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名门嫡妃-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想必旨意很快就会下来。
  顾仲永弯了弯嘴角,一手打理着常氏的后事,一手盘算着朝堂上的势力,刚过晌午便接到了圣旨,还尚未来得及高兴,便被圣旨上的内容惊的整个人像是被钉在了鹤松柏杨刻的影壁前头,一句谢恩的话儿都说不出来,身子前倾看着眼前横着的那道明黄色,脑子里头嗡声一片。
  他打算好了的事情,中军都督的这个位置并不是谁都可以的,而他坐了五年,所有的人脉关系都在南直隶跟云浮城中,只有他最适合,也最妥当,可皇上竟然会做这样的决定,让他接手川贵的事务,将他打了个措手不及。
  内侍手中捧着圣旨,眼睛弯弯的等着顾仲永接旨谢恩,却意外的看到顾仲永迟迟不动,眉头挑了起来,尖细的嗓子笑了一声,“宁国公是高兴的愣了神么?怎么跪在地上半天不接旨呢?”
  他的思路被这一声尖细的声音打断,轻轻的打了个冷颤,一抬头,正对上宣旨的内侍,内侍正皱着眉头,疑惑的看着他。
  这个内侍是赵元德在宫里头认的干孙子,叫崔夷,为人阴郁刻薄,竟然是他来宣旨,顾仲永浑身一片冰冷。
  他将心中的疑惑硬生生的忍了下去,伸手接了圣旨,崔夷这才眉眼带上了笑,他就怕宁国公不接旨,让他没法到皇帝面前回话,看宁国公妥协了,缓缓舒了一口气,半提醒道:“皇上还有一道口谕,让咱家带给您。”
  宁国公躬身认真倾听,崔夷笑了笑,道:“皇上说,大燕自开国以来,宁国公府就一直是大燕的股肱之臣,现在川贵的战事已平,希望宁国公用心打理川贵,重现当年宁国公府的声望,”说着俯下身子,轻声道,“皇上提起国公爷的时候,话里头可是满满的期望呢,让奴才颁圣旨的时候,还特地嘱咐奴才先来您这儿,怕耽误了您的事儿……”
  顾仲永耳边听得这样的话,忍不住就去看崔夷脸上的神色,发现崔夷的表情真切,这才将紧绷着的心放松了一些。
  崔夷又道:“奴才也多句嘴,皇上的第二道旨意是差骠骑将军萧睿的大公子领了十万大军前去支援西北,您仔细想想,便能体会到皇上的用心良苦了,这话奴才也只在这儿跟您说一嘴,您可不要辜负了皇上的一片苦心呐!”
  顾仲永脸上笑了笑,塞了两个上好的封红给他,崔夷告辞去了萧府。
  顾仲永手上拿着圣旨,只觉得两只手心沉甸甸的没有一丝力气。
  快步走到书房,吩咐小厮:“请张先生过来叙话。”
  小厮急忙应声去了。
  他坐在太师椅上头,心神不宁的仔细的又看了一遍圣旨,皇上这样明升暗降的本事是愈来愈让人无力还击,他辛苦多年布的局,难道就这样要随着一道圣旨全都作废了不成?
  张朝严走进书房的时候就看见顾仲永眉心紧蹙,整个人散发出一股子烦躁之意,让他心里大为吃惊。
  顾仲永看见张朝严,将圣旨递过去给他看,又将从崔夷那边听到的话说了给他听。
  张朝严看到圣旨上头的意思,低头沉思半晌,捋了捋胡须,看着顾仲永道:“国公爷是何看法?”
  顾仲永皱起眉头,沉声道:“明升暗降,川贵刚历经大乱,各方面想要真正的安稳下来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尤其是我的人脉都不在川贵,上任川贵总兵要费很大的力气,只怕到时候无法顾及到云浮这头,这样一来,朝堂之上的许多布局也都不能再用了。”
  张朝严轻轻点头,“国公爷推断的有理,不过我却觉得这道圣旨选在这个时候颁发,算不上是一件坏事。”
  顾仲永看着他,等他下面的话。
  “您想想看,若是皇上让您去增援西北,到时候您可就跟安北候直接撕破了脸,您差事办好了,皇上也不会多夸您,这是份内的事儿,若是差事没办好,恐怕皇上第一个就会拿您开刀,还不如现在这样远远的避出去。”
  顾仲永自然也想到了这一点,可他不甘心的是这些年来在朝堂中的布局,就这么硬生生的全都丢掉,实在是让他觉得可惜的紧。
  张朝严是察言观色的一把好手,看到顾仲永脸上浮起的不甘之意,便能想到他此刻的心情,又劝慰了几句,“国公爷也不必觉得可惜,等安北候倒下了,朝堂之上面临着一次大的清理,您若是身在云浮,皇上难免会将您当成安北候一党,顺带给摘了,还不如先放弃一些布局,等到您在川贵立稳之后再重新部署,而且南直隶的亲属官员毕竟还是跟您亲近的,您跟皇上求个恩典,将世子爷跟二公子安排在南直隶……这样一来南直隶这边也有人手,而川贵那头若是平稳下来,也将是一个助力。”
  顾仲永点头,脸上紧绷的神情舒缓下来。
  张朝严低声道:“看皇上的意思,应当是还想重用国公爷的,不然也不会在这个时候支走您,您想想,咱们府上跟皇上那是多年的情分,老国公爷在世的时候,就曾被武宗皇帝看重,如今的皇上更是念旧情,否则也不会将您放在总兵的位置上了。”
  顾仲永听了张朝严的一番劝解,终于是安下心来。
  ……
  简安礼忙了一早上,算是将顾奕的情况稳住了,小声的打着瞌睡,拎着药箱跟楚少渊一同走在宫道上,楚少渊在他身侧小声的跟他说着话。
  “……你的医术跟谁学的?”
  简安礼边走边道:“跟我师父。”
  楚少渊侧头看了看简安礼,轻声问道:“你师父是不是四十多岁,个子很高,长得很端正,常年穿着落了补丁的僧袍,一口的南淮腔,总是将四说成十,口味偏重,喜吃咸香辣的素斋?”
  简安礼吃惊的看着他,能够将师父的喜好说的这样全,他还是除了自己以外的头一个人,他不由的有些奇怪,“你怎么会知道这些?”
  楚少渊见他这般表情,便已经知道了自己心中猜想的事情,淡淡的笑了笑,“只是我恰好认识这么一个人,医术也很古怪,就像你今日施展的医术一般,才会好奇的问一问。”
  简安礼想到自家师父常年各地游走,每年总会在云浮呆上一个多月,那一个多月里面,大部分时间是见不着人的,所以他有时候会奇怪师父的行踪,只不过他生性淡薄,好奇归好奇,却从来不会问师父,而且每回满了一个月,师父又会远游,他也只是当师父在云浮有至交好友要拜访,没有过多在意过。
  听楚少渊话里的意思,难不成师父这一个月中,时常与他接触?
  楚少渊没有再开口,想事情想的出神,直到躺在内殿的暖榻上,他才想通一些事,闭上眼睛,困顿的睡着了。
  睡了足足两个时辰才转醒,张全福见他起身,急忙上前道:“殿下,皇上颁了旨意过来,让您接旨呢。”
  楚少渊起身梳洗着装,等赵元德念完了圣旨,接了旨,赵元德笑着道:“皇上在观星阁等着您呢。”
  楚少渊点点头,整理衣饰去了观星阁。
  皇帝此刻正站在观星阁顶层,俯瞰云浮的面貌,晴天白日之下的云浮城,只能看到四四方方的院子跟花花绿绿的街道,因相隔太远,四条大街上头往来的行人都是芝麻大小的一个小点,没什么看头。
  皇帝的脸上不见笑容,眼中神色清冷,静寂的看许久,轻轻叹了口气。
  闲光静言会有时,流花东水无常在……
  这样的句子,如今也就只有心中念叨念叨了。

  ☆、222。往事

  222。往事 
  楚少渊走到观星阁顶层,就看到皇帝站在观星阁台前,正对着云浮城的景色发呆的模样,皇帝线条刚硬的脸和抿成一线的唇,让他冷清的面容带上了几分忧郁,在远处阴暗迷蒙的天际的掩映下,那种萧索寂寞感更加明显。品 书 网 ()
  察觉到身边有人,皇帝转过身来,看到是楚少渊,嘴角扬起温和的微笑:“意舒,你来。”
  楚少渊大步走到皇帝身边,皇帝指着西边的一个地方,轻声道:“那个地方,曾是朕登基之前的府邸……”
  楚少渊一愣,顺着皇帝的手指看过去,西边是靠近西市的地段,他有些不解,一般封了爵位的宗室都会安排在离皇城很近的宗室营中,尤其是皇帝亲子,更是会赐一个好宅子下来,没想到父王有了爵位之后,居然会被放到离皇城这么远的地方。
  皇帝似是想到了些什么,脸上的笑意落下来,“那时候朕十七岁……原本父王是想把朕的封地放到西北,让朕以后就在封地中,无召请不得回云浮,可架不住满朝的文武百官都反对,加之母后的请求,父王才打消了这个念头……”
  说来可笑的很,皇后所出的嫡子原本应该是储君的最佳人选,可武宗皇帝,也是就当今皇帝的父王却逆行其道,他更偏爱他的长子跟次子,对于他的这个嫡子,他一向是采取漠视的态度。
  皇帝后来想了许久,才弄明白是为什么。
  “……当时的大燕十分尚武,你的曾祖父太宗皇帝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武人,自太宗皇帝从明祖皇帝的手上继承了皇位之后,便将大燕更加扩大了一倍的版图,可太宗皇帝却只会打江山不会治江山,膝下的几个儿女也都传承了他的这种性情,所以导致当时的内乱不断……”
  太宗皇帝最爱的儿子便是武宗皇帝,太宗皇帝不想在他死后,看到他打下的天下因治理不好,而成了一团散沙,便在临终之前为武宗皇帝求娶了一直颇负盛名的书香门第之女,也就是当时是乾元殿大学士内阁首辅的朱熹长女朱鸾为后。
  皇帝的一张脸肃穆着,没有一丝的神情,声音之中却隐含着些许忿然。
  “大约是武人都从心底里头就看不起文人的原因吧,父王总不喜欢听外祖父的建议,那时候的朝堂之上,武人对于治理国家没有什么主意,却又瞧不起不费什么力气就能加官进爵的文人,所以导致整个朝堂之上剑拔弩张,或许父王也不甚喜欢母后这般满口礼仪教条的女子吧……”
  所以武宗皇帝厌屋及乌,对于他的这个嫡子总是喜欢不起来。
  皇帝说到这里,看了看楚少渊惊讶的脸,伸手轻轻触摸了他眼角下的那颗朱砂痣,声音中隐隐带上了几分暖意:“……头一次见你母妃的时候,也是这样的时节,天气冷的像是要将人浑身的血液也冻起来,当时的她也才十六岁,跟着家人一同到云浮定居,来山上的寺院里头拜佛的……”
  尘封的过往,随着皇帝深沉缓慢的叙述,渐渐的掀开帷幕。
  几个兄长因武宗皇帝的偏爱而越发的胆大妄为,在腊月寒冬的时节,约在一起打马球,而不怀好意的兄长在打马球的时候,刻意羞辱了这位被皇后养的温文有礼的弟弟,将他逼到了云浮城西郊尽头的山上,一行人偏要他向他们跪地求饶才肯放过他。
  他当时的武艺平平,最多只能自保,平日里用功最多的还是在书本上头,自然打不过几个兄长,可要他向他们跪地求饶,却是万万做不到的!一边是山顶陡峭的悬崖,另外一边是几个恶意的少年……
  他被几个兄长逼到悬崖边上,就看到那个少女骑着马冲了过来,将几个围着他的少年冲开,一把拉起他便跃过陡峭的悬崖,所幸悬崖之间的间隙不太远,他们稳稳的落到了另外一边的悬崖之上。
  “当时你母妃扬着头对他们说,‘姐姐我就是看不惯你们这种仗势欺人的狗辈!有能耐就一对一的上,一群怂包!’那样的风华无双,睥睨天下的气势,便是现在回忆起来,都有种惊心动魄的美……”
  分明不认得他,却救了他,最后临别之际还以长姐的口气训斥了他一顿,让他啼笑皆非。
  以后的发展,就像是戏文里头唱的那样,气宇轩昂的少年遇见了惊世绝伦的美丽少女,从此一见倾心再见如故,可他却不是戏中的书生,她也不是戏中的小姐,他们之间身份相差太悬殊,她只能以侧妃的身份嫁给他,而他的正妃,则是武宗皇帝新封的平定了西北的安北候之女卫锦华。
  “……朕当时只是一个不得宠的皇子,你母妃跟着朕,出入各种场合也都是倍受排挤,可你母妃很聪慧,她总是能用最简单的法子将受到的屈辱十倍百倍的还回去。”
  后来因渐渐年长,武宗皇帝封了他王爷的爵位。
  他登基之前的封号是睿亲王,府邸坐落在云浮的城西,并不在宗室营中,朝官们纷纷臆测,睿亲王定然是不得圣心,才会被发落到了那么远的角落里头,连宗室营都住不得,却没曾想到十年之后,睿亲王竟然会登基大宝,给了那些嘲讽过他的宗室一个狠狠的耳光。
  可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他的父王,曾经对他是多么的冷漠无情,封号里头的睿字儿,还是母妃一力争取,耗尽母族的一族之力才求来的,为了他的封位,母妃家族中再无出仕之人,只能偏居一隅在骊山书院教书育人。
  再然后,明丽的少女在身侧为他出谋划策,他渐渐的弃文从武,才在武宗皇帝心里的位置一点点的重了起来,直到武宗皇帝归天之前,才册封了他为储君,这样的小心翼翼一步一步,皆是从那样明丽的少女身上学来的。
  楚少渊第一次听到关于母妃的点点滴滴,他忍不住问道:“那为什么母妃会……”
  皇帝没有再说话,望着西北的方向,眼睛里头有一丝的哀伤,片刻之后,将神情收敛好,转过头看着楚少渊。
  “朕在这里等你从西北回来,你回来,朕告诉你之后的事情。”
  皇帝脸上神情郑重,像是托付了整个天下给他,他重重的点了点头。
  ……
  简安礼睡醒之后,去东宫检查了一遍顾奕的病情,发现没有反复,是真的稳定了下来,这才回了诚伯候府。
  简峰扬之前差苏氏去了趟宫中,得知了宫中发生的事情,早在正院中等着他回来,一见到他便问道:“宁国公世子的情况如何了?皇上有没有见你?三皇子怎么会跟太子一同去西北?”
  简安礼精神不济的看着简峰扬,没有回答他任何问题,只是轻声道:“侯爷,可否让礼歇一会,礼实在有些困……”
  简峰扬听到他在府里住了快一个月了,还不肯叫自己父亲,顿时恼怒,气的牙齿发颤骂道:“你这逆子,为父问你的事情你不答,还敢这般蹬鼻子上脸!”当下便拉着他的胳膊,不许他走,一定要他将在宫里头看到的事情都说给他听。
  简安礼坐在椅子上揉了揉还是有些酸涩的眼睛,捡了不要紧的说着:“顾世子的伤势过重,还在东宫静养,皇上天亮的时候来看过,赐了礼‘子安’的小字,其他的礼也不知了。”
  简峰扬听他说皇帝赐了小字给他,顿时喜笑颜开:“能被皇帝赏识也算是你的一个助益了,往后你多跟太子亲近亲近,最好是让太子在燕云卫中帮你谋个武职就更好了。”
  简安礼沉默了半晌,没有搭话,他觉得诚伯候实在是有些天真,他是三皇子引荐给皇上的,太子跟三皇子明显不对盘,他怎么可能会被太子所看重,他摇了摇头,径直回了屋子,将简峰扬丢在脑后不理不睬,气的简峰扬在他身后骂了他半天,这才转身去了内院。
  苏氏在内室整理过年穿的新衣服,将简峰扬的衣服从里到外都置办稳妥了,包起来,放进柜子里头,转身看到简峰扬进来,忙迎了上去,轻声问道:“侯爷,礼哥儿怎么说的?”
  简峰扬气的眉毛挑了老高:“这个孩子也不知道像了谁,跟我一点儿不亲近,跟他说个什么事情总是爱答不理的,气死我了!”
  苏氏安慰道:“他在外头野惯了,又刚回来,不适应也是难免的,您何必跟他较劲。”
  简峰扬在苏氏的安慰下,渐渐舒缓了眉头,“说起来,礼哥儿的运气还真是好,去了趟宫里给顾世子看过病症,便被皇上赐了小字,能被皇上赐小字的年轻后辈里头,咱们家还是勋贵里头的头一份,皇上能赐他小字,以后他的前程也差不了……”
  话里话外都是对这个儿子的看重,让苏氏恨得牙根发痒,杰哥儿他都不曾这样上过心,却偏偏对一个庶子这般用心,她忍住心中恨意,将语调放平缓:“侯爷说的是,往后礼哥儿有了个好前程,再说上一房好媳妇,也能让侯爷放宽心了。”
  简峰扬笑着点头,就听苏氏又道:“还有个事儿要跟侯爷商议呢,之前在谢家老夫人的寿宴上头,妾身听夏夫人那个意思,是看中了咱们杰哥儿,有意跟咱们家结亲,不知侯爷觉得如何?”
  简峰扬皱眉想了想,想到最近朝堂上的局势,和皇上连着下的两道圣旨,眼睛里透出光亮来,“你怎么不早说,明儿你就去夏家提亲,将这件事儿尽快定下来!”

  ☆、223。亲事

  223。亲事 
  苏氏被简峰扬急切的神色吓了一跳,忙道:“妾身原本是看夏家在朝中不显不露的,想着要给杰哥儿定个实力雄厚的妻族,才没有一口应承下来,侯爷不也说过,我们家最好不要搅和到朝堂中的局势里去,夏家如今虽炙手可热,却不知什么时候会被……”
  简峰扬打断道:“你这个无知妇人!你今儿在宫里没听到皇上连着颁发的那两道圣旨么?让太子与三皇子一同去西北,这就说明了皇上对三皇子的重视,夏家的女儿又被太后嘉奖,这个时候跟夏家结亲,对我们而言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想必这个时候要与夏家结亲的人有不少,你明日就找个保山上门去,将亲事定下来。 ”
  苏氏被简峰扬几句话说的灰头土脸,想到谢氏从小就是一副呆板无趣的模样,不由的有些烦躁,她居然能生出那样的女儿来,让夏家瞬间变成云浮城中广受瞩目的世家,她心里就有些腻味,什么时候,那个怯生生的,只会躲在人后头的谢氏也瞬间变得这样夺目了起来?
  虽然心里这么想,但夫君交代的事情,她不敢说个不字儿,只好应承下来。
  第二日苏氏便去了夏府,她没有急忙托保山上门,只是挑了些年礼过去。
  因往年两家没有往来,加上谢氏病了许久,她也不知该送些什么好,就尽是挑了些补气血的东西,等马车接近夏府的时候,意外的发现夏家门前停了一辆内务府织造的马车,马车十分气派,拉车的马也是有名的名驹,气势昂扬的停在夏家门口,将夏家精巧的宅院衬得更加别致。
  苏氏的马车只好停在那辆马车后面,苏氏从垂下的棉门帘缝隙之中,看到那辆车,不由的皱眉思索,不知是哪位皇亲贵戚到夏家做客,竟然这般大的排场。
  直到那辆马车被马夫拉进夏府,她的马车才靠近夏府门口。
  下了马车,苏氏让随行的丫鬟婆子抱了年礼送进去,自己跟在后头,随着内院的丫鬟引着去了福寿堂。
  此时的福寿堂中十分热闹,苏氏一眼就看见夏老夫人正拉着一个只有十三四岁大的少年说话,少年的相貌十分精致,眼睛很亮,像是溶了一块琥珀进去,眼角下头偏生了一颗殷红的朱砂痣,将少年眼里的清冷打破,衬着那副惊世的容貌有着说不出的艳丽夺目。
  苏氏看了一眼就觉得心中慌乱的直跳,这样一副好相貌,无论是谁见了都会无法忘记,她正在猜测这个少年的身份,就被谢氏的笑声打断。
  “岚姐姐今儿怎么有空过来?”
  谢氏见了苏氏,忙迎了上来,苏氏笑着跟她道:“家里头的事儿都忙活的差不多了,便想着过来看看你,不知道你家今天有客人,有些冒昧了……”
  苏氏已经有许多年没有来夏府了,谢氏心里有些奇怪,但还是笑着给她引荐道:“这个客人可是曾经住在我们家里头许多年的,说起来也算不得正经的客人。”
  这样一句话,苏氏便反应了过来,敢情眼前的少年人,竟然是三皇子!
  她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急忙跪下来行礼,被楚少渊制止了,“夫人不必多礼,我与子安也是很要好的朋友,夫人当我是个晚辈来对待便好了。”
  苏氏心中愤恨,子安,皇上赐给那个庶孽的小字,她从来没想到,那样一个她费尽心思排挤的庶子,竟然会不知不觉中,把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了过去,她不由的握紧了拳头。
  她咬着牙笑着回道:“能被三皇子殿下这样看重,是他的福气。”
  楚少渊点了点头,没有再与她说话,反而是跟谢氏说道:“姐姐的伤要不要紧?我看子安的医术很好,我回头跟他说一声,让他过来给瞧一瞧,伤在脖颈那样重要的地方,也不怕留下疤痕,姐姐下手真是一点也不知轻重……”
  谢氏语气中带了些无奈:“她也是没法子,遇见了那样的事情,走投无路才会下了这样的狠心……”谢氏说着,想起他们两人从小就不对付,叮嘱道,“这几天她的伤口正疼着呢,昨儿还疼了半夜才睡着的,一会儿你见了她,可别提这事儿,她打小爱就欺负你,一会儿你把她说恼了,又要使小性儿了。”
  楚少渊嘴角抿出灿然的笑意,“母亲放心,我不说她就是了。”
  苏氏听到这里,吃惊的看着谢氏,整个人几乎要被三皇子的话惊吓的跳起来,他居然叫谢氏“母亲”!他跟谢氏竟然这样亲近!
  怪不得侯爷要她无论如何都跟夏府结亲,看皇上这般喜爱三皇子,三皇子以后的前程定然不会差到哪里去,他跟夏家这样亲近,以后儿子娶了夏家小姐,有了这样一层关系,跟三皇子走的近了,儿子还怕没有一个好的前程么?
  苏氏这般想着,脸上的笑容便多了几分真心,在看到夏婵衣进入福寿堂的时候,眼睛一亮,跟谢氏笑着夸赞她道:“你家的姐儿出落的越来越好了,昨儿侯爷还说,你家的姐儿性子好呢,想来也是,能够被太后娘娘喜欢的,哪里会是凡品。”
  婵衣非常奇怪,苏氏不是头一回见到她,怎么还是将她夸成了一朵花儿?听苏氏这个口气,难道是为了自己的婚事而来?她忍不住就多看了苏氏几眼。
  楚少渊耳朵里听得这样的话,心里猛然一跳,看向诚伯候夫人时,眼睛里划过几分审视,他侧头看了看婵衣,发现婵衣正皱着眉头看着诚伯候夫人,脸上带着些疑惑,心中却不痛快了起来。
  他将情绪收起,问谢氏:“也不知二哥在不在家里。”
  谢氏笑着道:“在,隐秋院离福寿堂远,估计还要过会儿才能到,你等会儿……”
  楚少渊笑着起身,“有客人来了,我还是跟姐姐直接去隐秋院跟二哥哥说会话吧。”
  谢氏点了点头,“也好,你们几个小娃娃肯定也有些悄悄话要说的,一会说完了记得来吃午膳,母亲准备了你爱吃的。”
  楚少渊应了,跟婵衣一前一后的走出了福寿堂。
  苏氏看着他们二人的背影,笑着跟谢氏道:“感情真好,便是寻常世家子弟中的兄弟姐妹们,都未必能处的这样好。”
  苏氏这话里头有些探究的意思,想打问打问三皇子在府里的情况。
  谢氏却是一笑,不再说这事,寻了别的话头说道:“到了年底,家家户户都忙的团团乱转,你怎么反倒有功夫来串门?”
  苏氏知道谢氏是不想谈论三皇子的事情,当下有些恼,但不好表现出来,只好忍下来,说道:“其实我今儿来,是有件事儿想跟你说的。”
  谢氏看着她,问道:“是什么事儿?”
  苏氏抿了抿嘴角,终是扬出一抹笑容来,声音轻慢:“之前你跟我提的那件事儿,我跟侯爷好说歹说的终于让侯爷同意了,便想来问问你,当时说的话可还当真不?”
  谢氏睁圆了眼睛,回过神来,笑着将她让到了座位上头,跟夏老夫人说道:“这事儿还要母亲拿主意呢。”
  夏老夫人的眼睛可谓是火眼金睛,将苏氏刚刚的反应都看在了眼里头,声音有些淡然:“晚晚年纪还小,而且她两个哥哥还没订下亲事,等过一两年再议这事儿也不迟。”
  苏氏恨得直咬牙,她低下身子来跟她们商议婚事,她们居然反倒拿捏起来,也不看看自个儿的身份是什么,一个小小的四品官儿,尤其是夏世敬这样当官儿当的不显不露,这样一个人家的女儿配得上三品侯爷家的嫡子么?
  这样想着,脸上的表情也就僵硬了起来。
  谢氏怕伤了两家的情面,忙打着圆场:“母亲说的是,这两日咱们正为了两个哥儿的亲事到处张罗呢,等两个哥儿的亲事都定下来,再来商议晚晚的,不过晚晚过了年也要十二了,咱们云浮城中的女孩儿都定亲定的早,这时候也应该议了。”
  几句话将场面又打开了。
  苏氏笑着点头称是,“我们家杰哥儿也是,世子才定下了郑家的嫡女,侯爷便让我给杰哥儿也找个门户相当的人家,要按我说,与我们家门户相当的人家在云浮虽然也有几家,但家中的女儿都没几个我喜欢的,不是性情乖张,就是被养的没个礼数,自打上回见了婵姐儿,便觉得跟她有缘分,看这孩子,怎么看怎么喜欢,回头就跟侯爷提了这个事儿,说不拘家世如何,只要是个贤良大方的,以后的日子便过得,侯爷这才应了。”
  苏氏这话说的很有分寸,先点出了自家在云浮城中是勋贵之家,不是寻常人家能比拟,却没有一味的贬低夏家,只隐喻的说夏家门楣太矮,而她也只是看上的婵衣的品性,才会跟夫君磨了嘴皮子,最后得了这样的结果,若是夏家错过了,便再也没有这样好的机会了。
  谢氏不由的有些心动,看了看夏老夫人。
  夏老夫人笑了笑,对苏氏道:“难得夫人这样看重我家晚晚,这事儿还得等她父亲回来,商议一番才好决定。”
  苏氏心中也知道是这般,当下也不纠缠,又说了会话,便回了诚伯候府。
  而楚少渊跟婵衣出了福寿堂,走在福寿堂的小路上,楚少渊却越走越快,直到看到暖亭,才停下来,吩咐随身的小内侍,让他去隐秋院先说一声,转身拉了婵衣进了暖亭。

  ☆、224。情定

  224。情定 
  婵衣刚要开口,后背就撞进了一个温热的怀里。
  楚少渊从她背后抱住她,像是拥进了她的一切,双手环着她的腰,下巴搁在她的肩头,眼睛打量着她缠着纱布的伤口,鼻端闻到从纱布上传来的淡淡药香,伸手过去,将纱布浅浅挑开一角,那个伤口很深,懂些医理的他一眼就看出伤的险峻,眉头忍不住蹙起。
  “你快放开,这样像什么话……”婵衣挣了几下。
  他琥珀般的眼睛一眯,强自把她的手攥在手心里,她的体质偏凉,手一片冰冷,眉头蹙的更紧,“你是要我担心死么?”
  婵衣侧过头,眼睛转了过来,漆黑清丽的眸子里倒映了楚少渊那张昳丽无双的面容,手指上头的冰冷在他的温热手掌中暖了起来,眼里漾出水一般的光泽。
  “置之死地而后生,我能想到的法子,也只有这个了……这个世间对女子而言,便是如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