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郁秀才-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桃花精也在书生的痴情下渐渐被感动了; 于是二人不顾一切的在一起了; 谁料,天有不测风云; 一名路过的白胡子道士看出了桃花的真身,于是便替天行道,于桃花精大战了三百个回合,桃花精不敌白胡子道士手中的法宝,重伤之下逃回了深山深处疗伤; 临走之际,她传音告诉书生,若是他难以忘怀,便去棠山寻她。
伤了桃花精后,道士不顾书生的意愿,强行把人带回了道观日日讲解道法,谈论世间妖魔鬼怪,书生在道观之中无法逃离,只得假意投诚等待时机,几个日夜须臾之后,那老道士要下山访友,而书生趁此逃离,去了棠山。
他被山中的猛虎给吓过,给藤条伤过,给湿滑的路摔过,但他不畏艰险,排除万难,最终在深山寒潭边上见到了那一株开得不甚艳丽的桃花树。
桃花精被老道士重伤,拼着一口老气儿才逃了回来,神识险些涣散,书生抱着一棵树哭得伤心欲绝,那些泪珠纷纷滴落在土里,一瞬间,那泪珠光芒大作,等那光芒散去,桃花精现行,二人抱头痛哭。
这之后,书生和桃花精在山林里你侬我侬,过上了神仙眷侣一般的生活,几个月后,桃花精面露不舍,在书生的追问下,桃花精道他该出去过自己的生活了。
书生不肯,在桃花树下指天发誓,二人谁也说不过谁,最终相拥在一起,而桃花精娇美的脸蛋上,哀泣连连。
“唉,为何这书就没了呢?”夜色下,东平巡抚宅邸,收拾得软香的客房里,有人依在窗前唉声叹气。
身后有人接近,神态恭敬:“大人,夜已深,该睡下了,明日还得监考呢?”
男子头也不回,仿佛没听到似的,问着:“小六,你说那些学子们会写一个什么样的结局出来?”
名为小六的壮汉嘴角抽了抽,沉思片刻,斟酌着语气:“小的以为以诸位秀才公们的才学,定然会让大人满意的。”
集一省才华出众的学子来写一个话本子的结尾,他们家大人真是任性得可以,所幸那话本子也算是本杂书,否则还不得被人给唾弃成什么样,就算旁人不说,但朝堂上还有诸位御史盯着呢,铁齿铜牙御史台,他们那一个牙口就是圣人都得退避三舍。
还有,这《我和深山深处那位桃花仙子不得不说的故事》大人你每日都要读个两三遍,早就倒背如流了,放过那话本子可好?
来人转过了身,从高高的瓶子后走了出来,眉目若星,脸色淡然高贵,行走之间端的是风流潇洒,不是白大人是谁?
小六子跟在他身后,知道方才那话说到了大人心里,如今心里指不定多满意呢,他也不说破,进了内室把人伺候妥当这才留下了一盏微弱的灯光退下。
竖日,天不过蒙蒙亮,郁桂舟就已经醒来。
确切的说,是被冻醒的,这种天儿,尤其早晚最是凉性的时候,他穿了三件衣衫还是挡不住灌进来的风,早前他还做足了准备,专门扯了两迟油布,一张垫在地上睡觉,一张挂在门前挡风遮雨,风是遮住了不少,但固定不了,到下半夜身上就觉得凉起来了,只是睡意朦胧,又挣扎着多睡了一个时辰。
等有微弱的光洒在地上后,他是彻底不敢睡了,就怕贪图了这一时睡意,落得个着凉的下场,在考场中着凉可不是说着玩的,尤其若是发了烧,头晕,足以影响全局。
郁桂舟揉了揉肩膀和腰,从号子里钻了出来,朝着一墙之隔的前头看了看,也不知道施兄和白兄如何了,尤其施越东,他身子单薄,又是个彻头彻尾的读书人,平日里连只鸡都没提过的,也不知道受不受得住?
在他忧虑两位好友的时候,隔壁乙号第九床的施越东揉了揉鼻子,打了个喷嚏,挣扎着慢悠悠的起来,白公子倒是能屈能伸,来去自如,腿弯一抬,腰腹一个用力,一下就蹦出了号子,吓了隔壁两眼朦胧的宣和一跳。
“你这是做何?”
白公子咧嘴一笑,把前摆往腰间一扎,顿了个马步,手上颇有几分练家子的气韵,得空的时候,还给宣和递去了一眼:“学着点。”
说着的同时,他手上加快了几分,嘴里还不住的哼哼哈嘿,一会就弄得浑身热乎了起来,看起来精神头格外饱满,宣和有些眼热,不自觉的跟着他开始蹦。
倒是甲子一号探出个头来,露出一个乱糟糟的头,不满的看着他俩:“你俩这是做何呢,别一个劲的哼哧,让人多睡会行不行?”
简直是有毛病,大清早的不睡觉跑起来动手动脚的,看起来半点优雅风度都没有,亏还是世家子弟呢,真是丢脸丢到考场来了!
白晖看着他眼咕噜一转,背对着人扭了扭屁股,咧嘴对着宣和点头:“你好样的,不错!别管他,他那是嫉妒!”
没点见识的,他这是在运动,这是在给待会的考试预热,懂不懂?
事实上,在此之前白公子也是不懂的,只是在考试前两日,郁兄把他和施兄大清早的从床上拉起来,跟着他做一些热身的运动,还告诉他们,这样做,在为期三日的考场里不容易着凉,而且会让脑子更灵活。
白公子当时是不信的,只是在吹了不过两个时辰的冷风再碰那冷水冷干粮后,他彻底醒悟了,俗话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谁嫉妒了?!”一号房的人气呼呼的,一把拉下了挂着的帘子,凸自生着闷气,心里安慰着自己,打住,别跟那嘴毒的计较!
实在是让人想不到看着优雅大气的贵公子变身就能成一个泼皮无赖,昨日在歇息时不过有人捧着他多说了几句,便惹得这人酸了一车的话,还大言不惭的想越过他。
不过是一个不出名的世家子弟罢了,还真以为自己无人可挡了吗?
闭目的瞬间,安阳如此想到。
热完身,郁桂舟从篮子里拿了几片干粮和鸡肉片和在一块慢慢嚼动,等肚子里有了六七分饱,又倒了杯清水慢慢喝了起来。
做完这些,天色也不过才将将亮了起来。
卯时三刻,贡院大门开启,一名身着朝服的大人走了进来,在他身后,还跟着一名士兵,二人上了高台,接着那名大人退后给士兵点了点头,接到指示的士兵立马上前,面朝着号房连敲着铜锣,且还运力吼道:“诸位学子听着,辰时一刻且将开考,禁止大声喧哗,诸位学子……”
连着几声重复,一下让学子们清醒了过来,慌忙整理仪容,匆匆跑去茅房,这其中,有小部分学子安然坐着,他们仪容完好,眼眸含笑。
携手走上高台的两位监考把下面的情形尽收眼底,边笑边议论。
“想来昨日真是太过劳累了,文人自古身子骨就弱一些,如今能在锣鼓响起后便清醒过来,毅力可是不小。”
“可不,不过一山还比一山高,勤奋之外还有勤劳,比他们更有毅力的不是没有。”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越是能吃苦耐劳,心思通透的学子才越有机会出人头地,微风吹起两位大人的衣摆,翩飞间让声音消失于无形。
辰时一刻,所有学子都已端坐于号间,如同昨日一般,在大人的监督下,士兵们一一发下了案卷,且说明了考核时辰后,城楼上三道钟声响起,科举试正式开始。
今日第一卷,考诗赋。
此诗非春夏秋冬,非菊荷墨雅,非家国天下,而是描绘情爱。
不知为何,郁桂舟却想到了昨日那桃花仙子的故事,同为情爱描绘,其应为同一考官所为才是,桃花仙讲述的是人和妖之间的凄凉唯美,书生发誓生死相随,此生不离,结局颇有种让人自行去猜测的怅然,留下一丝悬念,郁桂舟昨日曾留下了“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的佳话,如今,他只思考了一会,便决定借用一首诗。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如此,这佳话才算完全,依着郁公子的本意,原本是不屑于借用诗词的,只是他转念一想,这考官行事作风颇为喜唯美华丽,辞藻越是动人便越是能打动于他,且昨日已有了情是何物,有了生死相许,与那桃花仙子的故事正好暗合上,还不如补全它,赠与那位少女心十足的考官。
这是一场赌博,赌的是人心,赌的是气运。
作者有话要说: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既不回头;何必不忘。
既然无缘;何须誓言。
第130章 文曲下凡…策论
在渝州境内的清县; 也如火如荼的举行着一县试; 县试分为三场,只有第一场过了才能进入第二场; 依次类推; 连过三场者,才算过了县试,正式成为童生。
清县由大大小小的数十个乡镇构成,其中文风最盛之地便是那怀云镇,十里八乡送娃去私塾学堂里读书的较多,学子也最为突出。
正巧,今儿县衙外发了榜; 贴的是过了第二场的学子名单; 等那名单一贴出来,蜂拥而至的学子们纷纷上前,嘴里还不时发出一些惊叹议论。
在外头还有不少家丁模样打扮的人想挤上前去; 又被拥堵的人给挤了出来; 但是这不妨碍他们抬眼那一刹那看清第一行第一个大名:
郁桂桑。
在县衙对面的二楼; 还有一些学子打扮的人聚集在一起讨论,这些学子面目稚嫩; 有十三四的少年,有不过□□岁的稚童,因为县试不设门槛,所以参考的人是最多的,但在第一轮过后; 刷下来的也是最多的,若是没点真材实料,哪怕侥幸过了第一轮,在第二轮也会被刷下来,而能参加第三轮的学子,哪怕没通过,但其才学离童生并不远矣。
站在窗前的几位学子围簇着中间的少年,笑道:“这离得老远就见到了郁同窗的名字,这可是连着两场都是第一了。”
“就是,此次郁同窗过了县试,定然是十拿九稳。”
杂七杂八的附和声,大多都是捧人的话,但中间那名面庞白嫩的少年眉宇之间却并无傲色,反而淡淡的笑着打趣儿:“我年纪比你们大一些,这回关照到我,下一回可就到你们这些年纪小的了。”
十四岁的小少年,说话滴水不漏,不喜不傲,眉间傲骨铮铮。
其实这二楼上大多是怀云镇的学子,对郁桂桑此人还是有些了解的,谁让他有一个如雷贯耳的哥哥,且一个学堂教一年半载的美名就传扬开来,过后,让多少看轻的人懊恼不已,只如今却是没机会了。
谁不知道郁家老大如今在东平省参加乡试,极有可能中得举人,一位举人老爷,那便是在府城里也是有几分薄面的,若是再沉两年赶赴上淮参加那会试,考上进士,那便是整个清县也是极为面儿的一件事。
大部分人都想着与郁桂桑交好绝无坏处。
正想着,楼梯上传来叮叮咚咚似乎是在小跑的声音,往楼梯口一看,先是一个小脑袋瓜冒了出来,然后是一张圆圆的脸,胖乎乎的身子,约莫□□岁的模样,在他后头,还有两个六七岁的娃娃,长得白嫩可爱,三个小孩满脸的喜色,一溜烟跑了上来,直到在窗户边才停了下来。
郁桑原本淡然的脸色土崩瓦解,撇着嘴:“你们来做何?”
“表哥表哥你过了,”丁小秋向来是不会看人脸色的,往前一扑就抱住了人一条腿,两个小的有样学样,抱着他另一条腿。
这下,郁桑脸都要呈青色了,尤其在周围的同窗憋着笑看过来时。
旁边跟他交情好的,实在忍俊不禁笑出了声儿,郁桑自己还是个半大少年呢,腿上还挂了三个,把整整齐齐的衣衫都弄得皱巴巴的,脸上要怒不怒的红了一层又只得忍耐,看起来倒是多了几分少年人的心性。
“不过是第二场罢了,”郁桑咬牙切齿的说着:“你们快放开我!”
“哦,”三只小的听话的放开他,丁小秋还扬着天真可爱的微笑看着他,摊着手:“恭喜表哥过了第二场,小秋给你道喜了。”
郁桑理着衣摆的手一顿,看了看他,顿时心里头又开始翻涌了:“丁小秋,还没通过童生呢,今儿是年节吗?”
过个第二关就要讨赏,那以后是不是回回都得给一次?小小年纪怎么这般爱财呢?
丁小秋一动未动,可怜巴巴的撒着娇:“表哥……”
郁桑的坚持不过维持了几息,最后他败下阵来,认命的掏出了几个铜板放在他手心上,一脸嫌弃。
丁小秋双眼发光,看着另外两只咧嘴笑的小娃,三人喜滋滋的牵着手朝楼下走,连声谢都没给郁桑说,口里还在讨论是吃一串糖葫芦好还是两串糖葫芦好,当了一回冤大头的郁桑还得对着他们毫不留恋的背影叮嘱:“你们小心些知道吗,下头人很多……”
走到楼梯口的丁小秋头也没回:“知道了,大表姐和二表姐就在楼下。”所以,他们也是有人带的小孩呐。
郁桑又被噎住了。
楼下,丁小秋三只小的和郁竹姐妹走出楼里,郁桑看了一会,确定他们离开这才收回了视线。
“郁同窗,你家这表弟实在太好玩了,”有人拍了拍郁桑的肩,目睹了一出名为道贺实为吃糖葫芦的要钱经历,大开眼界。
没毛病吧?
这样的表弟谁家愿接谁接去试试?
郁桑抿了抿唇,转了话题,把表弟这个梗彻底抛到了九霄云外。
巳时一刻,东平城楼钟声回荡,诗词一卷考校完毕,学子们有两刻钟的时间歇息,清早来不及用早点的学子赶忙趁机填饱了肚子,郁桂舟也是如此,他从篮子里摸了干粮片和肉片混合,就着清水慢慢嚼着,诗词一卷他除了借用了一首诗一外还另外添了一首上去,虽比不得前一首唯美感人至深,但也形容了平淡温馨的男女之情。
谁所温馨就没有爱呢,它只是比不得那如烟花一般灿烂又轰轰烈烈罢了,一切都不过是人情冷暖,饮水自知罢了。
巳时三刻,铜锣敲响,钟声鸣示,本次乡试也是科举里的重头戏来了。策论,从巳时到酉时结束,合计四个时辰。
无论是帖经、墨义还是诗词,都不过是纸上谈兵罢了,而唯有策论才是科举之中选拔人才的关键一环,而其他的不过是测试深浅罢了。
策,有献策之意,论,谈论,献策具体的实施方案与朝廷,忌,妄谈、空谈,最好是引据经典、结合实际加以描述,提出自己的观点,期间贯穿一些褒奖、赞美、歌颂,让整片策论通顺,又要言简意赅、引人入胜,策论不难,但一篇让人过目不忘的策论太难。
有文采飞逸者多,但有独到见解的方为上上人选。
这些是郁桂舟的老师,渝州府学院首与他说的,院首或许在文采上不如各位大儒,但府学乃朝廷所辖,对朝廷选拔人才的标准更是了解。
今次的策论点概意是为:如何在现有的田地上提高产量,具体法子?若是以秀才的才学见识又为何认为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
很明显这是一篇关于农事的论点,而相信在场的世家子弟对农事有研究者知之甚少,相反若是论政事,以世家子弟的消息定然会滔滔不绝,而寒门学子则弱上一筹,若是以农事切入,那寒门学子便强于世家子弟。
一篇策论,不光是策,还能从中发现政。很明显,在这一局中,魏君大获全胜,从乡试开始便把寒门学子拉上了岸,而先前赢得一局的世家在三艺上所占据的优势也小了很多。
他们牢牢的把持着珍藏的书籍不肯泄露,却又非逼迫着通过增加三艺来达到打压寒门学子的目的头一遭被郁桂舟这样的寒门学子反扑,后又让魏君在策论上一力压下了世家子弟。
真真是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这策论看是有两个论点,但其实追根究底都只有一个,那就是如何提高产量。郁桂舟牢牢的在心里念叨了几次论点,闭目想了片刻,这才润了笔,开始在草稿上写到: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生而为人,且思想都不尽相同,有人爱财,有人爱珠宝,有人不爱俗物,不拘一格,有木匠做物具,有学子擅书画,有农户擅伺弄田地,木匠和农户目不识丁,但一个会木活,一个会下田,各司其职,所以人人都有见解,有主张,有观点,有可取之处,但非木匠就不能认字,学子就不能下地,农户就不能做木活,生而互通,学而无止境,不可谓正解,但求一可取之处,以微薄之力添砖加瓦。
在答了秀才观点是否正确后,接下来郁桂舟又开始着重分析提高农物所涉及到的气候,水质,营养等方面,还阐述了稻田养鱼的法子适用于哪些田地,一亩地的田地稻子大概增加多少稻子,通过哪些链条的结合能给老百姓增加收入等等,洋洋洒洒写了好几篇手稿,等他写完,抬眼一看,都过了未时,肚子在他放松下来后也叫个不停。
他搁了笔,又吃了些干粮,休息了片刻,这才拿起手稿细细研读起来,碰到字句不通的便换掉修改,期间又加了不少华丽的辞藻进去,等手稿修改完,已到了申时,这才用镇纸压了试卷,认真的抄录了上去。
作者有话要说: 作者君的论点纯粹个人观点,么么哒
第131章 文曲下凡…失踪
高台上; 东平巡抚易大人叹了口气儿:“这回的解元怕是要从丙丁两号里出现了。”
策论开始; 他便一直在观望,四个号房中各学子的举动他都看在眼里; 试卷派发开始; 甲乙两号世家子弟除了个别愣了后有所反应,其他的大都不知该如何动笔,一副愁眉苦脸、深仇大恨的模样。
农事,对这些不知民间疾苦的世家公子来说,确实是一件难事。
反观丙丁两号房,除了读死书一事不通的,大都提笔开动; 下笔如神; 无论他们心里有没有底,在农事上确实占了上风。
白大人哪能不知道他的心思,这易大人也是出生世家; 他笑道:“如今说这些还言之过早; 单一策论断言未免不可取。”
易大人心知白大人不过是一番好意; 其实内里如何他们心知肚明。
臣下臣下,一人之臣; 便永远都得要听命行事,他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巡抚,干预不了上头的决定,且各省皆是如此,他又有何置嘘的余地?
“魏国的士林要变天了; ”摇摇头,易大人喃喃的走下了高台。白大人看了看她,又看在贡院号房上看了看,目光沉沉。
酉时三刻,铜鼓钟声同时想起,策论试完结,待士兵们收走了试卷,大人们封好、归置,解除了学子的禁闭后,意料之外的,学子们没有窃窃私语起来,反倒瘫坐靠在墙上,轻声喘息。
无论学子们是如何想的,也无论他们是不是沮丧得会在下一场失利,黑夜过后,黎明终将到来,乡试最后一日考核到来。
这也是整个大魏初次考核君子三艺。
甲乙丙丁四个号子里的空地上分别摆上了桌椅,由负责的大人点名,学子挨个上前当即手书一卷用作君子三艺之书。
其后又点了一盘棋局挨个点名学子上前,士兵们在一旁记录学子在棋盘上的走向,以三炷香为例,其后封存。
最后一轮是乐,贡院提供了琴、萧、笛等乐器由学子演奏一曲,由擅琴的大人记录,三卷封存完好,而后归档,至此,乡试结束。
封闭了三日的贡院中门大开,傍晚的余光从门后透了进来,露出一张张焦急等候的脸庞,城楼上数道钟声响起,宣告着乡试完结,片刻后,逐渐有学子从贡院里走出,与等在外头的人相携而且。
郁桂舟理好东西放进了篮子里,又在原地稍坐了片刻,这才提着东西准备出门,在他身旁,泰半学子脚步虚浮,脸颊苍白,离他最近的一个学子险些倒下,被他一把拽住:“你没事吧?”
那学子双眼都有些无神,讪讪的笑了笑,挺直腰板站了起来:“没事,多谢你了。”
不过他刚走了两步,腿一软又要朝一边歪,被走上前的郁桂舟拉住了胳膊,他看着不好意思又要硬撑的学子暗道果然百无一用是书生,语气强硬了几分:“走吧,我送你到门口,你要真摔下去了才真是难看。”
那学子脸上带了几分尴尬,又听郁桂舟问道:“对了,有人来接你吗?”
学子连连点头:“有的,真是麻烦你了。”就如郁桂舟所言,他若真是摔了倒是个笑话,如今双腿无力,被人搀一下也没甚大不了的。
郁桂舟一手提篮子,一手扶人,走路稳稳当当的,闻言一笑:“同为学子,在困难的时候理应相互帮助才是。”
那学子虽双眼无神,但听了这一席话,对郁桂舟这高洁的风度折服不已。
走出了贡院大门,立马就有两三个家丁打扮的人从郁桂舟手里把人接了过去,口中说着什么少爷你辛苦了,少爷你廋了,少爷你受罪了等等,酸得郁桂舟牙根痒痒,身后,传来那学子有气无力的谢意:“这位学子,不知姓甚明何,今日之事多亏有你。”
郁桂舟转头:“渝州人士,郁桂舟,”他见那学子靠在下人怀里,一副娇弱不堪的模样,下意识的说了一句:“你的身子骨太弱了,得多练练才行。”
说罢惹得三个家丁不满的看了过来。
他们家少爷身娇肉贵的,何须去练,自然有的是人保护他。
郁桂舟懒得去跟他们计较,事实说明一切,他坚持锻炼所以完好无损的走了出来,而这些少爷们正是因为养得太娇,所以才一副纵欲过度的模样,说起来,如今不过是乡试罢了,等往后去了上淮,那岂不是直接得晕在了里边?
他朝外走的时候,等候许久的郁五叔眼尖的瞧见了人,迎了上来接过篮子,小心的问着:“舟哥儿,有没有事?”
郁桂舟摊开手:“我好得很,五叔你瞧瞧。”
郁五叔不赞同的摇摇头:“虽说表面儿上看不出来,但关了三日又挨饿受冻的还是小心为上,五叔也是从科举里走出来的,等回去后且请个大夫看看。”
“不用了吧?”
每回科举之后,就是医馆大夫们最为忙碌之时,倒下的学子一片一片的,在撑过了考试后人的精力一旦放松,那便是病来如山倒,定然是要躺些日子才能好全的。
“就这样说好了,”郁五叔不容他反驳,等把篮子放在了马车上后,他蹙了眉,道:“你先上去歇息一下,我去瞧瞧白小友和施小友可出来了。”
“不如……”
郁五叔已经大步走远了,郁桂舟扯了扯嘴角,听话的爬进了车厢里头,刚闭眼没一会,郁五叔、白晖、施越东就走了过来,郁五叔一手提着一个篮子,余下白、施二人相互搀扶着走了过来,二人之间,白公子除了脚步稍稍迟缓一些别的倒是没毛病,施越东就跟其他出门的学子一般,脚步虚浮,脸颊苍白,双眼无神。
郁桂舟忙把人弄上了车,等几人坐定,车夫驾车往白家赶时郁桂舟才颇为奇怪的问了起来:“施兄怎成这幅模样了,我瞧着白兄倒是精神足了不少?”
今年的天儿除了比往年更冷一些外,因为多了三艺考核,生生把前头的经考时辰给缩短了,总天数未变,但强度增加了不少,身子弱一些的,喝凉水都得闹肚子,何况还吹着冷风,神经一刻不得放松。
所以,郁桂舟才会在考核前教他们做了热身运动暖暖身子。
“我可是按郁兄教的做了,这不只是坐了三日腿有些肿胀罢了,至于施兄吗?”白晖拖长了音:“你又不是不知道,施兄一向脸皮薄弱,他哪好意思?”
至于他,从最初就鼓动了宣和一起,等到了后头两日,不用他鼓动,那宣和就尝到了甜头,自发的跟他两个扭了起来,安阳最开始倒是看他们不顺眼,想挑事,结果耐不住白公子的厚脸皮,还嘴毒,最后眼不见未尽,懒得看他们了。
结果如何,三日过后,他依然身姿挺拔,是受渝州府的姑娘们喜爱的风流公子,而那比他名气大的安阳那真是肾亏得可以。
所以啊,那比试前这样呼声那样名声都是虚的,只有站到了最后的才是真男人!
听了他的话,施越东虚弱的笑了笑。
也确实如白晖所说,他脸皮子薄,被人异样的看了两眼便坚持不下去了,尤其那什么热身运动又是扭腰又是扭屁股的,多不雅观。
郁桂舟哪能不懂他,只拍了拍人,道:“知道受苦的是自己了吧,脸皮能做何,能吃吗?施兄,你可跟白兄学着点,脸皮厚点没啥的,自己不吃亏就行。”
吃了亏的施越东捏着拳头,狠狠的点了点头。
“唉你这可就不对了啊郁兄,我怎听你说话不像是夸我,倒像是在嘲讽我呢?”白晖坚决不承认自己脸皮厚,最多只是有那么一点点罢了:“你说这话把姚兄可放在何处?”
街旁的一处马车上,呼声最高的东平天才弟子安阳虚弱的躺着,身旁是自小带大他的奶娘拧着帕子替他擦拭,在一旁还有一个小少年不住的惊呼:“大哥,那宣家的和白家的人真是当众出丑啊?”
安阳喝了暖呼呼的鸡汤,整个人都好受不少,他点点头。可不是吗,那两人当众出丑,全然不在意别人的目光,尤其是,他一想到那白家的扭着屁股在他眼前晃胃里就止不住翻腾。
“大哥,大哥你怎么了?”
“小少爷你让开些,大少爷应是胃里不适,我给他拍拍后背会舒服些。”
几乎在同一时,府城的府试,县里的县试也考核完毕,县试共分三场,无三艺,府试三日,考三艺,出了府城的贡院外,又是一番人仰马翻的,还有不少被抬着出来了,姚家的下人也早早守在了门外,只是他们等啊等的,等到天要黑尽,贡院都要关了还未见到姚未的人影。
下人们急得不知是好,只得差人忙回府打听打听,一边忙让贡院的通融通融,帮忙找找,贡院的士兵厉声急喝,正要赶人,又听他们自称是姚大人家的下人,寻的是姚大人的独子,吓得士兵别说关门了,忙把人迎进来,带着他们往里边走去。
作者有话要说: 我姚兄呢,我姚兄呢,我姚兄呢?
第132章 文曲下凡…放榜
姚大人; 那可是渝州说一不二的人; 抖一抖脚都要晃三晃那种,他的独子若是在贡院里头丢了; 只怕这里所有人都吃不了兜着走。
此次府试分了两个号子; 一群人一个号一个号的找下去,把两边都找光了也没见到人,焦急中,有人小声说到,除了这号房,不还有一块休息的土包吗,再不行; 那还有茅房呢?
下人们急得要骂人。还茅房; 咋不说屋顶呢,那茅房那般臭,他们家公子能在那儿一待就几个时辰?
他们公子是谁; 那是姚大人的独子; 是清河大儒的外孙; 打小锦衣玉食长大,身娇肉贵的连屋里放的夜壶都带香; 这样一个人,若非是碰到了科举,实在憋不住了,压根不会踏进那茅房半步的。
正在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