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宫女为后-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丫头也是命好,爹妈虽然去的早,可长辈都宠她。
她们卓家打老封君同只比她小几岁,还在帮小孙女操心族产,一点都不叫她为难。
“你是应当学学,她比我还能惯着你,一点大家闺秀的样子都没有。”
卓文惠就把头埋进太后的肩窝里,痴痴笑着。
下午出了宫,卓文惠也没急着回府,她先去书局选了几本杂书,又去豆心斋买了最近刚出的莲子枣泥糕,这才满足回了家。
刚一进府,就被眼前满当当的花盆惊呆了。
青禾今日留在家里,忙笑着说:“小公爷特地送的,好叫您能多赏几日花。”
卓文惠的脸儿难得有点红,她接过青禾递过来的花笺,展开读起。
“三月春浅,百花斗艳,姹紫千红不及你一人之好。”
卓文惠瞥了一眼怪笑的青禾,头回有些扭捏。
“这小子,也长大了呢。”她嘀咕着。
晚上她读了一会儿书,陪着自己的猫猫狗狗疯玩好一会儿,沐浴更衣之后便睡下了。
梦里一切都是美的。
慈宁宫,一灯如豆。
寂静深夜,只有宫灯的灯花偶尔微闪暖光。
太后眼角划过一滴泪,晕湿了她花白的发。
梦里的卓文惠仍是那个光彩照人的美丽少女。
她没有和亲,没有死在颍州,没有年轻埋骨,为国殉难。
她是人人羡慕的天之骄女,是肆意妄为的公主之女,是只为自己活的平康郡主。
只可惜,人生没如果。
若有来生,只愿她平安喜乐,康健舒朗。
太后眼中的泪怎么也止不住,可她依旧不舍睁开眼。
她的文惠,在梦里活的好好的。
但愿来生也如此。
第158章 番外二
安宁公主下嫁那日; 端是十里红妆。
公主府早就于年前建成; 里面的一草一木都是荣静柔亲自布置; 没有一样不合心意。
穆涟征骑着雪白的汗血宝马,带着迎亲队伍浩浩荡荡进了长信宫。
他从白虎门进入; 一路来到内五所长巷之外,早有礼部礼官和宗人府大臣特地等在那里,要叫他先呈彩礼与名录,再叩拜行礼聆听圣旨宣读,方可迎出公主。
此时的荣静柔,正在自己宫中等他。
她穿了一身大红的嫁衣,上用金银丝线织龙绣凤,头戴凤冠; 唇点胭脂,一张芙蓉面美丽无双。
伺候她长大的大姑姑李紫芹正紧张地守在一边; 瞧着比荣静柔还着急。
“姑姑略坐坐,紧张什么呢又不是没见过他。”荣静柔还有闲心来劝慰姑姑。
李紫芹无奈地看她一眼:“公主也没个待嫁女的样子,叫驸马瞧见像什么话。”
荣静柔笑道:“他又不是没见过; 怕什么。”
那倒是了。
太初三年大军凯旋,荣静柔唯独没在队伍里瞧见他,吓得回宫里偷偷哭。
她多活泼一个人; 从小到大没怎么哭过,这回倒是难过的不行,竟不敢去找皇兄问清楚。
还是李紫芹去请了付巧言来,才把她哄回来。
原来穆涟征腿上受了重伤; 一直在溧水医治,荣锦棠怕随军回京会耽误他的病情,就叫他修养好了再归。
这下荣静柔心里头安稳了些,却又开始担心他的伤能不能好。
七月末,正是炎炎夏日。
穆涟征坐着马车回京,刚一回到安国公府自己的涟院里,就被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小公主吓着了。
“怎么了,怎么都哭了?”穆涟征头回见她这样,话都不知道要说什么。
作为一个名满京城的纨绔,竟连个哭花脸的小姑娘都哄不好,实在很丢面子。
穆涟征急得不行,腿脚又不利索,一下子就歪在椅子上,好半天没起来。
“我的姑奶奶,有话您说呀,您这么哭不是要我心疼吗?”穆涟征叹着气,伸手轻轻摸了摸她头发丝。
两人还未成婚,他实在不敢碰她半分。
“你受伤都不知道给我写信,”荣静柔抬头瞥了他一眼,眼睛红的跟兔子似得,“那日在凯旋队伍里没瞧见你,吓死我了知道不?”
穆涟征长叹口气。
他只觉得心里头又甜又热,恨不得现在就把小公主迎回府里来,却又不敢吓着她。
“受了回不来,就不想叫你担心。原本想着好点再回来看你,没成想还有这一遭,都是我的错。”他笑着说。
荣静柔终于不哭了。
她用衣袖擦干脸上的泪,凶巴巴看他:“伤哪里了?”
穆涟征顿了顿,莫名有点脸红:“伤在左腿,你不用担心,已经好得差不多了。”
荣静柔却还是不依不饶:“不行,给我瞧瞧。”
穆涟征只觉得热气上涌,他往后缩了缩:“那不行,男女授受不亲,我们还没成婚,不行。”
荣静柔起身凑到他面前,紧紧盯着他的眼睛:“你没骗我?真的好了?”
这小公主,忒吓人了。
穆涟征一个劲往后仰,生怕碰到她,眼睛使劲眨了几下:“真的,我起来走走给你看便是了。”
荣静柔这才让开,叫他:走两步。
穆涟征只好在她面前走了两个来回,虽然伤还没好透,不过也就是再养月余的功夫,如今完全不影响生活。
荣静柔见他走得还算利索,这才略放心下来。
“再跳跳我瞧瞧。”
公主发话,穆涟征只好照做,远处的小厮丫鬟们就好奇张望,见他真的在那跳了两下,俱都忍不住笑出声来。
荣静柔也跟着笑了,叫他赶紧坐下,认真道:“知道你身体好,我就放心了。”
“只以后有事务必要同我讲,这些时候我一个人在宫里担心的要命,觉都睡不好。”她埋怨地瞪了穆涟征一眼,却见他正温柔地看着自己。
他们平时相处总是吵吵闹闹,穆涟征也不是那种体贴性格,但今天这样久别重逢,倒是有种别样的温情在心里发酵。
穆涟征用手指尖轻轻碰了碰她的脸:“傻公主,为了你,我也不会让自己有事。”
荣静柔小脸一红,别扭地看向别处:“这话你自己说的,以后可不能忘。”
“恩,永远不会忘。”
荣静柔想起那天的事,就觉得这辈子最狼狈的样子都叫他看过了,真没什么好怕的了。
她静静坐在那里,听到外面突然热闹起来,一颗心才飞起来,心跳声大到她耳朵痛。
说是不紧张,还是会慌张。
那人声音还是那般好听,每回唤她名字的时候,总是带着那么点笑。
“公主。”李紫芹叫了她一声。
荣静柔回过神来,才发现寝殿里不知何时进来好些人,穆涟征身穿大红的吉服,笑得一脸喜气。
“公主,臣来接您了。”
他一边说着,一边走到荣静柔的面前,规规矩矩行了大礼。
“多谢陛下隆恩,降公主为臣妻,臣定当忠贞不二,以报公主下降之恩。”
这一套话是驸马尚公主时必说的,旁的驸马可能会觉得憋屈,但穆涟征完全不会。
为了这一日他已等了许多年,此番说出来实在是真心实意,一点虚言都无。
能娶到她,真的是三生修来的福气。
荣静柔静静看着他,倏然红了眼睛。
李紫芹也跟着掉了眼泪,宫里公主下嫁总要哭上那么一场,寝殿里的小宫人就开始呜咽起来,好半天才止住。
荣静柔含着眼泪问他:“当真忠贞不二?”
穆涟征起身行至她身前,弯腰冲她行礼:“定当忠贞不二。”
荣静柔就笑了。
她伸出手,轻声对他说:“扶我起来吧,我们去拜别见陛下娘娘。”
乾清宫大殿上,荣锦棠和付巧言并肩而坐,下首依次做了太后娘娘和淑太贵妃娘娘,七公主和九皇子也来了,都等着荣静柔这场拜别。
付巧言这阵子身子不是很爽利,坐了一会儿就觉得口渴,端起果茶来喝。
这味道十分熟悉,荣锦棠偏过头去瞧她,莫名心中一动。
“一会儿就回去歇歇,”荣锦棠低声道,“就叫安安去母后那里住两日,等你歇过来再领他回来。”
付巧言嗔怪地看他一眼,在衣袖下握住他的手:“还不知道是不是呢,想等着过些时日再说。”
荣锦棠心里头高兴,又担心她的身体,一时之间竟有些五味杂陈。
“安安那么可爱,再多几个娃娃也是好的,只不想叫你太累。”
生孩子他全然帮不上忙,只能她自己辛苦,荣锦棠心里头还是更偏心她一点,总觉得她年少时吃了很多苦,这回再也不想叫她难受了。
付巧言冲他笑笑:“这回若是真的,定是个老实的,比安安乖多了。”
不远处“不老实”的安安正扭着屁股,坐在太后跟前动个没完。
就在帝后这般闲话家常的时候,外面一阵恭喜声传来,热闹得乾清宫都没以往那端庄肃穆劲儿了。
穆涟征和荣静柔两人牵着一条锦带,一起走进大殿。
三叩九拜之后,穆涟征便道:“谢主隆恩,臣今尚迎公主,忠心不二,以公主为尊。”
荣锦棠嗯了一声,道:“起吧。”
“静柔自幼顽劣,性格跳脱,还望驸马耐心抚照。”
穆涟征立即行礼称“诺”。
荣锦棠又去看荣静柔,见她不知道何时已经长成了大姑娘,心里也有些感慨,他道:“即便出了宫,宫里也还是你的家,以后只要你好好的,每日开开心心便成了。”
“母妃同静柔讲几句吧。”荣锦棠道。
淑太贵妃难得红了眼睛,她忍着没哭,温柔道:“眼看也养了你十几年,我也不愧对你母妃临终嘱托,以后要跟驸马好好过日子,有什么都要讲出来,别憋在心里。”
“你啊,”淑太贵妃低头擦了擦眼泪,“你也确实憋不住事。”
淑太贵妃说着,又去看太后,太后也跟着红了眼:“去吧,记得多回宫瞧瞧我们便可。”
荣静柔这才哭出声来。
她脸上还带着厚厚的妆,一哭就要花脸,李紫芹跟在一边赶紧给她补,好半天才把她劝的止住眼泪。
这小公主什么时候这么哭过,也就上回他受伤迟归才叫她哭了一场,今日眼泪仿佛断了线的珍珠,一串接一串停不下来。
“公主行行好,您再这么哭下去,回头陛下不叫您嫁给臣可怎么办。”
穆涟征倒是会哄她,两句话就把她逗笑了。
就这样,荣静柔一步三回头地嫁出宫去,住进自己今后唯一的家。
婚后的日子同她想的没什么区别,上午的时候穆涟征要处理自家的产业,下午就带着她满上京玩,等玩够了晚上归家,再甜甜蜜蜜折腾一宿。
日复一日,淑太贵妃原先担心的事都没发生,她也从来不觉得烦。
同他在一起的生活每日都是新鲜的,哪怕两人只在家里读读书,也有滋有味。
大约年底的时候,又是一年新年将至,宫里传来消息,说皇后娘娘平安诞下二殿下,母子均安。
荣静柔高兴地一下子挑了老高,然后就突然地晕倒在穆涟征怀里。
这倒是把穆涟征吓坏了,连夜招了太医来,却发现是虚惊一场。
等荣静柔迷迷糊糊睡醒,就看到穆涟征坐在床边静静凝望着她。
“怎么?”
穆涟征俯下身子,给了她一个甜蜜的吻:“你要做母亲了,以后不能再淘气了。”
荣静柔先是反驳:“我什么时候淘气了。”
可片刻之后,她蓦地瞪大眼睛,双手紧紧攥在腹前:“真的?”
穆涟征把她搂进怀里,轻轻拍着她的后背:“真的。”
荣静柔笑弯了眼。
“真好。”
“是啊,真好。”
第159章 番外三
刚认识楚云彤的时候; 顾红缨三岁。
那一年两家一起踏青; 她被母亲抱在怀里; 正闹着不想下地自己玩,远远就看到楚家夫人手里领着个漂亮的小姐姐。
楚云彤只比她大一岁; 却大气稳重,第一次见生人都不哭不闹,看起来乖巧极了。
母亲还要夸她:“你看看楚大人家的千金,可比你更像个大家闺秀。”
顾红缨就很不服气,她麻利地从母亲身上蹦下去,一路小跑到楚云彤面前:“姐姐好,我叫顾红缨。”
走近才发现,她个子比楚云彤高; 皮肤比楚云彤黑,衣服也比楚云彤乱。
楚云彤默默看了她一会儿; 好半天才伸手给她:“你好,我叫楚云彤,你可以叫我阿红。”
一听这个名字; 刚才被比下去的那些不愉快,统统烟消云散了。
顾红缨激动道:“哇,姐姐你的名字跟我的一样; 都是红色的。”
楚云彤看着她红润的小脸,难得笑了一下。
她生得美,小圆脸白白嫩嫩的,这一笑仿佛桃花开; 瞧着可爱极了。
顾红缨就愣在那,再也移不开眼了。
顾楚两家的夫人是手帕交,头两年孩子小没带出来,等两三岁也硬朗了,就老是带着她们两个出来玩。
这一年一月,两个人便也成了手帕交。
楚云彤很有个姐姐样子,做什么都耐心等她教她,而她就一直傻兮兮的,成天跟在楚云彤屁股后面打转。
六岁的时候两个人要一起去读幼学,楚家在巷子深处,上学的路上会路过顾家,于是每日清晨顾红缨就背着她的红色小书包,在自家大门口等。
这一等就是六年。
楚云彤打小就是个稳重孩子,她爱看书也爱读书,每天在幼学都是认认真真,从来不会睡觉走神。
倒是顾红缨要不是有楚云彤领着,都不乐意去上学。
直到有一日她的课业被老师批了个差,回家里被母亲教训,忍不住顶嘴:“我不爱读,为何偏要我去?”
顾母最了解她,很是知道说什么管用,便叹口道:“阿红为了你特地晚一年才上幼学,你若是不好好学习被幼学退回来,不就白费阿红苦心了?”
顾红缨愣了,从小脸皮厚的她难得红了脸,她委屈道:“真的?她没跟我说过。”
顾夫人定定看着她,弯腰拍了拍她的小脑袋。
“有时候,许多话别人是不会说的,需要你自己细心去领悟。”
这句话叫顾红缨记了许久,直到幼学升青城书院那一年,才略微体会出些道理来。
正是暑假最热的时候,顾红缨第一次离开楚云彤,跟随爹娘去郊外庄子住了几天。
等她回了巷子里,才听闻楚云彤竟躲在家里,不乐意去上学了。
这可是从没有过的事,顾红缨很焦急,当时就去了楚家看望。
楚云彤不叫任何人进她贵方,楚家父母没得办法,只好把她的小姐妹顾红缨请了去。
只有她,楚云彤才愿意见。
顾红缨轻手轻脚走进她的房间,里面昏昏暗暗的,架子床遮着床幔,叫人看不清里面的情形。
“阿红?你在哪里?”
别看她见天疯玩,像个男孩子似得,实际上胆小得很呢。
楚云彤不应话,顾红缨就有些害怕,又哆嗦着问:“阿红,你到底在不在呀?是我来找你了呀。”
一双细白的小手从床幔里伸出来,微微露出楚云彤苍白的脸。
顾红缨“啪嗒啪嗒”跑过去,脱了鞋爬上床,同她面对面坐着。
几日没见,楚云彤的气色很差,仿佛病了许久。
顾红缨从小跟她要好,要说亲姐妹也没差,头回见她生病,顿时更着急了。
她慌张地摸了摸楚云彤的额头,又去摸她胳膊,担忧道:“阿红你怎么了?是不是病了?生病要吃药的。”
楚云彤默默看着她,十三四岁的她已经出落成大姑娘了,平日里她少言寡语,在上京并不出名,却依旧是楚家最疼爱的嫡长女。
“红缨,你想过以后吗?”
顾红缨愣了一下。
跟楚云彤比,她觉得自己一直还没长大。
在家里有父母宠着她,在外有楚云彤惯着她,她就这么没心没肺地肆意生长,一点都没吃过苦。
顾红缨难得结巴了:“以后……怎么了?”
楚云彤深深看着她:“等我们去读了书院,就要面对未来了。”
“我们还会在一起啊,没什么的。”顾红缨笑道。
她脑子浅,只能想眼前的事,从来不会像楚云彤那样走一步看三步。
楚云彤摇了摇头:“难道我们还能一辈子在一起?我们以后总得嫁人的。”
这一句话,真把顾红缨镇住了。
嫁人成亲的事仿佛很遥远,她还是个小孩子呢,从来不用考虑这些。
可既然楚云彤说出来,顾红缨就难得想了想,这一想她就把自己吓得小脸青白。
“我不想的,我不想离开家,不想离开你。”
楚云彤也白着脸,凝视着她:“我来月事了,母亲跟我讲过两年便要相看人家,等到二十上下便要成亲的。”
“到了那个时候,我们就不能日日都在一起了。或者几日或者几月,抽空见上一面,吃茶谈天,就要各自家去。”
楚云彤淡淡道。
顾红缨一下子就慌了。
“可是我不想离开你,我只想跟你在一起。”
年少时的经年陪伴,成为两个人之间深厚而浓重的感情,若是有哪一天没有见到面,顾红缨都会想她念她,更何况是长久地见不到面。
平生第一次,楚云彤在她面前红了眼睛。
那一滴晶莹的眼泪顺着她的眼角滑落,她静静看了一会儿顾红缨,一把把她搂进怀里。
“傻丫头,我也不想。”
顾红缨迷茫地看着前方,她依旧没搞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本能却让她问:“那我们应当如何?”
楚云彤松开她,伸手帮她顺了顺头发:“你还小,你不用懂这些。”
她叹了口气,面容里满满都是苦涩:“回去吧傻丫头,明日我还接你去上学。”
顾红缨直觉她没把话说清楚,可她又实在拒绝不了她,只能呆呆地被她推出闺房,跟随母亲回了家。
路上她问:“娘,女孩子将来都要嫁人吗?”
顾母笑道:“怎么,你舍得离开家啦?”
顾红缨摇了摇头,她抬起头,疑惑地看着她:“那我能不能嫁给阿红?她对我那么好,我想跟她在一块。”
顾母一下子就愣住了。
“傻丫头,你们都是女孩子,怎么成亲?”
顾红缨难得犟上了,她不依不饶问:“为何不能成亲?无论男人女人,归根结底都是人。”
就她幼学的成绩,能说这么有内涵的话实在难得,顾母都被她气笑了,低头看她:“你见谁家是两个女人或者两个男人成亲的?”
这还真没有,但凡夫妇,必定一男一女,古往今来俱是如此。
顾红缨心里只觉得怪难受的,她不明白为什么,只说:“没见过,不一定就不存在。”
顾母白她一眼,懒得理她了。
第二日楚云彤仿佛已经好了,她又来接顾红缨上学,还给她带了家里特地做的蝴蝶酥。
顾红缨忘性大,已经把事情都忘在脑后,坐在那里吃的开心。
只剩楚云彤浅笑看她,嘴角满满都是苦涩。
一岁一朝,寒暑往来,待到楚云彤十五岁束发,楚家真的开始给她张罗起亲事来。
他们家也一贯是疼宠女儿,现在开始寻觅,提前找个好儿郎把亲事定了,小两口能早点培养感情,等到成亲以后也能融洽和睦。
这事一开始楚云彤没跟顾红缨讲,还是有一次她听母亲跟长姐闲话家常,才知道这事。
幼年的那次谈话又翻涌上来,她如今已经不是懵懂无知的少女,及笄来了月事,她也一点一滴长大。
那一刻,心里有多痛,只有她自己知道。
小时候的那些记忆全部浮现在脑海里,记忆深处的那些愉悦和开心,全部维系她一人身上。
幼学时捣蛋被先生罚站,楚云彤特地请假出来陪她。
发烧生病不愿意吃药,楚云彤也会哄着她,陪她一起吃。
她会跟她漫山遍野跑,把自己弄得脏兮兮,就为和她一起把风筝放飞。
她也会每日起早半个时辰出门,特地给她买豆心斋的桃花酥。
千丝万绪涌上心头,顾红缨躲在母亲正房房门口,无声无息地泪流满面。
傻了十几年,她头一回清醒过来。
父母宠她,是因血脉相亲,兄弟姐妹爱她,是因一脉同出。
而楚云彤惯她疼她,只为一个情字。
因情生爱,因情生怖,因情生憾。
所以十四岁的那个夏天,她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给两个人选择了一个未来。
她什么都没跟她说清,把所有心事都自己埋在心底。
因为特立独行,常人无见,所以她们无法携手相拥,相伴到老。
在明白的那一瞬间,顾红缨觉得心都要裂开了。
顾母听到动静,打开门站在那,皱着眉看她哭。
“你们总要长大。”她淡淡道。
顾红缨茫然抬起头看她,才发现母亲眼角也有了细腻的纹路。
“娘。”她哀叫着。
顾母声音很冷,她道:“楚家百年世族,楚大人如今官居二品,他日一定会再进一步,他不会叫家里出任何让人诟病的事。”
“而我们顾家满门忠烈,因你一人搅了列祖列宗的清静,你说值得吗?”
不值得。
世家大族,不会因宠爱孩子就让他们大逆不道。
顾红缨低下头去,一声都没坑。
她们锦衣玉食长大,享受常人难以拥有的富贵荣华,不是为了给家族丢脸,叫祖辈蒙羞。
“为什么,我们要跟别人不一样呢?”她呢喃自问,顾母没有听清。
顾红缨一夜未眠,眼睛肿得似核桃,清晨叫了身边的大丫鬟羽扇去门口等,叫她跟楚云彤说自己来了月事要休息。
等羽扇回来,顾红缨问她:“阿红怎么讲?”
羽扇道:“楚小姐道她知道了,晚上下学再来看望您。”
顾红缨嗯了一声,又把头埋进被子里。
然而那一日楚云彤并没有来。
三日之后,顾红缨好一些了,又去门口等,楚云彤也依旧来门口接。
上了马车,她习惯性地接过楚云彤递过来的苹果,指尖不小心在她手心轻轻划了一下。
就那么一下,让两人心跳骤然变快。
顾红缨把苹果往边上一扔,一头扑进楚云彤的怀里。
她明明比自己还矮一点,却一直可靠得令人安心。只要在她身边,顾红缨从来不怕任何事。
“阿红,阿红,你等我几年好不好?”
楚云彤拍了拍她后背,声音里有了些许笑意:“傻丫头,等你做什么?”
“我们慢慢来,”顾红缨抬头看她,见她深褐色的眼眸正温柔看着自己,难得脸红了,“总能找到一个好时机的。”
这一等,就是三年。
花开花谢,春去秋来。
顾红缨院中的山樱花也已亭亭玉立,每到春季便悄然绽放。
楚延何等精明人,他自然是知道女儿日夜所想,可他马上就要走一步上去,整个楚家都能再上一个台阶,这个时候,他实在也不能让家里出大事。
然而他又确实是个疼爱子女的父亲。
趁着一日早朝结束,他找了顾熙尘,拉着他硬要去吃酒。
楚延一贯不应酬,满朝文武皆知,只两家夫人关系好,他跟顾熙尘也经常能说上几句,算是点头之交。
这一日没人知道他们谈了什么,只知道两月之后宫里采选,两家女儿都位列名单之上。
他送楚云彤出门那日是个大阴天,宫里来接的轿子就等在门口,楚云彤站在自己闺房门前,静静看着他。
进宫不比出嫁,经年见不到也是有的,哪怕他们世家大族,也不能日日递牌子进宫看望。
一入宫门深似海,一进去那里,就不是他们能够掌控的了。
“你想好了。”楚延叹了口气。
楚云彤给他规规矩矩行了大礼,再抬头时已是泪流满面:“多谢父母成全。”
楚延背过身去:“去吧,以后好好的,陛下那为父已经舍下脸面去求过了。”
“你们好好的吧。”
太初元年春日,储秀宫里花枝招展。
顾红缨远远瞧见楚云彤,向她露出一个大大的笑脸。
明媚阳光下,那个小姑娘一如往昔。
她还是叫她:“阿红。”
第160章 番外四
大殿下的一天; 通常是被他父皇吵醒的。
每当皇帝陛下要去上早朝; 就会过来敲他寝殿的窗户:“起来陪父皇打拳。”
虽说皇帝如今不用再跟以前那样起早贪黑; 也不用日日都要早朝听政,可日常小朝还是有的。
每当这个时候; 大殿下就只敢小声嘀咕:“只会欺负我。”
是的,他这位英明神武的父皇陛下,从来不敢跟他母后说一句重话,教训他倒是很严厉的。
可他也只敢私下说说,周太傅和赵太傅现在是他的先生,只要他表现不好,父皇就要让两位太傅给他加课业。
荣鸿熠跟个小大人似得叹了口气,满脸的痛苦。
“你说要是弟弟大一些; 父皇能不能就不盯着我折腾了?”他满怀期待的问贴身伴伴魏小期。
魏小期十分遗憾地看了他一眼,小声回:“回禀殿下; 恐怕不行。”
“您是嫡长子,总要比二殿下辛苦的。”
其实这事荣鸿熠心里清楚,可他就是不死心; 总想问一句。
“好吧。”嘴里嘟囔着,动作倒是很麻利。
不过一盏茶的功夫他就把自己打理利落,出门跟父皇问安。
“父皇早。”他如今五岁了; 声音洪亮,身体结实,看起来别提多有朝气。
那么小小一个人,笑起来的样子可爱极了; 荣锦棠心里痒痒的,把他抱起来问:“安安昨夜睡得可好?”
“好!”荣锦棠扭头找找,没瞧见母后的身影,又问,“母后和弟弟呢?”
荣锦棠就抱着他在后殿转了一圈,走到当年同付巧言第一次见面那地方,忍不住又笑。
“你弟弟昨夜里闹觉,你母后哄了好久,正休息呢。”
“所以咱们爷俩只能躲得远远的,吵了皇后娘娘歇觉可是很吓人的。”荣锦棠对他的课业是很严厉,但平日里还是很和蔼的。
嫡长子这么聪慧激灵,他也确实省心不少。
荣鸿熠就哈哈笑起来。
两个人在后殿前打起拳来,等一套都打完,荣锦棠才觉得畅快些。
“走吧,用了膳就要忙了。”
荣鸿熠就老老实实跟在后面,嘴里半句抱怨话都听不见。
父子两个安安静静用起早膳,荣鸿熠不挑食,给什么吃什么,十分好养活。
等用过早膳,便一个去前头小朝,一个去勤学殿上课。
荣鸿熠在勤政殿门口跟父皇道别,哼着跑调的小曲儿往勤学殿走。
也不管身后跟了那么些黄门宫人,他自己是从来不觉得别扭,在宫里就很随心所欲。
如今只剩三个人在勤学殿读书,荣鸿熠的小皇叔和小皇姑还不到出宫开府的年纪,又都比他大十岁,每日便不在一起上课。
只有荣鸿熠由周文正及赵朴之单独教课,学的内容也似乎不太一样。
荣鸿熠天生聪慧,这一点随了他小舅舅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