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侯门小姐不好当-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一个心急点的焦躁道:“这早晚了,还没有消息过来,可真够急人的。”
  那一个淡定些的自信道:“放心吧,问题不大。”
  又一个爱看热闹的欢快道:“三少爷若中了状元,府里又有几天热闹了。”
  这一个听到小道消息的飞快道:“可不是,大夫人说了,要唱三天的戏呢。”
  再一个爱看热闹的又高兴道:“这可好了,我最爱听戏了。”
  另一个爱开玩笑地嘲弄道:“小蹄子,又不是唱给你听的,你爱听有什么用?”
  这一个爱看热闹地不服道:“不是唱给我听的,我白借些光不行?”
  另一个息事宁人的转移话题道:“三少爷长得可真俊啊,学问又好,将来也不知哪家的姑娘有福了。”
  那一个爱开玩笑的奚落道:“你操这个心干嘛?左右不是你。”
  这一个和事佬忍不住笑骂道:“你这小蹄子,我撕了你的烂嘴。”
  另一个笃定接道:“肯定是徐小姐了。徐小姐长得多美啊,我是男子我也喜欢她。”
  别一个好笑道:“你喜欢没用啊,要三少爷喜欢才行。”
  其余个附和道:“三少爷应该也是喜欢徐小姐的,他都收了徐小姐的花了。”
  这一个道:“岂止是花?徐小姐还送他补汤呢。”
  其他个还没听到这消息的好奇道:“还有这些事,快说来咱们听听……”
  一众人又从万聿中状元的事上聊到府里的秘闻八卦上。
  巳初时刻,一个老婆子从外面气喘吁吁地跑进院子,对正在聊天的一众丫头喘息如牛地道:“快去回老夫人,金榜出来了,咱们三少爷中状元啦。”
  一时间全府都惊动了,大家脸上皆有喜色。
  老夫人让大夫人赶快吩咐下去,府里府外地搭戏台,等万聿游街回来了立即开唱。
  又让舞乐、舞狮、舞龙、高跷……各种玩杂耍地立刻动身去皇门外,在官府护送的仪仗队前导引着,迎万聿回府。
  烟花、炮仗、散给围观群众的喜钱、喜饼,都即刻准备好了散人。
  又把万大老爷打发送信的人喊进来,细问消息。
  那人也只在长安门外看了金榜,宫里具体什么情况,万聿被封什么官,也不甚清楚。
  按惯例,殿试结果出来,一甲三人都是被立即授职的。
  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二、三甲进士如欲为官,还要再经考试。综合前后考试成绩,择优入翰林院为庶吉士。也就是俗称的“点翰林”。其余则分发各部任主事,或赴外地任职。
  很快又有确凿消息传来,万聿被任命为大理寺少卿,第二名的榜眼和第三名的探花同被授为翰林院修撰,第四名和第五名的进士则被同除为翰林院编修。
  虽然此科的一二甲授职与往科不同,但修撰、编修之属跨度并不算大,最惹人注目的还是状元郎万聿。
  翰林院修撰只是个从六品,大理寺少卿则是实打实地正四品。许多科举出身的官场人士,可能终其一生,都不能从一个从六品的小官爬到正四品的位置上。而万聿上来就是个正四品。
  不仅万家举家轰动,整个朝野都哗然。
  据说吏部、礼部尚书联袂向圣上进言,说此举于礼不合。
  老皇帝当场反诘他们何谓礼?甘卿十二岁拜相,岳将十三岁掌军,古人尚知不拘一格唯才用人,今人反不如古人,因循守旧顽固不化是何道理?
  谏议大夫又指万聿白面书生,年少资浅,缺乏历练,不堪委大任。
  老皇帝援引前朝陆逊书生拜大将,拯救东吴于倾覆的故事,直言江山代有才人出。状元郎少年才俊,连中三元,是难得的人才。少卿之职犹觉大材小用,何来不堪委大任之说?
  满朝文武见天下至尊言谈间毫不掩饰对这个连中三元的状元郎的偏袒和赏识,无计可施,只得谨遵圣谕,除万聿为大理寺少卿。
  得知万聿被授为大理寺少卿的消息,万府上下又是另一番喜悦。万荣、万宁、万央等更是吵着闹着说要去亲迎三哥哥回来。其实是为了观看状元游街的热闹。
  万聿中了状元,又被拜为少卿,只怕京城的官宦人家很快就会得到消息,送礼过来。到时府里接待外客的人手犹不够,又哪里分出人来看护这些小姐少爷?万老夫人不许。
  万荣、万宁又去求自己的母亲孝和公主。
  孝和公主另拨了些自己的侍从护送这些孩子出门,万老夫人也没说什么。
  万宁临行前要拉着纪钱钱一起走。
  纪钱钱抽回手,摇摇头。
  三年一遇的古代状元游街,她是很想去凑凑热闹的。但她还在纪四夫妇的孝中,要断绝娱乐,少涉身热闹之地。就连过年,她都是一个人静室独处过来的。如今这种热闹之事,她更是无缘亲睹了。
  府里又要热闹几天,只怕又需要她回避了。万老夫人心疼她,示意她跟几个孩子一起出去道:“去吧,大家都忙着看热闹,没人会注意你的。”
  纪钱钱目前的身份还只是个小孩子,就是有什么失礼之处大家也不会苛责她。但她此刻在万家住着,别人会指责万家不懂礼数,不知教导晚辈什么可做什么不可做。
  纪钱钱不想万老夫人因她被外人背后议论,忍着好奇心留了下来。
  纪乔也没有去。
  万宁等人从府里东门出去的时候,距东门十多米远的地方正在搭戏台。
  万老夫人交代,东南西北四个门同时搭戏台唱戏,一显热闹景象。
  天气晴朗,阳光高照,是个难得的好日子。
  三年一遇的盛景,大家都难掩凑热闹的心理,哪怕是在城外住着的,打听了今日发榜,又一早看是个好天气,也都不辞辛苦地早早从家里出发,入城静候。
  街上热闹非常,到处都是人。
  万头攒动,摩肩擦踵。
  万宁他们几个主子,再加每人一个服侍丫头,共分坐了三辆马车出来。马车赶到白衣桥那里,就被等着看热闹的来往人墙堵住,再走不动了。
  防护侍卫无法,和万荣、徐秀秀等几个年纪稍大的孩子商量了,把车停在一家叫惠风茗韵的茶楼下。
  茶楼的掌柜也吃准了今天是个特殊的好日子,漫天涨价,额外规定只要进了茶楼,不管喝不喝茶,要不要点心,都要每人先交五十文钱。如若在茶楼另有消费,再行结算。
  便衣侍卫给了他一锭银子。
  万宁过来的时候注意到附近有一家卖炒货的,生意兴隆,客流不绝。下了马车拉着丫头就要去买些炒货给大家吃着玩。
  万荣拉住她胳膊,警告道:“这是在外面,不比家里,你不要找事。”
  万宁指了指不远处高高挂着的炒货幌子,赌气道:“这一会你不让我去,过一会我买回来了,你不要吃。”
  万荣无法,只得陪着她一起过去。
  防护侍卫也分出两个来,跟在后面保护。


第14章 游街
  万宁大包小包地买了许多炒瓜子、花生、核桃……回来。路上看见有烤地瓜的,又买了几个烤地瓜。
  到了茶房二楼,刚巧纪家大房的两位小姐也出来看热闹,正跟万菱她们聊天。看见他们兄妹,忙跟他们招呼。
  纪大小姐纪蕾道:“我就说这么热闹的日子你不会不出来。刚问菱妹妹,说买东西去了。买了什么好东西?”
  两个侍卫抱着万宁买的瓜子、花生等物上来。
  纪蕾道:“你真有心。这里面也有这些东西卖,只不如外面卖的好吃。”
  万宁他们喊跑堂的拿了几个盘子上来。大家把瓜子、花生等物倒到盘子里,一边不时地朝窗外望着,一边慢慢地吃着零嘴消遣。
  纪蕾今年十五岁,及笄之年,正是女孩子谈婚论嫁的年纪。纪大夫人心气儿高,她自己又挑剔,这些年不知相看了多少青年才俊,不是家世不满意,就是人品不满意,再不就是文不成武不就的,各种难如意。拖到至今,也没定下亲事。
  纪四老爷夫妇丧礼上,纪蕾见了万聿两次,惊为天人,芳心暗许。也曾暗示过纪大夫人。
  纪大夫人对万聿的人品也甚满意。只是当时万聿仅是个解元,又快到了会试,纪大夫人就想着等万聿有了出身再说。
  谁曾想,万聿就这么会元、状元一路过来了。如今又做了正四品的大人,只怕以后说亲的都要挤破门槛了。纪大夫人又后悔没早定下这个乘龙快婿。
  其实也没法定。当初他们还是丧家,如何能谈儿女亲事?她只深恨纪四老爷夫妇死得不是时候。
  好在纪、万两家是亲家,纪四老爷夫妻虽去了,还有个孩子纪钱钱,名分、情分都在。正合着人常言的,近水楼台先得月。将来多陪些好话,这儿女亲事也不是没有指望。
  是以纪蕾此番出来,就像是要相看未来夫君一样,既惴惴不安,又难掩甜蜜。
  她跟万宁比较熟,就跟万宁聊天道:“三表哥真不简单,就这么解元、会元、状元的一路过来了,真是羡煞旁人呢。”
  万宁最喜欢别人夸万聿了,自豪地接道:“三哥哥不仅学问好,人也长得好看,我们全家都可喜欢他了。”
  纪蕾打探道:“不知三表哥平日在家都喜欢做些什么呢?”
  万宁迷茫了下,思起万聿亲手种的魏紫,自作聪明地道:“他喜欢养花。”
  纪蕾抿嘴轻笑,“原来三表哥还有这雅兴。”
  徐秀秀现在对所有跟万聿有关的事都非常敏感,她难掩敌意地道:“那可不?他的花养得可好了。”
  纪蕾看向对面这个颜色鲜媚的女子。
  她知道她叫徐秀秀,是万家的表亲,刚来的时候万菱已给她们做了介绍。
  万聿现在是人人都想吃的香饽饽,有别的女子垂涎他,她能表示理解,但不能别人都在门前耀威了,她还对此无动于衷。
  就有些皮笑肉不笑地问:“不知徐妹妹可知三表哥都喜欢养些什么花?”
  万宁嘴快地道:“魏紫。”
  纪蕾对万宁笑道:“原来宁妹妹也知道。”
  话外不无对徐秀秀并不专有万聿小秘密的嘲讽。
  万荣突然想念起纪钱钱来。想如果有她在这里,一定又会想法岔开话题,维持大家表面上的和平。
  他一边剥着花生,一边赞叹道:“这花生这么好吃,你们都不尝尝么?”
  纪蕾笑道:“正是呢,都只顾着说话,连口水都忘了喝。”
  说着,端起茶碗喝了口茶。
  万菱、万葭几个都不是爱说话的,万宁她们不说话,她们也无甚话说,场面一时安静下来。只听外面吵吵嚷嚷的喧闹声,和别桌客人的议论声。
  一个男音道:“听说这个状元郎是什锦路恩国公家的三少爷?”
  另一个男声接道:“都这么传。说是大房的庶子,才十九岁。啧啧,连中三元,后生可畏,了不得啊。”
  这一个又道:“是了不得。大家都说他刚做了状元,就被赐了正四品的大员,当今圣上对他赏识得不得了。”
  另一个又接道:“少年才俊,谁都钦佩。你要是连中三元,当今圣上也会对你刮目相看。”
  “我?”剥着花生的手停下来指指自己,那人道:“哪有这福分?能中个进士就是祖上烧了高香了。不过话又说回来,这恩国公家是烧了什么好香啊,子孙这么有出息?十多年前出了个一甲探花,这次直接中了状元,家门兴旺啊。”
  这一个又道:“可不是?羡煞旁人啊。”
  ……
  在一边听着旁人议论自己的家族和亲人,几个孩子都感受复杂,均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万宁悄悄道:“原来别人也都觉得三哥哥了不起啊。”
  万荣道:“爹也很了不起。”
  徐秀秀道:“那是,连当今圣上都觉得四舅舅不简单,才会把四舅母指给四舅舅的。”
  纪蕾道:“万家四舅的风采、学问当年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就是现在,提起万家四舅舅,我爹娘还时常跟我们夸他呢。”
  徐秀秀挑衅地问:“噢,不知令尊、令堂是怎么夸四舅舅的?”
  纪蕾似笑不笑地瞅了她眼,正待说话,外面一阵吵闹声传来。
  万央扶着窗棱,探着身子朝外望道:“好像来了。”
  大家忙挤到窗边。
  距离还太远,只看到隐约的一点花花绿绿的衣色。
  下面的人群开始骚动,拼命地向路两边挤,腾出中间的地方给他们通行。
  鼓乐声越来越大,欢呼叫好声此起彼伏地传过来,下面的人流波浪般涌动得更厉害。
  终于能看到舞龙、舞狮以及各种戴着喜庆面具玩百耍的杂伎人了。
  万宁趴在窗边最靠前的位置,惊喜地道:“我看见三哥哥了。”
  前面是蹦来跳去的舞龙、舞狮团,后面是爬竿、中幡、踩着高跷走来的杂技艺人,其后还有官府的仪仗队高举着“肃静”、“回避”等牌子。并不能看清更后面的人。
  大家都觉得她眼花了。
  过了好一会,终于看到头戴长翅帽,身穿红官服,胸系红绸花的万聿,骑着高马,足蹬金鞍,旗鼓开道,前呼后拥地过来了。
  一时间欢声雷动。
  万宁紧紧地抓着旁边徐秀秀的手,激动地道:“三哥哥好威武。”
  所有人都在看他,而他竟还是一如往日般平静冷淡。
  徐秀秀呆呆地看着那个面如美玉,沉静似水,好像整个人都在发光般的俊雅男子,怔怔地说不出话。
  纪蕾也目不转睛地直管看着。
  房里正在观看的其他女子,拿帕子掩着嘴,吃吃地笑道:“状元郎好俊俏。”
  同行的女伴不敢相信地附和:“俊得好像在发光一样,闪得人眼睛都看不见其他人了。”
  一秀才打扮的文弱男子,文绉绉地拽文道:“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当如是。”
  另一老年人品头论足地道:“神清目秀,五官分明,状元郎有贵象。”
  大家都对这个新科状元郎兴趣十足,议论纷纷,哪里还有心思去关注别的人?
  不停的有女子从楼上丢花、香囊、罗帕给万聿。有的贴着他的身子落下去,有的则落到了围观群众的头脸上,引得他们一阵大笑哄抢。
  纪蕾也丢了个早备好的香囊下去。可一是因为紧张羞怯,有失准头,另一方面也有气力不及的原因,香囊落到旁边的官兵身上。她气馁不已。
  徐秀秀丢了块帕子下去,飘飘摇摇的,只落得下面的群众一阵哄抢。
  万宁有样学样地也要丢个香囊下去。可因是临时起意,没有准备,她又着急紧张,随身香囊解不开。她一急,随手把一直紧握在手里的东西丢下去了。
  竟是一直握在手里还没来得及吃的核桃。
  而好巧不巧的,那核桃恰砸到了万聿身上。
  丢什么小玩意的都有,还是第一次见丢核桃的。
  万聿抬头朝核桃过来的方向望过去,就看见了她们。
  徐秀秀她们疯狂地朝他挥手。
  大道两边窗口的其他女子也疯狂地朝万聿挥手。
  万聿面无表情地又转回头。
  “三哥哥看到我们了。”徐秀秀半揽着万宁,欣喜激动地险些说不出完整的话来。
  万聿和一众进士的队伍慢慢过去。
  下面有人群也跟着他们的队伍向前移动。
  万宁折身冒失道:“我们也赶快回去。”
  万荣拉住她低斥:“你不要命了。这么多人,绊倒了踩伤了怎么办?”
  万宁着急道:“三哥哥就要回去了,我们回去晚了就看不到热闹了。”
  万荣问:“是看热闹重要,还是人重要?”
  最终一行人避开人流攒动的前门,从茶楼的后门坐马车回去。
  纪蕾和妹妹纪婼仍留在茶楼,等人散尽了再走。
  目送徐秀秀和万家几位小姐、少爷一起回去,纪蕾脑海里又浮现万聿白玉一般的俊颜,突然有些嫉妒起徐秀秀来,并控制不住地想留在万家的堂妹纪钱钱。


第15章 送礼
  纪钱钱窝在小书房里,凝神静气地苦练自己的大字。
  其实对于一个八岁小儿而言,她的字已经算是好的了。但她追求的不仅是好看、会写几个字这样的目标,她要的,不说大神级的吧,至少也是大师级的水准。
  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有“书圣”之称。相传他很钦佩“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东汉书法家张芝,在给友人的书信里写道:“张芝就着池塘的水练书法,连池水都变黑了。后人们如果也下这么深的工夫练习,未必赶不上张芝。”
  之后就学张芝一样,写完字就到家门口的水池前涮笔。久而久之,连池水都染黑了,终成一代书法大家。
  可见学书法没有别的法门捷径可走,唯有苦练。苦练到一定程度,再加一点悟性,名家之路也就不远了。
  古代女子扬名不易,她纪钱钱穿到古代一场,自然也不是为了成为一代书法名家的。针黹女红是古代女子的分内要事,人人都是会的。如果她单只女红做得好,想出彩也是不易。倘若在精妙的女红上再加一些绝妙的丹青、书法元素……
  女红是闺房女子的拿手好戏,丹青、书法则是男儿一派的。假如二者能融合贯通,那就意味着男女通吃。
  将来就算万、纪两家不能依靠,也未必不能靠自己在此辟出一条生路来。是以,无论如何她都要学精了的。
  好在她有三年孝期,就是吉庆喜事,也不用抛头露面应酬客人,有的是大把的空闲时间。
  正一个人在书桌旁,静静的临帖临得认真,鼻腔突然一阵不适,她重重地打个喷嚏。
  府里到处都是热闹闹的,纪乔无处可去,也陪着纪钱钱呆在书房做针线。
  听她打个大喷嚏,小大人一样在鬓上研研针,抿嘴笑道:“八成是宁妹妹在背后念叨妹妹呢。”
  纪钱钱揉揉鼻子,以她对万宁的了解,实事求是地道:“这时候她巴不得再分出个身子、再多长只眼睛出来看热闹,可想不起我。”
  纪乔从未见过状元游街的场景,失了会神,问纪钱钱:“都说状元游街很热闹,到底是有多热闹呢?难道比往常的庙会还热闹?”
  庙会又称“庙寺”、“节场”。相传古时候的寺庙,为了增加人气,提升声望,杜撰一个名目,选定一个日子做节日庆祝。
  每逢到了这个节日,各地的信徒都会蜂拥而来祝贺,许多百姓也过来凑热闹。久而久之就发展成百货云集的集场,热闹非常。
  纪钱钱没有去过庙会,也没有见过状元游街的热闹,如实地回纪乔道:“我也不知道。”
  纪乔颇得阿Q真传地道:“也不过就几个人罢了,有什么好看的呢?”
  这大抵就是所谓的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了。
  纪钱钱好笑,一脸认同地道:“可不是么?”
  丫头从厨房拿了些新做的点心进来,纪钱钱和纪乔用了些茶和点心。
  纪钱钱又问纪乔打算什么时候回纪府。
  万聿中了状元,府里要庆祝几天,学里放了假。纪乔要守孝,府里的热闹事跟她无缘,她在这里处处拘着,倒不如回纪府自在。
  纪乔道:“晚上我把给三少爷的贺礼送去,明儿一早就走。”
  纪钱钱听了,叫了丫头进来。让她去厨房吩咐了,让厨房做些上等点心备着,明儿一早让纪乔带回去送给纪老夫人。
  丫头下去安排了。
  纪乔对纪钱钱道:“不如你跟我一起回去住几天吧,祖奶奶也常念叨你的。”
  纪老夫人对自己是真心还是假意,纪钱钱还是分辨得清的。更何况她还有自己的事做。这半年来,女红、书法她可是一天都没有荒废过的。
  她拒绝道:“我还是不回去了,免得回去两天又扰得祖奶奶不能安宁。”
  纪乔在万家住的这些日子,万老夫人对纪钱钱的疼爱她都是瞧在眼里的。她想别说是纪钱钱,换成她,在万家住得这么舒适,也不愿回纪家那个是非场。
  她颇理解地道:“你说得也是。祖奶奶的身体没有以前好了,又要照顾着元哥儿,林家表弟也时常过去叨扰,是难得清净。”
  两人又说了些话,纪钱钱还想再练会儿字。
  万大少夫人范氏过来了。
  她怀着五个多月的身子,不能帮纪大夫人管事,相比于别人,稍清闲些。
  她进来拉着纪钱钱的手笑道:“在这打什么闷葫芦呢?虽然不能往人堆里去,但在一边远远地瞧着还是行的。走,陪我出去转转。”
  说着,一手拉着纪钱钱,一手扶着笨重的身子,喊上纪乔,出去了。
  大理寺掌刑狱案件的审理,相当于现代的最高法庭。京城人士很快就得知了万聿高中状元,被圣上赏识,赐予大理寺少卿一职的事。
  官宦人家不管以前和恩国公府是不是一个派系、站同一列队,都争相过来结交送礼。
  说到底,谁都不能保证一辈子不犯点事儿。大理寺刚好就是专门跟这些“事儿”打交道的。结识个以后说不定能升任九卿的少卿做后盾,就是将来有了事儿,也能找的到人,说的上话。
  整个万家都闹哄哄的,下人来往穿梭于前厅后院各个院落之间,不得片刻清闲。而这,还只是开始。
  很快,又有下人争相奔告说万聿回来了。
  为了一睹新科状元郎的风采,不管客人、主人,还是府里侍候的下人,大家都竞相往正南门方向涌。
  纪钱钱也把自己的侍候丫头打发去看热闹。
  外面的炮仗声、鼓乐声、戏曲声隐隐约约地传进来,身在内院都能感受得到外面的热闹。
  范氏遗憾地对纪钱钱、纪乔两个道:“我倒也罢了。可怜你们小小年纪,这么大的热闹竟不能看,我都替你们可惜。”
  纪钱钱笑道:“来日方长,将来府里的几位兄弟,”摸摸范氏的肚子,她连范氏肚里的孩子一起说上道:“还有这位小表侄。未必就不如三哥哥,只怕有的是热闹看。”
  范氏笑道:“你倒是会开解自己。”
  低头抚了抚自己有些凸的肚子,她难掩忐忑地道:“就是不知能不能承你吉言,生个男孩子。”
  古人重男轻女的思想严重,新妇入门最好能一举得男。如果不能,只怕以后越生压力越大。
  纪钱钱宽慰她道:“大表嫂一看就是个有福气的,一定能生个儿子娶个媳妇回来好好孝敬你。”
  范氏和纪乔听的都笑起来。
  纪乔天真地道:“妹妹她知道得可多了,她说能生儿子就一定能生个儿子出来。”
  “噢?”范氏好笑,吓纪乔道:“你就这么相信你钱妹妹?小心她把你骗出去卖了。”
  纪乔脸红,低首弄衣道:“妹妹她不会的。”
  范氏和纪钱钱都笑起来。
  万聿回府按礼要先给万老夫人磕头。纪钱钱她们如果想看,躲在万老夫人房里的屏后看两眼也是可以的。
  但范氏怕人多挤到自己有什么闪失,不欲去。
  纪钱钱和纪乔陪着她,也都没过去。
  后来送怀孕后容易疲惫的范氏回房休息后,她们赶到万老夫人那里,万聿已经离开了。
  纪钱钱想着万聿刚中状元,以后的应酬怕不会少,晚上只怕没有时间,就让丫头把她和纪乔准备的礼物带上,去万聿那里。
  路上刚巧遇见万宁几个。她们也都给万聿备了礼物。
  万宁看见她,一把拉她到身边,问:“你去哪了?刚在老祖宗那都找不见你。”
  纪钱钱道:“我和乔姐姐陪大嫂子在园里说了会话。”
  “怪不得,”万宁恍然:“怪不得我问老祖宗你去哪了,老祖宗说她没注意。她房里的丫头倒说看见你跟着大嫂子出去了。”
  见后面有两个丫头跟着她们,共抬着一个大托盘,上面放着一尊半人高的东西,外搭着一方锦袱。看形状似是一树珊瑚。
  纪钱钱问万宁:“这就是你给三哥哥准备的大礼?”
  是挺“大”的。
  万宁点头。
  纪钱钱猜测:“该不会是一树珊瑚吧?”
  万宁一副无可奉告的神情,“一会你就知道了。”
  纪钱钱遂不再问。注意到一群人中并不见徐秀秀的身影,奇怪地问:“怎么不见徐姐姐?”
  这时候不正是她献殷勤的好时机么?
  万宁道:“徐姐姐说她的东西还没备好,待改日再拿过去。”
  纪乔纳闷地接道:“可前几天我跟徐表姐说话,提起这件事,她还说她早备好了的。”
  明白徐秀秀是想单独送,好和万聿有独处的机会,纪钱钱忙接住纪乔的话道:“可能是嫌那个不合适,另备一个更合适的来,这也是有的。”
  万荣朝她瞥了眼。
  纪乔点头认同,“也对。”
  快到万聿的住处了,一路上纪钱钱总觉得有股若有若无的熟悉花香拂过鼻端,伴着他们。
  她幡然大悟,悄问万宁:“你送三哥哥的,不会是魏紫吧?”
  万宁惊诧,“你怎么想到的?”
  她送的确是魏紫。
  当初在万聿那里发生了折花事件,回去后她就把前后经过讲笑话似的跟母亲孝和公主说了。
  孝和公主以为万聿很喜欢魏紫,刚好之前也有人孝敬了一盆给她。她就建议万宁把那盆魏紫留着,日后作为万聿的高中之礼。
  知道自己猜对了,纪钱钱笑道:“我闻到了花香。”
  西洋镜被拆穿,万宁恨道:“你这鼻子,比狗鼻子还灵呢。”


第16章 破灭
  一行人进了万聿的院子。
  万聿刚换了衣服出来,坐在桌边吃茶。
  骨节分明的修长手指温润细腻,松垮垮地握着一个梨花色玉杯。白光莹莹的,澄净无暇,看得人移不开眼。
  万聿从进了府就一直被人前后簇拥着,万宁还没来得及同他说话。现在好容易有了机会,她跑到万聿身边,大笑道:“三哥哥,你今天真威风。”
  万卿也难得的出口赞同道:“就是,三哥哥骑在马上的样子特别好看。”
  从早上到现在,不断地有人围拥着自己。说各种话,发各种笑,难得片刻清净。万聿是有些烦的。
  他克制地问:“有事?”
  言外大有没事就赶快滚的意思。
  纪钱钱听出他的逐客之意,悄拉了拉还想高谈阔论的万宁。从丫头手里取过自己的画轴,直奔主题地道:“我们都很高兴三哥哥高中,特意给三哥哥备了些小礼。都是我们的一点心意,还望三哥哥不要嫌弃。”
  说着,把画轴放到桌上。
  不是所有人都敢像万宁那样洒落的跟万聿说话的。万荣、万央等都有样学样的安静地把东西放到桌上。
  万荣送了万聿一方雅意盎然的名贵砚台。万央送了一锭香墨。女孩子多送的针线。
  万宁欢快地问:“三哥哥,你猜我给你带了什么好东西?”
  两个丫头抬着那盆外罩着锦缎的魏紫上前。
  万宁催万聿道:“三哥哥,你猜猜。刚刚钱妹妹就说对了哦。”
  万聿朝纪钱钱瞥了眼。放下手中的杯子,拿过纪钱钱放在桌上的小小画卷,缓缓展开。
  一幅敷彩浓重的工笔魏紫,题着《花开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