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汉明珠之我娘是吕雉-第2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殿下放心。”与刘元郑重地承诺,保证一定会会把事情办好,不会让刘元再操心的。
刘元走了,现在总觉得还差了点什么,不管出了多少事,总还没到彻底解决的时候,贵族们的反应,可见他们忍到现在,算是忍无可忍了,一但出手,丝毫不退,一步不让,想尽办法也想撕死刘元。
虽然捉了不少人,刘元还是不想现在就处置了,便让他们再继续的闹下去,在她活着的时候,最好能把人都解决了。
她想着自己要把问题解决,刘盈同样也在想如何解决这件事情。
王陵和陈平这两个丞相,刘盈叫上他们来,倒是开门见山,“若将女子可出仕一则写入律法中,可行吗?”
“陛下,此事不可。”当然不可行了,傻子都看得出来群魔乱舞,不顾一切就是为了阻止女子出仕。
当然,最重要的目的还是为了对付刘元,想从刘元的手里抢回属于他们的权利。
可是前些日子那么多人跪下请刘盈将女子不可出仕写入大汉的律法,为后世表率,刘盈现在反过来,想把女子出仕写入大汉的律法,也就意味着贵族们诸多想法不能实现不说,还适得其反,天下会大乱的。
“现在贵族们已经在疯狂地残害女官,陛下若是再将此事写入律法,他们或许会造反的。”陈平提醒,把最重要的一条担心明说了。
“造反又能如何?”刘盈却一点都着不着急,谋反吗?他们如果敢谋反倒是好的,正好给了刘元一个机会一网打尽。
陈平算是听出来刘盈的意思了,但是同时心里也犯起嘀咕来,虽然刘盈仁厚,但是对于贵族,真是与刘元如出一辙,深以为他们就是死再多的人也不可惜。
“陛下。贵族们死不足惜,可因此而受波及的百姓,一个都逃不了的。”陈平把准了刘盈的脉 ,想劝服刘盈容易。
刘盈道:“若是此事交给阿姐去办,以天下兵马守卫,贵族们动不了。而且现在大半的贵族全关进了大牢,如此情形下,还能有多少人能与我们为敌?”
显然心起之念,刘盈也分析过,思来想去,某人既然说了想在活着的时候帮刘元解决这个问题,他便真心实意在思考如何将事情处理好,不给刘元留下难题。
女子若是可以出仕,刘元再想当皇帝受到的阻力就会好上许多,他要捉紧解决。
“陛下,此事万万不可,万万不可。杀戮一起,大汉失了贵族,等同断传承,将来想再有人才供应,太难。”陈平还算比较清楚贵族的情况。
别怪人家贵族恃才而骄,人家确实有骄傲的资本,人才是国家的命脉,一个王朝想要兴旺,必少不了人治。
“请陛下仔细想想,此次所取这士,虽有寒士,但几乎所有的女官都出自贵族,陛下一气之下将女子出仕一条纳入律令,贵族们当真造反,陛下能独独放过女官们?杀鸡取卵,无异于自取灭亡。与大汉朝结下死仇的贵族女眷们,她们又会为大汉尽忠?”
陈平一番话说下来,惊得刘盈一身冷汗,陈平再一次开口,“殿下的学宫中有一句话说得没错,百年树木,十年树人。”
“学宫虽然创建了,殿下也想学宫能教导出许许多多的人才来,却不能急于一时,至少百年之内,大汉朝出仕为官者,依然还会是贵族为重。将来,后世,殿下看到的不仅仅是现在,更多的是后世,请陛下三思。”
想想刘元,就算拿下这么多的贵族,刘元说要杀人了吗?刘元会不想杀了贵族?
想,可是刘元知道自己不能,为了女郎与贵族闹起来,各凭手段,可以杀一个两个人,却不能杀了几乎所有的贵族。
真要把人都杀了,怕是结下的仇更大了!
刘盈乍然想到刘元确实没有说要杀人的意思,有些懊恼自己的脑子确实不太好,竟然不明白刘元为什么不杀人,反而觉得自己处处在理。
王陵也是想反对的,理由没有陈平说的那么多,但也是差不多的。
“贵族们不宜逼反,若是反,全都反了,只会令大汉损失惨重,而且几十年内都不可能恢复元气。陛下,匈奴依然在虎视眈眈,请你千万不要为了解决一时的难题而自毁江山。”
连自毁江山的话都说出来了,情况当真比刘盈想得更复杂,也更得想想办法,慎重一些。
刘盈闭上了嘴,“那要是朕依然想将女子可以出仕写上大汉的律令,你们有什么办法?”
两位丞相脑门痛啊!明明这种事情是刘元最迫切要做成的,刘元都不着急地把事情定死,刘盈比她更急。
将女子可以出仕一事写入律令,等同于让贵族们认错,那得是什么样的事才有可能让贵族们承认自己错也得拦着?
“殿下开科举时,是以盐利为引,贵族们又想人才都是自家的,让家中的子弟去考也好,故而才有科举。但女郎出彩,出乎他们的预料之外,这也是让他们绝对想不到的。”
“想改变贵族们的想法,夺贵族的利,陛下,我们手中并没有能让他们动心的筹码。”
没有筹码就不可能跟他们谈条件,想让女子可出仕一事写上大汉的律令上,难如登天。
刘盈拧紧了眉了,他难得想做一件事,还是一件理当为刘元做好的事,现在看来是他想得太天真,至少在他手里,他想把这件事办成太难了,难,刘盈也想做。
“陛下为何要沾此事,大汉的天下,现在不好?你为何要……”自己搅动风云?
虽说那话没有说出来,意思刘盈还是听出来的,就是觉得刘盈没事找事。
“女子出仕不好吗?朕觉得很好,令天下男人和女人都有机会主宰自己的命运,真正引天下人才为大汉所用。但凡想着都觉得美好,朕都盼着这样的局面,你们不想?”
刘盈并不认为自己的想法能多么的离经叛道,他是见过刘元的能力,心里也一直都有一个念头,要是刘元来当皇帝,该有多好,他就可以尽情去做自己想做的。
当然,他也不解,为什么女人就不能当皇帝?
若是女人也可以当皇帝,人人心中都认同女子可以撑起天下,可以担起家中的重担,刘邦还用担心皇位叫人夺了去,有一个刘元在,比刘邦所有的儿子加起来都能叫刘邦更放心吧?
一辈子只想什么事都不干,只要开开心心过日子的皇帝,此时此刻想得更多的是改改这个规矩,不成文的规矩。
但似乎如他的文章一样,他太天真了,也太不切实际了,他虽然是皇帝,想做的事多了,却不会因为他想做,事事都能如他所愿。
刘盈难过的一叹,陈平和王陵更是想哭 ,他们跟的到底是个什么皇帝,急急的想让女子可以出仕,为此可以不管不顾,叫他们听得心都要跳出来了,偏偏他们还不敢说得太直白。
得亏了刘盈不知道他们心里的反驳,要是知道必要还他们一句,你们说到这里了还不够直白,那你们就说得更直白一点,我都听着。
“陛下所想,倒是与殿下一般。”不愧是刘元养大教出来的人,想法都和刘盈一样。
“那是。”刘盈难得听到有人夸他的想法与刘元一样,高兴地应了一声是。
陛下,他们根本没有夸赞你的意思好吗?你别当作夸赞。
然而他们没敢提醒,反而只能无力地道:“此事,不如还是让长公主殿下来操心,殿下挑起此事,必有章程。”
还是别听刘盈说下去了,再说下去,他们怕是扛不住要告饶了,怎么会有这样的皇帝?
说聪明,贵族们才跪下说请将女郎们请出朝廷,再也不许他们入朝,刘盈立刻在刘元出面前开了口,把贵族们连削带打的噎得说不出话来。
或许刘盈也是受了启发,认为贵族们不肯放弃,死死地想压着女子出头,不怀好意,有心将此事解决,因此直言将女子可出仕一事写到律法上,以此而令女郎完全可以在朝中立足。
想法是好的,操作完成,最后的结果能不能如刘盈所想却是可知的,贵族们必不能容,天下定然大乱,也会叫刚刚安定的大汉,再起战事。
当然,刘元手里的兵马确实不怕打仗,可是打仗不怕,治理天下的人才不能缺,把谋反的人全都杀了!全部的话,最后他们会怎么样?
陈平和王陵身为丞相的,可以很清楚的告诉刘盈,大汉朝或许也会因此而覆灭。
看看刘元的处理方式,再看看刘盈任性的一想,两位丞相虽然不想承认,却不得不承认,刘盈半点比不上刘元,半点。
现在看来刘盈做的事情虽然有一部份是因为自己确实是那么想的,也是因为刘元,刘盈想为刘元做成一件事,还是一件再也不可能有人可以撼动刘元地位身份的一件事。
有些念头一起,但两人还是控制住,思来想去还是否了此事,干脆的让刘元进宫,有什么想法的刘盈,让他好好地与刘元商量,想必他们都能明白的事,刘元一定能与刘盈说得清楚,不会同意刘盈的做法的。
刘盈听他们提到了刘元,微微一顿地道:“算了。”
连王陵和陈平都说万般不妥的事,找上刘元来,刘元一向做事都不心急,一步一步安排,怎么可能会同意他逼反贵族们,一气将贵族一网打尽。
听到刘盈说一句算了,王陵和陈平都暗松一口气,他们说的话刘盈未必听得进去,可是刘盈也是知道刘元的性子的,也就明白自己想出的狗屁主意行不通。
“陛下若无事,臣等告退。”看着刘盈一脸蔫蔫的,王陵和陈平对视一眼,还是当作什么都没看见地走人。
“去吧。”刘盈挥手,让他们退下去。
两位丞相暗松一口气,乖乖地退了出去,本来应该分道的,两人却约在了一起,找了一个僻静的地方,陈平开门见山地道:“陛下只怕有什么准备。”
“当日陛下面对贵族进言说的话,未必就是玩笑。”王陵同样道来,然后沉默了。
过了很久,陈平道:“若是让殿下来,其实也挺好的。”
来干什么就不用说了,他们心里认同了刘元,王陵却道:“可是此事,此事贵族们不会同意的,真闹起来,又是血流成河。”
两人对视一叹,血流成河什么的,见过太多死人的他们,不太乐意再看的,可是似乎由不得他们想与不想。
“先帝那么多的儿子,偏偏这个最该生为男儿身的却是女郎。”王陵是替大汉惋惜,也替天下人惋惜,恨不得,用这些个人换刘元一个。
“先帝这会儿怕是悔着。”留下一纸诏书,却坑了那么多的儿子,往后,还不知道会出什么事。得亏了刘元没再让他查诏书的事,暗松一口气。
王陵挥挥手道:“咱们还是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吧,也尽量尽到自己的本份,像皇上今日所想不可取,我们该进言的就得进言。”
好在刘盈的性子确实好,不像刘邦还会生气动怒发火。倒是让他们更敢说。
只是刘盈的想法同样让他们心惊得胆颤,作为一个皇帝不担心女人夺他的权,还想将女子可出仕写入律令,若是让天下人知道,天下人必会将对刘元敌视转到刘盈的身上,刘元能扛得住天下人,未必刘盈也可以。
想到这里,更是叫人叹息,陈平和王陵此时的心里只有一个想法,他们的陛下千万别做出什么不妥当的事情来。
刘盈还在想要怎么帮刘元做好事情,却是突然病倒了,不是装的,而是真的病了。
刘元听到消息吓了一跳,还以刘盈的身体还有问题,好在张良随她一道进宫号了脉,只道是寻常的风寒。
还好还好,只是风寒。可是张良开了几帖药叫刘盈服下,刘盈依然不见好转,惊得人不知所措。
张良目光闪闪,刘元一开始没注意,还是因为对张良的熟悉一下了察觉了不对,因而离开了宫殿后,刘元直问张良,“留侯有什么不好当着众人的面说,现在只有你我,你说吧。”
“殿下,庄周晓梦,我在梦里看到陛下逝于明年,而且是病逝。”张良曾经看过的一切,刘元从来不问,然而此事关系重大,张良却必须得说。
刘元一怔,早些年项庆也说过刘盈会早逝。
她一个只知道刘盈确实会早逝的人,并不清楚刘盈病逝于哪一年,项庆的话,刘元会半信半疑,可是张良的话,刘元定是全信的。
“陛下的病并不算严重,几帖药下来却不见好转,殿下相信天命吗?”张良幽幽地问,刘元果断地答道:“不信。”
张良一笑,刘元如果是一个信命的人,就不会一直在拼命的做事,拼命的改变自己的命运,也改变这个世道。
“我命由我不由天。”项庆也说她是早逝的命,刘元却不信,就算全天下的人都盼着她死,她也要好好地活着。
张良道:“若是陛下一直不曾好转,殿下当如何?”
他们都不信命,但是有时候却由不得他们信或是不信。
而且,他们还得明白一件事,变则通,若是不变,若是非要坚持,或许最后只会两败俱伤。
刘元的目光一凝,最后却冲着张良道:“我与陛下早已经约好,只要诞下健康的皇子,皇位后继有人,我就会让陛下离开,去做自己想做的事,眼下……”
此事也是刘元没来得及与张良细说,张良看向刘元道:“殿下想好了?”
“先前还有些犹豫不决,现在想好了。”刘元确实想好了,知道接下来的自己究竟应该怎么做,故而可以告诉张良。
然而张良却不想听刘元后面的话,“殿下想好就好。”
绝口不问,刘元看着张良,“你不担心?”
“我从不担心。”哪怕刘元杀光她的弟弟们,然而张良明白,刘元动怒是真,却不代表刘元变了,这也是为何刘元连一句解释都没有。
可是,那么多的人命,刘元说杀就杀,张良总想缓一缓,也想用无言让刘元可以控制住,别让自己为杀戮所控制,那并不是他想看到的刘元。
正好收到确切的消息,知道南越国有一件宝物可以起死回生,从来没有放弃过寻找办法医治刘元,张良收拾着也没有与刘元明说,即往南越国去。
刘元听得张良的笃定,心中的大石才算放下,一个人相信你,比相信他自己还要相信,遇上这样的人,三生有幸。
“殿下可知,于梦中我早该死了。”张良看到刘元的笑容,反而提起另一桩事,刘元道:“无妨,梦总是梦,你现在活得,人也站在我的面前,便够了。”
所谓的梦是不是真的不知道,现在站在她面前的张良真实的存在,活着陪着她,于她便是最大的欢喜。
张良笑了,庄生晓梦,不知道蝴蝶是我,还是他,他现在真切地与刘元在一起,便不想再去管得太多,只要把握今朝。
“那么殿下想好如何处置陛下的事?”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刘盈的事了,刘元总要想想究竟是如何对刘盈才是真正的好。
“我得问问阿娘。”刘元迟疑了,张良用了药,如果刘盈一直都无法好转,信一回命能让刘盈活下去,他们就算曾经不信,现在也可以信一信。
“你我的生死都不能让我们相信,可是身边的亲人……”张良感叹着,刘元道:“只要身边的人都能活着,所谓信与不信命,都没关系不是?”
只是一种生活的方式罢了,变则通,不变则死,刘元一向懂得变。
为了活命刘元什么事没做过,与项羽和范增装傻充愣,还哭得装过粗鲁,都仅仅是为了活着。
“是。”张良认同的,人只有活着才会有一切,若是死了,名利富贵皆成云烟。
“大汉本就不太平,陛下病重的消息传出去,事情会更多。”张良担心朝廷诸事,刘元却不以为然。
“无事,天下的事瞒不住有心人的打听,陛下本来在众臣的眼里就病弱,现在让他们知道了,不就是人心异动,本来都不安份,往后如何,提前安排等着他们更好。”
第317章 传位诏书
张良默许了,刘盈是皇帝,若是一直不上朝,再有太医往来,不可能瞒得过任何的人。
与其瞒着让人扣刘元一顶居心不良,意图害君的帽子,倒不如一开始明明白白地让人知道,刘盈的情况。
长安确实本来就够乱的,接下来只会更乱,乱也是没办法的,只要乱过之后,天下太平,一切便都是值得的。
但是刘盈的身体越来越弱,竟然隐入了昏迷,吕雉都慌,虽然相信张良的医术,却还是没能忍住征召天下名医,请人来帮刘盈看病,只要能救回刘盈,叫吕雉做什么都可以。
虽说刘盈有后,但两位皇子的身体羸弱,满朝的臣子都知道,虽然现在宫中的人再有身孕,孩子没生下谁知道是男是女,若是男的是身康健还是不康健,然而立太子一事,还是有人提了上来。
太子得立,哪怕当上太子就死了,也得立,立之安人心。
刘盈当日在朝廷上说过的一些话,刘盈或许未必记得,却有许多人帮着刘盈记着,他们不会想看到刘盈真把帝位传给刘元的,故而,一定要立下太子。
可是刘盈本就存了旁的心思,此时他们让他立太子安的什么心,他自是心里有数,想要任意摆布他,想让他叫他们安心,刘盈偏不。
刘盈不曾,吕雉更是不着急,毕起所谓的帝位传承,她更希望刘盈健康,有人往她面前说起立太子一事,她直接地问道:“你们是盼着陛下出事,还是希望陛下不出事?”
这种话要怎么回答完全不需要过脑子,必是不希望刘盈出事的。
“既然如此,急着立太子是何用意?”吕雉算是明知故问,前来当说客的人是吕泽的儿子们,吕泽是安分了,可是他的儿子们渐长,却越发的不安分,冒头到吕雉的面前,想要什么,吕雉清楚,却不想给他们。
“你们最好安分点,你们的叔父怎么死的,你们的父亲想必告诉你们了,我虽是你们的姑母,我想让吕家好,同样也是陛下的母亲,更想刘家好,所以,你们若是损及了刘家,损及了陛下,我的选择一定会是陛下和刘氏。”
吕雉亲手杀了吕释之于吕家的震慑是绝对的,哪怕吕泽也惊得不轻,不知从何时开始,吕雉与他们家越走越远,吕家再也不是支持吕雉的人,反而成为扯着她后腿,也扯了刘盈和刘元后腿的人。
因此,吕雉宁愿亲自动手,也要让他们明白,他们敢扯,她就敢杀了他们。
吕家的小辈们装着老实地道:“姑母,我们一定尽心为大汉,为陛下,也为姑母,绝不敢损及大汉。”
本来还想继续劝立太子一事,可是吕雉出言惊得他们直哆嗦,因而赶紧表忠心。
“那就回去吧,脚踏实地地做事,你们差事办得好了,该赏的自会赏你们,反之,若是做得不好,该罚的也一定会罚你们。”赏罚分明,见识过吕家的杀伤力,吕雉恨不得将吕家人夫全都训老实了。
有一度,吕雉甚至还动过将他们全都杀尽的心,但一想太过狠绝,还是罢了。
杀一个吕释之足以,于动其他吕家的人,是要逼得吕家与她站在对立面。
可是,吕家的权势不能因她而再变,他们不管想做什么,最基本都要守大汉的法,如果他们不懂,吕雉不是第一次出手对付吕家,接下来只会做得更干脆利落,不给他们半分机会。
“是。”吕雉让他们退出去,他们虽然满腹的话想说,却不敢再打扰了吕雉。
但是回家之后如何酒后失言,又全都一字不差的传到吕雉的耳朵里,吕雉听完只冷哼,“我的两位兄长本事不小,却都不会教儿子,连我都怨上了,当真让他们大权在握,岂不是第一个容不下我?”
旁边听着的宫人自不敢接话,吕雉只是自说而已,并没有需要人附和的意思。
吕雉能打发了吕家的人,朝中重臣却没有那么好打发了。
正因为如此,吕雉坐在了刘盈的面前,“外面都让你立太子,你是什么想法?”
刘盈昏昏沉沉的,睡着的时间比醒着的还长,正好吕雉来的时候刘盈醒来,吕雉拿了帕子为他拭过冷汗,询问刘盈。
“都有谁与阿娘请立太子?”刘盈询问,吕雉将朝中重臣的名字一一与刘盈说来,都是忠心为大汉的人,他们并无私心,都是真正为大汉好的人。
值于此,刘盈道:“我病倒的日子也没见过他们,正好现在精神不错,就让他们进来吧。顺便让阿姐和姐夫也进来。”
刘盈想想有些事情不如一次性解决了,他此时的精神不错,也不至于让人怀疑他昏头说昏话。
“史官也传来。”本来帝王之事,史官是一言一行都要记下的,而此次的事,更得记下,永远也不许人抹去。
吕雉知道刘盈是想好了,故而传了重臣前来,还有史官,就是想安排后事。
“我让人去传,你休息,不要乱动。等安排的事都安排好了,你想去哪里阿娘都遂你。”吕雉终于答应了,本来还没多少精神的刘盈闻之抬起头眼睛发亮地看向吕雉,“阿娘说的都是真的?阿娘放我走?真要放我走?”
“若是让你走能让你活下去,就让你走吧。只是将来常回来看看阿娘,也看看你阿姐,阿娘也老了,没有多少年可活。你阿姐的身子也好不到哪里去,见一面少一面,你知道。”
吕雉一辈子都不服输,一直坚强地活着,活到现在,能让她认一句软话的除了刘盈和刘元再也没有其他人。
刘盈道:“我会的,我就在长安附近,等我在那里安顿好了,我就常回来看阿娘和阿姐。”
连往哪里去刘盈都想好了,可见有多盼着能离开。
皇帝的位子,荣华富贵,万人之上,都不是刘盈想要的。她有多久没看到刘盈这么高兴了?
好像还是在沛县的时候,既因为年幼,也因为沛县让人开心。
可是到了长安,成为了太子,承受着各方的压力,每一个人都要他当一个好太子,一个合格的太子。就算是她这个当娘的也不断地告诉他,只有他当稳这个太子,将来成为大汉的皇帝,他们母子才能活下去。
刘盈不是一个坚强的人,却为她和刘元撑到现在,如果刘盈当真认为自己只有走,离开了皇宫才能过上自己认为的舒心日子,就让他走吧。
吕雉做下这个决定并不容易,当娘的永远都不可能赢了自己的孩子是不是?
她这辈子只生了刘元和刘盈,刘元没让她操过心,只有刘盈却让她不断地操心,或许这就是旁人所说的有得有失。
“阿娘,我会好起来的。”这些日子一直吃药却一直没有见效,刘盈以为自己要死了,但是现在,他却觉得精神一振。
吕雉看到刘盈的样子暗松了一口气,果然给给刘盈希望,有了希望,才会想要走下去。
而朝中的重臣以及刘元都很快到了未央宫,见着吕雉正在喂刘盈喝汤药,刘盈的神情好多了。
“陛下,太后。”进来就得见礼,刘盈正好喝完了,抬手与他们道:“起来。诸位都坐。”
即有人拿了蒲团上来,每人一个,刘元与张良刚要跽坐下,刘盈道:“阿姐和姐夫往前一些。”
他们的位置本来离得刘盈并不算远,可是刘盈还特意让他们往前一些。
往前就往前吧,刘元与张良几乎坐在刘盈的榻前,刘盈也不说费话,轻轻地开口,“朕的身体这般模样,想来诸位都有心理准备。若朕是寻常人,家中的基业交到朕的手里,此情此景也理当准备一二,更别说朕是皇帝。”
重臣们听到刘盈的话暗松一口气,心里默默地补话,陛下能有这样的觉悟,他们也就放心了,什么都不怕的人,最怕就是刘盈有个万一,后继无人,为了一个皇位令天下再起动荡。
其实如果没有那日刘盈在朝廷上说出让刘元当皇帝的话还没那么让人心焦,正是因为话出口,一干臣子担心害怕,女子继位,前无古人,刘盈开这个先例不说天下人会怎么想,站在他们的立场的,他们也不愿意。
江山是刘家的不假,刘元同样也姓刘也不假,可她毕竟出嫁了,出嫁之女继承父家的家业,传扬出去人,会不会引得天下女子争先效仿。
这也暂且不说,刘元继位的话,刘盈何去何从?
基业从来都是父传子,什么时候有弟传姐的?
“臣等听命。”眼看刘盈就要定下帝位传承了,虽然心里担心刘盈真把江山给了刘元,刘盈没把话说出来,事情总还有变故,他们别急着急告诉刘盈这个不行,那个不好。
万一刘盈本来无意,生生叫他们闹得起了那般的心思,他们岂不是要吐血。
前车之鉴在前头。一开始刘盈哪有让刘元继位之意,还不是因为贵族们叫唤得太厉害,让女子退出朝廷,连带刘元和吕雉也不许她们再掌权,刘盈又不蠢,天下靠谁来撑着,难道靠他刘盈?
靠的是刘元和吕雉!
逼她们两个交出权,贵族更想掌权,刘盈当即知道他们的想法,也不打算纵着他们,这才会道出有意将皇位传给刘元的话,就是叫他们给逼的。
刘盈看他们都一副陛下你说什么我们都听,你怎么决定我们一定都遵从的样子,却知道一但他的决定说出去,在场的人都会炸了。
“在朕之后,由阿姐继位。”刘盈没有给他们太多喘息的机会,音落一片死寂。
王陵和陈平早有猜想,真正听到还是吃惊地睁大眼睛,朝着刘盈道:“陛下,自来家业都是父传子,再传孙,从无传姐的。”
总有人说出此话,刘盈道:“无妨,本来天下也没皇帝,秦始皇开创了皇帝,朕也学一学他,造就一个女皇帝。”
……自比秦始皇,这不一样的啊!刘元震惊之后暗暗补一句,她还是先不说话,让其他人把想说的话先说了。
“陛下,若是陛下传位于殿下,将来的帝位,又该传给谁?”没错,刘元到现在都没孩子不假,不代表将来也不会有。
隔一个皇帝的后代,谁尊谁贵,谁还不清楚。
提醒刘盈也是让他为自己的孩子想想,别尽坑自己家的孩子。
虽然刘元不可能有孕的事他们自己人知道,外面的人只当刘元伤了身子,故而一直养着,到现在都没有要孩子。
张家的人倒也问过张良,可是张良只道随缘,佛性得全然不在意有没有孩子。皇帝不急,太监急,也得有机会见到张良才行。
张良才从南越国回来多久,接着又去了,再回来,再早一些日子更是远在北境,完全不给人机会看到他。
想说的话,总要见到人再说,张良还住在公主府,留侯府,几乎就是一个摆设,一个月有时候都不一定回去一趟。
啊,离题了!
刘盈听着道:“此事,朕既然将帝位给了阿姐,将来要传给谁便由阿姐决定。”
听听刘盈的话,压根不在意自己的儿子将来如何,还能不能将帝位抢回去,好些人都想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