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宫女为后-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想通这些,淑妃淡笑道:“娘娘有心了,王爷们年纪也都不小了,身边是得有些贴心人。”
淑妃说话很是谨慎,她没提旁的,只说王爷们都不小了,顺嫔心里便懂了。
“虽说暂时出不了宫,但不用再受尚宫局安排侍寝宫女,也是件好事。”
这倒确实是好事,尚宫局之前那事就办的很不漂亮,淑妃心里头还记怪着。
这边几句话的功夫,就走到了乾坤花园。
乾坤花园是宫里头最小的一座花园,紧邻乾元宫、坤和宫和百嬉楼,往日里是用来给帝后散心的。
一行人刚到乾坤花园西门,便瞧见六公主跟个花蝴蝶似得扑来。
寒烟忙上前扶住六公主,一抬头瞪了一眼六公主身边的大宫女清河。
淑妃皱了眉头,见六公主脸色苍白,低声问:“柔儿怎么了?”
荣静柔蹭到淑妃身边,低头不吭声。
淑妃也知道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伸手摸了摸女儿乌黑的发髻,没再说什么。
等到了百嬉楼前头,老远就能看到冯秀莲等在门口。
见淑妃来了,冯秀莲忙迎了上来:“可等来娘娘了,皇后娘娘就在里头等着您呢。”
淑妃笑笑,客客气气受了她的大礼,道:“劳烦莲姑姑在门口等,这大冷天的赶紧进去吧。”
冯秀莲是宫里唯一的尚宫,皇后跟前最亲近的女官,宫里头大小主子都是客客气气的,很少有人下她面子。也就皇上身边的人敢给她脸色看。
不过冯秀莲也是极会做人的,亲疏远近分得清清楚楚:“哪值当娘娘念这一句,折煞奴婢了。”
冯秀莲这般说着,又跟顺嫔和六公主见了礼,这才招来坤和宫的大宫女守在门口,亲自领了淑妃进百嬉楼。
这一日的百嬉楼跟前年付巧言见的略有不同。
四周的帐幔全部放了下来,或许是因为年节,轩廊外加了一排大红灯笼,这会儿也已经点上了。
冯秀莲让小黄门打开帐幔,请了淑妃进了楼。
刚一进去,一股热浪扑面而来,里面早早就烧上了银丝炭炉,暖和得很。
百嬉楼里这会儿已经摆了数十张桌塌,主位依旧是两个,往下一层却只摆了四张横桌。
贤妃已经病了许久,今日定然出席不了,剩下也不知是谁人没来。
冯秀莲招来小宫女,这边跟顺嫔致歉:“顺嫔娘娘这边走,奴婢先请淑妃娘娘去偏殿,皇后娘娘有请。”
顺嫔一向知趣,见有几位嫔也已经来了,跟淑妃道了别就走了。
只六公主还跟在淑妃身边,冯秀莲也没让人领走她。
这宫里剩下的公主也就六公主能得隆庆帝青眼,宫人们从来不敢得罪她。
淑妃见冯秀莲欲言又止,便点了点六公主的额头:“臭丫头,自己找姐妹玩去吧。”
荣静柔蔫蔫走了。
今日宫宴没有宴请朝臣,但是近亲还是有的。下嫁的公主们也会带着驸马回宫,驸马和王爷们都在前头乾清宫摆宴,是由端王主持的。
六公主在宫里头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淑妃生气,也只肯听淑妃和哥哥荣锦棠的话,这会儿冯秀莲不敢说她,淑妃一讲就乖乖走了。
冯秀莲陪着淑妃往偏殿去,路上还说:“六公主也就听您的话。”
淑妃笑:“她也听她哥哥的,要是论起来,她更怕锦棠一些。”
冯秀莲立刻陪着笑起来,倒是没在说话。
等到了偏殿门口,冯秀莲先是敲了敲门,然后便推开一侧:“娘娘请。”
寒烟和付巧言知道这是皇后有事来请,便自觉等在了门口。
淑妃犹豫片刻,还是道:“巧言跟我进去。”
付巧言愣了一下,旁边的冯秀莲也对这名字有些熟悉,偏过头去看,就见一张俏丽的面容映入眼帘。
这丫头……去了景玉宫啊。
冯秀莲对她还是记得的,因此见她在淑妃跟前有些情分,便客气地点了点头。
付巧言匆匆跟在淑妃身后,路过冯秀莲时冲她还了礼。
当年的事能平息下来,冯秀莲也是出了力的。付巧言能有今天,也不能不感谢人家。
只以往没机会碰到,今日里倒是凑巧,不能装作不认识。
百嬉楼的偏殿并不大,只有里外两间。
外面是个小巧的厅堂,绕过之后便只摆了一张架子床,一把贵妃榻。
王皇后这会儿正靠坐在贵妃榻上假寐,旁边还站了两个跟付巧言年纪相仿的小宫女。
匆匆一扫,便能看出两个小姑娘相貌出众。
听到淑妃脚步声,王皇后微微睁开眼,往门口望了过来。
付巧言跟在淑妃身后,偷偷看了一眼王皇后。
两年不见,她越发显得老了。
初见时富贵锦绣的样子深深埋在付巧言心中,此刻在看她疲惫的面容,付巧言觉得很不真实。
淑妃快走两步到了王皇后跟前,正要冲她行礼:“娘娘安好。”
王皇后摆了摆手,没让她一个大礼行下去:“行了,跟我就不讲究这个,你坐。”
淑妃还是冲她福了福,这才被付巧言扶着坐到小桌便的椅子上。
王皇后当然不会记得付巧言这般的小宫人,她扫了一眼付巧言,心里有了些计较,便斟酌着开口:“妹妹也同我相交多年,我们都不是那含含糊糊的人,今日请你来,也就是为孩子的事情。”
淑妃点点头,王皇后行事一向规规矩矩周全仔细,轻易不会让人拿住话柄,说她不好。
“娘娘尽管吩咐,妾一定领命。”
王皇后浅浅笑了。
她的笑容是含蓄的、得体的,也是过尽千帆的。
“还是跟妹妹说话痛快,你且瞧瞧,哪里不好你同我讲。”
宫里头皇后要给儿子们安排妾妃,其实根本不用问皇子母妃或者皇子本人意见,不过就是个连分位都没有的侍妾,随手指了让人领了去便是了。
只王皇后谨慎惯了,不愿惹人嫌,因此先领来给淑妃瞧瞧,怕她心里头不高兴。
她是嫡母,但淑妃却是养母,从小把荣锦棠细心养大,在荣锦棠那只怕淑妃分量更重。她不是拎不清的人,该做的事该过的场一样都不能少。
淑妃也很承她情,匆匆看了那两位小宫人一眼,便道:“娘娘眼光自是好的,妾很是感激娘娘。”
她说罢顿了顿,含糊道:“妾这里也预备了人,只娘娘看如何?”
她们两个在这边含蓄来往,其实在场三个小宫人都不知是何意,依旧老老实实站在那里,一声不吭。
王皇后闻言也看了一眼付巧言,她早就不记得她是谁了,只有些惊讶淑妃宫里有这等颜色:“倒是挺好的,想必棠儿能喜欢。”
淑妃笑笑,又谢了一句:“还是娘娘念着棠儿,时时为他操心。”
“这有什么,还不都是应当的。”王皇后淡淡道。
话音落下,两人相视而笑,有些事不用说,大家都能明了。
第43章 宫宴
两位娘娘你来我往; 几句话便说完了事。
淑妃也没再逗留; 很快就告罪带着付巧言出来了。
只一盏茶的功夫; 百嬉楼里的桌塌便都快坐满了。
最上面的主位当然是帝后二人的,下首一共四个次席; 这会儿已经坐了三位。
淑妃定睛一看,见只有四皇子荣锦桉的母妃庄妃,六皇子荣锦松的母妃敬妃,还有已经出嫁多年被封为圣德公主的安贤公主荣静妍。她是贵妃长女,适婚肃国公次子,荣宠无限。
圣德公主位比亲王,是正一品王衔,自然是可以坐次席的。
其余公主最多只是圣元公主; 都是坐在三席。
虽然安贤公主的位分比淑妃高,但淑妃是母妃; 比她涨了一辈,位置比她靠上一一位。
这会儿四个次席就空了一个,显然是给淑妃留的。
这么一看; 淑妃便知道贤妃、和妃和贵妃都不会来了。
前年五殿下是急症没的,那之后和妃就很少出来了,淑妃同她并不很熟; 只听说她整日里吃斋念佛,那架势仿佛是要落地出家了。
贤妃病重肯定来不了,倒是贵妃没来有些稀奇。
贵妃苏蔓惯是张扬性子,虽说王皇后也是雍容华贵; 但她到底是正宫皇后,是百年世族大家的女儿,任凭再是铺张也是精致仔细的。贵妃出身不高,张扬起来就有些不够看了。
她的喜好一贯是金玉琳琅、珠光宝气的,淑妃很是受不了她的作风。
一般这样的年节宫宴,贵妃肯定要打扮的花枝招展出来,断然不会留在宫中。
这样说来,三皇子送护国公主和亲离宫,显然是惹贵妃不高兴了。
在皇上病重,各位郡王爷也都参政理政的时候,三皇子一走就要大半年。先不说人已经离开了上京,往深里想皇上能不能撑到他回来还是个事。
国不可一日无君,到时候哪怕诏书上是他的名字,在上京的几位王爷难道还能老老实实等他回来?
正是如此,最近几日贵妃连连招娘家人进宫看望,也是开始做了打算的。
这些宫里人都知道,淑妃想说不定皇上也知道,但是却没人管她。
因为贵妃家里实在也没几个拿得出手的人。
任凭她跳的再欢,也无用处。
没看王皇后稳稳当当坐在那里,什么都没做吗?
淑妃叹了口气,只觉得最近宫里头越发是不好过了。
只要棠儿……好好的吧。
她端着一身华服,快步走到左侧靠上的次席,转身坐了下来。
安贤公主正吃了一杯茶,转头向她行礼:“淑母妃安好。”
淑妃也浅浅回礼:“公主也好。”
两人客客气气你来我往,然后便不再言语了。
安贤公主是贵妃长女,代表的是贵妃一系的体面和尊荣。
这样的日子贵妃来不了,她来也是一样的。
淑妃刚一坐下,那边百嬉楼的宫人们便忙碌着给她摆茶酒。
宫宴上的吃食都很讲究,多为蒸菜和冷食,再加些点心琳琅满目凑上一桌。
酒也都是果酒,喝几壶都醉不了人,总之让人出不了洋相。
今日里皇上肯定是来不了了,只等王皇后来了便能开席。
果然没过多久王皇后便华丽登场了。
她跟刚才一比已经有些不同了,换了一件极为璀璨的苏绣大袄,头上的凤冠珠光闪耀,九颗拇指大小的祖母绿宝石点缀在九凤嘴角,随着她的步伐摇曳。
脸上也上了浅浅的淡妆,朱红的口脂衬得她气色极好,仿佛刚才偏殿里那个疲惫的女人不是她一般。
这就是隆庆帝的皇后,这就是王家的嫡女王婵娟。
她一路行来,两侧的小主纷纷站起,依次给她行礼。
待到她走到主位上转身,下面所有人依旧规规矩矩站在原地,等着她口谕。
“免礼,都坐下吧。”
“多谢娘娘。”
王皇后端坐在凤椅上,腰背挺得很直。
她看着那一张张娇美动人的脸庞,轻轻开口:“今日陛下不能亲往,早嘱咐过我要招待好各位妃嫔公主,我特地吩咐御膳房上了今年新下的樱桃,也好让大家过年吃个新鲜。”
话音落下,一排年轻的小宫人捧着樱桃果盘依次上前,给每一桌都上了一份。
等她们都下去了,王皇后又道:“今日里也不能做大戏,我便吩咐琴坊出了新曲儿,妹妹们将就看吧。”
大戏就是整台剧目,今年不是丰年,还出了那么多事,必是不能开戏的。
不过琴房出个新曲便没什么了,果然台上帘子拉开,十多位琴师已经等在那里。
王皇后也没更多废话,只说:“开席吧。”
悠扬的小曲便奏了起来,下面的妃嫔们便纷纷举起酒杯,遥遥向王皇后敬礼。
宫宴上的东西并没有好吃到那里去,味重的菜都不会上,淑妃挑拣一遍,便点了点那盘八宝蒸鸭。
这会儿菜都冷了,泛着一层青白的油光。
付巧言迟疑片刻,她知淑妃必不会喜欢这道菜,便只捡了板栗和花生给淑妃,并没有挑鸭肉。
她是第一次跟来宫宴,倒是十分聪明。
淑妃赞赏地看了她一眼,默默吃起了板栗。
不多时,外面传来宁大伴的声儿。
“咱家给各位娘娘公主贺喜了,新年好。”
宁大伴是个冷清人,说吉祥话也没多少欢喜气,倒是谷大伴一直是笑眯眯一团和气的,只这样日子他肯定不能离开乾元宫,只能是宁大伴出来镇场面。
他先给王皇后行了大礼,又给各位嫔妃行了小礼,这才继续道:“陛下不能亲往,很是挂念,特赐皇后娘娘四喜丸子一道、福寿烧肉一道、吉祥如意一道、八宝洪福一道。赐淑妃娘娘、庄妃娘娘、敬妃娘娘、各位公主吉祥如意一道、八宝洪福一道。赐各位嫔娘娘、昭仪娘娘、婕妤娘娘八宝洪福一道。”
这一连串的赏菜跟往年是没什么不同的。
王皇后依旧是四道,妃娘娘和公主也一直都是两道。
各位娘娘们一一谢过陛下赏赐,膳房的人又是好一通忙活。
年节时的赏菜都是有定例的,名字都十分好听,菜码的样子也极好看,就是味道似乎不是很出色。
付巧言见给淑妃上的吉祥如意只是个做成如意形状的年糕,八宝洪福就是八种豆米做成的八宝粥,都是很小一碗,大家也就吃个意思。
各位娘娘们话不多,但还是会相互应酬一二,整个百嬉楼里看起来也是热闹非凡,并不十分清静。
淑妃跟安贤公主无话可说,倒是跟庄妃和敬妃话了几句家常,剩下的时候都是在陪王皇后说话。
付巧言和寒烟就忙着伺候淑妃,因着菜不算太多,倒也一点都不乱。
正是酒过三巡,外面又传来黄门的唱名。
“王爷们来给娘娘贺年了。”
厚重的帐幔先开,一排高大威仪的身影闪身而入。
百嬉楼里顿时静了。
走在前头的是四皇子平王荣锦桉,他今年二十有六,是个微微有些发福的白面书生样。
紧随其后的是六皇子湘王荣锦松,他只比平王小两岁,倒是长得高高瘦瘦,面容普通了些。
后面是七皇子和八皇子一起走,八皇子付巧言见过许多次了,七皇子还是头回。
他不过只比八皇子大上一岁,个头也是一般高矮,只长相没八皇子那般俊逸至极,稍微有些孩子气。
九皇子这次没有来,想来顺嫔也不会让他自己去宫宴。
四位郡王爷各有千秋,但最出色的显然还是荣锦棠了。
人长得好,真是生来的福气,得天独厚。
四位王爷走到百嬉楼大堂正当间,一起给王皇后行礼:“儿臣给母后娘娘贺喜,祝母后新岁如意,福寿康健。”
王皇后笑弯了眼睛,连连招手:“好好,好孩子们快起来,过来一人陪母后吃一杯酒。”
王爷们便依言上前,由四皇子开始给皇后娘娘敬酒。
王皇后似不怕醉,一连吃了四杯酒都没停下,只笑道:“你们三个母妃都在,快去给你们母妃请个安,老七就去找你姐姐吃点饭食,前头肯定要喝许多酒,先垫补一二。”
这一番场面坐下来,楼里的气氛更是活络
荣锦棠在前头喝了些酒,这会儿俊脸微红,过来给淑妃行礼。
淑妃忙拉他坐下来,让付巧言伺候他吃些东西。
付巧言这是第一次近身伺候荣锦棠,也不知他喜好,只好偷偷看他眼色。
没成想荣锦棠也恰好抬起头来,一双漆黑的眼眸正映入付巧言的眼帘。
他脸上还带着闲适的笑,俊美的容颜在宫灯映衬下仿佛发了光,让付巧言看得移不开眼。
荣锦棠只没想这个平时乖巧淡然的小姑娘能看自己看傻了,不由浅笑出声:“给我上些八宝洪福吧。”
付巧言这才回过神来,一张小脸仿佛也吃了酒,弥漫上动人的胭脂色。
她垂下眼来给荣锦棠上了一碗八宝洪福,又捡了些清淡的配菜放到碟中,这才退下。
淑妃没看到他们两人的官司,只问他:“前头喝的多了?”
荣锦棠揉了揉太阳穴,低声答:“皇叔爷一直拉着我敬酒,不好走开。”
淑妃问:“哪个皇叔爷?”
如今荣氏能让荣锦棠叫皇叔爷的,也就剩几位了,除了端王比隆庆帝小上几岁,也是嫡系血脉,剩下的皇叔爷都已经七老八十,大多都不出来了。
荣锦棠低声道:“是端王。”
淑妃捏着筷子的手一紧。
端王正管宗人府,是现任的宗人令。
第44章 面圣
隆庆帝只有两位皇弟; 都是五十几许的年纪; 倒是这位隆庆帝的小皇叔是先帝宣帝最小的弟弟; 是一个庶妃生的遗腹子,比隆庆帝年纪还要小。
隆庆帝跟两位皇弟感情很是淡漠; 倒是跟这个小皇叔感情极好,这些年来一直由他掌管宗人府,皇家的事很多也交给他去办。
如今隆庆帝重病不愈,新年祭天的差事也是交由他来主祭的。
一个是他辈分够足,也因他从不掺和朝廷的事,隆庆帝对他很是放心。
端王是个洒脱性子,跟隆庆帝是叔侄的辈分,因为母家多少有些血缘; 倒是长相有些相仿。
只他不怎么搭理朝廷事,闲云野鹤惯了; 身上少了隆庆帝那般经年不去的威仪。
在上位久了,自然同旁人不同。
荣锦棠今日跟他敬了一轮酒,对这不同深有感触。
他这般想着; 那边又同母亲道:“端叔爷倒是很健朗,比小皇叔看起来还康健。”
荣锦棠的小皇叔是隆庆帝最小的弟弟,年纪比端王小几岁; 就是身体一直不算太好,总是病歪歪的。
淑妃点了点他,没再说这事,只问:“今日谁跟你来的?”
“宁城和张德宝都来了。”
荣锦棠被封为郡王以后司礼监那边给他指派了一位大伴两位小黄门; 因为还没出宫开府,身边还未有贴身的宫女和姑姑伺候。
指来的大伴就是宁城,听名字跟宁之鹤像是有些关系的样子。
一开始荣锦棠不太敢用他,后来淑妃过来指点一番才彻底放了心。
这个大伴是隆庆帝特地给他选的,总不会有差错。
淑妃一听是他们两个,就放下心来:“待会儿你回前头少吃点酒,别喝多醉了,实在不太好看。”
荣锦棠点头道:“孩儿省得。”
母子两个正说着话,不料旁边一把嗓音横插进来:“八弟同淑妃娘娘母子情深,真真让人感动。”
这一把嗓子又尖又亮,百嬉楼里一下子便静了下来。
淑妃扭头去看,只见安贤公主正一脸冷淡地看着他们,仿佛刚才那话不是她说的一般。
“公主这话有些过了,”淑妃声音不高,也十分的和风细雨,却让在场所有人都听了去,“皇后娘娘宫事繁忙,妾替嫡母教养皇嗣,本是为皇后娘娘分忧的差事,自然要尽心尽力,值不当公主感动则个。”
淑妃这一段四两拨千斤,一下子把安贤公主的脸打的啪啪作响。
安贤公主暗下脸来,正待要说些什么,却不料上首主位的王皇后淡然开口:“好了,大过年的不要做些口舌是非,儿子们过来陪母后再吃一杯,就赶紧前头忙去吧。”
王皇后在宫里屹立不倒几十年,谁人敢下她面子?安贤公主再大的胆子也不敢当面给皇后娘娘不痛快,只暗狠狠瞪了一脸莫名其妙的七皇子一眼,闷头喝了一口酒。
淑妃听了皇后的话心里更定,她帮儿子理了理衣裳,只说:“快去给你母后敬酒,省得你母后惦记。”
荣锦棠笑着到了皇后跟前,规规矩矩敬了一杯酒:“母后今年辛苦,来年儿臣和兄弟们定多去看望母后。”
刚才一番口角因他而起,他现说这句话其实是很合适的。只不过四皇子和六皇子都是年长的兄弟,被他这般代表一二自然不太痛快。四皇子不通俗物还好些,六皇子脸色就不太好看了。
他生来口吃,平日里轻易不开口。如今老二不在了,老三去了朗洲,老四那根本说不出好听的场面话,哪怕他也算年长的皇子,也依旧没他说话的份。
今年前头的宫宴开头是由端王致辞,后来敬酒却只领了老七和老八,让他跟老四自己去敬。
他在外人面前一贯能不开口就不开口,场面自然是冷淡至极。
经年累月的到了如今这般场面,六皇子心里那些不痛快滚成雪球,已经快要压制不住。
任他脾气再好,也总是会憋屈。
为什么父皇这么多皇子,只有他生来便是个残废。
几位皇子敬了酒便走了,百嬉楼清冷了一瞬,很快就又热闹起来。
后半程淑妃再也没搭理安贤公主,只一味陪王皇后说话。
就端看王皇后客客气气笑意盈盈的态度,是个人都不乐意陪安贤公主。
一番觥筹交错就到了华灯初上,百嬉楼里燃起成排的雕花宫灯,映得满室繁华。
等到最后一道小点上了来,王皇后便开口了:“今日里有些晚了,大年节下的,便祝妹妹们新年大吉,万事如意。且自回宫休息吧,以后有工夫再请你们去坤和宫再吃酒。”
下面妃嫔们一起给王皇后行了礼,小主和位低的嫔妾们便陆陆续续离开了。
淑妃倒是不着急走,付巧言见她还未放下筷子,便帮她又布了一块枣糕。
小点心不怕冷,这个吃起来也甜滋滋的,淑妃这一晚上都没吃好饭,这一口却是没停。
安贤公主见她死赖着不走,冷哼一声也起了身,同王皇后告罪便离开了。
以往宫宴都是帝后先走,今日里王皇后倒是没动,坐在那里也不知等谁。
庄妃跟敬妃对视一眼,便一起起了身:“娘娘同淑姐姐先坐,我们两个吃多了酒,这便回去休息了。”
王皇后点点头,笑说:“你们一贯爱吃酒,今日里早些休息,明日中午还要祭天。”
等到百嬉楼里人都走了,王皇后才缓缓站起,下了主位。
这一晚上她一个人端坐在冰冷的凤椅上,身旁没了那个熟悉的身影,一切都仿佛艰难起来。
三十几年了,她一直陪在他身边,他也从来都是她的帝王。
淑妃见她下了桌,忙起身要迎,王皇后冲她摆摆手,竟走到她身边同她坐到一起。
“娘娘……您?”淑妃迟疑地问。
王皇后微微叹了口气:“陪我吃杯酒吧。”
淑妃这才坐了下来,招手让寒烟上来伺候。
寒烟给王皇后和淑妃都满上酒,便拉着付巧言跟着冯秀莲等王皇后身边的宫人退了出去。
这一日是除夕了,付巧言跟在寒烟身后,偷偷看了一眼天上的星月。
天上月朗星稀,晴空万里,昭示了来年好天气。
付巧言悄悄搓了搓凉透的双手,暗暗在心里许愿。
一愿姐弟康健,二愿姐弟平安喜乐,三愿……淑妃娘娘长命百岁。
皇后娘娘跟淑妃在里面没留多久,不一会儿就叫了人。
只冯秀莲打头先进了去,好半天才招人继续进去伺候。
等到寒烟和付巧言进楼里时皇后娘娘跟身边的宫人们都已经走了,只淑妃留在位子上,低头看着酒杯。
寒烟忙快步上前,低声道:“娘娘,该回了。”
淑妃仿佛是醉了,又似是困顿,好半天才抬起头,慢慢睁开眼睛。
付巧言陪在一旁,见她眼睛通红,想来是有些郁结的。
淑妃好半天才道:“行,寒烟扶我起来,巧言,你先自回宫里。”
这三更半夜的,也不知为何淑妃不急着回宫。付巧言不敢问,只向她福了福身,匆匆退了出去。
外面天已全黑,倒是宫道上燃起了一半宫灯,路倒是勉强能看清。
这个时候已经宫禁,倒是不管小宫人从哪里行走,后巷没有宫灯,付巧言是断然也不敢孤身行走的。
她往领子里缩了缩脖子,跺了跺脚就冲进风里。
刺骨的寒意迎面而来,吹得付巧言手脚冰凉,她飞快在宫道上走着,夜色下的长信宫仿佛盘旋着怪兽,那些黑漆漆的屋檐房顶正张牙舞爪,似想要试图抓走乱跑的小宫人。
付巧言有些害怕,长长的巷子里只有她一个人的脚步声,啪嗒、啪嗒,每一步都似踩在自己心上。
她一路走过乾坤花园,转身进了坤和宫与乾元宫之间的长巷,微弱的宫灯点亮了归去的路,却也依旧不甚明亮。
付巧言低着头快步走着,她不敢在宫里跑,只能咬牙顶风前行。
这一路无比漫长。
似乎过了几个时辰,付巧言才远远瞧见景玉宫精致的屋檐。
她微微放松下来,脚下又快了几分,憋着最后一口气一路快走到了景玉宫宫门外。
因淑妃未归,景玉宫还没暗灯,寒絮正裹着厚重的大袄在宫门口的门屋里等。
“叩叩叩”三声敲门声响起,寒絮立即上前开门,却只见付巧言白着一张脸等在外面。
寒絮脸色一下就变了:“娘娘呢?”
付巧言冻的哆哆嗦嗦,老老实实回答:“回姐姐话,娘娘有寒烟姐姐陪着,我不知去了何处。”
寒絮皱起眉头,她侧身让付巧言进来,目光扫在她的簪子上。
“小瞧你了,倒是有些手段。”寒絮冰冷的声音传来,声声刺入付巧言心上。
付巧言抿了抿嘴唇,没敢应声。
今日是淑妃命她陪同的,并不是她自己求来,主子吩咐的事她们做奴婢的哪能反驳?
寒絮知她在淑妃跟前有些脸面,也不好做的过火让人拿住话柄,只冷冷威胁:“以后老实一些,有些场面不是你这种小丫头能去的。”
付巧言身上寒意更浓,她却只能回:“诺,多谢姐姐指点。”
“你且回去,把身上物件换换,这富丽堂皇的还把自己当主子了。”
付巧言向她行了礼,低着头回了后头。
且不提景玉宫里的这场官司,那边淑妃由寒烟陪着,一路却是去了乾元宫的侧门。
乾元宫已经落了锁,只一个小黄门在门口等。
走进了瞧他不过十七八的年纪,人倒是老道极了:“淑妃娘娘稍等片刻,小的这就开门,古爷爷已等了好一会儿的。”
这一句巴结恰到好处,寒烟忙谢了一句,掂量了个大些的荷包塞他手里:“多谢小哥哥等门,新年大吉。”
小黄门忙红着脸推手不要,牵扯两下才收进袖子里,低头小声说:“今日里招了三回太医。”
淑妃心里一紧,抓着寒烟的手更是用力。
等到小黄门打开宫门,里面门房里赫然是谷大伴亲自等在那里。
他见淑妃姗姗来迟也没说别的,第一次没同淑妃客气寒暄,只匆匆道:“陛下这会儿多少都能精神些,娘娘有什么话尽管说。”
这一句实在是有些扎心了,淑妃的眼睛一下子便红了起来。
到了如今这样地步,只能是有一句少一句。
她没应声,默默跟着谷瑞进了正殿,转身绕过繁复的雕花回廊,最后进了垂着重重帐幔的寝宫。
宁大伴这会儿正守在寝宫外面,见淑妃来了忙行了礼:“娘娘,陛下刚醒,您赶紧着进去吧。”
两位大伴打开帐幔,一股浓重的药味扑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