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香_梦溪石-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春秋时,楚人于山中得一玉石,献于楚王,当时的楚王不识货,历经几代,方才凿开石头,雕琢成玉,秦皇统一天下后,便将其制为玉玺,此后每当有新朝崛起,传国玉玺便会现世,若朝代更迭消亡,则玉玺又辗转流亡,不知所踪。故有传言,说得此玺者,便能得天下,更有甚者,认为一个皇帝就算统一天下,手里若是没有传国玉玺,那他便不能算是“受命于天”,迟早会被人取代。
这些传言未必可信,但玉玺本身的价值是无须多言的,假如永康帝如今得了传国玉玺,那他肯定会迫不及待昭告天下,得民心士心之所向,这样一来,大魏不管从号召力,还是战斗力,都会得到大大的提升。
而吴越国小,就算玉玺在对方皇帝手里,他也不敢声张,生怕齐、魏来索要明抢。
所以一看见传国玉玺四个字,皇帝便陡然生出几分疑虑猜忌。
他将奏疏递给王郢,让他看完之后给众臣传阅。
所有人都生生看出了一身冷汗。
吴璟当先道:“陛下明鉴,奏疏所言,不过是胡、吕二人信口开河,无凭无据,如何能因此确信?”
魏临淡淡道:“是真是假,将人召回来问一问,也就水落石出了。若说无凭无据,这谶诗的解释,岂非比奏疏还要虚无缥缈?照你所说,‘三人同称臣’指的是我魏临,可我手上,一无兵权,二无传国玉玺,如何亡得了国?只怕是牵强附会,意欲陷我于不义罢?”
吴璟忽然发现,眼前这一幕,与他们预期的计算,有了很大的出入。
☆、第64章
端午宴不欢而散。
既然石头碎了,谶诗也解不出个所以然,这场宴会继续开着还有什么意义呢?
皇帝当先走了,其余人自然也不好再继续待下去,纷纷起身告辞。
顾香生见状,便告知刘贵妃,同样提前结束了宴会。
离宫之前,小焦氏与顾琴生找了个机会和顾香生说话。
“四娘,二娘到底是怎么回事,你给我们拿个章程罢,回去之后我们也不至于一问三不知,太夫人那边肯定会问起的。”
不知不觉,小焦氏她们已经唯顾香生马首是瞻,两双眼睛都落在她身上,等她给出个准话。
眼前这个十五岁的少女,再也不是需要她们庇护的顾四娘了,她已经有足够的能力去承担风雨,甚至反过来为他们遮风避雨。
顾香生道:“陛下回去之后必然会叫二姐姐过去问话,我已经让诗情交代过她了,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为了自己她的小命,她自己心里也会有数,你们不必担心,若是祖母问起,就说万事有我。”
万事有我。
小焦氏心头一暖,她从嫁入顾家起,就对顾家几姐妹的性子有了个大概的了解,琴生端庄,却难免有些死板,遇事不够灵活;画生好强,却走错了方向;眉生温柔,却失了主见;乐生活泼直率,暂时还看不出什么大缺陷。
她本以为自己夫婿与香生不是一个娘胎里出来的,彼此难免会有隔阂,但没想到最后却是她和这个妹妹最为亲近,也是这个妹妹在外头成为整个顾家的门面。
“你要小心,”她握住顾香生的手,殷殷嘱咐:“方才我远远瞧着陛下匆匆离席,若非为了同安公主,那就是另有事情发生。”
顾香生也有些奇怪,在今天之前,谁都料不到乔岱等人要进献祥瑞的事情。方才离得远,女眷这边顶多只能瞧见内侍们将一块大石头运过去,却听不见接下来发生的对话,事出仓促,她们来不及了解内情,唯一可以猜测的是,刘贵妃那边的人,也许又想出什么法子对付魏临。
被小焦氏一说,她心头不免也多了几分忧虑,但为了不让她们过于担心,还是笑着宽慰道:“没事的,吕家那边要多拜托你们去安抚了。”
若是事后吕家闹起来,非要与顾画生和离,大家依旧会觉得顾画生不守妇道,从而影响顾家乃至思王的名声。
小焦氏:“这你放心好了,我与大娘这就去见贺国公夫人,先将她稳下来再说。”
三人又说了几句,这才各自告别离去。
顾香生来不及歇上一口气,便有宫人来寻,说是陛下和贵妃想见她。
重头戏来了!顾香生想道。
皇帝没了宴乐的心情,气冲冲回到宫掖,连他自己也说不上到底是因为谶诗的暗喻不爽,还是为了程载魏善等人私藏吴越财物不快。
乔岱本想献祥瑞讨好皇帝为自己博个锦绣前程,没想到弄巧成拙反而惹出大麻烦,不管他怎么申辩也无济于事,人当即就被下狱了,不过也不只有他倒霉,当初荪州那些官员,估计过不了多久就可以到牢狱里去跟他一起作伴了。
话说回来,那谶诗就算不针对魏临,也一看就不是什么好兆头,皇帝当得越久,心里其实就越信这些,撇开前面那句“三人同称臣”不说,后面的“禾下女鬼夭”就像阴魂不散的魇物,一直在他心头挥之不去,皇帝就像吃了口恶心的东西又吐不出来,难受得要命。
当刘贵妃听说奏疏的事情,后脚匆匆跟过来时,便被皇帝扭曲的表情吓了一跳。
“你说,这到底真的是上天示警呢,还是有人借着鬼神之说来愚弄朕?”皇帝一双眼睛紧紧盯住她,全然没了平日的温和。
刘贵妃倒还镇定,跟了皇帝许多年,其实皇帝更愤怒阴沉的样子她也见过:“妾不敢妄议,只是听说好端端的石头,却忽然从中裂开,当时陛下与诸位大臣都亲眼所见,当作不得伪,若是人为,怎么可能就那么巧?”
皇帝听罢也是狐疑:是啊,怎么就那么巧,难道里头的谶诗当真是上天示警?
如此一想,他的心情就越发灰恶了。
“同安到底怎么回事?”他想起自己方才听到的禀报了,“将所有人都叫过来。”
事关同安公主的清白,但这又不是什么好事,不能让太多人知道,是以在场的也只有同安公主本人,顾画生,方才指认公主的婢女,思王夫妇,以及刘贵妃。
顾画生在方才被带下去歇息之后,诗情就已经找了个机会与她接头,对好口供,此时由她先开口阐述来龙去脉,虽然语气偶尔断续结巴,但总算还能让人听个清楚明白。
简单来说,就是有一次,同安公主与顾画生出游,在云香别馆认识了一个说书的男人,因对方容貌俊美堪比宋玉,公主就动了心。
那人既然是说书的,口齿伶俐自然是不需说的,难得的是长得俊美儒雅,谈吐如珠如玉,令人见之忘俗,为之倾倒,同安公主也不例外。这一来二去,彼此就有了私情。
本朝风气还算开放,像嘉善公主那般,年纪轻轻死了丈夫守寡,在府里养几个面首,皇帝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去干涉,但同安公主不同,她毕竟还是未婚少女,而且那名男子不单与她身份不匹配,更糟糕的是,对方还是个有妇之夫。
这就难怪同安公主要私底下偷偷与其往来了。
因为素来受宠,同安公主出宫比较自由,无人管束,她便拉上顾画生,让后者为自己遮掩,借此更加肆无忌惮与对方来往。顾画生却胆战心惊,生怕事情曝光,是以终日郁郁寡欢,直至今日在端午宴上被人发现端倪。
顾画生声泪俱下,形容可怜,乍看还挺像那么回事。
“你这贱妇,竟然血口喷人,污蔑于我!你自己不守妇道,红杏出墙,与那男人苟且不说,竟敢推到我身上来?!这种贱人,要拖下去凌迟,不,车裂!”
同安公主面色扭曲,张牙舞爪,几次想打断她,甚至上前制止顾画生继续说下去,却都被左右宫婢拦住。
如是再三,皇帝终于不耐烦了:“你难道还想杀人灭口不成!”
同安素来宠爱有加,几曾听过父亲用这种语气和她说话?当下便愣住了。
但皇帝没有理会她,反而看向顾画生,冷冷道:“你可知御前欺君,要受何惩处?若让朕知道你污蔑公主,不单你万死难赎其罪,连顾家都要受你牵连,你可想好了?”
事已至此,顾画生除了努力洗白自己,哪里还有别的选择?
她反而镇定下来,叩首道:“臣妇就算多一百个胆子,也不敢污蔑公主!臣妇为了替公主遮掩,日日心惊胆战,生怕被人发现,宴上方才神思不属,却有人因此误会臣妇不守妇道,臣妇实在百口莫辩!若非我家婢女冒死上言,臣妇至今也不敢将此事说出来,求陛下贵妃饶过她罢!”
皇帝自然没有理会她,只盯着同安公主问:“她们所言,是真是假?”
同安公主哭道:“自然不是真的,她们污蔑女儿,阿爹您要帮我作主啊!”
顾香生终于开口:“陛下,事关公主清誉,轻忽大意不得,总要弄个水落石出,才好为接下来打算。我二姐姐与她家婢女提及的说书男子,我已经让人去寻了,估计过不了多久就能将其带过来,届时一问便知。”
同安公主倏地扭头看她,眼中满是怨恨与不敢置信:“顾香生,你早等着看我倒霉了罢!今日一切,都是你一手导演出来的好戏!”
刘贵妃没有言语,她只是轻轻蹙起眉头。
事到如今,她贸然出言帮女儿说话,效果只会适得其反,所以她虽然站在一旁,却并未出声。
她只是在想,今日精心布下的棋局,到底是在哪一步上出了差错?
如今同安的事仅仅只是细枝末节,更棘手的,却是魏临手中那道弹劾的奏疏。
吕诵与魏临虽然是连襟,可就顾画生那德行,婚前还差点给吕诵戴了绿帽子,魏临自己又是岌岌可危,吕诵若有几分眼力,就绝不会投靠思王。
刘贵妃事先也曾详细派人了解过,吕诵和魏临之间,的确是很少来往,即使名为连襟,他们二人私底下甚至没有见过几回。
那么吕诵为何会突然上奏弹劾程载魏善他们呢?
若说吕诵不是在帮魏临,刘贵妃是一千一万个不信的。
千算万算,她漏算了魏临手上早就揣着这封奏疏。
估计魏临本也没打算在今天将奏疏呈上,因为端午宴上,皇帝兴致勃勃,你忽然来浇一盆冷水,到时候就算被弹劾的人要倒霉,弹劾之人肯定也落不到好。
所以依她猜测,很有可能是谶诗的事情出来之后,为求自保,魏临才不得不将奏疏提前拿出来。
看来自己还是小瞧了对方。
刘贵妃缓缓地,无声地长出了一口气,攥紧掌心。
就在这个当口,出宫去抓人的侍卫却很快匆匆回转:“陛下,我等赶到云香别馆时,那里刚刚出了一桩命案,死者名为裴宣,正是我等本欲捉拿之人!”
同安公主不由睁大了眼睛。
自己并没有派人去杀裴宣灭口,方才事出仓促,也根本来不及做这件事,难道是母亲?
她下意识望向刘贵妃,却见后者低眉敛目,脸上没什么表情,让人看不出端倪。
一听见人死了,殿中几人反应各异,皇帝却是皱起眉头。
顾香生叹了口气:“陛下,若能让那人亲自前来对质,本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但现在人既然死了,儿妇只有一个法子,能够证明公主的清白。”
同安公主忽然觉得遍体生寒。
她不是傻子,更不像顾画生那样愚钝,事到如今还傻傻被人牵着鼻子走。
她觉得,自己原本准备用来设计陷害顾画生的陷阱,却不知早什么时候被对方察觉了,反过来坑害自己。
魏临道:“阿爹,儿子有话要说,能否先让顾氏与无关人等退下?”
皇帝微微颔首。
他身旁的内侍便将顾画生等人先带了下去。
片刻之后,殿中只剩下皇帝、刘贵妃、同安公主、魏临、顾香生。
魏临便道:“儿子建议,先在宫中找几个仆妇查验九娘清白。”
自己的担心终于成真,同安公主脸色顿时煞白。
刘贵妃终于出声制止:“陛下,九娘乃天之骄女,如此一来,她体面不保是小事,皇家也将颜面尽失!”
魏临道:“在场都是自家人,消息不至于轻易走漏,而且端午宴上事情已经闹出来了,如今就算什么也不做,坊间照样会有流言传出,倒不如一查到底,还九娘一个清白,好彻底解决此事,免得以讹传讹,损害九娘名声。若是连我们自家人都心存疑虑,还如何出去帮九娘说话,而且只怕往后九娘的婚事也会受阻。”
同安公主大叫起来:“我不查验!你们这是没安好心,要将我置于死地,谁敢乱说,统统杀掉就是了,为何要我受辱!”
皇帝没理会她的大喊大叫,皱眉想了片刻,点点头:“将公主带下去查验。”
知女莫若父,同安这等异常的表现,实在令他不能不生疑,若换了以往也就罢了,他兴许还会看在刘贵妃的面上不再追究,但有了魏临那一封奏疏,皇帝今日却不想如此轻易就揭过此事。
不管同安公主如何挣扎叫骂,她终究也不可能敌得过内侍的钳制,在此过程中,刘贵妃一直没有开口帮女儿求情,这反而令魏临与顾香生有些意外,不知她葫芦里在卖什么药。
结果很快就出来了,有皇帝在,那些仆妇无论如何也不敢说谎,经过查验,同安公主已非处子。
换而言之,她的确与人有了私情。
但这人究竟是云香别馆里那个说书的有妇之夫,还是另有其人,显然已经不重要。
公主未婚而与旁人苟且,这无疑是一桩丑闻,若说现在事情没有闹大,还可以遮掩一二,但端午宴上,同安公主自己先去招惹顾画生,想陷害她红杏出墙,不料却反被其婢女揭发自己与人有染,这事所有人都听见了。
勋臣世家也好,士大夫文官也罢,这些人最讲究脸面,就算新婚之夜能将此事遮掩过去,别人心里肯定也会有想法,觉得迎娶这样一位公主是件屈辱的事,从而记恨上皇家。
公主下嫁,这本是皇帝施恩,若是这份“恩赐”反被视为折辱,那还有什么意思?
也就是说,此时的同安公主,其实已经失去了她作为公主的大部分政治价值。
饶是有了心理准备,骤然听到这个消息,皇帝依旧勃然大怒,对刘贵妃道:“好!好!好!你教的一对好儿女啊!”
每说一个好字,他的怒气就往上攀升一截。
刘贵妃忙跪下请罪:“陛下息怒,妾未有调教好九娘,方致今日之祸,然而二郎尚未归来,是非曲折还未定论,请陛下网开一面,让二郎回来再行论断罢!”
她仰起头,泪水顺着保养甚好的光滑面颊落下,即便年纪渐大,也不影响楚楚可怜之意,反因其风韵而越显动人。
皇帝心头一软,叹了口气,挥挥手:“将同安带回绫琦殿,非皇命不得出来。”
这就是软禁的意思了。
“还有,命人草拟诏书,严遵即刻出发前往钱塘,接替程载任行军主帅,并让程载与魏善二人速速回京。”这话却是对陆青说的。
陆青躬身应是。
严遵是严家世子,如今严、程、顾三家,就剩严家老爷子还在世。老爹没死,儿子当然不可能继承爵位,所以严遵虽然年纪与程载、顾经相当,也还只能当世子。
“至于顾氏和那婢女,”皇帝看了顾香生一眼,“无论如何,她也是你亲姐,说起来还是皇亲国戚,但往后若有一句半句涉及公主的话从她们口中说出……”
顾香生闻弦歌而知雅意,忙接道:“陛下放心,我们定会妥善处理此事的。”
皇帝不再多言,转身离去。
走了几步,复又停下来,对刘贵妃道:“这些日子,你又要掌管宫中事务,又要操办二郎婚事,也难怪会有所疏忽,从今日起,你就专心打理二郎的婚事罢,宫务交由李氏处理。”
刘贵妃城府再深,也不由一愣:“李氏?”
皇帝唔了一声,边走边说,头也不回:“陆青,回头你传一道旨意,将李氏从增成殿放出来。”
陆青:“是。”
刘贵妃只能看着皇帝的身影渐行渐远。
……
顾画生到现在还有些反应不过来。
她虽然知道自己已经脱离了险境,也知道自己一直瞧不顺眼的顾香生从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发生,如何运作的,她依旧有些浑浑噩噩。
“吕家那边……”她方才在皇帝面前声泪俱下,弄得声音还有些嘶哑。
“吕家那边,就按照你先前的说辞,对谁都不必透露实情。”顾香生面色淡淡,“裴宣已经死了,就算有人怀疑你和他有私情,别人也没有证据,只要你别在外面大肆宣扬同安的事情,陛下不会闲得去找你的麻烦。”
顾画生想为自己辩解:“我与裴宣没有……”
“事到如今,二姐姐还想隐瞒,不觉得有些多余么?”顾香生脸上毫不掩饰地露出嘲讽之色,“你难道还不明白?裴宣在同安的指使之下故意接近你的,今天端午宴上的事情,也是她一早就设计好的,打算在大庭广众之下揭发你与一个说书的有妇之夫有染,从而牵连顾家和思王。”
顾画生面色苍白:“那你为何会……”
顾香生一直觉得,一个人要是不够聪明,也是完全有能力好好过日子的,怕就怕明明不聪明,还自作聪明,老话说得好:聪明反被聪明误。真正的聪明人未必会自误,而像顾画生这种,每每总想着找别人麻烦,却没想到自己就是别人眼中的诱饵,连棋子都谈不上。
顾画生出嫁时的陪嫁二婢灵芝夏草,其实早就被焦太夫人给了顾香生,顾香生则让她们密切关注顾画生的一举一动,以防她又做出什么事。
如此一来,顾画生与裴宣私通一事,就算她瞒得再隐秘,连贴身婢女都不肯告诉,总也有些蛛丝马迹显露出来的。
至于同安公主与裴宣有染,则是李氏告诉顾香生的,因为云香别馆的东家,正是李氏的娘家表兄,他们每回在别馆私会,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却不料早就被李氏知悉,还将其作为与魏临顾香生他们合作的筹码。
不过这些事情,顾画生却不必知道了。
顾香生:“吃一堑长一智,二姐姐却一直都在重蹈覆辙,丝毫没有长进,今日若非有同安公主与你一道倒霉,你觉得自己会有什么下场?”
顾画生说不出话来。
换作以往,她被这样说,早就反唇相讥了,但这一次,也不知道是受裴宣之事打击,还是因为有把柄在别人手里,她竟出奇温顺,半句为自己辩驳的话也没有,只讷讷坐着,默然不语。
顾香生也没兴致再多说,便让人将顾画生送出宫。
事关安危前程,就算顾香生不说,顾画生自己也不可能胡乱说话。
今日发生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不单顾画生懵懂不解,连顾香生心里,其实也还有许多疑问。
她返回长秋殿时,魏临也已经回来了,后者正安坐案前,提笔写字,气定神闲,安之若素。
顾香生忽然发现,自己对魏临的了解,看似很多,其实很少。
两人相识的时间并不长,但既然成为夫妻,以后自然要福祸与共,顾香生是这样想的,所以对魏临,她也毫无保留,全心全意。
然而魏临对她呢,是否也像她一样?
顾香生虽然早就知道答案,但在事实面前,难免还是会有一点难过的。
“怎么站在那里?”魏临抬首,见她站在那里,笑着招手。“过来看看这幅字写得如何。”
“我尚有些疑问,想问问你。”顾香生走过去,轻声道。
魏临没有露出惊讶意外的神色,反是点点头,很痛快:“你问罢。”
一面将她的手握住,微微蹙眉:“怎的这般凉?”
顾香生垂眼望住两人交叠的手:“吕诵上疏的事情,是你安排的?”
魏临沉默片刻:“是。”
顾香生:“吕诵在前线诈死,又里应外合反败为胜,你应该也一早就知晓了?”
魏临:“不错。”
顾香生本来就不是多愁善感之人,可此刻,一股难过的情绪,还是控制不住在她心底蔓延开来。
她又问:“这么说,吕诵会娶二姐姐,也是你一手安排的?”
然而这次魏临的回答却出乎意料。
他摇摇头:“吕诵不是我的人。”
顾香生一愣。
☆、第65章
今天发生的事情实在太多,在回来的路上,顾香生已经尽力梳理了一遍,然而还是有许多疑问。
顾画生这边因为婢女通风报信的缘故,打从一开始,顾香生就对她的事情有所了解,加上李氏那边的帮忙,得悉同安公主也与人私通,使得她们事先能够将威胁扼杀在摇篮里,还反过利用宴会上的食物,制造出顾画生怀孕的假象,引蛇出洞,让同安不仅阴谋落空,还跳进自己挖的坑里面,再也爬不起来。
当外臣那边祥瑞的事情发生之后,顾香生就明白了,刘贵妃醉翁之意不在酒,估计压根就没把顾画生的事情当回事,而是任由同安公主去折腾,借由顾画生的事情来遮掩自己真正的目的——用祥瑞和谶诗来对付魏临。
不得不说,从这一手上,可以看出刘氏的确是个很厉害的女人,当别人都以为她会在宫闱里,像历代嫔妃那样,用一些阴谋诡计去陷害其他女人时,她却早已跳出那个怪圈,直接就冲着魏临下手了,因为她很清楚地知道,顾香生也罢,长秋殿也罢,只要魏临倒霉,其他人都不足为虑。
而作为嫡长子的魏临,一旦彻底失去继承皇位的可能,那么魏善就是名正言顺且理所当然的储君人选了,不说他原本就亲近武将,到时候连那些支持正统的文臣,也会毫不犹豫地站在魏善那边。
阴谋之所以是阴谋,就在于它足够隐秘,不为人所知。
问题来了。
魏临再厉害,他又不是神仙,不可能事先知道刘党要献祥瑞,更不可能知道这祥瑞里头还暗藏杀机。
唯一的解释,就是他早就将胡、吕二人的弹劾奏疏放在身上,只是正好碰上今天的事情,所以提前拿了出来,反将刘党一军。
那么又有一个问题。
胡、吕二人不过是四五品的武将,就算加上贺国公这个头衔,也不足以和程载这样底蕴深厚的勋臣对抗,更不要说还有益阳王和刘贵妃,一次性得罪这么多人,即使吕诵和魏临是连襟,都要好好掂量掂量。
之前还发生过一件事,齐国还未攻打吴越之前,魏临曾极力主张要全力出兵援吴,这个建议并没有被皇帝采纳,后来吕诵在前线诈死,当时魏国这边还不知道,只以为吕诵等人当真全军覆没,又是魏临建言,让魏国出兵,从吴越西南面深入。
魏临平时并没有武将方面的势力,对军事也谈不上精通,这次却能屡屡做出正确判断,还让皇帝对他刮目相看,现在看来,应该是他与吕诵早有联系,提前知道一切行动,所以自然胸有成竹。
这个猜测合情合理。
但魏临却说:吕诵不是他的人。
顾香生忍不住蹙眉。
魏临无奈一笑:“陛下对我严防死守,生怕我与外臣过从甚密,为此连孔师傅朱师傅他们都容不下,更不要提武将了,他会赐婚你我,不也是看中顾家没有兵权么?你觉得我哪里有机会与吕家的人来往?”
虽然这是事实,但被魏临亲口点出来,顾香生还是感觉一股凄凉。
父防子,子不信父,这天家亲情,难道就单薄到这等地步?
但她循着对方的话仔细一想,心头忽而一亮:“严家?他是严家的人?”
魏临点点头。
先帝立国,严、程、顾三家功不可没,但顾家自己提前交出兵权,程家跟刘党走得近,剩下的也只有严家,才能指使得动吕诵了。
魏临道:“有些事情,本不想和你说,因为我希望你能过得开心,而不是每天跟着我思虑重重。”
顾香生摇摇头:“你这样想,刘贵妃却不这样想,我不想变成你的累赘和弱点。”
魏临眼神一柔,他在宫中这么多年,一直都是独自一人,宫女内侍也不可或缺的人手,但他从来没有纳妾室侧妃,更不曾像魏善那样与自己的大宫女柔情蜜意,春辞稍微表露出一点痕迹,当即就被他遣走了。他不希望自己沉溺于儿女私情上,更不愿让敌人抓住机会对自己下手,因为身边亲近的人越多,就意味着把柄和空门会越多。
但有一个人全心全意为他着想,努力跟上他的步伐,尽力帮他抵挡来自宫闱内部的风雨,这样的感觉,自然也是奇妙而不同的。
魏临本以为自己已经能做到铁石心肠,心如坚冰。
但此时,这块冷硬的冰石,依旧被这句话烫热了。
“无须如此。”过了许久,他叹了口气,柔声道:“若我连你的周全都无法保证,那这个思王,当得也太没用了。而且,过不了多久,我们应该就可以出宫居住了。”
这应该是顾香生最近听到的最好的消息了。
她善于融入环境,很快学会和刘贵妃博弈,但擅长不意味着喜欢,如果可以选择,她情愿把每天的光阴耗费在养花种草,看书骑射上,那才叫享受生活。
“真的?”她的眼睛几乎亮了起来,但下一瞬,光芒又熄灭了。
“但现在陛下一道诏书将程载他们召回来,二郎与程家的婚事只怕会有变故,陛下应该不会再让二郎娶程家的女儿罢?”
魏临微微一笑:“还有三郎啊!”
顾香生:“魏节?”
魏临:“嗯,陛下解了李氏的禁令,让她接替刘贵妃掌管宫务,三郎肯定很快也会被放回来,陛下为了弥补他,十有八、九会为他找一门亲事,这样我们就可以顺理成章搬出去了,届时除了偶尔进宫请安,你自然也不必再看刘氏李氏的脸色了。其实我已经听说,这些日子陛下让工曹那边开始为我物色府邸,如今已经选中几处,就等着陛下首肯了。”
顾香生心情飞扬,简直忍不住想引吭高歌了。
天知道她多么讨厌与刘贵妃等人周旋,这倒不是说刘贵妃做人失败到这种程度,而是顾香生一开始就知道她们为了让魏善当太子,肯定会千方百计与长秋殿过不去,所以日日不敢掉以轻心,暗自防备。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一旦将重心放在某件事上,势必会对其它事情不那么关注。顾香生既要防备刘贵妃和同安公主等人,暗中筹谋,诸般算计,还哪来的时间关注自己种的茶花什么时候开,明天要吃紫米粥还是樱桃毕罗?
魏临好久没看见她这样快活的模样,心里也有些高兴,本来还想说什么的,话到嘴边却也没出口,就这么跟着她笑。
顾香生开心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那块祥瑞里的谶诗,会不会影响到你?”
魏临先是摇摇头,而后又问:“你相信谶诗么?”
顾香生心情一好,说话也眉开眼笑:“我连祥瑞都不信,更何况是谶诗呢?上天无爱憎,庸人强加之,便是桀纣那样的暴虐之君,当初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