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昭华女帝-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婚姻之事,合则合,不合则分,与卫先生何干。再者不过是一些小事而已,叫先生记挂在心,若是阿兄泉下有知,只怕更愧对先生。”楚昭眉眼清明,不见半点阴鸷,可见言真意切,韦尚任作一揖道:“如此我去请卫九先生来。”
  “韦先生怎么抢我的事呢,阿兄在时都对卫先生敬上三分,要请卫先,自该我去。”楚昭一句呛了韦尚任,被呛的人更是开心。
  说去,楚昭已经站了起来,“行,咱们现在就不干别的事,先去请卫九先生来。”
  做就要去做,楚昭从来不是说说而已,韦尚任道:“不必请,不必请。卫九先生听说刺使大人回来了,就在外面候着等刺使大人。”
  “韦先生怎么不早说!”楚昭说着已经往外走,果然看到一身白袍的卫九先生站在外头,急步上前,“先生,先生,未知先生到来,竟叫先生候于门外,是我之过,我之过。”
  卫九没想到楚昭一上来就赔礼,说起来他并不识得楚昭,不说楚昭在京城时才几岁,虽然在冀州声名鹊起,今日亦是初见。
  “见过刺使大人。”卫九一见楚昭后面跟着一大群的人,个个都是冀州的能吏,哪怕没有见过,也猜出了楚昭的身份。
  “先生请起,先生请起!”楚昭焉敢受卫九这等与姜参齐名的大儒之礼啊。
  韦尚任已经上前帮着楚昭说话,“刺使大人听说你在外面,立刻急急寻来。”
  卫九十分尴尬,“卫家之事,是我们对不起……”
  “先生说的是哪里的话,我阿兄昔日蒙你教导,又多得你相助,其他的事与你有何干系。儿女之情,做媒人的难道还要包他们夫妻恩爱一生不成。先生仁厚,你待楚家的好,楚家上下铭感五内,岂敢有怨。”楚昭会说话,说得卫九不禁抱拳,“是我卫家女没有福份呐!”
  可不是没有福份,楚毅之是什么样的人,楚家人现在又是什么样子。
  “各人自有各人的命数,甲之蜜糖,乙之砒霜而已。先生看我楚家好,觉得阿兄好,只是先生一人的想法罢了,别人怎么想,怎么看,亦非人所能改变。还请先生勿再介怀。”楚昭如此宽慰卫九,卫九心下的感慨就更深了。
  只是木已成舟,楚毅之如今也不在了,楚昭不念旧怨,已叫他感激。
  “先生里面请!”楚昭请卫九先生入内,卫九作一揖,还是走了进去。
  楚昭待士以礼,叫来之前心有忐忑的卫九松了一口气。楚昭呢,礼数周到地请卫九入内,之后闲谈了几句,问起了青州如今的情况,卫九有何高见。
  “冒昧一问,刺使对世家是何态度?”卫九也是直言之人,如此直问,楚昭道:“先生觉得呢?”
  不答而反问,卫九沉思了一会儿道:“未见刺使之前,但闻刺使所为,略觉刺使对世家不喜,但是,冀州,雍州,兖州之吏,却非不用世家。今刺使待我礼遇有加,刺使对世家无恶意,只是也容不得世家独大。”
  楚昭笑着摇摇头,“先生只说出了其一,未尽其二。我在京城之时,对世家确实不喜。为何一个人生来就要为一个姓氏所定,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凭什么?天子之元子犹士也,天下无生而贵者也。继位以立诸候,象贤也。”
  “为官为吏,皆为百姓,以一姓而定人的能力,以一姓而叫有能者不能出仕,就凭世家们说了算?”楚昭言辞犀利,卫九一顿。
  “我阿兄能力如何,想必再没有比先生更了解的人,可我阿兄是怎么样做上御史之位的?我阿兄于御史大夫府时,熟记御史大夫府上的所有记载,户籍,山川河流,无一不知。比起御史大府中尸位素餐的世家们不知好了多少倍,若无我阿舅,若无卫先生相助,我阿兄也不过是依然是一个小小的文书罢了。”往昔之事,楚昭记得清清楚楚,想必卫九先生也记得。
  卫九轻轻一叹,“所以刺使行科考之制,是要给天下人一个公平的机会,不管是世家,寒门,刺使大人只让能者,心存百姓者为官。”
  “原就该如此不是?为官为吏,但为百姓,有能者,而治下百姓,实为官当尽的本份。我不过是把这些事情落实了而已,有什么不对?”楚昭又问,卫九说不出话来,能什么不对呢,只是楚昭所为,破世家的袭断,毁了世家的利益,世家所不容罢了。
  “刺使纵有此心,亦不该急。”卫九提醒了一句,楚昭道:“我不急,先生看我几时和世家们动过手,但凡他们不惹我,我也不会惹他们。反之,他们若是做了什么不该做的事,我自然不会手下留情。”
  “卫先生大才也,不知先生是否愿意帮我,帮我一起安定天下,让天下所有的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楚昭要问的,卫九要问的,各自都问完了,楚昭此时开口相邀,也是给足了卫九面子。
  卫九一眼看向韦尚任,姜参,齐淮,他所认得的就这么几个,其他的都是一些年轻的面孔,再年轻又如何能比楚昭呢。
  “愿为刺使尽犬马之劳!”卫九表态,一拜,楚昭一笑,“好!”
第137章 闲事逗侄
  冀州再得卫九归附,楚昭又提了姜参引荐的一位弟子,也算是小有名气的儒士,寒门出身,姓吴名用。名字叫吴用,人却很有用。
  楚昭见过人之后,即让他往梁州去,掌梁州的大权。
  梁州在徐禹将世家搅和一通,无世家可立之后,于百姓却小有口碑。要想让梁州的百姓心都向着他们,不懂百姓疾苦的人怎么成。
  吴用,年四十,原是贫家子出身,蒙姜参收为弟子,多年来虽为一方小吏,为百姓殚精竭力,一腔为民之心,却无用武之地。
  楚昭让他写一篇关于梁州的策论,再召其问对,终是决定让他成为梁州的头头,她只给了吴用一点要求,安定住梁州百姓的心,不能叫梁州再起反复。
  值于此时,休战而已,虽然不再真刀真枪的砍了,也不等于无所事事了。
  楚昭和郑通一通密谋,郑通这善打嘴仗的人即往徐州去,先把徐州的民心给煽动起来。
  柴太尉的丰功伟绩就不必说了,京城京城守不住,立了一个皇帝反倒把人家项家一族弄得都全死光了,青州,老地盘了。但是他却趁冀州倾两州之兵对抗匈奴时,派兵来打冀州,如此小人行径,可耻,可恨。
  想想京城的百姓,被他那么一弃跑了,京城成了什么样,是,虽然说徐禹是不伤百姓,难道百姓就没有丝毫的损失了吗?
  青州就更不用说了,想打冀州不成,反倒失了柴家世代经营的地盘。
  徐州啊,你们既不是京师,又不是人家的地盘,你们真的确定要跟着柴太尉,不怕万一再叫徐禹打了过来,柴太尉又跑了?
  郑通跟楚昭商议吧,先夺徐州,扬州,把柴太尉这个喜欢背后搞事的先解决了,一心对付徐禹倒是没什么难度。
  儿歌,顺口溜,全往徐州撒去,徐州街头巷尾的都响起了说柴太尉跑得比兔子还快的歌谣,气得柴太尉都快吐血了。
  吐血又怎么样呢,你都做出了那样的事,还怕人说唱啊!
  有心想把那些唱歌的人都捉起来,捉不过啊,实在太多了!
  “捉一批人,杀鸡儆猴,我就不信见了血,他们还敢唱。”柴太尉在失了青州之后更是显老,此时恶狠狠地撂话,真是气疯了。
  “祖父别犯傻,他们既然往各城散播谣言,就是要我们乱,只要我们乱了,杀了人,失了民心,到时候徐州便可不攻自破。”柴景行来,听到柴太尉的命令立刻劝住。
  柴太尉道:“我们有两州,扬州兵马跟徐州之兵,将近十万,难道我们还会怕她一个楚昭吗?”
  “祖父,我们十万兵马,真正能用的不到一半,想想徐禹,徐禹先时又何尝不是有十万之兵,结果呢,梁州不保,若不是徐禹拼尽一切拿下了荆州,据荆州的天险而守,徐禹早已落在了楚昭之手。”柴景从来不敢小看楚昭,尤其楚昭竟然能灭了匈奴,擒了匈奴两万人,还能打退徐禹,夺青州。
  或许一切都在楚昭的预料之中,她早有准备。再有准备,实力才是决胜一切的根本。
  原本的楚昭只有冀州和雍州都能同时对抗三方合击,如今最大的威胁匈奴已被楚昭打得没有还手之力,徐禹在梁州之战损失惨重,暂时不会动,他们不动还好,若是动了,楚昭就会不客气地夺下徐州,扬州。
  “你在扬州经营了将近两年,难道就没有能力和楚昭抗衡吗?”柴太尉从来没有这样狼狈过,他直问柴景,柴景道:“柴家世代经营的青州,不是也不能和楚昭抗衡吗?”
  “你放肆!”柴太尉被掀了老底,都要气死了。
  柴景道:“祖父何必如此动怒,孙儿只是照实说罢了。扬州虽被孙儿收拢了,皆是以利而合,非愿皆听孙儿的调令,与楚昭对抗,他们是不会愿意的。”
  “想要偏安一隅,打的好算盘,楚昭会容吗?”柴太尉一言道破一群人的那些心思。
  柴景道:“总要一试,没有试过,谁都不会愿意放弃的。”
  大实话一句,柴太尉再次都盯着柴景,“先时我与你说过让你娶楚昭,楚昭想要徐州和扬州也可以,只要你们成亲。”
  “祖父!”柴景皱着眉头喊了一声,柴太尉道:“楚昭的孝期将过,她的婚事必成为万人瞩目,就算她占据大半江山,难道她就不嫁人了?楚家就不需要一个男人来主事?”
  “如果我是她,凭她如今的地位,我也不会接受你这点要求。”柴景道明猜测,柴太尉道:“我只问你想不想娶楚昭,如果你想,其他的事情交给我,我一定会为你达成。”
  柴景怎么说,他合上了眼,露出了疲惫,许久才道:“祖父,我孝期未过,这些事暂时放着吧。”
  看了看柴景,柴太尉道:“我让你三番两次和楚昭接触,看来你很了解楚昭,既然这样,娶了楚昭不是比你娶别的人更好?”
  “祖父!”柴景大声喊了一句,“自小你教我所谓的世家风骨难道是假的吗?你一心一意钻营,为此失去了仁义,令柴家为天下人耻笑,现在你还想要让我成为跟你一样的人吗?”
  “我做的一切,汲汲经营,为的是谁,难道是我一个人吗?我是为了柴家,为了你。你现在竟然说出这样的话,我不信你难道就真的对那九五至尊的位子没有动心!”柴太尉几时这么被人指着鼻子骂过,骂他的还是他唯一的孙子。
  “纵有心动,也该光明正大,否则就算得了天下,也守不得这天下。祖父觉得自己没错,为何祖父会沦落至今?若不是孙儿早早来了扬州,如今我们早被徐禹与楚昭所除。”柴景明白,有些事情再心动,若是其身不正,何以立世为人。
  柴太尉气得上气不接下气,指着柴景道:“你现在是觉得我是累赘了?本事大了,竟然敢看不起我了?”
  “孙儿不敢,只是祖父所为,孙儿不敢苟同,还请祖父从今往后,莫再说与楚家联姻一事。”柴景只是想要点醒柴太尉,无心要把柴太尉气死。
  “我要做什么,不做什么,还轮不你来指手划脚。”柴太尉哪怕到了今日也依然听不进柴景的话,他不觉得自己哪里不对。明明有办法可以尽快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为什么还要费心去拼杀。
  柴景如何能想到,曾经叫他敬佩且引以为傲的祖父竟然会变成了这样。
  他满心的失望无处可诉,更无力改变柴太尉的打算。
  深深吸了一口气,柴景似是垂死挣扎一般道:“还请祖父念着我柴家如今所剩无几,万事留一线。”
  柴太尉不原再对柴景说些什么,挥手打发他离去。
  柴景无奈,只能离开。闯过之后,凭着自己的能力打下一地,柴景才会知道,哪怕楚昭是小娘子,她能有今天靠的是自己,往后,也不会再靠别人。
  只这天下,不知会变成什么样子?柴景身陷其中,如何也看不明白。
  相比这两年的忙碌,楚昭是偷得浮生半日闲,正在府里逗着说话越来越利索的楚宸。
  “姑姑,姑姑,祖母让我背书,以前你都背过书吗?”小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说出的都是一些千奇百怪的问题,楚宸倒是还好了。
  “背过啊,不仅我背过,你阿爹也一样背过。”楚昭专心陪小孩子玩,正手把手教她玩泥沙呢,姑侄两的双都沾满了泥,阿醒有心训一句,楚昭又不同往日,如何训。
  “以前阿爹也教姑姑玩过泥沙吗?像现在这样?”楚宸是个善于举一反三的乖宝宝,瞧这一下子就问出问题来了。
  楚昭道:“当然没有,你阿爹可爱干净了。不过呢,玩泥沙有玩玩泥的好处,你瞧,咱们做起的城好看吗?”
  玩泥沙那也不仅仅是玩泥沙的,用泥水堆成一个城的模样来,一眼看过去,楚宸笑得咯咯作响,指着这个很是稀奇不懂的东西道:“城是什么吗?”
  “城啊,就像是我们的家,看,给我们挡风挡雨,叫我们阿宸不会被风吹雨打到的地方。”楚昭用那浅浅易懂的言语教着楚宸,楚宸道:“那阿宸以后要住在里面吗?”
  住里面,当然是住不成的,楚昭道:“你想住里面吗?”
  楚宸看了看泥沙堆成的城,又看了看自己,“没有床,没有祖母也没有姑姑,阿宸不住里面。”
  一句童言童语逗得楚昭笑了,“对,我们阿宸不住里面,不过,可以让一些人住在里面呐,以后我们阿宸每天都来看看,这里面的人听不听话,阿宸看看这城里有没有什么要添的东西,比如阿宸刚刚说的床,桌子,椅子。”
  “哦,可以往里面添东西!”楚宸被提醒,眼睛发亮地说。
  楚昭点点头,“嗯,可以添,来,我们捏个小阿宸放进去里面。”
  拿过一团泥巴,楚昭教楚宸怎么捏人,没一会儿的,一个胖嘟嘟的娃娃就显出来了,楚宸还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娃娃呢,十分惊奇,“姑姑好厉害,姑姑好厉害!”
  楚昭笑了,“我厉害吧,这个呢,就是阿宸,像不像阿宸呢?”
  被问的楚宸板着一张小脸仔细地看起楚昭手里的娃娃来,像不像,这对她来说是个大问题,“阿宸看不到自己,不知道像不像。”
  再次逗乐了楚昭,楚昭点了点楚宸那脸,“之前不像,往阿宸的脸上抹上泥巴不就像了吗?可不是一模一样。”
  被抹脏了脸,楚宸虽然看不到,盯着楚昭学着钟氏道:“姑姑不乖!”
  话风转得太快,楚昭都被口水呛到了,指着楚宸道:“不要学你祖母说话,不然我告诉你祖母,让你祖母给揍你哦。”
  楚宸想了想道:“姑姑也会被揍。”
  真是基因强大啊,那么小就不好忽悠了,楚昭哼哼几声,“你祖母可不会揍我,但是一定会揍你的。”
  毕竟还是太小,再聪明楚昭也骗得过去啊!自小挨的打都是出自钟氏之手的楚宸一听楚昭这么强调就有些拿不准,嘟起了小嘴,都弄不明白为什么会挨打了。
  忽悠了小朋友一枚,楚昭毫无压力,“是不是不想被祖母打啊?”
  明明是她带人小朋友玩泥巴,还抹了人小朋友一脸泥,这会儿又扮了好人来哄小朋友。作为旁观者的阿醒止不住翻了个白眼,想不透楚昭的恶趣味。
  “姑姑!阿宸不想挨打!”楚宸很明确地说出来,楚昭道:“那跟姑姑走吧,跟着姑姑,祖母也不会打你啊!”
  楚宸一想也是哦,伸手要牵着楚昭,“姑姑,阿宸乖,跟着姑姑!”
  萌萌哒的小朋友啊,还那么乖,楚昭爱死了楚宸的小模样,牵着楚宸的手啊,“这是你的城嘛,往后阿宸要记得来看你的城,喜欢什么都只管往里加,你看一看里面缺什么东西,什么时候里面的东西都齐全了,姑姑会奖励阿宸。”
  奖励啊!楚宸想到了每回楚昭给她的奖励,盯着看她和楚昭一起做好的城,“添什么东西都可以吗?”
  “可以,你就看看我们家里有什么,有什么你就往里面添什么,你要是不会做呢,就像姑姑刚刚给你捏的小娃娃,姑姑让个人来在你捏,你只要看缺了什么,好不好?”小朋友嘛,从小就学会思考观察,将来才不会吃亏。
  楚昭要做的就是从现在开始引导楚宸,建这样一座城,何尝不是对楚宸的锻炼。她没有规定时间,只是给楚宸住了一个方向,楚宸会发现什么,添加什么,谁都不知道。
  “好!”这是没有压力的事,而且今天跟楚昭玩还是挺好玩的,楚宸答应得十分爽快。
  “好,真乖!”楚昭亲了楚宸的小脸蛋,楚宸眉开眼笑的。很是喜欢楚昭这样表示亲近的动作,偎进楚昭的怀里唤了一声姑姑。
  楚宸从小跟钟氏长大,虽然楚昭有时在外征战,每次回来都会陪着楚宸,相比起钟氏来,楚宸更喜欢跟楚昭在一起。
  “好了,今天的城先建成这样了。走,我们先洗手,洗完手之后呢,我带我们阿宸去吃好吃的。阿宸想要吃什么?”楚昭牵起楚宸的手,姑侄俩往一边走去。
  “吃绿豆饼,阿宸喜欢吃绿豆饼。”问起喜欢的东西,楚宸话说得更溜了。
第138章 太尉来访
  “报,刺使大人,柴太尉递拜帖,欲至冀州与刺使大人议和。”偷得浮生半日闲,没想到柴太尉突然递了这样一个帖子来。
  楚昭命人将帖子拿来,翻看了看道:“既然柴太尉有心议和,而且还是自请到冀州来的,岂能不扫榻相迎。”
  “是!”既然是要扫榻相迎,就是许了柴太尉进冀州了。
  楚昭答应得爽快,徐州那里听说了柴太尉要去和楚昭议和,被楚昭逼得从青州逃出来的人焉能噎得下这口气,只是柴太尉一意独行,更由不得他人左右。
  无论如何,当世之世族,早已形成了以柴太尉为首的局势,哪怕柴太尉先丢京城,又失青州,比起楚昭来,世家们还是更愿意投奔柴太尉。
  所以哪怕是为了装门面,柴太尉前来冀州,楚昭还是亲自相迎,以示对柴太尉的恭敬。
  只是才跟柴太尉接触上,话还没说两句呢,一支箭划空而来,朝柴太尉射去。
  “太尉小心!”柴太尉身边的侍卫警惕地将那支箭打落,层层侍卫将柴太尉护住,冀州一方全都顿住了了。
  “刺客是那里,追!”柴太尉的人看到不远的一个刺客指着要追,又一支箭射出,将那奔于屋顶的黑衣人给射杀下来了。冀州熟悉的墨衣军装出现,很快将被射成重伤的刺客拿下,韦尚任道:“将他下巴卸了,别让人服毒自杀了。”
  “咔嚓”的一声,正准备自杀的刺客叫人卸了下巴,肩上有伤,下巴给卸,想死也得问问楚昭答不答应了。
  至于楚昭呢,早就拿起了射落的弓箭,越看越是熟悉。
  “你们冀州居心叵测,我们太尉有心议和不惜以身犯险,没想到你们竟然真的想要杀我们太尉,难道你们就不怕天下悠悠众口吗?”柴太尉身边的人义愤填膺地叫喊着。
  楚昭呢,拿着那箭头嗅了嗅,那边章玉成已经在安抚义愤不平的太尉部下。不想那人竟然喝了章玉成一句,“羞与寒门为伍。”
  靠,这是在打冀州的脸。楚昭终于是回过神来,“既是羞与寒门为伍,阁下就请离开冀州吧。我冀州皆是寒门之士,容不下你这世家傲士。”
  之前楚昭不说话依然叫人注意着她的一举一动,如今她一开口就是护短的话,柴太尉打官腔道:“你虽为一方大吏,毕竟还年轻,切不可让人糊弄了。”
  得,这还挑拔离间起来了。楚昭笑了笑道:“我用人,向来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况且无缺并无不敬于太尉部下,反倒是太尉的人出口伤口,这就是世家之风?”
  “你冀州刺杀我们太尉在前,还说什么世家之风?”适才喝斥章玉成的人已经叫喊了起来,楚昭冷笑一声道:“你有什么证据证明,刚刚刺杀太尉的是冀州的人?”
  “怎么?都说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我家太尉一路无事,才进你冀州便遇刺杀,不是你冀州所为,是何人所为?”
  “箭阵!”楚昭一声令下,重重墨军立起了弩弓,直对着柴太尉一行人,吓得那刚刚还一副高高在上模样的人脸色一白,柴太尉目露凶光,“你这是要做什么?”
  “不做什么,只是想告诉太尉和你的部下们,我要杀太尉用不着暗杀,就太尉带的这点人,我要取太尉的命易如反掌。我楚昭虽是女子,向来敢做敢当,我要杀太尉,必然光明正大的杀,犯不着用那见不得人的手段。”楚昭摆出了阵势,道明了太尉在她眼里的地位,“太尉觉得,我这箭阵如何?要杀你用不用来暗的?”
  柴太尉能昧着良心说话吗?楚昭这个箭阵,用的还是弩弓,弩弓一出,他们想飞都飞不掉。
  “况且,我为何要杀太尉。太尉既是来议和的,冀州与徐州,扬州兵力之悬殊,难道阁下没数,柴太尉心里没数?我既然可以夺了青州,再夺下徐州亦非难事,何必用这小人的手段?”楚昭一句一字,在情在理。“小人行径,但为天下所知,人尽唾骂,我冀州如今形势大好,我还不至于自毁长城,蠢到如此不可救药的地步吧。”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刺客用的箭头竟然跟当初杀死我阿兄的暗箭,一模一样。”楚昭将拾起的箭亮出来,也从怀里拿出了另一支箭头,同样的黑色,形状似羽,有别于一般的弓箭。
  “难道我阿兄还是我杀的不成?”楚昭将东西摆了出来,再问一句。
  楚昭杀楚毅之是万不可能,韦尚任已经上前来拿了两支箭头对比,当真是一模一样啊!
  “真的是一样的箭头,与前刺使大人被暗杀用的箭头是一样的。”韦尚任之言,再传于众人之手查看,纷纷证实这两个箭头的模样。
  “不过,也有点不一样的地方,我阿兄中箭,箭上是抹了剧毒,那人是存了心要我阿兄的命,但是射杀柴太尉的箭头上却是什么都没有,而且射来的准头,看起来倒是不像想取柴太尉命的意思,这样的暗杀可真是有意思啊!”楚昭的话音刚过,柴太尉已经看向了楚昭,“这么说来,看来是一场误会啊!”
  楚昭道:“我倒是希望是一场误会,还好杀手被擒住了。我阿兄被暗杀之后,只了这个箭头,再无线索。数年了,我一直盼着这个刺客再出现呢,如今总算是盼到了。”
  目光落在那已经动弹不得的刺客身上,韦尚任自请道:“事关两方议和,这个刺客交由我来审吧。”
  “好,一切有劳韦先生了!将人押入大牢,严加看管,此人若是有半点闪失,我唯你们是问。”楚昭冲墨军的头领下令,首领作揖,“娘子放心!”
  刺客就那么被拎下去了。柴太尉额头挑了挑,楚昭道:“柴太尉,你请吧。”
  “请,请!”楚昭如此善于观察,叫柴太尉心中一紧,他终还是小瞧了楚昭啊!
  “至于这位。进我冀州,辱我冀州官吏,逐。”一个逐字是冲着跟章玉成撂话的人说的,她才一说,墨军已经架起了那人,那人大惊,忙唤太尉,太尉。
  楚昭呢,冲着柴太尉道:“太尉是想留在冀州还是想一道离开呢?”
  光明正大的威胁,也是让柴太尉选择。柴太尉道:“你且回徐州等着吧,往后万不能再失言。”
  自己给自己找了个台阶下啊!楚昭也不说破,一个眼色过去,墨军已经架着人离开了。
  一个一心护短,一个呢,为所盼而退让,两人高下立见,柴太尉脸上阵阵发烫,心中暗恨,楚家啊楚家,竟然敢辱他至此,总有一天,他一定会讨回来的。
  “太尉,请!”楚昭微微一笑,盛情地招待柴太尉,亲自送了他到驿站,命人好好照顾柴太尉,也要好好地保护柴太尉。
  这才回了刺使府,姜参与柴太尉素有旧怨,楚昭的高层们都随姜参在议事堂候着了,见了楚昭纷纷见礼,“刺使大人。”
  楚昭挥挥手,自在一旁跽坐下,让他们也坐下。
  “你们看柴太尉是来议和的吗?”楚昭向来都是那么直接的。
  “议和是假,探底是真。只怕更有中伤冀州之心。”直言的是齐淮,楚昭一笑,“昔日得见柴太尉一面还是在我舅母的寿辰上,那时因我与世家小娘子吵了几句,他还叫我去问话,一恍多年,物是人非。曾经高高在上的柴太尉啊,没想到竟成这副模样。”
  如此感慨,又何尝不是对于柴太尉的失望。
  “刺使令太尉入冀州,究竟何意?”还是姜参问出了众人心中的疑惑,当初楚昭应下了柴太尉到来的事才告诉他们,木于成舟,事未议而定。
  楚昭微微一笑,“柴太尉有心议和,未议而拒,岂不是要被扣一个好战之名。天下九州,冀、雍、青、徐、豫、扬、荆、梁、兖,今有五州已在我们之手。眼下我们最需要的是什么?”
  这一句问住了在场的所有人,就是姜参也是答不上来。
  “民心!西周之明,为定民义,为灭商而寻一个绝好的理由,周立而提出敬天保民之说。天下之天下,非一人一姓之天下。不可因得天下而罔顾百姓,轻贱于民。百姓虽然不懂太多的道理,谁对他们好,谁真将他们放在心上,他们总会明白的。欺民之人,民必反之,君为舟,民为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得民心者方能得天下!”楚昭一言落地,如姜参等人已经沸腾了,“好,好一句君为舟,民为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激动之余,姜参竟然已经跪下了,“爱民之心,洞察通透,唯刺使大人一人而已。”
  其他人也是一样的,楚昭呢,“这么说,诸位是决定上我的船,不会中途要换了?”
  突然说到换船,这是什么的情况?顿了半响的人们终于是有人反应过来了,不会,不会吧。楚昭可是女子,女子哎!
  “诸位想清楚了,若是诸位觉得我那想法不为诸位所容,诸位要另寻明公自请,反之,五州已落于我手,天之势,无人可以挡我。我为人如何,待诸位如何,想必没有人比诸位更清楚。”楚昭说来,还是叫人心服的。
  如章玉成,刚刚不过是受人喝了一声羞与寒门为伍而已,楚昭是怎么护短的,柴太尉又是怎么丢弃了帮他的人。
  是以章玉成丝毫不犹豫地跪拜道:“愿随娘子安邦立国!”
  不再唤刺使,而是唤了娘子。刺使为官阶,皆可替换,但是唤了一声娘子,便是认定了楚昭啊!这其中的差别聪明人都明白。
  “天下已乱,世家垄断欺压百姓,娘子虽是女儿身,亦有为天下百姓之心。我姜参不过是一介酸儒,不管什么男人女人的差别,只要此人心怀天下,吾必随之!”姜参的一片雄心都叫楚昭给挑起了,不说楚家起势之时于他有救命之恩,就楚昭这个人,除了女子这个原因之外,根本无从挑剔。
  当然反之也可以说,既然楚昭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