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公主喜嫁-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毛德把这些念头都抛开,都过去的事了,那些人也不会再回来了,多想无益。
五公主正在翻一本琴谱。
麓景轩解禁之后,殿内当然又是焕然一新,该有的东西一样不缺。
不过五公主以前喜欢那些精巧别致的玩意儿,现在却不见她把玩沉迷于那些东西,倒是殿内多了不少书。
毛德进来先行礼,比在安和宫的时候还显得恭谨。
倒不是毛德厚此薄彼,而是对于亲厚些,相熟些的人,礼数上不必太讲究。但五公主呢,他就不能随便了。
虽然说毛德也不怕她,可他出来要是给自家殿下丢了脸面,那这差事他还怎么干?
刘雨对毛德倒也算客气,毕竟四皇子待她也一向不错。
“回禀五公主,我们殿下打算带几位公主一同去柳湖行宫小住,毕竟今年这天儿是比往年都显得热,公主们去行宫一为避暑,二来也可以散散心,不知道五公主方便不方便?若是公主愿意一同前去,就可以收拾行装预备出行了,奴婢也好回去向殿下复命。”
“去柳湖?”
“是啊,柳湖行宫离京城不算太远,景致美,宫殿造的又别致,适合公主们散心赏玩。而且柳湖行宫有地热,可以泡汤泉,对调养身体也有好处。”
刘雨点了下头:“也好,那你替我跟四皇兄说,多谢他好意,我这就命人收拾。”
毛德还领了一份儿赏钱才从麓景轩出来。
掂掂手里的银子,毛德也挺感慨的。
五公主的赏钱他还是头一次领呢,可见这人是和过去不一样了。都说吃一堑长一智,罪总不能白受,且得学个乖。照毛德看,五公主这就懂事多了,起码知道打个赏说句好听的客气话了。
这就对了嘛,做人嘛,公主也好,奴婢也好,只要活着,都得同别人打交道,这人情世故一定得学,学得越精才能过得越好。
曹皇后对他们要出宫避暑的事也没拦阻——有四皇子带着,料想不会闯祸。只是曹皇后还不大放心,毕竟文山行宫的刺客案到现在还没彻底查清楚。
虽然刺客杀了不少,参予谋划的人也抓了不少,可这事儿终究还是没有查清楚。这刺客和上次四皇子坠马案的主使是不是同一拨?已经有了一次坠马,一次行刺,谁知道会不会还有第三次?
曹皇后没拦着他们出宫,但是皇上和曹皇后也有话说在前头,他们去行宫可以,但护卫人手一定省不得,必得时刻小心,千万不能出什么岔子。
皇上把得力爱将林夙都派给他们,一起去行宫,就算真有刺客再来也绝对讨不着便宜。
第二百五十五章 忧心
四皇子除了三个妹妹,还邀了旁人。
一直跟着他的大郑和小郑兄弟俩当然是带着的,赵磊这回也给捎上了,另外还有陆轶、曹仲言。除了熟人就是亲戚,没什么外人。
这样好。
刘琰不是不会应酬,但是这趟是小哥特意带她出来玩儿的,她就想痛痛快快的玩几天,可不想浪费精神去同谁客套应酬。
和那些人说话太累。
曹仲言本来不想来,四皇子硬拉了他来的。不过等出了城,他的神情也显得松快多了,带人骑着马远远跑前头去了。
赵磊和陆轶骑了一会儿马,就坐回车上了。太阳太大,在外头人都要给晒化了。远远看着曹二公子跑马扬尘,赵磊忍不住羡慕:“曹二公子这身手真是不一般。”
陆轶笑他:“那我要拉着你早起练功,你又不愿意。”
赵磊跟他是没什么不好意思的:“我这人就是四体不勤,这辈子也不指望能有你们这样的威风了。”
曹仲言憋得狠了,跑了大半天,脸晒得通红,身上的衣裳都让汗浸透了。
痛痛快快的流一场汗,好象把心里积了好些天的郁气也一起淌出去了,象卸下了重担。
上次刺客案抓的人,审着审着就死了不少,熬不过刑的。还有一些就杀了,曹仲言杀的有些手软,这些日子睁开眼闭上眼总觉得眼前黑红缭乱,不管怎么洗,手上一股子血腥气。
杀的人里有的是他过去认识的,甚至是相熟的。
杀陌生人和亲手杀死熟识的人,那感觉是全然不一样的。好象后者的血都要更热一些,溅在手上的时候感觉有些灼痛。
侍卫从后头追上来,离得远远的就喊:“曹大人,曹大人,我们公主有请。”
曹仲言也差不多跑过瘾了,拨转马头就朝回赶。
刘琰老远就看见他了,从车窗里探出头朝他摆手。
曹仲言到了车前,先晃晃马鞭子:“快把头缩回去,外面灰太大了。”
外头扬起的土确实挺大的。有人有车有马,这走过的地方尘土飞扬。在外面跑一圈儿,就可以为灰头土脸这个词儿现身说法了。
曹仲言上了车,一边擦脸一边问:“找我有事?是想买什么东西?还是想到前头镇上下车去逛逛?”
刘琰朝他翻白眼:“我就这点儿出息啊?我找你就不能为了别的事?”
曹仲言心说从小到大,他表妹找他除了吃就是玩,再没有别的事,难道这回例外了?
“行吧,你说什么事?”
要搁以前,曹仲言问都不会问什么事,直接就会一口答应下来。
可是才闹过刺客,要让曹仲言现在带她出去逛镇子买小玩儿意甚至在那些不知根底的小店里吃东西,曹仲言绝没那个胆。
结果刘琰说的和他想的全然不是一回事。
“我小哥,他这次都邀了谁啊?”
曹仲言没想到她问这个。
“都是你认识的,没什么外人。”
曹仲言知道刘琰懒得应酬生人,而且这次也确实没什么生人。大小郑兄弟是四皇子的铁杆,赵磊是未来驸马,陆轶虽然没这么亲厚,但是他不但姓陆,对四公主又是有救命之恩的,曹仲言也没把他划到外人一列里头。
“不是,”刘琰小声问:“我小哥没请个姑娘一同来?”
曹仲言一愣,哈哈笑了,边笑边摆手:“你说你人不大,操的心倒是不小。怎么,你想给自己寻个嫂子吗?”
刘琰被他笑得不好意思起来:“我就是问问……三哥也成亲了,结下来可不就轮着小哥了吗?”
曹仲言说:“皇后娘娘自然会有安排的,你要真是想知道,回宫的时候问问娘娘,比你自己瞎琢磨强。”
“母后当然会安排,可我就是觉得……”
长辈的安排自然好,可是刘琰总觉得,也有不好的地方。就好象大皇兄和朱氏,夫妻俩后来象仇人。二皇兄和马氏,马氏卑躬屈膝的不象个正妻象个奴婢一样,二皇子也总是不着家。三皇兄和萧氏,这个不用旁人多说刘琰也看得出来他们夫妻不和,才成亲就快要各过各的了。
刘琰不愿意小哥将来娶个老婆也过这样的日子。
象父皇和母后那样多好啊,亲亲热热的有话说,那才叫夫妻啊。
要是小哥自己有中意的姑娘,刘琰肯定拼尽全力也要帮他成就好事。出身不重要,长得好不好也并不要紧,要的就是知心二字啊。
曹仲言不客的逮着她的头乱揉了一把,气得刘琰要咬他才松开手。
“行啦妹子,你小哥心里有数得很,实在用不着你替他做媒人。”曹仲言的想法当然和表妹不一样。妻者齐也,出身品行堪为正妇就可以了,曹仲言和自己的妻子就说不上多恩爱,但该有的体面尊重他都给了。至于知心不知心,那有什么要紧的?反正他有看中的,喜欢的,还可以收房。
象四皇子,将来也肯定不会只有一个正妻,正妻不合心,那姬妾就可以找合心的,这有什么难处?
不过曹仲言也不赞成大皇子他们的做法儿。大皇子辖制女人的本事都没有,闹到现在这个地步。二皇子在这事儿上太没节制,整天那脑袋就象拴在女人的裙带上的似的人。三皇子就不说了,他干出什么丑事来曹仲言都不觉得奇怪。
至于四皇子,曹仲言觉得他行事方正,头脑清明,和三个哥哥都不一样,不是那种昏头昏脑只会胡闹的人。
不然的话都是表兄弟,曹仲言也不会跟四皇子关系最亲厚了。实在是大皇子那样他看不上,二皇子行事儿让人恶心,至于三皇子,实在话不投机。
就比如刘琰说的,去行宫带上几个姑娘……这事儿二皇子可能干得出来,但四皇子肯定不会干啊!这事儿一传出去就说不清了,四皇子名声还要不要?人家女方家也铁定不乐意啊。
刘琰让他说的有点羞恼,把他往外推:“去去去,骑你的马去吧。”
曹仲言哈哈大笑着下了车,后面车帘一掀,刘琰把他落下的马鞭子给扔了出来。
第二百五十六章 闹鬼
柳湖行宫地方小,一半建在湖边,一半就建在湖上。从岸上到湖上,有长桥相通。
刘琰下车的时候腿有点儿发软,坐车坐久了的缘故。
从行宫正门进去,穿过一片殿阁宫院,就是那座通往湖心岛的长桥。桥下是团团圆圆密密的荷叶,荷花的香气格外馥郁。
步辇抬到了跟前,刘琰摆摆手:“不坐了,再坐腿要废了,我还是走动走动吧。”
她不坐,刘芳和刘雨也都说不坐,三位公主就这么溜溜达达从桥上走了过去。
四皇子他们落在了后头,刘琰回头看的时候,小郑这倒霉孩子不知道怎么爬到桥栏外头去了,结果因为桥边生满青苔脚下打滑,他正抱着桥柱喊救命。四皇子他们特别没义气的站在一旁,袖着手哈哈笑,没有一个去拉他的。
笑归笑,笑完了还是他亲哥大郑过去,死拉硬拽把他从外头拉进来。结果小郑挺记仇,记恨他哥刚才跟旁人一起笑话他,才一站稳就往他哥身上扑,兄弟俩掐成一团。
四皇子看惯了,见怪不怪。曹仲言摇头叹息:“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要是他脸上不带着那么明显的笑容,这话会显得更诚恳些。
三位公主也都乐个不停。
刘琰瞅着湖里的荷花荷叶,顺口问:“晚上咱们吃什么?现在有莲蓬没有?”
莲蓬是还没有,但晚膳却也十分丰盛,而且很有这行宫的特色。
荷叶鸡、荷叶饭、蒸鱼、白虾,虽然今年的新鲜莲蓬还没得,但去年收的莲子吃着口感却还是十分脆嫩。
其中有一道汤味道十分鲜美,刘琰没尝出来是什么材料烧的,不过这不耽误她连喝了两碗。
刘芳劝她:“时候不早了,当心吃多了积食。”
“不要紧,大不了晚睡一会儿。”
刘琰下午在车上睡了一会儿,这会儿精神着呢。
柳湖行宫这边从半个月前就开始打扫,预备着皇子、公主们过来避暑小住,虽然时间有点紧迫,但是活儿着实干得不错。用晚膳的时候,隔着湖面可以听到遥遥传来的丝竹管弦之声。水榭外月色如银,洒了一湖的清辉,乐声袅袅,似真似幻。
在这样的地方真要是大荤大肉就着酒,反倒不合适了。
今晚这菜清淡鲜美,与这湖、这月色还有这曲声很相合。
而且这湖上的行宫真的一点儿暑气也没有,湖上风吹入水榭带来的全是凉意,晚膳没用完,四皇子就吩咐人把屏风竖起来,再让人给三位公主加斗篷。
要让刘琰说,柳湖行宫当真不愧是避暑胜地,确实凉透心。要是寒冬腊月来这儿……
呃,寒冬腊月谁来啊!现在湖上、湖边都是一片郁郁葱葱,可是想象得出来到了冬天这里是何等荒凉,残荷败柳,枯草衰杨,冰雪满地,湖面上刮来的西北风能把人冻成冰砣。
前朝的皇帝真心会享福,修这么一大片行宫,就为了夏天来住这么几日,而且还不一定每年夏天都会来。换成自家父皇,这种事是绝对不会干的,没见他抠得连皇宫都不修吗?怎么可能劳民伤财的在深山里,在水上建什么行宫?
刘芳见刘琰突然愣在那儿,凑近了小声问:“你怎么了?”
“没事……”
刘琰就是突然想到,皇宫坏了父皇都嫌修起来费钱,这些行宫呢?没人住的屋子朽坏得更快,真坏了父皇会拨钱修行宫?
感觉不会!山无棱天地合,父皇也没有那么奢侈挥霍的一天。
那这些行宫将来的命运难道也是步了皇宫的西苑南苑的后尘,被拆成白地吗?
好可惜……
要不,趁它们现在都还完好,赶紧把能玩的能玩个遍?
离京城比较近的行宫都有哪几处来着?
晚膳撤下去上了茶,这茶也与别处不同,里面除了荷叶荷花瓣还有莲子芯,茶水是浅微微的绿,喝起来清甜爽口,回味有绵长的荷香。
刘芳尝了一口觉得不错,问一旁的春草:“这茶是行宫自己炮制的?回头走时咱们记得带些回去,夏天里喝这个还真不错。”
刘雨也问了句:“这茶可有名字?”
“回公主,此茶是行宫里的人自己琢磨着制的,并没有名字。”
刘雨点了点头,没有再追问。
四皇子他们坐在一旁正商议明日去哪里游玩。柳湖行宫这儿没有文山行宫那么宽敞,还有地方能打猎。这里顶多也就乘个船赏个景,游个湖钓个鱼,晚上嘛,可以赏个月泡个汤泉,本来这就是一处避暑的行宫,和其他地方不一样。
结果话题不知不觉就偏了。
也不知道是他们谁先提起来的,说起行宫闹鬼的事。
“来之前我打听了一下,结果就听到有人这么说。”
“以前宫里不也说闹鬼吗?结果后来不过是以讹传讹。地方大,人少,晚上野猫叫唤都能吓得那些胆小的家伙睡不着觉,整天疑神疑鬼的。这哪里是鬼吓人,分明是人吓人。”
“也是。宫里闹的是冤死鬼,不是前朝枉死的嫔妃就是宫女儿。听说文山那边闹的是山魈什么的,毕竟那边靠山嘛,晚上见个有毛有爪子的就说是山鬼了。柳湖这边靠水,所以闹的是水鬼。”
刘琰插了一句:“水鬼?”
曹仲言给她解释:“都是谣传,不用理会。就是有人说晚上巡夜的时候经过湖边,看到湖里有长头发,白衣裳的水鬼,还说有人采莲藕的时候被水鬼抓了脚。还有人说这水鬼不止是在湖里,井里也有。有人去井里提水,结果桶怎么也拉不上来,后来拉起来之后桶里没什么水,全是女人的长头发。”
刘琰恶心的打个哆嗦:“别说了。”
正喝着茶呢说什么水鬼。
四皇子就笑,还问一旁的陆轶:“我们都是外行,独你一个是大理寺的,反正闲着没事,不如趁这两天有闲把那水鬼给找出来。”
陆轶不上套:“我是抓人的,又不是抓鬼的。”
大郑在一旁帮腔:“正是,就算这鬼抓住了,难道还要上堂审鬼给这鬼再判个刑吗?”
第二百五十七章 入夜
说起鬼,大家个个都来了精神。
其实,谁也没见过鬼,但谁都听说过鬼。
刘琰有时候会纳闷,为什么大家都对自己从来没见过的东西如此热衷?更何况这又不是什么好事。
自己吓自己,或是吓别人,就这么有意思?
可是想归想,人家一说起这些话题,刘琰也听得津津有味,乐此不疲。
“行宫闹鬼的地方在哪儿啊?”
此言一出,众人皆默。
毛德都忍不住嘴角抽搐。
四公主这话问得也太……
这简直就是那个什么司马之心嘛,特意问地方,保不齐公主就想偷偷摸过去找鬼呢。
还是曹仲言先笑了:“说就是在这湖里。”
陆轶补了一句:“我还听说,那鬼影出现时还有水响。”
“鬼还会弄出动静?那就应该不是鬼。”
众说纷纭,说什么的都有。毕竟鬼究竟什么样大家都没见过,可是关于鬼的传说却都听说过。
眼见着话题越来越偏,四皇子咳嗽一声清了清嗓子:“时候不早了,今天白日里赶路,想必大家也都累了,早些回去歇着吧。”
他一发话,大家只能都应下了。
刘琰左右看看——好象不知不觉间,小哥越来越有威信了。换做以前,他可能不会在这个时候说这样的话,而且,他说的话,其他人可能也不会这么信服遵从。
四皇子把三个妹妹安置在眼皮底下。
柳湖行宫本来地方也不算大,因为才闹过刺客,众人也不宜住得太分散。
清凉殿地方在行宫算是宽敞的,三位公主和她们各自带的人手都塞进去还绰绰有余。刘芳和刘琰住了东侧殿,刘雨住了西侧殿。
清凉殿外水声潺潺,在安静的夜晚听起来格外清楚。
桂圆端着灯放在寝殿一角,又将熏香点上,轻声说:“公主,早些安歇吧。这行宫里处处是水,小虫子极多,奴婢点了些避秽香,不知道公主闻着呛不呛?”
刘琰倚在榻边懒懒的打了个呵欠:“没事,也不怎么觉得呛。”
侍立在门边的宫人打起帘子,银杏端着托盘进来。
“公主,这是四皇子殿下让人送来的安神茶,公主喝了再睡吧。”
刘琰摇头:“喝不下,放着吧。”她侧耳倾听窗外的动静,示意桂圆也听:“你听,这风声象不象有人在哭?”
桂圆心说,晚间就不该说鬼,这会儿可不就疑神疑鬼了。
“公主,这柳湖行宫不比宫里,山风也不象城里的风,一刮起来可不就呜呜咽咽的。”
“我知道。”刘琰知道的不比桂圆要少。桂圆可能从宫中的老尚宫和老太监处听到一些关过柳湖行宫的过往,刘琰却是从锦绣阁翻杂书的时候翻到的。前朝最后几个皇帝,都是一脉相承的酒色之徒。宫中也好,行宫也好,搜罗了许多美女,有的美人得幸,三天五天皇帝的新鲜劲儿就过了,有的充入宫中之后连皇上的面都没见过,就这么默默的生,默默的死,连个名字都没有留下。
就说这柳湖行宫,刘琰记得她看见的那本册子上记载,行宫建成之后,除了杂役、太监、还选了三百女子充塞执役,这些女子最小的十二,最大的也只有二十。但是这些女子里头自始至终也没有一个得幸。
所以这山风里,说不定真有女子怨恨的呜咽呢。
桂圆服侍刘琰躺下,轻声说:“这行宫还真是避暑的好地方,若在宫里,就是用了冰,殿里也没有这么凉快。可是这行宫里,一阵阵的风吹得身上寒毛直竖,简直象到了深秋一样。”
银杏笑着说:“所以说还是桂圆姐姐想得周到,把春装和夹衣都带着呢,要不这会儿可没处寻衣裳添换。”
听着公主不再出声,想来是睡熟了,桂圆和银杏两个一个在殿内值夜,一个出去看着人将带来的东西整理收拾停当才睡。
一早起了大雾,远远近近的殿阁林木都隐于雾中,湖面上雾气更显得浓重,整座清凉殿就象浮在云端,恍若仙境。
刘芳替刘琰拢了拢斗篷,又伸手掠起她的浏海看了一下她额上受过伤的地方:“你晚上睡得好不好?”
“挺好的,一晚上一个梦都没有,一梦直到天明。”
刘芳看着有些精神不振:“我就不行了,一晚上做了好几个梦……”她左右看看,压低声音说:“你说这行宫里不会真的闹鬼吧?”
刘琰笑了:“三姐你也信这些话啊?”
“我当然不信……可是这些事吧,也不能全不信。”
“那三姐你梦见什么了?”
她一问,刘芳反而不太愿意说了。
她做了好几个梦,一个接一个的。但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穿红衣的女子,舞着长长的水袖在湖心唱曲,看不清脸,只觉得那应该就是个绝世美人。她想走近前,可是不知道为什么那长桥象是永远走不完,她努力的走,却象是原地打转一样。
那个女子唱完之后,就举身跳进了湖里。
刘芳一惊,就这么醒过来了,脖子里凉浸浸的全是冷汗。
梦虽然是醒了,但那种心有余悸的感觉却一时无法挥散,一直到这会儿她还心神不宁的。
本来她是不信这些神神鬼鬼的东西,可这会儿免不了有些疑惑起来。
“你要是心里不踏实,行宫里也有小佛堂,你让人云烧点纸,再焚两卷经吧。”
如果烧纸、焚经这些能让活人心里踏实,那就烧呗,管他是烧给谁的呢。
刘雨扶着宫人的手从西侧殿出来,影影绰绰,象是从云雾里走出来的。
“三姐,四姐。”
刘芳真想说她这一年没白关,可比禁足前懂事儿了,知道长幼上下了。要换是以前,想从刘雨嘴里听见姐姐这称呼那可不容易。
她知道规矩了,刘芳对她也不会冷言冷语的。
“晚上睡的可好?”
刘雨摇摇头:“我有些择席,一夜翻来覆去的没怎么睡实。”
“你应该把枕头什么的一起带来,枕着熟悉的枕头总会好一些。”
第二百五十八章 早膳
这么一说,刘雨好象……这几年没怎么出过远门,即使出宫了,也没在外头住过。
这两年就不说了,再往前,有两回出门的机会,刘琰记得好象头一次她是出疹子了,就没去。第二回 是为什么不记得了。上次去文山的时候不必说,她又因为调养身体未能成行。
也就这次来柳湖四皇子想着她,把她带上了。
三位公主一起用膳倒是很少见,三位公主一人一个口味,三公主喜欢腌得酸酸的小菜,带点咸辣味儿的也喜欢。四公主喜欢面食,小煎饼、小包子、米粉糕这些都极喜欢。至于五公主,往日她喜欢吃什么且不论,但是现在她的身子弱,每天早中晚三顿都要按太医开的方子吃。
比如这粥就不一样。
据说以前刘雨喜欢羊肉羹、鸡茸粥,喜欢吃鹅油卷儿,蒸火腿——全是荤的。现在这些都不能吃。
刘芳好奇看了一眼她面前的小圆钵:“这是什么?”
刘雨面无表情:“茯苓膏。”
刘芳凑近前闻了闻,不算难闻,但也说不上好闻。毕竟是药嘛。
“那这个又是什么?”
“这是松子粥。”
刘芳睁大了眼仔细的找:“那松子呢?”
一旁宫人解释:“松子油大,公主脾胃弱,所以松子烘干了磨粉加在汤羹里头,这样吃着容易克化。”
刘芳悻悻的闭上了嘴。
这听着就不好吃。
刘芳挺喜欢吃松子糖的,松子包在糖粒里,咬起来咯吱咯吱的脆生,糖有多甜松子就有多香。想象把松子磨了粉再和糖和在一起——
那还有什么意思。
刘芳看刘雨的眼神未免又多了两分同情。
这也是不容易啊,为了调养身子得吃这么些味道不怎么样的东西。
往日刘雨爱吃的,现在一样都不能吃。只能按着太医的方子,一天到晚吃这些没滋没味儿又或者带着一股子怪味儿的东西。
这吃的不合口,过日子的乐趣起码少了一半还多。
“对了,小哥他们上午怎么安排的?”
豆羹赶紧回话:“回公主,四皇子他们……上午怕是没什么安排。”
刘琰纳闷了:“怎么回事儿?”
豆羹一早出去遇着毛德,两人在一块儿说过话,不然这会儿他还真答不出来。
“四皇子他们昨天晚上又凑在一起说了半宿话,听说又下棋,又作诗,玩饿了还又传了一顿宵夜,都四更天了才睡下,今早儿就都睡过了,这会儿怕是还没用早膳呢。”
刘琰掐着勺子好象掐着谁的脖子似的:“他们怎么能这样?太不讲义气了,自己玩的高兴也不带我们。”
豆羹可不敢往上撞,公主跟前也轮不到他多话。
四皇子不带妹妹们才是对的啊,带着妹妹和一帮子大男人通宵作乐这事儿传出去可让人咋想呢?
说真的四皇子做兄长是没得挑了,有点什么好东西好事儿都想着姐妹,尤其是让其他三个皇子这么一衬,四皇子简直好得象圣人了。
剩下大皇子二皇子和三皇子他们……不是豆羹胆大包天腹诽皇子,实在这三位都是那种自顾自个儿不顾旁人死活的。大皇子妃死了且不说,大皇子的一双儿女在宫中抚养,大皇子好象把他们全忘了似的。就算他现在被皇上也禁了足吧,可是让人往宫里给孩子送点东西有多难?哪怕就送点儿衣裳、玩意儿,或是送一包点心呢!
怪道人都说,宁要讨饭的娘不要做官的爹,大皇子对亲骨肉都这么凉薄,别说兄弟姐妹们了。二皇子那就不用说了,吃喝玩乐,尤其是女色上头简直是不知足厌,三皇子嘛……三皇子那脑子跟正常人不一样。
不说宫中,宗室里友爱姐妹的也没几个人。听说溱王的儿子跟庶妹有了争执,居然对妹妹拳打脚踢的。还有宣王家的儿子,宣王妃把儿子捧上了天,女儿在她眼里都是赔钱货,有这样的爹娘教着,儿子当然也把姐妹都看成脚底的污泥,想怎么踩怎么踩,踩完了还要嫌脏。
这世上大多数人家里,女儿都不怎么值钱。
用过早膳,三位公主在柳湖行宫里逛了半天。太阳升起来,雾渐渐散去。
刘雨身体着实是弱,走了没多远,就上了步辇。等太阳升起来,看她那脸色也知道她是逛不动了。
于是兵分两路,刘雨说去湖边乘船,这样既省力又能饱览美景,说好中午的时候到水榭会合。刘琰和刘芳打算顺着山廊一路过去,这山廊顺着坡修了二里多长,一旁是山,一旁是湖,景致也相当不错。
才走了一小段路,迎面遇着赵磊了。
他居然裹着一件棉斗篷,手里拿着根竹杖,靴子上踩了不少泥,身后还跟着个身量不高的太监帮他提着一个装画具的木箱。
两位公主都挺诧异。
刘琰问:“你这是从哪儿来啊?”
赵磊先行礼,然后说:“我昨晚听说从这儿一直往上走,山顶景致极美,尤其是日出的时候……”
“你爬上去画日出?”刘琰乐了:“那你可起得够早了,几时上山的?”
赵磊有点儿不大好意思:“昨晚就上山了……”
对哦。
小哥拉着人一起吃喝玩乐了大半宿,散场的时候都四更天了,赵磊要是想爬上山去等天亮,那可不就得半夜上山了。
“那你昨天晚上一宿没睡啊?”
赵磊点头。
刘琰又问:“早饭也没吃?”
赵磊说:“带了两块干粮……”
这人可真是,为了画画真是废寝忘食。
刘琰忍不住转头看了刘芳一眼。
也不知道将来成了亲,三姐姐受不受得了他这画痴的脾气。
刘芳却没多追问他别的,只问:“那日出你见着了?可画下来了吗?”
“画了大半,回去再润色一下就行了。”赵磊让太监把箱子放下,打开来取出画给刘芳看。
刘琰只探头看了一眼,并没有怎么看清楚。
她只是忽然觉得自己站在这儿有点多余。
看来三姐姐和未来驸马还是挺说得来的,刘琰退了一步,发现那两人都没留意到她,索性朝桂圆她们招了招手,自己悄悄的走开了。
第二百五十九章 芍药
走远了银杏她们几个忍不住笑,桂圆虽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