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极品闲医-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童公公一言不发地从怀里取出一只白瓷瓶:“我要这个。”
    林慧眼光一凝,这不就是装着给冯公公用的药膏的瓷瓶么?她的嘴角不由得抽了抽,不太妙。看来童公公也拿来用了。不光用了,还有了瘾头。
    难怪,童公公能爬到皇上身边的高位。这么多年来,黑的白的好的坏的能见光的不能见光的事情不知做过多少,何至于见到颗人头就受不得了,看来已经被英雄果影响。自控力大减了。
    “没有材料,我也实在没法子。”林慧摊了摊手。表示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哼!”童公公冷哼一声:“你别在这里装了!咱家已经打听明白,你这所谓的英雄果,是前一阵子从榆树街甜水巷东起第三家的康老克那里弄来的,一共拿了差不多三麻袋之多。”
    说道这里。童公公遗憾地扁了扁嘴:“可惜这个康老克也是偶然得之,弄不清这东西的来路。”
    “后来你安排人去买了大小瓷瓶六十只,就在你宅子往南两条街的杂货铺买的。”童公公晃了晃手上的瓷瓶:“跟这个一样大小的就有四十只。还有一些小些的。而如今满打满算,你拿出来的也不过十只左右。手上必定还有!上次你装模作样地让小祥子看你的药箱,也就骗骗小孩子罢了。自然还有放在别处的。”
    童公公一口气说了一堆,终于住了口,只盯着林慧不放,过了一小会儿,却是忍不住打了个大大的哈欠,两眼发湿,倒让眸中的冰冷之感弱了不少。
    呃,这瘾头,似乎还不小。
    想不到童公公居然这么肯下本钱,居然将这药膏的事情打听得一清二楚,连康老克都给翻出来了,话说到这个份儿上,林慧也就点头认了,冷冷道:“你连瓶子有几个都知道了,告诉你也无妨,我手上确实还有一些,不过实实是不能再给你了。”
    “再给你其实就是害你。所谓是药三分毒,更何况这药膏是给冯公公这样病入膏肓之人用的,乃是饮鸩止渴,让病重之人少受些苦楚罢了。”
    “若是常人滥用,后果不堪设想!只怕童公公此时已经有所觉察了罢!若是此时停止,不过难受几日,若是强行将我手上的也拿了去用,只怕情形会更糟!如今没有材料,回头你就是杀了我,也弄不出新的来了,自家也会更难受。”
    这些都是实打实的大实话,林慧也是真心想让童公公悬崖勒马。早知道会粘上童公公这样的人物,当初就不可怜那个冯公公拿这个出来了。
    只是童公公听了似乎无动于衷,脸上神情晦暗不明,随着外头的天色愈来愈暗,渐渐完全看不清他的神色了。
    其实林慧所说,童公公又是如何不知!他就是利用冯公公一心求药的心思,才硬从冯公公嘴里榨出了不少消息。此时想到冯公公断了药人不人鬼不鬼的模样,心底也不禁生出寒意来。
    只可惜拿到了消息一时高兴,想着冯公公断药的时间长了点儿,给的药比平日多了些,谁知那老鬼心急之下,一口气都用了,本来身子就弱,一下子用多了,居然呜呼哀哉,倒让童公公实在遗憾的得很。他直觉地知道还有许多秘闻可得,结果死人的嘴却再也撬不开了。
    童公公闷声坐了半晌,忽然道:“咱家已过花甲之年了。”
    就是六十多了。难道老了老了,要破罐子破摔?!
    “材料我会再想法子去找。”童公公站起身来:“你手上的还是先给咱家。呵呵,将来如何,谁知道呢?!咱家看你今日手段,只怕过几日就要再进宫给皇上治病了。若是治好了,一切好说。若是治不好……皇上不行了,冯老鬼的今日说不定就是我的明日!何需苟延残喘!”
    童公公忽然笑了一下,面容看不清楚,只能见到一口牙带着惨白晃了晃,让人跟着他从心底生出绝望来。
    这老太监好像很不对头啊。林慧默默地念叨,难道因为什么事儿压力太大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一十二章 进宫去?

“你别想糊弄咱家,”童公公两眼无神声音也没什么力道,可说出来的话却十分不中听:“要对付你,不比捏死只蚂蚁费力多少。”
    “要不,你进宫来?趁着我这老家伙还有点能耐,多少还是能帮得上你的。”童公公忽然转移了话题,阴恻恻的声音让林慧浑身直起鸡皮疙瘩。
    自己没事儿进宫去干嘛?伴君如伴虎,林慧一点儿往上凑的意思都没有。即便治病这个事儿,也是全看皇上自己的想法。
    林慧摇头道:“这阵子都要看顾谢吴二人,根本走不开。”
    童公公莫名地盯着林慧上下打量了几眼,冷笑道:“你装不懂么?居然拿谢吴二人搪塞。又不是让你近日就入宫去。我是说,像你这样的天阉,反正也是不中用,不如索性狠一点儿,去小刀坊做干净了,以你的医术本事,在宫里头自有一席之地,岂不是比在这外头混强些。”
    “说得直白些,如今宫里的妃嫔,等闲连太医都见不着,都是些不入流的医女诊治,若是有一位你这样的懂医术的内监,想抱什么样的大腿抱不上?即便将来新君即位,也断不会让你这样有才之人荒废的。”
    林慧只听得目瞪口呆,半张着嘴,半天没回过神儿来。
    真心后悔啊,千不该万不该,不该将药膏经过这死太监之手,如今这家伙利令智昏,调查在先,威逼在后,居然想让自己去做什么见鬼内监的想法都冒出来了。
    之前还担心被看出来是女子,想不到这位却是往天阉的方向去了——好像还要糟糕些。
    童公公显然误会了她的惊愕之情:“你以为咱家看不出来?你这说话的声音,跟公公们有什么大不同?整日套着围脖遮遮掩掩,不就是怕被人看见喉结小么?嘁,宫里头那些好大年纪才净身的,好些都是这么回事儿。天阉的话,净身的苦楚还少些。”
    哇靠。越说越离谱了。林慧终于忍不住板起了脸,她已经对跟个死模死样的死太监虚与委蛇感到厌烦了:“如今天色已晚,宫门也快要下钥了,童公公还是赶紧回去吧。我手上还有的那几瓶药膏。童公公若是不怕冯公公先例在前,只管拿去用。”
    连阉掉自己的说法都说出来了,林慧也懒得考虑童公公的下场了,不作就不会死,您老人家爱作就去作吧。就算鱼死网破。一枪在手天下我有,不信还打不过你个死太监。
    而且林慧从童公公的口风之中,隐隐感到童公公似乎并不是很在意皇上的死活,在这个当口,提到新君即位,真的合适么?
    真要在皇上面前比圣眷,要赢也许不容易,但要输也不见得。皇上如今也指望这自己给他治病呢不是。
    大概时辰实在太晚了,童公公意味不明地冷笑了两声,还是起身走了。剩下林慧在盘算。过上一阵子,还是让林辉找地方静修去吧,避避风头也好。
    童公公一路匆匆往宫城赶去,公私两回事儿,还得向皇上汇报林辉的医术。
    如果要数一数大庄的聪明人,万始皇帝庄正山绝对能算一个。如果要数一数大庄的冷酷之人,万始皇帝庄正山也绝对能算一个。如果要数一数大庄的权谋之人,万始皇帝庄正山当然也得算一个。
    皇帝并不好当,开国的皇帝更是要自创前所未有的机遇才能成事。天生的聪敏、后天的韬略、挥斥方遒的机宜、乃至天赐的运道,都缺一不可。
    庄正山很少被情绪左右自己的行动。虽然渐渐上了年纪。也不再像青壮时期那样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但能够超脱情志,冷静地看待事情本身,还是庄正山颇为自傲之处。
    如今他正在略为皱起眉头。想着刚收到的诸多汇报中的一样。
    作为一国之君,有的东西,他是直接把握在自己手中的。比如暗探。
    暗探也有好些级别,有的相对比较明朗化,朝野上下都是知道的,比如厂卫。还有一些则隐晦许多。通常只在有特定目的的时候出动。
    自家掌握和自家直接指挥还是两回事,皇帝又不是特务头子,有事情自然还是交待给心腹太监去履行。
    童公公从某种角度来说,就是为万始皇帝做灰色事件的。但皇上对他固然信重,却不表示没有监察。
    在庄正山看来,信任是一回事儿,合理的制衡是另一回事儿。
    可是,童公公居然会私下动用人手,去调查上次入宫请脉的医者之一林辉,这让庄正山觉得相当的不可思议。
    所谓私下,当然就是未经皇上授权的意思。由于童公公的地位在那里摆着,他吩咐下去的事情,大家会自动自觉地当成皇上要办的事情,自然会尽心尽力。
    就是狐假虎威。
    狐假虎威这样的事情,老虎其实是不在意的,看到大家对自己派出去的狐狸都不遗余力地卖力讨好,老虎当然只会感到虎威犹在。
    可如今狐狸自作主张地借用了虎威,在老虎看来,就是捋虎须的行为。
    童公公的手法不算差,若不是皇上也另行调派了人手要仔细摸摸林辉的底细,恰好因此发现了另一拨人,不然可能还真发现不了。
    庄正山轻轻敲着御案,觉得童公公的行为无法理解。若说童公公年纪大了,孤注一掷动用资源给自家捞些养老的本钱,虽然不对,至少有个动机。
    可费神费力地针对一位来到京城不久的年轻医者,查的又是鸡毛蒜皮的小事……这待遇通常只有构陷大臣的时候才用得上,难道童公公脑袋进水了?
    童公公脑袋不像进水的样子,他还能一板一眼地描述今日见闻:“……那林先生医技果然有过人之处,几针下去,原本略有些慌张的谢超便镇定下来,眼珠子也不疼了,任凭用支架定住,都没有不适之意。”
    “……这二人虽然都是换眼,似乎技法又有所不同,医治吴邦之时,选了另一把极薄的弯刀,不是之前用在谢超身上的直刀……”
    “奴才无能,身子撑不得,这些都是跟着同去的小祥子所见,若是皇爷还要问时,今日太医院的贾太医也在旁观看,可传来询问。”
    童公公深谙“不必要的时候不要撒谎”“九句真话夹一句谎言才最有效“的真谛,丝毫没有隐瞒自家未在现场之事。
    作为皇家的奴才,分寸和火候都很重要。(未完待续。)

  ☆、第二百一十三章 合作

贾太医丝毫没考虑过,皇上会不会因为自己旁观的事情,就召过去询问。他先是抚慰了一番有点儿惊吓过度的长孙。
    说到底,贾辰不过是个十几岁的少年,素来学的是大方脉,难看污秽的病处当然也见过不少,但人头还真是第一次见,遑论是一个那么诡异的人头。
    贾辰神色颇为有愧,并且问了一个贾太医都没想过的问题:“爷爷之前提起过,那位林先生还有个妹妹,医术亦是十分了得,怎的他不找自家妹妹帮手,倒费力从太医院寻人?”
    贾太医也想起来了,自己之前还有过做媒不成的事情呢,怎的倒将林姑娘忘了。林姑娘不出现,自然是不想混迹男子之间,而且这次的情形连贾辰这样的小伙子都顶不住,许是林先生做为哥哥不想妹妹难受。
    “嗯,你倒是提醒了爷爷,”贾太医匆匆起身道:“我得去给申老爷子修书一封,问问他家老太爷的旧事。”
    贾辰奇怪的看着爷爷离去,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爷爷是去试图牵媒搭线去了。
    并不是贾太医如何热衷做月老,而是这个年代拉关系不外那么几种。医者之间不像文人,讲究座师房师同榜同年之类的交情,除了基本的师承流派之外,联姻便是最常见的法子了。
    如今的林氏兄妹,在贾太医眼里潜力值甚高,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直抵御前的,何况几个回合下来,贾太医对小林神医的医术还是极其钦佩的。
    上次说和姚家不成功,贾太医并不觉得气馁。林姑娘与申家的婚事,可是她哥哥自家亲口提到的。在贾太医看来。小林神医口中的申家,八九不离十就是琼台申家。不然那有那么巧的,另外还有一个能入九玄真人法眼的申家?!
    贾太医的信件还在路上走,林慧却已经回家了。
    陪了谢超吴邦两日,情形平稳无异常,除了抗感染之外,其实也没有多少要做的。林慧觉得没有必要一直守着。便交待了洪医士一番回去了。
    街道还是熟悉的街道,巷子也还是熟悉的巷子。呃,门口那个看着有点儿面熟的家伙是谁?
    林慧仔细打量了一下侯在门口的长衫青年。一时没想起来,不过等那人也反过来打量了一下,开口问了一句:“请问是不是林先生”之后,林慧倒想起来了。
    这不是百草堂上白木堂的少东家兼掌柜么?
    不过之前是林慧出面打交道。如今“林辉”应该不认识才对。
    “您是……?”
    “敝姓白,之前有位林姑娘曾经跟在下接洽过药品事宜。”白少爷说话相当的客气。一边说一边从怀里掏出之前林慧给他的样品来:“就是这个。当日林姑娘留下了此处地址,说是可以来这里找林先生洽商。”
    白少爷说着笑起来,两眼弯弯道:“二位如此相像,想来必定是林姑娘的兄弟了。”
    林慧点头道:“原来如此。请入内说话。”
    白少爷的来意很简单,就是对上次林慧提供的药品很有兴趣。
    林慧之前的说法是“代卖”,故此白少爷跟父母商量之后。本意是等着林慧再次前来。
    代卖这种事情,一般都是卖家资本不足以独立支撑店铺。而名气又不足以成为药铺的供应商,所以才不得已为之,自然是提供货架的一方相对占据主动。
    只是这位林姑娘惊鸿一现之下,居然就此绝迹不来了。白少爷本来就对此药极有兴趣,后来又听闻了林慧在德仁堂门口的事迹,愈发心热,强忍了一阵子,终于放下身段主动找了过来。
    “令妹上次言道,有意在小店代售。”白少爷并没有寒暄太多,直入主题。
    “呵呵。”林慧打了个哈哈:“女孩子家总是贪心,想多赚些。只是这药品配方复杂制药繁琐,我意要么直接卖断方子,要么以方入股。制药卖药这样的事情,还是交给白少爷这样的行家去做更好。”
    这才是林慧的本意,顺便捧捧白少爷亦是应有之义。
    白少爷的目光登时亮了许多。
    代卖的话,其实就是变相的出租货架,并没多少意思,本来白家是想着先同意林姑娘的要求,大家结个善缘,之后再慢慢谈及其他。不想这位林先生更加爽快,岂不是一拍即合!
    “请教一下,不知此药何名啊?”白少爷毫不掩饰自己的欢欣之情,呵呵笑了几声之后才想起来,连药名都不知道呢。
    “驱风油。”林慧微笑道:“之前要冠上什么名号倒是无所谓,就算称作白木驱风油也无妨。”
    作为后世最为常见的、适用范围极广的居家旅行良药,林慧对驱风油的前景非常看好。
    白木堂经过这段时间的研究和试用,对这药亦是满心期待。
    林慧的条件很简单:要么五千两银子买断,要么拿了方子去制药卖,每瓶分一两银子过来。
    事情太过顺利,白少爷倒犹豫起来,五千两银子不是小数目,白家固然拿得出来,但拿了之后,手上的闲钱就不多了,还要安顿生产,便有捉襟见肘之感。
    所以白少爷倾向后一方案,等于大家分摊前期的风险,不过若是卖得好,林家所得,可能会远超五千两。
    在确定之前,白少爷还有问题:“林先生难道不怕我们拿了方子,回头分银子的时候捣鬼?林先生打算派人过来参与么?”
    合股各方都派人出来互相监督,是极常见的合作方式。只是白家素来只用自家人,怕外姓人进来一道混得久了,将白家的秘方学了去。若是林先生坚持要安插人手,白少爷便做不得主了。
    林慧才懒得费事,自己手上并没有合用的人选,也不打算去找。
    “若是以方子入股,自然对收益有大致的估算。”林慧漫不经心地答道:“达不到预期,要么是有意隐瞒销量,要么是贵处不善经营。我另找人合作便是。”
    方子都给出来了,还说什么“另找人合作”,这人是做生意的么?
    白少爷目露异色。(未完待续)

  ☆、第二百一十四章 一匣子,请随意

白少爷那种看外行的神色,当然落到了林慧眼中。
    若是纯粹从经商的角度来说,林慧的提议当然是相当粗陋的,简直是留下无数弊端,根本不是用心赚银子的意思。
    林慧微微一笑,招呼一声,自家回屋里拿了一只木匣出来。
    白少爷难免好奇,凝神望去,只见面前的林公子不慌不忙将那木匣打开,里头竟然是满满一匣子长方形的折纸。
    林慧在匣子里翻了翻,将驱风油的配方找出来,递给了白少爷。
    “喏,就是这个。配方和制法都详细写好了。”林慧仍然是一副漫不经心的劲头。
    白少爷将折纸打开看了看,里面用整齐的小楷写的清清楚楚,果然是林公子所称的内容。
    这么就给过来了?白少爷忍不住吞了一口口水,喉结上下滚动了一下,眼光不自觉地想那木匣中飘去。
    那匣子里头,只怕至少有五六十张罢……难怪人家轻描淡写根本不将驱风油的合作放在心上。
    “白少爷想好了合作的方式,写文契过来便是。总还是要有所依凭。”林先生的声音好像画外音一般,从匣子上方传了过来。
    白少爷神不守舍地盯着一双修长的双手将匣子盖了起来,似乎要收起来。
    “等等!”白少爷两眼放光制止道:“原来林先生还有别的,不知道是否有意放出来?”
    林慧之所以将合作方式弄成如此简单,就是希望尽可能将上好的成药投放市场。
    银子是赚不完的,够用就行了,难道非得成为巨富不成?说到底,每日三餐一宿罢了,就算有钱了,难道能一天吃六顿睡十二个时辰?这不科学,也不健康。
    所以不如让利给商家,更加有利成药尽快上市流通,帮助到病者。
    林慧将匣子重新打开。往白少爷面前推了推,笑道:“既然白少爷有意,那就再随意取一张便是,条件和驱风油一样的。”
    白少爷看了看手上的驱风油方子。又看了看匣子里的折纸,头上微微出了点儿汗。
    这样随意摸,就有些风险了。驱风油是见过样品知道用途的,自然也就能大致估算出销售的对象和赢利情况,可别的方子。就完全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了。
    白少爷犹豫了一下,咬咬牙,还是伸出了手去。反正大家到如今都还是君子之交,真金白银都还没摆上桌呢,实在不行,说不得也可以反悔。再说,还可以采用第二方案,卖完了再分银子,风险尚属可控。
    从一摞折纸的中间抽了一张出来,白少爷终于想到了林先生的另一层用意:让自己随意抽去。其实也就是变相的告诉自己,这一匣子都是实打实的,随便哪一张都是好东西,没有滥竽充数的。
    想到此层,白少爷心中更加安定了许多,打开手中的折纸一看,上头写的是“五子继宗丸”,和驱风油一样,具体的配方和制法都写得十分详细。
    揣摩了一下方子里的“五子”,也就是枸杞子、五味子、覆盆子等等。白少爷忽然觉得这五子继宗丸简直跟驱风油不相上下!驱风油胜在用途广泛,但是炼制还是相当的麻烦。这丸药提升肾阳专用,但若是效果好,却能售价更高。而且丸药的制作简单得多。
    白少爷的心思一下子火热起来。
    难怪人家不怎么在乎,随随便便来个姑娘到铺子里就谈生意,随随便便提出方案就可以合作,根本没有斤斤计较的意思。
    谁手上有这么多方子准备放出来,自然不怎么在乎一个两个的。凡是合作的另一方,为了后续的方子。只能尽心竭力不敢玩猫腻,不然人家连理由都不用说,只管找别家就是。
    白少爷珍而重之地将驱风油和五子继宗丸的方子都收好,表示回去跟父母商量好合作方式,就会送文契过来。
    林慧点点头,笑道:“若是我不在,说明白交给门上就行了。”
    “你不怕我拿了方子再不回头了?”白少爷终于忍不住问道。实在是他心里有那么一瞬间,起了拿走便是的念头。
    “你拿了去干嘛呢?自然是制药来卖。”林慧一本正经地分析给白少爷听,见白少爷点头认可,继续道:“那么首先,有好药上市,需者得益,总是济世助人,自然是好的。仅是这一样,就没什么可遗憾的。再者,只要有成药在市面流通,自然有线索可循,也就能找到你,或者你转手出售之人。只要能找到人——”
    林慧的眼睛眯了一下,微笑道;“那就好办了。再说,你在百草街上还有铺子呢,虽说是租的,就算脱身走了,当初租铺子还有保人,总有法子找到。”
    白少爷冲林慧拱拱手,笑道:“总觉得林先生不拘小节,竟是不计较银钱,以病者为先。当真令在下惭愧。”
    “都是师傅传下来的,收着也是收着。而且师傅素来教导,物尽其用为上,拿出来传世才是正经。”林慧点了一下方子的来路。
    白少爷的郁闷就别提了,都是医二代,差别咋这么大呢。人家师傅一传就传一匣子,还交待要放出来。自家就那么三两个“祖传秘方”,还被捂得严严实实,若是自己敢向父母提议,将方子拿来卖钱,估计会被家法狠狠收拾一顿。
    送走了白少爷,林慧好好睡了个午觉,便叫上冯队和两个护卫,要出去走走。
    冯队显然不像从前那样紧张安全问题,丝毫没有阻拦。困守在这个小宅子里,冯队自己也很想活动活动。
    大家索性将马车赶了出来。四皇子借的马车还是挺舒适的,在这京城地面上,也不算抢眼。
    只是刚走了几条街,马车就被拦住了。
    前面的横街有队伍要经过。
    林慧在车里便听见周围的人越聚越多,似乎在三五成群地议论,自己也打起车帘来看。
    这支队伍显然是从城门方向过来的,似乎是要往宫城方向去。
    前头似乎有些类似礼部人员的引导现先队,已经过去看不见了。林慧一眼看去,只见红彤彤一片,是一队青年,上身穿着红彤彤的双排扣军装,下身是黑色的马裤,看起来倒是十分精神,就是保暖不足,一个个的长鼻子冻得红红的,有的还流下了清鼻涕。
    居然是外国人?!(未完待续。)

  ☆、第二百一十五章 长眙也有番街

队伍不算长,转眼也就过去了,拦着路口的几个营兵跟在队伍后头而去,马车和路人都自由了。好些人还一路跟过去。
    林慧在南邬城倒是见过不少西域过来的番商,羯山人的模样也带着点儿异域风情,但是像今日这样有欧洲格调的外国人,还是头一回见到。
    看情形,有官方开道,这队人应该是有来头的。林慧跟冯队商量了一下,索性也跟过去看看热闹。
    有同样想法的绝不止他们这几个人,那只队伍像彗星一样,后头拖着长长的尾巴。林慧的马车以步行的速度在这条“尾巴”中慢悠悠地晃荡着。
    周围有些人是更早的时候便一路跟过来的,大声小气地议论着,林慧留神细听,渐渐弄清楚了这些人的来路。
    原来大庄的领域,大多是内陆,只有一路向东,才有一段地方临海,世人只称之为东海口。
    东海口最早只有一个港口东港,后来船只渐多不敷使用,在北上百里左右另辟小海湾做港口,大家便将原来的东港称为大东港,后来的小港口称为小东港。
    因为临海的地方少,大庄自己几乎没有什么海船,只在港口设了军营,防着海盗上岸而已。往来港口的船只,基本上都是外来的。
    最多的是穿梭附近海岛礁屿的小海船,多为身家丰厚的海商所有。有时候也有来自远方的大海船,只是大家都没有海图在手,其实也不知道到底从多远的地方过来的。这样的大海船,最是受欢迎,多有极少见的货物。甚至还有来自远方的金发美姬,虽然收费不菲,仍是许多人上船去帮衬。
    如今这队人便是来自在大东港靠岸的大船,显是有备而来,带着某国的往来国书,还请了长期在海上活动懂得番话的通译,要求要面见国君陛下。
    大东港其实离上眙不算很远。也就是三四日路程。地方官知道了消息。不敢怠慢,匆匆上禀之后,便派员将这批人护送到了上眙。
    “听说他们的船老高老高了。”说话的人离马车不远,在车里能听得清清楚楚,声音是个粗嗓门的男子:“桅杆比护国寺的金塔还要高!船帮都是铁做的!”
    那人的同伴声音尖细许多,似乎不怎么相信:“那怎么可能!这么高的船。遇上大风还不一下子吹歪了?再说,铁块子那么陈怎么做船。到水里还不沉到底下去?最多也就是木头外头包了铁皮耐用些罢了。”
    粗嗓门大概也没亲眼见到,并不在这个问题上啰嗦:“管他真的假的,总是个大船没错的。反正这船又开不进来,理它作甚。听说这队人还带着黑白双煞。我刚才使劲儿看了半天,倒是没看见。”
    “黑白双煞?”尖细男声音又拔高了几分:“什么黑白双煞?”
    “就是有一位从头到脚都是穿黑色,头上带着黑帽子。身上穿着黑袍子,怪模怪样的。另一个正好相反。一身白跟戴孝似的。听说这两人一起下的船,就给叫成黑白双煞了。”粗嗓门看来知道得不少。
    林慧在车里听得有趣,差点儿笑起来。一身白的一时想不明白,那一身黑的,多半儿是传教士罢,一下船就整了这么个外号,只能说交友不慎了,谁让他恰好跟那个一身白的走一块儿呢。
    前头的队伍直走到理藩院门外才停下来,远远见到理藩院的官员出来迎接,转眼便带去了理藩院对门的四海驿馆。
    四海驿馆素来专为接待外来使团使用,看来这批人被定位的规格还挺高。
    人都进去了,没热闹可看,后头的长“尾巴”也就渐渐散去了。林慧却一时没走,主要是一直没听到这些人说话,心中好奇到底是不是说得是英语。反正就是出来逛逛的,就在这附近逛也是一样。
    理藩院算是礼部的属院,顾名思义有些类似小一号的外交部,专门接待使团,处理跟属国和邻国的关系。
    林慧让冯队将马车找地方停了,下来四下看了看,发现这一带还蛮有趣的。
    附随着理藩院,这一带形成了自具特色的风格。
    四海驿馆规格高,只有正式的使团成员和得到认可的附属人员比如通译才能入住,故此附近还有些小型的客栈,自然是为了不能住进四海驿馆的人员准备的。如今林慧所乘的马车便停在其中一间里头。
    既然这一带是外国人常来常往之处,便又衍生出别处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