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小婢-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对!
小古想到这里,却立刻意识到一个问题:“若真是这样,他岂不成了朱棣的大功臣?为何又会被朱棣问罪抄家,最后落得剥皮实草悬挂仪门的惨状?”
秦遥闻言也微微颔首,眼中冷意稍退,“这也没什么奇怪的,当年朝中也不乏文武官员跟朱棣暗通款曲,也没得到什么好下场——曹国公李景隆都曾经当阵献城呢,朱棣当时也大加封赏,过了没多久就褫夺爵位抄家囚禁,活活把他折腾死了。”
“你父亲暗中出卖军情,让无数将士冤死,最后却反遭朱棣戕害,落得如此下场,也是罪有应得!”
秦遥目若朗星,闪着清冷而激愤的光芒,看向小古的眼神却渐渐柔和下来,“我也知道,你跟你爹不亲近,他的事,你半多是不知道的。”
小古露出一道清渺苦笑,“别说是他的事,就连他本人,我也一共见过三五回而已。”
而且次次都是冷言喝斥,明明是红笺欺凌辱骂她们母女,在他的偏心偏见下,却总是她生性顽劣不守规矩,和她娘一样,上不了台面。
秦遥凝视着她的笑容——那么清瘦的脸庞,即使知道是易容,却也能看到双颊那病骨支离的嫣红,以及眼角眉梢的憔悴。
她是病了?还是受伤了?
他心中咯噔一声,没有问出声,却是盯着她看个不停。
明明知道,害死堂兄和族亲的那人,就是她的生身之父……这般的血海深仇,明明不该再对她呵护关怀,心中那道弦,却是莫名的痛了起来。
第一百八十六章 福祸
秦遥深深的凝视着她,那幽深一眼几乎要将人的魂魄都卷入——随即他深吸一口气,放下了手中寒光凛然的长剑,别转头去不愿再看她,“你走吧,金兰会之中,大概都收到这份密笺了,你我相识相知,彼此信赖,其他几个……却未必能如此待你。”
传遍了金兰会?!
小古心头一震——即使是向来与她默契知己的七哥,都不免在见面时兵刃相向,其他人会是什么态度,简直是不问可知。
短短两个昼夜,她死里逃生,挺着重伤救出了这些女眷,却被迫亡命四处逃窜,而在这期间,她竟然成了金兰会的叛徒之女,人人得而诛之?
小古瞬间只觉得头疼欲裂,整个人再也支撑不住,一个踉跄倒了下去。
“小心!”
有人在她耳边急切的喊,接住了她软成一团的身躯……眼前一片模糊,她再也看不清,听不见。
日上三竿,济宁侯府经过昨日的喜庆忙碌之后,宛如一个卸去盛妆的贵妇,慵懒而散漫,却又不失优雅。
各院的主子显然是各怀心思,但也不敢在明面上反对圣旨,只得强行按捺种种情绪,在众位宾客面前笑脸相迎,好不容易把来贺的亲朋好友并朝中官员都送走,各个都是疲惫不堪,正在自家院中休养,因此整个侯府都显得安谧宁静。
只怕,这也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而已……
嘉禾居的庭院里,广晟穿好衣袍,起身在院中打了一套拳,又练了会剑,这才回到房里用早饭。
看着周围十多个殷勤伺候的丫鬟仆妇,各个环肥燕瘦千娇百媚。身上的香气却熏得他直皱眉头,到真正吃饭时,就更让他不自在了——只要目光在哪个餐点上停留一下。顿时就有人拣了来放到他的碟子里。
整整二十四道珍馐宫点,色香味俱全让人垂涎欲滴。比起以前送来的残羹冷炙,简直是天壤之别。
然而这些却让他的脸色变得更黑了。
“你们都出去,不经召唤不得擅入。”
他沉声说道,那些美貌丫鬟们不了解他的秉性,正想撒娇弄痴一番,却被他冷哼一声,狠厉眼风扫过。全部吓得低喊一声,快步离开了。
只剩下满室空寂,广晟自己用筷子慢慢品尝着满桌佳肴。
厨师手艺不错,用料又是极名贵新鲜的。其中有好几道点心,他甚至只在童年时偷偷在厨房摸过几块尝了,平时这些最上等的份例,是绝对轮不到他的。
十丈软红,声色犬马……整个府里最珍贵、最上等的东西。似乎在此时都自动呈现在他眼前,任他予取予求。
广晟冷冷一笑,唇边的笑意不屑而讥讽。
在外见过了大世面,闯过了暴风雨,谁还会在意这些身外之物?
他略微用了几口。又喝下一大碗养胃的杏仁羊乳,用帕子擦了手,这才沉声道:“进来。”
他命令的对象,显然不是那群美貌伶俐的丫鬟美人儿,而是一群精悍骠勇的青年。
这是他从锦衣卫的军余和力士中挑选出来的,平民出身家世清白,身手武艺还过得去——这是准备用来作为亲军随从的。
所有人宛如标杆一般站得笔直,剩下四个少年个头稍矮,落后一步站在他们身后——这是他为自己调训的贴身小厮。
其中一个是他在北丘卫时买的小厮沈安,因为彼此还算契合就带了回来,平时让他跟着锦衣卫的后备队一起训练半天,剩下半天跟那三个买来的一起学习算账、家政和读书写字,费了很大的劲才略有小成,原本还顾忌府里人多嘴杂,不想立刻带回来使唤,这次皇帝既然将整个侯府的爵位都赐予他,这些人立刻就跟着他回来了。
剩下三个他起名叫沈宁、沈康、沈泰,名字虽然平庸,人却颇为机灵精干,最重要的是对他绝对忠心,跟府里这些下人没有任何关系。
整个济宁后府宛如百年老藤,盘根错节人浮于事,可说是复杂又不顺手,他不耐烦跟这些人一一甄别,干脆釜底抽薪,一个不用一个不信,贴身伺候、跟随的都用自己人。
这只是最初一步,接下来,还得设法将府里的外院管事和总账目都弄来,回事处也得换上自己的心腹,内院那些飞扬跋扈不可一世的老嬷嬷和大丫鬟也要清理一番,还有库房、修缮处、针线房这些也得一一接手弄清。
府里这些人,哪个是省油的灯?哪个又会心甘情愿的放手让权?
广晟简直可以肯定,接下来这些人必定会各施手腕,将他这个崭新的侯爷给架空、压服了,最不济也要浑水摸鱼把局面搅浑了好牟得重利——至于那两个女人,感觉自己碗里的肉落空了,恼羞成怒之下更是会铤而走险!
万岁,你赐我这个爵位,真是给我塞了个烫手山芋啊……
广晟唇边露出一丝笑意,看着眼前这些自己未来的班底,沉声训示勉励了两句,各自分了职责范围,又再次强调,“府里这些人说什么,做什么,你们不必理会,只需遵守我的军令便是——我以军令治府,先从你们开始,剩下的那些人,少不得也要他们一一改过来。”
底下齐声应诺,轰然一声气势齐整浩大,广晟微微点头微笑,对这般充满挑战的颇为兴味和满意。
但他随即却感觉有些怅然若失——陪伴他一路行来的那个人,此时却没有和往常一样,站在他身后,沉默而贴心的微笑着,与他一起分享这份荣誉和挑战。
小古……据蓝宁说,她去看望城郊的表亲了,这才走了一天一夜,广晟就觉得很不习惯。
好似在不知不觉间,她就宛如润物无声的细雨,渐渐的,潜入了他的生命里,跟他一起同欢喜,共艰险。
广晟的眼前,此时又出现了那张宜喜宜嗔的脸庞,以及那双平凡却熠熠生辉的杏眸……这次打开库房,要好好给她找些首饰和脂粉,让她好好打扮一下,省得老是灰头土脸的。
第一百八十七章 心狠
他微微一笑,眼中闪烁着温暖的光芒,随即又想起了什么,冷冷的收敛起来,吩咐两个小厮沈安沈宁道:“你们收拾一下,我们去大理寺。”
那里,正关押着一位与他亦师亦友、情谊深重之人——正是锦衣卫的前指挥使,纪纲。
他必须去跟他见上一面。
兰庆班的正房中,小古幽幽醒来,发觉自己躺在贵妃榻上,额头上覆了一块冰凉的帕巾,伤口处也传来一阵清凉的草药味。
“你的伤口很深,没好好休息又到处乱跑,还跟人动武交手,已经恶化裂开了——你自己没感觉发高烧了吗?!”
房门外传来沉稳而熟悉的嗓音,虽然貌似训斥,却含着关切焦虑。
小古撑着要起身,秦遥走了进来,手里端着一个红泥陶铫,盖子半掀正冒着药香白气,他小心过滤药渣,又将黑乎乎的药汤倒进碗里,端到了榻前。
“药已经煮好来了,快趁热喝下。”
他沉声催促道。
小古接过喝了一口,刚要叫苦,却被他瞪了一眼,只得赌气似的一饮而尽。
带着热意的苦味在喉头无尽蔓延,却又化为一种微妙的香味,消失在脏腑之间,小古咳了两声,觉得额头没那么烫了,正要起身却被秦遥阻止了,“你还敢逞强折腾,这几天都别下床落地!”
小古微微咬唇,不放心的开口要问,秦遥明白了她的意思,“跟你来的那些女人,我都暂时安置在库房那里了。”
秦遥做事,永远是那么稳妥。
小古一颗心放下大半,随即却想起昏迷前听到的骇人听闻真相。剩下半颗心就沉到了冰水里,“金兰会的兄弟姐妹都知道了我爹的事……”
“是。”
小古低下了头,嘴唇有些干裂。想说什么但终究沉默了——就是现在,她仍然处于震惊的余波之中——虽然一直对胡闰抱有复杂的憎恨。但他的忠直不阿却是所有人公认的,却没想到他竟然跟朱棣勾结,彻底把朱允炆叛卖。
“他怎么能……”
怒意哽咽在喉头,再怎样的语言,此时都是苍白无力的。
她开始咳嗽,秦遥立刻让她躺下,“事已至此。多想无用——你应该养好身子再说其他。”
明灿日光照在她苍白面庞上,双颊的那抹嫣红略微淡了些,但眼角眉梢却仍能看出憔悴来——她就这么忽闪着星眸,就那么乖顺的躺下。任由他替她掖好被角。
秦遥俯下身,呼吸之间嗅到她身上的药香,混合着少女天然的馨宁,再加上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香氛……这一瞬,他心中升起一种又酸又甜又涩的况味。
“你先休养几天。我设法把你转移到城郊去避开这阵风头。”
昏暗中,他目光闪动,略微侧过头去沉声说道。
“金兰会那边,你暂时不要跟任何人联络,好好休养一阵子。静待时机再说。”
小古抿唇,唇角的线条是沮丧和不甘,“他们只怕都要视我为敌寇了……这事又确凿无疑,难以解释。”
无声一叹,她低声道:“也只能这样了,我去城郊住几天,等伤好了再回侯府。”
小古叹息道,随即问起了秦遥,“锦衣卫那边怎样了?”
那一夜的激战,最后却意外失手被那人所伤,随即又匆匆赶去救出那些女眷,也不知时局已经闹成什么样了。
秦遥目光闪动,“锦衣卫那边已经停止反抗,纪纲自愿束手就擒。”
“什么?”
没等小古震惊,秦遥又说起那件轰动京城的“火炮轰击圣驾”的行刺案,“据说是沈家二房的庶次子在火场中将朱棣祖孙救了出来。”
原来如此,小古这才彻底明了,所谓的救驾之功原来是这样,怪不得突然有旨意让少爷袭了爵位。
听完这惊心动魄的一连串事件,她深深地叹了口气,“没想到这短短两天两夜之间,竟然发生了这么多事!”
她看向秦遥,“你觉得,真是纪纲暗中设计,要轰杀行刺朱棣吗?”
秦遥看向她,目光含笑,“我们的想法应该是一样的。”
小古点了点头,“纪纲飞扬跋扈,萌生野心也并不意外,但他若是要行刺皇帝会选个更好的机会,不会拖到最后大势已去才搞这一出。”
“这次所谓的行刺,倒更像是一场匆匆编写、上演的戏。”
到底是谁导演了这场戏呢?
两人对视一样,心中都想起一个人选——
难道是他?
“你觉得,是大哥所为?”
秦遥终于首先开口。
小古默默点头,随即又用力摇头,“我觉得这里面,必定有他的手笔,但最后的那场行刺,却显得有些诡异和多余。”
两人面面相觑,只觉得眼前局势宛如迷雾,所有人都好似戴着假面具,重重叠叠看不真切,只有小心谨慎走一步算一步。
小古咬唇道,“行刺什么的反正与我们无关,是不是他只有他自己清楚,但这些女眷被追杀、我们金兰会的秘密据点连续泄露,这却与他脱不了干系!”
秦遥眼中闪过一道冷然光芒,“我刚才只是怀疑,既然说到这份上,不如把话说开——事实上,我觉得你爹勾结朱棣的证据在此时爆发,也与他有关!”
小古顿时打了个激灵,宛如置身冰窖之中。
她并非蠢人,而是乍逢变故,情绪激动之下未能深思熟虑,此时想起,却也深感蹊跷:胡闰变节背叛的材料早在十几年前就存档了,为何在此时冒了出来?
而最有可能得到这份东西的,就是潜伏在大理寺的景语!
“他为何要这么做?!”
小古低喊出声,那般深入骨髓的愤怒,是被亲近之人背叛的至痛。
“我觉得他倒是不像是要害你,而是要用此事钳制、绊住你的手脚。”
秦瑶仔细分析道,这一答案却是让小古若有所悟——之前那些黑衣人,逢命不能杀她跟小安,小安是因为二姐的缘故,而她……若是此事是大哥景语所为,一切的事情就说得通了。
他派人追杀那些女眷,只是为了达成他的某种目的!
多么可怕的连环谋算!多么冷酷无情的心肠!
第一百八十八章 交锋
小古不禁打了个冷战,秦遥见她脸色不好,又拿出一个安神的香包,放她鼻端嗅闻一阵,“再睡一觉吧,我这里绝对安全。”
小古点了点头,有些浑浑噩噩的乖乖听话——这一夜她受到的心灵冲击太大,她已经累极了,整个身心都到了崩溃边缘。
大理寺的公房里,薛语正在奋笔疾书,桌上的公文堆成一叠,却渐渐的少了下去。
房外檐廊下有杂役走过,却只是屏息凝神将茶水搁在外间,不敢打扰这位炙手可热的青年主簿。
午后的日光明媚而微带炽热,透过窗边柳荫的碧绿照在纱窗上,薛语眯起了眼,闭上双目略微养神,随即干脆走到窗边眺望远方。
微风吹动他的鬓发,轻轻挠动他的脖颈,那般熟悉的感觉,宛如童年时那个美目盈盈的可爱女童,手中拈着狗尾巴草,这般戏耍捉弄于他。
如郡……
心中念着这个名字,他的神色有一瞬间的温柔,随即却化为一声叹息。
她此时,大概正躲在秦遥那里,黯然伤神。
因为她父亲的背叛证据,在此时此刻被掀开,她在金兰会中,已经无法存身。
实际上,那一封证据,正是他精心设计在此时掀开的。
“你若是知道是我所为,只怕要恨我入骨吧?”
薛语唇边勾起一道苦笑,却是那般淡定儒雅,“但我别无选择,只能逼你离开。”
小古若是继续留在金兰会中,他下一步的计划,甚至是今后一系列的布局,都可能被她看穿、甚至破坏。
这样的危险因子。其实早在计划前就应该剪除。
但他,又怎么舍得?
无法割舍,无法伤害她。于是他只能出次下策,让她父亲身败名裂。逼她黯然离开金兰会,不再插手这边。
“如郡,希望你能原谅我……”
他轻声叹息道,突然听到门外有人禀报道:“薛主簿,济宁侯前来拜访。”
济宁侯?
薛语愣了一下,这才想起来,这是那个一步登天的沈家庶子。
他眼中微微闪过讥讽之色。随即却仍是温煦而笑道:“快快请他进来。”
沈广晟吗……这人真是个幸运儿!
薛语想起昨夜发生的一切,只能叹一句:人算不如天算!
他原本设下重重布局,让皇帝一点一滴的发现纪纲勾结太子、图谋不轨的真面目,最后红笺的口供。乃是最终的致命一击。
纪纲的前途和性命,在此时已经彻底完了。
朱棣相信了这一切,并派人去抓捕那些被营救的犯官女眷,而他,只要牺牲了那群女人。就能指证整个锦衣卫都为她们提供保护和帮助。
那时候,不仅是纪纲,而是整个锦衣卫几万人,都要成为朱棣眼中的背叛者,被彻底清除。
所谓天子一怒。血流漂杵……当年朱元璋剪除他那些老部下,不也是动辄杀了成千上万人?朱棣攻入京城时,族诛流放的文臣武将也有上万人。
只是这次,轮到这群侩子手和鹰犬倒霉了。
只可惜,本来完美的计划,却出现了两个漏洞。
一是所谓的“火炮轰击大理寺”事件,此事不是他筹划设计的,对他的计划来说也是画蛇添足莫名其妙!那个姓沈的小子虽然指证是纪纲所为,但无形中却把锦衣卫给开脱出去了,而皇帝竟然对他的话深信不疑,居然只关押了纪纲,没有动锦衣卫任何一人。
薛语深深皱眉,随即又想起小古和那群女眷,眉心的皱褶更深——她不知怎的得到了消息,冲过去救人,竟然将他设置的两处埋伏都打散,让他这一着棋全部失败!
这两处漏洞,让整个计划只完成了一半。
纪纲必死无疑,而锦衣卫……却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纪纲、锦衣卫的鹰犬……这些人全部该死!
薛语的眼中闪过戾色,却听门外有脚步声传来——不同于仆役的小心谨慎,那是一种沉稳中透出刚毅果断的步伐,随即,有人敲响了门,走了进来。
是新任的济宁侯来了。
薛语回身,对着那人长揖一礼,郑重道:“下官公务繁忙,没能远迎,请侯爷勿怪。”
“薛主簿这几日为圣上分忧,必定是日以继夜的忙碌,一些虚礼又何足挂齿。”
日光映照下,那青年面如冠玉目若朗星,身着红金蟒纹箭袖,外罩石青莲纹鹤氅,绝色姿容之外,更见华贵气派。
景语只觉得眼角微微刺痛,终于将那夜那个一身血污的苍白青年,与今日这气度端凝的侯爷重合在一起。
“侯爷风采真令下官心羡……今日到此,真让我这小小陋室蓬荜生辉。”
他含笑亲手递过茶来,“今日贵足踏我这贱地,是有什么吩咐?”
广晟两次接触,只觉得对方温文儒雅却又不迂腐,谈笑之间让人如沐春风,难以产生恶感,但不知怎的,他却对此人有一种奇妙的隔膜和防备。
“我想见见纪纲那个逆贼。”
“哦?”
薛语目光闪动,眼底的微笑加深,“他可是大逆不道之犯,虽然羁押在我大理寺,我却不敢擅自做主。”
他看向广晟,诚恳建议道:“侯爷不如去找我们大理寺卿陈大人试试。”
“陈大人虽然位高权重,但这件事上,真正说话算数的,却是你薛主簿。”
广晟的话直截了当,大胆却又不显得无礼,“圣上专门派你经略此事,所谓县官不如现管,还请薛主簿通融一二。”
“没有圣上的旨意,任何人接近纪纲,下官都要掉脑袋的啊。”
薛语的神色无奈发愁,“侯爷就不要为难我这个一介书生了。”
“那用这个腰牌又如何?”
广晟拿出的黄金镶象牙腰牌,却让薛语心头一震——这是不需禀报直接出入大内的通行腰牌。
这种腰牌,就算是皇帝亲信臣子,也没几个人能有——他怎会有这东西?
面对薛语惊疑眼神,广晟好整以暇道:“这是皇上赐我查案时用的。”
话说得不明不白,却更容易引人遐思。
薛语心中咯噔一声:虽然责成大理寺查纪纲,但朱棣是个疑心病特别重的皇帝,难道他另外派了这小子在调查此事?
第一百八十九章 真相
虽然之前有旨意让大理寺彻查此案,但按照朱棣猜忌的个性,确实可能让两边同时查案——他未必会相信单方面的结果。
九五之尊,任何时候都是喜欢制衡权力。
他心中几乎要确定这个想法,但此时却又升起一个念头——眼前这位侯爷的话,语焉不详,只怕也是颇多保留。
各怀心思的两人,隔着茶水的清香和气雾,一时间陷入了沉默。
广晟气定神闲,实则心中却也有些惴惴——他这番拿了鸡毛当令箭,可以说是半真半假。
这腰牌是特许他可以随时出入宫掖,上意明旨里也有“监察不轨清弊除恶”,但这其实是对锦衣卫官常有的嘉许之词,并不是说真让他去查这案子。
这样行为,往大里说可以是假称圣意,其实是冒着绝大风险的。
但,他必须见到纪纲一面!
薛语看着眼前这个凤眸俊颜的青年,心中思绪渐渐延伸开来——
他真的有上意密旨吗?
为什么要见纪纲?
这个人,会不会有问题?
无数的疑问在他心头闪过,就在这一瞬,两日内目光对撞,波光熠熠之下,却是各自的心思博弈。
“我也知道,薛主簿尽忠职守,不敢有丝毫松懈,我也不想为难你。”
他看着薛语,诚挚的继续说道:“我可以不跟他接触,但必须看看他是否安好,身上是否有什么异状。”
这个要求听起来更加合理,但不知怎的,薛语心中那种奇怪的感觉却更加清晰。
他垂眸思索,片刻之后抬起头来,断然道:“既然如此,我陪侯爷一起去吧。”
竟然是要跟着他一起去察看人犯!
广晟目光一凝,随即若无其事的笑了,“有主这是你的地盘。客随主便,我听你的便是。”
大理寺的监牢跟刑部、锦衣卫的截然不同。
锦衣卫的阴森恐怖,曲折深回,十步之内就能看到血腥狰狞的刑具,宛如他们的恐怖名头一样,可以止小儿夜啼。
刑部的监牢方方正正地方宽广,犯人鱼龙混杂三教九流都有,里面有住得很舒服的单独小院,也有多人挤住的腌臜斗室,那边是热闹滚滚不绝人声的。
只有大理寺的监狱。永远是那么冷清寂静。不闻人声。
这里只会接手皇帝钦定的大案要案。而在皇帝极为信任锦衣卫之时,这里甚至是空荡荡的。
通过重重铁门,没有任何台阶一直向前,最深处的那间。宽广而洁净,甚至还点起了白蜡,毫无阴森恐怖的感觉。
广晟的脚步停住了,因为他的眼前已经出现那个熟悉的身影。
纪纲着一件蓝色细棉直缀,发间一根竹簪,脚上是乡间士绅儒生常穿的千层底布鞋。
他手持一卷纸书,正看得专心致志,好似完全没有发现拐角处有人。
广晟盯着他,将每一寸表情都收入眼底——纪纲看样子没受什么刑求。神色之间也不见憔悴,那般居家庸常的穿着,在他身上竟然显得舒适闲逸。
广晟此时此刻可以听到自己的心跳声——他以极大的自制力,压住了眼眶的湿热。
这一刻,他想起了两天前那个漫长、几乎看不到尽头的险恶之夜。
那一夜。他奉了眼前这人的命令,前去皇宫告急变,递送汉王蓄养私兵图谋不轨的证据。
然而圣上突然离宫不知去向,进退两难的他就这么站在宫门前的倾盆大雨里,任由雨水浇灌。
那一刻的绝望和手足无措,他一生一世也无法忘记。
后来,他想出办法,请出了太孙,整个局面似乎要绝处逢生了。
似乎。
在跟太孙一同前往大理寺的路上,他打开了装有证据的包袱,里面除了文书证据,还有一只锦囊。
封口处写着,最后时刻开启。
什么是最后时刻?
他不知道,但他毫不犹豫的打开了,而里面的内同,却让他整个人呆若木鸡。
里面是纪纲的亲笔信,告诉他:如果亥时前还没把证据送到,那就是对方早有警觉,这份证据立刻销毁——因为它不仅是没用了,而且反而会成为敌方手里的武器。
随后,他让广晟做唯一一件,也是最后一件的重要工作。
出首告发他。
告发他对他有知遇之恩的锦衣卫指挥使,纪纲。
广晟那时候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这怎么可能?!
他怎么能做出这样的事来?!
但纪纲的文字,熟悉而冰冷,宛如他之前任何一道命令,准确而不容置疑:必须由广晟亲自告发他,才能博取皇帝的信任,才能保住锦衣卫。
保住锦衣卫……这是他最后的心愿。
在那一瞬间,广晟的手在簌簌发抖。
坐在他对面的太孙,昏暗中看不真切,只以为是车子颠簸或是面圣之前的紧张。
谁也不知道,那一刻他面临这个世上最艰难、最痛苦的任务!
最终,他还是告发了纪纲,保住锦衣卫。
而在他下车时发出的暗号,也被纪纲事先安排的暗卫准确收到,随即,一刻之后,两条街外的红衣大炮准时轰中了大理寺。
元末时期,从欧罗巴流落到中原的红衣大炮,早就腐朽半坏,炮弹的杀伤力很低,但它含有的硫磺硝石等物能引起大火。
锦囊的最后没有吩咐他如何做,但事情已经很明显了。
就这样,广晟由告发汉王改为告发纪纲,并在火炮轰击下的火场里,救出了被困的朱棣和太孙殿下。
救驾之功,非同小可。
别人不知他的身份,可朱棣却是清楚,他的秘密身份是锦衣卫的千户。
锦衣卫并未叛乱,尚有忠勇之士。
这是锦衣卫没有被拆散、灭杀的唯一原因。
他以一己之力,撑住了整个局面!
这,就是那一夜所有的真相。
此时此刻,广晟站在纪纲不远处的拐角,眼睁睁看着他身陷囹圄,却只能这么默默看着。
不能交谈,不能有肢体接触,甚至不能有异常的表情和眼神。
身旁的这位薛主簿,正紧紧盯着他的一举一动。
广晟就这么静静看着纪纲,而身旁的薛语,深深看着他们两人。
半晌,他冷哼一声,转身就走。
第一百九十章 东厂
听到寂静囚牢里这一声,纪纲从书卷里抬起头来,却只看到一人离去的背影。
那人身材挺拔俊秀,衣着华贵,腰间水云飞龙玉带上,却分明挂着一只大而精致的锦囊。
那锦囊在烛光照映下,熠熠生辉,十分显眼。
熟悉的颜色和轮廓,熟悉的针线绣纹……
纪纲在这一刻心如明镜,一缕欣慰的笑意瞬间闪过眼底,快得让人无法捉摸。
不用多说,也不用任何表情,看见这锦囊,就代表一切都按照他的计划在进行。
他随即缓缓的低下头,继续沉浸在书卷的世界里。
薛语站在原地,静静凝视着他,却是一无所获,看不出任何蹊跷。
片刻之后,他跟随广晟离开了牢狱。
薛语跟在广晟身后半步,两人都是那般不疾不徐的步伐。
“侯爷是想看什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