,世子夫人的册封还没有下来,府里都称宁熹为三奶奶。琉璃话音刚落,大奶奶杨氏便带着一众丫头婆子进来,笑嘻嘻地在宁熹面前坐下,道:“我自己进来了,三弟妹不会怪我吧!”

    宁熹放下手里的账本,叫阿秋收到小书房去,微笑道:“大嫂能来,我欢迎还来不及,怎么会怪!”

    “前些天我母亲派人给我送了些南方的特产来,就想着给弟妹也送一些尝尝鲜,我记得宁三夫人也是南方人吧!”杨氏看上去就是热情活泼的性格,笑着就把包好的东西送到宁熹面前。

    宁熹低头去看,大大的两大包,还扎了彩带,看不出里面放了什么,叫人收起来,向杨氏道谢:“多谢大嫂还惦记着我,我娘是苏州人,不知大嫂娘家在哪里?”

    “这可是巧了,我娘家在杭州,离苏州也不远呢!弟妹可曾去过苏州?我出嫁时还从苏州过,那时正是春天,可惜没能在苏州游玩一回。”杨氏接过阿秋青枝递过来的茶盏,喝了一口便接着说苏州的话题。

    “还是小时候去过一回,那时我才七岁呢,只记得那年冬天真的好冷啊!”宁熹虽然不清楚宋家几房的恩怨,但看宋缜的态度,宁熹虽然不至于特意防备他们,但多少也会留心,何况她与杨氏本来就是刚刚认识,并没有什么话说。

    杨氏闻言便笑了,“可不是嘛,说起来江南不像京城,下雪冷是冷,不过穿的厚实也就不冷了,那边湿冷湿冷的,真要比起来,也一点都不比京城温暖呢!”

    两人虽然不熟悉,但杨氏很健谈,从江南的地理风物说到京城里谁谁谁家的恩怨情仇,宁熹想起宋缜说想尝尝她的手艺,只是做妯娌的,也不好说赶人走的话,只得将亲自下厨的计划放到明天。正说着,外头一个小丫鬟被领进来,急急地向杨氏道:“大奶奶,出事了,大奶奶快回去看看吧!”

第一卷 第十章 作证

    杨氏闻言皱起眉头,道:“出什么事了?”

    小丫鬟抿着唇,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杨氏横眉一瞪,道:“有什么话就说,吞吞吐吐的做什么!”

    杨氏显然是个泼辣的,小丫鬟被杨氏一瞪,连忙道:“是、是林姨娘在院子里走动时,跟苏姨娘起了争执,苏姨娘一不小心将林姨娘推倒了,林、林姨娘她小产了……”

    “什么!”杨姨娘霍然站起身,“不是叫她好好在屋子养着吗?怎么偏就不听话!你们也是,不是交代你们好生照看着林姨娘,怎么不知道护着主子!”

    宁熹坐在旁边暗暗缩了缩身子,杨氏的表现格外浮夸,看上去确实是在心疼那个流掉的孩子,对那位姨娘恨铁不成钢,可宁熹却本能的觉得杨姨娘心里是高兴的。

    “奴婢……”

    “行了,还愣着做什么,还不跟我回去!”杨氏不等小丫鬟辩解,便打断了小丫鬟的话,摆摆手示意小丫鬟跟她走,向宁熹道:“今日与弟妹一见如故,本想与弟妹多聊一聊,没想到……我嫁到国公府也有两年多了,可一直没有好消息,这才做主给夫君抬了两位姨娘,好容易林姨娘有了身孕,谁知……弟妹恕罪,我改日再来同弟妹说话。”

    “大嫂正事要紧,都在一个屋檐下住着,几时不能一起说话。”宁熹点点头表示理解,起身送杨氏出去。

    杨氏走远了,红珠站在宁熹身边,有些感慨道:“大奶奶可真是个心善的人,姨娘出了事都着急成这样!”

    宁熹侧目看了红珠一眼,低声应道:“凡事不能光看表面,你道大奶奶跑来这里坐了这么久,就为了跟我说那些废话?”

    “那是为了什么?”一个低沉的声音响起,宁熹还没注意到说话的人不同,叹了口气道:“自然是找个人证,证明她不在场啊!你没瞧见……呃,怎么是你啊!”说着瞪了几个低着头的丫鬟一眼。

    宋缜轻轻一笑,“怎么不能是我,你还没说,你瞧见什么呢!”

    “没什么,不就是大嫂拼命掩饰笑容的扭曲表情嘛!”宁熹呵呵一声,说是要亲自下厨,连忙走开了,作为富裕家庭养出来的小公举,素描、钢琴什么的,是基本功啊,杨氏表情浮夸,但并不妨碍宁熹从中看出杨氏扭曲的笑容。

    当晚宋缜如愿尝到了宁熹的手艺,不过宁熹学的是烘焙,中餐顶多算是过得去,色香味顶多占了一个色。宋缜倒是不挑食,虽然味道一般,但至少看上去是赏心悦目的,也就没有发表不同意见。

    次日到宋老夫人那里请安时,杨氏已经到了,正捏着帕子抹眼泪,嘴里的话倒是很清晰,“祖母,才刚刚两个月的孩子啊,孙媳生怕出了事,不许人往外说,还特地让人护着她,可偏偏就……”

    宋老夫人头痛的按了按额角,招招手示意宁熹坐下,打断杨氏的哭诉,道:“好了,毕竟是庶出,没了也就罢了。我早就说过,嫡子没有出生就纳妾,难免惹得屋里头人心浮动,你偏偏要给那两个正经抬了名分!”

    杨氏听到前半句还在高兴,可见宋老夫人并不看重小妾肚子里爬出来的重孙,听到后半句却忍不住委屈。那苏姨娘是白氏远房的侄女,说是远了,可苏姨娘的娘带着女儿投奔白氏,偏偏得了白氏的青眼,偏偏那人还早早病死了,白氏就非得将那八竿子打不着的表姑娘塞给丈夫。杨氏做儿媳妇的,能拗得过婆婆的大胳膊,只得顺着婆婆的意思认下这么个妹妹。

    昨晚宁熹跟院子里的老人了解了一下国公府的情况,也了解了大公子宋纩院子里两个姨娘的情况。总体来说,镇国公府虽然没有什么不许纳妾的规矩,但妾室确实不多,老国公一辈子没有纳妾,宋缜父亲兄弟三个加上一位姑姑都是嫡出。到了宋缜父亲那一辈,兄弟三个只有宋二爷有两房妾室,但都没有生养子女。而到了宋纩,虽然娶妻还不到三年,但已经纳了两房妾室,便是昨日提到的苏姨娘和林姨娘。

    宁熹从阿秋口中得知,苏姨娘是二夫人白氏远房的侄女,据说跟宋纩还是青梅竹马,又有白氏做主,杨氏过门一年多没有好消息,就纳了苏姨娘。而林姨娘则是杨氏身边的丫鬟,苏姨娘进门没多久,就由杨氏做主,把林姨娘给了宋纩,目的也很明确,就是作为杨氏的臂膀打压苏姨娘。宁熹还没有见过那两位姨娘,但从杨氏的表现来看,杨氏抬举林姨娘打压苏姨娘,却并不希望林姨娘影响了杨氏的地位,否则也不会处心积虑的将孩子弄没了去。

    宋老夫人没有在这件事上纠缠,也没说要怎么处置那位闯了祸的苏姨娘,虽然宋老夫人确实想早点抱重孙,可先前没听说有这么个孩子,没有期待自然没有更多的失望,只提点了这么一句,便向白氏道:“孩子既然没有了,就送点好的药材给她调养身子,至于苏姨娘,既然已经嫁了人,也该收收心,毛毛躁躁的像什么话!”

    白氏自然连忙应是,对杨氏也有些不满。她费心为儿子求娶杨氏,是因为杨家是书香世家,往上还出过宰相、帝师,家世清贵,到了这一辈却并不出彩,算是宋纩能求娶的最好的一家。

    杨氏与宋纩定亲之后,杨家也在稳步上升,白氏对这门亲还十分满意,等杨氏过门之后才发现杨氏泼辣厉害,又会哄着宋纩,她这个婆婆都很难拿捏,这才将苏姨娘给了宋纩,算是给个下马威。而这件事上白氏是个精于内宅的,虽然没有证据,但也能看得出杨氏一石二鸟的计策,心里暗恼,嘴里却道:“儿媳也心疼杨氏呢,只是子嗣毕竟是大事……”

    “好了,大郎和大郎媳妇都还年轻,子嗣的事不急,如今大郎房里都两房妾室了,还能怎样?”宋老夫人有些不耐烦的摆摆手,接着道:“这两天三郎媳妇世子夫人的册封圣旨也该下来了,你让人给三郎媳妇多裁几身衣裳,她是新妇,免不了要出门走动。”

第一卷 第十一章 闲事

    这便是勋贵与宗室的不同,福王身份尴尬,世子娶媳妇还要过皇家的意思,但勋贵家中都是媳妇进门了,再由当家的上书请封。所以这桩婚事虽然出了一些意外,但几家达成了共识之后,将世子夫人的名字改成宁熹便可。

    因为这个耽搁了一些时候,宁熹世子夫人的册封到三日之后才下来,正式册封之后,虽然府里依然称宁熹为三奶奶,但在外面,宁熹已经是正经的镇国公世子夫人。册封圣旨下达,宁熹要进宫谢恩,原主虽然出自国公府,但因为三房在宁家的地位,宁熹还真没有机会进宫。宋老夫人也知道这个,但并没有太担心,毕竟宁熹作为外命妇,进宫谢恩也就是走一圈,拜见皇后和太后,只叮嘱宁熹不要多听少说,不沾惹是非便可。

    宁熹乖乖地应下来,便由宋老夫人身边的大丫鬟陪着,坐上了进宫的马车。镇国公是一等公,府邸离皇宫也并不远,路上时间不多,宁熹也不打听宫里的太后和皇后娘娘什么秉性爱好,只略问了问两处宫室的位置和道路。大丫鬟青衣是宋老夫人身边得力的人,也随宋老夫人去过皇宫,做大丫鬟的几乎都有过目不忘的本事,虽不可能了解清楚,但也给宁熹说了几处标志性的建筑。

    宁熹细细将青衣说的话记在心里,虽然不管从娘家和夫家来说,她都没什么仇家,但皇宫里稍有不慎就可能掉脑袋,她还是尽可能的有备无患。至于那些主子的性情爱好什么的,不说青衣一个小丫鬟不可能知道多少,便是听说了些,谁又知道真假,而她又不在宫里讨生活,大可不必在意那么多。

    就如宁熹所想,面见太后和皇后,都就是安安分分的见一回礼,两位后宫的女主子说些客套的场面话,赏些东西,便放她回去了。宁熹快要走出宫门,才吐了一口气,一个身着侍卫衣裳的人匆匆从后面走来,青衣吓了一跳,连忙向宁熹道:“三奶奶小心!”

    宁熹毕竟是习武之人,人还没有撞上来,宁熹就轻盈的避了开来,那人看都没看宁熹一眼匆忙往前走,连给宁熹引路的小太监都微微皱眉:“这是哪来的小侍卫,竟这般冒失!”

    宁熹皱起眉头,凑到青衣耳边低声说了一句话,青衣脸色一变,上前低声对小太监说了一句话。小太监闻言一愣,细看了前面的小侍卫一回,连忙向旁边招手,向宁熹道:“世子夫人恕罪,奴才临时有事要去办,叫小柱子送夫人出去。”

    宁熹点点头,并没有多问,那小太监便明白宁熹的意思了,嘱咐了临时找来的小太监一回,才匆忙跑去办事去了。

    坐到马车上,青衣才拍了拍胸口,道:“三奶奶是怎么瞧出来的,而且……”青衣想说,为什么要管这闲事,就算真是哪位主子跑出去了,她们又不是皇宫侍卫,与她们也无干。

    宁熹听明白了,她前世养得娇惯,可毕竟那个圈子活动的都是精明人,她不会勾心斗角,但察言观色是会的。闻言便笑笑道:“女子与男子毕竟是不同的,除非自小就把自己当成个男子。你想说我为什么多管闲事?青衣,这是不干我们的事,可有个词叫做迁怒。”

    青衣脸色一变,迁怒这个词在他们做下人的来说更为残酷,主子遇到了危险,主子做错了事,无论是否与他们有关,首当其冲的必定是他们。而到了皇家的事情上面,无论是否与他们有关,单单他们曾碰上那个人,别人的怒火就得撒到他们身上来。

    宁熹心里叹了口气,她并不是喜欢管闲事的,可皇宫进出的外命妇本来就不多,若是那位真的出了什么事,日后人家提起这件事,多半要说:就是镇国公世子夫人进宫那一日。多么好的标志性事件啊!若是宋家再有那么一两个仇家,她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可就在皇家面前挂了号了。

    宁熹只给小太监提醒了那么一句,皇宫里能露露脸的太监都是机灵的,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小太监跑去找能主事的,也乐得卖宁熹一个好,一个字都没有提到宁熹。在宁熹乘着马车离开了皇宫之后,一小队侍卫匆忙出了皇宫。

    宫里发生的事,宁熹也没有隐瞒,一五一十的对宋老夫人说了,听说了最后一件事,宋老夫人点点头,道:“熹儿做得对,说不得是哪位公主淘气,若真出了事可就了不得了!至于其他的,熹儿也不用担心,宫里做事的都是机灵的,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得了大家长的赞同,宁熹才算放了心,同宋老夫人告辞,便直接回了慧园。才刚刚进门,守在院子里的琉璃便迎上来,道:“三奶奶,四姑娘来了,在院子里等三奶奶呢!”

    宁熹点点头,小姑子来了自然是要招待了,问过琉璃,确认没怠慢了这位堂妹,宁熹才往院子里走去。如今正是暮春时候,院子里几株垂柳早已经抽出嫩绿的柳叶,院墙上开着黄绒绒的迎春花,虽不是什么名贵的草木,也算清新漂亮,四姑娘宋绾就坐在院子里,捧着茶看墙头的迎春花。

    见宁熹起来,宋绾起身行礼,道:“绾儿见过三嫂!”

    “四妹妹不必多礼!今日进宫谢恩,叫四妹妹久等了!”宁熹笑着请宋绾坐下,虽然丫鬟肯定解释过了,但宁熹还是自己解释了一回。

    宋绾才十三岁,笑起来还有一对酒窝,看上去格外讨喜,听宁熹这样说,宋绾连忙摆手,道:“我知道三嫂进宫去了,是五郎那个泼猴缠着我,我受不住才到三嫂这里多清净来了,三嫂不嫌我烦才是。”

第一卷 第十二章 穷书生

    宁熹自然道不会,叫人取了宫里赏赐的点心招待宋绾。

    话虽这样说,宋绾来寻宁熹,还真有其他的事,吃掉一块点心,宋绾喝了一口茶水,道:“三嫂,快到上巳节了,绾儿打算明日去街上买些丝绢,三嫂要不要同去?原本大嫂也要一起去的,只是大哥院子里出了些事,大嫂说她明日不好出门,叫我给她也带一些。”

    宁熹这才记起来,过几天就到上巳节了,到时皇帝会在曲江池赐宴,群臣都会携家眷同去,除了皇上赐下的御宴,也是春游踏青的好时候。这个时代讲究男女大防,上巳节是除了元宵和七夕,难得的允许少男少女们互赠礼物的节日,所以小姑娘们都会买了丝绢,亲手做些香包,男子则会采新开的花朵赠与心仪的姑娘。

    宁熹是已经出嫁的妇人了,但不说她这年纪的新媳妇,便是过了门三五年的,也会亲手做些香包送给丈夫,也算是夫妻之间的小情趣。宁熹对宋缜还没有那么深的感情,但作为一个难得的节日的乐趣,宁熹也不打算错过,毕竟如今的她来说,香包什么的除了亲哥哥宁一洵,只能送给宋缜,这样想着,宁熹也没有犹豫,点头道:“要去的,明日什么时候去?”

    “如今虽然还没进夏天,但午后日头也大了,我想着,咱们早晨给祖母请安了就出门,正好午间去汇珍阁用午膳,三嫂觉得如何?”小姑娘家出门的机会不多,难得有正当的理由出门逛街,宋绾虽然没打算出门逛一整天,但也都计划得满满的,心想若是绣楼耽搁不了那么多时间,还可以逛逛旁边的银楼和书斋。

    宁熹没有意见,两人就时间和行程达成了一致,宋绾十分高兴,道:“还是三嫂好说话,每回跟大嫂一起出门,大嫂都是算着工夫,买好了东西就回来,也不许在外面吃东西。”

    宁熹刚过门的,就算没有太精明,也知道不能说妯娌姑嫂闲话的道理,宋绾这样说,宁熹只笑笑道:“外面的吃食到底不如府里的让人放心,大嫂想来也是考虑这个,不过偶尔吃一次想来也没有关系。”

    “三嫂说得对,偶尔吃一次嘛,又不是日日都去!”宋绾说完就有些后悔,她已经十三岁了,这一两年母亲总在她耳边提点,叫她说话要留心,跟三嫂说大嫂不好的话显然要被母亲拎着说一回。说定了出门的事,宋绾还要去母亲那里报备一回,也没有多留,宁熹叫人包了一包宫里赏赐的点心,叫宋绾给堂弟带去。

    京城有两处繁华的街道,一个是前街,一个是南街,前街是京城建成之初坊市的基础上建起来的,周围都是达官贵人聚居的地方,除了地方略显狭小,多年来繁华如故。而南街则是京城的规模一次次扩张之后,特意在城南辟出来的地方,规划相较前街也更为成熟,上次宋缜带宁熹吃包子就在南街。

    南街与前街不同,前街还保留着一部分坊市的格局,南街则按照不同的生意划分了不同的区域,离花鸟市场不远,就是一处民居。此时一人作寻常少年打扮,穿过花鸟市场,匆忙向不远处的民居走去,才走进巷子里,几名混混模样的年轻男子便围了上来,嘴里不正经的说着话,伸手就要拉少年的胳膊。

    少年吓得后退一步,用力拂开对方的手,混混吃痛恼羞成怒,狰狞的骂道:“敬酒不吃吃罚酒,把他的衣裳给我扒了!”

    少年狼狈躲避,羞恼之中几欲撞墙,正绝望间,一队侍卫从后面追上来,领头的一人急中生智怒喝道:“光天化日之下,什么人竟敢拦路抢劫!”

    小混混们平日做些恃强凌弱的事,免不了被捕快巡城卫带去蹲一蹲大牢,虽不怕进牢房,寻常也不愿跟官府打交道,一见有人来,都一窝蜂跑了。

    卫队长见人跑了,分了几名侍卫去追,迎上惊魂未定的少年,行礼道:“属下来迟,叫公子受惊了!”

    少年惊魂未定,身子还有些发抖,说话也带了颤音,道:“幸、幸好你们来的及时,否则……”

    宋缜叹了口气,虽然是少年打扮,但细看就能发现少女姣好的容颜,更何况身上的脂粉香气还这么明显,想不让人发现都难,也难怪她傻乎乎的新媳妇都发现了不对。在外面宋缜不敢叫破身份,只劝道:“公子受惊了,在下送公子回府吧!”

    澄音公主抿着唇,遇到这样的意外她还在后怕,可想到她费尽心机出宫要办的事,她又不甘心,只是她也知道,既然让侍卫追上了,怎么也不可能再让她去,只得求宋缜,道:“宋表哥,我这就随你回去,可我有件事求你……”

    宋缜微微皱眉,他不喜欢麻烦,可若是这位公主不肯配合,再出什么幺蛾子,多半也不比这件事轻松,“什么事。”

    澄音公主松了口气,京城中的世家哪家跟皇家没点远近姻亲,她的母亲皇后娘娘与宋缜的母亲文氏还是表姐妹,她称宋缜一声表哥也没有错,宋缜虽没有表态,但问了显然是打算帮忙了。宋缜早前在外面拜师学艺,澄音公主只见过宋缜两回,一直觉得这位宋世子虽然总是温和微笑的模样,可并不像很好说话的样子。

    生怕宋缜反悔,澄音公主也不说废话,简单明了的解释道:“那个,我听说有人找林表哥的麻烦,所以……”

    “……”宋缜细看了一眼澄音公主,他母亲与皇后那一声表姐妹都已经远了,更别说他和澄音公主,只能说八竿子都打不着。然而他出师回京城就在羽林军中供职,也在皇宫侍卫里做了个卫长熬资历,关于澄音公主看上了个穷书生的话他也听说过,但实在没想到,端庄娴雅的澄音公主居然会为了那个穷书生做出乔装出宫的事。

    宋缜的任务是尽快将澄音公主带回宫去,至于那个穷书生怎么样轮不到他管,但一个穷书生都有本事往宫里送信了,还摆不平那一点麻烦?宋缜存了疑,一面让信得过的人按照澄音公主所说的,去找那个穷书生,一面让人赶了车来,亲自护送澄音公主回宫。

第一卷 第十三章 原来

    宋缜干脆利落的带了澄音公主离开,没注意到他们才走,一辆轻便的马车急急地赶来,赶车的四下看了一眼,向马车里道:“白夫人,附近并没有什么人起了冲突?”

    白皙如玉的手掀开帘子,四下一看,从花鸟市场到不远处的民居之间不过百米的距离,空荡荡的只有几个人匆匆走过,不要说流里流气的小混混,连乞丐都没见一个。白夜歌深深皱起眉头,前世记忆里,宁思到花鸟市场买花作为老王妃的寿礼,恰巧救下了乔装出宫被小混混调戏的澄音公主。有了澄音公主的看重,福王府对宁思自然好多了,而当日当值的宋缜则因为澄音公主偷跑出宫,被申斥罚俸,叫姑姑姑父好生高兴了一回。

    白夜歌心中一阵烦躁,她费尽心机避开了这一桩“好亲事”,自然不在意宋缜那个不相干的表哥过得好不好。相反的,宋缜冷落她十年,让她守了十年的活寡,没有利用价值最终被她的好姑姑害死,她乐得冷眼看着宋缜遭罪。原本她是打算着今日抢了宁思的机会,结下澄音公主这个善缘对她只有好处,可她如今身为妾室,硬是耽搁了许多时间才得以出门,如今看来,莫不是来晚了,已经错过了。

    白夜歌心中郁郁了一回,叫车夫赶车去花鸟市场,虽然刘敬棠偏爱于她,但她如今连个侧妃都不是,在福王府丝毫不敢行差踏错。

    宋缜这一日到天黑才回府,宁熹已经沐浴过了,斜靠在软榻上串珠子打发时间。宋缜进来时宁熹把刚刚穿好的一串琉璃珠子放在一边,接着穿剩下的,宋缜好奇,凑过来道:“这是做什么?”

    宁熹侧目看宋缜,抖了抖手里的珠串串,道:“穿一个门帘子,天热了,挂着布帘子不透风。”琉璃刚刚出现时物以稀为贵,有些好的比珍珠翡翠还贵一些,但毕竟本身不是贵重的珠玉,到琉璃工艺成熟起来,琉璃制品也没有那么贵重了。宁熹前两天查看宋缜的私库,发现有一箱子琉璃珠,问了阿秋也不是什么特别的物件,就拿来穿珠帘子。

    宋缜已经完全不记得这东西了,拿起宁熹穿好的在手里抖了抖,道:“还怪好看的!”

    宁熹点点头,宋缜回来了她总不好将宋缜晾在一边,索性将还没穿几颗的珠子放下,叫青枝收起来,随口问道:“世子今日怎么回来这样晚?”

    宁熹只是随口一问,被关心的宋缜却有些高兴,道:“今日宫里出了些事,这才回来晚了。”

    既然是宫里的事,宁熹就不问了,正想提一提明日出门的事,宋缜又有些不高兴,道:“你怎么不问我,宫里发生了什么事?”

    “……”宁熹茫然的望着宋缜,前世嫁了人过得十分舒坦的表姐跟她说,作为妻子,得给丈夫留空间,不要什么事都管,什么事都问。怎么她都表示不管着宋缜了,宋缜还不高兴了?

    宁熹顶多会点察言观色,至于管理自己的表情,也只有在庄重严肃的场合能唬唬人,在宋缜面前,宁熹简直什么都写在脸上。宋缜吐了口气,在宁熹面前坐下,自己解释道:“今日澄音公主假扮成侍卫混出宫来,险些遇到了危险,幸好及时得了消息,将公主送回宫去,否则今日当值的我必定是要被申斥责罚的。”

    说起这个,宁熹便想到她出宫时遇到的那个女扮男装的小侍卫,不由多问了几句。宋缜也没什么隐瞒将事情细说了一遍,道:“说起来这事有些蹊跷。”

    “哪里蹊跷?”

    “公主冒险出宫,是因为收到林君如遇到麻烦的消息,特意冒险出宫去救林君如的。可这件事说不通,林家早年也是书香世家,跟皇后娘家还有些亲戚关系,可十年前林大人因为牵连贪污,被罢了官,林家也就落败了,如今只能依靠一个小小的书局勉强度日。”宋缜微微皱眉,“林家与国舅家还有些亲戚关系,钟家也一直关照林家,按理说,林君如若是遇到了麻烦,求钟家远比求公主来得可靠,何况我派人去问,林家根本一点事都没有不说,林君如也说他虽与公主通过信,但都是通过钟家转达的。”

    宋缜说得条理分明,宁熹也不存在听不懂的问题,自然而然想到另一种可能,“所以,是有人借林公子的名义诓公主出门?”

    “正解!”宋缜蚝不吝啬的夸了一句,宁熹或许不够精明,但头脑是清楚的,“阿九真是我的福星,若不是阿九让人去报信,今日公主若出了差错,我丢了差事是小,在皇上和太子面前挂了号,日后可就难出头了。”宋缜是勋贵世子,日后要承爵,不能走科举的路,虽然有国公府的势力,但若是让皇家看不顺眼了,镇国公府的地位都得大打折扣。

    宁熹那时说得大义凛然,其实心里多少有些打鼓,说不定人家公主就是想出门逛逛,还要怨恨她坏了人家好事,此时听宋缜这么说,才算完全放了心,忍不住问道:“那公主呢?”

    “公主已经及笄,这事自然是要死死瞒着的,不过皇后娘娘托我给阿九带一件东西。”宋缜说着,将一个盒子递到宁熹手中。宁熹好奇地打开,巴掌大的盒子里放了一颗莹白圆润的大珍珠,论价值,今日她得的赏赐加起来都比不上这一颗,宁熹便明白了,皇后这是表示感激,也表示封口。

    宁熹当然不会往出乱说公主的事,便是好奇那位公主跟林家公子的事,也就是心里歪歪一下,顺便提起上巳节的事。

    宋缜对上巳节没有太多的兴趣,他跟着师父到处跑的时候不过这些节日,回来领了差事,上巳节皇上要在曲江池赐宴游玩,他作为侍卫长的工作量增大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