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梦在大唐爱-第1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铩
董芳仪面上一变,赶忙提步过去。丹灵旁观在侧,也不动声色地跟着凑了过去,却已看得一清二明,晓得董芳仪原是要带公主去梅阁,不成想半道儿竟被其唤住了脚,主奴二人故才演了这场戏,只可惜公主不谙人事,却是露出了马脚。
“公主……”绿翘慌忙扶了公主起来,为其拍掉沾了一身的雪水,这时,董氏也步了过来,一叠声急切不已的关切道:“怎地,有未伤着?”
公主却挣开了董氏的手,低垂着首站在那,眼泪儿“啪嗒~啪嗒~”地掉了下来。这两年,董芳仪为其布置了多得数不清的功课,都说“女子无才便是德”,可其成日里不只要念书识字,还要去绣坊跟那些绣娘学习女红,稍有偏差就会被董氏责备一番,有时连那几个自以为是的老宫婢背地里都敢动不动就对其数落一顿,而董芳仪一去那些人就一个个的都摆出卑恭的丑恶面孔极尽奉承之态,这着实逼得其忍无可忍,奈何其的母妃却不谅解其。
前两日在绣坊,其就闻见了阵阵梅花的香气,一闻就知那是从梅林飘来的梅香,虽一知半解这三两年为何母妃不准其再去梅阁,但这几日其连夜挑灯绣了个荷囊讨母妃欢心,昨个母妃也已应承下,今日肯准其去梅阁见一面江采苹,可这会儿却又说变脸就变脸了,还不容其分说,这叫其怎不心生委屈。
丹灵心下巍巍一动,笑颜步近:“公主莫哭了,若哭花了这张小脸,可就不漂亮了呢!杨娘娘在那,奴带公主去杨娘娘那,让杨娘娘为公主做主,可好?”
董芳仪心头一沉,但又不便当着丹灵的面一口回绝,否则,岂非摆明了是此地无银三百两。绿翘听在一旁,霎时一颗心也提到了嗓子眼,倘若真去找杨玉环做主,岂不是去踩老虎的尾巴,这丹灵也端的心计诡诈,难怪平日里董芳仪只让其与娟美交好,不准其与这个丹灵走的过近,看来董芳仪的确是善识人,而这丹灵确实是比那娟美有心机的多。
“杨娘娘那又折不着梅花,儿不去!”看一眼董氏,公主红着双眸抽泣着甩开了丹灵的手。
董氏暗舒口气,正欲说示些甚么,却听丹灵又无害般挑眉笑道:“公主这便有所不知了,杨娘娘与公主的江娘娘,素日可十为情义相投,且两人还是旧识呢!别说是几枝梅花,即便公主想由梅林移几株梅树栽去芳仪宫,但凡公主告知杨娘娘,贵妃向江梅妃开口,公主的江娘娘也一准儿满口应下!那偌大一片梅林,可不任随公主挑?”
看着公主眸子一亮,显是为之所动,被己说动更是说中了心思,丹灵也未再多言说哄,牵起公主的手就朝沉香亭走去。
董芳仪杵在那,一时半刻却越觉怔忡,本以为昨夜才下过一场大雪,今个杨玉环不会出来,怎料人算始终是不如天算,这才出芳仪宫还不到一刻竟在此碰见。
见董芳仪睨向自己,绿翘连忙屈膝垂首:“奴断未把今个要去梅阁的事儿告与娟美,奴,奴也不知,今日何故会在这儿撞见杨贵妃……”
董芳仪细眉一挑,并未多问究下去,眼看丹灵带了公主已是转上宫道上,当下也顾不及多作忖量,只能加快步子赶紧地跟上去,以免待会儿丹灵先到一步从中提起,杨玉环一旦问及更让杨玉环心下起疑。
VIP章节 第445章省亲
沉香亭上,丹灵领着公主朝杨玉环礼道:“娘子,公主过来了。”
杨玉环回身就见董氏也紧随在后步入亭中,未待董氏行礼,便葱指一翘,示下免礼起见。
不过,董芳仪还是依礼对杨玉环施了礼:“嫔妾见过贵妃。”
“免了。”杨玉环嫣然一笑,朝公主抬了抬手,示意近前,凝了眸眼睛还有些哭得通红的公主,黑烟眉一挑,“这是怎地了?本宫怎地瞧着,公主似才哭过?”
董氏心下一紧,连忙掏了帕子上前:“适才滑了跤,不妨事。劳贵妃挂怀了。”
凝睇垂着首小脸尽是委屈的公主,杨玉环从董氏手中接过帕子,便为公主沾了沾面颊上的泪痕,一副满为疼惜样儿,看似对董氏所言的听而未闻一般:“瞧这小脸,都哭花了……有何不快的,便告与杨娘娘,杨娘娘为你做主。”
董氏不由得有些怔忡,不仅为杨玉环这番话,更因刚才杨玉环忽然从其手上夺过了那帕子,那感觉,着实令其有种从未有过的惶恐,仿佛杨玉环要夺得不只是一条帕子,而是在与其抢公主。这感觉一涌上心头,董氏越发觉得杵在那站立不宁,早年寿王李瑁曾三番五次上告母妃武惠妃要休妻的事,董氏在这宫中不是没有耳闻,杨玉环嫁入寿王妃七八年也未诞下过一男半女,若说一直怀不上根由是在李瑁身上,是李瑁打从与杨玉环奉旨成婚的那夜起就二人就不曾看对眼过,李瑁更嫌怨杨玉环的出身卑微,对杨玉环早先只是杨府的一名丫鬟而心有怨怼,而今杨玉环入宫也已有三两年,李隆基待杨玉环可谓恩宠备至,今下杨玉环更是宠冠六宫。可也未见杨玉环怀上皇嗣,难不成是李隆基现如今也已日渐年迈,在房事上亦早就力不从心了……
惶恍然间,董氏忍不住打了个寒噤,只不知是昨夜刚降过一场大雪的缘由,这下雪不冷化雪冷,今日十为清冷的很,还是心中所搅忖的事儿倏然令其心头寒畏,直觉浑身上下的汗毛都跟着竖了起来。
“阿娘若是冷,儿陪阿娘回去……”抬头看眼母妃。公主偎向董氏,咬着红唇伸出手牵向了母妃的手。
感触着女儿掌心的温度,董氏不自禁紧握住了女儿的手。心中一时感愧不已。这两年,其为依附杨玉环,在杨玉环面前可谓是低眉顺眼,有时连自个都自觉越来越像当年仰仗武贤仪的常氏,而今的常氏却是被禁足在毓秀宫。无异于是被打入冷宫的弃妃,连新平公主也被软禁在毓秀宫,新平自小就倍受李隆基爱宠,却也未能免除因常氏犯过而受迁怒,倘使它日其是下一个常氏,待到那时只怕自己的公主的下场还不如新平。
心里战兢着。董氏的面色不觉间已变的有分煞白,当年其之所以依附向杨玉环,实也只为借着杨玉环。让李隆基多看其母女二人几眼,意在得机以便在御前为自个的公主寻觅一门好亲事,其有且只有这么一个公主,余生的希望全寄望在自个公主身上,只要能嫁的权贵之家。往后里其母女二人也便有了出头之日。然而,令董氏出乎意外的却是。杨玉环是个占有欲太过毒辣的女人,其根本就不容她人与之分一星半点儿的恩宠,而李隆基待杨玉环的宠幸似乎又并非一时起兴,这两年因董氏的主动交亲,反却使杨玉环日受李隆基的嘉表,而其母女二人反倒是未能从中得到一丝一毫的裨益,非但其未能晋封就连自个的公主迄今也还未予以受册公主封号,这在董氏觉醒来,当真是失算甚多。
可事到如今,董氏自知也早已没了回头余地,江采苹那边早有了皇甫淑妃,且当年江采苹也只相助了皇甫淑妃母女二人晋封,一个由婕妤晋为淑仪,位列六仪,一个则受册为临晋公主,不但实封一千户,未两年还为临晋挑了门好亲事,择了乘龙快婿,前两年江采苹更是在李隆基面前力荐了将皇甫淑仪再一次晋位为淑妃,而其母女二人这些年却只在梅阁得了些小恩小惠罢了,就连这些小恩小惠都是极其有数的一种施舍。一人计短,两人计长,三人却会勾心斗角,是以在杨玉环从太真观随驾入宫后,董氏才决意靠拢向杨玉环这边,可是现下看来,杨玉环仿乎还不如江采苹,至少江采苹从不曾动过要夺走其的公主的心思,也或许这只是其一时的错觉而已,但女人的直觉又向来灵验,若这不是一时的错觉,之于董氏而言,那将会是其所无法承受的失去,会比咬了其的命还逼其痛不欲生。
细细留察着董氏的面颜,杨玉环拿眼睨一眼已是侍立向一旁的丹灵,牵动了下娇艳欲滴的樱唇:“本宫原想着,相请芳仪过来与本宫一道儿去观赏龙池冬日里的雪景……”话未说完,却是话锋一转,“想是三郎这会儿也快退朝了,芳仪便回吧!”
董氏兀自一愣,杨玉环话中带骨,听似意有所指,当下也未敢多忖,便紧牵着公主的手就地礼了一礼:“那嫔妾先行告退。”
杨玉环拢一拢肩上的披风,秀眸含笑牵了牵唇瓣,眼风由跟在董氏身后的绿翘身上一扫而过:“昨儿这场雪,见晛曰消,雪道滑泞,好生照拂公主,若伤着了,想是三郎该问罪了!”
“是。”
董氏心下微凛,绿翘赶忙屈膝应了声。杨玉环这几句交代,面上是对董氏说的,实则是在冲着绿翘示威,月中娟美与彩儿的嘴仗,绿翘也掺和在其中,事后杨玉环命丹灵掌了娟美二十嘴,听闻江采苹亦小惩大诫了一顿彩儿,命人把彩儿、月儿两人都禁足在房中七日,只有绿翘一人置身在了事外,董氏更故作不知情连问都未问,更未惩斥绿翘。虽说事情已是过去,对此杨玉环本就有气,但绿翘是董氏身边的近侍。董氏不发话旁人自也不好插手问责,今个正可趁此把狠话撂在先,警告一二。
看着董氏颇有点慌不择路般带了公主离去,丹灵步向前来:“娘子怎地也不作问,董芳仪适才是要去何处?”
目注着董氏主奴三人的身影远去,在幽谧的雪道上留下一长串深一脚浅一脚的曲折足印,杨玉环轻笑一声,语中微带狠意:“其若有心隐瞒,本宫问了岂不也白问?”
丹灵柳眉一蹙,似才会意过杨玉环的话意。这沉香亭修造在高处,想必前刻的事,杨玉环伫立在这亭中早就尽收于目。
正如丹灵所猜。杨玉环也确实是看见了董氏训呵公主那一幕。时下这严冬吹得又多是北风,连带董氏及其公主之间的说话声,杨玉环实也听得差不多,刚才又见董氏闪烁其词,何必再多此一问。
“回娘子。奴适才有听公主哭闹,吵着去梅阁,只道是要去梅林折几枝梅花……”见杨玉环笑而不语,丹灵从旁又如实回道。
娟美立马就在旁边不耐的跟了嘴:“折梅花?那梅林的梅花,有甚可折的?一年四时也只这寒冬腊月里开,一簇一簇的极尽小家子气。难登大雅之堂!这天寒地冻的时气,有几人能有闲情踏雪赏梅?”
瞋目娟美,杨玉环迎风面向兴庆殿所在的方位。别看娟美一贯口无遮拦成性,但有些话却激人深醒。梅花迎寒独自开,单是这傲骨气节自古以来已然不知令多少文人骚客争相追捧吟诵成风,李隆基赐予江采苹“梅妃”的封位,既不在六仪之中。自大唐开国至今也不曾有过这嫔号,这独一无二的封号在后。宫这片天里。却不比“贵妃”的显贵位分低,甚至比其这个“贵妃”还要手掌实权,代掌着大堂凤印。
从日前娟美与彩儿的那件事上,杨玉环已看出李隆基对梅阁的偏袒不公,怎不知李隆基那是在有心袒护江采苹,不过是爱屋及乌罢了,否则,单凭几个宫婢凭甚受圣佑。今日竟又撞见董氏带着公主去梅阁,杨玉环自知在其未入宫前,董氏也与皇甫淑妃一样是追随在江采苹左右的人,可董氏后来既投靠了其,而今就不该再心存观望,意欲两头讨便宜,其最恨得便是这等墙头草。
好半晌沉思,杨玉环坐定决意,唤向娟美:“你且去趟南熏殿,若陛下退朝了,便说本宫要上请陛下,恩允本宫归宁,省亲拜觐父兄。”
娟美愣了愣:“娘子觐省?可,可年节在即……”
“只需照本宫的话去传禀便是!”杨玉环桃面一沉,睇了目娟美。丹灵看在旁,赶忙对娟美使了个眼色,娟美这才悻悻的垂首退下。
“这儿风大,奴陪娘子回宫吧?”待娟美赶往南熏殿去,丹灵才步上前两步,请示出声。归宁原即礼制,只是杨玉环从未回家省亲过,往年是为寿王妃时也罢,如今贵妃一国贵妃也罢,自打开元二十三年,被武惠妃挑中下诏与李瑁奉旨成婚,杨玉环就再未回过那个既害了其一生的幸福但也成就了其今时的荣宠的地方——杨府。
只不过,今时不同往日,既要在这深宫高墙之下占有一席之地争有立足之地,凭其一人,无权无势无疑是痴人说梦,买铁思金。既不能再容忍李隆基心底深处还被另一个女人占据下去,乃至不可取代,势必非让人无暇顾及才是,既如此,便唯有声势浩大的培植自己的势力,一举将这宫中变作其的一亩三分地,再不只甘于与人平分秋色。
思量及此,杨玉环举步迈出沉香亭,掩于袖襟下的葱指已是紧攥成拳,只觉得指甲嵌入掌心直刺得生疼,当年杨玄琰既当着武惠妃之面收了其做“义女”,想是今下也不无期盼着可沾一沾其的光,毕竟,“寿王妃”的名分纵尊贵终究不如身封“贵妃”的荣宠更叫人光耀门楣。
VIP章节 第446章疯厥
得报杨玉环欲归宁,李隆基一退朝就立马移驾南宫,只见杨玉环已在交代娟美、丹灵收拾行囊。
“爱妃……”
李隆基刚欲作问,何故杨玉环想起一出来是一出,这无端端的竟要回府省亲,却见杨玉环已是笑靥如花的回眸一笑,迎上前来:“三郎!”
娇唤着,杨玉环便挽向李隆基臂弯:“今儿三郎怎地退朝这般晚?”随就回首唤了声娟美,“快些命人传膳,今儿个本宫要陪陛下用膳!”
“是。”娟美应声退下,顺手把手上的活儿交予丹灵。
李隆基被杨玉环挽着依身于坐榻上,环睇仍在忙活着拾掇物什的丹灵,龙目微皱:“小夏子来禀,爱妃做欲归專俊
杨玉环秀眸含笑,移下坐榻,垂下桃面礼道:“玉环自入宫,便不曾觐省,还请三郎恩允。”
李隆基皱一皱眉,龙颜有一瞬间的凝重,伸手扶了杨玉环起身:“朕,非是不允爱妃所请……”
“三郎这般说,便是准下玉环回故里拜觐父兄了?”杨玉环秀眸一喜,就地又叩谢道,“玉环谢主隆恩!”
见杨玉环如此的兴冲冲,李隆基忽而有些不忍回拒,略沉,才轩了轩入鬓的长眉:“爱妃有此孝心,当可谓垂范万众,但路远迢迢,时,又正当三九严寒时气,且年节在即,朕,端的……”
“玉环深知,三郎是恩宠玉环,但,玉环也着是思亲情切。”搭着李隆基温热的大掌,杨玉环依依垂眸,温声细语道,“尤为近些时日。玉环甚是思乡,时梦回故里,但见三郎日理万机,故未直言。”
执过杨玉环的玉手,一并坐下,李隆基这才霁颜道:“也罢,爱妃既坐定决意,朕,明日便下敕,拨宫中禁卫千人。护送爱妃一程。”
杨玉环不由更为喜上心头,但听李隆基紧声就交代向高力士:“力士,此番贵妃归專角住1阌啥坏蓝嫘小!
“老奴领旨。”高力士微愣了愣,心下微沉。李隆基这番布置,显是皇恩浩荡,有其随行,无疑便是代主而行。
杨玉环自也听明懂了李隆基话中之意。遂春风满面的垂一垂面首,娇滴滴的又谢了一礼:“玉环在此先行拜谢三郎!”
本以为能求得李隆基允准已实属不易,不曾想李隆基竟还让高力士带军沿途护送,可想而知,场面该有多气派,何止是衣锦还乡荣归故里那般简单。怎不令杨玉环喜出望外,如此一来,今番回乡省亲势必可使杨府上下对其另眼相待。
南宫这边正如火如荼的作备杨玉环出宫归宁的事宜时。芳仪宫那边,董芳仪却是病倒了,只不知是白日里偶感了风寒还是忧思过重以致成疾,却是一夜间就抱病在榻,下不得卧榻来了。
“阿娘。阿娘……”
见母妃从昏厥中醒来,像是受了甚么刺激一般猛地直挺挺的坐起身来。双目空洞的目无焦点,公主不禁心慌意乱,手足无措的一叠声唤出声。
绿翘支颐在旁,正打盹,忽听公主连声唤喊,一下子就被惊得困意全消,赶忙疾步向榻前。日间与杨玉环在沉香亭礼拜过之后,董氏也未再去旁处,径直带了公主及其回来芳仪宫,临近傍晚时辰,刚传上夕食,董氏却脚下一软昏倒在食案前。
“公主,以奴愚见,当传太医才是!”看着董芳仪神智似有不清,神情恍惚,呆若木鸡又坐卧不宁的样子,绿翘把公主拽到一旁,压低声请示道。其原就想请太医来为董氏把脉,怎奈董芳仪昏沉中硬是不许声张此事,无奈之下才拖下来,可这会儿瞧着董氏面无血色的脸颜,绿翘当真是极为担忡的很,生恐董氏一旦有何差池,可不是其一个宫婢能担待得起的。
回头看一眼母妃,公主一时间仿佛也面有难色,其早就想让绿翘去请太医,但又不愿违逆母妃,这大半宿眼睁睁看着母妃一个劲儿地半昏半醒着,却也忧忡至极。略一思忖,遂点头允下绿翘所请,示意绿翘赶紧地去尚药局走一趟,但愿这深更半夜的尚药局有当值的太医在。
“不准去!”
绿翘刚要步向殿外,还未走几步,却听身后传来一声喝斥,直惊得其浑身一战栗,待回身看去,却是董芳仪掀了搭盖在身上的锦褥在怒斥:
“本宫还未咽气,你便敢忤逆本宫了!”
“奴,奴……”冷不丁被董氏怒喝,绿翘禁不住觉得如芒在背,杵在那登时有些慌措。刚才董芳仪还一副半死不活样儿,这一眨眼竟是有力气责骂人了,若非殿内烛笼中烛光熠熠,非得被董氏披散着头发三分像鬼七分像人的凶煞相吓出个好歹不可。
“阿娘,这回阿娘便听儿的……”董氏这一闹,公主看似亦被骇了一跳,半晌怔忡,才在榻前屈下身,边抚慰母妃,边吩咐绿翘道:“立刻传太医来!”
绿翘愣在那,一时半刻却未敢动,这芳仪宫一向是董氏当家,更是从未见过董氏何时有过这般狠厉之时。一个向来挂着温和无害的笑颜的人,突兀心性大变似的喜怒无常起来,不叫人可怖才怪。
“住口!”
绿翘正不知该听从于谁,却见董氏已然狠狠地把公主推搡在地,忙不迭上前将公主从地上扶起,而董氏还在破口大骂:
“贱人!妄想夺走本宫的公主,本宫是不会让你得逞的!贱人……”
这下,连公主也不由得犯怵,紧搂着绿翘浑身遏制不住的颤抖,红唇都咬出了血腥味儿。
翌日,董芳仪疯癫了的消息不胫而走,传遍了后。宫,宫婢堆儿里更是有人众口相传,说是董氏撞了邪。
云儿在宫道上也听闻了此事,回头遂报知了江采苹。得闻董芳仪撞邪发疯的事,江采苹良久的若有所思。
“晨早奴送茶点去淑妃那时,宫中还未传有这话儿,不过小半日,便闹的人尽皆知了……”云儿细细琢磨着,总觉得事有蹊跷。
反观江采苹,却闲闲地品着茶,并未表态,反倒是彩儿,侍立在旁边不无嘴快的啐了声:“这有何,这撞邪的事儿,宫里宫外多得是!”不屑的撇了撇嘴,又煞有介事的说道,“当年这宫中,不也闹过鬼怪之事?还闹出人命呢,那些不干不净的事儿还少麽?”
江采苹美目一挑,瞋目彩儿,自知彩儿所指的是当年武惠妃被鬼怪吓死一事,但那件事,早在武贤仪被赐死之前已认罪是其一手所布。
“鬼异邪祟,见仁见智,岂可拾人牙慧!”搁下茶盅,江采苹环目云儿、彩儿、月儿三人,方又敛色缓声道,“此事陛下可知?”
彩儿鼓着腮帮绞了下手,与月儿俱未吱声。这几日,江采苹虽释足其二人出房,却也早有丑话在先,与之约法三章,未经允准不得擅自踏出梅阁半步,是以彩儿、月儿两人都已四五日安分守己在梅阁,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阁外的一些事自然都是经由云儿口中传达在江采苹耳中。
“回娘子,这事儿既已传开,想是陛下应有所耳闻。”云儿屈膝应了声,顿了顿,才又回道,“娘子,奴还有一事……今儿去淑仪宫,奴碰见了小夏子,小夏子告知奴,杨贵妃不日便要出宫省亲。”
“出宫省亲?这,这省的哪门子亲……”一听云儿说及南宫的事,彩儿顿时就来气,自与娟美在司膳房有过争执,今下但凡听人提及杨玉环,其就会忍不住想起娟美,心里恨得咬牙切齿,心头的火闷更加压不住的往上窜。月儿看在旁,连忙从后面拽了下彩儿,示意彩儿莫抢话,省却待会儿又要挨江采苹的训斥。
江采苹凝眉轻叹了口气,倒也未再说教彩儿,彩儿便是这种火爆脾气,肠子直得心中藏不住事,否则,当日又怎会与娟美有那一番口舌之争。倘使彩儿能与云儿一样,是个沉重的,或如月儿一般,是个逆来顺受的,这些年在宫中反却少受些气。其实,月儿的性子,近年也变了不少,别看面上柔弱骨子里实是个有主见的。三人中也只有彩儿,是屡教不改,吃一堑也不知长一智,本性难移。
“淑妃的身子骨,近日可好?”稍作沉思,江采苹问云儿关切道,今冬的雪是一场紧接着一场,寒彻不化,人也就懒得动弹,整日待在阁内连梅林的梅花这大半个月有余都未出阁踏雪尝梅,却是有负那一片香雪海。
云儿带笑作应道:“淑妃甚好,今儿个还与奴说,过两日待积雪化了,便来梅阁陪娘子赏梅!”
江采苹颔首端过茶水,浅浅地吃了口茶,只怕是等不到雪化了,今夜其就得去皇甫淑妃那里,与皇甫淑妃商酌着去趟芳仪宫,例行礼仪看探董芳仪,权当一探虚实。
且不管董芳仪的失常,究竟与杨玉环的归宁其中是否有着关戈,巧合也罢,另有隐情也罢,今时芳仪宫生出此事,江采苹身为代掌凤印的后妃,于情于理都不应不闻不问。至于杨玉环省亲的事,李隆基既未差人通传,想必是有人代为操办,也就用不着多劳心劳力了,也免了再与杨玉环之间平生事端。
VIP章节 第447章济危
申时四刻,江采苹交代彩儿、月儿在梅阁留守,独自带了云儿去淑仪宫。
月儿胆小,这偌大的一片梅林,若将月儿一人留在阁内,只怕月儿会胆怯。倘使将三人都带上,此番江采苹找皇甫淑妃又是去芳仪宫看探,人多生乱,排场也未免大了些。这几个月云儿一直照拂在皇甫淑妃身边,带云儿一人实也方便,留下彩儿与月儿一块儿在梅阁看守,江采苹也不无放心。
皇甫淑妃简单的用了点夕食,眼看庭院里天色已黑,便靠着暖炉金针倒拈在手,做欲挑灯为外孙多缝绣几件褙子,就听见一声轻唤声传来:
“姊还未躺下?”
抬首一看,见是云儿陪了江采苹步入,皇甫淑妃连忙起身相迎。江采苹紧走几步,扶了皇甫淑妃坐回身:“适才吾在殿外,瞧着未掌几盏烛笼,还以为姊寐下了。”
皇甫淑妃和颜挑了挑眉:“今儿格外寒彻,左右嫔妾这儿也无事,便让宫里的几个婢子早些回房歇了。”
环目四下,江采苹颔首轻蹙了蹙眉:“姊只顾体量旁人,好歹的也唤个婢子守夜才是,这若有何使唤,岂不侍候不到?”
虽说江采苹夜间就无需人守夜,但皇甫淑妃毕竟与其不同,这宫中的妃嫔养尊处优惯了,谁人身边不留人守夜。何况皇甫淑妃出身于名门世族,即便比不及这宫里的皇子皇女生而高贵锦衣玉食,想必自小身边也不缺婢妇簇拥。
皇甫淑妃淡淡的一笑:“许是老矣,想图个清静……”
江采苹凝眉紧声嗔道:“姊这是在说甚?可不许说这懊丧话……”美目瞥见摆放于一旁针线笸箩,才又解颐启唇,“姊可是为箐儿绣的?”信手取过笸箩中的褙子细看了几眼,不由得“咦”了声,“早先吾听云儿说。姊为小县主绣了好几件褙子,怎地又在绣?且这褙子,好似比小县主的身量大上不少……”
皇甫淑妃挑眉轻叹息了声,眸底闪过一抹哀婉:“箐儿正当长身子之年,嫔妾见日闲来无事,临晋打小被嫔妾娇惯,又做不得这些细活儿,嫔妾便想趁有生之年,多为箐儿备几件!”
江采苹蛾眉一蹙:“姊又说这些晦气话!”顿一顿,佯气道:“姊若这般熬夜熬眼。不知爱惜身子,往后里吾便不允云儿过来,与姊讨教针线活儿了!”
看一眼云儿。皇甫淑妃忙赔笑:“不妨事的,吾不过是用以打发时日罢了,却是云儿,成日里为吾研习花色,见日还要两头奔劳……”话未说完。像极想起甚么般,正色又道,“嫔妾听云儿说,前些日子彩儿与杨贵妃身边的娟美,二人在司膳房吵了嘴,还闹到了御前去。可有此事?”
瞋目云儿,江采苹莞尔笑曰:“姊莫担忡,这事儿已过去。陛下并未追究降罪何人,都怪彩儿直肠直肚,口无遮拦,才与人起了争执。”
皇甫淑妃这才展颜:“这便好。你也莫怪云儿多嘴,那日是吾听几个婢子在门外非议。正巧云儿来,故便多问了几句。”
拿眼瞋一眼侍立在旁的云儿。江采苹凝眉含了笑道:“姊不必替云儿说情,吾原也不欲瞒姊,只是不想姊跟着担忡。”
时下杨玉环正得圣宠,宫中多的是逢高踩低的宵小之辈,昔年司膳房纵未少受恩于江采苹,但此一时彼一时,再者,彩儿与娟美的争吵本也不全是一言不合而起,原本也怪不得其他人。但江采苹也不想此事牵扯到皇甫淑妃,不然,后。宫的争权夺宠之势势必会加剧,诸妃嫔势必也会互为拉拢结派争风,待到那时反却是小事闹大,更难收场。
至于当日的事,李隆基不予追究问罪,且不管是否是有所顾忌,亦或是有意偏袒于哪一方,终归是压下了梅阁与南宫之间两宫的争端,未招致更大的风波,说来实则也已是两全其美。而近年江采苹未少扶持皇甫淑妃,倘若梅阁惹上甚么祸事,姑且不论皇甫淑妃会否坐视不理,即便皇甫淑妃想要置身事外,恐怕也不见得就能保全。
听着外面风吹过门扇声,云儿眼明手快的步过去掩合上了殿门,这几夜连着夜里起风,夜茫茫风嗖嗖,站在殿外伺候也着实冻得十指不能弯,而皇甫淑妃身边的婢子,虽不是刁钻之人,却也多是宫婢中上了年岁的老婢妇,只不知是为何故不曾放出宫去。
“瞧吾这记性,吾今夜来,原欲相邀姊一道儿去芳仪宫,这会儿净顾着说话,差点忘却正事。”看着云儿步回来,江采苹敛色与皇甫淑妃说道。
“江梅妃是说,董芳仪疯癫一事?”
拨一拨面前烛笼中的烛芯,皇甫淑妃面色微变。
“姊也听说这事儿了?”江采苹心下巍巍一动。烛影下,卸了妆的皇甫淑妃面颜上,眼风那几道皱纹褶子,看似比平日异常扎眼。
扣上烛笼,皇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