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顾盼成欢_莞迩-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行人于是往书房而去。
秦朗本就是探花出身,他的书房面积极大,几排大书架上塞满了各种书籍,其中还不乏珍贵的孤本。
顾青未一行到书房的时候,秦朗正与周谨之宁致远说话,三人显然聊得极为投机,连周谨之这般有些内敛之人面上都不由带了笑。
见冯氏领着顾青未几人进来,秦朗只微微一愣,然后便招呼顾青未几人进屋。
周谨之先扫了顾锦琳一眼,然后自然而然的冲着恪哥儿伸出手,才将恪哥儿抱到怀里,就已经开始轻拍着他的背哄了起来。
上一刻还是沉稳内敛的,下一刻就如此温柔的哄起了孩子,倒是看得秦朗和宁致远都呆了一呆。
然后,宁致远眼中立即有了些了然,偏头冲着顾青未眨了眨眼睛。
顾青未莫名的耳根就是一热,才想着要瞪宁致远一眼,就听外面突然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
秦朗的书房并非谁都可以随意来的,而秦家如今就秦朗和冯氏两个主子,现在还都在这书房里,外面突然来的,又是谁?
顾青未第一时间就想到了秦朗新纳的那名妾室。
她还没有见过呢。
当然了,她其实也并没多少兴趣想见一个妾室。
原本听冯氏那般说,她还以为秦朗这妾室该是个安分守己的,可如今看来,倒是不一定了。
顾青未偏头看了看冯氏,却没从冯氏面上看出任何的不对来。
在顾青未这般想着的时候,外面的脚步声就已经到了门口。
书房的门关着,但门外之人并没敲门,而是极为自然的顺手就将门推开了,下一刻,一双小巧的绣花鞋出现在众人眼中,然后是素白的衣裙,一双端着托盘的手,以及一张看着柔弱惹人生怜的脸。
看到书房里这么多人,来人显然是极为惊讶的,尤其是在发现冯氏正坐在秦朗身边之后,她那双极为动人的眼中顿时又湿润了几分。
正是秦朗新纳的妾室,水伊人。
水伊人的父亲原本也在京城为官,虽然只是个小官,但她好歹也能算得上官家小姐,从小到大也是养尊处优的,可谁能想到她父亲会卷入到一桩贪腐案之中,哪怕她父亲牵涉得并不深,但到底也被罢了官且获了罪,连家产都被尽数抄没。
若不是元昌帝免了水家女眷的罪责,只怕水伊人与其母也脱不了干系。
但纵是这样,没了父亲的庇护,水伊人之后的这段时间过得也并不好。
先是母亲无法忍受这样的落差抑郁而亡,她好不容易变卖了最后一点首饰将母亲下了葬,却又惹上了看中她容貌的地痞。
她一个无人庇护的罪官之女,遇到这种事又能如何?
但,就在水伊人绝望的时候,她遇到了秦朗。
☆、第361章 本分
水伊人从前是见过秦朗的。
那时的她才不过十二三岁,在街上看到了中了探花游街的秦朗。
她知道这位探花郎是几大世族之一的秦家的嫡长子,也知道他将来的前途只怕是无可限量,耳边听着许多人低声谈论,她还曾想过,也不知道将来哪家的小姐有这样的福气能嫁给这位气宇轩昂的探花郎。
当然,她心里也偷偷想过自己能有这样的好运,但也仅仅是想想而已。
以她这不足为道的出身,如何能配得上秦探花?
她甚至都不敢将这点奢望说与旁人听,她知道,就算她说给了别人知道,也不过是换来一句“痴心妄想”而已。
只是,她到底没想到,有一天她会再见到秦朗,还是以这样狼狈的姿态。
秦朗将水伊人从那些地痞无赖手里救出来,于他只不过是举手之劳,也并未想过要水伊人有任何的回报。
这一点,水伊人其实很清楚。
或许是无法容忍自己再过这样颠沛流离的生活,也或许是不想与秦朗再无相交的机会,她摒弃了自己多年来所受的教导,也抛弃了她所有的自尊,主动向秦朗提出,愿意与他为妾报答他的救命之恩。
水伊人当然知道秦朗早已娶妻,她也知道秦朗的发妻并未随她进京。
哪怕只是种奢望,她想,只要让她伴在他身旁,说不定,他就能将目光放在她身上呢?
秦朗只稍作思忖,就同意了纳她为妾。
为此,他还写了信回太原,将这件事知会了他的母亲与元配妻子。
得到回信后,才以纳妾之礼将她收在了房里。
虽然没有凤冠霞帔,没有锣鼓锁呐,只是被一顶小轿从侧门抬了进去,但比起酸楚,水伊人心里更多的是喜悦与对未来的期盼。
而就如她所想的那般,成了秦朗的妾室之后,她比从前快活了许多。
不用担心会受旁人欺侮,不用担心会三餐不济,上无挑剔的婆婆,也无刻薄的正室夫人,她只需要在府里等着秦朗归来,然后在他最疲累的时候侍候他更衣,再奉上一盏热茶。
而那被她如此依恋着的男子,虽然他待她从来都算不上有多温存,却也从来没拒绝过她的相伴。
这让水伊人有了种错觉。
他们是结发夫妻,他在外撑起他们的小家,而她则在家中打理好内宅之事。
可没过多久,她就不得不从这个梦境中清醒过来。
秦朗的正室夫人要进京了。
水伊人在见过冯氏之后也曾萎靡了几日,她自己或许算得上小家碧玉,但如何能比得过世族出身端庄大气的冯氏?
但她随即就又重振了精神。
在这内宅之中,只有得到夫君的疼惜才是真正的胜利者,秦朗从前不愿让冯氏进京,却不排斥她的陪伴,这样一来,可不就高下立见?
也正是如此,她今天才会出现在这书房里。
往常她也没少往书房里来,在秦朗读书写字时,她会站到一旁温柔的替他磨墨,这总让她想到少时跟着先生读书时,从书上看到的那句诗。
红袖添香夜读书。
她多喜欢这样与秦朗独处啊。
只是,那样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看到书房里有这么多人,而且看气度都不寻常,水伊人心里第一时间涌上的是委屈。
从前冯氏未进京时,这偌大的秦府几乎都是由她说了算,何曾有这般府里来了客人她却一无所知的情况?
可看看现在,冯氏才进京几日,她就已经被府里的下人排斥在外了,不仅没人知会她一声府里有客人,而且这些客人她还一个都不认识。
水伊人眼里又添了几分水光。
她侧头看向秦朗,这小小的动作让她那优雅白皙的颈项自然而然的落在秦朗眼中。
她以为就算是有外人在场,秦朗也总会给她几分脸面,但秦朗的反应却让她大失所望。
在看到水伊人出现的第一时间,秦朗就拧紧了眉头,尤其是在看到水伊人这般与搔首弄姿无二的举动,一双幽深的眼中便蕴了点点怒气。
“谁让你来的?”秦朗的声音听着有些泛冷。
水伊人一愣。
这不是她设想中的反应。
因为这一愣,她的反应自然就慢了几分,“爷,妾身是来给您送参汤的。”
秦朗的一双剑眉又是狠狠一拧,但看了看书房里的顾青未等人,他到底也没有发作出来,原本在顾青未等人面前极为温和的脸色也跟着一沉,“我这里用不着什么参汤,以后没有我的允许,书房你也不用再来!”
水伊人的眼泪几乎瞬间就要落下来。
若说先前的两次她多少还有些演戏的成分,但这时被秦朗这般一呵斥,她却是真的难过的要掉泪了。
她不明白,为何秦朗前后会有这般大的转变,不过就是冯氏进京了而已,她心里的良人如何就跟变了一个人似的?
而一旁冷眼旁观的冯氏,见了这等情景,唇角轻轻牵了牵。
见水伊人一直杵在原地不动,秦朗的一张脸又黑了几分,“若无事你就赶紧回去吧!”
末了,许是能从水伊人的表情中看出她所想为何,秦朗又补了一句,“如今夫人已经进京,你就得时刻牢记自己的本分。”
本分!
这两个字就像是一把利刃般刺进了水伊人的心。
她第一次如此明了的意识到,她只是一个以色侍人的妾!
她以为这段时间秦朗默不作声的允许她的靠近与陪伴,就代表着秦朗多少已经将她放在心里,但如今才知道,那些她所以为的,真的只是她以为。
水伊人只觉双腿发软,想要离开却如何都迈不动脚步。
见她还不走,秦朗也有些不耐,“你先回去吧,夫人已经进了京,以后规矩也该立起来了,记得好生服侍夫人。”
水伊人不可置信地看了秦朗一眼,又转头看向正淡然笑着的冯氏,终于再也在这书房呆不下去,端着手里那没有机会放下的托盘踉跄着离去。
往外走的同时,她脑海中始终回想着冯氏面上那淡淡的笑。
☆、第362章(月票20+)
水伊人这短暂的来去并未影响到书房里众人的情绪。
周谨之没用多少功夫就将恪哥儿和择哥儿都哄着午睡去了,书房一侧布置了供休息的床榻,便也就将两个小的安置到了书房里休息。
待安置好了两个哥儿,众人便又重新围坐到一起闲谈。
秦朗和周谨之宁致远聊他们的国家大事,顾青未几人则交换着近来京城发生的新鲜事,互不干扰,却也极为和谐。
这样的时间总是过得极快的,在择哥儿和恪哥儿午睡醒来之后,眼见着时辰不早了,顾青未等人便也顺势向秦朗和冯氏夫妇告辞。
冯氏将顾青未和顾锦琳送到门口。
顾锦琳和择哥儿上了马车,周谨之则兑现了承诺,回去的时候骑马带着恪哥儿。
听着恪哥儿那奶声奶气的笑声,冯氏面上带着柔和的笑,然后才转头与顾青未说话,“表妹这下该知晓我为何对夫君的妾室不在意了吧?”
顾青未想到方才秦朗待水伊人的态度,轻轻点了点头。
冯氏看着不远处正与宁致远话别的秦朗,轻声道:“夫君不是个会色令智昏的人,就算他纳了妾,他也绝对不会忘了给我这个发妻应有的体面,更不会容得下一个妾室忘了本分。这样,我其实已经比这世间的许多女子都要幸运了。”
顾青未颔首。
就如同冯氏所说的那般,秦朗自幼所受的教育决定了他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世族子弟,在他眼里,元配妻子是要与他共度一生的人,也是他的脸面,他不会容忍任何人来打他的脸。
至于妾室,纳了也就纳了,只需要乖乖呆在后宅里,谨守着本分服侍他以及家中主母就行了。
若是他的妾室忘了本分,他也不会介意亲自让她明白什么叫本分。
就如冯氏所言,这样的人,至少比这世间许多宠妾灭妻的人要好多了。
顾青未不是秦朗也不是冯氏,她不能评判他们的所思所想的对错,但无论如何,这也是她的表哥表嫂,她也是希望他们能互相扶持着一辈子的。
与冯氏告别之后,顾青未登上了马车。
没过多久,宁致远也与秦朗说完了话,跟着挤到了马车上来。
定国公府不缺马匹,宁致远平时自己出行多是骑马,但这次来秦家,却非得要与顾青未挤在一辆马车里。
顾青未往旁边让了让,宁致远便不用人提醒,主动坐到了顾青未身边,马车才缓缓前行,他就已经一把将顾青未拥在了怀里。
“欢颜。”他将头埋在顾青未的颈窝里,声音因此而显得有些沉闷。
顾青未被他的大脑袋压得觉着有些沉,使劲儿将他往旁边推了推却未奏效,这才无奈的放弃,回道:“嗯?”
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马车里摆了冰盆儿,宁致远能感觉到有淡淡的凉气侵上他裸露在外的皮肤,又有顾青未说话时呼出的温热气息扑到他颈间,这一冷一热,让他没来由的有些颤栗,立即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
“欢颜……”他不由将顾青未搂得更紧了些,还在顾青未身上使劲儿蹭了好几下。
好想将他的欢颜揉进骨子里。
他这样想。
顾青未离着冰盆儿有些远,自然不如宁致远觉得凉爽,又被宁致远这般紧紧搂着,就片刻的功夫就出了一身的薄汗。
推又推不开,身边这人说话来还粘粘乎乎的,她一时气上心头,抬手就往宁致远背上敲了一记,“叫唤什么,有话就说!”
敲完之后,她才有些失笑。
想她前世就算与宁致远再怎么相敬如冰,可也没像这般与他动过手,前世端庄贤惠的她只怕如何都不会想到,有一天她会这般与宁致远相处。
被顾青未这样一敲,宁致远却立时就弯腰将自己整个埋到顾青未的怀里,一边在顾青未脖颈边深深嗅了一口,一边装蠢卖乖,“欢颜,你打我……”
还抬头充满控诉地看向顾青未。
直到见顾青未双眉拧起来,他才正经地坐起身,“欢颜,方才看着姑父哄恪哥儿,我知道你羡慕了,你放心,将来等我们的孩子出世了,我也一定好好哄着他,不让欢颜你操心。”
顾青未忍不住笑出声来。
然后,两人便都不由自主地想起了他们前世的儿子辰哥儿。
说起来,他们为人父为人母都算不得称职,除了开始的那几年,辰哥儿后来是在安平长公主身边长大的,与他们这做父母的倒显得极为疏离。
如今想来,说不遗憾是假的。
顾青未轻轻叹了口气,原本飞扬的心情也跟着黯淡了起来,她望向宁致远,似询问又似求助,“越之,你说,辰哥儿这一世还会成为我们的孩子吗?”
他们都重生了,与前世相比,这一世已经有了太多的事在改变。
若是,他们的辰哥儿因此而再没有机会来到这个世上,那该是何等的让人心痛?
见顾青未这副模样,宁致远心里微微一揪。
前世因为他们这对做父母的,辰哥儿没能像别的孩子一般在父母的庇护下成长,即使有安平长公主的爱护,但到底还是长成了那冷淡的性子。
宁致远伸手将顾青未轻轻圈在怀里,抚着顾青未的背,安慰道:“欢颜,辰哥儿一定会再成为我们的孩子,这一次咱们可不能再像从前那般,我会成为一个孩子心里顶天立地的父亲,教他习武,教他习字,而你,会是温柔慈爱的母亲,照顾他起居,看着他成长。我们一家一定会比姑父一家更幸福!”
顾青未因宁致远所描述出来的画面而面上重新带了笑。
听到最后,她忍不住笑着推了宁致远一把,“你这人,说咱们的也就罢了,还非得拿了姑姑姑父来比较。”
宁致远也不恼,闻言连连点头,“对对对,欢颜说的都对,咱们不与任何人比,以后只要过好我们的日子就好了。”
顾青未不由自主的就抚上自己的小腹。
她记得很清楚,前世她是在后年有了辰哥儿的。
如果这一世还如前世那般……
她已经开始期待时间过得快些,再快些了。
☆、第363章 妇人
从秦家回来后,又过了几日,顾青未便约着姑姑顾锦琳一起外出。
她已经收到顾青澜写来的信,严家用不了多久就要进京了,想着顾青澜那双玉雪可爱的儿女,还有择哥儿恪哥儿,身边有这么几个孩子,顾青未决定去寻摸些适合给孩子的小玩意儿。
她的嫁妆虽然丰厚,但身边可没有什么适合给孩子的物件儿。
顾锦琳得知顾青未的用意推辞了好一会儿,后来到底被顾青未说服了,两人约了时间一起出门。
适合孩子用的物件儿就那么些,小手镯,项圈,长命锁等等,顾青未给几个孩子一人挑了几样,想着反正都出门了,又与顾锦琳一起去逛了逛首饰衣料等铺子。
从一间绸缎庄出来,顾青未和顾锦琳正要往马车停放之处走,就看见一个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中年妇人,那妇人似是在躲着什么人,一边往前走一边还不住回头四处张望,也不知是看到了什么,连头也顾不得回就撒开腿往前跑。
这一跑,就正好撞到了顾锦琳的贴身丫鬟丝竹身上。
事情发生得太快,丝竹也没料到这妇人会这般直直的冲上来,若不是与她站在一处的秋岚伸手扶了她一把,只怕就要摔倒在地了。
但丝竹虽然因秋岚的伸手而没摔着,她手里抱着的衣料却是一个没拿稳落在了地上。
才站稳了身子,丝竹就俯身将那匹料子捡起来,拍了拍上面沾的灰尘。
好在今儿是个大晴天,这料子落在地上也只是沾了些灰尘,拍拍也就罢了,若这是个下雨天,瞧这妇人的模样,她可能赔得起这匹料子?
这样一想,丝竹一双柳眉一竖,指着那妇人便道:“你这人……”
只从那突然撞过来的妇人衣着打扮,就能看出来她的境遇实在算不上好,她抬眼望了丝竹以及她手上的衣料一眼,一张蜡黄的脸瞬间变得惨白,本就跌倒在地上的她更是几乎要冲着丝竹下跪了。
丝竹到底也只是个十六七的姑娘家,周家人口简单,没有那么多的弯弯绕绕,她跟在顾锦琳身边也很少经历过这种事,见状一时之间倒也手足无措起来。
“算了,”说话的是顾锦琳,“不过是一匹衣料罢了,总归也只是落在地上沾了些灰尘,不妨事的。”
那妇人正半跪在地上打着哆嗦,原本她听到顾锦琳这明显不想找她麻烦的话,应该高兴才是,可这妇人不知为何一张脸却更显惨白,她死死低着头,似乎唯恐让人看到她此刻的模样。
听顾锦琳如此说,又看这妇人形容确实可怜,丝竹倒也没再说什么,而是朝那妇人挥了挥手,“行了,既然我家夫人不与你追究,你就快走……”
没等丝竹将话说完,那妇人就像是换了个人一般,极为敏捷的从地上翻身爬起,似是身后有毒蛇猛兽一般,一溜烟儿就跑得不见了人影儿。
丝竹气得狠狠跺了跺脚,“这人!”
倒是秋岚拍了拍丝竹的手,安慰道:“看她那模样就是过得极为艰难的,想是怕了姑奶奶改变主意找她索赔吧。”
被秋岚这样一安慰,丝竹好歹才好受了些。
顾锦琳倒也没在意这件突发之事,她本就不是刻薄之人,这料子也确实只是沾了些灰尘,最多拿回去洗洗也就罢了,让她为此去为难一个生活在困苦之中的妇人,她确实做不到。
见顾锦琳就这般将事情轻轻揭过,绸缎庄外一个摆着小摊的婆子眼中不无赞誉之色,还轻轻念叨了一句,“这位夫人心肠好,将来啊,必有福报。”
顾锦琳闻言轻轻一笑。
有没有福报她不知道,她只是随心做事。
许是见顾锦琳和善,那婆子虽然看得出来顾锦琳一行非富即贵,面上却也并无畏惧,反而与顾锦琳拉起了家常,“那陈二家的也是幸运,遇上了夫人这般心善的,若是换了别人,她今儿可没这么容易脱身,若是叫陈二知道她在外面闯了祸,只怕又要换来一顿打……”
说话的同时还颇为唏嘘的摇头。
顾锦琳其实无意与这婆子拉家常,却不妨顾青未突然插嘴:“这位婆婆认识方才那妇人?”
那婆子一怔,显然没想到顾青未会与她搭话,然后咧着嘴回道:“认识,怎么不认识,那妇人的男人叫陈二,老婆子我与他们家住在同一条胡同里,这陈二也是作孽哦,陈二家的最初随他进京时长得可水灵了,这才几年啊……”
婆子感叹着,正好遇着有路人在她摊子上买东西,这才收住了话头招呼客人。
顾锦琳看着正在埋头思索着什么的顾青未,忍不住挑了挑眉,“欢姐儿,你这是怎么了,莫非是认识方才那妇人?”
虽如此问了,但顾锦琳却并不认为顾青未真的认识那妇人。
那妇人一看就不会与她们有什么交集,而且顾青未才进京一月不足,又如何会认识这等人。
果然,下一刻,顾锦琳就见顾青未摇了摇头。
“不过……”顾青未沉吟了片刻,问顾锦琳道,“姑姑,您有没有觉得,方才那妇人,有些眼熟?”
眼熟,却无论怎么想,都想不出来何时见过。
顾锦琳闻言仔细想了想,最后仍摇了摇头。
她方才并未刻意注视那妇人的容貌,如今回想起来对那妇人的面容更是一点印象都没有。
顾青未见状便也将心里的那点疑惑压下,对顾锦琳笑了笑,“许是我记错了吧。”
然后两人揭过这件事不提,上了马车离开这里。
时辰也不早了,两人也没想再继续逛,顾青未先将顾锦琳送回了周家,临别时又将给择哥儿和恪哥儿买的长命锁项圈等物塞给了顾锦琳,除此之外还有些小男孩儿都喜欢的小弓箭木剑等小玩意儿。
“姑姑不用推辞,这是我这个做姐姐的给两个弟弟的一点心意。”她道。
顾锦琳便也不再推辞,笑着替两个儿子将东西收了下来。
☆、第364章 身份
对于今天碰到的那个妇人,顾青未和顾锦琳都没放在心上。
但顾青未没想到的是,没过多久,她就再听到了那妇人的消息。
消息是顾锦琳带来的。
距上次与顾锦琳一起出行大约半月,这日顾青未正与宁致远一起在书房看书,就听到秋岚前来禀报,道是顾锦琳来了。
顾青未很是惊讶,顾锦琳如何会招呼都不打一声就来了?
她站起身,略整理了身上的衣裳,便准备往外走,却被宁致远拉住了袖角。
“欢颜……”宁致远颇有些意味地看着顾青未。
顾青未正想着顾锦琳突然过来是有何事,见状随手在宁致远头上拍了拍,就像安抚小狗一般,“乖,姑姑来得这般急,想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我得先去看看。”
宁致远鼓了鼓嘴,像一只青蛙般,然后抬手指了指自己的脸颊。
顾青未于是低声说了句“幼稚”,却仍面带笑容,俯身在宁致远脸上轻轻印了一记。
宁致远这才心满意足的松了手。
顾青未出了书房,因心里挂念着顾锦琳的来意,脚步便显得有些匆忙。
秋岚跟在她身后,一边疾步前行,一边低声道:“主子,姑奶奶看着有些不对……”
顾青未蓦地顿住脚步,回身追问,“不对?”
顾锦琳来得突然,事前都没让任何人通知一声,这本就有些怪异,秋岚又说她看着有些不对劲……
莫不是真发生了什么事?
顾青未眉头拧得紧紧的。
秋岚也知道顾青未心里着急,也顾不得自己呼吸有些急促,便将她观察到的事都说了出来,“姑奶奶神色虽然算不得焦急,但两眼隐隐泛着些红……”
双眼泛红?
顾青未心里就是一咯噔。
顾锦琳并非软弱之人,当初大着肚子与常进州和离,也没见她掉眼泪,如今这是为了何事?
难道是与姑父闹矛盾了?
这个疑问只在顾青未心里一闪,就又被她否认了。
她是个晚辈,顾锦琳就算真的与周谨之闹矛盾,也不至于就要哭着到她这里来。
想不出答案,顾青未只能尽快赶回漱云居。
顾青未回到漱云居时,顾锦琳已经捧了透着烫意的茶盏。
她并未喝茶,只将那茶盏用双手捧着,仿佛这样就能让她平添许多勇气,但因为心里的激荡,她的双手都有些发颤,连带着被她捧着的茶盏也发出轻微的声响来。
顾青未一见她这副模样,心里大为震惊,又仔细观察了顾锦琳片刻。
她穿了一身半新的窄袖褙子,这衣裳显然是家常穿的,她连衣裳都没顾上换,显然是临时才决定了要出门,又走得极为匆忙。
发髻虽然还算整齐,但头上插着的一支玉簪却有些歪了,再加上惨白的脸色,泛红的眼眶,以及不住轻颤的双唇……
“姑姑,发生什么事了?”顾青未皱着眉头道,虽然先前已经否定了,仍没能忍住问出心里的猜测,“是不是与姑父有了什么误会?”
顾青未并不认为周谨之会做什么让顾锦琳如此失态的事。
她始终认为,周谨之就是那等真正内心强大之人,这样的人无论何时都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自然也不会做出朝三暮四之事来。
果然,听顾青未如此问,顾锦琳连忙摇了摇头。
“与你姑父无关。”她道。
顾青未轻轻点头,然后将屋里侍候的丫鬟都遣了下去,这才挨着顾锦琳坐了,轻声安慰她道:“姑姑,到底发生了何事,你慢慢说与我听。”
顾锦琳既然来了定国公府,自然不会将事情藏着掖着,于是深吸一口气,勉强压下心里的种种情绪,握了顾青未的手,“欢姐儿,那日在绸缎庄外,我们遇到的那个妇人,你还记得吗?”
顾青未闻言点头。
她当然是记得的,当时她还曾觉得那妇人有些眼熟,却又无论如何都没想起来是在何处见过。
听顾锦琳话中的意思,她今天这般失态,却是与那妇人有关?
在京城遇到的落魄妇人,眼熟的容貌,与顾锦琳有关……
顾青未脑中灵光一闪,一个答案便这样脱口而出,“是当年那与货郎私奔了的常家表妹?”
前世今生,顾青未也只见过那常家表妹一次,也就是那年她陪着秦氏和顾锦琳一起去清凉寺上香那次,后来还被常家老太太找上门来闹了一通。
那时的常家表妹就跟在常老太太身后,即使大着肚子也不忘装可怜,以及在众人跟前说些似是而非的话抹黑顾锦琳。
顾青未只与她打了这么一个照面,又是多年之前的事,也难怪她会觉得面熟,却又想不出来那妇人的身份。
见顾青未猜出了那妇人是谁,顾锦琳也点点头,“就是她。”
提起这个多年前与常进州苟合,直接导致她与常进州和离的人,顾锦琳如今已没有旁的多余情绪。
不过顾青未却更为不解了。
姑姑自与常进州和离之后就与常家再无关系,如今只不过是见到那与人私奔了的常家表妹而已,如何会有这样的反应?
似是知道顾青未在想些什么,顾锦琳深吸了一口气,便与顾青未说起原委来。
那日与顾青未一起出门之后,顾锦琳其实并未由那妇人想到常家表妹身上去,也没想过自己会与那落魄妇人再有任何交集,却不想才过了两三日,她就又见到了那妇人。
听闻院子外有个陌生妇人找上门来要见自己,顾锦琳的第一反应是拒绝,直到后来这主动上门求见的妇人说自己是来自清河的故人,她才按下把人赶走的想法,让人将那妇人带了进来。
这是那日撞了丝竹的妇人。
顾锦琳第一时间认了出来,但随即,就像那天顾青未一般,她仔细看着妇人那张干瘦蜡黄的脸,也渐渐的有了熟悉感。
虽然觉得面熟,但就如那雾里看花一般,她并未认出那妇人的身份,直到那妇人带着哭腔喊出一声“夫人”。
这带着些悲切的声音,迅速与许久之前的记忆融合在一起,这才让顾锦琳认出了这妇人到底是何人。
☆、第36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