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公主喜嫁-第1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长好长一会儿刘琰都没顾上说话,她有些明白陆轶为什么特意带她来看这花。
真的很美。
而且这是他们将来要一起生活很久的地方,这些花年年都会开,就象他们的日子一样。
“这花很香。”
深吸一口气,这香气仿佛浸透了五脏六腑,整个人从里到外都是香的。
陆轶说:“我去摘一朵。”
刘琰就站在廊下,看陆轶把袍子的前襟随便往旁边一撩就走了过去。
刘琰以为他要摘触手可及的的那一片,但陆轶走到跟前的时候快走了两步,身子就拔地而起,脚在旁边花墙砖沿上撑了一下,又拔高了一截,伸长手臂从高处摘了花,然后才稳当当的落了地。
刘琰觉得他落地的声音没比一朵花落到地上重多少。
陆轶把花递了过来,洁白的花瓣上还沾着点点雨珠,亮晶晶的。刚才离得远,现在近看,刘琰才发现这花的花芯是金黄色。
离近了之后感觉这花更香了,那香气仿佛从全身的每个毛孔透进来,沾染在头发上,衣衫上。
他们还一起去看了花园水池中的玉石雕刻。那儿不光有陆轶之前说的荷花、荷叶,仙鹤,仙鹤旁边还有玉石雕的一群鱼。
这些鱼就在水面处,水波一动,这些鱼好象就在碎波之间浮浮沉沉,象是在游动一样,如果不事先知道这是刻出来的,准会以为这是一群真鱼。
“据说这里以前还立了一尊洛神像,不过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又给拆了。”陆轶凑近一些小声说:“据说那尊雕像和真人等高,白天离远看着就常让人误会,到了晚上……”
嗯,不用多说,刘琰理解了。
“因为总传出闹鬼的说法,那尊洛神雕像就被移走了。”陆轶说:“咱们现在就只有花鸟看,欣赏不到美人了。”
“假美人哪有真美人好看?”
刘琰本来的意思是说,等真住进来了,她带来的人里可有不少美人呢,桂圆就生得很明艳俏丽,银杏……呃银杏其实也是五官端正,再往下数,莲子茯苓她们也都生得堪称清秀佳人。
陆轶听了她这话,笑着点头:“确实如此,石头美人哪有真美人好看。”
话听起来好象没问题,但说这话的时候为什么盯着她看呢。
刘琰自认为长得不丑,大眼睛,鹅蛋脸,皮肤保养得特别好,用李尚宫的话来说就是跟羊脂玉一样,只是鼻翼和左边腮上有两点淡淡的小雀斑。另外还有一点挺要紧,她的牙齿特别细白,厚着脸皮也能说是齿如编贝。底子既然不错,稍微打扮一下就挺好看的。
但是刘琰觉得自己跟真正的美人还是有点差距的。
宫里美人就特别多,各家王府公侯伯府里也是一样。就算不提远的,二公主和五公主长得也比她好看,那五官特别精致秀气,刘琰觉得往她们跟前一站,自己就成了个路人了。
但是现在陆轶看她的眼神,仿佛她就是这个世上独一无二的美人一样。
刘琰心里有点儿甜滋滋的。
被他这么看着,刘琰不由自主的想,最近她是不是又变美了?是皮肤又白了,还是今天的衣裳穿的特别合适?
不然陆轶看她的眼神,怎么这么专注呢?
刘琰今天出来给他带了点心,还带了两身儿衣裳。
衣裳是刘琰动了动口,下面的人动的手。至于尺寸,这事儿压根儿不用刘琰费心,豆羹直接就给办妥了,而且他向刘琰保证一定合身,不合身直接打他板子他没二话。
衣裳做得是夏装,其实开始做的时候天气还没那么热,但是京城的春天特别的短,衣裳做好没用多少天,这天气已经热起来了。
也挺好,衣裳正好能穿。
陆轶没真的穿上,不过拿起来在身前比量了一下,笑着对刘琰说:“看着很合身,多谢公主。”
虽然做衣裳这活儿刘琰没怎么上手,但是挑料子是她一手包办的。
她挑的一块是墨蓝色,就是晴朗夏夜里夜空那个颜色。一块是深灰色,都是很稳重的颜色,也是陆轶身上常穿的颜色。
但是今天看见陆轶穿月白色,刘琰才觉得有些失策。
陆轶刚回京的时候肤色确实深了些,但是这两年大约是没以前那么爱往外跑了,脸也渐渐就白回来了,穿着他今天这身儿装束,出门冒充个文人士子绝对没问题。
陆轶把新衣裳仔细折起来,说:“等天晴了再穿,这会儿的天气容易沾污了。”
“好久没人给我做衣裳了,母亲还在的时候,时常叫我过去试新衣裳,那会儿觉得特别麻烦,穿穿脱脱的费事,耽误我出去玩。”
后来,大概他想试,也没有人会特意做好了衣裳让他试。
刘琰带来的点心都是味道不错,又比较耐放的点心,她还把陆轶身边伺候的春夏和秋冬两个人叫过来,特别认真的嘱咐他们,一定看着陆轶别熬夜,别去危险的地方,点心让他记得吃,别忙起来就饿着,记得垫垫肚子。
春夏和秋冬答应得很利索,态度也很恭敬。
能不恭敬吗?这是公主,也是他们将来的主母。
公主看着是好说话,但是如果他们当差不尽心,伺候不好主子,那主子还要他们干什么用?
春夏和秋冬在陆轶身边伺候的时间比较长,陆轶另外两个得力的人手东南和西北倒是不大在他身边露面,这两个人年纪也比春夏秋冬两个人大一些,在外面办差比较得力。
刘琰头一回听到这四个人起的名就想笑,硬忍住了。
她自己在取名这件事情上头就够偷懒了,没想到陆轶也是一样。这四个人的名字分别是春夏、秋冬、东南、西北,这起的多随意啊,一点儿都不上心。
以前没想起来问,这次刘琰特意问陆轶,这些名字是不是他随口就给取了?
陆轶摇头:“不是随意……其实在他们之前,我身边的人也叫这个名字。”
“一直用下来的?有什么特别的意思吗?”
“也不是什么特别的意思。不管是春夏秋冬也好,东南西北也好,都是时时在侧,常伴身边的,我也希望和他们主仆一场,能善始善终,不会相背相弃。”
第六百八十一章 时光
这个夏天的雨特别多,雨一多了,公主府的修缮就要被耽误。
刘琰倒不急,慢慢修着呗。反正无论如何,她都不可能在五公主之前出嫁了。
公主府修缮过程中还有点小插曲。
陆轶悄悄告诉她,说公主府下面有地道。
有地道不稀奇,不管大户人家还是平常人家,都会往自家地下挖一挖。乡下人家挖的坑多数是用来当了菜窖,至于城里头,挖地道密室除了存物、贮财,很多时候还会用来避祸,或是掩藏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公主府下头的这地道,是在加固冰窖的时候发现的,修砌得格外坚实牢固,还特别大,有密室,地道四通八达,简直象是在地下又盖了一座宅子。
陆轶花了大半天功夫把这些地道摸了一遍,没假手旁人——密道密道,让人旁人去探那还叫密道吗?
探完之后陆轶给刘琰画了张简图送来。
刘琰第一眼看见图,还以为这是个蜘蛛网呢,一点儿没想起来这是地道。
等她回过神儿来,就对这张图叹为观止了。
准确的说,是对这地道叹为观止。
这宅子下面一半都挖空了啊,真的不会塌吗?
她立马铺开纸给陆轶回信,问他知道不知道挖这个地道的人是谁,干嘛要把地道挖成这样。
算算建这个宅子的时间,应该就是前朝最后两任皇帝那个时候,天下差不多已经乱起来了。
是为了躲避战乱?
看图上陆轶特意标出来的,地下有水井,有储粮的地方,有通风口,有可以住的地方,还有能活动的区域。
这规划很周全,准备做得也充分。真准备了足够的粮食,在里面躲个一年半载不成问题。
信送出宫去,陆轶的回信很快就到了。
他说,这应该不是为了躲战乱才修建的地道,可能是为了囤兵。
又隔了一日,他打听了到了更确凿的消息,特意来告诉刘琰。
修建这个宅子的人是前朝的一个权臣,姓吴,攒了不少钱财,也得罪了不少人。为什么他要在靠近皇宫的地方修个这样的宅子,修完之后想做什么用途,这个就不好判断了。因为宅子快修好的时候,姓吴的就倒台了。那会儿朝政乱得很,你方唱罢我登场,据说最多的时候半年换了三个丞相,朝臣们惶惶不可终日,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这种情况下,姓吴的那个人肯定千方百计想自保。
但是那种时候,不是养几个死士,囤几套盔甲就能解决问题的。
覆巢之下无完卵,整个京城都乱起来了,整个天下也乱起来了,地道修得再牢固又有什么用呢?
豆羹这两天来回跑着送信,腿都跑细了,脸也晒得比冬天时黑多了,如果说冬天的时候豆羹还是个小白脸儿,那现在活脱儿就是抹了一脸酱油。
桂圆还是挺体恤他的,没忘了多给他留两碗绿豆汤,里面还给他搁了两粒冰糖。
豆羹忙归忙,其实忙得还挺高兴。
旁人觉得大热天跑腿是苦差事,豆羹还挺喜欢的。他喜欢出宫,宫外自在,而且人人都捧着他。有时候路过茶馆儿他也进去坐一坐喝一碗茶,听一段书。外面的茶是劣的,点心粗糙,茶馆里格外嘈杂,三教九流都有。
豆羹喜欢这样的地方,坐在那儿,他有时候都忘了自己是个太监,他觉得自己和周围的人都一样,就是很普通的人,做的也是很普通的事。
豆羹跑腿传信的次数多了,跟陆轶身边儿人也都混熟了,大家称兄道弟的,那些人也没有因为他是太监就看不起他。
公主要是能早些成亲就好了。
照豆羹看,宫外的日子比宫里快活一百倍。
但是有那么多人削尖了脑袋想往宫里扎。
安和宫今天又忙了一天。
四公主这儿三五不时就能收着贺礼,有的当然是亲朋友故旧送的,有的就是拐弯抹角的间接关系。
比如,表姐吴小惠的夫家,她妯娌嫂子的娘家也打发人来送礼。
刘琰压根儿没见过她们,如果李尚宫不解释,她根本想不起这几家人是什么人。
就这种拐弯抹角的,他们能算是亲戚?刘琰觉得不能算。
但人家自己觉得算。
夏天仿佛很短暂,眨一眨眼,炎热的时光就飞逝而去。刘琰有些舍不得这个夏天。
她觉得这个夏天过得很快活。
忙忙碌碌的,甚至她都没怎么觉得热,夏天怎么就过完了呢?
刘琰也开始量尺寸,做吉服了。
送来让她挑捡的都是好料子,红得特别正,颜色特别浓,料子握在水里象是掬了一捧水,一松开手,料子就真跟水一样轻快的从手里流淌落下。
“这个是做裙子的,公主可喜欢?”
只要刘琰说句不喜欢,这料子就算废了,她不穿,这颜色旁人也穿不上。
“挺好的,留下吧。”
针工局的人就笑着应了。
看着这大红的绸缎,刘琰以前一直不知道为什么成亲就要穿红,现在有些明白了。
这颜色就象是要烧起来一样,那么热烈,那么欢腾。
被这么烧过一回,以后的日子似乎也多了更多的期盼。
冬至那日,五公主刘雨出嫁了。
曹皇后特别从太医院指派了人来,怕刘雨身子虚弱,成亲这一天的折腾她捱不下来。到时候新娘子晕厥在花轿里,那得吓坏人了。
刘琰安安心心坐在一旁看热闹。
刘雨光梳妆就用了两个时辰!刘琰看着有些心惊,到时候这样的罪她也得照样受一回。
刘雨去宜兰殿拜别了曹皇后。
这一次拜是三跪九叩的大礼。
刘雨穿着那么厚重的一身吉服,头冠怕不有十几斤重,那实打实全是实心金饰,上面又缀满了珠宝流苏。她每次拜下去,刘琰都怕那凤冠把她的小细脖子给坠断了。
外头的人喜气洋洋的凑趣,齐声喊着:“驸马进殿了!”
曹皇后按礼说完了嘱咐诫勉的话,刘雨身旁的人连忙把她搀扶起来。
今天伺候在旁边的宫人和尚宫大概是特意挑过的,看着都有一膀子力气,刘雨被她们簇拥扶持着,怕是连路都不用自己走了。
第六百八十二章 孝心
田霖就在殿门外头。
他今天也是一身儿大红——这种装束刘琰之前已经看过三回了。三位姐夫,孟驸马、鲁驸马和赵驸马,都穿过,而且样式都差不多。
不过真要论起来,田霖穿这身儿比前头三位连襟都好看。论相貌,田霖仪表堂堂,论人才,田霖文武兼备。今天这一身大红吉服穿在他身上,衬得整个人别提多精神了,看起来……
刘琰站在那儿有些恍惚。
其实这身儿衣服,早在几年前田霖就该穿上了。
中间隔了这几年,真是艰难坎坷不断,田霖家破人亡,一度落魄到无栖身之地。但今天穿上这身儿迎亲的吉服,他好象又回到了好几年之前,鲜衣怒马的侯府公子,春风得意的驸马都尉。
好象中间那几年的变故没有发生过。
也许这样也不错。
看着这位驸马,以前不少在背后偷偷议论五公主的觉得她给自己找驸马这事儿……也不算太离谱。
毕竟田霖真的很优秀,这么一位俊郎君不是随处都能找见的。虽然说他现在家世败落了,但是做了驸马,这短处也就不算什么短处了。只要皇上肯重用,那以后的前途差不了。
几个宗室的小姑娘也挤在一边看,不知道她们偷偷说了什么,你推我,我推你的,脸儿红红的,不时的偷看田霖。
她们大概在议论着,将来她们的夫君也要照着田霖这样找?
跟田霖一起来迎亲的人里有好些都是刘琰的熟人。
比如,陆轶。
他今天穿的衣裳也是刘琰让人给做的,虽然从裁剪到绣花她都没出多大力,但最后这上面的纽结是她亲手缝上去的,她还特意在信上说了这个事呢。
这四舍五入的算算,这件衣裳也算是她亲手做的了。
陆轶果然很贴心,今天就穿了她“亲手”做的这件衣裳来了。
挺俊朗的。
刘琰觉得今天陆轶看起来这么玉树临风,三分是靠他自己的人才,七分是靠自己打扮了他。
陆轶在人丛中看见她,朝她笑,还悄悄比了个手势。
刘琰左右看看,也往后退了两步,往侧殿方向去。
陆轶很快跟了上来。
“你这迎亲的活计做得倒熟。”刘琰笑着说:“除了大姐姐出嫁时你没到。”
光刘琰见过的就有好几回,估计她没见过的次数更多。
陆轶也笑了:“朋友多,人缘好,也是没办法的事啊。不过等我们也成了亲,我就不用再受这份儿累了。”
时下的规矩,这种帮着迎亲的一般都是未婚儿郎,成了亲的人是不做这种事情的。
刘琰笑着瞅他,可是被他这么专注的看着,又有点儿不好意思起来,借着咳嗽转过头。
今天是个好天气,前几日还阴雨绵绵,曹皇后还叫了司天监的人来再三问过,司天监的人保证了说这两日就会放晴,他们这次倒是没有信口开河,天果真放晴了,晴得还特别好,西北风一刮,把阴云都吹散了,天蓝蓝的,就是风有些凉,也太干燥了些,早上起来总觉得嗓子干哑。
“这几天风大,能不出门就不出门了,我记得你上次说,眼睛吹了风生疼。”
“我知道,你也多留心,天冷了记得添减衣裳。”
两个人你嘱咐我,我嘱咐你的,桂圆站在几步远外,心里琢磨着,这是不是就叫那个,相敬如宾啊?
公主也知道心疼人了,陆大人更不用说,他本就比公主大,又沉稳,说话还风趣。有这么位驸马,以后日子肯定过得不会烦闷。
公主和陆大人来往多了,桂圆也听得多,见得多了。
陆大人这人亦庄亦谐,说正经事的时候,条理分明,繁简得宜,有些很复杂的事被他说出来,连桂圆都听得清晰明白。但是他说玩笑话、说趣事的本事更是无人能及,不愧是当时能写出“遇狐仙”那种戏本子的人。
陆轶是跟来迎亲的,两个人能说这几句话也是偷空儿,陆轶得回去,刘琰也不能不露面。
银杏在后头跟桂圆小声说话。
“五公主这亲事办得还得很体面的。”
桂圆说:“那当然了,娘娘多宽厚的人,自然不会薄待她。”
但皇上只露个面,连话都没有说一句。
也不知道五公主磕头告退的时候心里怎么想的。
不过她也应该习惯了,这么些年皇上就没正眼瞧过她。
要是自家公主成亲,那场面肯定不一样,来的宾客起码比今天要多一倍吧?恐怕还不止。
皇上也肯定不会是这个态度,今天皇上就象嫁的不是自己女儿一样,神情一如往常的平静。
待五公主的喜轿一走,宜兰殿这边的热闹劲儿一下子就少了七八成。
嫁娶是喜事,但是做为嫁女的一方,其实还是很凄凉的。
毕竟从此以后,女儿就不在家中了,好不容易养这么大,突然走了,心里总是要难受的。
刘琰的感触比别人还深。
毕竟东苑本来多热闹啊,然后姐妹们一个接一个嫁出去,一个个曾经充满欢声笑语的宫室全都关门落锁。刘雨一直住住麓景轩,虽然她们姐妹关系不怎么样,但是隔壁有人住着,那感觉是不一样的。以后麓景轩也没人了,安静无声。
东苑现在就住了刘琰一位公主。
虽然映霞宫还有刘纹,再远些春和殿那儿住着个小刘岙,但是他们和刘琰连话都说不到一处。
要是她也嫁了,曹皇后该有多寂寞啊。
以前总有公主在身前请安说话,以后虽然也能进宫,但是不一样了。
刘琰这么一想,觉得自己特别不孝,特别对不住父皇母后。
现在父皇多疼她,母后那儿也是天天见面。
一出嫁就不同了。
于是宜兰殿的人发现,五公主出嫁之后,四公主待皇后娘娘更妥贴,更孝顺了。起先英罗觉得四公主是不是想跟着皇后娘娘多学学管家理事,后来发现不是,公主就是一心想和娘娘亲近。
更不要说,她还给娘娘做了双鞋呢。
鞋做得很端正。做鞋很费功夫,且衣裳要是有点不合适的地方还能凑和穿,鞋子可不能。
四公主做这双鞋可真是用心。
第六百八十三章 新鞋
一样的鞋做了两双,另一双是做给皇上的。
皇上一看这双鞋就笑了。
姚德光很会凑趣,捧着鞋说:“这双鞋可是千金不换啊,四公主真是有孝心。”
皇上把笔放下,姚德光过来伺候皇上试鞋。
刘琰做的就是一双普通布鞋,不是朝靴。
朝靴她也做不来啊。
皇上把鞋套脚上,踩了两下。
姚德光在一边变着法儿的夸,说这鞋做得朴素又大方,针脚密实均匀,与皇上的龙足别提多相衬了。
皇上都让他逗乐了。
鞋嘛,最重要的是穿着合脚。
皇上的左脚受过伤,伤愈合之后脚的形状和右脚有点不太一样,所以要给皇上做合脚的鞋子,非得把两只脚都细细量过才行。
刘琰做的这双鞋,就很合脚,底子又厚又软,穿着挺舒服。
皇上也没把新鞋子脱下来,就这么穿着,坐回去又看起了奏折。等到要出门到外头去的时候,才让人过来把新鞋换下收了,穿着原来的鞋出去。
姚德光跟着皇上这么些年了很明白皇上的心思。
皇上不穿这双新鞋出去,绝对不是觉得这鞋穿不出去怕丢人,而是爱惜鞋子,怕出去踩脏子,坏得快。
这是要省着穿啊。
这可是皇上啊,坐拥天下,别说一双鞋,哪怕一天换个几双,一年不重样也不在话下。
但那能一样嘛,这是公主亲手做的!看样子皇上恨不得把这双鞋省着穿个十年八年的,哪舍得狠穿硬踩。
旁人总说儿子要紧,女儿无足轻重,在姚德光看,四个皇子加一块儿也赶不上四公主一个人在皇上这里得宠。
或许正因为四公主是女儿。
儿子们实在太不省心了,哪有闺女贴心,要不都说闺女是爹娘的贴心小棉袄呢。
皇上得了这双新鞋,转天就穿给几个亲信的人看了。
这其中还包括了陆轶。
虽然还没成婚,姚德光完全是拿对待驸马的态度对待他了。
陆轶这人眼神儿比普通人要好,一般人注意不到的细节,他一眼扫过去就全在心里了。
这么厉害的一个人,按说应该不是太好相处,但是陆轶这个人的人缘儿还挺好,不是那种泛泛之交,是随时都能替他撸袖子上阵打架的那种过命的朋友。
姚德光有时候都挺羡慕的。
这世道先做人后做事,会做人,事情已经先成了一半。不会做人,有天大的才华本事也混不开。
陆轶夸了一句:“皇上这双鞋做得很是用心。”
皇上这时候脸上的神情姚德光一辈子都忘不了。
怎么说呢,皇上那是天子啊,当然要严肃,威严,喜怒不形于色的。
但这会儿皇上成功的炫耀了一回,穿着最可心的鞋,在最想炫耀的人面前炫耀,这感觉约摸比三伏天里吃了个冰镇的西瓜还舒心爽快。
于是又要严肃,又掩不住得意。
这个复杂的神情啊……
姚德光定定神,告诉自己,皇上这是没把陆驸马当外人。
不然换成另外四个驸马来试一个?皇上绝不会象是对陆驸马这么不客气。
不客气是因为不见外,对着其他人,皇上哪会失态?根本不会在他们面前有什么情绪流露啊。
以后公主嫁了,皇上肯定会对赵驸马越来越信重,所以和陆驸马打好关系那是稳赚不赔的事儿。
陆轶来的时候,姚德光态度绝对和煦如春,人要走的时候,姚德光还亲自给送出去。
陆轶在殿门处停下,笑着说:“姚公公不用送了,皇上哪儿只怕还有什么差遣。”
姚德光就笑呵呵的停下脚步,目送他出去。
不一会儿姚德光的徒孙过来禀报,说赵大人好象是往景丰门那边去了。
景丰门也是一条出宫的路,问题是去景丰门要经过东苑嘛。
那他去干什么的,这就不言而喻了。
姚德光虽然是个太监,这会儿也不禁感叹一声。
年轻人啊。
而且尤其是这种时候——要成亲了,还没成亲的时候,真是恨不得时时刻刻黏糊在一块儿。
当然这是不行的,礼法也不许啊。
所以就想尽办法,抓住一切可以见面的机会见面。
也不知道他们见了面都有什么话说,姚德光自己是没这经历。
而且他觉得这些情情爱爱的事儿不当吃不当穿的,没点儿什么实际用处,有这功夫干点儿旁的什么事不好?
安和宫。
刘琰和李尚宫她们一起,正收拾清点东西。
刘琰这里收到的礼物着实多,曹皇后已经都放手给她不过问了,所以这些东西清点入库,登记造册,区分价值高低,分类分用途……这些活儿都得安和宫自己人来做了。
好在李尚宫有经验,桂圆她们也很得力。
刘琰起先还兴致勃勃,过了半个时辰,就没什么干劲儿了,又过了半个时辰,她两眼有点儿发直,目光呆呆的,人是还坐在这儿,但魂儿好象已经不知道逛到哪里去了。
她这种神情桂圆以前常见。
公主在程先生儿那儿上课的时候,也时不时就会这样。
开小差了。
打理这些东西也确实乏味无聊,也怪不得公主这样。
桂圆轻声说:“外头有风,公主要不要进殿去歇息一会儿?”
刘琰还没说话,豆羹乐颠颠的来禀报:“公主,陆参判来了。”
这时候不早不晚的他来做什么?
这念头也就在刘琰心里一闪而过,她说:“请进来。”
说完之事她低头瞧了瞧今天自己的妆扮。
还行,不过要是早知道他会来,刘琰就会穿前天才做好的新裙子了。
那裙子边绣了一圈银线的花边,放在那儿看着没什么,但是穿上之后一走动,银线象活了一样,有如波浪。
刘琰当时就想,应该穿给他看看。
不过也没关系,这次看不着,下次再看也是一样。
结果见了面陆轶第一句话就是带着几分委屈的。
他说:“公主,我看见皇上的新鞋了。”
刘琰眨眨眼。
陆轶又说:“鞋做得真好,那料子一看就舒服,样子也大方,听说还是公主亲手做的?”
呃,刘琰觉得自己有点儿明白陆轶的意思了。
第六百八十四章 贵贱
但这个鞋,也不是说做就做啊。尤其是最近天气冷了,刘琰格外犯懒,做出那两双来就已经把她攒了几年的勤快劲儿都用完了,要再做一双,那得再攒个一个半载的。
她也不说什么虚头巴脑的理由,直接就说:“最近懒得动针线了,天气暖和了再说。”
她说的是再说,陆轶却直接敲砖钉脚把事情定下来了:“那说好了,开春给我做。”
“我做的那鞋……在屋里随便穿穿还成,穿到外头去怕是不行。”
刘琰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
她做的鞋可能还算结实,不至于不能穿,但要说有多好看,那算不上。
陆轶就笑,不说话。
“你从父皇那里来?”
“嗯,”陆轶对他的差事没有多说,倒是看了一眼刘琰这儿堆了一地的东西。
“这些全是贺礼?”
一说起这个刘琰就头疼:“是啊,其实好些人我根本不认识,也不想收他们的这份儿礼。”
或许旁人收礼敛财心安理得,占别人便宜从来都天经地义。刘琰不喜欢这样,她不喜欢这种打着贺礼、寿礼名目的钱财往来。真是至亲故旧,送就送了,刘琰也总归会有还礼的时候。但是这些她根本不认识也没听说过的人送礼,她就只觉得烦躁。
谁的钱也不是风刮来的,干什么掏腰包送厚礼给她?刘琰又不是人见人爱。
无非是有所图。
但不管他们求什么,反正刘琰不想给也给不了。
既然如此何必收下这些不知道什么来路的礼物呢。
“这也没什么可烦恼的,礼单留下,礼物价值低些的可以留下,太贵重的原路退回去。”
“还能这样?”
陆轶点头:“若你觉得繁琐,这事我来办。”
刘琰总算找着人来顶缸了,笑着说:“好,这是你说的,那就交给你来办吧。”
被陆轶这么一提点,刘琰就让人按礼单来筛选礼物了。
至于贵重礼物这个标准,也是陆轶提供的。
他说:“在京中置办礼物,就以五品京官一月月俸为准吧。”
刘琰想了想,反问:“那五品官儿一个月领多少俸禄啊?”
这问题是傻了点儿,说不定传出去会和“何不食肉糜”扯上关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