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汉明珠之我娘是吕雉-第1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个时候问。
“牢稳将军,这一次你随我同去。”刘元手下的将军里,要说高大的主儿,牢稳绝对是数一数二的,刘元要带上牢稳一道去,牢稳立刻应诺。
刘元点了首将,还择了兵马,差不多时间就往约地的地点而去,武朝在刘元临去前还是不太放心地叮嘱,“你这一去小心着点,别中了匈奴人的埋伏。”
“先生担心匈奴来抢粮抢棺木?”武朝话一出口刘元就已经知道他这话里担心的是什么。
武朝冷冷一笑地反讥一句,“别跟我说你一点都不担心,鬼都不信。”
“所以我带上牢稳将军了吗?让牢稳将军领一些兵马守在外头,我进去,如果匈奴能和我好好的交易那自是极好的,如果他们不愿意,那就别怪我手下无情了。”刘元防还是防着人的,防着不会吃亏,她是选中了匈奴的左贤王不假,识人也不一定真能将人看透。
“得,我又多嘴了。”武朝觉得自己就是永远都记不住,每每瞧着刘元就只记着这是他的徒弟,心里想的就想多叮嘱刘元同几句,压根就忘了刘元这位徒弟不是一般的徒弟,心眼多得你想都想不到。
“先生,你别老是在心里偷偷的骂人啊。”刘元一语道破这会儿的武朝心里的想法,武朝……
“上路上路,赶紧的走。”他就不应该帮刘元想那么多,刘元又不会多领情。
刘元掩口一笑,正色与武朝作一揖,“先生辛苦了。”
各城虽然都有守将,但是武朝也不是吃素的啊,武朝留在这儿就是帮着刘元把关的。
“去去去。”武朝嘴里说着打发刘元的话,高兴得嘴都快咧到耳后根了。
刘元瞧着心里不禁地感叹,她那么多位先生,就数武朝是最好哄的。
三日之期,刘元一直让人密切注意匈奴那边的动静,防是要防着他们一些,同样也得看看他们有没有其他的异动,好在除了左贤王领了三千人赶着刘元要的马儿前来约定之地外,并没有其他的匈奴人有异动,况且刘元选定这个位置,即让自己有所守,也让对方有所守,是个能让交换的人都安心的地方。
“公主殿下。”匈奴左贤王朝着刘元行了匈奴最高的礼节,说出的是流利的汉语。
“左贤王。”刘元还一揖,左贤王是朝着刘元露出一抹笑容,“公主殿下很准时。”
“当然。左贤王要看看我身后的东西吗?”笑着询问,左贤王微微颔首,“我这里都是殿下要的东西。”
马匹啊,粮食啊,刘元和左贤王各使了人前去查验,粮食要查起来倒是比看马儿好不好要麻烦得多,好在刘元一向很有耐心,且让他们安心的查查。
“不知冒顿单于的棺木?”左贤王让人去验粮食,同样没有忘记冒顿的尸体,那可是刘元自己说过的。
“也来了。”刘元说着击起了掌,几声落下后,自有人用马拉着棺木走出来。
从刘元杀了冒顿,连冒顿的尸体都抢了回去到现在过去已经快三个月,匈奴动荡至今,刚开始还有冒顿的手下急于为冒顿报仇,可是冒顿一死,群龙无首,就算再英勇的将士只能跟大汉硬碰硬,还是那样为数不多的兵马,大汉并不畏惧。
到后来就连冒顿的儿子也不急于为冒顿报仇,而是想要成为大汉新一任的单于,如此一来,不管冒顿的死忠有多想为冒顿报仇,只凭一己之力他们做不到的,明知如此结果,而且也是久攻不下大汉,动不得刘元分毫,他们除了退兵还能如何。
可是,冒顿毕竟是他们的匈奴的单于,而且战功显赫,对匈奴也是有功的,那样死在刘元的手里,他们心里总憋着一股气,自是急于将冒顿的尸体带回来。
这也是为什么左贤王从得知刘元愿意将冒顿棺木双手奉上时是发自内心的欢喜。
“左贤王,我们这样算是朋友了吗?”刘元亮出了底牌,笑得十分温和地问了左贤王一句,左贤王肯定地道:“愿与公主殿下永为朋友。”
“往后匈奴若是有什么难处左贤王不妨开口,刘元是能帮的一定帮,但是若是匈奴敢再犯大汉分毫,这一次的事就不会是第一次。”软硬兼施,刘元一向先礼后兵,该示好的示好了,若是匈奴不识趣,那就怪不得她了。
“我会记着是殿下将匈奴搅得天翻地覆的。”刘元即杀了冒顿,同样又出现在匈奴,要说匈奴如今这样的动荡与刘元没有半分干系左贤王是绝对不会相信的。
刘元敢做也不怕人知道啊,匈奴如今的乱是因她而起,这件事整个匈奴的人都清楚,刘元不以兵马进攻匈奴,却照样能让匈奴不得安宁,匈奴人最好记着,也怕刘元。
“希望左贤王早日安定匈奴登单于大宝。”刘元笑着恭贺一声,左贤王客气的朝着刘元再一次见礼。
“粮食和冒顿单于的棺木都是左贤王的。”刘元让人拉着粮食和棺木往前,左贤王也让将马匹送上去,“这些好马也都是公主殿下的。”
“希望还会有下一次。”刘元笑眯眯地表示还是挺希望有下一次的。
左贤王何尝不是这样认为,但就在这时,一声叫唤传声来,“杀了刘元,杀了刘元为我们单于报仇。”
一支骑兵似是突然的出现,叫唤着匈奴的话,刘元的着朝着左贤王道:“左贤王去还是我来?”
“殿下不妨出手。”左贤王连一丝犹豫都没有地将出手的机会让给了刘元,刘元也无所谓吧,与匈奴交手到现在他们一直都是防守,就算与冒顿交过一次手,于刘元看来也算不得交手。
“放箭。”刘元当着左贤王的面一声令下,左贤王还没反应过来是什么情况,飞奔而来的骑兵突然遭受箭雨的攻击,箭箭正中要害,一时间骑兵死伤无数。
“都站起来,你们都站志来,我们要杀了刘元,为我们的冒顿单于报仇。”这个时候冲过来的人必是冒顿的死忠,冒顿手下的骑马也真是强悍,就算骑兵死伤了不轻,被那么叫唤着,他们第一反应继续往前冲,跨过他们那些兄弟的尸体,他们再一次往前冲来,只为杀了刘元为他们的冒顿单于报仇。
“都说匈奴的将士强悍,果然非同一般。”刘元瞧着诚心夸赞,听在左贤王的耳朵却昭示着刘元还有别的打算。
果不其然,箭雨停下了不假,骑兵身来之侧突然冒出一个又一个的人来,他们手里持着大长刀,一刀砍向骑马奔来的将士,连马带人的砍了下来,匈奴的骑兵是反应过来想朝着地上刺去,他们却已经用着最快的速度再一次消失了。
而在他们最后的骑兵那儿,再一次冒出人来,手里同样拿着大长刀,一刀挥来便叫他们死伤无数,急得领兵的人大声叫唤。“刘元,刘元,有本事你出来,出来我们光明正大的打一架,别用这些见不得人的小把戏来杀人,你出来,你出来。”
刘元人就光明正大的站在这里,那还能叫人无视了,这不能怪她吧。
“左贤王,该你去了。”刘元并不想在这个时候跟匈奴将军有过多的交往,反正冒顿死了,左贤王看起来也是诚心与她交易的,既然是诚心的,刘元自然是欢欢喜喜的与人交换各自需要的东西,攻来的骑兵杀几个让左贤王能好好地看看她的本事也就可以了,其他的,就看左贤王是什么样的打算。
“哈尔,够了!”左贤王朝刘元颔首,骑着马出面,那一位哈尔将军听到左贤王的声音立刻掉转头来。
“左贤王,冒顿单于死于大汉之手,你不思为单于报仇,却与大汉交易,你这样对得起单于吗?”双目赤红的质问于左贤王,这是迫切地希望左贤王给他一个答案。
“你不想要冒顿单于的棺木?”刘元给左贤王的棺木自是大有用处的,要不然怎么能算作一个人情?
左贤王果然是聪明人,刚到手就用上了。
哈尔将军一听似是平静了些,怔怔地望着左贤王,“你怪我与大汉交易,就不想知道我交易的东西都是什么?”
身为冒顿的死忠,那也不是全无脑子的,而且他是最希望能抢回冒顿尸体的人。
“你拿到了冒顿单于的尸身?”哈尔迫切地追问,左贤王肯定地回答道:“是。”
手指向那边的棺木,让哈尔瞪大眼睛好好地看清楚了。
“比起杀始元公主来,是不是拿回单于尸身更重要?”左贤王答完又问了,哈尔抿住唇,却又不得不承认确实如此。
“所以哈尔将军,如果你不想我们带不回冒顿单于的尸身,请你退下。”左贤王问完了,成功的用冒顿的尸体让哈尔退下,不会再打扰他与刘元的交易。
哈尔看向刘元,还是恨不得冲上来要刘元的命的,但就如左贤王说的那样,冒顿的尸体是他们最急于拿回来的,之前想要和大汉交战的人何尝不都存了这样的心思,只是因为一直都做不到,这才没有人喊出来而已。
“是我鲁莽了。”哈尔冲着左贤王作一揖,为自己险些坏了左贤王的大事赔罪。
“左贤王,这样很好。”刘元用着雅言称赞了左贤王一句,到此他们的交易就算是完成得七七八八了,刘元掉转了马头。
第183章 远虑
“殿下手中的兵马竟然如此强悍。”比起刘元对左贤王的称赞,左贤王的注意力更多是在刘元手里的兵,刘元的兵马竟然如此的厉害,实在是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从今往后大汉与匈奴的边防都归我管,匈奴若是不犯也就罢了,若敢进甚于防川,我一定会让左贤王真正见识到我的兵马有多强悍。”刘元并没有回头,却这样肯定地回答了左贤王。
左贤王虽是第一次看到刘元的兵马出手,倒在地上的匈奴的骑兵,这可是匈奴最好的骑兵啊,但是刘元对付起来似乎不费吹灰之力。
匈奴的骑兵都已经死伤不少了,然而大汉的兵马呢?并没有一个伤亡。
“左贤王,有缘再见。”这是他们第一次交易,却不会是最后一次,刘元丢下这一句,人也消失在匈奴人的视线里。
“公主殿下,有缘再见。”左贤王也回应刘元一句,心下更清楚他们是一定会再见的,一定会。
“敲山震虎,殿下此战必能烙在左贤王的脑子里,不管将来有多少人进言,心生畏惧的左贤王是不会轻犯大汉的。”赶回云中的路上,张良对刘元强势的出手,而且还是那样的不损一兵一卒的打法表示肯定,左贤王一定会永远记住今天的事。
刘元笑道:“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最高的用兵境界,我这样着实差得远了。”
张良听着刘元谦虚的话,露出了笑容,“殿下若是想让良再夸赞殿下不妨直说。”
“肯定是不能直说的,我想让留侯夸,留侯配合的夸我就没意思,当然是留侯真心想夸我才夸的叫我欢喜。”
直言这份欢喜,张良笑了,勾心斗角含蓄了半生,没想到到了最后还是更欢喜这一份直白,刘元,刘元啊……
“良,该回长安了。”张良是真得要回去了,“陛下已经来信让良尽快回去。”
刘邦送到张良手里的信刘元是不知道的,内容,大抵刘元听到张良提起也是能猜得七七八八。
“是得让留侯回去了,这会儿父皇还不定怎么怨我把留侯占了那么久。”刘元也知道留不了张良许久。
“留侯,留侯,父皇是真想留着留侯啊。”幽幽叹息一声,目光直往张良的身上飘,张良自也知晓了刘元未说出的话是何意,心不由地狂跳起来。
想必如果不是还有其他人在,刘元直接就把话说出来的。
“留侯要等我回去。”张良这一走,刘元还得留下,西秦旧地已经成了刘元的封地,一路东去,如今都成了刘元掌管之地,刘元得挺过这个冬,确定匈奴不会在这个秋冬之后进犯,才有可能再回长安。
“好。”张良应下一声,琼华在一旁提醒一句,“殿下不回去过生辰吗?这可是你及笄的生辰?”
女子十五而及笄,刘元十五岁了,这样一个生辰原该要大办的,琼华一提刘元和张良都想起来了,刘元只觉得这小身板真是够小的,这一辈子感觉活得那么长了,竟然她才十五岁。
而张良,十五而及笄,如同男子二十而及冠,都是一生中最重要的大事,“殿下不回京吗?”
“十五岁的生辰很重要,那也重要不过这万千的百姓,偌大的土地需要的安宁。留侯不觉得我在这样的日子里却能守护住这一方土地,让臣民百姓都能安乐,这样的一份礼物重于任何的及笄大礼?”
虽然刘元不以为然,架不住这天下人都觉得女子十五岁的生辰而重要,那就用这个日子,再刷一波好感吧。
果不其然,刘元的语音刚落下,张良看着刘元的眼神更幽深了,“殿下这份心境,良拜服。”
真心实意的拜服的。
“留侯不以为我是随口一说而已。”被张良如此郑重的说拜服,刘元倒是不好意思得很,赶紧的改口。
“若非殿下心之所想,殿下又是如何随口说得出来的。”张良只相信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况且刘元这些年是怎么做事的,他难道还不清楚?
于大局之前,刘元从来都选择天下大局,一直没有任何的迟疑,如今也是一样的。
刘元笑了,“留侯,我是故意让你觉得我那么好的。”
某人朝着张良眨了眨眼睛,“当年的时候我跟留侯说起自己的心愿其实很小,留侯可还记得?”
当年指的正是在咸阳宫里,那个时候他们刚入了咸阳宫,秦亡了,张良却第一次觉得迷茫了,他不能确定自己在亡了秦之后应该如何?
刘元,刘元看出他的迷茫,用着自己的方式劝着张良,张良听进去了自然也记住刘元曾经说过的话。
“我觉得自己不应该现在这样的。”刘元回想自己,也是不知道自己怎么会成了这样。
或许是因为当自己的肩上担负得太多,很多责任一但承担了起来,依着刘元的性子,刘元从来不会推卸的,不能推就只能迎难而上,让自己一次又一次地在大局面前做出对那些信任她的人有利的事。
“殿下这样很好。”张良并不觉得刘元会成为这样的人有什么不对。
无论当年刘元怎么说自己只是为了活着而拼,于大局之前刘元的选择永远都是为了旁人,她想活,却不会自私的为了自己活着不择手段。
她要活着,也并不想踩着无辜的尸骨活下去。除了在战场上必须是你死我活,这么多年了,刘元手里并没有枉杀过人。
而且大汉建朝至今虽然很短,可是刘元为大汉做的一切,一次一次成为靶子,一次一次的为刘邦所利用,刘元难道不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危险?
可是刘元从来没有说过一个不字!
与匈奴和亲,冒顿点名要刘元嫁过来,刘元在局势对自己极其不利的情况上,一边做出不愿嫁的姿态迷惑大汉朝臣,迷惑匈奴的探子,实际上暗地上里刘元早早就准备好了一切,她不和亲,却有着比和亲更好的办法让匈奴再也不敢进犯大汉。
刘元做到了,现在的匈奴大乱,短时间内都不可能再为祸大汉就是最好的证明。
“留侯这样说,我很有压力。”刘元实在没能忍住地再一次表示怂,她说的都是真心话。
“殿下只要做自己就好。”张良微微一笑,刘元做事随心,她只要随着自己的心去做那些事,就一定会知道应该怎么做。
刘元轻叹一声,“人人都以为当了公主就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一生安乐。却不知享受得越多,肩上的重担也越重。一个位同诸王的公主,我开了这样先例,就得让天下都认了我有这样的本事。人一但走出了第一步,再也没有回头的余地。”
如她,不管她想还是不想,她把自己架得那么高了,她不能退,那么多的人想要她死,她若是退了,必将万劫不复。
想说刘邦是皇帝,也是她的亲爹,怎么样也会护着他?想得倒是挺好的,岂不知这世上的事哪里有那么简单。皇帝也不是好当的,就如同她这个公主。
“不能退,那便进,无论将来有多少的困难,无论将来有多少的阻力,保持这份初心,记着我自己曾经最想的自己,我就一定能走下去。”刘元其实不需要人安慰,她虽然会一时感慨,感慨之后很快就明白自己应该如何。
张良走了,刘元留在了边境,倒是开始了她从前要办的事,比如怎么开荒修渠引水。
打仗既要兵强,也得要有口粮,刘元把口粮都拿去换马匹了,虽然得了不少的好马,库里的存粮也所剩无几了。
当务之际是屯田种植啊!
刘元看着那么多的荒地,人口却稀少得可怜,心里那叫一个五味杂陈,往琼容那里送信,让她利落一点来云中吧,长安修宫殿的事交给回别人去办就好。
没想到琼容没来,倒是把墨家那几个全都她送来了,同时还跟刘元说白了她留在长安另有要事,修渠引水之事就交给这些人去办。
……琼容是最清楚修渠引水开荒的事有多重要的,琼容竟然认为还有比这更重要的事,刘元也不问,墨家的人送来了,刘元也不怕用。
“见过沛县还有齐地的修渠引水是怎么弄的吗?”刘元跟这些人接触不深,连名字刘元也想起来还没问过他们。
“见过。”从知道琼容竟然投了刘元开始,墨家的人就没少准备了,去看看琼容做的事也是想找着机会好好地踩着琼容一脚,没想到……
“那你们能根据天时地利同样操作尽快开荒修渠引水?”刘元也直接,这是要问问他们的底啊。
墨家的人嘴角抽抽,四方脸那一位没能忍住地答道:“这是墨家入门就要学的?”
……谁还能听不出这是又在踩琼容。
“墨家子弟入门就要学的东西,作为墨家弟子,天下九州里有哪一州有你们的成果?”刘元还真不怕他踩,这样问上一句,墨家人……
琼华本来听着也气,乍听完刘元的话心里自是高兴的,刘元是在护着琼容呢。
“一身本事却不用,你们学来不是白学了?”刘元继续不留情地踩人,当着她的面踩她家先生,这是当她这个弟子白收的?
冷冷地瞥过他们,刘元这模样,额,谁还能不知刘元护短不成。
墨家的人都闭上了嘴,现如今他们吃着刘元的,喝着刘元的,更有打算跟着刘元混,可是对于琼容那是习惯的就想踩,结果踩到人家徒弟的面前,徒弟必须为师傅出气的啊。
“不是我们不想,只是没有机会而已。”刘元怼他们,他们当然也要回嘴的。
刘元嗤笑一声,“没有机会而已,这话说出去骗鬼?”
四方脸听着刘元一脸的你莫不是当我是傻子,板着一张脸十分肯定地冲着刘元道:“殿下心里比谁都清楚贵族们看不上我们墨家,就算想用我们,同样防着我们,我们也不太愿意被他们用。”
说到这里刘元就更好奇了,“可是你们却想杀我父皇和我。”
陈述这个已经发生的事情,刘元等着他们给一个回答。
“因为琼容……”
“嗯?”听着他们直呼琼容的名字,刘元是不高兴的,他们到现在都不认琼容这个墨家巨子,真要是这样的话,刘元真得重新的考虑到底用不用他们。
“因为当时我们想杀巨子,而你是护着巨子的人,只有你死了我们才有可能杀了巨子,所以……”理由刘元早就猜到了,杀刘邦真就是顺便而已,毕竟刘元死了还有刘邦,谁能知道琼容会不会在刘元死后攀上刘邦这颗大树?
为了安全起见,都动手准备杀刘元了,刘邦也就一并解决了。
然而没想到算盘打得很是响亮,结果很是打脸。
刘元一个女郎啊,武艺竟然那么好,叫他们想动手都不成,差点把几个师弟全都给折了。
“好,此事到此终结。你们想好了,究竟帮不帮我办事?”刘元倒是不想跟他们算账来着,不过照例还是问上一问的。
“在下的女儿都送到殿下的面前了,殿下还问这样的问题。”四方脸指出自己把自家女儿都送给刘元的事。
“也对,这是你的诚意,我不应该多想的,但是还是忍不住多问一句,毕竟我不喜欢强人所难。”刘元指出自己一向都是喜欢问一句准话再决定用不用他们的人。
“啊,也得跟你们说说若是当真投了我要守的规矩。琼先生大人有大量,不计较你们拿不拿她当墨家的巨子,但那是我家先生,你们若是对她不敬便等同于不敬于我。所以往后不要让我听到你们直呼其名,且有不恭之意。”刘元问完也先把自己规矩放出去啊!
刘元注意他们脸上的表情,他们倒还是平静的,刘元冲着他们笑道:“我虽不管你们有多少私心,但临大事你们都得想着利于百姓,可以不利于我,却必须利于百姓,这一点倒也跟你们墨家的规矩挺符合的。”
前面的话他们虽然心有不满但也不敢表现出来,刘元后面那句利于百姓而可不利于她,这是让墨家人都惊讶的。
毕竟就他们见过的人里,单就他们墨家自己的人,有多少都是为着利己的,刘元却毫不犹豫地表态可以利于百姓而不利于她,这,第一次碰到。
“怎么?”刘元见到他们一脸的莫名,不解地看向他们。
“殿下说的是真心话?”四方脸第一个代表把疑问问出来。
“真心所言。”刘元并不觉得自己能方方面面都想得齐全,也都能利于百姓,这就需要人来监督,而这样的想法刘元也得说出来,否则一个个因为怕她生气不敢说,那就成了她一言堂了,长远发展来说,并不合适。
刘元郑重地表明自己绝对没有半点假意,四方脸一听立刻就道:“那好,那在下就提一句。”
……刘元一顿,“你说。”
显然这位心里憋着一番话也憋了不少日子了,既然他想说,刘元才说让人有话只管说的,不能现在就反悔了,那不是自打嘴巴了?
“殿下屯田修渠引水都是为了什么?”四方脸提出一个问题。
“为百姓有田种,保丰收。”刘元答得一点压力都没有。
“如今的百姓刚经战乱不久,他们未必愿意修这渠引这水。”四方脸提出,刘元摇了摇头,“你小看了百姓求存之心。久经战乱不假,但是他们都想要活着,屯田修渠引水能让他们活,也能让他们的子子孙孙都能活,他们怎么会不愿意?你当真去过齐地?去过沛县?”
刘元接二连三的反问一出来,四方脸顿了半响,最终又不说话了。
“眼下的百姓经了战乱,朝廷是想要帮着他们尽快恢复元气,人活的根本是什么?是吃饱。就算没有我们,勤奋的百姓,他们为了自己能活下去都会第一时间拿起他们的锄头去开荒,去引水,为的就是多一块地,多一点收成,能让家里人能吃饱一顿饭。”
“殿下让人开荒屯田,这些田都是谁的?”四方脸也不是没有见识的人,他见过了太多打着为百姓好的旗帜,行的却是奴隶百姓之事。
“百姓发开的粮田自然就是百姓的,可是我的军民开辟出来的,朝廷取五成以自养军中,另外五成却是军民自己的。”刘元早就想好了屯出来的田怎么分。
利使人动,归自己的东西他们才会拼命的想去动,刘元是不能指望朝廷帮她养兵的,但她也得养,不仅得养还得屯起粮来,防着天灾人祸。
“殿下为何不将田地都归于百姓。”总有人比较天真,这是怪起刘元只分了五成给百姓,还留着五成,觉得刘元同样是在奴隶百姓。
刘元看了那人半响,“你要不要出门口问问将士们,我这样他们干还是不干?”
“五成的收成已经不低了,殿下还养着那么多的兵,让将士去帮忙开荒修渠,难道要让将士们白干?”
四方脸还算懂点事,回头朝着兄弟们解释一下。
刘元道:“真是谢谢你还记着我还有那么多的将士要养。”
“朝廷会有粮食拨下的。”可是那一位还是不服气的啊,指着朝廷给他们粮食。
“你是不知道天下战乱十室九空,还是不知道如今天下处处都缺粮,你跟我说等朝廷拨粮下来,你们墨家竟然还有这样等着旁人给你们送吃的人,难道你们就是因为等旁人救济才饿成这样?”刘元总算是明白墨家的人本事不小却一个个饿得面黄饥瘦,敢情他们都等着旁人送吃的到他们嘴里?
“我们不太懂得开荒。”四方脸嘴角抽抽地吐露这个事实。
“不过修渠引水我们会啊,只是那田我们不太会养。”种田种得收成惨淡,他们能有什么办法?
……刘元能说什么呢,墨家的动手能力强跟他们会不会种田似乎也算是两码事,刘元想了想琼容,好像琼容也只会修渠引水而从来不管种田的事。
在沛县的时候刘元知道县内田种得好的人不知凡之,也没想事事都让琼容操心,然后到了齐地那里,那就更不用说了,刘元当然不会想着让琼容从沛县里跑来帮她教人种田。
“琼先生也不会种田吗?”刘元想了想侧过头地问?
刚刚一群就因为直唤琼容之名就叫刘元怼了一回的人乍听刘元一问,半响才答道:“嗯,不太清楚。”
谁知道琼容会还是不会啊,以前不会,同门都十几年不见了,谁知道琼容会不会学会了,为了安全起见,必须谨言慎行。
刘元一眼扫过他们自知道他们的想法了,“行,且当我没问。那你们就做你们擅长的,田的事不用你们操心,但是哪个地方适合开荒,方便引水而入,你们用最快速度看好了云中的地形出图给我。”
“你学了墨家的本事?”四方脸本能就问了一句。
“不好意思得很,琼先生什么都教我,独独墨家的本事不仅不教我,更是禁止我学。”刘元笑着露出一口白牙,一干人……
琼容够狠的啊,她收了刘元为徒,笃定刘元将来一定会有出息,现在更让墨家的人看到了刘元的本事,可是她啊,就是不教刘元墨家的本事。
不学墨家的本事琼容就能理直气壮的告诉墨家的人,这是她琼容的徒弟,跟墨家没有半点关系,想在刘元的面前摆同门的架子,一边呆着去。
“不是会看图吗?”又有那不服气的人说话,刘元露齿一笑十分的客气,“只有墨家的人会看图?”
看图是什么墨家专会的事?琼容真没教过刘元墨家的本事,架不住刘元虽然不想学,看得多了也知道这些原理,琼容就算知道刘元学了不少,但她确实没教,不教刘元都会了,有墨家什么功劳?
师徒俩人都是心照不宣的啊。所以面对墨家的人问上那一句,刘元答得也理直气壮的。
四方脸拉了拉身后的师兄弟,让他们把嘴都闭上吧,看图又不是只有墨家的人,刘元的先生也不少,会看图有什么问题?
刘元道:“诸位这样大概是要多久?”
想挑刘元的刺,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