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良辰[银推]-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位女子。
  雪花纷纷扬扬在她身边落下,那一身蔷薇色的红梅织锦披风上顿时落满点点白雪,愈发显得梅花娇艳,白雪晶莹。
  秦元君不由地蹙起眉毛,他和温良辰起了同样的反应,一瞧见梅花便不舒坦。
  季云姝按了按鬓边的碎发,也不管身上的雪,抱着一个镶着貂毛的红色丝锦捂子,朝他走了过来。
  季云姝长相和季云卿极像,原本是一副弱柳扶风的模样,后来嫁入和亲王府之后,在她用心打扮之下,倒显得比从前更为好看。只见她头上戴着一套镂金雕梅花头面,耳悬赤金缠珍珠坠子 ,衬得她原本娇弱的面容鲜活起来,既富丽光艳,又有一股淡淡的文雅秀丽之气。
  秦元君没想到季云姝居然突然出现,还不知她到底在此地等候多久,登时便心生警惕,往后退了一步,十分疏离地行礼道:“大嫂,冒犯了。”
  季云姝笑了笑,微微低垂双眸,那浓密而卷曲的睫毛如同小扇,挡住了眼底那一丝极淡的忧愁,她福身还礼,柔声说道:“四弟,是我唐突了。”
  秦元君不知她打什么主意,一脸冷漠地侧过身,说道:“请大嫂先行罢。”
  “……不,我。”季云姝在原地踟蹰不前,见秦元君态度决绝,她突然抬起头,嘴唇微张,似有什么难言之隐。
  “大嫂有何事要说?”
  秦元君挑起眉毛,望过来的黑眸一片沉沉,季云姝惊得差点站立不稳,感觉自己的仿佛被他看穿一般,她犹犹豫豫地说道:“可否请四弟劝说亲王,让他……”
  “让父王饶过王妃?”秦元君直接接话说下去,然后挑衅地眯起了双眼。
  季云姝脸色一红,默默地点了点头。
  秦元君微微抬起下巴,心道,果然,秦宸佑那个废物没有办法,只好让妻子来求情。他又转了转眼睛,忖度道,恐怕秦宸佑接到消息后,已经亲身前往安水庵了罢。
  也好。
  秦元君将嘴唇抿成一条直线,以免自己冷笑出声。这会儿和亲王正在盛怒之中,秦宸佑不赶紧寻个地方去躲着,反而亲自赶去现场找麻烦,当真是欠收拾。
  不过,他不会将这些告诉季云姝,秦宸佑欠他和温良辰的账,他可是记得清清楚楚。
  “告诉秦宸佑,他休想。”秦元君冷冰冰地说完,一甩大麾便准备离开。
  季云姝出人意料地没有再为王妃求情,而是幽幽地叹了一口气,用一种十分关心的语气说道:“听说你受了伤?可伤得严重?我那儿有上好的膏药,待得稍后我便送……”
  秦元君蓦地转过身,一双黑洞般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她,一字一顿道:“大嫂。”
  他的声音如同寒风呼啸,不仅毫无感情,反而还夹杂着冷酷的冰雪,警告意味扑面而来,季云姝吓得后退一步,登时面露惶恐之色,她用力地眨了眨眼睛,一不小心还红了眼圈。
  良久后,她发现秦元君依旧没有收起那股锐利之气,她终于认命般地低下头,委委屈屈地抿起嘴唇,哽咽道:“我,我知道了。”
  “嗯。”秦元君微微颔首,本来想再添几句威胁之言,见她愿意认清事实,还是看着季云卿的面子上留下一句忠告之言,“你放心,王爷不会立其他人为世子,只要你为王府绵延子嗣,你,永远都是世子妃。”
  秦安佑个性太冲动,秦守佑太没有主意,两位侧妃之子都不是合适的世子人选,剩下的秦宝佑看着还不错,可惜其生母和英娘身份差不多,都是低贱的通房丫头出身,和亲王不可能立秦宝佑为世子。
  和亲王之所以在三年前定下和季家的亲事,便是期盼早日抱得孙子,然后亲自抚养孙子长大,直接将王府交到孙子手上。
  说到底,秦宸佑只是个过渡的棋子罢了。
  听闻此话,季云姝抽泣得更厉害了,她不想要世子妃之位,更不要这过眼云烟似的荣华富贵,她只想嫁给一位出色的男人当妻子,她不禁喃喃自语:“……难道就那么难吗?”
  在她待字闺中之时,偶然碰上来寻季云卿论学的秦元君,对他芳心暗许,在得知自己即将嫁给秦宸佑之后,她曾经消沉过一段时间,但是,之后她便在母亲的规劝下释然了,天真地以为秦宸佑和他一样,都是有勇有谋、顶天立地的男人。谁知道嫁过来之后,发现秦宸佑与她所想大相径庭。
  若是见不到秦元君还好,偏生他们住在同一个府上,即便他深居简出惯了,可偶尔还是会不小心碰面。
  都怪这位男子太过惊才绝艳,阖府上下无人不在默默关注他,私下的窃窃私语,无不围绕于他,她走到哪里,仿佛他的影子就跟到哪里,季云姝觉得自己快被逼疯了。
  每一次挣扎失败过后,她都告诉自己,只要再见他一面,就一面而已,她便立刻断了自己的念头,奈何这行为就如饮鸩止渴般,反而让她越陷越深。
  于是,她只好寻求另一种方法来纾解,她每日忙完府上诸事后,便会为他织袜子衣裳,谁料送过去之后,却被他分毫不动地退了回来。若她执意再相送,秦元君身边那位来无影去无踪的影卫便会过来亲自解决,深更半夜潜进她的院子,将包袱从窗户外扔进来。她被那形似鬼魅的男人吓着好几次之后,再也不敢送东西过去了。
  秦元君并未接她的话,心中不耐烦愈甚,他忍着脾性,沉声道:“你好自为之。”
  言毕,他快步顺路离去,这回季云姝倒是不敢追,或是扑上来继续纠缠,只在后方哀怨地唤了一声“四弟”,便再也听不到声音了。
  来到安水庵门不远处,秦元君堪堪停下了脚步,他抿了抿唇,心道,若不是自己与季云卿交好,二人兼有同窗之谊,他如何会给季云姝面子。
  是时候该提醒一下季云卿,好好管教管教这一位痴心妄想的妹妹了。
  秦元君抬起下巴,仔细倾听庵内传来的动静,心道,他不是从小生活在军营中的和亲王,对女人还会给个三分薄面,只要威胁到温良辰之人,他绝对不会有任何的手软。
  好在和亲王这次不打算饶过和亲王妃,此时,整个庵堂内鬼哭狼嚎,活像个人间地狱一般。
  庵堂内的丫鬟和婆子们都被绑在角落里,和亲王妃捂着脸坐在地上,许久不见的英娘挡在她身前,两个女人瑟瑟发抖抱在一处,泪眼婆娑,形容憔悴。
  和亲王抬头看了秦元君一眼,以一种十分嘶哑的嗓音对他道:“你来了。”
  “父王。”秦元君环视了庵堂一圈,并未将视线停留在英娘身上,而是转过头,不经意地问道,“大哥呢?”
  和亲王鼻中传来一声冷哼,没好气地道:“让人给绑回去了。”
  想必方才秦宸佑已经闹过了,秦元君默默地退到他身后,寻找一个角落站定。
  和亲王坐在椅中,宛若一座庄严而冷峻的大山,让人不敢逼视,他重重地吐出一口气,斩钉截铁地命令道:“来人,伺候王妃用酒。”
  听闻此话,和亲王妃整个人都傻了,英娘也被吓得不轻,整个庵堂中顿时沉浸在一股诡异的安静中。
  英娘瞪大双目,开始抑制不住地颤抖,她尖声叫道:“王爷,奴婢知晓自己人微言轻,但是奴婢跟了王妃一辈子,王妃做了什么奴婢都看在眼里,奴婢不得不为她说一句话。王妃为您生儿育女,尽心尽力打理后宅,就为了让您安心在外,看在世子爷的份上,您怎能杀她呢?”
  和亲王皱了皱眉,极为不悦地道:“打理后宅?公主府与我府上渐行渐远,后来,良辰的婚事又毁于她手中,让我失信于本王死去的皇妹,本王对不起她!”
  和亲王额头上青筋爆出,右手颤抖,最后握成一个铁拳,对着和亲王妃吼道:“生儿育女?你从前苛待毒害元君,其恶行简直数不胜数!你如今胆子越发大了,居然敢掺和皇子之事,撺掇宫中和侯府派出杀手,你自己可有想过,你所作下的一桩桩恶事,如何能担主母之名?”
  英娘被堵得说不出话来,依旧不甘心地张着嘴,被点名道姓的和亲王妃却是冷笑一声,自嘲地说道:“王爷,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我在你心目中,依旧比不过明珠。在你心中,我千错万错,活该千刀万剐,无论做得再好,却也及不上她一根头发。”
  秦元君身子一颤,元贞皇后季明珠?
  难道和亲王对元贞皇后也……
  秦元君倒吸一口凉气,惊恐地睁大双眼,而在此时,和亲王妃忽然转过头,盯着她龇牙一笑,眼神嫉恨,狠毒如蛇。
  和亲王妃瞪着满是血丝的双眼,阴鸷地笑道:“若我知道他是季明珠的贱。种,恐怕早已毒死他了。小子,你能活到现在,还得感激莺儿给你一个婢生子的身份。”
  秦元君死死地盯着她,目眦欲裂,直觉告诉他,这个女人,恐怕与元贞皇后的死脱不了干系!
  “王妃,莺儿对不起你……”英娘死死地抓着和亲王妃的袖子,想到自己多年来所受到的苦楚,一时痛哭出声。
  “孽缘。”和亲王无奈地阖上双目,发出一声悠长的叹息,道:“我言尽于此,你且安心去罢。”
  和亲王朝端酒的管家一挥手,见他畏畏缩缩不敢上前,和亲王顿时气结,喉咙里发出一声怒吼:“你们还站着做什么,还不伺候王妃用酒!”
  “我还要多谢你,给我这份体面。”和亲王妃讽刺地笑了起来,她颤颤巍巍站直了身子,将身上的青灰缁衣整理妥帖后,再亲自端过酒杯。
  英娘往前一扑,展开双臂出手,抱住她的左腿,发出一声撕心裂肺的哀嚎:“王妃,不要啊……”
  “莺儿,如今你已脱去奴籍,从今往后,望你幸福和乐,子孙满堂。”
  言毕,和亲王妃一脸傲慢,用力仰起头,极为洒脱将酒液饮了下去。英娘蜷缩在地上,哭得肝肠寸断。
  秦元君脸颊抽动,几乎咬破了下嘴唇,恨不得从袖中拔出刀,将她的肉一片片剜下来。
  还不用等他出手,那鸩酒便开始起了效用,和亲王妃“哇”地吐出一口黑血,捂着胸口踉踉跄跄往后退上一步。
  下人们急忙往后躲开,和亲王妃撑着柱子,霍地抬起头,此时此刻,她从前的王妃形象早已不在,站在庵堂中间的,是一位披头散发,眼睛赤红,嘴角流血,模样极为狰狞的疯女人,她毫不顾忌地掀起头发,哈哈大笑道:“王爷,您可否满意臣妾这般模样?”
  她的声音听起来有几分森然之意,庵堂上的下人们被吓得后背一凉,额头上冷汗涔涔,和亲王却毫不畏惧,迎着她狠戾的目光,定定地望着她。
  “如果你敢对宸佑下手,我做鬼也不会放过你们!”
  此番威胁之言,不仅仅是对和亲王一个人说的,她还特地侧过头,瞅着秦元君幽幽一笑。
  秦元君凶狠地看着她,冷冰冰地说道:“我连你活着都不怕,怎会惧怕一个死人?”
  “好,好孩子!”和亲王妃拍着大腿,张嘴呜呜大哭了两声,又张大嘴笑道,“谅你季明珠如何纯洁善良,宛若不染尘埃的天上仙子,可惜,你的儿子却生得这般狠绝毒辣,想必他今后的下场,将比我更为悲惨,哈哈哈……”
  就在此时,和亲王妃突然瞪了过来,她目露骇人的凶光,咬牙切齿地诅咒道:“秦元君,我咒你从今往后……众叛亲离一世凄凉,痛失所爱沦为孤家寡人……咒你想活不成想死不成……死无葬身之地,我真高兴呵……”
  正当和亲王妃说得兴奋之时,突然,她的瞳孔骤然一缩,“砰”的一声,往旁边直直地栽倒了下去。
  腹中的绞痛有如车轮碾过,痛得她惨叫出声,和亲王妃顾不得再行诅咒,在地上狼狈地滚上好几圈,最后,她的身子突然一僵,再也不动了。
  看着她的尸体逐渐变得僵硬,秦元君慢慢冷静下来,终于松出一口气,感觉自己的心情没有因此变好,反而愈加沉重了。
  作者有话要说:

☆、第91章 回转意

  和亲王妃死后;和亲王狠下心;将庵堂内一干婆子和丫鬟尽数灭了口;却唯独在处理英娘一事上犯起了犹豫。
 
  和亲王目光如炬;眼底满是杀意;他死死地盯住英娘,道:“他们都死了,我该如何处置你?”
  英娘显然已经吓疯了;她瑟瑟发抖,将自己蜷缩在香案下;口中不知在喃喃什么。
 
  秦元君心事重重地看着满地的狼藉;不禁提醒道:“她如今并非我府上的下人;请父王爱惜羽毛,饶她一命。”
 
  和亲王想想也是,颔首道:“先将她关起来罢。”
 
  “父王再等等,自会有人来接手。”秦元君看了英娘一眼,不经意地一侧头,视线小心地,落在地面那滩黑血上。
 
  这滩黑血已半凝固,颜色沉如墨汁,表面却润泽光辉,泛着幽幽诡异的光泽,此时,庵堂内只剩下和亲王与他两人,静谧得落针可闻。
  冷不丁一阵穿堂风刮过,架子上的烛火不断跳跃,影子摇摇晃晃几下,忽然,那灯光好像被人掐住脖子般,一下子全部灭了个干净,整个庵堂内顿时光线一暗,漆黑如夜。
 
  门外的树影在地上摇曳,为周围更添几分阴森之感,秦元君转过头,微眯双眼,依稀能看见和亲王的轮廓。
 
  兴许是安水庵的气氛太过诡异,连曾经双手沾满血鲜血的和亲王也感觉出不对劲来,他抿了抿嘴,犹豫道:“我纵横沙场数十载,手下人命无数,不知有多少人咒我不得好死,我却依然活到现在。那女人之言,你莫要放在心上。”
 
  秦元君冷冷一笑:“父王未免太看低我了。”
  和亲王妃?他才不怕。
 
  和亲王看他一眼,不禁赞叹地点了点头,男人,要的就是杀伐果断,所做下之事,就不该再后悔。
 
  果然如秦元君所料,不过一个时辰,便有人递帖子登门拜访,奇怪的是,送入府中的帖子并无落款和印章,和亲王一度以为管家送错了。
 
  和亲王将帖子往桌上一拍,扭头看向秦元君,道:“这便是你说的……莺儿的养子?”
 
  秦元君漠然颔首。
 
  和亲王神情一凛,脸色不悦,沉声道:“我倒要见见,如此嚣张行事之人,到底是何方神圣。”
 
  秦元君微微垂下眼睛,薛扬与和亲王还有一段公案,自己这夹在两者之间的人,倒是不便插手,干脆由和亲王自己去应付。
 
  不过半日,拜帖的主人薛扬腰悬绣春刀,一身飞鱼服出现在会客厅,和亲王顿时明白他为何不留名讳。
  锦衣卫以腰牌为证,不得四处留名盖印章,这是行里的规矩。
 
  自宣德帝成功登基,下狠手扳倒王方等权宦势力之后,便开始对锦衣亲军都指挥使司进行大清洗。锦衣卫在这几年内,经历数次洗牌,如今的锦衣卫合并为一个指挥使司,彻底隔绝宦官的控制,变为天子一个人的所属势力,并且,锦衣卫比其他官署效率更高,直接取旨行事,三品指挥使向皇帝一人效命,不受百官监督。
 
  和亲王脸颊一抽,换成任何的京都小官,他都能轻易将对方摆平,将曾经从他手上逃得一命的英娘彻底消灭干净,可惜的是,眼前这位极为棘手,只要对方和他争个鱼死网破,便能为他引出一个大麻烦,于是,想就此了事的和亲王,顿时郁卒了。
 
 薛扬大步向前,站定后半跪下去,低头道:“下官北镇抚司总旗薛扬,见过和亲王。”
  正襟危坐的和亲王眼角一抽,真是说什么来什么,若是专管军队的南镇抚司的人还好,谁料正是监督各地藩王及官员,专做秘密监视、肃反肃贪,独有诏狱之权的北镇抚司。
  别看总旗官小,世人都知道,事涉锦衣卫的都不是小事。
  “薛总旗不必多礼。”和亲王无奈地挥了挥手,没好气道,“给薛总旗赐坐。”
  薛扬毫不拖泥带水,笔直着身子落坐了,方才他一直低着头,这会儿和亲王说了一句开头,他才侧过头望了过来。
  和亲王顿时心惊,暗自忖度道,这到底是什么人?
  薛扬的表情很平淡,一双眸子清清润润,甚至是潜藏着几分难得的天真,换做是任何的平常之人,会以为他是沉默使然所展现出来的木讷,但是,阅人无数的和亲王,却陡然感觉到某些不同的意味。
  那是与生俱来的超脱,不与泥泞同流合污的气性,更是俯瞰芸芸众生的高傲,这份高傲,与皇族或是贵族们对穷者的不屑一顾完全不同,和亲王甚至感觉到,自己这位王爷在他的眼里,就如同凡尘中的一个庸碌奔波的蝼蚁。
  秦元君坐在一边,不忍心地侧过头,小心翼翼地微挑起嘴角,他心道,和亲王定是摸不透薛扬的底细,将他当做高人来看了罢?
  薛扬生活在太清观担任职业道士多年,平时干的便是忽悠香客之事,光是那一身不落俗流的外形气度,就能甩掉京都许多少爷们几条街,否则,以他的道士身份,如何引得温良春疯狂,甘愿为他抛弃一切。这也是为何他凭这一身的武功,在鱼龙混杂的卫所破格被提为总旗的原因罢,毕竟,人都是会以貌取人的。
  因为薛扬的话实在太少,二人的对话基本上都是和亲王在说,和亲王不禁叹了一口气,他本想趁机打听些事情,没想到对方却比锯嘴葫芦还闷,完全是个只吃不吐的实心瓜。
  “本王拙荆身染重病多日,于今日未时薨了,令堂与拙荆交好,这段时日不离其病榻,本王想着,拙荆这病来得古怪,万一令堂回去后传染给他人,未免不妙,不如让令堂暂在我府上养病,你看如何?”和亲王不动声色地说道,一定要将英娘留下来,就算是死,她也只能死在和亲王府!
  薛扬却直直地望了过来,一字一顿道:“王爷,请放家慈离开。”
  和亲王面色一凝,眼睛危险地瞪了起来。
  薛扬并不退缩半分,看向和亲王的眼神越发坦然,还带着一股审视的意味,好似要将他从头彻尾看个通透一般。
  即便英娘做出不可饶恕之事,但是,她曾经好心救他一命,薛扬之所以还能成为薛扬,便全靠这个女人,他没办法忘恩负义,视而不见。
  “令堂曾经在我府上为婢,我想你应该知晓?”和亲王声音肃然,显然极为不悦,“本王曾经一念之仁,导致元君深陷险境,如今,本王不会再犯错。”
  薛扬神色一顿,直勾勾地盯着他,语气带着明显的不信任,斩钉截铁地道:“王爷向来仁德,望王爷网开一面。”
  “一个区区锦衣卫总旗,本王还惹得起!”和亲王大掌拍向案桌,发出“轰”的一声响。不知为何,他总觉得薛扬意有所指,但是,他又完全想不起来自己干了什么事,于是,薛扬的行为在他眼里,便成为赤果果的挑衅。
  薛扬面不改色,口气依旧不改,沉静地答道:“下官以自身性命担保,家慈永远不会出现在王爷面前。”
  和亲王深吸一口气,横眉竖目喝道:“你的性命?!你的性命,又有何用?!”
  眼看二人即将吵翻,秦元君咳嗽了一声,插言道:“父王,薛总旗,”然后,他又恭敬地说道,“父王,请听儿子一言。”
  二人齐齐转过头,和亲王甚至还冷哼了一声,秦元君的尊重,终于让他找回些许面子。
  秦元君笑了笑,道:“既然父王和薛总旗都关心薛夫人,不如我们之间达成一个协议。毕竟薛夫人因王妃之故,不得已有染病之嫌,此事本身便是我们王府有亏。那么,便由和亲王府提出补偿,在京郊置宅院安顿薛夫人,并派遣护院若干,薛总旗若是不放心,大可购置几位下人照顾母亲,如此,于我们双方都有益处,不知父王和薛总旗以为如何?”
  这番看似完美之策,完全是想将英娘变相软禁起来。
  看守之人由和亲王府出,和亲王便不必再担忧英娘泄露秘密,薛扬也不会担心英娘丧命,全了孝子的一番情谊。
  薛扬沉吟片刻,忽然抬起头,干脆利落地道:“我同意。”
  既然和亲王能守住秦元君秘密,英娘又不至于丢了性命,有生之年不缺衣少食,实在是不幸中的万幸了,薛扬没道理不接受。
  和亲王看都不看他一眼,鼻中又发出一声冷哼,道:“你同意又如何?本王偏不放人。”若换成以前王方控制的锦衣卫,他姑且还会忌惮,而在如今,即便自己得罪薛扬,那些麻烦顶多让他烦心个几天而已。他方才之所以对薛扬几分好脸色,完全是看在宣德帝的面子上,一旦薛扬稍有违逆,他便要让他看看,死字到底怎么写。
  “父王,”秦元君哪还不知和亲王在想些什么,这位父王一辈子金戈铁马,向来吃软不吃硬,他朝和亲王使了一个眼色,道,“既然薛总旗愿意退让一步,还请父王不吝开恩,以保我府里一个清净。”
  将英娘留在府上,薛扬必定不会死心,三天两头来寻麻烦,想必和亲王不会乐意自己受到骚扰。
  既然秦元君已经架了梯子,薛扬倒是头一次与他心意相通,立即从座上站起,抱拳行礼道:“因家慈一事叨扰王爷,实属下官之错,愿王爷开恩则个。”
  听闻此话,和亲王这才缓了脸色,道:“好,待我命人安排妥当之后,再遣人告知于你。”
  薛扬微微皱眉,只好点了点头。
  话说温良辰回到府上,温家早已闹得鸡飞狗跳。
  昨日温良夏是被皇帝身边的宦官亲自送过来的,这个最新消息如同一个爆竹一般,将整个温府都给点燃了,以至于温良辰和温良冬归家,都少有人关注讨论。
  温大太太泪流满面地捏了温良辰的手,左看看右看看,发现她尚且完好,激动得声音颤抖:“好孩子,早晨听闻你们遇刺的消息,大伯母这颗心好似被挖了出来,连饭都吃不下了,还好你们没事。”
  温三太太抱着温良冬一个劲直哭,没有半分停下的意思,温良冬只好尴尬地抬起手,小心翼翼地为母亲擦眼泪。
  大孙媳妇苏氏也在一旁抹泪,说道:“四妹妹和五妹妹回来就好,母亲您也要注意身子。哎,我就说四妹妹和五妹妹有老祖宗保佑,福气大得很,这会儿好好回来了,日后定能平安富贵享用不尽的。”
  “哎,这话说得好,良冬和良辰此次化险为夷,以后便会平安一世。”
  温良辰不禁一皱眉,自从她知道秦元君身份的那刻起,她便没有再期盼过未来的生活是否平安了。即便她打倒曹皇后,顺利为母亲报得冤仇,但是,只要秦元君一日身为皇子,她便一日不得安宁。
  只不过,幸运的是,她终于不用再犹豫和犯愁,让公主府投靠哪位皇子家族的问题了。
  看着真心为自己担忧的大伯母和大嫂,她还是得露出笑颜,道:“大伯母和大嫂都是有福之人,你们所说的一定会实现。”
  正当众人在厅上哭哭啼啼之时,一位丫鬟掀了帘子进来,一身盛装打扮的温良夏随后走出,她先是不动声色向长辈行礼,再朝温良辰点点下巴,露出比从前更加为傲慢的神色,十分矜持地说道:“五妹妹,劳烦你出来片刻,我有要事与你说。”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回来晚了,不好意思晚了一小时更哈,让亲们久等啦?
  手机码的,眼瞎

☆、第92章 倾姿容

  温良夏将邀约温良辰之言说完之后;又向各位长辈行了告辞礼;然后;她拢起裙摆;一个轻巧的转身;大摇大摆地离开了。
  厅上众人皆愣住了,连温大太太都不禁大为皱眉,叹息说道:“自从昨日二丫头回来之后;她在行事上便越发乖张了。想来这宫中不比自家,凡事须得小心为上;良辰你稍后与她相谈;寻机劝上一劝;就当是为了家宅平安罢。”
  温大太太的眼底满是无奈,若皇帝定要择一位温家姑娘进宫,温良秋和温良冬都比温良夏要合适,可惜造化弄人,偏生温良夏误打误撞,成了皇帝的人。
  温良辰颔首,露出一个淡笑,道:“大伯母,我会好生劝说二姐姐的,你放心罢。”
  “乖孩子,”温大太太眉眼间露出疲态,她无力地挥了挥手,唉声叹气道:“你先去罢。”
  “是。”
  苏氏急忙上前一步,伸手扶住左摇右晃的温大太太,朝附近的座上走去,温大太太垂着头,一边走还一边道:“还是咱们五丫头最让人省心,哎,一个二个让我们操心得很,我这把老骨头都要散了,经不得你们再折腾了。”
  温良辰转头望了苏氏一眼,她本想寻苏氏打探皇商苏家的消息,再去了结梅园山庄之事,不过就此看来,最近几日是没机会了,温大老爷和温大太太正为温良夏一事忙得团团转,身为温家孙媳妇的苏氏定然落不得闲。
  自温良夏落水后被皇帝救下,当天晚上回京后,温良夏乘坐宫中马车,由皇帝贴身太监常喜公公亲自送回府。一路而来的动静虽然不大,可是,消息走漏的速度倒是极快,次日,前来温家的拜帖多如雪片,都能在案上摆成了一个小山堆了。
  此事吓得温大老爷冷汗直下,他从昨日起便没从担惊受怕的状态中走出来过,幸亏今日恰逢休沐,他大可暂行在家中龟缩躲避,不然真是没脸去上朝。估计,光是别人恭贺的唾沫星子,就能将他给淹得半死。
  不过,直到现在,温大老爷都还一头雾水,摸不清宣德帝真正的本意。说宣德帝有意纳温良夏为妃,他却不给温良夏任何的承诺;若说他原本并无此意,谁料他又遣大公公亲自前来温府送人,这般大张旗鼓,等同于昭告天下——温府的二姑娘扒上皇帝这棵大树了。
  于是,温大老爷觉得自己里外不是人了,左右脸更是火辣辣地发疼。
  如今,因吏治革新一事,清流和勋贵之间掐得你死我活,温大老爷好不容易布下暗桩,隐藏在角落看戏,等他们消停完坐收渔翁之利便好,这下倒好,宣德帝身体尚且硬朗,皇子夺嫡还未开始,他倒是先一个猛子栽进去了。温大老爷郁卒得想撞墙,这完全与预想中皇帝为温良辰指婚的意义不同,简直是将温家架在火上烤,将他往风口浪尖送。
  量他费尽心思钻营,逢人便笑低调行事,最后却毁于一个女子手上,温大老爷简直不知该说些什么才好。
  挣扎了一天一夜没过合眼的温大老爷,在上午早食的时候,居然被温良夏一事给气乐了,他干脆破罐子破摔,一脸疲惫地对温大太太道:“既然陛下即将接二丫头入宫,一切便先按娘娘的份例准备着罢。陛下素来慷慨大方,看在咱们老温家服侍多年的份上,先不说是否能直接封妃,至少会给二丫头一个嫔来当当罢?”
  温大太太顿时哭笑不得,只好吩咐下去,先将一切用度备好,省得圣旨下来后手忙脚乱。
  温家所经历的这些变故,全要拜正在水榭中喝茶的孤高女子所赐。
  方才温良辰距离温良夏较远,这会儿进入水榭后,才看清楚她的脸。
  今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