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昭华女帝-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已知晓,但是萧其陈一直没能想明白楚昭打算如何安顿楚操。
  生为楚昭唯一的儿子,他本是继位楚昭的不二人选,楚昭要做那件事,在很大程度上是舍弃了楚操,他不能想像,楚操知道这件事时,会是什么样的反应。
  楚昭啊,她究竟又是怎么想的,明知道这件事一但真的按她的想法去施行,稍有不慎,大昭的太平盛世或许就将毁于一旦呐。
  “朕,不会允许任何人以天下,以这太平盛世为代价得到他想要的一切,朕当然也不会自己毁掉这太平盛世。”楚昭像是看出了萧其陈的想法,这样轻声地说来,萧其陈听到了,看向楚昭,楚昭的目光很坚定,显然萧其陈都知道的事,她也一定早就已经想到。
  明白将来会发生什么样的后果,楚昭还是决定按她的想法去做,那么楚昭必然已经安排好了一切,他应该相信楚昭。
  “朕,希望所有人都能引导阿满往好的方向走去,不管身处什么样的位置,正直善良的心,远比任何东西都要重要。”楚昭一直都记着自己对于楚操的教导根本是什么,这也是她对楚宸的教导要求。
  政事堂诸公,六部。或许对于楚操,柴景有别的想法,他也会给楚操灌输一些楚昭并不认可的想法,然而楚昭还是没有将柴景从楚操的身边赶走,因为,比起柴景来,有太多跟柴景一样的人想要影响楚操,而一个人只有心志足够坚定,才能够坚持自己所坚持。
  心志,不是突然能够练成的,楚昭在楚操很小的时候就教着他分辨是非,教着他看清人心,什么是真的好,什么是假的。
  这么多年下来,楚昭的心血并没有白费,这是让楚昭十分欣慰的事。
第256章 描绘蓝图
  楚操学业完成之后会跟着楚宸习政务这消息传了出去,旁的人没什么意见,柴景却心下直犯嘀咕。
  首当进言,“陛下,承王尚且年幼,资历不够,大皇子初涉朝事,不如让诸公教导。”
  楚昭一听抬头看向柴景,“此事朕已经决定,不必再言。除非你能证明阿宸教不好阿满,否则朕是不会考虑换别的人来教阿满的。”
  话说到这个份上,楚昭表明了不会轻易改主意,柴景早摸透了楚昭的性情,她决定的事,就像她说的,你能证明她做错了,否则谁也别想让她改主意。
  眼下还有更重要的一件事,楚宸的婚事。
  楚昭已下令礼部着办,武平之忙得脚不沾地,时隔十数年,终于有机会操办皇室的婚事了。
  自有女帝选后,今有女王选妃,武平之办起这事来半点不含糊,基本参照旧例,只是,名单刷了一回上来,武平之呈到御前,楚昭丢了一句交由承王即可,承王认下的人,就是承王妃的人选。
  武平之向来知道楚昭是个真能放手的主,话既然说了,武平之立刻将名单递到了楚宸手上,楚宸看了一眼问道:“武大人觉得里面这些人哪个较好?”
  被问的武平之有些尴尬,“臣等核查家世人品之后,觉得不错的人都已经递上来了,还请承王筛选。”
  楚宸翻开名单看了看,“行,我先看看,过两日给你答复。”
  来的目的是送名单,既然楚宸说了过两日会答复,武平之即告退。
  “殿下要选个什么样的王妃?”郭染染一见武平之走了,好奇地问了一句,楚宸道:“找个顺眼的。”
  顺眼呐,说难不难,说易不易,郭染染看了楚宸半响,楚宸道:“怎么,觉得难吗?我的眼光没有姑姑的高,况且我没有姑姑的好福气,有祖母坐镇宫中,所以这王妃啊,还得能帮我管管事的。”
  郭染染一听嘴角抽抽,这还叫没有女帝的眼光高吗?齐皇后进宫多年,素来只养他的花花草草,宫中的事一概不沾,想找这样的人不是比愿意进了承王府还得有能力的人多?
  “当然,还得要跟我一条心。后院起火,非同小可。”楚宸一下一下地点着头说,郭染染道:“殿下心里就没人选?”
  她不信楚宸一点准备都没有,自她回京以来,她的婚事已经不知有多少人提起过了,眼下楚宸想要装傻,谁能让她装傻?
  “自然是有的。”楚宸总算给了一句准话,郭染染道:“那殿下就没跟陛下提过?”
  楚宸道:“我都还没有下最后决定,告诉姑姑做甚。一但报了上去,我王妃的人选就算是定下了。”
  “陛下当真不管殿下选什么样的人?”郭染染沉吟了半响问,楚宸道:“或者你可以这样理解,选了什么样的王妃,那也是对我的考验,连识人之能都没有,枕边人都看不准,我能做什么?”
  楚昭不管,是放手让楚宸放心大胆地去做,是给楚宸机会,楚宸做得好做不好,那就是楚宸的能力问题。
  早些年楚昭就已经放手让楚宸自己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从小事锻炼楚宸,以小见大,楚宸自然就慢慢练出来了。
  “咱们陛下啊,真是长了七窍玲珑心了。”郭染染感慨一句,楚宸道:“若非如此,你道姑姑能当上大昭的女帝。”
  没有能力本事的人,怎么可能干过那么多的男人,一跃开创大昭,成为古往今来的第一个女帝,楚宸是必须的服了楚昭。
  “走,去工部!”楚宸笑着将东西丢下,抬脚往外走。
  郭染染是楚宸的女侍卫,乖乖地跟了上去。
  楚宸被调往工部,还是在高晦的手下学习。楚宸的几个伴读,除了被楚宸所杀的楚荟,个个都依其所长,在各部任职。
  “殿下来了。臣正在出去查看河堤,殿下要去吗?”高晦一身官服走来,一看就是要出去的架势。
  “你现在是我上司,你说去哪儿我就跟着去哪儿。”楚宸笑笑地说,高晦是知道楚宸性情的人,听着这话,“我与殿下好好说说堤坝究竟该怎么修。”
  “好,走吧!”楚宸答应下,各自上马,直奔城外而去。
  宫里头对于楚昭交由楚宸一手选定王妃人选,钟氏道:“人你当真不给选选?”
  “珠玉在前,阿宸要选个合心的不容易,如此一来,她只会选一个她认为合适的人。阿娘别拿阿宸再当孩子看看,她心里有数,我不管是不给她添乱。”楚昭笑着给钟氏解释一番。
  “此事你们心里有数我也不管,但人,必须叫我过目才能定下。”钟氏说了一句,她很担心楚宸选了一个歪瓜。
  “这是自然,要是阿宸选下的,阿娘觉得不合适,再叫阿宸另选。”楚昭非常干脆地答应钟氏。
  钟氏道:“另外一件事,你究竟是怎么想的?”
  “感情都是处出来的,阿宸与阿满年纪差得有点大,阿满小还不记事的时候阿宸忙着学习,虽然姐弟有在一起,毕竟时间不多。等阿满长大了,阿宸又出去了,这几年,你看他们姐弟不是挺好的吗?阿满是要学着理政事的,既然这样,由阿宸来交他有什么不好?”楚昭这诸多理由一说出来,钟氏道:“下面的人都肯?”
  “哪怕心里不这么想,没说过来管他们呢。他们有他们自己的心思,我也有我的心思,总不能让我去附和他们的心思吧。”为帝王者,没有顺朝臣心思的,尤其在这件事情上,楚昭必是要独断专行。
  “柴景呢?我只担心,阿宸带着阿满会被人栽赃,这是多好的机会?”钟氏道出她最大的担心,“许是年纪大了,以前从来不怕的事如今却开始怕了。阿昭,我最近常梦到你阿兄。”
  钟氏这辈子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楚昭从来没有听过钟氏说过一个怕字,如今出自钟氏之耳,楚昭一顿。
  “阿宸都长那么大了,阿兄是想阿宸了吧,改日阿宸定下了王妃人选,我让她带人去阿兄的陵前叫阿兄也过过目。”楚昭接话说,钟氏嗔了她一眼,“装聋作哑。”
  “阿娘就不能相信我?”被钟氏看破说破了,楚昭只能也挑明了说。
  钟氏道:“事到如今,阿宸的心已经被你挑起了,你想改怕也不是那么容易改了。至于阿满,他生来就是你的儿子,在天下人的眼里,他是不二的人选,怕是他自己也这么觉得,你想要让他认,怎么让他认?”
  “我自有我的办法。”楚昭非常肯定地告诉钟氏,钟氏叹了一口气,“阿宸跟阿满都是好孩子,但这权势你是知道的,就算他们现在还好好的,有人在中间挑拔离间,再好的关系也会变。”
  “所以,我让他们相处,我让他们都了解彼此,同样,也让他们从骨子里记住一句话,他们是一家人,骨肉不可相残。做任何事,如果要踩着亲人的骨血才能做成的,成功都是失败。”楚昭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钟氏道:“如果真是这样,你该将柴景从兵部尚书的位置上撤下去。”
  “恰恰相反,柴景这么多年差事办得不错,我准备赏他。”楚昭笑眯眯地说,钟氏看向楚昭,突然明白了,提醒了一句,“他不蠢。”
  “就是因为他太聪明了,聪明人呐,总是自以为是。”楚昭感慨笑言,“用不了多久了,阿满该学的都学了,剩下的是用。学以致用,才不算白学。”
  对于儿子楚昭还是寄以厚望的。正说着,门外传来了楚操的声音,“祖母和母皇在里面?”
  “是,陛下来给太后请安。”内侍的声音传来,楚操小步走了进来,脸上尽是笑意,“祖母,母皇!”
  “今日回得挺早。”钟氏冲楚操招手上来,楚操小步走了过去,坐在钟氏跟楚昭的中间。
  楚昭道:“听说了你学业完成之后的安排了?”
  “多谢母皇。”楚操立刻就道谢了,楚昭挥手道:“谢就不必了,要好好学,学好了。”
  “母皇放心。”楚操非常肯定地回答楚昭,楚昭伸手摸了摸他的头,已经觉得自己长大的楚操脸上泛红地道:“母皇往后不要再摸儿的头了,儿已经长大了。”
  “你长得再大也是我儿子,摸摸你的头怎么了?”对于男孩爱面子这事,楚昭是知道的,然而她做这动作,并不觉得哪里不妥。
  “对了,匈奴卫治传了信来,想要来一趟大昭。”楚昭想了另一件事,冲着钟氏说,钟氏一顿,“匈奴,如今匈奴已经一统,卫治是匈奴的大单于,他怎么会突然想要来大昭?”
  “说是要来看看朕,算起来,冀州当初一见,都已经二十几年过去了,我也好奇成为大单于的卫治是何模样。所以,我同意了。”楚昭难得不问原由地答应这事,钟氏道:“他要来那就来吧。”
  楚昭道:“多年不见的朋友,我们之间的合作关系也算是牢靠了。我能得这天下,匈奴助我良多。”
  卫治给楚昭的良驹何其多,若不是马的供应足够,楚昭也不可能建立一支攻无不克的墨军。
  当然,在卫治平定匈奴的过程中,楚昭也帮不了少忙,比起她来,齐治历时多年才得以一统匈奴,可见其中的不易。
  “母皇,匈奴在前朝多有进犯,杀雍州百姓,昔日母皇亦曾多次歼灭匈奴的兵马,这位卫治单于信得过吗?”楚操也曾读史书,如今这一问,只是疑心。
  “非我入匈奴,而是他们入大昭,信与信不过,何惧之有?”楚昭反问楚操,“再者,匈奴刚刚统一,匈奴的百姓历经多年的战乱,人心思安,而我大昭历经多年休养生息,匈奴不犯还罢了,他只要敢动,大昭以逸待劳,何惧之有?”
  楚操的担心并不是空穴来风,然而楚昭不怕也自有她的道理,在她自己的地盘她要还是怕以身犯险的匈奴单于,那就真是成了笑话了。
  “你要记住一句话,天下没有永远的敌人,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国与国之间的邦交尤其如此。”楚昭趁机教导楚操,楚操点了点头,“与匈奴的商贸,是母皇一手操办的?”
  “你母皇跟匈奴的交情,还是从冀州开始的,那时候我们刚到冀州不久,开了盐田,引得天下轰动,当时不说冀州了,就是朝廷也缺马,你母皇问你舅公要马不成,当时就起了心要跟匈奴以盐换马,当初还只是小小的前单于之子的卫治到了冀州,如今粗略算来,将近二十五年。”钟氏对于楚昭小时候的事情知道的甚是清楚。
  “二十五年前,那当初母皇才八岁。”楚操一算楚昭的年纪,钟氏点头道:“可不是。那些年,你阿舅都没管跟匈奴的事,冀州的供需,马、粮、盐全是你母皇一手操办的。”
  “跟母皇一比,我真是差得远了。”楚操感叹一句,钟氏道:“你与你阿姐最该学的就是你阿娘的胸襟。旁人骂也罢,打也好,有理不畏,错而当改。这也是为什么你阿娘能成为千古之女帝的原因。一个人的心胸决定了他能走多远的路。你看如今的大昭好吗?”
  当着楚昭的面就夸了楚昭一通,楚操点头道:“政事堂的诸公都说过,母皇的胸襟百年难得一遇,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让你学我?”楚昭问了楚操,楚操点头,“孩儿想像母皇一样!”
  无论是胸襟气度,楚操都想学着楚昭,楚昭看向楚操,“如我一般,开疆辟土,创立了一个属于你自己的王国?一个由你自己完全缔造,完全由你来创作的一个全新的王朝,这将会是一种什么成就?”
  楚操能够感觉到心中升起的澎湃,男人的雄心向来比女人大,楚操是看着楚昭如何打造一个昭华盛世的,他又怎么可能会不想自己能有这样的一天。
  “阿满,我的孩儿,我希望你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大昭是我创造,我希望你能靠你自己这双手,创建一个比大昭更繁荣的王朝,你想做到吗?你能做到吗?”
  想吗?能吗?楚操感觉到一阵唇干舌躁,他看着楚昭,挺直了背,“我会倾我一生,一定会做到的!”
第257章 有朋远来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前朝之时,匈奴多有进犯,时冀雍两地百姓对匈奴恨之入骨,但自楚昭掌权,接二连三重挫匈奴,致使原来动荡的匈奴四分五裂,既令匈奴忙于内乱,又震慑了匈奴各部,不敢再无故进犯。
  而动荡了近三十年的匈奴,随着卫治单于一统匈奴,匈奴百姓终于迎来了企盼多年的和平。
  百姓思安,匈奴的单于更没忘记自己是怎么能够一统匈奴的。匈奴适才安定,卫治单于立刻向大昭递了书信,意往大昭拜见大昭女帝,学习大昭的文化。
  这般的理由,虽然有人忧心卫治前来大昭怕没什么好事,大部份的人还是非常期待匈奴这位大单于的到来的。
  而楚昭这些年与匈奴的来往多源于卫治,卫治此人并不是好战之人,在明显国力不如大昭的情况下,他也不会傻得跟大昭宣战。所以,楚昭表现出的态度是欢迎。
  “陛下,非我族类必有异心。匈奴人好战,陛下昔日亦曾见过匈奴人的凶残,虽然如今这匈奴的大单于说是要与我们并好,谁又能保证他不是有意迷惑人,另有打算。”针对欢迎这位匈奴大单于的到来,免不得召骨干商量的。柴景第一个强烈地表露了他对于卫治的防备。
  楚昭道:“如此,依你之见,该如何防备?”
  所谓防备,自然就是兵力的部署了,柴景身居兵部尚书一职,这个问题他也能答得上来。
  “匈奴边境,必须派重兵把守。”
  “匈奴大单于刚入大昭我们就派重兵把守,怕是会让人多想。”萧其陈说了一句,柴景道:“我们派重兵只是为了预防匈奴。”
  “匈奴人若是看到我们突然派重兵,怕是不会觉得大昭是在防他们,而是要宣战吧。一国单于只身前往他国,那卫治单于都有这样的胆量和气魄,何至于为了未曾发生的事,而挑起两国战火,令两国之邦交毁于一旦。”楚宸这个大昭唯一的王爷接过了萧其陈的话来,显然是跟萧其陈想到一块去了。
  “若是匈奴单于进了大昭有所异动该如何是好?”柴景直问楚宸。
  楚宸轻松自如地道:“那又何难。这么多年,临近匈奴的兵力早已布置充足,匈奴不动还好,若是动了,叫他们有来无回。”
  显然楚宸也不是白混的,她的话说了出来,早就已经充分了解过。
  “臣指的是匈奴大单于,而非匈奴的兵马。”柴景补弃地说了一句,是要把他的意思表露明白。
  楚宸道:“柴尚书的意思莫不是指,匈奴大单于会在与陛下会唔时对陛下做些什么?”
  “有何不可?”柴景直接地承认自己就是有这样的担心。
  楚昭扬手道:“柴卿,你莫不是小看了朕?当然,你也小看了那位能够一统匈奴的卫治单于。”
  “朕与卫治单于多年合作,与匈奴的交往之多,远比你们以为的要多得多。所以这件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太低。柴卿纵是一片好心,大昭守卫森严,卫治真做了这样的事,他也得一命换一命,朕,很放心!”楚昭谈及生死之事,半点没有不高兴,这般坦坦荡荡的,叫下面的人听着又是欣慰,又是感慨。
  “好了,事情就这么定下了。平之,匈奴的客人来了定要好好招待,莫丢了大昭的脸。”楚昭是真心觉得卫治敢来大昭,她必须一尽地主之宜。
  她是大昭的女帝,人家也是匈奴的单于,都是一国之君,有臣子百姓的拥护,没有谁比谁更高贵。
  有客远来,她是必须的要欢迎。
  很快,大昭上下都传遍了匈奴单于要来大昭的消息,楚昭表露出了欢迎,想想这些年匈奴十分安份,大昭的百姓日子过好了,对于远来的朋友,也表露出了欢迎之意。大昭上下,难得的一片喜庆。
  于此,楚宸的王妃人选也由楚宸定下了,楚宸所选的是韦家的郎君,此子自幼性情淡漠,年长楚宸两岁,本欲出家修道,没想到竟然被楚宸选作了王妃人选,韦家的人又惊又喜,赶去问那人的意思时,那原本一心一意要出家的人,竟然同意了,由此,韦家上下一片喜庆。
  而后,楚昭正式下诏,择日叫楚宸与韦家郎君韦空完婚。
  韦空是韦尚任的孙子,乍听这时,韦尚任也愣了半响,韦空此人韦尚任是清楚的,向来不喜欢朝中的争斗,虽然满腹经伦,却不愿出仕,一度让韦尚任十分婉惜。
  当他听说韦空竟然答应做楚宸的王妃时,更是亲自去找了韦空谈话。然而谈过之后,韦尚任却同意了这门亲事。
  连韦尚任都同意了,其他人谁还敢表示反对。礼部按礼下聘,规矩都只比楚昭当日下聘皇后时少了一点,场面宏大自不必言。
  婚期随后极快的定下了,无论是韦空还是楚宸,年纪都不小了,在政事堂诸公的有意加快之下,婚期定在了八月,离着现在也就一个多月的时间。
  楚昭听说之后还嘀咕了一句,那么急着做甚,还是楚宸道:“也好,早办早完事。”
  这语气态度,真像男人的口气。楚昭难得八卦地问了楚宸,“我听说韦家这位郎君是有意出家的人,你是怎么把人弄得心甘情愿地当你的王妃的?”
  心甘情愿,那是多不容易,能叫韦尚任器重的孙子,要不是无心出仕,怕是早就站在宣政殿上了。
  那是个与齐冶完全不同的人,楚昭还是有些担心楚宸拿不住他。
  “姑姑觉得我是个什么样的人?”楚宸牛头不对马嘴地问了一句。
  “你觉得呢?”楚昭不答反问,楚宸翻了个白眼,“他说我是个有趣的人。他想出家是因为觉得这世上的人跟事都无趣,所以,我说要娶他为妃时,他答应我了。”
  楚昭听着笑了,“你信?”
  楚宸点了点头,“信啊,无论如何,我总有一样是能让他为之心动的,既然这样,何必追根究底。”
  秒懂,楚宸根本不在乎韦空究竟是为什么同意这门亲事,韦空是楚宸选的王妃人选,楚宸觉得此人合适,往后自有她的办法把人给收伏。楚昭道:“你又是怎么说服你祖母的?”
  楚昭是一点不在意楚宸给自己选定要走的路,但是钟氏就不一样了,在钟氏看来,韦空是个危险的人,楚昭对此不发表意见。
  所以一开始钟氏是不同意楚宸的决定的,最后还是楚宸说服了她。
  “祖母反对只是担心我,我只要告诉祖母我能应对就可以了。”楚宸说得十分轻松,楚昭挑了挑眉,“那你就好自为之了。”
  楚宸笑了笑,“只要我给了他想要的,我有何惧?”
  这是说,楚宸知道韦空想要的是什么东西,所以,楚宸一点也不怕后院起火。
  行啊!楚昭是不管楚宸的打算的,只要楚宸自己能够把控事情,她就一点都不会插手。
  相对大昭而言,楚宸大婚算是极大的一件事,婚期即定,其他事情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匈奴的大单于一行终于是抵达了长安。
  前来迎接匈奴一行的是楚宸,当然带上了楚操。
  但见楚宸,已经将近不惑之年的卫治单于道:“想必这位就是承王,先端敬皇帝之女。”
  卫治的雅言说得极好,乍一听所有人都微微一顿,楚宸笑道:“本王正是,单于远道而来,辛苦了。”
  “承王与先端敬皇帝有几分相像,更有女帝之风。”卫治夸赞着楚宸,楚宸笑意更深了,“单于过奖了,先父早亡,时常听姑姑提起我与父母皆似。自幼蒙姑姑教导,只学了点姑姑的皮毛。姑姑已大明宫中设宴,单于请!”
  非常客气地请着人走,卫治笑意更深了,一眼看向楚宸旁的楚操,“这位,想必就是大皇子,女帝之子?”
  “见过大单于!”楚操被问到,落落大方地与卫治作一揖,卫治笑意不减,突然喊了一声,“朵珠!”
  “阿爸!”后面的车驾上,一个八九岁的匈奴小姑娘走了出来,卫治道:“来,快见过承王与大皇子。”
  匈奴小姑娘也会讲雅言,听到卫治的话好奇地看向楚宸跟楚操,感慨地道:“哇,你们长得真好看。”
  父女都俩都是一见面就夸,夸得楚宸跟楚操有些一顿,不过还是要谢过人家的夸奖的。
  “阿爸阿爸,你常说你与大昭女帝初见时女帝还小,比大皇子还小吗?”匈奴小姑娘朵珠拉着卫治的手直晃地问,卫治点头道:“可不是,女帝当时比你还小。”
  朵珠惊叹一声,“这么小就能做主跟阿爹交易,太厉害了。”
  “若非如此,岂有大昭,又何来的女帝。”卫治显然对于楚昭的评价极高,楚宸跟楚操暗对了一眼,总觉得有什么不对劲的呢?
  “来日方长,我们会在大昭待一段日子,你要好好努力。”卫治摸了摸朵珠的头如是说,听着这话的楚宸跟楚操更觉莫名。
  “怎么了?”跟在他们姐弟后面的人问了一句,是郭染染。
  楚宸道:“总觉得有些不对劲,又说不上来?”
  “因为他们?”郭染染暗指了指卫治父女说,楚宸点头表示郭染染说得没错,“会对陛下不利吗?”
  大有楚宸只要应一个是就立刻上去把人砍了的模样。还好楚宸摇了摇头,郭染染赶紧收了要出刀的手势,站了一边。
  “陛下即已久等,我们走吧,有劳承王和大皇子带路。”卫治笑说完,突然冲着楚宸跟楚操说了这话,楚宸立刻道:“大单于请。”
  能让楚宸带着楚操前来迎接卫治,表露了大昭对于卫治的尊重,跟在卫治身后的匈奴汉子们都表露出了满意。
  看起来,大昭还真是跟他们单于说的一般,跟前朝完全不同,这是一个不会看不起他们匈奴的王朝。
  有客远来,设宴款待无可厚非,能让楚昭亲自招待的,卫治是第一人呐!
  不仅如此,楚昭虽没有出城接待,但在大明宫前已经等候多时。
  卫治跟着楚宸一路走来,远远看到了楚昭的身影,突然大步走了上去,又停在了楚昭的面前,单膝跪下,“多谢陛下!”
  如此突然的行以大礼,饶得楚昭都唬了一跳,赶紧的将卫治扶起,“大单于行此大礼,朕是受宠若惊呐。大昭与匈奴两国邦交,并无高低之分,你行以臣礼,这是为何?”
  “匈奴能有今日之一统,匈奴百姓能不饿死一人,这一切都是有赖于陛下,我是代匈奴的万万百姓叩谢于陛下。匈奴愿与大昭称臣,往后岁岁进贡。”卫治直接就将话丢了出来,叫大昭的臣子们看都傻了。
  匈奴主动称臣,还说要岁岁进贡,哎哟,这是多好的事啊!
  眼冒精光地看向楚昭,恨不得楚昭立刻答应下了。
  楚昭扶着卫治起来,“素日你我的交情有何不妥吗?匈奴即不犯大昭,大昭亦永不犯匈奴,两国贸易自如,各取所需。你匈奴的百姓也是人,用不着谁对谁称臣,谁比谁高一等。为君者,思百姓之温饱而已,大昭能够自给自足,让匈奴进贡,那些东西也不见得能用到百姓身上,所以,你还是留着给你的百姓用吧。”
  听着这话,好多人心里都直犯嘀咕,不过如今有外人在,哪怕不认同楚昭的做法,那也不能直接说出来,还是等没外人再说吧。
  “陛下胸襟宽广,卫治佩服。”送上门的好处楚昭都能忍着不要,这样的气度,卫治更是拜服。
  楚昭笑了,“大单于客气了。你平定匈奴,对于杀父的仇人都能网开一面,朕更佩服。”
  杀父之仇,夺妻之恨,不共戴天。楚毅之死时,楚昭就发下誓言,一定会为楚毅之报仇,多少年来,楚昭费尽心思地想要做到。然而……
  但是,楚昭这辈子都不可能原谅杀害楚毅之的那个人,连带着仇人之后,楚昭都不想让他好过。
  所以,楚昭是真的佩服卫治,他竟然能大度至此。
  “报仇容易,解两族之宿怨何其不易。如果陛下处于我的位置,我想陛下也一定会做出跟我一样的选择。”卫治对楚昭的期望是真高,一点都不怀疑楚昭是个有仇必报的人。
  对此,楚昭也不会广而告之。“这些客气话就不必再说了,大单于,请吧!”
第258章 借粮救急
  有楚昭的态度在前,大昭上下对待卫治的到来都表露出了欢迎的态度,卫治能够感受于楚昭的真心。
  越发感觉到宾至如归,楚昭请卫治入了大殿,酒菜已备,歌舞即起,卫治坐在楚昭的下首,那存在感极低的齐冶总算是入了卫治的眼帘,一眼看过去,卫治已经猜到了齐冶的身份。
  这么些年,齐冶一心养花养草,半点不顺心的都没有,比起同龄人来显得要年轻许多,加上至今未曾蓄须,那就更年轻了。
  楚昭威严日盛,跟齐冶在一起难免显得齐冶越发没有男人样。
  不过,再多人那么觉得,也没人胆敢说齐冶的一句不是。
  再没用的男人,架不住女帝宠着,太后护着,敢找他麻烦,找死!
  “冀州一别,没想到再见之时会是这般模样。”下面歌舞升平,卫治感慨了一句,那时的他,有一统匈奴之心,所以他选择跟冀州合作,没想到啊,他看着不简单的女郎,竟然比他更英勇,早于他之前一统大昭,做了大昭的第一个女帝。
  “借花献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