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昭华女帝-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楚昭道:“师母也是为了先生好,茶喝多了晚上睡不着,先前我可是刚做好了茶具就给先生送了一套,先生日喝夜也喝,连着几宿不睡,师母这才将工具收了起来,不许先生用的,怨不得我。”
  “通直先生好福气,好福气啊!”韦尚任这一语双关,倒叫姜参装不出生气的样子来。
  妻子关护他的身体,徒弟有了好东西不忘孝顺于他,可不是好福气。
  “任重的福气也不小啊,端看任重要不要了。”姜参又何尝不是一语双关,楚昭倒是豁达地道:“先生,此时让韦先生选择还为时过早,咱们冀州的风光景致,韦先生还没看完呢,看完之后,想必韦先生必有决断。”
  楚昭说得笃定,姜参点头道:“说得极是,说得极是,是我着急了,着急了。”
  “上回带你去万书楼外面转了一圈,万书楼里头的书你还没看过呢。我啊,其实还想集百家之事,修一些百姓可读的书。”姜参丢开了之前的话题,转到了自己的志愿上。
  “修百姓可读之书啊,这可不是小事。”韦尚任一听便想到了难处,姜参道:“自非易事,故而须有明君相辅,此事若成,非利于一世,而是千秋万代呢!”
  流传千古,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啊,韦尚任也不能免俗。
  “通直先生有方向了吗?”韦尚任被姜参勾起了兴致,追着姜参问,姜参道:“说到这里啊,阿昭的想法比我更成熟,阿照,你与任重说说。”
  又被拉进来露脸的楚昭笑眯眯地道:“既是启蒙之书,自是越简单越好,包裹万象,世间常识,如日月星辰,风雨雷电,皆为天象。亦可归类,天文,地理,人事,百物。叫人朗朗上口,可开民智。”
  韦尚任之前跟楚昭打交道少,待听到开民智这话时,连连点头,“百姓愚昧,皆因不开民智。世家自诩高人一等,皆因藏书万卷,非百姓可比。”
  楚昭点头,“正是,所以我建了万书楼,望将来能集天下名书,让天下的人都可以看所有的书,集天下人之智慧,开创一个前无古人之盛世。”
  一番雄心不逊于男儿,韦尚任甚是称奇,“难怪昔日大将军总说有一个好外甥女,当初以为不过是拳拳爱护之心,今日一见,方知大将军有识人之明。”
  提到钟郁,楚昭的笑容微敛,不过还是不曾失礼道:“先生谬赞了。”
  韦尚任摆手道:“我向来有什么说什么,从不刻意奉承。也罢,冀州意建万世之功,为百姓,为后世,若能尽我一份心力,亦是我荣幸。”
  这是,这是同意留在冀州,帮他们了?突然掉下来的果实砸得楚昭一愣,姜参笑呵呵地道:“放心,若非他们一心为民,我也不会留在冀州这么多年。”
  被柴家赶尽杀绝的事,姜参丝毫不提。这种黑历史,此情此景在姜参帮忙的情况下,楚昭不能捅的。
  所以,楚昭只能站起来再作一揖,“必不负先生之信任。”
  韦尚任亦起身朝楚昭作一揖,作完之后,在场的三人都觉得不对劲了,这,这楚昭是小娘子啊,他们这得遇明君是个什么情况……


第119章 柴太尉动

  后知后觉不对劲的三位果断地将这段黑历史掀过,接下来,楚昭很自觉地回去请楚毅之过来,正式邀请韦尚任在冀州落户。
  从此,冀州又多了一位名满天下,且忧国忧民的能吏。
  已经打了许久主意的衮州,终于在此时成功归附冀州。朱家人从冀州逃回,很快又收拢了一群人马搅得衮州天翻地覆,楚毅之放任自流,直到衮州传来的求救信,楚毅之光明正大地带兵进驻衮州,迅速平定了朱家的叛乱。
  随后,在朱家的人被捉被杀后,衮州之乱算是平了吧,楚毅之非常干脆地带兵撤回冀州,随后四王的死讯传遍九州,刚刚太平下来的衮州再次陷入了慌乱,衮州的官吏再次垦请楚毅之带兵驻守衮州,衮州一切军政大事,但听楚毅之调遣。
  被人求着拿权和自己夺权,那是完全不一样的。比如楚毅之一行刚进了衮州啊,立刻受到官民的一致拥护,楚毅之要收地,颁布他的条令,没人敢质疑。
  然后,楚家的门坎都快叫有踏破了,上门求娶楚昭的人,一波接一波的,拦都拦不住。
  上门想跟钟氏打探消息的,钟氏一律以家兄刚丧为由拒绝得理所当然。楚昭冲她娘竖起了大拇指,这么理直气壮的理由,不用怎么行呢。
  为舅舅守孝什么的,似乎,也不是很合理啊!
  有人提出了疑问,钟氏极不客气地道:“我自小蒙阿兄抚养,阿嫂教育,我一双儿女亦受兄嫂之恩,如今他们遇难,死得何其冤枉,万幸贼人已死。若是他们二人不愿为之守孝,也别当我儿女了,哪里凉快哪里呆着去。”
  一番话落,既显出了楚家对钟家的感情,也表明了钟氏的强势。
  倒是楚太夫人气极地问道:“你让两个孩子为你兄嫂守孝,又是置我于何地?”
  “说句不敬的话,没有阿家,大郎和阿昭都能活得好好的,没有阿兄阿嫂,他们两个早就死了。”钟氏显然因钟郁一家之死受到太大的刺激,再不愿忍着楚太夫人了,楚太夫人也是没见过钟氏这副恨不得跟人鱼死网破的模样,以前怂的人,现在就更怂了。
  “阿昭年纪还小,欲求亲者,待三年孝期满后再来。”钟氏一言,将所有求亲的人都打发了,楚昭松了一口气,又有些担心钟氏因钟郁之死而一蹶不振。连着几天没往外跑,就窝着钟氏的身旁。
  自打来了冀州之后,楚昭何时那么乖过,钟氏一眼就看出了楚昭的担心。
  “你放心,你阿舅跟舅妈的仇,你都为他们报了,阿娘没什么过不去的,只是没想到京城一别竟成永别,一时心里难过。”钟氏一下下地拍着怀中睡得跟小猪一样的楚宸,跟楚昭轻声地说。
  “外面的事多,你要帮着你阿兄我知道的,我有大娘在,别担心。”钟氏还哄了楚昭,楚昭抱住钟氏道:“阿娘,你可我们家的主心骨。”
  一句话逗乐了钟氏,“什么主心骨,你和你阿兄,个个的主意都比我大。”
  “那不一样!我们有再大的主意,那也是因为阿娘在这里,不管我们做什么,回过头一看,阿娘都在后头给我们把着关。”楚昭挨着钟氏,“阿娘,你要好好的!”
  “好!我会好好的,我还没给你挑到如意郎君,没看到你下半辈子过得开开心心的,阿娘又怎么舍得让你和你阿兄活得孤苦。”钟氏拍拍楚昭的头,楚昭一听笑了。
  “对啊,将来你还要儿孙满堂,让阿嫂给你生一窝的孙子,阿娘就像教我跟阿兄一样教他们,让他们将来都能肆意地活着。”
  想要肆意,何其不易,楚毅之楚昭都在为这两个字而努力,这条路会很难,再难,他们都会坚持地走下去,绝不回头。
  在楚毅之成功拿下衮州之时,柴太尉掌控了京城,乃至整个豫州,立下大皇子的长子项衍为帝,在柴太尉明显势大之时,竟无一人反驳。
  “柴太尉这是要挟天子而令诸候?”冀州听闻此讯时,楚昭就想到了曹操,挟天子而令诸候便脱口而出。
  “可不是挟天子而令诸候,不过,柴太尉是如何一家独大的?”楚毅之同意楚昭的说法,疑问也随之而来,京城中虽然齐相已死,死的也只是齐相而已,齐家的儿孙,几个有本事的都还活得好好的,更别说其他的如楚、韦、卫、姬、这些世家。
  “拳头够大,只会动嘴皮子的世家,谁抵得上?”楚昭一语道破其中的玄妙。
  “我更好奇的是,柴太尉哪里来的足以压制那些世家部曲的兵?”楚昭捏着小下巴想不透,随后与楚毅之异口同声地道:“徐狗子!”
  兄妹俩一同走到舆图前,仔细看,“梁州在这里,若是跟徐狗子说好了,他帮柴太尉拿下京城的控制权,江南之地尽归徐狗子所有,他只要中间一片,以豫州,徐州,青州。”
  对,平分地盘,有什么比共同的利益更能让人合作的。
  “不会吧,徐贼不是最恨世家的吗?”一听他们兄妹的猜测,立刻有人表示疑问。
  “徐狗子再恨,难道他手下的人就会眼看着这么好的分地盘的机会溜走了?”楚昭说话,这个还真是说不准。
  楚毅之道:“如果是这样,那么梁州的兵马如今应该都放在了豫州。”
  “正是我们拿下梁州的最好机会。而且,徐狗子一直都标榜与世家为敌,一心只为百姓的样子,若是此时梁州有传言,徐狗子欲向世家靠拢,而得天下……”楚昭已经接过楚毅之的话,甚至还想出了把局面搅得更浑的主意。
  楚毅之嘴角抽抽,楚昭似乎生来就对舆论就有着别人所没有的天份,已经见识过楚昭靠言论而争取雍州百姓,兵不血刃拿下雍州的局面,此时的楚毅之完全没有阻止楚昭之意,而是挥手道:“你去办,你去办。”
  想怎么办就怎么办,总之越快拿下梁州越好。
  楚昭明白楚毅之未出口的话,给了楚毅之一个你放心的眼神,楚毅之拍了拍脑门。
  “梁州一仗,我领兵前去,你在后面负责军需。”楚毅之再次叮嘱楚昭,楚昭非常干脆地道:“阿兄你放心去吧,我一定把事情都安排好了。”
  既然要对梁州发动攻势了,徐州这无主之地又怎么能放过了。想要三天分天下,柴太尉打的好算盘,也不问问她同不同意。
  卡住了徐州,让青州与豫州不能相连,这样一来,呵呵,柴太尉一定气得半死。
  “徐州,诸位谁识得徐州的哪些郡守?”楚昭补问了一句,作为已经知道楚昭行事套路的姜参道:“有几个是我的弟子。”
  楚昭一脸惊叹,“我还有师兄吗?我不是你唯一的入门弟子吗?”
  被掀了老底的姜参深吸一口气道:“你是唯一的入门弟子,难道我就不能有几个记名弟子了。”
  收获楚昭你可真坑的眼神,姜参嘴角抽抽,忍了半天才忍着没对楚昭动手。楚昭道:“那就烦请先生去一趟徐州呗,不必让他们归附,反正只要别让柴太尉跟徐狗子得到徐州就成,至于别的嘛,要是他们兵不够,我们可以借,而且保证绝对打完就撤,不会占他们的地盘。”
  楚昭这笑得分外灿烂地说。“不为徐州却出兵相助,那岂不是做白工?”
  “哎,凡事不可只看眼前之利,徐州一直都太平顺遂,凡兴兵者,俱为徐州百姓所恶,谁先打徐州,谁就是罪人。我们冀州又不是柴太尉,非要争地盘。我们只不忍百姓受苦,为百姓出力而已,百姓都是实在人,谁对他们好,说了不重要,做才是最重要的。所谓日久见人心,我们不求回报,帮了徐州一回,难道将来有求于徐州,徐州会不帮我们吗?”楚昭努力给人洗脑,听得一众人晕乎乎的,总觉得有哪里不对劲,偏偏又说不出来。
  还是有人想起了楚毅之是如何夺取衮州的,再看楚昭打算发扬光在大的模样,好,实在是好啊!一把手二把手都是聪明人,深谙不战而屈人之兵,再好不过了!
  是以,在豫州即将归于柴太尉的手里时,梁州战事再起,楚毅之亲率兵马攻打梁州,以奇袭而夺下一城,趁胜追击,竟然接连攻破梁州的五城。
  徐狗子听说楚毅之兴兵之时,急忙调回豫州之兵,楚昭于此开始派人往徐州与豫州给人洗脑,柴太尉为夺天下,与乱贼勾乱,意亡项氏江山,其立新君,不过是拿人当傀儡,好挟天子而令诸候。
  柴太尉此人,先帝在时多年居于青州不动,先帝刚死,柴太尉就回京城了,刚好四王又死了,柴太尉狼子野心,没准这天下大乱就有他搞的鬼呢。
  听说这些流言,柴太尉气得都要冒烟了,道:“这些话,这些话都是谁传出去的?”
  “回太尉,并不知起源,但是豫州上下已经传递了,原先有些松动的徐州,如今亦生变了,据闻姜参去了徐州。”
  “姜参!那个老不死的,徐州好几个郡守都是他的弟子,他这是,这是要阻止我出手!”柴太尉气极地挥落面前的杯。
  “早知道,前些年就该杀了他,不该为了那一座铁矿,给楚子韧一个面子,叫他教出了一个楚昭,竟是处处与我作对,还有楚子韧,当初给的铁矿,闹得我与衮王不可开交,若不是衮王以此为要挟,我又怎么会对他生了杀心,以至于,叫楚昭借了探子杀了四王,而将杀人的罪名都往我头上扣下。”
  越说,柴太尉就越怒,又想到了什么问道:“七郎呢?”
  “属下去叫!”听了柴太尉抱怨的人自是他的心腹,没一会儿柴景被请了过来。
  “祖父!”柴景亦曾风闻外面的流言蜚语,见柴太尉的脸色算不上很好,柴景有所怀疑是楚昭所为,却不曾与柴太尉说出自己的猜测。
  柴太尉道:“你与那楚三娘在京城关系匪浅,你们的亲事,你究竟有几成把握?”
  他与楚昭的亲事,一直都是柴太尉一心要促成的,柴景知道,但是,楚昭虽然年纪小他许多,楚昭的心思他却是猜不透啊!
  “祖父,婚姻大事,当父母之命,婚妁之言。”柴景并不是很同意柴太尉叫他引得楚昭对他芳心暗许的做法,还好,楚昭并不为他的容貌所动。
  柴太尉道:“比起钟氏和楚子韧,我以为楚三娘应该更能打动。”
  柴景如何能说,楚昭虽然是个小娘子,却不是一般的小娘子,至少,他跟她打了那么久的交道,楚昭就从来没有像别的小娘子那样露出过羞涩。
  他这一张在小娘子那里无往不利的脸,在楚昭那里却不值一提。
  “七郎,你要知道,以真心换真心,若是楚三娘确实不好打动,你何不给出几分真心。”柴太尉竟然给柴景出了这样的主意。
  听到此言的柴景抬头惊叹地看向了柴太尉,“怎么?有什么不对吗?”
  柴太尉察觉柴景的目光问,柴景道:“祖父看重三娘,因她是楚家唯一的女儿,楚子韧唯一的妹妹,还是因她会制盐?”
  “都有原因。若不是诸多原因加在一起,她又怎么值得我叫你费尽心思。七郎,你伯父,父亲,他们都没有本事,能接我衣钵的只有你。若不是楚三娘的价值大,我又怎么会让你这么多年一直等着。”
  是啊,柴景的年纪,成亲的不知凡几,谁像他到现在都没有定亲。
  “祖父,三娘并非寻常的小娘子。”柴景有心提醒柴太尉,柴太尉道:“能制盐,能练兵,还能设计杀了四王,这样的小娘子当然不是寻常的小娘子,也只有这样的小娘子,才能配得上我家七郎!”
  不错,楚昭是能配得上他,柴景更想说的是,他在楚昭的眼里,未必配得上楚昭。只是这些话,柴景纵然是说了,柴太尉也未必须听得进去。
  柴家是百年世家,而楚家呢,楚昭的父亲是个末流小官,最后还被捋了。在所有的世家眼里,若不是楚毅之的兴起,根本没有人会多看楚昭一眼。他若说楚昭嫌弃他,怕是惹人笑话啊!
  柴景索性不发一言了,而柴太尉道:“你去一趟冀州,无论如何一定要从楚三娘的嘴里要一句准话。”


第120章 楚昭松口

  被打发去冀州的柴景,满腹的心思无处诉说。
  柴太尉今时今日的做法,柴景是不赞同的,借徐狗子之兵力而夺得京城,乃至豫州,却是以扬州和荆州作为交换,这样的交易传了出去,柴家有何脸面。
  还有柴太尉对楚昭的功利,柴景虽然早知世家多有联姻,那也该是两厢情愿,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楚家已经表露了拒绝的意思,偏偏柴太尉依然不肯放弃。
  冀州,冀州,如果可以,他愿意像楚毅之一样,为了家人而拼搏努力,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凡事听柴太尉的指使,不管他愿不愿意,他只能去做。
  似乎,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那个教导他如君子一般,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祖父离得他越来越远了。
  柴景刚进冀州,正逢楚昭下乡查看民情路过驿馆,看到柴景毫不掩饰她的惊讶,“你怎么到冀州来了?”
  能够看到楚昭这样受惊的表情,柴景也就不觉得这一次来冀州有那么难过了。
  “祖父有令,不敢不从。”柴景也不藏着掖着,然后就收获了楚昭一个你祖父可真坑的眼神,柴景竟觉无言以对。
  “你要是为了我们俩的事来,我娘可是说了,我的亲事等我守完三年的孝之后再说。”
  这么直接了当,实在是把柴景想说的话都给堵了啊!可是,柴景轻轻一叹,“三娘就没有想过要嫁个什么样的郎君吗?”
  “像我阿兄这样。”楚昭似是玩笑地说,柴景道:“三娘最看重楚世兄的是什么?”
  “一心一意,永不相负。”楚昭张口答来,柴景有些惊叹地看向楚昭,楚昭道:“柴世兄没有听错,确实是一心一意,永相负。”
  柴景道:“我以为,三娘跟别的小娘子不一样呢。”
  “有什么不一样呢,我还是一个小娘子啊!有小娘子一样的想法有什么不对呢。如果,我非要嫁一个人的话,他能做到像我阿兄一样,一心一意永相负,我自然也会一生不负,刀山火海,我都陪他闯。”楚昭既然说了,也不介意地说完算了。
  “三娘,这样的郎君世间少有。况且,你也不能确定,将来的楚世兄是不是也能做到。”柴景指出楚昭的痴心妄想,也点破了楚毅之将来的路还长着,楚昭早早就下了定论,是不是为时过早了。
  楚昭道:“我知这样的郎君世间少有,所以一直以来我都不怀希望。至于我阿兄,如今他做到了,算是给了我一点希望,若是连他都不能,我不嫁人,证明我没错不是。”
  柴景,柴景完全呆住了,他刚刚听到楚昭说,她不嫁,她不嫁人。
  “三娘,你有那惊世骇俗的念头,是不容于世的。”柴景指着楚昭是痴心妄想,这世间除了出家的小娘子,谁能不嫁人。
  楚昭却不以为然道:“我现在做的哪一样在你们看来不是惊世骇俗的呢?”
  这一句说得真好啊,好得叫柴景完全无法反驳。“我练兵,管一州军政,这些事,有哪些小娘子做到了?可是,我做到了,而且做得极好!既然如此,我不想嫁,又有什么不能的呢。”
  “伯母和世兄不会答应的。”
  “我阿兄答应了啊!他说如果我不想嫁,那就可以不嫁!”楚昭不客气地给了柴景一记戳心的话,柴景接二连三地遭到打击,此时此刻竟然觉得无言以对。
  楚昭很是满意柴景的表现,“所以啊,柴世兄就别在我身上浪费时间了。我不是寻常的小娘子,我要走的路也注定不寻常。我觉得,柴世兄应该娶的是一个贤良淑德的小娘子。”
  柴景,柴景竟然生出了一种气愤,“你觉得我容不下你的惊世骇俗?”
  “刚刚世兄的表现不是最好的证明吗?”楚昭回答,柴景深吸一口气,“我只是从来没有想到,三娘竟然有这样的想法,一时受惊,并不能表示我容不下。”
  上下打量了柴景半响,柴景不像是撤谎,楚昭多看了柴景几眼,“只是吃惊,不是不容?”
  柴景道:“我虽不如楚世兄般能干,心胸豁达未必不如楚世兄。”
  楚昭点了点头,柴景没有说谎,她是看得出来的。楚昭想到楚毅之从不因她满脑子的念头而吃惊,而且还教她要藏好,藏得连钟氏都不能发现。
  她是看柴景一而再再而三地表露求娶之意,人家一个大好青年,她也不好耽误了人家是吧,只好把心中的念头说出来了,没想到,竟然没把柴景吓着。
  行,有点胆量!楚昭抱胸道:“那,世兄现在还想娶我吗?”
  “娶!”柴景说得十分果断,楚昭……
  “我不知我一生能否做到对三娘一心一意,只是在此时此刻,我是真心想要和三娘过一辈子。像三娘这样的小娘子,若是错过了,我会追悔一生。我也觉得,三娘若是不给我机会,三娘也会追悔一生。”柴景十分笃定地看着楚昭说。
  楚昭看着柴景认真的眼眉,竟然又想到了柴景害羞时候的样子,柴景或许对她有一丝的动心,所以他才会在她露出爪子之后明明白白地告诉她,他还是想娶她,想跟她过一辈子,虽然他也不知道他这一辈子能不能做到对楚昭一心一意。
  至于后面那句错过他,她也会追悔一生的话,确实,柴景不仅人长得俊,就是脑子也好使,像他这样的人吧,不多!尤其不会被她的露出的狰狞吓跑的就更少了。
  要是,要是不试试就放弃了,她还真怕自己将来后悔呢。
  一会儿的功夫,楚昭那脑子不知转了多少圈了,柴景也不急,他们都不是冲动的人,凡事谋定而后动,一但下定了决心,将来的路才好走。
  “我就算嫁了你,冀州的兵,盐,都是我阿兄的,我是不会帮柴家的。”楚昭心动了,那该说清楚的事就更要说清楚了。
  柴景道:“男儿大丈夫,要什么就该自己取,靠别人算什么本事。”
  哎哟,这还真是跟柴太尉不一样呢。楚昭勾起了一抹笑容,“你这么想,让你来冀州的柴太尉可不是。”
  “他怎么想,能改变你吗?”柴景问了楚昭一句,楚昭道:“说的是,我做的决定,又怎么会轻易改变呢。”
  柴景沉吟道:“心志不坚者才能被人轻易改变,如三娘般,只怕能叫三娘改变主意的人,世间少有,既是如此,三娘何惧。”
  这是对楚昭极高的评价啊,引得楚昭开怀一笑,“往日不知世兄这么会说话。”
  一句调侃,柴景不知怎么的脸就红了,楚昭瞧得十分趣味,“世兄莫不是还不如我这般脸皮厚,这才说了一句,世兄脸就红了,就连耳朵也!”
  一个未成年人调戏一个俊俏的郎君,楚昭一点压力都没有,柴景咬了咬唇道:“三娘,你是小娘子,如何学得那些纨绔一般。”
  “怎么会呢。我只是说了世兄的表情而已,如何与纨绔一般了?说起来纨绔是什么模样的,不如世兄学来给我瞧瞧,我也好现学现卖。”眨着一双无辜的大眼睛,求指点求指点的样子,刚刚被调侃的柴景抬起头道:“三娘的胆子真大!”
  楚昭摊手道:“我阿娘阿兄从小就这么说我。不过,世兄往后还是真唤我阿昭吧。至于你我的亲事,我得再看看。”
  决定给柴景机会,再叫三娘三娘那满大街都是的称呼,楚昭表示不能忍。
  没想到柴景那刚下去的红晕又再次浮起,楚昭……这样动不动的害羞,真是让人惊讶。
  “世兄稍坐吧,我这有事要去出去。”逗得差不多了,后面长长一条尾巴的部曲还等着她下令出发呢。
  “我陪你去!”柴景自靠奋通。楚昭皮笑肉不笑地道:“不敢劳烦世兄了。世兄此次到冀州的目的算是达到了,不如回去给太尉吃颗定心丸。”
  碰上了绝顶聪明的人就是这样,凡事瞒不过人,柴景道:“既到冀州,岂有不拜见夫人的道理。”
  好借口!如此既可留在冀州,等楚昭回来是吧。楚昭微微一笑,“就此别过,世兄请便。”
  总有一种落入楚昭陷阱的感觉,是错觉吧。
  楚昭没有给他解释的意思,带着部曲下乡去。如今楚毅之带兵在前方交战,她要安定后方,顺便看看有没有什么问题要解决的。
  问题,还真是有。楚昭连走了几个县都发现男丁几乎已经当兵去了,留在家里的都是女人。询问几个县令。
  “凡有战起,男丁入征,家中只留妇儒亦是无奈。”情况都知道,但这是正常的吧,不知楚昭为何突然问起。
  楚昭道:“家中既无男丁,谨防有人趁机作乱,我看不如在各乡村组织女兵自卫。”
  县令们面面相觑,目光落在楚昭身后的女部,好吧,楚昭身后的女部早就练得有模有样了,但是,扩张女兵,此事是不是不太妥当?
  “小娘子是担心乡村空乏无人,有人作乱,所以要练女兵是为了保护女眷的出发点没错。可是,村上的妇儒,未必愿意啊?”
  “愿不愿意的,问问不就知道了吗?”楚昭想到自己正好就在村里,既然心存疑惑,那就问呗。女人能顶半天边,能够正式归于公家,又有钱拿,又不会误家里什么事,楚昭想不出她们拒绝的理由。
  “男儿在外征战保家园,女人在家能顶半边天,为了不叫小人趁虚而入,保护我们自己,也保护我们家中的老人小孩,我意在各村建女兵,往日各家往来,相互帮忙。”楚昭上台一说话,好处说得是一样接一样的,听得下面的妇孺一愣一愣的。
  “小娘子,是不是能跟你身后的女兵那么威风?”楚昭身后的女部啊,每回出巡都是极惹眼的,当然,杀海盗的时候也不弱。
  楚昭没想到这么有人给力地提起她的女部啊!“想要跟我的女部们这样,可要下苦功。”
  “若是能跟小娘子的女部那么厉害,是不是也可以跟小娘子上阵杀敌?”楚昭被这犀利的一问落下一滴汗,不会吧,竟然有女人也想上阵杀敌?
  “咳咳,小娘子!”楚昭好奇地打量那开口的妇人时,三十来岁的年纪,看起来斯斯文文的,还没开口呢,这一旁的县令已经咳着唤了一声。
  楚昭都受到惊吓了,更别说其他土生土长,一直觉得女人是弱势群体,需要保护的士人。
  “上阵杀敌并非小事。像我身后的女部,从我到冀州就着手训练,至今匆匆几年,每日不能懈怠才有的本领。男人上战场不容易,女人更是。”挥挥手,楚昭让那位县令先别说话,她是好奇这位是怎么动的心思想上战场的。
  “那又如何,我们这些女人,哪个吃的苦比男人少了?下田干活,开荒的时候,我们哪一样做的都不比男人少。可是啊,男人发了财,就嫌弃我们,我也不想什么,只是想我们女人有一天能靠自己过得好,用不着依附男人的。”
  听到这话,楚昭很想问一问,亲,你也是穿来的吗?妇女解放运动那么先进。
  楚昭还是理智的,果断把话咽回了肚子,冲着那位大娘道:“你叫什么名字?”
  “我,我叫孙二娘。”那位自我介绍,这名字立刻就让楚昭跟水浒传里的母大虫孙二娘对上了,这,莫不是就是那位吧?
  赶紧甩开满脑子的胡思乱想,楚昭道:“你有这样的念头是好的。只是,你又怎么知道你身边的人都愿意跟你一样?”
  孙二娘露出了一抹笑容,“小娘子是不知道,我们这些村里的女人,要是自己有本事挣钱养家,哪个的名声不更上一层,就算要嫁人,也能挑着那好的小伙子。”
  好吧,未免是她太想当然了,以为女人们都是未嫁在家绣花,出嫁从夫。都要忘了,贫穷的百姓,女人是跟着男人撑起一个家的。
  “你若想入我的女部不是不能,村里的女兵交给你来办,我会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