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宫女为后-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有荣鸿熠由周文正及赵朴之单独教课,学的内容也似乎不太一样。
  荣鸿熠天生聪慧,这一点随了他小舅舅付恒书,这位国舅爷如今供职刑部,现在不知在哪省的六扇门巡查。
  付恒书十三岁连中三元,状元及第,被传为学中佳话。后又因年幼还于国子监读书,三年后通读所有课业,以头名毕业。
  这等天才,满大越也找不出几个,偏偏就成了他的小舅舅。
  想到这里,荣鸿熠蔫头巴脑进了勤学殿,抬头就瞧见赵朴之。
  这位老大人已经是七十多岁的高龄了,被荣锦棠三顾茅庐,特地请回来给他上课。
  他也没个什么章程,今日教一点,明日教一点,可荣鸿熠哪怕不做周文正的课业,也不敢不做他的。
  被他笑着看,总觉得背后发凉,哪怕赵太傅面容再和蔼,荣鸿熠和从不敢在他面前顽皮。
  “殿下怎么不高兴了?”赵朴之笑眯眯问他。
  荣鸿熠先同他问安,然后规规矩矩坐到椅子上,才道:“回太傅话,我只想起舅舅那般天纵奇才,我恐怕是很难追上。”
  五岁的小娃娃,竟知道有这样强的好胜心了,实在是好事。
  赵朴之点点头,温和道:“国舅爷当年情形特殊,不努力就永远都留停在原地,而殿下不同,殿下已经比别人站得高了。”
  荣鸿熠虽然聪慧,却还是年纪小,他回答:“可是母后常说高处不胜寒,站得高也有坏处啊。”
  他歪着小脑袋,认真看向赵朴之,赵朴之就不由心里赞叹。
  这皇后娘娘聪慧果决,果然教养出来的孩子就是不一般,娶妻当娶贤,这话真是不假。
  赵朴之找出今日要学的《声律启蒙》:“所以你要让自己站的稳稳的,谁都撼动不了你,便无碍。”
  《声律启蒙》他真的听不懂,刚读完《三字经》的小脑袋还没法消化这样难的书,不过赵朴之也不求他懂,只说:“殿下跟为师一起唱吧,今日就当散心了。”
  虽说荣鸿熠不知道为什么更怕他,但也更喜欢他,老大人的课总是特别有趣,叫人听一天都不觉得烦。
  作为五岁的嫡长子,他每一旬都要上九日课,三日周文正,三日赵朴之,还有三日由国子监的教授教他杂学,下午时就会有些琴棋书画让他玩,他也是有些兴趣的。
  因为年纪还小,现在倒是没直接上骑射,也不过就是早晨跟着父皇打一套拳,晚上在院子里疯玩一会儿,就当锻炼了。
  原本付巧言和荣锦棠都不想这么早就叫他辛苦,只这孩子打小好胜心强,有几次宫宴他见到小皇叔,跟他玩闹时听见些不太懂的话,回来就难过地吃不下饭。
  还是付巧言抱着他哄了哄,他才说想去开蒙读书。
  “不能比别人笨。”这是他的原话。
  他的课业也是一点点加上去的,别看他每天都要装懒叫爹娘哄他,实际上他比谁都勤奋呢。
  下午下课很早,他一路跑到勤政殿,在御书房门口等父皇。
  这时候他会在花园里看看花,跟黄门们一起跳皮绳,等差不多半个时辰的样子,父皇就能忙完了。
  荣锦棠现在下午都是回坤和宫陪付巧言和孩子们,他一边处理不太重要的政事,一边给长子答疑解惑,这边又逗逗还在襁褓中的二儿子,忙碌里还有些难以言说的满足感。
  荣鸿熠的晚上是固定的玩闹时间,所以他每一日都是下午就要把课业做完,绝对不留到晚上耽误他玩。
  一家人的晚膳也很简单,二殿下上不了桌,只能在摇篮里咿咿呀呀喊,急得直流口水。
  这个时候荣鸿熠就很喜欢逗弄弟弟了,他会夹着红油闪闪的红烧肉给弟弟闻,等他都跟着张牙舞爪,他就“啊呜”一声吞下肚去。
  付巧言嗔怪地看他,帮他擦擦嘴角:“顽皮,仔细弟弟长大闹你。”
  二殿下快周岁了,会咿咿呀呀喊人,只话还不是特别利落,父皇母后也叫不清楚。
  倒是见了哥哥会叫,每次都是“呜呜呜”地喊他,冲他吐舌头。
  二殿下大名叫荣鸿炎,原本小名康儿,荣鸿熠就喜欢叫他弟弟,每日都是弟弟来弟弟去的,后来付巧言和荣锦棠也习惯叫他弟弟了。
  等用过晚膳,荣鸿熠就会玩母亲以前解过的九连环和华容道,偶尔荣锦棠不忙,就会陪他下下棋或者在院子里投壶。
  后殿前面原本有个小花坛,荣锦棠特地叫宫人种了些粮食蔬菜,每日还要带他去认认农物,别以后长大了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等这些都忙完,也该到他睡觉的时间了。
  偶尔荣锦棠会陪他沐浴,盯着他自己把头发洗干净,然后就会把他轰回后殿安置。
  不过荣鸿熠每次都会先跑去前殿,先跟母亲要一个抱抱,又要去亲亲弟弟,这才回后殿睡觉。
  人小鬼大的荣鸿熠忙一天也是会累的,几乎沾了枕头就能睡着,一夜好梦。
  然后就是次日,被父皇敲窗户的动静弄醒:“起来啦,臭小子。”
  周而复始。
  乐此不疲。


第161章 番外五
  日夜更迭; 转眼便到了太初九年。
  安安一日大过一日; 他已经快要跟坤和宫新栽的栀子花那么高了; 每天最爱做的事情就是下课后跟它比个子。
  他懂事听话又聪明,课业上的事情从来也不用父母操心; 就连弟弟荣鸿炎,也是他这个小哥哥看管更多,每天下学回宫,还要教弟弟读会儿书呢。
  荣锦棠政事上轻松许多,付巧言也不用日日围着孩子们打转,两个人竟有了时间单独谈天说地,难得到了这个岁数又开始黏糊起来。
  大年初三这一日帝后忙完最后一天的祭祀,回坤和宫休息。
  今日里要赶大早; 下午就叫安安领着弟弟回来睡下了,这会儿坤和宫安静得很; 只有他们俩坐在一块小声说话。
  付巧言见他神色舒懒,就摸着他肚子笑:“陛下过段时候不忙,得加紧锻炼; 省得长了肉你又要不高兴。”
  头些年荣锦棠是个对自己要求很高的人,政事每日都得同一时间完成,一日三餐也要规律。可能是现在压力没那么大; 他渐渐不如以前那么精益求精,偶尔早晨也会在床上闹一会儿她,隔三差五就要偷懒不出去打拳。
  被她软软的小手这么摸一下,荣锦棠顿时就有些火起; 他深深喘了口气:“别闹朕,都忍了好些日子,再闹要忍不住。”
  年根下他很忙,也需要斋戒清修,确实许久没同付巧言闹过了。
  被他这么一说,付巧言也略红了脸。
  “反正今日孩子都已睡下。”她小声嘀咕一句。
  孩子们养在宫里就是这点不好,他们已经许久没白日宣淫过了,付巧言回忆起早年时光,竟也觉得有些脸热。
  “以前在行宫里那回,”荣锦棠眼睛一亮,凑到付巧言耳边道,“那次好不好?”
  付巧言瞥了他一眼,眼角都带着红潮。
  荣锦棠一把把她抱进怀里,凑上去亲了两口:“乖乖真好。”
  “多大人了,还叫什么乖乖。”付巧言顿时害臊得不行。
  无论多少年,荣锦棠还是爱看她脸红。
  现在她是端庄威仪的皇后娘娘,是两个小皇子的母亲,比以前少了些娇羞,多了些稳重。但偶尔两个人私底下的时候,她仍如少女时那般,会满含笑意地看着自己。
  经年流转,心意未改。
  荣锦棠搂她入怀,同她交换了一个缠绵的亲吻。
  “去沐浴否?”荣锦棠在她耳边低声问。
  付巧言把头埋进他怀里,在他腰上轻轻捏了一下。
  “哎呦,你真是越来越没规矩了皇后娘娘。”
  付巧言忍不住笑出声来。
  反正坤和宫的宫人嘴都严得很,没有哪个不怕荣锦棠的,就算他大白天要带皇后娘娘去沐浴,也都得老老实实伺候着。
  说他们是锯嘴的葫芦,他们就张不了口。
  坤和宫的暖室很大,里面修了个半室大的浴池,两个人有时候泡在里面,能闹好久都不出去。
  冬日里暖室烧了火盆,一点都不觉得冷。
  付巧言先把发钗取掉,用发带把长发束起,这才坐到浴池边先试了试水温。
  荣锦棠就比她麻利多了,三下五除二脱下衣裳,直接进了浴池。
  “水温正好,下来。”他瞧着她笑。
  付巧言这才跟了下去。
  浴池里真的很暖和,略带了些药味的热水温柔地抚摸着身体,这几日的疲累都消散而去,只剩下悠闲和舒适。
  荣锦棠先在浴池里游了两个来回,这才凑到付巧言身边。
  “乖乖。”他笑着喊她。
  付巧言偏头去看她,脸蛋儿红红的,透着一层水润的荧光。
  还是跟以前一样可爱美丽。
  荣锦棠在她脸蛋上亲了一口,手上就不太老实了:“等夏日我们还去行宫。”
  付巧言被他弄的有些头晕,迷迷糊糊说:“行,到时候把孩子们带上,叫他们也游一回船。”
  荣锦棠手上捏了一把。
  “你啊,朕说的是……”他把话吞在嘴里,最后都喂给了她。
  春宵一梦,红烛未歇。
  一夜缠绵之后,荣锦棠只觉得神清气爽,大早起又去敲安安窗户,叫他起来打拳。
  倒是付巧言睡到正午时分,才红着脸起来用午膳。
  安安初五才开课,早上已经玩了半天,这会儿正坐在那擦汗。
  他见母亲刚起来,好奇问:“母后病了?”
  荣锦棠高深莫测训他:“好好用膳,不要多言。”
  安安就偷偷冲弟弟做了个鬼脸,逗得弟弟差点噎着。
  这日闹一场原本是不怎么打紧的,只两月后皇后娘娘月事没来,胸闷恶心,叫太医一诊脉,却发现又有了好事。
  虽说前两个娃娃都生得顺利,荣锦棠却也更偏疼她,私底下还李文燕:“娘娘二十五六的人了,再怀不打紧吧?”
  李文燕就笑,宽慰他道:“娘娘身子骨一直康健,前头两位殿下生产顺利,这回第三胎也应当无碍。”
  长子如今也是七八岁的大孩子了,荣锦棠略沉思一番,还是下了个决定。
  他道:“娘娘这一胎务必要保养好,她如今不比少年时,万万要当心。”
  李文燕便行了大礼:“臣自当省得。”
  “以后……还是要注意着些,”荣锦棠淡淡道,“宫里头孩子够多了,不需要她再辛苦。”
  李文燕心中一凛,竟从荣锦棠这一番话里听出些情深义重。
  “臣回去一定加以准备。”
  这一胎怀得却并不是很顺利,付巧言脾气越来越大,荣锦棠只好陪笑脸,恐怕她有什么闪失。
  五个月的时候,她肚子已经显怀,比头两胎都显的要圆上一圈。荣锦棠见她这一回不如以前那么自制,就生怕她生的时候难产,每日用膳都要劝:“少用些,仔细不好生。”
  其实付巧言也不是人胖,只肚子真的挺大,看起来就有些吓人。
  一听这个,她就突然特别委屈,眼睛一红竟然哭了:“可是我饿得慌,夜里老是睡不着,白日里也没什么精神。”
  她这一次怀得十分艰难,的确没有前两胎顺利。
  几年都没掉过金豆子的皇后娘娘,红着眼睛哭的样子可怜极了,一看就很难过。
  荣锦棠一下子就慌了,扔下筷子就过去搂住她,柔声道:“我还不是怕你晚上积食,哭什么呢,叫孩子看见多不好。”
  “就要叫他们看看,生他们两个多不容易,疼的很呢。”付巧言还是在哭。
  弟弟显然有些惊着了,他小脑袋还弄不太清楚事情,害怕去抓哥哥的手:“娘亲是不是病了。”
  他老是叫不利索母后,荣锦棠就让他叫娘亲,反正也没什么差别。
  荣鸿熠很淡定放下筷子,他是多少记得母后怀弟弟时样子的,听罢就拍了拍他的头,转头去吩咐张德宝:“把太医们都请来,快。”
  荣锦棠赞赏地看了他一眼,又去哄付巧言:“孩子们哪个不知道心疼你,乖乖别哭了,仔细晚上要头疼。”
  付巧言也不想哭,可就是很难受,她低头在那默默流泪,看得荣锦棠心疼坏了。
  荣鸿熠看这样子,直接吩咐甄姑姑领着弟弟去花厅里把膳用完,自己跳下凳子,跑到母亲身边抬头看她。
  他那巴掌大的小脸俊俏极了,再没有旁的孩子比他更可爱了。
  或许因为是长子,也或许他实在是太可爱了,荣锦棠和付巧言在没有他时就期待了许久,生下后对他的关注和用心确实更多一些。
  哪怕后来有了弟弟,其实也更偏心他,对他的期望更重一些。
  不过宫里头实在要什么有什么,两个孩子是完全感受不出的。
  “母后,我给你吹吹,你就不痛了。”
  付巧言低头看他,顿时有些不好意思,拎着荣锦棠的衣袖子擦眼睛,不肯抬起头。
  荣鸿熠用小手轻轻摸了摸她的肚子,细声细语道:“妹妹要乖乖的,不要叫娘难受。”
  荣锦棠和付巧言就不约而同看向他:“你怎么知道是妹妹?”
  荣鸿熠理直气壮道:“肯定啊,之前娘有弟弟的时候又不爱哭,肯定是妹妹太娇气了。”
  这话说的很有道理,付巧言都忘了不好意思,十分期待地摸了摸肚子。
  虽说宫里头确实皇子更金贵些,但到了他们这到底不同,无论男女都是自己的骨肉,在有了两个儿子之后,不盼个贴心小棉袄是不能的。
  叫安安这么一说,荣锦棠也笑:“你这孩子,真会哄你母后。”
  安安得意地昂起小脑袋,跑出去督促弟弟用膳了。
  等付巧言把眼泪擦干,太医也刚好到了。
  如今付巧言身体特殊,李文燕就干脆住在太医院,一招就到。
  等她跟黄芪问过付巧言的症状,又诊脉观测,李文燕心中一紧,有些紧张道:“娘娘这一胎,兴许是双胎。”
  荣锦棠和付巧言皆愣住。
  双胎实在是稀罕,但从怀到生可比一般孕妇艰难得多。当年顺嫔就是因为平安生下龙凤儿才封了嫔的,可想而知有多难。
  “从脉象上看,两位小殿下都还算康健,娘娘也无大碍,只是九月时可能会早产,到时候孩子小一些也好生一点。”
  李文燕又说。
  荣锦棠不由皱起眉头。
  经年夫妻,付巧言十分了解他,见他面色不好,就知他又在心疼自己。
  这人总是这样,从不肯叫她吃一点苦。
  付巧言心里头甜滋滋的,仿佛喝了蜜,她笑道:“这不是很好吗?一起生两个出来,省得怀两次呢。”
  荣锦棠不由道:“巧言……”
  付巧言拍了拍他的手:“好了,有这么多太医在,我也会好好听话,一定健健康康生下孩子们的。”
  “也不知道这回能不能有个女儿呢。”
  仿佛是为了向爹娘显示自己是乖宝宝,剩下四个月里付巧言确实安稳不少,肚子很大,但能吃能睡,一点都不耽误休息。
  九月中旬,付巧言平安诞下一对龙凤儿。
  荣锦棠欢喜的不行,亲自请了太后给小公主起名字。
  太后摸着她的小手,含着泪说:“便叫小满吧。”
  付巧言笑道:“是个好名字,圆圆满满顺遂一生。”


第162章 番外六 终章
  古人有云; 烟花三月下扬州。
  太初十五年; 趁着长子已能监国; 荣锦棠和付巧言就当了甩手掌柜,直接安排春日里南巡。
  安安如今已长成英姿飒爽的少年郎; 个子都要跟母亲一般高,简单的政事早就能处理,只付巧言不想叫他那早辛苦,一直压到今年才算叫他彻底立在前朝。
  这一年,荣锦棠三十有二。
  他与妻子一路从上京出发,转到中津做船,一路顺运河而下,路过秦淮、同苏与徽州; 最后来到江浙一带。
  南巡有明有暗,到各省要张旗巡查; 荣锦棠每日都要问见各省布政使及其他官吏,而付巧言也有当地勋贵夫人要见。
  大抵这般忙几日,两个人就会偷偷跑出去玩; 装作寻常的商贾夫妻体察民情。
  这一日到了江浙,正巧龙船可停靠码头,荣锦棠便不叫布政使兴师动众; 直接就宿在龙船之上。
  等见了两天人又查了两天账,荣锦棠才同付巧言乔装打扮,趁着人少时下了船。
  江浙是南地最繁华之所,一大清早; 码头就热闹起来。
  码头附近有鱼市和商街,明明金乌还在云彩里躲懒,勤劳的百姓就已经开始忙碌。
  春日里的江浙细雨暖风,一点都不冷,付巧言只穿了一身朴素的耦合色袄裙,头上戴了一顶时下最流行的花帽,瞧着还如双十少女一般。
  仔细算算,她今年也三十有一了。
  荣锦棠为了配她,也换上深灰的长衫,两人走在一起实在佳偶天成,叫人过目难忘。
  这里商街很繁华,大清早伙计们就开了铺子,付巧言是惯要去逛书局的,兴致勃勃拉着荣锦棠先去商街瞧。
  刚走两步,荣锦棠便看到前头有个熟悉身影,这才想起件事来:“夫人,我才记得令弟也在此处。”
  付巧言一顿,想了想道:“是吗?年节时他还进宫来,高兴讲说弟妹要生了,他要好好在家陪着,怎么又来了江浙?”
  荣锦棠颔首:“正是,最近江浙有要案,布政使特地请他来的。”
  “真是的,也不知道在家里陪陪弟妹。”
  付恒书如今已是刑部六扇门按察使,官居三品,掌大案要案督察权,可直接调令各省六扇门协理,是荣锦棠最信任的肱股之臣。
  不仅仅因为他是付巧言唯一的弟弟,更因为付恒书一门心思就是查案,对旁的事情半点兴趣都无。
  他二十二才还不容易说上亲,如今二十有六才有了长子,这时候不在家里陪着妻儿,跑这里查什么案子。
  付巧言一想就生气,还瞪了荣锦棠一眼。
  荣锦棠赶紧摆手:“真不是我叫来的,他自己见天去刑部点卯,看见案情能坐得住?”
  那倒是,以付恒书的脑袋瓜,什么东西他弄不明白?
  不过也正因有他,太初一朝的冤假错案大大减少,百姓们都叫他是状元青天,真没他办不了的案子。
  有这么个人在朝里,荣锦棠也省心不少,他道:“好不容易出来玩一趟,你就不要再去管他,不如我们偷偷跟着,看看他到底如何查案?”
  这倒是有点意思,付巧言想着回去再教训弟弟,便小声问他:“怎么跟啊?他那么精。”
  荣锦棠往后看了一眼,左右顿时闪出六名穿着各异的禁卫,还有两名女性。
  为了怕她和贴心小棉袄出事,荣锦棠特地叫从各地选出优秀女兵,进宫做皇后娘娘和大公主的禁卫。
  他们六个人往前面一挡,他们俩躲在后面,就不显得很扎眼了。
  付巧言赞许地看了一眼荣锦棠,跟他一起紧张跟着付恒书。
  也不知是不是因为商铺人多,付恒书带着两个六扇门的捕快,完全没发现后面鬼鬼祟祟的一行人。
  他一路走走停停,搞得荣锦棠和付巧言也得跟在后面不时躲闪,竟觉得很有意思。
  付恒书先去了一个大清早就开门的茶楼,里面说书先生正在讲早轮,许多夜里才靠岸的船夫们得熬到卸完货再回去睡觉,因此要在这里等上一会儿。
  早轮的生意不错,说书先生也能多赚一份打赏。
  见付恒书直接去了一楼前排坐下,他们两个只好绕到后门,从另一边上了二楼雅间。
  “真是好久没这么偷偷摸摸了。”付巧言笑着叹了一句。
  平静生活过了太久,偶尔来点小刺激也挺好。
  刚一坐稳,就听那说书先生朗声说道:“只说那狐仙娘娘端是漂亮,一双凤目勾人入心,那姓张的书生一时耐不住自己,竟扑了过去。”
  荣锦棠眉头一皱,看了一眼张德宝。
  说书分两种,一种是话本小说,大多是民间笑话或名家故事,还有一种是脂粉戏,比较艳俗。官府一直严禁这一类脂粉戏在市坊茶楼里讲,只能晚上在花柳巷里说。
  付巧言从来没听过这一种,顿时就红了脸。
  “怎么还有这样的?”她凑到荣锦棠跟前,小声问她。
  原本荣锦棠觉得如何,只她这么一靠近顿时暖香扑来,叫荣锦棠也燥热起来。
  “朕也不知,”他脸上也跟着发烫,“坐过去点,乖。”
  付巧言瞥了他一眼,好笑地捏了一把他腰上的软肉。
  张德宝正想下去呵斥,却突然听说书先生峰回路转,压低了嗓音道:“只没想到那狐仙娘娘脸色一变,仰头变出一张血盆大口,一口要掉张书生半个头来,叫他直接命丧当场。”
  “一时间鲜血四溅,眼珠乱飞,吓人非常。”
  这说的都是什么啊,怎么现在还流行这样的恐怖故事?
  付巧言也跟着皱了眉头,她刚想说些什么,却不料门口传来敲门声。
  屋里的禁卫顿时直起身,张德宝走到门前问:“谁?”
  外面传来付恒书带着笑意的声音:“姐姐姐夫,是小弟。”
  屋里两人对视一眼,付巧言很无奈地给荣锦棠做口型:“人精子。”
  可不是吗?全程都没叫他看到一眼,这会儿却还是被抓个正着。
  荣锦棠无奈颔首,叫他进来。
  门一打开,就看到外面一个白面书生,正冲里面笑。
  他面如冠玉,身长体健,很是英俊。
  同年少时比,他脱去了身上所有的稚嫩,现在看他完全是顶天立地的男儿郎了。
  付巧言只好道:“你这小子,早发现也没打招呼,这会儿来吓唬你姐姐。”
  付恒书等张德宝关上门,这才过来行了大礼,起身坐到圆桌另一边:“几日未见,娘娘气色很好。”
  付巧言就笑着点他:“又打岔。”
  荣锦棠问:“这边案子如何?”
  说起这个,付恒书面色就严肃许多:“还没有太大头绪,最近江浙一带传闻,说是有狐仙娘娘作乱吃人,城里繁华区已经死了几个壮劳力,死相惨不忍睹。”
  “窈娘在家里急得不行,非逼着臣来的。”他无奈道。
  付巧言就笑:“你肯定犟不过她,该!”
  一家人闲话家常,又加了一顿早茶,付巧言这才放付恒书下去:“去忙你的吧,等龙船回程时,再派人去六扇门寻你。”
  付恒书行了大礼,就匆忙走了。
  荣锦棠见他那么认真,也笑着道:“原来他拼命考状元,朕还以为他想要做阁老,位极人臣呢。”
  付巧言摇摇头:“现在官也不小了,不叫他办案子能难受死他。”
  有他在,案子总能解决,荣锦棠也不很操心,领着付巧言继续去逛街。
  三月里春光明媚,鸟语花香,两人走着走着,路过一处卖甜糕的小摊,许多人围在那里,等新的一锅出笼。
  走近一听,却是因那摊主能言善道,讲起了故事。
  “皇后娘娘天人之姿,纯善贤惠,幼时在淑妃娘娘跟前时便十分恭敬,伺候娘娘如母。”
  付巧言一愣,她知道荣锦棠叫坊间也编了些歌功颂德的本子,这是头一回听到关于自己的。
  只听那人继续道:“后陛下少年继位,勤勉不辍,娘娘感念皇后娘娘孝敬天成,特地叫她陪伴陛下,以照顾陛下身体。”
  “人人都言娶妻当娶贤,陛下同娘娘经年陪伴,见她蕙质兰心,贤德仁慈,遂喜爱于心,特地祈求上苍,令其下降长子于娘娘,以结夫妻之好。”
  付巧言疑惑地看了一眼荣锦棠:“是吗?”
  荣锦棠握住她的手,忍不住笑道:“是啊。”
  那人最后说:“帝后伉俪情深,经年不改,是人间之佳话,大越之福气。”
  付巧言听了一会儿,也忍不住笑了。
  三月春光好,相顾忆江南。
  再美的风景,也比不过眼前佳人粲然一笑。
  荣锦棠紧紧握住她的手,凝视着她:“我与你,真是喜爱于心,永生不离。”
  付巧言回望他,眼睛里闪着光:“我心亦同。”
  夜晚龙舟上,两个人对坐赏月。
  水波荡漾,月朗星稀,道不尽江南风光美。
  荣锦棠握着付巧言的手,与她相视一笑。
  此去经年,花谢花开。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全文完
  作者有话要说:  终于完结啦,这本从开稿到现在差不多写了一年,感谢这一路小天使们的陪伴,能有这个成绩实在完全没想到!非常满足超级开心~然后达成了无断更成就,高兴~
  我会继续努力哒,希望大家以后还能继续关注我的作品,再次感谢大家支持,我们下本再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