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辣手胭脂-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知秀听着是上房那个妇人的声音,也就是顾氏的婶子顾王氏,便走出门去,见那妇人果然站在院子中间,乜斜着眼睛往西厢里瞅。
知秀见她不似先前没睡醒的样子,已然是穿好衣服打扮好,像是要出门的样子,虽然有些年纪,却有点花枝招展,便故意说道:“这位奶奶请了,不知怎么称呼?”
顾王氏果然脸色一变道:“什么奶奶!我还不到五十呢!”
知秀便笑道:“是我的错,不是奶奶,是大婶。”
大婶也不很好听,但总归比奶奶要强一些,顾王氏不在这称呼上纠结,问道:“是谁让你住西厢的?”
知秀道:“自然是顾夫人了。”
顾王氏道:“我不喜欢跟陌生人住一起,你换个地方住去。”
青禾也站在知秀身边,闻言顿时不忿,待要开口,却见知秀回头叫了一声“阿桑”。阿桑便从屋子里走出来。
知秀指着门口的一个石墩子,道:“这墩子挡着路了,你帮我搬开吧。”
阿桑哦了一声,走过去,随便弯腰将那墩子一抱,轻轻松松地搬到了十步开外。
这石墩子有近百斤,他却像是一点不费力似的,可见力量惊人。
顾王氏看得目瞪口呆。
知秀走过去拍了拍阿桑的胳膊,道:“你力气真不小。”说着她又扭头对顾王氏道:“这位大婶,你刚才说什么,我没听清,请你再说一遍。”
她说的时候,手却没离开阿桑的胳膊,反而拍着他的肱二头肌,发出结实的声音。
顾王氏这才想起这个阿桑的能耐,连孙阎王都害怕,忍不住咽了一下口水,心虚道:“没,没什么。我赶着出门,先走啦。”
她缩着脑袋,赶忙地扭身就走,仿佛后面有鬼在追赶似的。(未完待续)
106、“牧羊寨”
在青禾的操持下,知秀和阿桑都安排好了自己的住处。
虽然西厢陈旧,但是知秀并未打算在顾家长住,所以将就也无所谓。顾家的情形复杂,有家产之争,她并不是顾家的人,顶多只是阿桑的好朋友,没必要牵扯到这里面来。
安顿好了行李,知秀便找了阿桑,提议去外面走走。
这个光明帝都,他们都是第一次来,今后只怕很长一段时间都要在这个城市生活了,应该去熟悉一下环境。
阿桑欣然应允,因贾老爷临终的吩咐,让知秀照顾他,他便将知秀当做姐姐一般的亲人,心里很亲近,他嘴笨说不了什么亲切的话,但知秀说什么,他就做什么,从不违抗。
大约也是在白马城伤了心,对于正常人,知秀总是有一些提防的心态,但对于这个智商有些不足的阿桑,却大大地亲近,心里也自然而然地将他当做了弟弟一般。
两人出了顾宅,沿着安邑坊向北走,据青禾说,安邑坊北边就是东市。光明帝都商铺最密集的东西二市,最能体现帝都的繁华和生活习俗,自然要去看一看。
两人一路走,见道路两边果然都是商铺,各色各样的都有,布店、首饰店、鞋店、胭脂水粉店、金银铺、茶楼、酒楼、饭馆、书铺、点心铺等等,从这些店铺的类别也可以看出,东市这边还是以日常吃穿的小商品为主。
出了安邑坊,便到了延平北二街,街面顿时愈发地热闹起来。
延平北二街位于帝都南北中央。虽然还属于外城,但是已经离内城十分接近,是整个光明帝都人流量最高的街道之一,街面宽阔。两边都有人行道。
站在启夏东大街和延平北二街的十字路口,向延平北二街左右两边看,一路延伸出去的全都是酒楼茶肆饭馆。这几乎就是一条美食街了。
隔着延平北二街,安邑坊的对面就是东市,人群从东市涌出,沿着延平北二街分散出来,汇入街面的行人之中。
“好多人啊!”连一向话少的阿桑都惊叹了一声。
知秀也是点头,这光明帝都的繁华,实在是她生平仅见。哪怕跟现代的那些一级大城市,也是不相上下了。
他们此时正站在路口,边上就是一座酒楼,名曰“食为先”,门面向北。三间的门脸,也算开阔了。不过奇怪的是,这延平北二街上,一路看过去,每家饭店都是热热闹闹、客流如织的,偏偏这食为先却门可罗雀。
知秀好奇地看了两眼,见那食为先店门口欢楼下,原本应该是招揽客人的小厮,却靠着柱子在打瞌睡。
还有这样做生意的?知秀暗暗摇头。怪不得这么冷清呢。
她也只是多看两眼,然后便对阿桑道:“咱们去东市瞧瞧。”
阿桑点头。
两人穿过延平北二街,到了对面,这个路口又是宣阳坊和东市的交界处了。
宣阳坊北面是素有不夜城之称的平康坊,经营的都是高级歌舞坊,犹如现代的高级娱乐会所一般。绝非普通的青楼胡同可比。
而东面又是日日繁荣的东市,临着人流量最高的延平北二街,离皇城又不远,这宣阳坊的地理位置正处于繁华的市中心,四面临街的铺面便真正是一等一的旺铺了。能够在这宣阳坊拥有正经的铺面,哪怕只是一间的门脸,也需许多的成本,而能够租下铺面做生意的,无不财源广进。
而面对着延平北二街,与那食为先两对面的,便有一家红火至极的酒楼,上下两层,五间的门脸,正中间还有突出的门楼,扎着五彩的绸缎,门楼下两名身着绿色袄裙,婀娜多姿的年轻少女正在甜甜地招揽客人。
抬头一面大大的匾额,“牧羊寨”三个金漆大字。
难道这家店是以做羊肉出名的吗?
知秀一面想,一面已经跟阿桑走到了这牧羊寨前面,正好一拨客人酒足饭饱地从里面出来,身上还带着里面饭菜的味道,被风一吹,暖暖地熏人。
知秀鼻子灵,一闻之下,惊讶地张大了眼睛。
这味道太熟悉了。
不正是她在现代时,冬天最爱吃的火锅的味道吗?
难道这牧羊寨竟是一家火锅店?
这时又有一拨客人往牧羊寨走来,一面走一面还在议论。
“我说老李啊,今天你做东,可不许小气啊!”
“放心好了,今天羊肉管够!”
“那感情好,这牧羊寨的羊肉实在是美味,据说是从西北草原上专门运来的羔羊肉?”
“瞎扯吧,西北都让昭武人给占领了,哪那么容易弄到羊羔。”
“不过这牧羊寨的羊肉确实是不错,肥而不腻,香而不膻,用来下火锅真是绝了。我最爱吃的就是他们家的麻辣火锅。”
“我可吃不了那辣味,上次差点把舌头都给辣下来。要我说,那大骨汤才是最好的,冬日滋补最是不错。”
“好啦好啦,你们说的都是老菜单了,听说最近又加了一个鱼火锅,先吃鱼后下菜,鱼的鲜味熬在汤里面,那叫一个香!这次老李做东,就让他请我们吃新鲜的!”
“好好好……”
这些人一面热闹地说着一面已经走进牧羊寨去,自有跑堂热情地将他们引进去。
果然是火锅店!
坐实了自己的猜想,知秀却反而更加好奇疑惑了。
她来到这轩辕帝国也有些时日了,白马城亦是大城市,一路上经过的地方,连那梭子城在内有好几座大城市,比起帝都的繁华来也只不过是稍逊一筹罢了。可是这么多地方,她却从来没见过哪个城市里有火锅店的。
须知。火锅这种东西,一经出现便极易普及,尤其在这样寒冷的冬天,火锅店往往是最热闹的饭店之一。
但是来到轩辕帝国。她还从来没见过,一度以为这里还没有发明火锅这种吃法,但是在这个牧羊寨。她却第一次看见了。
到底还是帝都人才辈出,竟然已经有人发明了火锅!她还以为只有现代人才吃火锅呢……
想到这里,知秀心里突然咯噔一下。
火锅?!
这个她以为轩辕帝都并没有的东西,竟在帝都见到了,如果不是这个时代的人自己发明的,难道会是……?
这个念头来的突然,更来的没有根据。
总不可能因为一个火锅。就一定是穿越人发明的吧?这东西本来就不是现代人的专利,又没太大的技术含量,这个时空的人自己发明的也没什么稀奇。
可是只要一想到有可能是跟她一样的穿越人发明的,知秀心里头的这个猜测便如同长草一般地肆虐起来。
因为她所知道的同在这个时空的穿越人,只有一个。那就是林月侬!
会是她吗?
“这位小姐,可是要吃火锅吗,我们新推出了鱼火锅系列,十分美味,而且正在新菜打折期,满一两银子就打八折,请小姐少爷进店品尝吧!”
原来门楼下正在招揽顾客的两个少女见知秀和阿桑走到店门前便站住不动,以为是来吃饭的客人,便上前来招揽。
还有打折?这样带有浓烈的现代商业色彩的经营手段。愈发地让知秀好奇了。
“阿桑,你饿不饿,咱们去吃火锅。”
阿桑眨了一下眼睛,他从来没听说过火锅这种东西,只是闻到里面的味道,香得馋人。而且肚子也确实饿了,便点头道:“好。”
两人便走进店门。
门上挂着厚厚的棉帘子,揽客的少女挽起帘子,知秀和阿桑一进门,便先被浓郁的火锅味道给熏了一个跟头。
只见一楼大堂之中,用将近三尺的小木栅隔成一块一块的区域,那木栅虽是效仿乡村小院的风格,却极为精致,桌椅均是原木色,透着一股子田园风情,与这繁华精致的帝都形成鲜明对比,野趣盎然。
每一块区域都陈列着整齐的桌椅,小桌大桌都有,此时正值午饭时间,大堂内已经坐了八成满,一口一口的铜锅热气升腾,送菜的男女伙计穿着统一的服装,忙碌地穿梭在店堂内。
这一幕幕,都让知秀生出十分熟悉的感觉。
揽客的少女领他们二人进来后,便退了出去,自有穿着青色袄裙和红色马甲的女伙计过来招呼。
“两位客官是做大堂还是包厢?”
知秀心中微动,既然是要探究这火锅店的来历,自然了解得越多越好,便问道:“大堂和包厢有什么区别?”
女伙计笑道:“一楼都是大堂,二楼都是包厢,我们牧羊寨的包厢分大小两种,小包厢可容纳10人以内进餐,大包厢可容纳20人以内的进餐。若是客官们喜欢热闹,不拘吵闹,大堂便是最好了;若是客官们喜欢清静,或是要在进餐时商议事情的,包厢便比大堂更适合。”
知秀抬头看了看,一楼大堂中间是直通到顶的,二楼四面回廊,形成一个天井,靠里的是一个一个全封闭的包厢房间,靠外挨着回廊的栏杆的,则是用屏风和木栅围成的半封闭的包厢,既能享受比大堂更加清静的个人空间,也可以同时观赏大堂中的热闹情景。
知秀便用手点了点道:“那是什么位置?”
女伙计抬头看了看,笑道:“这是卡座。客官要坐卡座吗?”
知秀点头。
女伙计便道:“好的,请客官上楼。”
她在前头带路,领着知秀和阿桑从楼梯走上二楼,并带到一个空的卡座上,这张桌子算是小一点的,可容纳四到六个客人的样子。
女伙计安排他们坐下之后,又取了菜单,菜单是文字印刷的一大张。
知秀扫了扫,菜单上面列了有七八种火锅汤底,有之前那些客人说的麻辣汤、骨头汤,还有老鸭汤、菌菇汤等,有个新加的是鱼火锅。
知秀道:“那就来鱼火锅罢。”
女伙计应一声好的,又问点什么菜,知秀装作不太懂,一面问一面点,那女伙计便依言用笔将汤底和菜一一划上。
女伙计又问喝什么酒水,知秀问阿桑会不会喝酒,阿桑点点头,便点了个女伙计推荐的果子酒。
不过女伙计说,这果子酒虽然是酒,但度数非常低,而且果香浓郁,绝不会醉。
点完酒水,女伙计便准备退下,知秀忙道:“我还想问你一些事儿,你且先留下。”
女伙计笑容可掬道:“好的。”便叫了一个同伴,将知秀点好的菜单给他,让他去传菜。
知秀看了看大堂里的热闹景象,对女伙计微笑道:“我去过许多地方,这火锅却是头一次吃,新鲜得很,你们东家是谁,怎么这样地别出心裁?”
(是我眼花了吗,有人投了7张粉红?我知道主站月票是有限制的,粉红没限制的?总之特别感谢拓跋石大大,在陶苏卡文的这个时候,无异于给了一剂强心剂。这几章过渡的情节写得真是无比平淡,陶苏自己都羞于拿出来见人,不过好在现在已经梳理得差不多了,后面的情节也已经有了方向和大纲,接下来会写得越来越顺的~)(未完待续)
107、人生何处不相逢
像知秀这样提出这种问题的客人,大约不在少数,所以女伙计并不惊讶,反而微微一笑,笑容中还带着一丝骄傲。
“客官并非第一个这样问的人,这火锅在咱们轩辕,的确是稀罕物,咱们牧羊寨可是头一份儿。做生意嘛,随大流便只能庸庸碌碌,自然要别出心裁,才能与众不同。”
知秀也微微一笑道:“可见你们东家是个有眼光的人,我也是做生意的,倒想认识认识。”
女伙计诧异道:“你也是做生意的?”
她上下打量知秀,可没见过这么年轻的做生意的,而且还是个女孩子。
知秀知道她的疑惑,道:“家里的生意。”
女伙计这才恍然,以为她是哪个商贾人家的小姐,便道:“小姐能够经手家里的生意,想必一定是非常精明能干了。”
知秀见她嘴巴虽甜,却一直不提东家的姓名,便故意笑道:“怎么,你们东家的姓名不能说么?”
女伙计见她这么直接,反倒收起了敷衍,道:“客官说笑了,倒不是不能说,咱们东家并非生意场上的人。”
“官场的?”
女伙计脸色一变,忙左右看了一眼。
知秀见她这样谨慎,反而坐实了心中的猜测。
差点就被套出话去,女伙计不敢再跟知秀乱侃,借着催菜的由头,慌乱地离开了。
知秀看着她的背影。若有所思。
不大一会儿,锅底、菜肉都上来了,知秀轻车熟路地开始往锅里下东西,教阿桑怎么吃。若是那女伙计看见了,一定会疑惑,这哪里像是第一次吃火锅的人。
一面吃着,她一面观察着店里的情形。这种卡间的好处,就是在拥有一定私密性的同时,还有开阔的视野。
越是观察,她心里的猜测便越是强烈,这家牧羊寨火锅店,到处都浮现出现代商业的理念和色彩,从大堂的布置、伙计们统一的制服,再到点菜、上菜的流程,在一般人眼里,或许是标新立异。或许也不以为然,但在她的眼里。却有种莫名的熟悉感。
“真好吃。”
她回过神,见阿桑正在吃一片烫好的羊肉,可以称得上好看的脸上,浮现着一种对美味的快乐。
心里突然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
也许可以试试?
她按捺着心神。故作镇定地吃完了这顿火锅,结了账,带着阿桑出了店门。
出了牧羊寨,两步就到了东市的入口。
借着一家裁缝铺门口的大幌子,知秀拉住了阿桑。
“阿桑。帮姐姐一个忙。”
阿桑眼神清澈,信赖地看着她。
知秀俯身在他耳边轻轻地说了几句,然后嘱咐道:“千万记住。不要让人知道我。”
阿桑点点头,说了声“放心”,然后转身往牧羊寨走了回去,直接进了店里面。
知秀靠在裁缝铺的门边上,咬着嘴唇。
进了火锅店,伙计们都在忙碌,没有人注意到阿桑。他径直走到柜台前,里面两个伙计,还有一个看着是个小掌柜模样的人,正在打算盘。
一个伙计见阿桑过来,便笑问道:“客官可是吃饭?”
阿桑道:“我刚吃过,很饱了。”
那正在打算盘的掌柜便抬头看了他一眼。
阿桑趁机道:“你是掌柜的吗?我向你打听个人。”
掌柜的迎来送往,又有店里的特殊培训,客人有什么吩咐,都要尽量地去迎合,所以便笑道:“客官要打听什么人?”
阿桑道:“我问你,林月侬姑娘可是你们店里的?”
掌柜的脸色猛地一变,小心地道:“您是?”
阿桑道:“我是林姑娘的朋友。”
掌柜的眼中多了一丝敬畏,但仍然小心地道:“您是林姑娘的什么朋友?”
阿桑露出不耐烦的神情道:“是我在问你。林姑娘到底在不在你们店里呀?”
掌柜的道:“林姑娘是我们店里的人,不过她一般不到店里来。您报个名号,咱们这就去给林姑娘通报。”
阿桑哦了一声,摆手道:“不用了。既然林姑娘是这里的,那我改天再来找她就是。”
掌柜的笑道:“林姑娘很少来店里的,客官要想碰上可不容易。您还没说您的高姓大名呢?”
阿桑挠了一下头,道:“我叫阿桑。”
“阿桑?”掌柜的稍微错愕了一下,这名字可俗气得很,像是乡下人的,林月侬姑娘会有这样的朋友吗?
没等他想明白,阿桑已经转身走了。
掌柜的赶忙叫道:“客官,客官……”
阿桑脚下飞快,掌柜的才叫了两声,他就已经闪出店门去了。
知秀在裁缝店门外等着,见阿桑出来,赶忙冲他招手,阿桑飞快地跑过来,她一把拉住,两人一起躲在大大的布幌子后面,探头朝牧羊寨看。
果然那个掌柜追出门来,左顾右盼,又问了店门口的迎宾,两个迎宾大约也没注意,都是摇头。
掌柜的问不出什么,又找不见阿桑的身影,也就只好回去了。
知秀这才松一口气。
她回过头,对阿桑道:“怎么样,问出来了吗?”
阿桑用力点头道:“问出来了。”
知秀的心顿时提了起来,下意识地抓住他的胳膊,道:“问到什么了?”
她手上力气很大,阿桑有点惊奇,微微皱了一下眉,把自己跟掌柜的对话,给她复述了一遍。
真的?!
林月侬真的在这里?!
阿桑后面还说了什么。她已经听不见了,满脑子满心想的都是林月侬这三个字。
从堕天府到帝都,万水千山,居然真的还能遇见她!
林!月!侬!
一瞬间,回忆如同潮水向她席卷而来,从公司组织旅游,到拍照滚下悬崖。再到那被屠杀的村庄,直至林月侬恶狠狠地将她推到昭武人的马蹄之下。
这一幕幕如同电影胶片一般在她眼前滚动。
那被压抑着的恨意,也随着这一幕幕潮水般汹涌而出。
“姐姐?”
“姐姐?!”
阿桑抓住她的胳膊猛地摇了一下。
知秀这才惊醒过来,呆呆地看着他的脸,仿佛刚做了一场噩梦。
“姐姐你怎么了?”阿桑有些担心地看着她。
“没……没什么。”
知秀轻轻拍了一下自己的头,将那些负面的情绪和回忆都退到心底深处。
人生何处不相逢,她跟林月侬,分开那么久,还能站在帝都这同一片天空之下,可见冥冥之中自有运数。
她心心念念想着找到林月侬。问清楚当时把她推出去的险恶用心,报复她背叛的行径。人海茫茫。机会竟然会这样突然地出现在她面前。
接下来的路程,都是阿桑领着她走。
东市的繁华,她全然没有注意到,脑海里不停地盘旋着跟林月侬的点点滴滴。
这个时候。她还不能确定,要用什么样的面貌去见那个女人,见到了又要说什么话。若说报复,又要怎么报复。
一直到身边的行人都匆匆地跑起来,连阿桑也拖着她的手往前跑。她才有些清醒过来。
“哎呀好大的雨!”
一个行人遮着头顶,一面抱怨一面狂奔,溅起来的泥水都甩在了她裙摆上。
什么时候下起雨的?刚才不还是晴天吗?
在知秀疑惑的同时。阿桑已经拖着她跑到了一家卖香料的店铺门口,躲在屋檐下。
跟他们一样在这里躲雨的人不少,也有一些人顺便就进店铺里面看,香料铺的老板见这么多客人,少不得能比平日多做几笔生意,倒是对这场雨很欢喜。
躲雨的人们挤在一起,都开始议论纷纷。
“今年冬天都下了几场了?”
“可不,听说黄河水位都高了。”
“今年雨很多啊,帝都还没这么潮湿过呢。”
“家里的被褥衣裳好些都潮了,晴天又少,晒也晒不干。”
“帝都的冬天一向干燥,怎么今年这么多雨水?”
“我看今年天象只怕不好,听老人说,二十年前才有过这样的天象,那年帝都都被水淹了半城。”
“不会吧,这可是帝都,天下第一城市,又是皇室居住之地,怎么会被水淹呢?”
“你是外地人吧,咱们帝都是繁华不假,皇帝住在这里也没错,比起其他城市来,城池是坚固的多了,但是咱们有四渠两池,城里也有很多河道,若是下雨连绵,河道的水位高起来,淹一下也不是不可能。不说别的地方,东市这边地势最低,真被淹的话,一定是头一处。”
人群顿时炸开了锅,全都被听起来非常理论,不太切实际的推测给吊起了好奇心,纷纷议论起发生这种事的可能性有多大来。
知秀在旁边听着,暗想若真有连绵的雨天,城市会不会被淹,就要看排水系统的好坏了。
帝都这么大的城市,又是皇室居住之地,各种公共设施,应该都是比别的城市要好的吧,况且又有四渠两池这样的排水所在,被淹?总不至于。
这时,有卖伞的货郎从门口经过,许多人都纷纷买伞,知秀也买了一把,跟阿桑一起撑着,回顾宅去。
进了安邑坊,还没走到顾宅门口,就看见大雨天的竟然有一群人围在门口,似乎在看热闹,指指点点的。
知秀和阿桑都有种不好的预感,赶忙紧走两步,挤进人群。
只见顾宅大门洞开,里面吵吵嚷嚷,如菜市场一般。(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108、挟持
知秀和阿桑挤进人群,跑入院中,只见满院子都是人,泾渭分明地站了两边。
青禾与刚跟着知秀来到顾家的张妈、李妈等人满脸都是焦急惊慌之色。而另一边,杨氏等人也是惊骇莫名。
两边人的眼睛都死死盯着院子中间。
顾瑞林挟持着衣衫单薄的顾氏,手里拿着一把菜刀,架在顾氏的肩膀上,顾氏脖子上已然有一道血线,显然是已经被他所伤。
“放开我义母!”
一见顾氏被挟持,阿桑第一时间惊吼出声,作势就要扑上去。
知秀立刻叫道:“不要!”同时也伸手抓住了他的胳膊。
而此时,神经紧绷的顾瑞林也因为阿桑的一声大喊更加紧张,手里的菜刀逼近顾氏的脖子,口中大喊:“不要过来!你们不要过来!谁敢过来,我就砍了她!”
“大爷!我求求你,千万不要伤害夫人啊!”青禾哭喊起来,双手合十地冲顾瑞林不停地拜。
顾瑞林却根本不看她,眼睛直直地朝人群扫视。
顾氏显然是被他从病床上拖起来的,头发散乱,脚下虚浮,身上连件外衣都没披,只穿着卧床的中衣,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阿桑看得目眦俱裂。
知秀也被眼前这一幕弄得惊骇不已,但仍然第一时间镇定下来,走上去道:“大爷,你这是做什么?”
顾瑞林原本目光凌乱。被她一问,这才集中了注意力,由于之前领教过知秀的厉害,他此刻俨然下意识地把她当做了谈判的对象,舔了舔干燥的嘴唇,冲她说道:“你来的正好,贾正那个死鬼一定把钱都交给你了是不是?你马上拿钱来!”
知秀见他这副模样。又见杨氏等人也是一般地紧张慌乱,猜测这事是顾瑞林一个人所为,便道:“大爷挟持顾夫人,就是为了要钱么?”
顾瑞林道:“少废话!”他把菜刀往顾氏的脖子上又逼近几分,厉声道,“再不拿钱来,我就对她不客气了!”
“慢着!”知秀立刻抬手阻止,快速道,“大爷有话好说!”
她转头叫青禾过来,当着众人的面道:“赶快拿银票来。”
青禾本就胆小。因顾氏被挟持,手足无措。只顾着担心顾氏,根本想不到别的什么,此时知秀来了,她也有了主心骨。知秀让她取钱,她立刻就去了。
知秀对顾瑞林道:“大爷你看,我已经叫人去取钱了,你是不是可以把顾夫人放了?”
顾瑞林喝道:“等钱到手了,我自然会放了她!”
知秀见他眉宇之间隐隐有疯狂之色。不敢再说,只悄悄对身边的阿桑道:“你盯着他,别叫他伤了夫人。”
不需她吩咐。阿桑已经一眨不眨地盯住了顾瑞林,双拳握得紧紧的,顾瑞林敢有一丝的风吹草动,他必然会如捕猎的豹子一般扑出去。
趁着青禾去取钱的功夫,知秀问李妈等人,李妈便将事情说了一遍。
此前孙阎王来闹了一场,顾氏本来就在病中,被这么折腾了一趟后自然更加虚弱,青禾服侍她睡了。李妈、张妈等人刚来,不熟悉情况,正跟青禾在院子里闲聊,询问这家里的人员关系等等。
不料想顾瑞林突然手持菜刀冲进来,扑入房中,将顾氏挟持而起。
青禾和李妈等人哪里见过这样的阵势,都吓得魂飞魄散,大喊大叫起来,引得其他院里的杨氏等人也都闻讯而来。
顾瑞林挟持着顾氏,要她交出钱来,顾氏病得糊里糊涂,又被他这样惊吓,根本说不出话。青禾等人便苦求顾瑞林放人,反而刺激得顾瑞林更加紧张,带着顾氏横冲直撞,从内院直跑到外院来。不管是青禾等人的哭求,还是杨氏等人的劝说,都没法让顾瑞林放下菜刀。
幸亏知秀和阿桑回来,否则这场面还不知该如何收拾。
知秀一面暗叹这顾宅中这么多人,竟没有一个是有主张的,一面观察顾瑞林和顾氏的情况。
顾氏胳膊被顾瑞林架着,但整个人已经如同面条一般软软地直往下出溜,一张脸如金纸一般。
知秀担心顾氏身体吃不消,对顾瑞林道:“大爷,怎么说顾夫人也是你的亲姐姐,你要是要钱,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