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兄长在上-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好。”陈静云连连点头,“娘怎么了?为什么会心里头发闷?”
梅姨妈斜了女儿一眼,没好气道:“还不是因为你!”
“娘——”陈静云有点慌了,“是不是我今天哪里做的不好?”
她今天及笄,有相熟的姑娘来观礼,她自觉表现的还行,没出任何差错。然而母亲这么一说,她也不由地心中慌乱。
梅姨妈摇头:“也不是,你已经够好了。”她轻叹一声,眼圈儿微红:“你唯一不好的,是你的命。”
陈静云低下了头,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只轻轻叫了一声:“娘……”眼窝有些发烫。
“如果你爹活着,咱们孤儿寡母有依靠,不用投奔别人。如果你有个舅舅,或是你姨妈还活着,咱们都不会是眼下这光景……”对外一向爽朗的梅姨妈说到这里,开始掉泪。
她们母女在侯府这么多年,名不正言不顺,小心翼翼,唯恐惹人不快。
陈静云匆忙给母亲拭泪,安慰的话语也说不出口,只能一声又一声唤着“娘。”她想了想,轻声道:“娘,其实眼下也挺好的啊,侯爷大方,沈夫人贤良,老夫人也慈爱善良,比起小时候受人欺负,已经好很多啦。”
她隐隐约约记得那个时候,爹刚过世,那些族人们就上门欺负。娘抱着她哭。
后来到了长宁侯府,那种场景再也没有经历过。她们在这里,虽是寄人篱下,但安稳而富足。她对目前的生活很满意。
见女儿单纯痴傻,梅姨妈心中暗叹:“傻子,你都没想过以后么?”
以前府里除了世子和显儿只有静云一个姑娘,无从比较。今年来了一个韩嘉宜,是沈夫人的女儿。沈夫人待静云同往常一样,她心里暗暗欢喜,告诫女儿要懂分寸,提醒女儿,她和嘉宜是不一样的。
今日静云及笄,来观礼的客人极少,教她的心凉了半截。表姑娘,毕竟占了一个表字,而且还是已逝的第二任侯夫人的外甥女,说起来,身份确实尴尬。尤其是还有一个亲娘站在那里的侯府继小姐做对比。
“你和嘉宜年纪相近,是好,也是不好。好的是,有人同你作伴,不好的是,她样样将你比下了……”梅姨妈轻叹道,“别的倒也罢了。等到说亲的时候……”
只怕是要先紧着嘉宜了。
“娘——”陈静云脸色微红,“这有什么好比的?她是她,我是我。她是沈夫人的女儿,也就是侯爷的女儿。我只是寄居的表姑娘,不一样的。”
而且,她和嘉宜关系亲厚,不希望被人拿来比较。
这有什么可比的呢?
陈静云又道:“说亲的时候,有娘做主,有侯爷夫人、老夫人帮衬。娘不用太担心。”
她不让母亲担心,可梅姨妈怎么可能完全放下心来。想了一想,梅姨妈轻声道:“你没事多和你表哥说说话。不是说亲不隔疏,后不僭先吗?你们是嫡亲的姨表兄妹,又一起长了这么多年,怎么反不如他和嘉宜亲近?我前几日听说,他从书院回来,特意给嘉宜带了东西呢。”
实在不行,显儿也是个不错的选择,或是他同窗里有出色的也好。
“是有这么一事。可是,娘,嘉宜,你又不是不知道。嘉宜喜欢读书写字,所以表哥给她带了笔墨纸砚。我不大用那些,他送我做什么?岂不是浪费?他不是也赠了我及笄礼吗?”陈静云心说,是否亲近也要看性格是否相合的。而且就亲疏来说,嘉宜是他继妹,并不比表兄妹的关系疏远多少。
梅姨妈看女儿这般,颇为无奈。她按了按眉心:“算了。你以后多长点心。说起来,这府里和你最亲的,除了娘,就是你表哥了。”
梅夫人早逝,她们母女在长宁侯府真正能称得上亲眷的,只有二少爷陆显。
陈静云连连点头。好不容易等母亲离去,她已经没了多少睡意。在床上躺了好久才勉强睡去。
次日看见嘉宜,想到母亲的话,陈静云不免有些尴尬。
韩嘉宜不知道她的心思,笑盈盈同她打招呼。
昨日静云及笄,韩嘉宜也跟着忙活了许久。可惜时候不巧,临近年关,观礼的客人并不算多。
“静云,好像又有人来送年礼了。”韩嘉宜笑道,“我让人收下,去给娘说一声。”
沈氏教导女儿,当然也不好只教女儿一人,就唤了静云一起。两个姑娘一起教。
这次送年礼的是平安郡王府,和以往不同的是,来送礼的不是下人,是平安郡王郭越本人。
门房不敢大意,直接禀报主子知晓。
陆显正好闲着,一琢磨,郭大送年礼是假,来见自己是真,干脆亲自去见郭越。
郭越怕冷,出门裹了一身纯黑的皮大氅,颈子处一圈毛茸茸的滚边,更显得他面白如玉,眸似朗星。
长宁侯府厅堂暖洋洋的,郭越怕染上风寒,仍穿着大氅,鼻尖、额头都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郭大,你才几天不见我,就又想我了,是不是?”陆显笑呵呵问道,“还打着送年礼的名头,专门跑这一趟。”
郭越乌黑的眸中漾起清浅的笑意,他摇了摇头:“倒也不全是为了你,嘉宜妹妹在家吗?我有事找她。”
陆显脸上的笑意瞬间消失不见,一脸警惕地看着他:“你找她做什么?我可是跟你说过啊,别打她主意。”
尴尬自郭越脸上一闪而过,他摆了摆手:“不是,我找她有正事。”
“正事?”陆显心里一喜,“太后要见她?太后要给《宋师案》写序?”
郭越神情微僵:“也不是。”
不过确实是和太后有些关系。
他那日将她是澹台公子一事告诉太后,回去之后,细细思索,委实失礼。毕竟是他答应她在先,他欠了她一句道歉。
这次过年长休,郭越或是陪着怀孕的姑姑,或是进宫拜见染恙的太后。今天终于闲下来了,他就趁着送年礼的机会,来当面对她道个歉,把他当时的想法说清楚,顺便再商讨一下,她的新文写作事宜。
《宋师案》很精彩,他同样期待她其他精彩作品。
这些天太后因为明月郡主的事情郁郁寡欢。若嘉宜妹妹又创作了新作品,太后看了,说不定就会心情好转。
若能使得太后开心,那嘉宜妹妹也少不了封赏。
陆显有些不耐:“那是什么?”
郭越却不能告诉他,只含糊说:“也没什么。”
陆显不待见他这种磨叽样子,但也拿他没办法,当即教人去请韩嘉宜。
听说平安郡王要见自己,韩嘉宜有些奇怪,但还是答应下来,去了厅堂。
陈静云轻轻叹一口气,心说,嘉宜和表哥果然很亲厚啊,平安郡王是表哥的好友,看起来和嘉宜也认识呢。不过各人有各人的缘法,表哥对她也很不错啊。
一见到韩嘉宜,平安郡王就站起身,恭恭敬敬施了一礼:“嘉宜妹妹。”
韩嘉宜吓了一跳,连忙后退,她刚走进正厅,这一退,直接退了出去。退得急了,脚下一个踉跄。她低呼一声,伸手欲扶些什么,肩膀却被人轻轻一推,稳住了身形。
“没事吧?”
陆晋的声音自身后响起。
韩嘉宜心头一热,立时回头,热切欢喜而又感激:“大哥。”
在接触到她目光的一刹那,陆晋心里一咯噔,移开了视线。
第49章 试探
陆晋双手负后,状似漫不经心问道:“怎么慌成这样,路都走不好了?莫非里面有鬼不成?”
“不是不是。”韩嘉宜定了定神,“是平安郡王,说是要见我,可我刚进去,他就冲我施礼,吓了我一跳。”
“王爷?”陆晋长眉微挑,看向正慌忙朝这边走来的郭越以及其身后的陆显。
陆显正在埋怨郭越:“你说你好端端的吓她干什么?”说着又冲兄长拱手:“大哥。”
郭越面带尴尬之色,他轻轻摸了摸鼻尖,小声道:“我不是要吓她……”
他只是想诚恳道歉而已。
摆了摆手,陆显笑道:“算了算了,大家进去说话吧。站在门口挺冷的。”他看一眼大哥:“大哥,要不,你也一起进来坐吧。”
他本是随口一说,却不想大哥犹豫了一瞬,竟轻轻点了点头。
陆晋方才打这儿经过,偏巧看到嘉宜身子踉跄,下意识扶了一把。本该立时就走的,然而看眼下这场景,他却忽的改了主意。他心里有个声音:我得看看他们是要做什么。他对自己说,嗯,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陆显见大哥真应下了,倒也不好再说什么。他瞥了郭越一眼,眼中流露出丝丝取笑之意。刚才问你找嘉宜妹妹何事,你不说,现在大哥也来了,倒看你能说出什么来。
郭越心里也暗暗叫苦。他今日前来是想当面道歉的,旁边多个陆二不说,表哥也在。这让他道歉的话,如何说出口?
但他也不能把表哥和陆二支开啊,这还是在长宁侯府呢。
郭越揣着满怀心事和他们一起坐下。
“郭大,你到底找嘉宜妹妹什么事啊?”陆显笑呵呵的,“她人都来了,你也可以说了吧?”
郭越瞪了他一眼,他现在还不确定嘉宜妹妹是澹台公子一事,表哥是否知晓。他自然不能这会儿就那事道歉。
韩嘉宜也好奇:“是啊,王爷有什么事吗?”
特意找她过来。
陆晋原本沉默坐着,似是一切与他无关。待听到韩嘉宜的声音,心念微动,抬眸向她看去。目光还未落在她身上,他就佯作无事,收回了视线。
他深深吸一口气,留神观察自己面前的薄胎紫砂壶。
唔,造型浑圆敦厚,做工精巧细致,不错,不错。
郭越思忖了一会儿,到底是没能开口致歉。他轻咳一声,慢吞吞道:“是我姑姑东平公主。自那日崇光寺一别,她很挂念你。”
“东平公主?”韩嘉宜微觉讶然之余,隐隐有些感动。她还记得那天在崇光寺里,她遭遇刺客之后,护送她和娘回来的侍卫就有平安郡王的,也有东平公主的。
思及旧事,韩嘉宜站起身,轻笑着回答:“请王爷转告公主,就说多谢她挂念,改日必将登门拜访。”
陆晋轻嗤一声,就为这事,也值得专门叫她过来?但是听见她的声音,他莫名就觉得心里痒痒的。他默念一会儿清心咒,端起了手边的茶杯。
有表哥和陆二在侧,郭越也不好说话,只得转而问陆晋:“表哥这段时间都在忙什么?好几日没见了。”
“年关将至,打扫干净了好过年。”陆晋瞧他一眼,轻声答道。
郭越极其诚恳道:“表哥一向忙碌。”
陆显在一旁有些莫名其妙。敢情郭大把嘉宜妹妹叫过来,就为了这么一句话?
不只是他,韩嘉宜也觉得有点莫名其妙,如今见大哥和平安郡王表兄弟说话,她越发感到自己多余。她站起身,冲他们三人点头致意,面带歉然之色:“王爷,大哥,二哥。娘和静云那边还在忙着,要是没有其他的事情,我就先回去了。”
郭越心中遗憾,却不好阻拦,寻思着下次有了机会再当面致歉并解释清楚吧。
听说她要走,陆晋心中蓦地松一口气,当即应道:“好。”停顿了一下,他又忍不住提醒:“地面滑,走的慢一些。”
韩嘉宜粲然一笑:“知道呢,大哥。”
陆晋眸光轻闪,低头饮了一口茶水。
唔,这西湖龙井不知怎么回事,后味儿竟有些若有若无的甘甜。
回去后,陈静云随口问道:“我还以为王爷找你有要事,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摆了摆手,韩嘉宜回答:“不是平安郡王,是东平公主,东平公主挂念我的安危。王爷可能就是一传话的。”
“哦——东平公主。”陈静云恍然,“是了,我记得公主挺喜欢你的。上次你们在崇光寺,公主也在那里是不是?”
“是啊。”韩嘉宜点头,“不过那天因为出了事,我也没去拜见公主。还是她和平安郡王的人送我们回来的。”
两人议论两句,很快转了话题。
而平安郡王郭越则拒绝了陆家兄弟留饭的邀请,带着遗憾离开了长宁侯府。
这将是韩嘉宜在京城度过的第一个新年。前几天忙忙碌碌,还不觉得怎样。到了年三十,忽然闲下来了,望着春联门花、听着声声爆竹,她不由地想起父亲还在世的场景。
小时候她和父亲一起过年,总是爹爹自己写了春联。她看着好玩,也要抢着写,还自己攀爬梯子,拿着浆糊去贴……
她如今有娘,又有了新的家人,生活安定而舒适,爹爹一人长眠于地下,肯定凄凉。
睢阳旧俗,除夕当天要祭拜亲人。可惜人在京城,自然无法到爹爹坟前祭拜。之前她和娘一起去崇光寺为父亲立往生牌位,可惜遭遇刺杀,匆忙回还。听娘说,后来另行托人去做。不如,她去祭拜一下,就当是遥祭了。
只是想到在崇光寺的那次遇刺,她不免又有些怯意。
想了一想,韩嘉宜干脆同母亲沈氏提起此事。
“啊?你要去崇光寺祭拜你爹?”沈氏微微一愣。
韩嘉宜讶然:“不妥吗?”
她心说,她得罪的也只明月郡主一人,如今危险解除,她又穿上大哥给的那件衣裳,再有侍从跟着,应该无碍吧?
“倒也没有不妥。”沈氏摇头,继而轻笑,“你如果是要去崇光寺的话,不妨等一等,到午后再去。世子每年除夕都要去崇光寺,你和他一起前去,岂不方便?”
“大哥?”韩嘉宜讶然,“真的么?”她眉梢眼角流露出笑意,心说,那敢情好啊。有大哥陪同,不用担心安全问题。
不过……
“大哥每年除夕都去崇光寺,也是祭拜么?”韩嘉宜有些不解,“成安公主……”
沈氏摇头,打断了女儿的话:“不是公主,是个恩人。我恍惚听你陆伯伯说过,说是公主生产时难产,世子刚一出生,差点没了气息。多亏这恩人相助,才能哭能笑,活了下来。可惜那恩人早死,又无儿无女。你陆伯伯就在崇光寺给他立了往生牌位,让受他大恩的世子,年年祭拜。”
听母亲说完,韩嘉宜才感叹一声:“原来如此。”
她心想,从娘的话里来推断,那位恩人不是稳婆就是大夫。却不知道大哥刚出生时,居然还有这么一段经历。
大哥现在身体康健,颇有才干,还真多亏了那位恩人。
既然大哥也要去崇光寺,那就等大哥一起吧。
而此时,陆晋刚出锦衣卫指挥衙门。
临近新年,锦衣卫不敢有丝毫懈怠。诏狱依然严加看守,京城巡守也毫不放松。陆晋又巡察一遍指挥衙门,发了几个命令,这才骑马准备回家。
然而,罗北站在他马前,笑着央求:“老大,大过年的,你帮我问问呗。”
陆晋拉着缰绳,神色淡淡:“问什么?”
“就问我这样的,有没有一丁点可能。”罗北眼含期待。
“你说表姑娘?”陆晋挑眉,“她都不知道你,能问出个什么来?再说,她也不需要你负责。没影的事儿,你别再想了。”
罗北的肩膀一下子垮了下去,脸上刻意堆出的笑容也散去不少:“不是,老大,不单单是负责啊。我这些天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老是想起她来。老大你帮我问问,我这样的家世、人品、职务,有没有一丁点是能入得她眼的。要是一样没有,我也好死了心是不是?这种不上不下的滋味太难受了……”
陆晋沉默了一瞬,忽然想起什么,容色稍缓:“行,我改天帮你旁敲侧击问一下。”
“多谢老大!”罗北险些跳起来,当即给陆晋行了一礼。
陆晋双眉轻皱:“好了,这事儿我记下了,你也先回去吧。”他停顿了一下:“你一个人过年,别委屈了自己。若真觉得无趣,可以先去梨花巷。”
“陆宅?”罗北眼中喜意大盛,“那我能不能去长宁侯府?”不等陆晋回答,他就自己挠了挠头:“我还是去找高明高亮吧。”
陆晋勾一勾唇,拨转马头,策马疾行。
在旧年的最后一天,他格外忙碌。料理了公务后,他才去祭拜自己的生母成安公主。
成安公主有孕九个月受惊难产,生下儿子后就撒手人寰。
陆晋没见过母亲,他对生母成安公主的全部印象,都来自于身边人们的话语。他知道母亲是先帝的第一个女儿,相貌美丽,性情爽朗,颇得先帝宠爱,她自小和皇子们一起长大,喜欢骑射,尤善骑术。
年幼丧母,是陆晋的一大遗憾。他不止一次想过,如果母亲还在人世,会是什么样子。
站在母亲墓前,他不免有些怅然。
良久之后,他才翻身上马,回长宁侯府。
等他回到家,已经快到用午膳的时候。
陆晋直接去了正院,刚进院子,就远远看见正背对着他的韩嘉宜。
他心头一跳,本要移开视线,却不知怎的,轻咳了一声。
韩嘉宜正双手负后看院子里贴的花样,忽听背后一声咳嗽,她心中一喜,立时转过身,笑道:“大哥,你回来啦?”
“嗯。”陆晋神色淡淡,心里却倏地浮上一个念头:唔,她最近每每看见他,似乎都很欢喜的模样。
看见他,她很高兴?
他心跳蓦地漏了一拍,却尽量极其轻松自然问道:“你在做什么?”
韩嘉宜心说,当然是等饭了。然而她说出口的却是:“我看那些花样呢。”
陆晋“嗯”了一声:“外面冷,看完了就早些进去。”
“诶,好的。”韩嘉宜应着,身形却一动不动,“大哥,你午后是不是要去崇光寺啊?”
“嗯?”陆晋瞧她一眼,“是又怎样?”
韩嘉宜有些赧然:“如果是的话,那能不能带我一起啊?”她半垂着头,一双明眸静静地望着他:“我也有事要去崇光寺。”
陆晋心想,不能,已经打定主意了少听少看,岂能因为她的一句话就改变?
大哥一言不发站在那里,眼神晦暗不明。韩嘉宜不解之余,又隐隐有点怯意。她疑心大哥没听清楚她说什么,就小声解释:“在睢阳,有除夕祭祀的旧俗。先前托人在崇光寺给我爹立了一个往生牌位……”
她声音小小的、软软的,像是极轻的羽毛拂过心尖,带着些许酥麻之意。
陆晋的目光不受控制落在了她脸上。
许是在院子里站了一会儿,她白玉般的脸颊因为冷而染上了一层薄薄的红,翦水秋瞳中写满了期待。
陆晋点头:“好。”
“……我想着等会儿……”韩嘉宜话说到一半,听到了大哥那句“好”。她干脆停下先前的话,嫣然一笑,“那等会儿我和大哥一起,多谢大哥了。”
“嗯。”陆晋垂眸,大步进了房间。刚欲掀开棉门帘,他忽然想起什么,回头对犹自站在原地的继妹说道,“外面冷,进去说吧。”
“好呀。”
这一顿饭,韩嘉宜吃的极快。饭后,她特意换了衣衫,内穿箭矢不入的衣裳,外罩一件藕荷色连帽斗篷。
她俏生生站在院子里,格外娇艳。
陆晋能清楚地听到自己微微有些紊乱的心跳声。他向她走近,轻声道:“走吧。”
今天马车同平常一样,不过只坐了韩嘉宜一人。她掀开车帘往外看,只见大哥坐于马背之上,脊背挺直,神情冷峻。
再低头看一看宽敞舒适的马车,韩嘉宜抱着手炉,心里想着,可能又给大哥添麻烦了。说不定他自己去崇光寺是一人一骑,可不像现在这般一行好多人。
陆晋能察觉到嘉宜的视线在他身上逡巡,他缓缓吐出一口浊气,沉声道:“出发!”
他对自己说,其实也没什么难的。她坐车,他骑马,照样可以无视她的影响。
毕竟是一家人,他是她兄长,不能做得太过。
在除夕当天去寺庙祭祀的,不止他们两人,今日崇光寺内香客不算少。
陆晋到底是做不到对她不管不顾,自然而然的,他在她身侧,以一种保护者的姿态。
韩嘉宜抬眼看向身后的大哥,心里格外安稳。
崇光寺的往生牌位,大多都在往生殿中。两人一道,先后祭拜了韩方和陆晋的恩人。
韩嘉宜盯着那个往生牌位瞧了一会儿,跟着大哥恭恭敬敬行礼。
一起走出往生殿时,陆晋眼角的余光捕捉到她,偏巧她也朝他看来。
两人视线相对,韩嘉宜面露微笑,而陆晋则若无其事,移开了视线。
韩嘉宜有点懵,又有点歉然,心想这么严肃的场合,好像确实应该恭谨。她方才露出笑颜,有些失礼了。
于是,她低下头,同时收敛笑容,神情严肃。
崇光寺在城郊,离长宁侯府颇有一段距离。两人祭拜之后,并未久留,早早准备打道回府。
走到马车旁,韩嘉宜正欲上车,却听到大哥的声音在身后幽幽响起:“嘉宜,你想要骑马吗?”
“啊?”韩嘉宜下意识回头,朝大哥看去,“想吧?”
她还记得大哥那次说过,她如果想学骑马,改日教她。难道大哥打算现在教她骑马吗?快过年了,时机不对吧?
陆晋也不明白自己怎么就问了那么一句话,话一出口,他就有些后悔了。待她回答之后,他神态自然,语气轻松:“那就先记着,改日教你。”
韩嘉宜“嗯”了一声,暗暗舒了一口气。
她隐约察觉到大哥有点不对劲儿,不知道是因为祭祀勾起了心中旧事,还是另有其他烦心事情,总觉得不像是开心的样子。大过年的,这让她的心情也有几分低落。
她不清楚是不是自己的错觉,也不清楚发生了什么,宽慰的话,自然无从说起。
等回到侯府,下车以后,韩嘉宜终是开口,小声说道:“要过年了,大哥开心一点啊。”
少女突如其来的一句话教陆晋心头一跳,唇角不自觉漾起笑意:“嗯,你也是。”
他这一路心绪沉浮,到这会儿居然一下子轻松下来。但很快,他就收敛了情绪。
不能这样,也不该这样。
夜幕尚未降临,爆竹声就噼里啪啦响了起来。
对于初次在京城过年的韩嘉宜而言,京城的新年和睢阳的新年差别不大。一样的要祭祀,要吃年夜饭,也要守夜。
不过守夜是小辈们的事情,在暖阁守夜的只有陆晋、陆显与韩嘉宜三人。
陆显兴致高昂:“我们得做些什么来打发时光,嘉宜妹妹,你喜欢猜谜、讲故事、还是抹骨牌?”
“我什么都好,你要问大哥喜欢什么。”韩嘉宜笑了。
陆晋眸光轻闪,还未说话,二弟就抢道:“大哥什么都不喜欢,听你的就行。”
正说着,梅姨妈那边的丫鬟过来,小声道:“二少爷,梅姨妈请你过去一趟。”
“嗯?”陆显站起身,“好。”他冲大哥与嘉宜妹妹歉然一笑:“姨妈叫我,我去看看,你们俩先等我一会儿。”
他这一走,便只剩下了陆晋与韩嘉宜。
暖阁里暖洋洋的,陆晋双目微敛,没有说话,只低头研究青瓷茶杯。
韩嘉宜见大哥兴致不高,虽不知缘故,但仍有心让他欢喜。她想了想,心说,不如说些大哥感兴趣的话题:“大哥,要不,我请教你一些律法方面的事情?”
陆晋抬眸:“你想知道什么。”
韩嘉宜心说有戏,笑道:“我想知道的可多了。比如误杀和戏杀……”
她一口气问了许多,陆晋一一答了。
暖阁里点了蜡烛,烛光的映照下,她脸颊微红,眸中烛光跳动,隐隐还有他的身影。
陆晋心中一动,忽的想起今日在指挥衙门外罗北说的那番话。鬼使神差的,他问了一句:“你对继兄弟姐妹成亲怎么看?”
第50章 怀抱
“啊?”韩嘉宜有点懵,“大哥说什么?”
随后,她端正坐好,抬眸凝视着他,做认真倾听状。
陆晋话一出口,已经隐约有了些悔意。他到底是冲动了,见她没有听清,他心里几分庆幸,几分遗憾,打算随便搪塞两句。然而甫一接触到她的眼睛,他心底忽的生出丝丝不甘来。
都已经问出口了,为什么要收回来?何不趁着这个机会旁敲侧击问个明白?
低头喝了口茶,陆晋轻咳一声,状似漫不经心问道:“我方才问你,对继兄弟姐妹成亲怎么看?”
他定定地望着她,不想错过她细微的表情变化。
韩嘉宜眨了眨眼,方才没听错?大哥果然问的是这一句。她有些讶然:“继兄弟姐妹成亲,还能这样?”
陆晋喝了口茶:“嗯,问问你的看法。”
韩嘉宜念头微转,心说,这可能是在考校她对律法的了解。不过所幸这个问题她知道答案。她微微一笑:“这个我知道。”
陆晋心头一跳,声音尽量沉稳:“你说说看。”
韩嘉宜得他鼓励,笑了一笑,缓缓说道:“这个在律法上,是不被允许的呀。”
本朝民风相对开放一些,朝廷不禁止甚至暗暗鼓励寡妇再嫁。与其相对应的是,在律法上对继子女也有比较明确的规定。
继子女如果随母亲改嫁,则迁户籍,正式成为继父家的成员,可选择改姓或者不改姓。对继父而言,继子女与亲子无异,一样能够继承家业,一样需要奉养双亲。所谓的继兄弟姐妹在律法上和亲生的兄弟姐妹没有太大差别,相互之间不允许进行婚配。
“是么?”陆晋提起的心倏然下沉一些,却并未至谷底。他沉声道:“如果律法允许呢?”
“律法允许?”韩嘉宜微微皱眉,“可是律法明明就不允许啊。”
“我是说,在不违背律法的情况下。”陆晋继续说道,“若律法挑不出错呢?”
她的户籍还没正式迁到长宁侯府。若是将她户籍落到别户,再让她到其他地方暂避一段时日,勉强也能行得通,只是或许会惹人非议。他自然是不惧怕那些的,可他想知道的,是她的态度。
“律法挑不出错?”韩嘉宜沉吟,这好像还真有!她眼中闪动着笑意:“大哥说的情况,是不是指继父去世后,继子回归本宗啊?”
陆晋“唔”了一声:“也算吧。”
从律法来讲,继子确实可以在继父去世后,选择放弃财产继承,回归本宗本姓。
不过他要说的,当然不是指继父去世后。
韩嘉宜不明白大哥今日为何会问这么奇怪的问题,但还是认真分析:“这样的话,律法确实能过,但是……”
她说到此处,停顿了一下,双眉轻锁。
陆晋眸光轻闪,神情自然:“但是什么?”
“不尴尬吗?”韩嘉宜低头给自己倒了一杯茶,“一直当成兄弟姐妹的人,忽然要变成夫妻,不会觉得奇怪吗?而且这让旁人怎么看?”
“旁人看法很重要?”陆晋双目微敛,“又不是同宗同族,也不是乱……”
那个词,他到底是没说出口。
“旁人看法不重要,但总不好一点不顾吧?”韩嘉宜抬手,指了指皇宫的方向,悄声说道,“那两个不也不是同宗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