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锦娇记-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郑太后话已至此,桂嬷嬷咬了咬牙,沉声道:“主子,圣上把三殿下贬黜到乾州,若真如您所忧心的那般,老谋深算,唯一能和靖南王府较量的,唯有镇北王了。”
  郑太后闻言,目光沉沉,有些忧心道:“你所说,哀家又何尝没想过。只是,哀家怕养虎为患。这些年,皇帝这般忌惮镇北王,就怕他狼子野心,想推翻李氏江山,坐拥天下。哀家是真的怕啊。”
  “主子,您也看过不少史书,那镇北王还真敢篡位了?您收服他只是权宜之计,可日后若能瞅着机会,暗中除掉她,西北那边,您大可以安排您信得过的人。不是吗?如此一来,这天下谁敢不服您。”
  “再说了,镇北王虽说功高震主,可他手下那些人,谁真的能一点儿异心都没有。只是现在还不到合适的时机,若有您暗中谋划,不怕收拢不了人心。”
  郑太后知道,桂嬷嬷所言,确实在理。可镇北王那性子,如何能心甘情愿为她所用?
  “主子,傅家人入京已经多日了,没错,您和镇北王之前并未有什么交集。可您何不试试从傅姜氏入手?奴婢早已打听过了,傅家那位大爷,可是王爷的同胞兄弟,前些年死了媳妇,至今可都未续弦呢。”
  郑太后瞥她一眼:“傅姜氏?你是说让哀家抬举她?”
  要知道,每逢初一十五,内外命妇入宫往慈宁宫请安,郑太后从未刻意抬举过谁的。
  傅姜氏和这些人比起来,算什么东西,在傅家身份尴尬,她如此屈尊抬举她,这传出去岂不成了笑话。
  桂嬷嬷笑笑:“主子,奴婢也说了,这是权宜之计。傅家那位大爷虽说和镇北王是同胞兄弟,可这些年,一个名震天下,一个却一直在乡下,默默无闻,这心里难免没点儿计较。您若能利用这个,从中作梗,日后不怕拿捏不住这傅家人。”
  却说这边,圣上已下令,三日之后,便是三皇子离京之日。
  高高在上的皇子,如今只是一介平民,哦,不,还是戴罪之身。再没往日的显赫了。
  身为三皇子妃的殷锦娴,虽早已有心理准备,却还是忍不住酸了鼻子。
  戴罪之身,又是被贬黜的皇子,平日里吃穿用度,再不能由着自个儿了。原她还想着带着往日太后娘娘赏下的宝贝,到时候许还有些用处。可谁知,这些都是内造的,这个时候,她如何还配拿着这些。
  “姨娘,圣上怎的如此狠心?”
  说着,她扑倒在郑氏怀里,嘤嘤哭了起来。
  郑姨娘拍拍她的后背,宽慰道:“好了,再不许小孩子气了。姨娘就在京城等着你回来。总有这么一日的。”
  “圣上如今不过是在气头上,你且提醒三殿下,莫不可真的和圣上置气。虽说被废黜了,可每日的请安折子,还得照常送到京城来。否则,圣上怕是真的会忘记三皇子,觉得三皇子狂妄自大,更怕的是,觉得三皇子对他心生怨怼。”
  殷锦娴眼圈红红:“写了请安折子又如何?宫里惯是些迎高踩低之人,淑贵妃也不复往日的尊贵,大皇子如今又是得意之时,怎么肯让这些折子送到圣上面前去。”
  这些,郑姨娘自然也是想到的,她轻轻拍了拍女儿的手,缓缓道:“姨娘会经常往慈宁宫去给姑母请安的。有姑母在,应该会帮帮你的。”
  殷锦娴一把推开她的手,一脸嘲讽道:“姨娘,你怎的到现在了都看不明白?三皇子出事至今,您瞧见姑祖母替三皇子说过一句话没。她可是急着推皇长孙上位呢。你糊涂了不成?她会这个时候帮三皇子?”
  闻言,郑姨娘身子猛地一僵,不可置信道:“你,你的意思莫非是?”
  说着,她再不敢说下去。

☆、第129章 避嫌

  许府
  许老夫人的脸色着实有些不好; 折腾这一个多月的选秀; 终于是落下帷幕了。虽她已经对许蕙失望透顶; 可到底在她身边讨巧卖乖; 如今却成了后宫三千佳丽中的一个; 她如何能开心的起来。
  更听闻,虽如今还未有正式的封号; 可圣上已经连着十几日翻了蕙姐儿的牌子; 圣上这些年沉溺丹药,对男女之事并不贪恋,可这段时间这是怎么了,对蕙姐儿如此宠幸。一时间,坊间可谓是各种流言蜚语肆起。
  区区一个庶出的姑娘,也未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容貌; 怕是也唯有床笫间比较合圣上的意了。这样的流言蜚语,岂不让许老夫人面上难堪。这不是打她的脸吗?谁不知道,她向来宠着这孙女。加之孟姨娘如今也去了,人们不会说孟姨娘教导无方; 只会说是她这做祖母的,纵容成这般了。
  大太太顾氏看许老夫人这样,虽有心宽慰; 可这事儿,如何能解释的清楚。已经是这样了,看看别家这次留了牌子的秀女; 如今都回府等着内务府的人则吉日让她们入宫,唯有蕙姐儿,有如此殊荣,连府邸都没回,就已经是宫里的贵主了。
  因为这,大太太其实也挺没脸的。再加上废太子妃罗氏前些个儿去了,大皇子得圣上器重,宁氏一族,算是彻底倒了。她那大媳妇是宁家的闺女,虽说罪不及出嫁女,她也私底下宽慰过大媳妇,可大奶奶宁氏,还是病倒了。
  世事无常,这若是往常,顾氏也便不说什么了。只如今,郡主眼瞅着就要大婚,这若真有个什么不好,闹出什么笑话来,不说许老夫人会不会怪罪她,单说二房,她这长嫂就难以给二房一个交代。
  二太太萧氏这些日子也是提着心,今个儿早上,为着这事儿还特意往她这里来。言语间,虽有些唏嘘,可也不免透出些想让她做主把大奶奶送往郊外的庄子上,如今是多事之秋,这若真的出了事儿,可是许家的笑话。
  原本许老夫人的事情已经让顾氏烦心了,这会儿,二太太萧氏再整这么一出,她这都从没这么头痛过。
  等萧氏离开之后,顾氏看看粱嬷嬷,暗暗叹息一声:“嬷嬷,您说我这到底招惹的什么事儿啊,宁氏自打嫁到我们许家,每日晨昏定省,从未失了规矩。这节骨眼儿上,我怎的忍心让她出去避嫌。”
  可话虽这么说,她也知道,宁氏已经病了有些日子了,这若一时半会真的想不开,真的出了什么事儿,她真的难逃其咎。
  “太太,您心里其实未尝没有数,只是狠不下心罢了。要不,让大少爷和大奶奶好生谈谈,大奶奶通情达理,不会对您心生怨怼的。她毕竟是宁家出来的,宁氏一族落到如今这境地,她心里难免苦闷,觉得失了倚仗,可不管如何,这眼瞅着郡主大婚的日子就要到了,这可是圣上亲自指婚,若大奶奶这节骨眼儿上真的有个什么不好,不是徒增晦气吗?”
  闻言,顾氏半晌都没说话,可粱嬷嬷知道,她这是已经点头了。
  栖鸾院
  眼瞅着大婚之日就要到了,许姝这几日,不知怎的,竟然有些紧张。
  上一世,这是从未有过的。
  琥珀和香凝看自家郡主这般,忍不住打趣道:“郡主,奴婢还以为您天不怕地不怕,原来不是呢。”
  许姝看了看手中已经差不多绣好的荷包,微微勾勾唇角:“你们两个丫头如今越发是没规矩了,连本郡主都敢打趣了。”
  “等什么时候,你们出嫁了,看你们紧不紧张。”
  说着,许姝上下打量了琥珀一番,直看的琥珀微微有些拘谨。
  上一世,许姝连自保都不行,更不要说保护琥珀和香凝了。可这一世,既然重生了,她当然想着给这两丫头一道恩旨。
  只这些,她还没想好,琥珀和香凝虽说是她的贴身奴婢,可这些年相处下来,除了主仆情分之外,多少也有些姐妹之情。
  依着许姝的意思,势必是不舍得琥珀和香凝离开自己的,这些年,都由她们近身侍奉自己,要再找这么合适,这么忠心的人,虽也可以,可到底不比之前。
  还是等大婚之后吧,比起把两人许给府邸哪个管事或者去哪家做小,许姝更愿意让两人留在自己身边,而唯一的法子,就是镇北王麾下那几位将士。
  这些男儿,征战沙场,加之镇北王治军严明,若他赞许的人,身上该是不会有哪些恶习的。
  正暗自思询着呢,却听外面的丫鬟传话说,大奶奶身边的丫鬟急着见郡主。
  对于宁氏,许姝其实挺喜欢她的。又因为当年她被圈禁禁宫,她更能理解宁氏如今的绝望和忐忑。
  只她不明白,怎的宁氏身边的丫鬟,会突然找到她这里来。
  想及此,许姝突地把视线落在琥珀身上。
  被她这么一看,琥珀喃喃道:“郡主,听说大奶奶病了有些日子了。您也知道,这之前宁家人还盼着太子殿下能够东山再起,可如今,大皇子都往户部去历练了,太子殿下愣是连个动静都没有。加之废太子妃罗氏也去了,虽说圣上已有意册立皇长孙为皇太孙,可宁氏一族,并未因此而摆脱如今的困境。听闻,不过几日的功夫,宁氏一族在朝中有官职的,不是被贬黜,就是遭了东厂的毒手,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圣上这次是彻底不想让有人借着皇长孙册立为皇太孙之事,暗中结党营私了。”
  “这大奶奶也当真是可怜,该是想着既然圣上有意册立皇长孙为皇太孙了,宁氏一族,这次终于能松一口气了。没想到,等到的却是宁氏一族的覆灭。”
  “这不,几日的功夫就病倒了,太医说是郁结于心,可这节骨眼儿上,您又即将大婚,大太太怕惹了晦气,闹出什么笑话,暗中已有意让大奶奶往郊外的庄子上去。想来,今个儿大太太是已经拿定主意了,大奶奶身边的丫鬟才急急来向您求救。”
  想到上一世自己的进退两难,再看看如今的大奶奶,许姝难免多了些感慨。
  想了想,她站起身,缓缓道:“大奶奶既身子有恙,我怎么着也该过去探望一番的。”
  琥珀不明所以,可自家郡主的脾气,她如何不知,只能紧紧随着郡主往大奶奶房里去。
  宁氏确实是病了,可这病,更多的是心病。
  她是先皇后的侄女,宁国公府的姑娘,如今宁氏一族眼瞅着就不复存在了,她虽是出嫁女,心里怎么能不着急。
  她早已不是待嫁闺阁的女子,自然晓得后宅这些阴私。婆婆虽待她很好,大少爷也对她不错,这些年,房里也没个通房。可京城不乏向她一样处境的女子,最终府邸如何能留下她这戴罪之人。
  什么叫做罪不及出嫁女,确实,圣上不会下旨要她的命。可人都是迎高踩低的,婆婆即便如今没这样的心思,日后怕也会想着让她退位让贤。毕竟大少爷是许府的长房嫡孙,有她这样的妻子,确实是徒增流言蜚语。
  方才,太太身边的粱嬷嬷亲自来探望了她,粱嬷嬷是太太身边最得力的嬷嬷,她的意思,自然是太太的意思。
  让她往郊外的庄子上去静养,等郡主大婚之后,再接她回来。闻着这些,她微微笑了笑,虽早已预料到这样的结局,可心还是忍不住痛的厉害。
  “大少爷怎的不亲自来和我说?”这话其实更多的是一种自嘲。可不知为什么,宁氏这个时候,想任性这么一次,唯一的一次。
  粱嬷嬷暗暗叹息一声:“大奶奶,太太待您如何,您心里该是晓得的。太太做这决定也不容易,这些年,大姑奶奶出嫁之后,太太早把您当做亲闺女儿了。”
  “太太原本是有意让大少爷来和您聊聊的,可大少爷的脾气您也知道,面上看着虽云淡风轻的,又孝顺的很,可他这些年从未纳妾,自然是心里有您的。大少爷是许家的长房嫡孙,太太是怕大少爷为难,怕您更伤心啊。”
  宁氏听着这话,早已经是泪流满面。她紧紧攥着手中的帕子,当真是心如刀割。
  是啊,夫君是什么样的性子,她这枕边人,最是知道的。其实,她何尝想拖累夫君,若不是因为这样的想法,她也不会病了。
  “嬷嬷,您莫要再说了,我答应明个儿就往庄子上去住。你放心,这一切都是我自个儿的意思,大少爷那边,我会开导他的。”
  等到粱嬷嬷离开,宁氏早已经是泪流满面。
  却不料,她这正伤神呢,外面丫鬟进来传话说,郡主来了。
  看着许姝进来,宁氏激动的想要起身。
  “大嫂,您躺着。”
  这个时候,郡主怎么会来?
  宁氏也不是愚笨之人,凌厉的目光直接看向洛儿。
  “主子,您要打要罚奴婢都没怨言,可奴婢真的不忍心看您就这么离开许府。宁家已经倒了,您离开许府,又该往哪里去呢?一辈子在庄子上,您还这么年轻……”
  一席话说的宁氏也是忍不住落下泪来。

☆、第130章 拜帖

  宁氏何尝就真的想走到这条绝路去; 可此时不走; 许还能留些夫妻两人间的美好回忆; 她怕啊; 怕外面那些流言蜚语; 怕自己的战战兢兢,用不了几年; 夫君会对她生了厌恶。
  只这么一想; 她心里就百感交集。所以,方才她才会答应往庄子上去。她走了,夫君也就不会那么为难了。
  见宁氏这神色,许姝多少能揣摩到她的一些心思,她虽这些年一直住在定国公府,和宁氏并未有太多交情,可宁氏是什么品行; 阖府上下,谁不赞这个大奶奶贤良淑德。
  想到这些,她暗暗叹息一声,宽慰她道:“嫂嫂就这么离开了; 可想过大哥会如何?许家没有男子四十无子方可纳妾的家训,可你入府这些年,大哥可曾有过任何想纳妾的意思。嫂嫂只想着宁家倒了; 怕继续留在府邸会闹了笑话,怕大哥和大伯母日后和你生分了,可大哥又何其无辜?”
  宁氏被她问的一愣; 眼眶红红,看着她,半晌才哽咽道:“郡主,我如今已经是戴罪之身,我这心中是又惊又怕啊。”
  许姝看看她:“大嫂,京城这么多的世家大族,表面上看着显赫,可自小我们谁不知道,朝堂波涛汹涌,稍有不慎,可能就会累及家族。这样的事情,已经是屡见不鲜了,不是吗?为了这个,你就离府避嫌,这让天下人如何议论大哥,如何议论我们许家。难道,我们许家连这样的涵养和气度都没吗?”
  按说宁氏还比许姝小长那么几岁,可这会儿听许姝这么一说,她不由心中满满的愧疚。
  见她沉默,许姝暗暗叹息一声,缓缓道:“你也别怪大伯母最终做了这个决定,一切都只是因为过几日的大婚。这事儿,我会亲自和大伯母说的。”
  顿了顿,她又道:“大嫂且好生养好身子,切忌忧思过甚。你既已嫁到许家,那这辈子,便是许家的长房长媳,大哥不是薄情寡义之人,大伯母也不是心胸狭隘之人。想来你也知道,当年大哥谈婚论嫁之际,其实论出身,论显赫,许家并不觉得宁家姑娘是最好的选择,甚至,有些避嫌。可惜,圣上一道旨意,这事儿便只能如此。”
  “可你看看,这些年,大哥和大伯母可曾因为这个心生嫌隙,可曾给过您任何委屈。宁家的覆灭,也不是一夕之间,早在太子被废,这些已经无法挽救了。人生很长,很长,既然你遇到了大哥这样品性极佳的夫君,可否也给自己多一些勇气,多一些自信。”
  “郡主……”宁氏实在想不到,郡主竟然会和她如此推心置腹,尤其这节骨眼儿上,更显珍贵。她紧紧攥着手中的帕子,哽咽着想说什么,可所有的话似乎都梗在喉咙,最后还是没说出来。
  顾氏那边,许姝才往宁氏那边没半盏茶的时间,就已经有消息传到了她耳中。
  听着那边的动静,顾氏也忍不住拿帕子擦了擦眼泪:“姝儿这孩子,难得啊。人都说高宁大长公主自幼娇宠着姝儿,把她教的跋扈不堪。可我看着孩子,当真是喜欢的很。她贵为郡主,其实根本不必如此迁就宁氏,可她还是去了。单这点,我都自愧不如啊。”
  粱嬷嬷奉上一杯茶,也有些感慨道:“这不很好吗?郡主是有情有义之人,若有一日,大姑奶奶真的遇到处境危险,您去求郡主,郡主应该会暗中相帮吧。”
  提及大女儿,顾氏的眼眶又微微有些泛红。
  “希望如此吧,这事儿我每每想起,就心惊胆战的。也不知婉儿近来在王府处境如何?那靖南王老王妃,早恨不得除掉婉儿,这次,该是得意极了吧。”
  粱嬷嬷摇摇头:“奴婢倒是觉得,大姑奶奶如今是最危险的时候,却也是最安全的时候。您看看,淑贵妃既然已经向靖南王府递出了橄榄枝,那大姑奶奶就不单单是靖南王府的世子妃了,她身后有我们许家,清溪郡主又嫁给了镇北王,这个时候,靖南王老王妃不会愚蠢到对大姑奶奶动手的。”
  想起女儿受的那些委屈,顾氏真的恨不得那靖南王老王妃两脚一蹬,早点升天。可现实却是,这老东西身子康健的很,也不知是西南的风水养人,还是老天不长眼。
  许姝回到栖鸾院的时候,成套的嫁衣已经送来了。
  这平常的女子出嫁,嫁妆嫁衣什么的,多少得自个儿经手一些。可有高宁大长公主在,许姝就乐得清闲呢。根本就不需要她操心,尚衣局那边,早几个月就准备了。
  这几日,府邸上上下下的人为了大婚之事忙上忙下的,她虽感觉到有几分喜庆的气氛,也微微有些紧张。可这种紧张,直到看着眼前这大红嫁衣,她才真正的感觉到,自己真的要出嫁了。
  “郡主,您要不试试?”
  尚衣局那边早就拿了许姝的尺寸了,又有高宁大长公主在,这嫁衣当然不会出现什么瑕疵。可琥珀和香凝两个,侍奉自家郡主这些年,当真是有些急着想看看,郡主穿上嫁衣的样子呢。
  许姝笑笑,轻轻点了点头。
  两丫头见此,忙拿着嫁衣,往内室去。
  可这才刚换好,瞧着铜镜中如红霞般的嫁衣,就听外头丫鬟传话说,王爷来了。
  这嫁衣繁琐的很,纵是琥珀和香凝两人手脚利索,这会儿也来不及换了。
  再说,傅祈钰根本没给她换的时间,她这边正急着把头上的发簪给拿下来,只这才刚碰到发簪,一只强有力的大手就覆上了她的手。
  只听他在她耳侧吐气如兰道:“不急,让本王看看。”
  琥珀和香凝早已屏气凝神,悄悄退了出去。
  见此,许姝忍不住嘀咕道:“这两丫头如今是把王爷当真正的主子了。”
  傅祈钰轻轻搂住她的腰身,低笑一声:“姝儿,你知道吗?本王第一次看到你,就认定你是本王的王妃了。”
  许姝听得脸上微微有些发热。
  尤其看着镜子中的两人,她这种感觉更强烈了。自己就要出嫁了,上一世出嫁那日,是什么情景,她突然有些记不得了。
  那时候,太子已经有了庶长子,其实她也是憧憬过一生一世一双人的,她自幼得外祖母娇宠,若不是一道圣旨,她如何会做太子的继妃。
  更不会有日后那些坎坷了。
  想到这些,许姝的身子突然僵了僵,傅祈钰还当她是在害羞,笑着轻轻咬了咬她的耳垂,“姝儿,过几日,你就是本王的人了。”
  许姝抿嘴笑笑,没有说话。
  此时的镇北王府
  傅瑶一脸愤愤的坐了下来,嘀咕道:“娘,我看二哥压根就不记得今个儿这家宴了,自打您入京,二哥连顿饭都没陪您吃过,今个儿倒好,该是又往许府去了。这清溪郡主也真是不知羞耻,两人毕竟还没有成亲,就这么勾着二哥,也不知道给二哥吃什么迷、魂药了。”
  傅姜氏心里又如何能痛快,女儿说的不错,自己这继子还从没陪她一同用过膳,这若往日也便罢了,如今,京城多少双眼睛盯着,她这脸上,能不难堪吗?
  而且,这眼瞅着就要大婚了,依着规矩,两人私底下早不该见面了,可王爷倒好,还瞅着空就往郡主那边去,这府邸上上下下都是人精,岂不暗地里掂量起来。
  可她毕竟不是王爷的嫡母,膝下也没个哥儿,腰杆自然硬不起来,即便心中有怒火,也只能咬牙认了,不敢闹腾大了。
  傅瑶却觉得母亲太过小心翼翼了,如今,已经不是母亲一个人的荣辱,连带着她,也跟着没脸。
  她更担心的是,二哥这般怠慢他们,会连累到她日后说亲。
  只要想起这个,她更觉得清溪郡主面目可憎的很,二哥这些年一直都在西北,和她还有母亲私底下并未有太多接触,这好不容易入京,若是好好相处,总能亲近一些的。她自认聪明的很,可谁知,二哥瞅着空就往清溪郡主那里去,眼里哪里还有她们。
  “娘亲,这可不行,依着女儿看,郑家那位侧妃暗地里给您送了那么多东西来,不如,我们给郑家写个拜帖,郑家到底是太后娘娘的母族,若是我们能这个时候结交郑家,往郑家去,多少能挽回些颜面。”
  傅姜氏没想到女儿会把主意打到郑家人身上去。可她还是有些犹豫,这哪里能自个儿上赶着写拜帖,就这些日子郑家那位侧妃对她的示好,该是她们主动请她去才是。
  “太后娘娘的母族又如何?还不是落得如今这地步?圣上不过是顾及着孝道,才没对郑国公府真的下狠手罢了。娘知道你心里不舒服,可如果我们上赶着去,不是更成了别人眼中的笑话。另外,那位郑家的侧妃说不准也会因为这个,心里瞧不起咱们,没了往日的恭顺。我没能给你爹生下个哥儿,手中没有权,如今好不容易手中有一个郑氏,万万不能让她低看了咱们。你且忍忍,总有法子的。不管怎么,我毕竟做了老爷这些年的枕边人,那清溪郡主还能真的不把我放在眼里。”
  说着说着,她又忍不住想起了老大续弦之事。这事儿若是能做好,她多少有些底气。可惜,眼下也没个合适人选,门第太高了,怕不拿她这个婆婆当婆婆看,这府邸已经有一个郡主媳妇了,再来一个,她可受不了。可若门第低了,又讨不着老大的好,这着实是头痛的很呢。

☆、第131章 欢喜

  “娘; 您是想着郑国公府亲自给我们下宴贴?”
  听傅姜氏方才那番话; 傅瑶心中突然一惊; 有些不可思议道。
  见傅姜氏一副气定神闲的样子; 傅瑶急急的抓着她的手; 喃喃道:“娘,您疯了不成?没错; 郑国公府如今是不比往常; 可不管怎么说,有太后娘娘在那杵着,纵然他们不要脸面,想和我们镇北王府拉近关系,如何能丁点儿不顾太后娘娘的面子?女儿可是听闻,太后娘娘早就和郑国公夫人周氏生了嫌隙了。”
  傅姜氏看她一眼,“瑶儿; 我早就告诉过你,凡事不能看表面。如今宫里的淑贵妃风光不再,宁氏一族,也几近覆灭。圣上有意立皇长孙为皇太孙; 可说白了,这是把双刃剑,虽皇长孙年幼; 未到成年,不大可能威胁到圣上的地位,可咱这位圣上; 多少年沉溺丹药,身子早就垮了,这一个说不准,太后娘娘少不得会垂帘听政。看太后娘娘真的能一直依附冯振那阉党,既然做了这天下最尊贵最有权势的女人,必定是不甘心再这么当傀儡的。这个时候,王爷便是最好的盟友。所以,我琢磨着,郑国公府那边也该有动作了。这次,不是我们低人一等,而是太后娘娘权衡之后想要借我来拉拢王爷。”
  傅瑶毕竟是小地方来的,虽有些小聪明,却也仅此而已。倒是傅姜氏,入京不过才多少日子,这见识却是涨了不少。
  若如真如娘亲所说,郑国公府能主动给他们宴贴,那这也便是太后娘娘的意思了。日后,岂不真的攀上贵人了。太后娘娘只要有用得着王爷一日,那她们母女,便可以从中得到无数的好处。
  这么想着,傅瑶按捺不住有些激动。
  想她初入京,就听闻那清溪郡主如何如何的尊贵,她看着,心中难免有些胆怯,也有些羡慕嫉妒。却不料,才用了没多长时间,她也即将挤进京城这贵族圈子里去了。
  傅瑶也已经十四芳龄,傅姜氏迟迟未给她说亲,不过是盼着有朝一日入京,能嫁入高门。这几日,傅姜氏可没少关注京城那些名门世家。虽还一点儿的动静都没,只是暗自琢磨,可已经让她忍不住窃喜不已了。
  看女儿这神色,傅姜氏也难掩喜色,她轻轻拍了拍女儿的手,笑眯眯道:“瑶儿,这高门嫁女,低门娶媳。娘自然希望你能嫁到定国公府这样显赫的府邸。可你也看到了,朝堂瞬息万变,就连宁国公府,也遭了劫难,所以,这除了显赫之外,更重要的,娘看重的是稳妥。”
  “娘可是已经看中了什么人选?”按说未出阁的贵女不该这么直白问出来的,可傅瑶和傅姜氏,哪需要这么多的顾忌。
  傅姜氏犹豫了下,才缓缓开口道:“你可知许家那位三少爷?”
  傅瑶心里猛地一咯噔,有些不可置信道:“娘你莫不是再说许家二房的三少爷,清溪郡主庶出的弟弟?”
  傅姜氏点点头:“瑶儿,听闻这位三少爷前些日子已经往西山大营去历练了,许二爷又是当朝首辅……”
  话还未说完,就听傅瑶急急道:“娘,您忘记了,他可是庶出?女儿虽入京不久,可也知道当年许阁老和孟姨娘之事?那么多好男儿,您怎就看中了他?”
  傅瑶是真的不理解,她觉得母亲所说就是极大的笑话。
  傅姜氏早知她会如此说,也不着急,宠溺的摸摸她的头,语重心长道:“娘做什么,不都是为你好?娘膝下就你这么一个闺女,还能害你不成?”
  “这三少爷确实是庶出,可你莫要忘了,许阁老就他这么唯一一个儿子,纵然清溪郡主再尊贵,可许家日后支撑门楣的,还不就是这个庶出的儿子?许阁老在朝中什么地位,这么多年的首辅,屹立不倒,许家又和定国公府有姻亲,眼光可得放长远些。你也知道我们母女身份尴尬,与其让你嫁过去每日做小伏低,受那蹉跎,何不退一步。何况,娘觉得这许家三少爷是个有出息的,你身后有镇北王府,清溪郡主又嫁给了王爷,这三角关系,才是最稳固,最让你获益的。”
  傅姜氏的话确实有道理,其实不用傅姜氏说,傅瑶也知道,自己虽说嘴上不愿意承认,可也知道,其实她是心虚的。那么多的贵女,她和娘亲在镇北王府又是什么处境,即便嫁入高门,那别人还是会小瞧她的。
  可想到许青翊是清溪郡主的庶出的弟弟,她这心里,还是有些不是滋味。
  傅姜氏怎么能不知道女儿心里那些小纠结,她微微勾了勾唇角,宽慰她道:“你这孩子,你想想,除了方才我所说的那些,还有一件对我们娘俩很重要的事情。等到许三少爷掌家那一天,你便是许家正儿八经的太太,你方才也说过了,当年许二爷和孟姨娘之事,这许三少爷毕竟是孟姨娘所出,外头虽有传言,说他更亲近郡主一些,可这些,娘亲觉得不过是权宜之计罢了。他身份尴尬,若不处处讨好郡主,如何能有现在的风光。怕是阁老大人,也会和他生了嫌隙。”
  “所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