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锦娇记-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主。
不过担心归担心,她也知道,有高宁大长公主殿下在,有王爷在,蕙姐儿也未必就能讨得了好处去。这么想着,她心里总算是宽慰了一些。
这日,很晚了,萧氏才等到许晟阳回府。
对于朝堂的事情,许晟阳鲜少和萧氏提及,不过也不至于真的闭口不谈。
“老爷,五姑娘递了信笺出宫。”侍奉着许晟阳吃了夜宵,又洗漱完,萧氏才缓缓把许蕙的信笺递了上前。
镇北王府
“王爷回府了吗?”
外头发生这么大的事情,郑涟丝毫不觉得有什么,太皇太后做的纵然有些不妥,可身处高位,又事关皇家威严,太皇太后岂可能让步。
为人臣者,自然替太皇太后解忧,郑涟私心想着,若能由王爷平、叛此事,岂不在太皇太后面前立了大功。
常言道嫁鸡随鸡嫁狗随狗,郑涟知道太皇太后容不得王爷,可她生是王府的人,死是王府的鬼,这个时候,于情于理她当然得做这个中间人了。
再加上娘亲带来了消息,说是太皇太后已经暗中拉拢次辅,过不了多久,许阁老便会致仕。对于这样的结果,郑涟丝毫都不怀疑。一朝天子一朝臣,别看许阁老把控朝堂多年,可内阁岂是他一人的天下,万事逃不过一个利字。
前朝不是没有阁臣,史书上也不乏一些当时得势,可致仕后,下场凄惨的。
在郑涟看来,许氏能坐在如今这个镇北王妃的位置,除了高宁大长公主殿下,还有许阁老的缘故。可如今,太皇太后才是天下最尊贵的女人,有朝一日,必会垂帘听政,高宁大大长公主和太皇太后一比,已有些弱势了。加上太皇太后和高宁大长公主的这些年的嫌隙,终有一日,会有清算的时候,到时候,如何还能庇护的了许氏。
而许阁老,也离致仕不远了,郑涟越想越觉得兴奋,自己的机会可不是来了。
郑涟从没这么得意过,娘亲早就告诉她,输赢不急于一时,她之前还觉得有些憋屈,可没想到,苍天有眼,她终于能把那许氏踩在脚底下了
哼!看着吧,许阁老致仕,太皇太后绝对不会放过许家。让许家全身而退,轻易抽、身,太皇太后才没那么好心。朝堂一个贪墨的罪、名都能让人晚、节不保,若太皇太后真有杀、心,怎可能不彻底清、算许家的人。
到时候,她只需要让郑国公府稍微动些手脚,那便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许氏还怎么得意,还怎么可能安稳的坐着王妃的位子。
☆、第164章 醉酒误事
外头流言肆起说爹爹即将致仕; 这事儿虽还只是揣测; 可还是让傅姜氏母女不免有些慌乱起来。
所谓无风不起浪; 一朝天子一朝臣; 傅姜氏虽没读过什么书; 却也知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瑶儿; 你说这事儿可怎么办?这史书上也不是没有过致仕之后的阁老身陷牢笼; 这许家若获了罪,岂不牵连到你。”
比起幸灾乐祸的看着许府遭难,傅姜氏这次倒也没糊涂,先帝爷那赐婚的旨意,这如何能不让她担心。为着这个,她一宿都没睡好。
外头的流言不会无缘无故,尤其许阁老这些年手段刚烈; 虽位及首辅,可难免有得罪过的人。这若真的太皇太后示意朝许家动手,女儿可怎么办?
“娘,您快别自个儿吓自个儿了。虽女儿也巴不得许家能势薄一些; 可即便太皇太后有些抓着许府不放,难道许阁老就会坐以待毙。再说了,不还有那许氏吗?高宁大长公主殿下; 定会插手的。”
说白了,傅瑶觉得这事儿根本就是危言耸听,她才不关心许家怎么了; 别的府邸又怎么了,她这几日细细想着自己这婚约,心里着实是有些忐忑,她这似乎成了死棋,似乎除了孤灯常伴,再没其他别的什么选择了。
不知怎么,她隐隐也有些悔意,尤其想到那谢氏已经随着许三少爷往西北去,她这心里多少还是有些烦躁。没人喜欢当老姑娘的,可太皇太后凭什么给她恩旨,谁也知道太皇太后和先帝爷的嫌隙,如此,即便郑涟给她允诺,她怎肯轻信于她。
想着这些,她一时忍不住眼眶就红了。
见她这样,傅姜氏也是连连叹息,别说女儿心里不快,就是她,也为难的很。总不能巴着太皇太后不知那日能兑现的恩旨,就这么熬下去吧。说到底,老二之前御前请旨,看重的就是许府和殷家的势力,如今许家,傅家,殷家三角联合,如此稳固的关系,她总觉得老二不会这么眼睁睁的看着许阁老致仕,许家败落。
自打入京以来,她心里头恨许氏的高傲,恨她的目无尊长,可这也只是她的一己之私,尤其想到女儿,夜深人静的时候她也暗暗问过自己,是不是当初那一步,确实走错了。
毕竟是御赐的婚事,她再不喜欢许氏,再不喜欢女儿当别人的妾室,可比起这个,她更怕女儿真的这辈子就这样当了老姑娘,这岂不成了笑话。
这女人家的年华就这么几年,若拖成了老姑娘,她就是哭天抢地,也没法了。
“瑶儿,娘知道你不爱提及这事儿,可娘今个儿不得不直接问你,你心里到底怎么想的。”
闻言,傅瑶一阵烦躁,她如今名声早就没了,即便太皇太后真的给她恩旨,许她另择婚配,谁敢娶她。
可之前自己那番自作聪明,许家怎可能让她再进许家的门,即便进去了,许三少爷恐早就和她生了嫌隙,这辈子她注定要做小伏低,根本没有和谢氏争的可能。
不行,她绝对不愿意这样的。可想到当初自己其实也对许三少爷有过倾慕之心,她又有些挣扎,她也有些不明白,自己怎么就到了现在这样进退两难的境地。或许,她求的太多,顾及太多,想要的太多,所以才会把自己搞的这么狼狈吧。
傅姜氏拍拍她的手:“瑶儿,你别怕,娘定会想法子替你做主的。”
说着,傅姜氏脑海中闪过一个极其大胆的想法,意味深长的看了女儿一眼,道:“瑶儿,这几日娘夜不能寐,就怕你这再耽搁下去,成了老姑娘。之前,我们总仗着那郑涟想求得太皇太后的恩旨,其实,从头到尾,我们都出于被动地位。”
傅瑶微微蹙眉,一副疑惑的样子。
傅姜氏心底叹了一口气,继续道:“太皇太后如今是天下最尊贵的女人,郑国公府也水涨船高,日后只会更显赫,而我们傅家,还有郑侧妃这个郑国公府的姑奶奶,为今之计,也只有让你想法子和郑家公子有了牵扯,太皇太后便不得不给这个恩旨了。郑家是她的母族,权衡一番,这道恩旨,她只能给。”
“娘,您怎么会想到……”傅瑶震惊的脸都白了,紧紧攥着手中的帕子,只感觉自己的心噗通噗通跳个不停。
傅姜氏拿着茶杯的手也有些颤抖,“那除了这个,还有别的选择吗?你一个女孩子,真要当老姑娘?许家,我们已经不能做这个选择了,即便许家肯松口,娘怎么忍心让你做小伏低,再说许家现在也在风头浪尖上,我们再不能走错了。可郑国公府不一样,是太皇太后的母族,日后只会更显赫,即便太皇太后有一日去了,那新帝也得碍着一个孝道。”
“你若嫁到了郑国公府,即便国公夫人心里有什么计较,也得顾及郑侧妃吧,只要她心里有所顾忌,断然不会让你受委屈的。当娘的都是这样的心思,哪有不心疼自己女儿的,她若敢让你受委屈,娘这里也定绕不过郑侧妃。”
随着傅姜氏娓娓道来,傅瑶终于明白过来,娘亲打的什么主意了。
这主意虽说大胆了些,可确实不失为一条生路。
她忍不住抬眸看着傅姜氏,声音颤颤道:“娘,这样真的可行吗?”
可不可否认的是,傅瑶心里也泛起了阵阵涟漪,是啊,而今也唯有这法子了,她和许三少爷御赐的婚事,只有这样才能让太皇太后心甘情愿的给她道恩旨,而又因为有郑涟在,在郑家,她也不至于受了委屈去。
这法子,真的高明极了。这些日子在她头上的阴霾,一下子似乎都退散了。
“怎么不行?你这孩子,这怕是最好的法子了。我们只要好好谋划,做的滴水不漏,一定会给郑家一个措手不及的。”
“只要你有个好归宿,娘也不至于日日忧心,怕你当了老姑娘。”
傅姜氏言语间也是难掩欢喜,似乎已经看到女儿出嫁那日,十里红妆的场面。
这边,傅姜氏母女豁然开朗,另一边,许姝这里却来了客人。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二太太萧氏。
这昨个儿五姑娘来信之后,萧氏这心里就七上八下的,尤其外头还传言,老爷即将致仕,她寻思再三,还是忍不住叨扰郡主来了。
“郡主,你也知道五姑娘的脾气,老爷这般态度,她怕是会因此怨怼老爷,这若受了什么刺激,做些什么疯狂的事,我只这么想着,心里就不安的很。”
萧氏这话其实是意有所指的,当年孟姨娘的怎么去的,这事儿大家都心知肚明。五姑娘那时那么小就能下那么狠的心,而今,贵为宫里的太妃娘娘,新帝又格外亲昵,这若一个不好,再生了什么别的心思,她就怕许家招来祸患。
要知道,人心难测,五姑娘又那么好强,虽也读了不少书,却也因此愈发偏执。
所以,犹豫再三,她还是来了郡主这里讨些主意,哪怕扰了郡主的清闲,她也不得不来这一趟。
“太太权且放心,别信外头那些流言蜚语,爹爹这些年也不是吃素的,怎么可能就这么坐以待毙。何况,还有王爷在,岂会置之不理。”
闻言,萧氏压在心头的石头终于是落地了,郡主既然这么说,那自然是有计较的。其实,在她看来,也不奢求老爷还能高高在上,许家一如往日的显赫,只要老爷好好的,一家人好好的,别的倒是其次。
只是想到宫里的蕙姐儿,她这心里,多少还是觉得唏嘘的很。她添乱倒不怕,怕就怕她不怀好意,仗着自己如今地位不同了,就胡乱来。
之后,萧氏又说了些府邸最近的事情,当然这其中也不免提到了二房的新媳妇谢氏。
虽谢氏已经和翊哥儿往西北去了,可家里对于这个晚辈,都喜欢的很。就连挑剔的老夫人,也都暗地里对谢氏赞赏不已。
“有谢氏照顾翊哥儿,我和你爹爹也就放心了。只是西北毕竟是蛮荒之地,多少会有些艰辛。”
近来,为着这事儿,萧氏也没少胡思乱想,而今他们二房就翊哥儿这么一个哥儿,日后都靠他支应门楣的。总不好一直都呆在西北。
许姝见她如此,缓缓道:“翊哥儿自幼跟着师傅习武,不论刮风下雨,从未懈怠过。此番,王爷也是有重用之意,假以时日,未尝不会有王爷的威名。”
萧氏就是再迟钝,也有些明白许姝话里的意思,王爷有意重用翊哥儿,那自然不会让有心之人对翊哥儿动手的。
可转念间,她还是不由愣了愣,西北重地,王爷这怕是要培养翊哥儿为自己的左膀右臂了。既如此,那王爷定不会看着太皇太后对老爷下手的。
如萧氏所料,这不,她才刚从王府离开,回去的路上,关于次辅苏禀恩的流言,已经是弄的满城风雨。
说什么昨个儿苏次辅和同僚吃酒归来,许喝的太多,醉醺醺的竟然和苏家老夫人身边侍奉的大丫鬟有了苟且。
要知道长辈赐,不敢辞是一回事,各世家大族也没少长辈把身边侍奉得力的丫鬟安排到儿子房里侍奉,可你这不问自取,就有问题了。
虽说只是内宅之事,可也不知怎么回事,弄得现在这满城风雨。这不,御史都上折子弹劾苏次辅。
就苏禀恩今时今日的地位,正是他得意之时,怎么就偏偏栽在一个丫鬟身上了?这也点儿太背了。
不仅他自个儿憋屈,宫里太皇太后,也是忍不住摔了手中的杯子。
“糊涂!糊涂!”
大曜国以孝治天下,苏禀恩这么做,哪里还谈得上孝道,难怪被御史弹劾。可这事儿偏偏这个时候发生,太皇太后不由有些阴谋论了。
这谁不知道她有意重用苏禀恩,所以这事儿更是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主子,您难道怀疑是许阁老背后使坏?”桂嬷嬷倒不这么认为,她更多的觉得这一切或许真的只是巧合。
苏家后宅的事情,许阁老即便有意,怎么可能苏禀恩就真的栽了这跟头,可见,还是他自己犯了糊涂,喝酒坏了事儿。
为了拉许晟阳下台,朝中谁人不知太皇太后重用苏次辅,这个时候,太皇太后当然得保下苏禀恩。若不如此,岂非有损她的威严。
可怎么个保法,太皇太后确实有些头痛。
尤其御史那边还揪着此事不放,这真的让她为难极了。
一群顽固不化的东西,太皇太后真是恨透这些文人的迂腐了。
这边,太皇太后刚准备让人找冯振来商量此事,外头关于苏禀恩的事儿却是越闹越大。起初,御史还只是弹劾他私德有碍,有违人、伦。不知怎么,三年前黄河决堤,死伤多少百姓的事儿也被捅了出来,说当初河道总督正是苏家的大公子,偷工减料,致使在天灾面前无力抵抗,数十万人流离失所。
同一时间,苏家二公子有龙阳之癖,今年春闱,看上一个长相俊俏的书生,最后弄得书生羞愤跳河自尽,这事儿也被抖了出来。一时间,天下无人不讨伐苏家。
子不教不知过,何况,这根本就是上梁不正下梁歪。苏禀恩仗着自己是次辅,混淆视听,把这些事儿都瞒了下来,这还是被抖出来的,别的还有什么大家不知道的,不用想,定是极其骇人。
有了这些破事,太皇太后再想提拔苏禀恩坐上首辅的位子,那是不可能了。而这会儿她也恍惚过来了,这事儿,绝对不是偶然。
所有的事情一起发酵,这若是偶然,真是见鬼了。
“主子,苏大人那边,您准备怎么办?”
太皇太后之前以为,只要自己有心为之,一定能让许晟阳吃个闷亏,她怎么都没想到,万事俱备,一夕间却转了风向。她是保苏禀恩也不是,不保也不是。保,她拿什么去保。可若是不保,日后谁还敢为她效力。
“老狐狸,许晟阳这老狐狸,一定是他暗中指使人做的。”
桂嬷嬷知道主子有些骑虎难下了。
可主子如何能轻易低头,这次若是让步了,日后,可就麻烦了。
外头所有人都在看太皇太后怎么解这个局,可大家怎么都没想到,这日晚些时候,宫里就传出了消息,太皇太后身子抱恙。
不得不说,她这招确实聪明,外头事情再乱,谁敢这个时候扰了她的静养。
从这点来看,太皇太后不愧在这紫禁城呆了这么些年,道行确实是挺高的。
静寂的夜晚,新帝看着跪了一地的太医,沉声道:“从今日起,每日过来给太皇太后请平安脉,若太皇太后有什么三长两短,朕要你们的脑袋!”
太皇太后身子抱恙,连见新帝都不肯,新帝打发了太医出去之后,把视线落在了桂嬷嬷身上:“嬷嬷,曾祖母可还好?”
桂嬷嬷噗通一声跪在地上:“皇上,太皇太后这是郁结于心,这是李家的天下,可外头那些人,这是要做什么,这难道要逼太皇太后下罪己诏吗?”
“奴婢斗胆问皇上一句,许阁老可是忠臣?”
“这些人,不就是仗着您年岁尚小,才这么逼太皇太后。皇上,您如今是天下的主子,可得护着太皇太后啊。”
☆、第165章 奸佞
新帝此刻的心情也极其复杂; 他虽年幼; 可并不糊涂; 这些日子; 太皇太后若不是为了揽权; 何以暗中拉拢苏次辅,这些他心里都有数。可让他气极的是; 太皇太后倒也罢了; 桂嬷嬷不过太皇太后身边侍奉多年的老奴,竟也敢这么和他说话。
如今,整个紫禁城只知太皇太后,不知他,他无力抗衡太皇太后,太皇太后今个儿都可以装病用孝道来让他做选择,护着苏禀恩; 他这皇帝,未免当的太窝囊了。
所以,内阁一定不能乱,唯有如此; 太皇太后才不至于真的一手遮天。
见新帝并未应答,桂嬷嬷心里猛地咯噔一下,忙低下了头; 看上去恭顺极了。
新帝微微眯眼,半晌,一声叹息:“嬷嬷这话倒是把朕给问住了; 许阁老是不是忠臣,这得问天下百姓。”
闻言,桂嬷嬷浑身一震。
正在这时,内室传来了太皇太后虚弱的声音:“皇帝来了?”
新帝疾步走了进去,只见太皇太后神色苍白。
新帝跪下恭敬的行礼问安,神色间满是担心。
见此,太皇太后方才隐隐的不悦终于是消散了一些。
方才,新帝说的话都尽数落在了她耳中,那句许阁老是不是忠臣,这得问天下百姓,确实让她心里咯噔一下。可转念一想,许是她疑心了。新帝才多大,怎么可能有如此城府。尤其他平日里暴、虐的性子,怎可能和她玩心机。
“曾祖母,您可好些了?”
看着跪服在床边的新帝,太皇太后缓缓勾了勾唇角:“不碍事,年纪大了,到底有些不中用了。”
随着她这声轻叹,新帝噗通磕了一个响头,沉声道:“曾祖母,眼下外头因为苏次辅的事情,弄得满城风雨,苏家两位少爷也都牵连其中,若您执意要让苏次辅更进一步,怕是朝臣不会答应。”
说着,他突然话锋一转,又道:“不过曾祖母,这天下是我们李家的天下,纵然他们不允,那又如何,只要我直接下了旨意,他们不允又如何?”
新帝这么说,太皇太后突然恍惚了那么几秒,尤其那句这天下是李家的天下,让她看着新帝的目光多了些审视的味道。
只是几秒的沉默之后,她终还是暗暗叹息了一声。就冲着新帝直接下旨的话,她怎么可能不表态。
她终于不得不承认,苏禀恩这步棋,算是从一开始就错了。若她能再耐心一些,苏家那些烂账,就不会弄得现在满城风雨,她就不至于这般被动。
“皇上岂可胡来?若这么一意孤行,天下谁会称赞皇上的英明。所以苏家的事情,还是交由大理寺去办吧。”
新帝犹豫几秒,犹自一副不甘的样子,太皇太后见此,心里多少还是宽慰了些,不管怎么,新帝至少和她是一条心的,只要她牢牢把控住了新帝,这天下,迟早是她的。
之后,新帝亲自侍奉了太皇太后汤药才离开。
一旁侍奉的桂嬷嬷忍不住感慨道:“主子,这次的事情真的太被动了。”
太皇太后点了点头,“哀家又何尝不气,怎么会觉得苏禀恩是可用之才?”
“不过哀家等了这么些年,也不在乎再多等一些日子。”
翌日,苏家满门下狱的消息,一大早就传遍了京城。
郑涟惊的差点儿摔了手中的杯子,怎么会,姑祖母怎么会这么轻易就让步呢?
“主子,您又何须忧心?这天下是李家的天下,只要有太皇太后在,您还怕您斗不过那许氏。”采凝见状,忙低声宽慰道。
“你说的也是。”郑涟点点头,可心底到底还是怕因为这事儿,阖府上下的人对她少了敬畏之心。
偏偏这日她逛花园时,听到两个丫鬟在暗地里嚼舌根,郑涟哪里还能沉得住气,直接就让人把这两丫鬟杖毙了。
按说她是王府的侧妃,平日里打罚几个丫鬟,倒也没什么,可直接就这么杖毙,确实挺惹人非议的。毕竟,府邸现在可是有郡主在。
可她并未有任何的慌乱,甚至是,她盼着正院有丫鬟过来说,王妃娘娘请她过去。
就这样,她等了足足有半个多月,许氏那边也未有任何的动静。
若是前几日,她还能骗自己说是许氏忌惮宫里的太皇太后,不可能为了两个丫鬟,来找她的不快。可这会儿,她还如何欺骗自己,人家压根就是拿自己当透明人了。
“贱、人!”郑涟心里一次次的暗骂着,可除了自己气的跳脚,许氏那边,愣是丁点儿动静都没。更让她气极的是,王爷也未露面,似乎她在这个府邸,丝毫都没有存在感。
郑涟想破脑袋都没想明白,怎么许氏竟然无动于衷。
郑涟紧紧攥着手中的帕子,既然许氏漠视她,那她只能不请自去了。
这厢她正要往正院去,却听丫鬟进来传话说,国公夫人来了。
这国公夫人,自然便是周氏了。
“娘怎么会突然来了?”郑涟心中一阵疑惑,不过她自幼和母亲亲昵,倒也没再多想。
可是让郑涟没想到的是,周氏一进门,竟然掩面哭了起来。
一时间,她也急了:“娘,您这是怎么了?”
周氏红着眼睛,紧紧攥着手中的帕子,好不委屈:“是你姑祖母,昨个儿你姑祖母叫找我入宫,我还以为是这些日子外面那些流言蜚语让太皇太后不快,找我聊天呢。怎么都没想到,太皇太后为了抬举郑国公府,竟然有意把吏部尚书家的女儿指给你爹爹,这不是嫌弃我小门小户,逼着我下堂吗?”
郑国公平日里没少在外头胡闹,可这些周氏都没放在眼里,哪怕是郑国公在外头养了外室,她都不会这么心急。她至多表现一番贤良淑德,把人给抬进来,还能威胁到她的位置不成?
可这次不一样,太皇太后这明显的是想借着这姻亲抬举郑国公府,而她这糟糠妻,当然碍眼了。让周氏更觉害怕的是,太皇太后若真想抬举郑国公府,大可以把这姑娘许给几个侄子,怎么能直接给了老爷呢?她不得不揣测,太皇太后这是秋后算账了,当初,若不是她存了私心,太皇太后也不至于出宫休养。
“娘,怎么会这样?太皇太后疯了不成?”郑涟也急了。
郑国公府能有如今这样的位置,皆是君恩。可这些年,娘亲的地位一直很稳固,从来都贤惠宽容。如今,太皇太后这是要逼的娘让贤呢。
“娘,您不要担心。那姑娘进门了又如何?哪怕生了孩子,还那么小,怎么支应我们郑家的门楣。”
这话不说还好,一说,周氏顿时是哭出了声。见状,郑涟突地也白了脸。
是啊,她怎么忘记了,整个京城谁不知道,郑国公府的公子,都是扶不上墙的阿斗。
整日提笼架鸟,怎堪大任。
郑涟怎么可能不害怕,且不说娘坐得稳坐不稳正室的位子,单单太皇太后这个举措,就足以让她也跟着成为整个京城的笑柄。
先帝还在时,太皇太后即便有这样的想法,也得顾忌先帝的猜忌之心。而今,太皇太后根本无所顾忌了。
加上之前娘亲做的那些事,不用想,太皇太后断然不会轻易改了主意。
可她仍然不死心,她不能眼睁睁的再次沦为京城人茶余饭后的笑柄。
“娘,您别担心,我这就往宫里写请安折子,太皇太后素来疼我,应该会召见我的。”
这几日,许姝的日子过得一如既往的惬意,每日,傅祈钰都会在院里晨练,之后随她一块用了早膳,才会往宫里去。
每日下朝回来,都会和他说些宫里的事情。许姝听的直乐呵,尤其听闻太皇太后折了苏禀恩这颗棋子之后,又把视线落在了吏部尚书头上。
吏部专管官员的选拔,看来太皇太后这是准备来一招缓兵之计了。
见她嘴角微微的笑意,傅祈钰也心情很好,笑道:“近来,外头弹劾太皇太后慈宁宫修缮数百万费用的事情还未停歇,太皇太后这是有些架不住了。”
闻言,许姝噗嗤一笑:“可吏部选拔官员,也不是一日之事,要我看,新帝虽也忌惮内阁权势过大,可比起内阁,他怕更忌惮太皇太后垂帘听政。否则,那日太皇太后借病施压,他也不会有那番话了。”
傅祈钰笑笑:“太皇太后多年久居深宫,把一切事情都想的太简单了。虽她手下有冯振这阉党,可你可知,西南那边早已有了动作,这过不了多久,靖南王怕是就会打起清君侧的旗号了。”
许姝踌躇片刻:“靖南王只是为了除阉党?怕就怕到时候,爹爹和王爷也成了靖南王口中的奸佞之臣。”
傅祈钰徐徐喝一口茶:“本王等这一日,已是许久了。”
许姝一瞬不瞬的看着他,半晌,方开口道:“自古以来成王败寇,靖南王挥师北上之际,新帝必许王爷摄政王之尊。如此,王爷离那个位子,就更近一步了。”
☆、第166章 出
几日的功夫; 靖南王那边的动静; 也传到了太皇太后耳中。
太皇太后难免也慌了起来; 这老东西; 竟准备把矛头对准冯振。新帝才登基不久; 天下谁人不知,冯振如今依附的人是她。
“娘娘; 要老奴看; 这战未必就真的能打起来。莫说三皇子已经被废黜,从宗室中除名,即便没有,他还能丝毫不顾及淑太妃,他举兵那一日,便是淑太妃的死期。”
桂嬷嬷这番话,太皇太后何尝没想过。她当然知道; 淑太妃是她手中的一枚棋子,这也是为什么当初她没有让淑太妃殉葬的缘故。可也不知道为什么,她心里还是不免有些慌乱。
她不得不承认的是,如今朝中堪用之人; 唯有赫赫战功的镇北王。否则,若真的靖南王打到紫禁城,她这老婆子; 还有什么脸面可言。
如今这形势,虽不比改、朝换、代,可新帝年幼; 加之这段时间西山大营闹饷,朝臣们对她大肆修缮慈宁宫,也揪着不放。似乎所有的事情一下子都堆在了一起,让她头痛极了。
可即便这样,让她如何能心甘情愿的对镇北王委以重任,这无异于给他造势,到时候,天下民心所向,这天下早已不是李家的天下,她和新帝,都会成为傀儡。
想着这些,太皇太后轻叹一声,她心里还是存着侥幸,靖南王没这么大的胆子,三皇子也不可能真的不顾淑太妃的性命。
桂嬷嬷犹豫道:“主子,镇北王是万万用不得的,到时候,您再想削弱他的势力,那更是难上加难了。您何不暗中拉拢辽王。”
闻言,太皇太后不禁心头一颤,是啊,她怎么忘记辽王了。
想及此,太皇太后忙让桂嬷嬷拿了笔墨纸砚来,这些年,皇家对辽王不薄,而今,正是他表忠心的时候。
太皇太后的意思,即便冒些险,也不得不防着镇北王。
可新帝却不这么认为,他虽年幼,可也读过不少史书,太皇太后这般重用辽王,镇北王岂能心中没有计较,他虽心中也忌惮镇北王做大,可唯有保住自己,这李家的天下才得以长久。他刚登基不久,之前圈禁的那些苦日子,他并未忘记。若真的靖南王打到京城,镇北王又隔岸观火,那李家的江山,怕是真的完了。
太皇太后这是拿他的性命在做赌注。不行,绝对不行。
新帝气呼呼的来回踱着步子,心里惧怕极了。
内廷的消息传的是最快的,后宫不得干政,可宫里这些人,谁能没几个耳目。
容太妃闻着消息的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