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汉明珠之我娘是吕雉-第1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问得十分不善,声音也不加掩饰,刘邦自然也能听得一清二楚,拿眼看向刘元,“元儿。”
“父皇如何不得闲何必叫我。”刘元丝毫不留情面地堵了一句,一眼扫向戚姬,刘邦立刻明白刘元想岔了,“你想到哪里去了,戚姬只是过来问问我你阿翁喜欢什么,想着这几日若了你阿翁,想哄哄你阿翁而已,哪里有什么旁的意思。”
刘元就好像没有听见,“可真是有心。”
“都是向殿下学习的,若论对太上皇有心,谁还能比得上公主殿下。”戚姬也不是不会还手的人,这不立刻回了刘元一句。
女人之间的交锋刘邦已经不是第一次见到,刘元对戚姬的不喜也算是情有可原,谁让戚姬在她刚回长安就接二连三地找她的麻烦,在这样的情况下刘元还能喜欢戚姬才是有鬼的。
“我对阿翁用心确实不假。”刘元就像听不出戚姬的明嘲暗讽,反而落落大方地当作这是夸赞。
戚姬一口气堵在心口,还想再说些什么,刘邦已经道:“朕和元儿还有要事商议,你先退下吧,有什么事晚上再说。”
言外之意是晚上要去她的寢殿,这如何不叫戚姬欢喜,只要能有刘邦的宠爱,就算在刘元这里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又怎么样。
“诺。”与刘邦福了福身,乖巧地退了出去,只是在与刘元擦肩而过时露出一抹挑衅的笑容,看在刘元的眼里,刘元一声冷笑,“父皇留宿阿娘的宫中一个月是有几次?”
当着戚姬的面那么问也这一句,戚姬本来还欢喜的动作一下子僵住了。
“我并非有意要管父皇和阿娘的事,可是那是我的阿娘,若是有人因为阿爹的宠爱无视阿娘,更拿这份恩宠来与我宣告,挑衅,那我就一定会不高兴。”刘元就那么当着刘邦的面再一次把话说得一清二楚。
她心里真是憋了一股火,再不发泄出来继续这样下去,她要疯了。
“你也知道这是朕与你母亲的事,你也知道不是你该管的,那你还管?”刘邦确实不喜欢刘元这样管他的事,尤其是他要去哪里住,和哪一个女人在一起这样的事。
刘元道:“那么父皇是不是应该告诉你的女人什么是妻,什么是妾?一个妾的本份是什么?”
“放肆。”刘邦突然气得拍案而起,指着刘元问道:“你是在教训我?你是想要教训我?”
“如同先前我与父皇说过的话,前朝与内宫都是一样的道理,此消彼长,且看父皇是想要达到什么目的,为了这样的目换又愿意付出什么,宠着这个女人让她踩到我阿娘的头上,无视于我,父皇以为这是我这么多年拼尽性命也要搏杀出来的局面?”
刘元这样直问出来,刘邦指着刘元道:“你是在告诉朕你立了多大的功劳,你是想用功劳来告诉朕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如此不善的语气,难道还以为刘邦在开玩笑吗?
刘元却朝着刘邦道:“那么,成为皇帝的父皇,你是觉得自己做什么都是对的,旁人无论是出于什么样的心对你谏言,你也都听不进去,不想再听?”
“你少跟我说什么大道理,我告诉你,我是你老子,我老子都不管我,你竟然敢管我?”刘邦冲到刘元的面前指着刘元的鼻子大声地质问。
刘元一眼看过去,那眼中的寒意叫刘邦打了一个冷颤,竟然不自然地后退了一步,随后又想起刘元是他的女儿,不是他的老子,他根本不必怕刘元。
“我身为女儿不该管你,身为老子的你从前没时间管我,现在你是想管我了?”刘元那么反问一句。刘邦冲着刘元吐道:“朕几时不管了你,朕若是不管你,你是喝天风长大的?”
“父皇想跟我算一算账吗?若是你想算,我可以去阿翁那里拿回之前你在沛县当亭长的时候是怎么样养的我。至于你离开了沛县之后,那些年我究竟怎么过来的,我想父皇总不会觉得那个时候你依然还在养着我吧?”刘元是真起了这样的心思,所以把话说白了。
用父亲的名份想来压着刘元,刘元绝对的寸步不让。
“你,你,放肆。”刘邦自己做过什么他还不知道,想想这些年刘元不仅没有从他的手里拿过半分粮草,更没少往荧阳送粮,刘邦不仅早就没有养过刘元,更是一直都在叫刘元养着。
“公主殿下,你就算立下再大的功劳也不能不把陛下放眼里啊。这,这才什么时候啊,你竟然要跟陛下算起这些账,不是让人笑话吗?”戚姬是一看刘邦气得不轻,立刻走到刘邦的面前帮他顺着气,想让他莫要生气。
“陛下,公主殿下毕竟还小,这些年又没人教导才会养成了目无尊长的性子,陛下既然都已经平平安安的当了大汉的天子,往后找人多教公主规矩就是了。”戚姬给刘元捅了一记暗刀,更是再接再厉的。
“你是什么身份,你想代我母亲管教我?”刘元还能听不出戚姬话里那意思,极是不悦地质问一句。
“陛下,你看殿下这是想要吃人吗?”戚姬还在想什么时候才有机会报刘元接二连三让她没脸的仇,没想到今天竟然会有意外之喜,怎么看刘元都不像是沉不气的人,今天竟然会当着刘邦的面发那么大的脾气,真是天助她也。
想到这里戚姬暗自勾起一抹笑容。
“吃人,你想吃谁?是不是连我也想一块吃了?”刘邦本来就够气的,再叫戚姬火上浇油,瞧到刘元的眼神更是逼近刘元追问刘元是想要吃的谁。
刘元道:“我不吃人,要吃也不想吃你这样的人。”
话是朝着戚姬说的,然后刘元转过头道:“父皇既然觉得我哪里都不对,那也好办,把我打发了吧,实在不行就给我一剑,我早就说过我这条命既然是父皇给的,什么时候想要就只管拿去,我一向说话算数。”
这样肯定地一句,戚姬瞧着刘元一张严肃的脸,这是说真的啊!
刘邦的理智叫刘元这一句算是说回了笼,直视刘元,刘元也坦荡地瞧着他,朝着他露出一抹笑容道:“父皇不知道我每一回瞧着这个女人心里有多难受。她是什么?她凭什么就因为你宠爱她就能在我面前蹦跶。因她得了你的心,哪怕我为父皇沐血奋斗,哪怕我一次又一次的拿命来拼都还要看她的脸色?凭什么?就凭你了我的父皇,就凭你是大汉的皇帝?”
气都快把刘元给气晕了,刘元嘴里说出来的话是越来越狠,她要将心里的不满全都说出来,她不想再憋屈。
第165章 撕破脸皮
戚姬没有想到刘元竟然什么话都敢说出来,有些害怕地往刘邦的怀里缩。
“对,你是大汉的皇帝,可你别忘了自己曾经说过的话,有功当赏,有过当罚。她有何功,她凭什么站在我的面前冲着我耀武扬威的,她是靠你才有的今天,才得了旁称她一声戚夫人,可我不是,父皇,我从来没有靠过你半分,我能有今天是我自己豁出命去拼出来的。”
这一份差别,刘元必须要刘邦永远地记着,记住她和戚姬的不同。
“父皇因着这个女人而训我,你是想让天下人都觉得你的心头肉都比不上一个为你立下大功的臣子,哪怕那一个是你的女儿?你是想寒了谁的心,你又是想让这个天下变成谁的?”
“够了。”刘元越说越严重,却每一样都是刘邦最担心,最不想提及的,刘元不仅提了,还一次又一次的提,如何不叫刘邦心里的恐惧都冒了出来。
“你是在威胁朕?”刘邦这样地吐问一句。
“父皇竟然以为这是威胁?”刘元半眯起眼睛,怎么也想不到刘邦竟然会觉得她说的这些话是威胁。
“哈哈哈,哈哈哈。”震惊过后的刘元却是笑了,笑得眼泪都出来了,“你竟然觉得那是威胁,那你说刚刚楚王跟我说,他说你连我都不信,一但父皇解决了他们,下一个就要解决我的话,那是什么?”
一盆冷水与刘邦迎面浇了下来,刘邦无论如何都想不到刘元在来他这儿之前竟然就见过了韩信,韩信还跟刘元说了这样的话,方才的盛怒,那一种被刘元以功要挟的怨都被刘元这一句给平息了。
“这怎么可能。”刘邦大声地回答,刘元却看着刘邦道:“父皇知道我现在是什么心情吗?寒心,极是寒心,父皇之前不是好好的吗?为什么现在会变成这个样子,这个让人不喜欢,甚至厌恶的样子。”
刘元这样的质问,刘邦心里的怒火眼看着就要再次挑起来了,这时的内侍冲了进来,“陛下,不好了,陛下不好了。”
这焦急唤的不好刘邦的怒火就像是一下子有了宣泄口,“什么事不好,你说清楚了。”
指着人等着他说出一句所以然来,若是说不出来,他便让内侍人头落地。
内侍都不明白发生了什么,可是看着刘邦那张盛怒的脸还是赶紧的把话给说了,“回陛下,是太上皇,太上皇突然昏了过去,皇后让人前来禀告。”
这还真是不好的事啊,刘邦二话不说地站起来便往刘太公的宫殿去,刘元也不曾犹豫地跟上。
戚姬本以为能看到刘邦处置刘元,不料突然生变,她自是怀疑这其中有假,可是刘邦都已经急急地去看望刘太公了,这真或是假的一去便知。
虽然没能趁此机会好好地对付杀杀刘元的威风,最重要还是不能失了刘邦的心。
刘邦对刘太公是十分孝顺的,刘太公都报了身体不适,无论如何刘邦还是得去看。
这一去就让刘元逃过了一劫,真是可惜啊!
戚姬也是小步追上,心里的惋惜如何都藏不住。
等他们到了刘太公的宫殿里,果然看到太医往来于内,吕雉在侧殿等着,听说刘邦和刘元都来了,立刻迎了出来。
“爹这是怎么回事?”刘邦一来就直问吕雉,吕雉连忙答道:“妾已经问过了,爹就是听了几句闲言碎语,一时气涌了上来,这才会昏了过去。已经传了太医来看,正在等消息。”
吕雉办事还是可靠的,尤其刘太公待吕雉这个一向不错,吕雉也一直孝顺刘太公,这倒是人人皆知。
“什么闲言碎语?”虽说里面的情形看起来也不算太坏,架不住刘邦心急刘太公啊,第一时间就问起所谓的闲言碎言是什么?
吕雉拿眼看向刘邦,刘邦立刻追问道:“有什么话你就直说,遮遮掩掩的作甚。”
“爹是听说陛下和元儿吵了起来,这才会气昏了过去。”吕雉如实而答,却叫刘邦一下子拿眼看向她,“朕才和元儿说了几句大声的话怎么就传到爹的耳朵里了?”
“皇后统领宫中事务,竟然连人的嘴都管不住。”戚姬适时在这个时候吐了一句。
“可见果真是我管不住,若不然戚姬你又怎么敢随意插嘴我与陛下说话。”吕雉又不是一般的女人,即刻反驳一句,戚姬立刻被刘邦瞪了一眼。
“皇后,虽说你初掌内宫,怕是还有很多事情办不好,但是这样的事朕不希望再有第二次。”刘邦无意追究刘太公是怎么知道他和刘元吵起来的,不管是吕雉让人专门传到刘太公耳朵里,还是真是刘太公听人咬耳朵说的,他只要这样的事不再有第二次,如此而已。
“诺。”吕雉恭敬地答应,刘邦已经大步地走了进去,太医是正迎面而来,刘邦心急地问道:“如何?”
“回陛下,太上皇并无大患,只是年事渐高,往后动气动怒的事最好还是少一些。”太医给刘太公号了脉,暂时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往后就不定了。
刘邦一听是连连点头道:“好,朕都记下了,朕全都记下了,绝对不会忘记。”
连连地答应,里面传来了刘太公的声音唤道:“季啊!”
唤的是以前的称呼,刘邦听着立刻走了进去,太医们与刘邦福身道:“陛下,臣等先行告退。”
“去吧去吧。”刘邦挥手将人打发了,他便走到刘太公的榻前,刘太公拿眼看向刘邦,张口就问道:“你跟我说说,你为什么大天早的就跟阿元吵起来?”
问得不是一般的直接,刘邦就算不想如实相告都不行,只能冲着刘太公轻声地道:“爹,都是朝廷上的事。”
“你少拿韩廷上的事来糊弄我,若是朝廷上的事,戚氏怎么也在那儿?”刘太公也不是个傻的,人家会气昏了,昏之前也要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
“爹,你是不知道那孩子现在变得没大没小,我是她爹她都敢我说一句她顶十句。”刘邦听着刘太公的话只能将事情大概跟刘太公说了说。
“哼,孩子的嘴巴虽然是厉害不错,那也不是逢人就那般对待的,你要不是做了什么让她忍不下去的事,她也不会这么对你。我说你啊啊,以前的时候只有这么一个女儿你是捧在手心里,如今是见着儿子多了,不稀罕这样一个女儿?”刘太公也不说什么功不功的话,只指出刘邦这样的变化。
刘邦沉吟了半响,刘太公再接再厉地吐道:“我知道你现在成了皇帝。可是当了皇帝也不能失了人心啊。孩子是你的孩子,她是什么性子你不清楚?既然是清楚的,你又怎么会跟她一个孩子发那么大的火。拿着父亲皇帝身份来压人。”
“以前的时候我教训你难道因为我是你的父亲?”刘太公说起了自己来,刘邦连忙道:“当然不是,那时候确实是我做错了事。”
“那你自己说说阿元做错了什么事值得你一大早当着一个妾的面训斥?”刘太公得了刘邦一句肯定的回答,话里话外都瞧不上戚姬,也问起刘元的过错来了。
刘邦能说刘元是因为看戚姬不顺眼才会对他出言不逊?
“看你这个样子你是想起来自己做的那些事也上不了台面了?”刘太公这般问了刘邦,刘邦……
“可是爹,你从前骂我,我可是一向打不还手不还口的。”
“呸!”刘太公极不客气地唾了刘邦一句,“你也敢说自己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你要不要脸?我那时候说你一句你有一百个理由推脱,不就是为了我不揍你。”
刘邦被刘太公唾了一句也是不敢说话,刘太公道:“你别以为我年轻大了就不记事,你做的那些事我全都记得。你当初是四十好几都是孩子的爹了还没个正经的,要不是这天下大乱,你也不会走出去。想想你当初气了我多少年,再看看阿元现在这懂事,你倒是说有脸跟这个孩子比?”
……刘邦从前是什么样他当然是知道的,知道那也不能顺便认了啊,被刘太公拿着他跟刘元比,相较之下,额,别说,他还真不如他这个小闺女,哪怕人家活得日子没有他长,那做的事也不比他少。
从小到大倒是没怎么让他操心的,反倒这几日,天天都想扎他的心,想让他不好过,这是怎么样了?
“你想清楚了,你要是连这样一个一心一意为你付出的孩子你都能冷了骂了,你是要寒了多少人的心。”刘太公提醒。
这番话刘元之前就已经说过,但是在刘邦看来那就是警告,刘邦是一句都不想多听,但是刘太公那么提醒起来……
刘太公已经继续地道:“想想从前你那会儿虽然当着地痞无赖,却是收伏了多少人的心。你现在能得这个天下也多亏了你这一颗包容的心,若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人为你打下江山。”
“人呐,不管活到什么时候都不应该忘了这份初心,初心不变,谁都不会变,初心若是变了,那就麻烦了。”刘太公幽幽一叹,他都已经快进鬼门关的人,说的都是肺腑之言。
刘邦听着也不知道是听进去了还是没有听进去,刘太公道:“你把我们元儿叫进来。”
“爹,你怎么就只记着元儿?”刘邦一个急急寻来的人都比不上刘元在刘太公心里的位置,刘邦这心里不舒服得很。
“我被项羽捉着的时候元儿拼死也要去救我,你不记在心上这份恩情,我却得记着。这个孩子能为了我们一家子连命都不要,这样的孩子我不疼那我是要疼谁?”刘太公倒也不怕把话说出来。
刘邦也就想起来当初项羽要威胁他的时候他说过的话,想和刘太公解释一句的,刘太公道:“你也别多心,当初你没救我的原因我都知道,我提起这事也没有怪你的意思。我就是看不过去你对元儿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的样儿。”
好吧,刘太公都已经完全知道他的想法了,刘邦也就不再多说一句来解释。
刘元和吕雉甚至是戚姬都在外头候着,刘邦进去之后太医出来她们也问了问刘太公的是什么情况,得了太医肯定刘太公没事,刘元和吕雉都松了一口气。
“太上皇年事已高,有些事就不该让他老人家知道,瞧把他老人家给气得啊。”戚姬是幽幽地吐了一句,吕雉全当作听不见,刘元倒是很想怼上一句,反正刚刚为着这个女人都把刘邦给气火了,她也不介意怼上戚姬。
只是吕雉却握紧了她的手,不让她说话,刘元还能不听吕雉的话,心里那团火是没有发出来,但这个时候也不适合。
想明白吕雉的意思,刘元也将火压了下来。
“公主殿下,太上皇和陛下让殿下进去。”这会儿刘邦进去看了刘太公,没想到内侍进来竟然只让刘元一个人进去而已。
刘元二话不说地进去,吕雉也连忙松开了她的手,然后回头朝着戚姬道:“戚姬,你应该没有忘记太上皇说过,从今往后都不想看到你出现在他的寢殿之内。”
本来心情极好的戚姬这会儿的脸都僵了,满目怨恨地看向吕雉,吕雉抬地头正好看到她这个眼神,平静地直视戚姬,就好像在看着一个跳梁小丑,戚姬险些都要跳起来了。
“回去吧。”吕雉用眼神完全打压了戚姬,接着就催人回去了,戚姬往前一步想问问吕雉方才的眼神是什么意思,最后还是生生地忍住了,刘太公确实说过并不希望在这个寢殿再看到她的话,吕雉并没有说错。
果真在这里和吕雉吵起来,以下犯上不说,还更会惹了刘太公和刘邦的不喜。
刘邦前几日的不满,她是费了好些心思才将刘邦哄好的,眼下并不适合再因着刘太公叫刘邦不喜。
“诺。”戚姬想明白了,立刻朝着吕雉福了福身子,这不就准备回去了。
吕雉待她走后的一张脸都沉了下来,“我以为她也就是一个得了陛下心的玩意而已,如今看来不是。”
刘元对戚姬的不喜远超于任何人,吕雉知道那都是因为她,可是这就是给了戚姬机会。
每次见着戚姬刘元就气得不像她,只想要千方百计的将戚姬赶离刘邦的身边,可是刘邦并不是一个喜欢旁人摆布他的人,哪怕刘元是他的女儿也一样。
然后就有今天这样的事,可是这样的事绝对不会只发生这一次而已,往后还不知有多少回,她要想想办法。
“阿翁。”外面吕雉为刘元操碎了心,刘元这会儿已经进了殿内,刘邦守在刘太公的榻前,刘元也跪了过去唤了刘太公一声,刘太公高兴得嘴都合不拢地唤道:“元儿来了,快来快来,离我更近一些。”
刘元便到刘太公的榻前,刘太公捉住刘元的手道:“被你爹训得委屈了吧?”
一开口就是关心刘元的,刘元摇了摇头,“阿翁,都是我的不对,我不该和阿爹吵架的。”
“没事没事,当初你爹也没少跟我吵。再吵啊,他也是个孝顺的孩子,你也一样。”刘太公笑笑地将刘邦和刘元说成了一样的人,刘邦细细一想吧,刘元确实还是挺孝顺的,旁的事刘元都好说话,只有碰上了戚姬的事刘元直接就会翻脸。
“让阿翁操心了,是我的不是。”刘元也知道了刘太公为什么会昏了过去,那就是听说了刘元和刘邦吵起来,这里面虽然是有吕雉的手笔,刘元也还是心疼刘公的。
“不妨事不妨事,你看我现在不是还好好的,你不用担心。”刘太公笑着宽慰刘元,刘元紧紧地握着刘太公的手,“阿翁你要长命百岁的,我还要跟你一块种菜呢。种菜的地我都已经选好了,就等着你有空我们就去看。”
“啊,你这些日子忙成这样还记得我那菜田的事啊?”刘太公惊奇地问。
“再忙也不能忘了阿翁的事,阿翁待我那么好,我也得将阿翁的事放在心上的。”刘元是一脸肯定地冲着刘太公说。
刘太公高兴得嘴都合不拢了,冲着刘邦道:“看看,看到了吧,这就是你闺女,我的孙女。你自己说说,你有那么多的儿子,我有那么多的孙子孙女,他们哪一个有她这么有心。得了这么好的女儿你还不懂理珍惜,你是想上天?”
刘邦想着刘元对刘太公的态度,必须得承认刘元是真用心,一心一意的为着刘太公高兴,什么事都把刘太公放在心上。若不是真有心的人,怎么可能会做到这个地步。
“阿翁你别这样夸我。”刘元不甚好意思地冲着刘太公说。
刘太公却是高兴地直笑,“你当得我这夸赞,不用不好意思。季啊,人心都是肉做了,孩子是什么样你心里也有数了,对我们一家子人都是有情有意的,她不喜欢的人,你是不是应该去好好想想她究竟是为什么不喜欢?你身边那么多的人,怎么她就偏偏不喜欢这一个?”
刘太公问得叫刘邦深思了啊,说得也是,刘元面对谁都还好,就是一见着戚姬就满脸的不高兴,戚姬,戚姬啊!
“我知道了,阿爹你说的我都知道了。”刘邦想明白了应下一声。
“我这一晕啊就想起来了沛县那些邻里乡亲的。”
轻轻一叹,刘太公继续地道:“说句实在话,那些个邻里乡亲的,虽说时常要跟他们斗嘴,可是跟他们在一起真高兴,不像现在这样虽说日子好过了,但却没有了盼头。”
刘太公说得整个个都怏怏的,没点精神气,刘邦一听立刻道:“那有什么难的,我在长安城外安排一个村落,就做得跟我们沛县一样,再请乡亲们都进来住。”
主意就那么随口就说出来了,刘太公整个眼神都亮了,“真的,真的?”
不可置信地问了刘邦,刘邦本来只是一闪而过的念头而已,叫刘太公一问他是立刻就盘算起来,“真的,这件事要说好办也好办,要说难办也难办。正好,元儿之前一直代掌沛县,这件事就让她回去办吧。”
刘元听着怎么觉得刘邦是要将她打发了?不过看着刘太翁一脸高兴的样子,刘元也觉得可以的。
刘太公年纪大了,没有多少的日子了,宫里的锦衣玉食看起来是真不错,精神上的空虚却不是这好日子能填补得了的。
“阿翁,我回去把邻居们都带进长安来,到时候你就跟他们住在一起,还像以前一样斗鸡走狗,没事再斗斗嘴的,叫你高高兴兴的。”刘元也不管刘邦是不是想将她打发走,看着刘太公一脸的期许,刘元也觉得不妨完成他老人家的心愿。
“好,好,好!”刘太公没想到事情还能这么办,高兴地握住刘元的手,“家里的那些东西你也一并给运回来吧。”
这样的要求于旁人而言是高了,刘元都能回去把刘太公的账册找出来,还有什么是刘元弄不回来的。
“阿翁放心,一定给你办得妥妥当当的。”刘元冲着刘太公作一揖而道。
“那这件事就那么定了,你看着差不多就早日起程,越早越好。”刘邦冲着刘元吐了一句,这催促刘元尽快离开长安的样子,刘元也不说什么,只应下一句。
刘太公倒是高兴地拉着刘元问道:“你这一去一回是要多少日子?”
“快则两个月,慢则得要三四个月。阿翁也是知道的,沛县的邻里乡亲许会觉得故土难离,未必想跟着我出来。长安这地方人生地不熟的,他们还没有自己的田,自己的屋子,进来了之后他们的日子怎么过,他们靠什么养活自己,养活家人。”
就算要把人迁进来,这些事是不是也该考虑到了,刘元提着这一句,刘太公本来还挺高兴的,叫刘元那么一问下来却是轻轻一声长叹,“是啊,我怎么把这件事给忘了。”
刘邦还能听不出刘元的话是说给他的听的,“让他们进长安来,房屋比照他们在沛县的,田也一样,还给他们免赋。”
这些承诺只能是刘邦给,刘元听了一耳朵,刘太公一想这个承诺也确实可以,房有了,地也有了,他们将来的日子也就有了着落,再也用不着担心了是吧。
“好,有父皇这一番话,想必他们一定会愿意随我回长安的,劳请父皇拟一道诏书。”就凭刘邦嘴皮子动动她就真去把人全都给弄进来,完了刘邦要是坑她怎么办?
现如今对刘邦刘元是得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坚定不能让刘邦有任何机会捉住她的把柄,刘元话一说出来,刘邦一眼扫了过去,“你这是?”
“公事公办。”刘元倒也不怕说,她那么拼了老命的刷好感,到头来都比不上刘邦自己的这份喜与不喜,好啊,那她就不刷了,往后凡事公事公办。
“元儿。”刘公主唤了刘元一句,刘元看向刘太公,“阿翁。”
“亲人之间哪里来的隔夜仇?你阿爹就算对不住你,不该那样对你发脾气,可你也不能不饶不让,如此我也要生你的气了。”刘太公是个不偏不倚的人,方才已经骂了刘邦一顿,眼下也不能放过刘元,而且这件事成了刘元的不是,那就不能放任。
刘元道:“阿翁可知什么是寒心?”
心平气和地反问刘太公一句,刘元看向刘邦道:“我为阿爹做的事情也是为了我自己,所以不管发生什么事都不曾怨过谁,我只想我们一家人能够太太平平,和和乐乐的过日子。”
“然而我还没有为项羽这个大敌的消失而高兴,一转脸阿爹却带着一个女人出现,就好像在告诉我,这样一个女人被他宠着手心里,无论是从前随他吃尽苦头的妻子也好,我这个血战沙场的女儿也罢,都不及这个得了他心的女人。无论我说过多少次我不想再见到她,阿爹今天依然要为了这样一个女人斥责于我。”
“你就那么不喜戚姬?”刘邦也气了啊,当着刘太公的面直问刘元,她就那么不喜欢戚姬的?
“阿爹倒是给我一个喜欢她的理由,啊,也不能说她一无是处,至少借着她算是看明白了,在阿爹的心里我究竟算什么。”什么都不算,刘邦这样的人在困难面前选择的会是自己,在天下大定,在他自己的喜与不喜之前,他依然选的是他自己。
“而且,你对戚姬的喜欢有几分真几分假,最重要你想通过戚姬对我做出什么样的试探,我心里有数,你也数。”戚姬是刘元不高兴的根本原因?只能说是其中之一,但不是根本,最根本是刘邦的态度,刘邦的想法。
刘邦猛着盯着刘元,这是第一次看着刘元的眼神里透着厌恶,厌恶刘元看透了他,厌恶刘元竟然就是他的女儿。
刘元看到这个眼神却笑了,真好啊,谁都不用装了,真真是好!
“好,真是好。”刘邦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