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昭华女帝-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钟家满门险被屠尽,那不仅是名钟氏心中的痛,更是楚昭的。好不容易钟家才恢复点元气,又把钟氏推出来当出头鸟,楚昭能高兴才怪。
  “这件事,让阿宸去办。”钟氏也知道楚昭的不高兴,那么这件事就不能让楚昭出办,钟氏很怕楚昭大开杀戒啊!
  楚昭道:“阿宸掺和不合适,落人口实。”
  “难道这件事就只能迎面去解决?”钟氏扬眉说了一句,楚昭一顿,对哦,要是她的话,她绝对是要正面去解决的,楚宸去就不一定了。解决事情的办法有千万种,所处的位置不一样,解决的办法也不一样。
  钟氏道:“阿宸跟我说了些话,我觉得她的法子比你大开杀戒要好!”
  “既然阿娘这么说了,那就让阿宸去办。”钟氏不是无的放矢的人,她都觉得楚宸的主意好,楚昭岂有不让楚宸去试试的道理。
  这算是有人放招了,楚宸也该去跟人交交手,试试深浅,她太护着楚宸,对她没好处。
  旁听天家这对母女谈话的钟家人呆了半响,没敢问楚昭怎么就能那么容易的点头让楚宸去办此事呢。


第267章 针锋相对

  等楚宸听说楚昭将倡议太子之事交给她解决时,楚宸高兴地挽袖道:“姑姑放心,从今往后,一定不会再有人在你耳朵吵个不停说立太子的事。”
  楚昭点了点头,且由她去办。
  然后,楚昭见识到了楚宸高招,也没什么,就是所有上折请立太子的人都被御史参了,事吧,算不上大,也算不上小,什么家仆仗势欺人,什么教子不善,纵马于长安等等……
  附上证据,引得一众连连跪下告罪,楚昭只给大理寺丢了一句禀公办理。至此,不少人被罚了俸,降了职。再有上折请立太子的奏章,总会因为其身不正而被御史参。
  这下子都明白了,楚昭没有正面回应立太子一事,总有那懂她心思的人帮她做到,声东击西,真要是干干净净的人就继续上折喽。
  总做了那点不干净的事的人,做贼心虚,之前楚昭不计较是不计较,你都让女帝不高兴了,女帝只好罚俸降职还给你。
  作为下属,有什么事就得认了,跟上司作对,妥妥是找死的份。
  是以,倡议立太子一事,在彼此心照不宣的情况下,悄无声息地灭了,没多久,再起了参楚宸其身不正,诱坏大皇子的奏折。
  这一回,参楚宸的是御史。楚昭一直广开言路,就算是她,只要是她做得有什么不对的,她都会洗耳恭听,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至于证据,却是楚宸带着楚操进入教坊。
  楚昭一看那所谓的教坊一下子乐了。当年她跟楚蔚提过一句,连带着钟八郎也掺了一脚弄出来的一个教坊啊,说是教坊也不太正确,这个地方收集的是各色各样的人才,男的女的都是会极有演技的人,最是能把那些人耍得团团转,这些年下来,帮了楚昭不少忙。
  “秦卿,你去过戏台吗?”楚昭突然问了一句,戏台,就是楚蔚跟钟八郎办的那教坊取的名字。
  那年耿直的御史立刻硬着脖子道:“臣自然没有去过。”
  “你问问你的后辈们,他们有多少人去过?”楚昭继续地问,御史一顿,回过头看向身后那些显得年轻的后辈,怎么觉得他们的脸色有点不太好呢?是错觉?
  “陛下是想说法不责众吗?”御史不太明白楚昭话里的意思,只好照着自己的理解问出了心中存着的问题。
  楚昭道:“朕,并无此意。但是,戏台并不是一般的教坊,那里虽然有很多男男女女,有歌伎,也有艺伎,但是他们跟别的教坊不一样,那是朕亲自下令楚宗正办好的教坊,目的是让所有入朝的士人,都看看什么叫做美人计,什么叫做杀人不见血。”
  御史立刻顿住了,啊,这地方,竟然是楚昭让建的,不对,皇帝怎么可以让人建这样的教坊呢?
  “陛下,此非为君之所为。”御史一听立刻谏了楚昭,对于楚昭的行为表露得是十分的不满意。
  楚昭扬手道:“秦卿,朕不怕你谏,但朕觉得,你该问问你那些去过戏台的后辈们,他们是不是受益匪浅。”
  她这个主办的人说得太多在别人听来都推脱之言,那就问问那些亲自经历过的人好了。
  “戏台让下臣见识了何谓的阴谋,女子,从来不是好欺负的。对你好不见得就是真好,没准人正准备着磨刀豁豁弄死你。”
  “原来,杀人不见血不是只有战场,官场之上的送人,也可能是埋伏,把你弄死了,你还不知道怎么回事。”
  一通发表意见,秦御史都傻了眼了,冲着楚昭道:“陛下。”
  “有他们在前,朕觉得承王带了大皇子去戏台挺好的,朕原本也在想什么时候把他送过去的好,承王深知朕心。你与朕说说,去完戏台之后有何感触?”后一句问的是楚操,楚操板着一张脸道:“女人不是好惹的,负了男人可怕,负了女人更可能会全家死光光。”
  满堂皆惊,楚操话里的意思实在让人大吃一惊,这,这都是谁教的啊,意思竟是女人比男人更狠。
  “诸位大人美人在怀时,最好想想,自己今年是多大的岁数的,美丽年轻的姑娘,怎么就会独独地喜欢你呢?喜欢你的权,喜欢你的势,还是喜欢你的命?这些如果你都舍得给了,那你就只管地宠着,哪一天美丽的姑娘突然全拿跑了,心里也要有所准备,别气死了。”楚操掠过在场的那些功成名就的人们,似乎,除了几位丞相之外,家里都有那么点事。
  楚昭道:“秦御史,要不,你也去见识见识,就当是看一场戏,看完之后,你要是还想再参承王,那再议。”
  楚昭如此的宽仁,秦御史更拿不准了,那个教坊,还能是不一样的教坊,不仅不会把人教坏,还会把人往好里教?
  “没什么事就退朝吧。”话题到这儿算是基本打住了,楚昭叫退,即朝臣恭送,楚昭冲着楚宸眨了眨眼,楚宸一笑,真是没想到啊,她那么偷偷摸摸的带着楚操去戏台,还是被人发现了。
  捏了捏小下巴,楚宸战意浓浓,真是好高兴竟然能碰上个对手啊!
  行,既然楚昭的意思是让她放手去干,她就用不着客气了。
  所以,退了朝,楚宸带上楚操堵了柴景,“柴尚书,你在后面指挥倒是辛苦了啊!”
  柴景看了楚宸一眼,“不解承王之意?”
  “敢做不敢当啊,其实,柴大人为什么会那么迫不及待地把阿满推上太子之位我清楚,阿满也清楚,你又为什么那么想要弄死我,我也知道。既然都心知肚明的,装糊涂就没意思了。”楚宸耸耸肩冲着柴景说了一通,柴景撩了眼皮,“承王之意,臣还是不懂。”
  死不承认啊,楚宸无所谓地耸耸肩,“柴尚书要是敢做敢认,我还服你一些,做了不敢认,不过是小人行径。原来,柴尚书与其祖父不过是如出一辙。”
  此言的杀伤力极大,原本波澜不惊的柴景目露凶光。
  “杀我父亲的人是柴太尉,这个仇,祖母已经报了,姑姑既然让你活着,没动柴家一根汗毛,我也是同意随着姑姑的,但是,前提还得是柴家的人得要安份。”楚宸将昔日的旧怨翻了出来,表明了自己对那些事情一清二楚,楚昭没有瞒她,楚宸想要查个清楚,易如反掌。
  “承王也说了,陛下已经不追究了,承王是打算违背陛下之意吗?”拿了楚昭出来,柴景也愿意跟楚宸好好说说楚昭对于柴家的态度。
  楚宸轻轻笑了,“姑姑究竟为了什么才会放过你,放过柴家,柴尚书不知道吗?姑姑一直都想要你死,柴尚书胆大包天,竟然敢将姑姑玩弄于股掌之间,这份欺骗,你以为都过去了?”
  很是好心地提醒柴景一句,楚宸道:“阿满虽然身上流着你的血,但你别忘了,他更是我姑姑的儿子,大昭的大皇子。”
  柴景冷冷地笑了笑,“承王想说什么?”
  “我已经说完了,不打算再说下去了。”楚宸说着拉过楚操,“在天下人的眼里,阿满是我姑姑和齐皇后的儿子,你算是什么?你是臣,阿满是君,你要牢牢地记住这一点。”
  柴景的脸色更黑了,那是他心中永远的痛,是他一直努力想要抹去的痛。楚操非常同意地点头,“往后,柴尚书最好记得你我的身份,我的事,你若再敢多插手,我也会不客气。”
  楚宸带他去戏台的事,一准是柴景派人盯着他才会发现的,楚操想到这个人处处管着他,心里是越发的厌烦。
  “大皇子宁愿相信承王也不愿意臣?”柴景追问了一句。
  对于这样的质问,楚操很是想笑,“你觉得比起你来,阿姐更不可信吗?你别忘了,你今天的一切都是你自己选的。是你先舍弃了跟我之间的关系,如今你又凭什么质问我?”
  柴景无可反驳,显然对于楚昭和他之间的关系,楚昭从来没有丝毫的隐瞒,柴景自己做过的事,也没那脸不认到底。
  值于此时,柴景才能感觉到自己在和楚昭对待楚操之间关系的弱势。
  “你的母皇是大昭的皇帝,我是柴家的家主,我们都有自己不能舍弃的东西。”
  “所以,你选择了舍弃我,而我的母皇选择了给我一个完整的家。”楚操直接刺了柴景,直气得柴景胸口阵阵起伏。
  楚宸道:“跟这种自私自利,永远也只会考虑自己的人说得太多又有什么意义,走吧。”
  拉过楚操,楚宸潇洒地走了,柴景阴冷地看着楚宸,明明是她带着楚操来堵的他,现在倒成了他的不是。
  等楚昭听说这事后,立刻乐不可支,还真是没白养这两个孩子,多往柴景的心口扎刀吧,她高兴看着。
  然后,没有多久,京城传得沸沸扬扬的都是楚操的身世。竟然有传言道楚操非是皇后齐冶之子,非中宫嫡出。
  楚昭在听到这个的传言之后,当即地笑了,根本没拿这传言当回事,私底下臣子如何议论纷纷,甚至是齐家的人找借口进宫跟齐冶打叫消息,楚昭都由着他们。
  还是楚操年纪太小,气得双目通红地跑到楚昭的面前,一句话都不吭,楚昭也没问,等手上的奏折看完之后,楚昭一眼扫过过楚操,“你打算站到什么时候?”
  楚操道:“我不明白,母皇明明不喜欢,为什么当初还要跟他生下我?他还是杀害伯父的凶手孙子。”
  “第一,我选了柴景是因为有言在首;第二,我选柴景时并不知道他跟杀害你伯父的凶手有任何的关系;第三,当我知道他欺骗了我,还生下你的时候,我也曾一度的不想再见你。”楚昭非常残酷地告诉楚操,楚操整个人一凛,不可置信地看向楚昭。
  楚昭迎视着他,“怎么,觉得很难受,很委屈?对我很失望?”
  “母皇以前不是这样说的。”楚操突然提了一句,楚昭道:“以前的时候我曾经骗过你吗?你之前不是一直都很喜欢柴景吗?甚至你很希望他就是你的父亲,他真的成了你的父亲,你又为什么不高兴了?”
  楚操哽咽地说不出话来,楚昭直白地道:“因为一开始你觉得他是一个英雄,到现在却越发的觉得,他是个小人?”
  “母皇都明白,为什么……”为什么一点都不安慰安慰他?
  “楚操,你的父亲是谁重要吗?从我把你生下的那一刻开始,从我知道哪怕你身上流着一半柴家的血,柴家人杀了我最敬爱的兄长那一刻起我依然没有放弃你起,你就只是我楚昭的儿子,不管你身上流着谁的血,你就是我的儿子。你也给我记住了,你是我楚昭十月怀胎生下的,你的嫡父是齐冶,别的人,你都给我丢一边去。”楚昭霸气厉声地说,楚操突然觉得心里的委屈一扫而空了。
  是啊,谁是他的父亲重要吗?他楚昭的儿子,古往今来第一女帝的儿子,对于别人来说父亲的身份极其重要,但在他这里并不是。
  “你不能选择你的出生,你的父亲母亲是谁,你能选择你自己将来要走的什么路。阿满,有一样我要明白的告诉你。”
  楚操抹了一把脸,正色地冲着楚昭道:“母皇你说。”
  “柴家当初要杀你伯父,贪的就是这片江山,柴景明知我们两家的仇怨还瞒着我,跟我生下你,也是为了这片江山。阿满,如果换了是你,你会怎么做?”楚昭问着楚操。
  楚操顿了半响后道:“让他们永远都得不到自己的想要的。甚至,会让他们觉得一切已经唾手可得,在最后的一刻让他们尝到一无所有的滋味。”
  楚昭看着楚操,楚操比起楚宸来更像她,够狠!
  “我曾和你说过,我希望你能跟我一样,甚至比我更出色是打造一个王朝,你将来要走的路,跟你阿姐不一样。”
  “如果我不同意母皇的安排呢?”楚操问了一句,楚昭看着楚操,“我的儿子总不会像一个他最不屑的人。”
  楚操一凛,他想着自己为什么会在外面的传言痛苦难过,不就是因为,他不认可那个人的所做所为吗?
  一但他变得跟他一样,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他跟他又有什么差别?
  “母皇早就已经想好了,想好了这一条路?”
  “你不觉得现在才刚刚开始吗?”楚昭冷洌地问,楚操合上了眼。


第268章 万邦来朝

  沸沸扬扬的流言中,又迎来了新的一年,昭华十五年。
  正月刚出,万邦来朝,迎大昭为天朝上邦。
  楚昭对于匈奴伸出援助手,让周边小国都看出了楚昭的以和为贵之心,衡量了各自比起匈奴的实力,一致与大昭交好。
  于此,楚昭设鸿胪院,主掌外邦之事,鸿胪院之事交由萧其陈代掌,楚操随萧其陈学外交之事。
  大昭上下励精图治十数载,终于收获了辉煌的成果。
  在这个时候,赵摇跟钟善也出海回来了,带回来那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种子,物甚时,简单比赵括当年还要招人眼。
  “看到了吗?天下之大,无奇不有,不要觉得大昭很强大,别人喊你一句天朝上邦,你就真当自己是天朝上邦了。好话都是说给人听的,目的要么就是要占你便宜,要么就是想看看你是不是傻。天大地在,学无止境,人要多出去看看才会知道天地究竟有多大。”楚昭面对一殿的东西给楚宸跟楚操上课。
  楚宸问道:“姑姑,摆摆这次回来给国库带回多少银子?”
  “你自己算。”楚昭懒得费那心,楚宸道:“姑姑,这有我的私库。”
  已经很多年没有从楚昭手上拿零花钱的孩子只能自己努力地攒钱,没钱多痛苦啊!
  楚昭道:“该你的我会要你的?”
  楚宸哈哈地笑,“咱们家要添人口了,是要多攒点银子才行。”
  半响楚昭没反应过来,楚操老实地问道:“添什么人口,阿姐要纳侧卿不成?”
  “说什么呢?一个王妃你阿姐还要费心搞定,多弄几个多劳心劳累啊,你当我傻啊!”楚宸立刻瞪了楚操说,楚昭已经明白了,“你有孕了?”
  楚宸点点头,“三个月了,胎已经坐稳了。”
  这下楚操也明白了,睁大眼睛地道:“那,就是说,我要当叔叔了,叔叔了?”
  “哈哈,真要认真来说是该叫舅舅,叔叔,就叔叔吧,反正姑姑也不是出嫁女。”楚宸想了想这关系,说了一句。
  楚昭道:“三个月才说?”
  “这是阿醒说的,要等胎坐稳了才能对外说,不是我故意要瞒你。”楚宸立刻把阿醒拉了出来,楚昭盯着楚宸那肚子上下打量,“好,够争气,要生的赶紧生,这两年的功夫完成任务。”
  楚宸一顿,“那么急是为何?”
  楚昭道:“小打小闹多了,不得来重头戏啊。你自己把人逗得都快急眼了,还好意思问急是为何?”
  耸耸肩,楚宸道:“我不是在等他出大招吗?”
  “他是不会轻易动手的,真要出手,绝对是要保证万无一失。”楚昭非常肯定地告诉楚宸,楚宸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我就不信狗急了还不跳墙。”
  楚昭轻轻地笑了,没有多说。“这样的好消息还不赶紧去告诉你祖母。”
  “好!”楚宸答应得极快,伸了一个懒腰,摇摇摆摆地走了。
  又剩下楚昭跟楚操两人,楚昭道:“这两日与萧卿看得如何?”
  楚操道:“像母皇说的,天下真的很大,大昭只是冰山一角。”
  “可不是,你表哥跟着赵摇出了一趟回来,感觉他有什么变化?”楚昭问着楚操,楚操道:“好像整个人的胸襟都变得开阔了。”
  “眼界宽了,自然胸襟也就变得更开阔了。井底之蛙看到的天就只有井口那么大,一个人看到的东西,更教你容下更多的东西。”楚昭觉得一个男人就是要多长见识,见识多了,就不会只盯着那一亩三分地。
  难道田只有一块吗?哪怕没有现成的也可以去开辟啊,在一棵树上吊死,何其蠢。
  “母皇想的东西,几位大人似乎都没有考虑过。”楚操想了想平日相处的那些人,他们似乎都不像楚昭这样想得那么长远。
  楚昭笑了道:“所以朕是君,他们是臣。”
  还真是一语中的,楚操笑了笑,“母皇,我真想跟你一样。”
  这由衷之言,楚昭的出彩,她的远见,胸襟,都是楚操所拜服的,比起来她来,柴景差得太远太远了。
  当初,他怎么会想要这样的人当他的父亲呢?就像是楚昭说的,与齐冶对比,柴景像个英雄,但是一但跟楚昭比起来,柴景又显得极其的可笑。
  困扰了楚操近一年的问题解开了,楚操冲着楚昭道:“母皇,我一定会好好学,我不会让你失望的。”
  后一句有一语双关,楚昭道:“我相信你,我楚昭的儿子,绝不会成为别人的棋子!”
  楚昭只会把事情都摆在楚操的面前,让楚操去做选择,而不会帮着楚操去选。
  她和柴景处事的方法不同,结果也显而易见。哪怕知道她曾经想过要放弃他,楚操能明白楚昭的挣扎,也知道楚昭多年的精心教导是多么的难得。
  春暖花天,三月鲜花遍布之时,各国的使臣齐聚长安。在听过关于长安的无数传说之后,亲眼看到那繁华宽敞的街道,面对热情的百姓们,都叫他们惊叹。
  而后他们更发现,当看到了他们的国书时,大昭安排了精通他们本国语言的人接待他们,为他们介绍大昭的文化和历史。
  大昭的现任开创者是一个女帝,女帝今不过才三十五岁,细细数来,经前朝动荡,再到女帝一统天下,称帝,似乎都是极早的。
  这一切都不比亲眼看到楚昭时的震慑。楚昭的颜值是上上佳,大权在握,更有着一般的女人所没有的威严。
  女帝之下,还有女王,再看大昭的臣子之中,十之有三竟然都是女官,这真是一个叫人惊悚的发现。
  大昭竟然男女同朝,不是说,他们是最讲规矩,男尊女卑的吗?
  低头询问了一旁负责招待他们的官员,官员笑着解释,大昭自女帝继位,便开女科,十数年下来,女官占大昭朝官吏的十之有三。能参加这场宴席的,都是人中龙凤。
  惊叹的目光再次看向楚昭,那位女帝年轻得不像样,说是三十五岁,看起来却像才不到三十岁,但是大昭的臣子面对楚昭的恭敬又是非比寻常的。
  无论是哪国的人,君强而臣弱,臣强而君弱,能压住臣子的楚昭,纵然看起来再年轻,也必须慎重。
  想着这般,还是有那大胆的人借着敬酒的机会,用着磕巴的雅言道:“皇帝陛下,我能给你唱首情歌吗?我从来没有见过像陛下这样美丽的姑娘,我想唱一首歌给陛下听,让陛下可以记着我。”
  如此直率的表白,楚昭一顿,一看站在他面前的是一个二十来岁的小年轻,说这些话的时候整个人的脸都红透了。
  一个年轻人对于她的爱慕啊,真是多亏长了这么一张脸。
  “好啊!”楚昭这辈子是没遇到有人跟她表白啊,要么都是别有算计的,要么就是抛砖引玉的。
  眼前的小年轻却是真心真意的想给她唱一首情歌,听听又何妨。
  “陛下!”情歌啊,那是能随便听的吗?楚昭这么多年只有齐冶一个皇后,对于提议立侧卿的事向来都是不听的。
  但是,他们也怕楚昭一时糊涂啊,这位可是他国的使臣呐。
  “来者是客,客人要唱首歌还有什么不行的吗?”楚昭只是单纯的听听歌而已,想的没那么多。
  小年轻听到楚昭答应,已经高兴地用着他们国家的语言唱起了情歌,语言楚昭是没有听动,曲中的情义楚昭是听懂了。
  “唱得真好听。”楚昭还没鼓掌,倒是齐冶已经叫好了。
  莞尔,楚昭道:“将来你要是遇到了喜欢的姑娘,就像这样唱歌给她,她一定会嫁给你的。”
  小年轻被夸了十分高兴,羞涩地看了楚昭几眼,“陛下长得真好看。”
  “托朕阿娘的福,把朕生成了这样。”楚昭笑着说,“今日能听一首歌还多亏了阿娘,阿娘,敬你。”
  这会儿的功夫不忘谢钟氏,钟氏一笑,喝了楚昭敬的酒。小年轻感慨道:“我生得太晚,否则一定会想办法娶到陛下。”
  楚昭大笑不矣,“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那只能说是有缘无份,或许,你的缘份还没到。”
  小年轻惊叹地看向楚昭,“陛下说得真好!”
  那崇拜的小眼神,引得楚昭一笑,往一旁的人使了个眼色,立刻有人请着那小年轻离去,下一个敬酒的又来了。
  不是没人想再跟楚昭唱歌,只是真心假意楚昭还是分得出来的,珠玉在前,假的总是假的。
  一场宴席,满满的几千人,一点乱都没有,各国使节意高而来,同样满意地离开了。
  自此大昭与各国的来往更密,事隔五年之后,再次迎来了近百国的道贺,史称百国贺朝,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后世帝王有效仿者,无奈国库不丰,别国也不肯配合做这场戏,这也是楚昭的政绩之一。
  能让百国同来贺之,古今唯昭华女帝也。
  而欢喜过后,鲁种觉年事已高,上表告老还乡,楚昭与之长谈,鲁种轻叹道:“臣是降臣,陛下让臣任宰相之位十数年,对臣寄以厚望,臣都知道。只是如今精力越发不济了,臣请辞,也是怕自己年纪太大,帮不上陛下的忙不说,反而给陛下添乱。”
  楚昭看着鲁种道:“你是什么人朕心里清楚着。你辛苦了一辈子,既然觉得累了,朕也就不留你。告老就告老,还乡就不必了,武堂里的事,朕还想让你继续管呢。”
  鲁种一顿,楚昭道:“你舍得丢下那些朝气蓬勃的学生?”
  “与陛下说句实话,臣舍不得。不仅舍不得武堂,也舍不得陛下啊。此生能为陛下尽心尽力,是臣此生最大的幸事。”鲁种一大把年纪了,经了乱世,曾经被人踩在脚底,是楚昭他成为了人上人,更让很多的人都过上了吃饱穿暖的日子。
  “臣年轻的时候就想,什么时候可以吃饱穿暖,大家都过上好日子就好了。陛下,帮臣完成了臣想又做不到的梦想。陛下,臣谢你!”鲁种说着与楚昭拜下,楚昭赶紧的将他扶起来,“不必多礼,是朕谢你才是,没有你跟大家的帮助,朕就只有一双手凭什么打造这一片太平盛世。”
  鲁种眼中含泪,“陛下胸襟开广,广纳贤才,善纳谏。臣等都是跟着陛下的脚步走到今天,以后,希望陛下能一直这样走下去。”
  “你就算辞了官,朕有什么不妥的行为,你也可以上折啊。朕,同样舍不得你。”楚昭说的是真心话,“姜先生早死,朕心里一直不能释怀,你要辞官,朕更是怕你过于劳累,也与姜先生一般。”
  鲁种听着一笑道:“臣会让自己长命百岁的。”
  楚昭也笑了,“你退了之后,觉得何人适合接你的位置?六部尚书之中,你觉得谁最合适?”
  “大昭的臣子都是能吏,依臣看,除了柴景,其他尚书皆可。”鲁种如此说来,楚昭道:“柴景怎么?”
  鲁种道:“陛下何必明知故问,臣不相信柴尚书所做所为陛下不知。挑起承王与大皇子的争斗,其心当诛。陛下一直不处置,臣不知陛下有何打算,但是臣的位子,绝不能让柴景替上,否则大昭将会不宁。”
  楚昭道:“那,如果朕就是属意柴景接替你呢?”
  鲁种没想到自己都已经说得那么明白了,楚昭竟然还说这样的话,急急地站了起来,“陛下,还请陛下三思啊!”
  “鲁卿,朕与你君臣共事多年,你说如今的大昭最该决定的是什么事?”楚昭没有接过鲁种的话,反问了一句,鲁种一顿,“继承之人。”
  楚昭点了点头,“对,承继之人,大昭在朕的治理下,国势越强,百姓安居,下一个大昭的皇帝,是众人都想知道的。”
  “陛下正是春秋鼎盛之时,不定有不定的好处。”鲁种倒是不着急的那一拨,心里怎么想就说出来了。
  楚昭点点头道:“对,但是鲁卿啊,朕这一辈打小就没过过安乐逍遥的日子,所以朕并不想一辈子都留在帝位上。或者该说,朕不打算死在帝位啊!”
  鲁种一顿,还有不喜欢权利的人呐?不,不,不,不是这样说。
  “陛下是要退位?”鲁种说了一句,楚昭道:“就像鲁卿辞官一样,朕的心思想必鲁种比谁都更能懂。”
  将心比心,鲁种一下子明白了楚昭意思,“也好,陛下退位,新帝若是有什么不妥,陛下也能指点一二。”


第269章 柴景为相

  不日,鲁种正式离朝,楚昭下诏封其为肃国公,世袭罔替。
  与其同时,楚昭再次大封朝臣,已故的姜参再进封为文国公,世袭罔替;韦尚任得封为镇国公,同世袭罔替;萧其陈封为明国公,同世袭罔替;卫九为南国公,世袭罔替;齐淮为璐国公,世袭罔替;吴用为安国公,世袭罔替……
  以诸相为例,余下之人以之六部尚书,而以封候。
  每个人的封赏之下,皆例明了其自大昭未创,大昭建朝之后为国所做的贡献。
  大昭的史书中,特别写上了昭华女帝对于封赏的吝啬,其之一朝,百官吏治,独有楚宸一个承王,诸位国公,皆是在建朝十数余后而封。也因此,大昭一朝,封王者不出十数,百年难得一人也。
  但是,鲁种一退,当了十几年尚书的人都蠢蠢欲动了。封侯拜相,那是为官最大的目标。在位的宰相,个个都是干实事的人,楚昭又是个念旧的人,在明显老人都干得不错的情况下,楚昭是不准换人的。
  而姜参虽死,空出了一个相位,无奈楚昭明说了无人可替姜参,故自姜参去后,七相变六,又没人敢触楚昭的逆鳞。
  如今鲁种一退,必是要人替上去了,再不赶紧的动手,怕是再无机会了。不管是韦尚任还是卫九都硬朗着,齐淮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