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权臣娇娘-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面都没露,更别提这么精心安排了。
余下的几个小小少年也都跟着点头应和,其中一个学子服洗的发白的高个儿小少年,平日里很沉默,此刻却也跟着说了一句,“伯母人很好。”
他这一开口,谢乔便更加激动了,这位仁兄平日里可是高冷的学霸,竟然也应和他了,他拍拍对方的肩膀,对着勋哥儿激动道,“你看,连魏甫都这么说了,果然是英雄所见略同!”
勋哥儿被他们起哄得没脾气了,虽然他娘是很好,但他也不希望这么多人羡慕他,珍宝就是要藏着才行,偶尔给外人看看,但可不能让外人觊觎上啊。勋哥儿忙寻了个众人都感兴趣的话题,将谢乔等人引着去看莲花去了。
书院琴棋书画都要教,最近刚好教到绘莲,众人都一窝蜂往莲花池去了,想着多看看莲花的模样,画幅好画交给先生。
勋哥儿和魏甫落在了后头,勋哥儿温和,魏甫比他长了三岁,却是十分寡言的性子,两人一道走,忽然便听魏甫开口了。
“等回了书院,棋课的时候,我们做棋友吧?”
勋哥儿满心惊讶,他这个同窗棋艺精湛,往日都是同师长对弈的,毕竟与同窗对弈,很难让他进步了。魏甫这话的意思,分明是要指导他的棋艺了。他同魏甫的关系其实一般,但两人在书院乃是住的隔壁,所以才将他邀了过来。自己这是什么时候入了这位同窗的眼了?真是奇怪。
他虽然惊讶,却也不是不识好歹的人,何况,他也十分欣赏魏甫的才华,当即便笑着一口应了下来。
“好啊,一言为定。那你有空的时候,咱们一起作画吧。这样子,还能彼此点评点评对方的画。”
魏甫自然也是应了下来,他还是头一回这般交朋友,聊完这一阵,便十分不自然地转开了眼神,“专心致志”赏起了莲湖里的莲花。
他的眼神落到莲花之上,心思却没放在莲花上,在脑海里重放方才的对话,琢磨着自己有没有哪里做的不好,这毕竟是他除了讨论课业之外头一回私人的交往,实在有些不放心。
勋哥儿见新交的好友光盯着莲花池看,便在一旁做起了主人家该做的事情,将莲花池都介绍了一遍,又将莲湖引申到了绘画课上师长所说,一下子便吸引了众人围了过来。
正在屋里陪着小儿子的蓁蓁还不知道,自己仅仅只是帮着招待了勋哥儿的几个小客人,一下子就让几人之间的感情更深厚了,还令勋哥儿交了个多年之后仍然视为良师诤友的好友。
第150章 。。。
直到入秋的时候; 一直借住在覃家的福姐儿终于要回程家了。这回程宁在院试里一举夺得了生员的功名,这下子,原本无人问津的福姐儿; 一下子就变得炙手可热了。
其实也不全然是因为兄长的原因; 福姐儿本来的自身条件也十分出色; 模样生得很有福气,不是那种妖妖娆娆的长相,男子喜不喜欢另说,但婆母们却是最爱这种旺夫旺家的长相,看着便舒服。
再加上; 程垚一片慈父之心; 靠着面子将女儿送进了覃府; 由蓁蓁这个知府夫人亲自教养; 从名声上,便比寻常姑娘家要好了不少。尤其是,蓁蓁也舍得用府里的宴会给福姐儿练手,倒是让来府里的官夫人们; 早早发现了福姐儿管家的才能。
眼看着一双儿女都有了起色; 程垚也生怕夜长梦多,亲自相看了上门求娶的人家; 好不容易才算是定下了一户人家。不算大户人家; 同程家倒是门当户对,他本来也没希望自家女儿攀高枝,特意选了吴家。
吴家算不得大户; 但也不至于让福姐儿一嫁过去就过苦日子,真正让程垚看重的,是吴家门风清正,有“年过三十未有子方可纳妾”的祖训。程垚自己一时鬼迷心窍纳妾,对福姐儿却是一片慈父之心,特特挑中了吴家。
相看那一日,吴家来的乃是福姐儿未来的婆母吴孙氏,吴孙氏倒也不全是冲着程宁这个生员来的,相反,她还挺看重福姐儿本身的素质能力。虽然也希望程宁日后有成能拉扯他们一把,但日子到底是要靠自己过的,娶个贤媳的好处,可远远胜过有门好亲家。
八月初三的时候,吴程两家交换了庚帖,又行了纳吉之礼,这亲事便算是尘埃落定了。福姐儿便成了待嫁的姑娘家,不能轻易出门了,但她感激覃家对她的照顾,还特意来了府上一回。
自己亲自教过的孩子,哪怕没什么亲缘关系,蓁蓁也是用了好些真心的,因此她来,蓁蓁很高兴,笑着把人迎进屋里。
福姐儿已经是大姑娘了,又因为跟在蓁蓁身边,耳濡目染之下,说话做事都极有章法,不急不缓得将自己的近况说了一遍,提起自己未来的夫君吴帆的时候,还露出了女儿家的羞涩。
蓁蓁没打趣她,反倒是细细听着福姐儿的话,听到她谈起对于婚后生活的担忧的时候,也没笑她心思重,反而很细心地劝慰她。
“吴夫人,我有过一面之缘,瞧着是个极正派的人,虽然不爱说笑,但做事很讲道理。你嫁到吴家,对着婆母做到敬爱二字即可,无论人前人后,都不可说一句闲话。”
福姐儿大大的眼睛看着蓁蓁,眼中流露出了慕孺的神色,十分认真听着蓁蓁的教诲。
“女儿家嫁人,婆媳关系是一回事,但夫妻关系更是不能怠慢。你进了吴家,别急着管家,自己院子的下人收服了就好,其它的精力,就都放在夫君身上就是。你爹想必也相看过吴公子,应是个正派的人,你对他用了真心,他必然也不会辜负你。男儿志在四方,很多时候都大大咧咧的,但咱们女儿家得心细些。”
蓁蓁边说,边看着担忧而害怕的福姐儿,忽然便有了种嫁女儿的感觉,这还是旁人家的女儿,若真是她自个儿的女儿,那她得多操心啊?
福姐儿也很感激,她家中是没有人同她说这些话的,爹爹是男子,能替她相看夫婿就已经是很细心了,而娘则只考虑哥哥的婚事,鲜少能见着面。说实话,即便是娘要教她,她也不愿学娘的经验,程家走到如今这个地步,子不言母过,但她心里知道,爹有错,娘也并非无辜。
她内心十分感激,等到蓁蓁送她走的时候,福姐儿没任何征兆地跪下磕了个头,蓁蓁都没来得及扶。
福姐儿磕过头,便告辞了。蓁蓁倒是满心惆怅起来,等到覃九寒夜里回来的时候,两人在榻上歇着的时候,蓁蓁忍不住叹息道。
“我今日瞧福姐儿要出嫁,很是舍不得。不由联想到,若是咱们日后有了闺女,也要同福姐儿这般嫁作他家妇,便心里更不是滋味。”
覃九寒见妻子是真的有些发愁,认真思考了片刻,才正色道,“你放心,我们家姑娘,我定会为她挣下一份不菲的嫁妆的。你若是担心婆家欺负她,咱们便学公主下降么,给她准备个宅子,她不开心,便不在婆家受气,干干脆脆带着孩子搬出来住。公主能这样,我们家姑娘也能这样。”
蓁蓁听他这么说,十分纠结了考虑了片刻,还是理智胜过情感,才万般不舍道,“你这样子,亲家可不知道会怎么想咱家呢,说不定还觉得咱们不讲道理。有你这个爹爹给闺女撑腰,想必亲家也不敢随意看轻咱家姑娘。倒是勋哥儿和温哥儿,要让他们好好替妹妹撑腰,可不能不管妹妹。”
覃九寒故意冷着脸道,“他们敢,我不打断他们的腿!”
蓁蓁被他逗笑了,知道他是在惹自己笑,轻轻推搡了他一下,才道,“做什么这么凶,好像就闺女是你的,儿子是捡来的一样。”
然后,便看男人挑挑眉,意味深长道,“儿子是怎么来的,你不知道?”
蓁蓁:……莫名觉得,相公越来越不正经了,明明以前可严肃了,凶神恶煞的,吓得她这个寄居的小孤女连哭都要躲着哭。
想到以前的事情,蓁蓁又忍不住觉得,世事真是奇妙万分。
那时在牢里,她可从未想过会有今日,女牢中皆是样貌丑陋不堪的妇人,除却她们几个刚被丢进牢里的娇娇小姐。那些女犯见了她们,就爱说些腌臜话来吓唬她们,什么“妓馆窑子”“歌姬舞女”“陪/客”的话,总能吓得她们这些不知世事险恶的小姑娘抱作一团。
那些女犯便哄笑开来,笑着笑着,不知不觉便泪流满面了,泪水冲开面上的污浊。比起哄笑,蓁蓁常常觉得,那些女犯的眼泪,更令她害怕和畏惧。
那是一种深深的绝望混杂着认命的情绪,伴随着牢中钻来钻去、窸窸窣窣的老鼠的吱吱声,让整个黑暗的牢房都显得格外恐怖。
蓁蓁下意识揪着男人的衣襟,抓的紧紧的,手指都有些发白了。但很快的,覃九寒就好像发现了她的恐惧一样,将她的手捉进手里握着,带到嘴边轻轻琢吻了一下,十分自然地提起别的事情。
“院里的桂花开了,你替我做个桂花香囊好么?”
“好啊,我还想试试做桂花糕呢。温哥儿现在胃口越来愈大了,连树下拣的桂花都往嘴里塞。我都拦了好几回了……”
“下回让他吃就是,省得不长教训。”
这个做阿爹的,显然对于儿子爱黏着妻子这件事很不满,半点没有“慈父之心”地嘲弄道。
“要坏肚子的,他小孩儿家家的,咱们不好同他计较的……”
“……”
蓁蓁靠进男人的怀里,只觉得更深露重的夜里,靠在这样温暖的怀抱里,乃是再令人安心不过的事情了。
……
覃九寒在青州府的任职,其实也并非顺风顺水的。青州府读书风气重,读书人最是固执不过,很难动摇。
他在青州府所为甚多,但到底不是青州府的人,有些事情,下面的官吏不愿他插手,他也懒得多加干涉。
做上官的,若真要事事操心,哪里有那么多的时间,能够管束好下官的行为,靠着坐壁上观的制衡态度,反倒能令事□□半功倍。
但是,当青州书院的事情,闹到他面前的时候,他也并不觉得奇怪。
青州书院乃是青州府最有名的书院,渊源悠长,是圣人曾经讲学过的地方,乃是天下读书人的圣地。因此,青州书院的院长,不简简单单只是个书院的院长,即便是在青州府的官场,亦有着不轻的分量。
原先的书院院长年老体弱,早已辞去院长一职,书院的三个教授共执牛耳,三人有商有量安排书院的各项事宜。但数月前,郭家有功,郭老爷子升官,隐隐之中便高过另外二位,虽无院长之名,但颇有院长之实。
原本郭老爷子若能好好做下去,倒也是相安无事的事情。偏偏前些日子,姓李的那位教授,他家中的子侄因为德行有污被书院开除。剩下的那位也是不走运,偏偏他担责引进书院的厨妇,惹得半个书院的人都腹泻不止。
这事情闹得很大,吓得蓁蓁都忙亲自去了青州书院,带了个老资历的大夫上去,给勋哥儿和他的同窗们都诊脉一番。
这下子,青州书院几乎成了郭家的一言堂了。本来李齐二位都觉得乃是自己有错,无颜置喙什么,更没有脸面去插手书院的事情了。
但是,就在数日之前,李姓的那位教授家中的那位子侄,忽然便悬梁自尽了,留下了一封书信。李姓教授看过书信,在书房内痛哭了一夜,第二日便来了覃府,与他一道来的,还有他的同僚齐大人。
覃九寒垂眸看向垂垂老矣的两位老人,亲自上去扶了二人起来,宽慰道,“李老,人死不能复生。”
李老老泪纵横,虽说不是他的亲子,但从小便跟着他在青州书院念书,感情很深。更何况,他乃是李家的族长,若是任由子侄辈遭人欺侮乃至身亡,那他这个族长,很快就要失去人心了。
于情于理,他都必须摆出这样的做派。覃九寒亦是明了,他一半是真心难过,另一半未必没有夸大的成分。
“我会查清此事,二位勿要忧心。”
覃九寒一锤定音,淡淡便将事情给允下了。
青州书院是青州府不能动的地方,但是这一回,他偏偏要动这不能动的地方。
第151章 。。。
最近的时日; 郭老爷子几乎日日春风满面,他自己心情好,自然见不得旁人愁眉苦脸; 委实太倒胃口了; 所以; 当看到妻子又在满脸忧愁担心乡下的女儿时,郭老爷子蹙眉咂舌,十分严厉地道。
“三娘子自己看走了眼,那就得承担苦果,谁让她看错了人?况且; 又不是不让她回来了; 等时过境迁; 她不是照样是我郭家的三娘子; 正正经经的娇娇姐儿,有什么可愁的?”
郭夫人就不大高兴了,她心中一直觉得,三娘子就是被她爹带坏了; 若是跟着她; 她才不会教的三娘子上赶着做人家的妾呢!现在三娘子的名声多差啊,日后能不能寻到好人家都指不定; 她又怎么能不急不担心?但她素来温婉; 便也低头不语了。
郭老爷子一瞅,只觉好好的心情都被老妻败坏了,转身便去了姨太太的房里。
白玉姨太太一见老爷来了; 忙笑吟吟迎上去,挽着他的手臂,娇声软语,很快便让郭老爷子沉浸在温柔乡之中了。
屋内是女子的娇声软语,听得门外的小厮都是下身一紧,在心里羡慕起老爷的艳福。
少顷,郭家长子郭竹便来了,听到屋内的娇声软语,也没有露出什么尴尬的神色,十分自然地在门口等着。儿子听老子的墙角,连伺候的小厮都觉得尴尬不已,偏偏郭竹却是一脸正色。
郭老爷子不是虎豹之年,没多久就偃旗息鼓了,一出门,瞧见长子站在门口,也不知等了多久了,脸色一黑,便呵斥一旁的小厮,“少爷来了怎么不通传?”
郭竹倒是浑不在意,只是摆摆手让小厮下去,随后附耳到父亲身边,轻声说了几句话。
“来就来,青州书院是什么地方,凭他一个外地人也想染指,真是白日做梦!”郭老爷子露出不屑的神色,轻哼了一声,“青州书院,是我们青州府人的地界儿。他要来,也要看学子们买不买账!”
……
既然要查案,那笃定要来青州书院,才能把事情给弄清楚。李家那位子侄虽是自缢在家中,但要寻个借口来青州书院,还是很容易的。光是李老的身份摆在那里,再加上死者毕竟是青州书院众多学子的同窗,即便是厌恶其品行,但人死如灯灭,再多的厌恶也都消解了。
所以,覃九寒轻而易举便进了青州书院,他也不加掩饰,直言道,他就是来查案的。
住到青州书院的前三日,书院内一片平静,在青州书院就读的,都是青州府最优秀的学子,很能沉得住气,即便是知府来,也十分淡然,该看书便看书,该讲学便讲学,似乎未曾受到半分影响。
到第四日的日子上,冷了覃九寒三日的郭老爷子终于露面了,在门口求见,说是眼下书院中能主事的只有他一人,故而未能及时来迎接上官。
随伺都露出愤愤不平的神色,覃九寒却是淡淡地,也不说见他,反而让下人去传话,只说,“郭大人既然忙,那边继续忙去吧。”
郭老爷子吃了闭门羹,面上倒还算好,但心里却早就冷笑不已了,他本就因为当初盛宴上的事情怀恨在心,此时则更加恨之入骨了。说实话,一开始他并不打算同这位新来的知府大人有什么罅隙的,虽然强龙不压地头蛇,但他更加希望互不相干。
但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人他已经陷害了,李齐二人也别他顺势赶出书院的权力中心了,他当然不可能再放手了。要知道,要做青州书院的院长,有多么的不容易。他已经走到这一步了,自然不可能退,半步都不能退。
郭老爷子心中冷哼一声,心道:你要查便查,看你能查出什么东西来!到时候,灰溜溜地溜出青州书院,也算是我报了当日受辱之仇。
他人一走,杨辉便有些急了,他道,“大人,可还要继续等下去?这郭全简直是不将您看在眼里,实在太嚣张了!”
覃九寒轻轻抿了口茶水,淡淡扫他一眼,“你真的以为郭全是什么厉害的对手?愚蠢自大,刚愎自用,沾沾自喜,蠢货一个罢了。青州书院自成一派,上头早已不满了,既然来了,便来让这一趟来的值。”
杨辉这才开窍,随即便问道,“那咱们还是等?”
“也等不了多久。这里无趣得紧,我不愿久留。”
杨辉见主子神色淡淡的,似乎不怎么喜欢这一趟出行,但又不得不来的样子,心下:哪里是书院无趣得紧,分明就是这里没有夫人。若是夫人一道来了,那还会无趣?
接下来的几日,覃九寒照例在书院中四处闲逛,偶尔去瞧瞧念书的勋哥儿,考考他的学问,弄得勋哥儿的同窗谢乔都有点急了,私下找了勋哥儿,道,“大人怎么还这般悠闲,不是说要查案的么?”
勋哥儿也不知道爹爹的打算,但对于爹爹,他是无条件信任的。因此便也淡定得很。
谢乔更加替他着急,“你不知道,书院里都传开了!都说你爹爹压根不是来查案的,是想要插手青州书院的事情,前些日子,还当众给了郭教授难堪。”
勋哥儿人小,但想的比旁人都多得多,一听便追问道,“哪里传出来的消息?我爹都未曾见过郭教授,如何能给郭教授难堪?”
谢乔也只是听比他们大的学子说的,压根说不上来。
一旁沉默不语的魏甫忽然开口了,只说了一个字,“等!”
勋哥儿也很镇定,说到底,他从未见过爹爹在除了娘之外的人面前跌跟头,所以,他虽然疑惑父亲的做法,却不会怀疑父亲的能力。
谢乔看他二人这般淡定,也不由跟着镇定下来,心道:我可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管那么多做什么,知府大人那么聪明,肯定有自己的想法。
下午是蹴鞠课,书院讲究劳逸结合,更何况,在蹴鞠中,不但能锻炼人的身体,更能锤炼人的意志,团结学子之间的关系。
勋哥儿素来是班里最有人缘的,今日也一样,师长一说分队伍,便有许多同窗围了过来,十分热情地邀请他。等到分好队,丁班的学子们正要开始蹴鞠,那边丙板的学子们便围了过来。
书院是按年龄来分班次的,丙班的学子,比起丁班来说,要大了四五岁,比起丁班的小豆丁来说,可以算是壮硕的小牛犊了。当然,书院都是书生,要说小牛犊也有些汗颜,其实只是比他们高了许多。
谢乔素来都懒得动弹,酷爱在一旁围观比赛,见到丙班带头的那个学子,一下子便跳了起来,十分讲义气得拦在勋哥儿前头。
“喂,你们来我们丁班的蹴鞠场地做什么?”谢乔人小,底气却很足,瞪眼道。
来人才懒得同他多说,径直看向队伍中间的勋哥儿,道,“小子,我们来比一场。”
勋哥儿蹙眉,知道面前人是来找茬的,将谢乔推到一边,“为何要同你比?”
来人冷哼一声,不屑道,“不敢比就不敢比,我还以为知府家的小公子是多么出色的人物呢,原来也是个胆小鬼!”
他身后的人也跟着一道哄笑起来,勋哥儿这方的人都面露愤愤,勋哥儿倒是十分冷静,上上下下打量了对方一遍,然后转头对着身后的同窗道,“你们可愿同我与这位师兄比试一场?”
小小少年们年纪虽小,却很讲义气,更何况,勋哥儿在班里人缘一向很好,很快便有人自告奋勇了。
勋哥儿寻好了队友,才转头看向前来挑衅的师兄,十分温和有礼地道,“师兄想要指教师弟们的球技,师弟们很感激。但同窗们尚且年幼,还请师兄们点到即止。”
来挑衅的师兄们倒也不是那种以大欺小的人,闻言脸色好了些,打量了一会儿矮豆丁似的师弟们,便应下了。
一声哨响,双方便各自展开攻势,本来身体条件摆在那里,就如同勋哥儿所言,这一场比赛,实际上不过是一方对另一方的指教罢了,四五岁的年龄差距,实际上很难靠其他来弥补。
丁班压根无法同丙班相比较,踢得很是吃力,勋哥儿好不容易抢到了球,便突出重围,一马当先冲出人群,他年纪小,但十分敏捷,转眼便到了对方的球门处。
一脚踹了出去,角度刁钻,在谢乔嚣张的鼓气声中,从球门的一角斜射了进去。
丙班的学子们脸色一下子变得难看了起来,其实,丙班早就进了好几球,但是按照他们原来的打算,是不打算让丁班在他们手里抢到一个球的。
由于一些小心思,丙班的人开始围剿勋哥儿,好几次将他绊倒在地,惹得一旁围观的谢乔气得大骂,球场中的魏甫也忙上来帮勋哥儿解围。
踢到后来,勋哥儿已经是满身污泥了,但仍然在球场中跑着,组织队友们进攻或是防守,不知不觉之中,原本只是因为勋哥儿的温和有礼而同他交好的同窗们,已然将他当做领头之人了,全然地信服他。
最后的关头,勋哥儿又寻到机会抢到了球,魏甫当即上去帮忙拦住对方的人,但他也只是拦住了两人,另外三人还是冲着勋哥儿去了。
一人被丁班两人合力拦住了,只剩下两人冲着勋哥儿而去,他们伸腿去抢球,一左一右,几乎要将勋哥儿铲倒在地,换做旁人,面对着两方的夹攻,早已慌了。但勋哥儿却十分冷静,还能找好角度,将球一脚踢了出去。
勋哥儿被铲倒在地,结结实实摔在了地上,但同一刹那,球亦进了球门。
尘埃落定,五比二,丙班胜。
但丁班众人却一下子涌了上来,将大功臣勋哥儿围了起来,激动不已。
丙班脸色难看,似乎对于结果很不满意,毕竟,本来就是以大欺小了,竟然还得了这么个不体面的结果。
“承勋,你受伤了。”魏甫十分冷静,将膝盖渗血的勋哥儿背了起来,冷冷扫了一眼呆在原地的丙班,在丁班人的围绕之下,离开了球场。
丙班挑衅的人面面相觑,他该不会同他爹知府告状吧?
第152章 。。。
杨辉心疼看了眼大公子的膝盖; 仍是满肚子的气,这可是他们府上的长子,温和有礼; 全府上下没一个人不喜欢大公子的; 眼下却被外人给欺负了; 真当他们覃府没人了不成?
这要是让夫人瞧见了,让府里的女眷瞧见了,指不定得多心疼!
旁边的人都露出心疼的神情,倒是当事人勋哥儿,还十分镇定; 甚至有空安慰旁人; 道; “你们别担心; 只是小伤而已。”
杨辉“啧”了一下,心疼溢于言表,皱眉道,“这哪里是小伤了?!也不知会不会留疤; 我还当青州书院是什么人杰地灵的地方呢; 哪知道学子还会以大欺小,真是有辱斯文。”
谢乔自己是青州书院人; 现在也顾不上这些了; 气恼地应和道,“就是!人高马大的,竟然跑来欺负我们小孩儿; 真是不要脸极了!”
替勋哥儿包扎的大夫上好药,又嘱咐了养伤期间要注意的事宜,便告辞出去了。
一直不曾发话的覃九寒这才起身,拍拍勋哥儿的肩,道,“我让杨辉送你回去,先在家中住些时日,养好伤再说。”
勋哥儿犹豫回绝,“爹爹,我还是留在书院吧。”
覃九寒淡淡扫一眼,便晓得儿子心中的想法,也并未打击他的积极性,只是道,“你娘会担心的。”
素来孝顺的勋哥儿一下子便应下了,比起旁的事情,那肯定是娘亲最重要的。
杨辉当日便送了勋哥儿回覃府,勋哥儿带着一身伤回家,府中上上下下都吓了一跳,得知缘由后,又都是愤慨不已,这都暂且不提,覃九寒这边却是真正打算有动作了。
那日挑衅的几个学子,因为欺负师弟,已经被管院按照院规惩戒了,禁闭两日,抄院规三十遍。罚的并不严,算是小惩大戒,但是因为勋哥儿特殊的身份,还是有不少学子替这几人打抱不平了。
尤其是在禁闭当日的夜里,有个学子高烧被管院发现,虽然一番诊治之后,已经没有大碍了。但是,书院之中已经是群情激愤了。
本来,在书院学子心中,青州书院乃是独立于青州官场之外的存在,是不容玷污的地方。然而,覃九寒这位知府,在青州书院呆了足足七八日,这完全触动了学子们的神经,让他们不由怀疑起知府大人的目的。
究竟是要查案,还是要借查案这个说辞,插手甚至试图将青州书院拉入山下的官场之中,作为他斡旋官场的筹码?
再出了这次的事情,则更加令他们不满,在他们看来,书院中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凭什么因为惹到了知府家的大公子,就被管院惩罚。这岂不是违背了书院建立的初衷,不管山下如何,山上的青州书院,始终是他们心中的一片净土,是不容玷污的净土。
本来学子心性纯真,只读圣贤书,不听窗外俗世,很容易便被煽/动。两方势力的推波助澜之下,整个书院都出于群情激愤的状况,众人也无心读书了,连书院德高望重的夫子们都无法控制学子们的情绪,只能痛心疾首痛批众人。
“五柳先生曾言,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我曾以为,青州书院偏居山间,便能令你们毫无烦忧地学学问。现在看来,是我这个做先生的太天真了。”
下首便有人道,“夫子,非是我等不能静下心来做学问。实在是书院现在到了存亡之际,我等若是埋头念书,这书院迟早成了汲汲于名利之辈的钻营之物。”
“是啊!是啊!”“青州书院自古以外便是如同物外之地一般,不能让汲汲小人将青州书院拉入俗世!”“苏兄说的没错!”
“荒唐!真是荒唐!”夫子气得满脸铁青,指着那位苏姓学子道,“什么叫物外之地?!俗话说得好,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现在看来,你们亦是如此,埋头念书,已经是五谷不分,还不理俗世?若是没有官府每年赠粮赠银,你们以为书院能百年不倒么?竟养出你们这些忘恩负义之辈!”
苏姓学子起身拱手道,“夫子这般说,恕学生无法认同。青州书院自建立起,便不依附与官府,院内一众大小之事,皆有院内之人决断。官府虽赠钱粮,但青州书院也出了众多栋梁之才。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青州书院无愧天下苍生,又何来忘恩负义之说,所以,书院不会对官府做出任何让步。”
“说得好。”
屋外传来人声,众人应声望去,才发现来人正是他们方才口中的“汲汲于名利之辈”“汲汲小人”。
领头的苏姓学子一愣,随即拱手道,“知府大人。”
覃九寒缓缓走了进来,让正要朝他行礼的夫子不要多礼,又吩咐下人扶老夫子到一旁坐下,做足了尊师重道的派头,才看向方才还群情激愤的学子们。
“想来你们都知道,本官并非青州府人,所以对青州府的传统知之甚少,还闹出了不少笑话来。”覃九寒娓娓道来,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