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兄长是先帝-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待她好不容易平静下来,正要翻个身继续睡过去,结果猝不及防就对上了同样睁着眼睛的顾泽慕。
  顾泽慕的眼睛很黑很亮,当他盯着一个人看的时候,那双眸子如同黑色的漩涡,仿佛要将人吸进去,但此时,那双眼睛里却透出一抹利光,仿佛能够看透一切。
  顾清宁只觉得自己刚刚平复的心又开始乱跳起来。
  千佛寺的钟声又一次响起,悠远的钟声在夜色中仿佛荡出了层层涟漪,将两人从对视的状态中惊醒,顾泽慕眨了眨眼睛,将那片过于锐利的光敛了下去。
  顾清宁转过头,又一次开始怀疑她这位兄长的身份了。
  她并不知道,在她刚刚感觉到自己进入梦境的一刹那,顾泽慕就如有心灵感应一般也睁开了眼睛,在顾清宁记忆中很长的一段时间,实际上只有很短暂的一瞬间,她流露出的迷茫与怀念也都落入了顾泽慕的眼中。
  两人各怀心思,这一晚睡得都不太好。
  第二天一早,陶氏就来叫二人起床,却见两个孩子都一副精神萎靡的样子,她无奈地摇摇头,和李嬷嬷一起给他们换了衣服,又洗漱完,这才抱到桌前吃东西。
  陶氏为了给家人祈福,所以每个月初都会过来烧香,且小住几日,但恰好明日是朱氏的生辰,所以他们必须得赶回去的。
  等到吃完东西,两人总算是清醒了一点,陶氏便带他们去和元嘉辞行。
  元嘉知道原委也没有多留,还让宫女素衣拿了礼物出来:“我如今为父母守孝,表姐的生辰不便上门庆贺,就烦托玉娘妹妹替我把礼物给表姐,权当是替表姐庆贺了。”
  陶氏一口答应下来。
  那边萧衍之很是舍不得两个小伙伴,眼泪挂在眼眶里要掉不掉,但好歹他知道下个月又能再见到小伙伴,所以尚且能懂事的和他们说再见。
  陶氏带着孩子上了马车,朝着京城而去。
  他们一走,整个院子顿时就安静下来,元嘉原本最喜欢这种安静,如今竟然也感觉到一丝寂寞,她看了一眼素衣:“衍之呢?”
  “郡王去功德池那边了,不过有奶娘和侍卫跟着呢,殿下放心。”
  元嘉无奈地摇摇头:“这孩子,怎么还没死心?”
  昨日的事情元嘉也听说了,虽说顾清宁把萧衍之给哄回来了,但萧衍之却还是耿耿于怀。元嘉原本担心朋友离开会让他难过一阵子,没想到这次恢复的这么快。
  元嘉正同素衣说着什么,却听到小院的门被人敲响,一院子的护卫忽然跪了下来。
  元嘉回过头,顿时露出了惊喜的表情:“皇兄,你怎么会来?”
  来的人正是当今皇帝陛下萧湛,如今微服出行,一身常服像是个出门游玩的富家公子,手里还摇着一把折扇,见到妹妹,他的眸光一软:“张礼还说你只是瘦了一些,我看是瘦多了。”
  元嘉忍不住笑起来:“臣妹还觉得自己胖了些呢,这儿清净,没那些俗事烦人,心宽可不就体胖了吗?”
  “我还当你在这佛法里熏陶了一年,会变得沉静一点,谁知还是这般促狭。”
  萧湛打趣完妹妹,又左右看了看:“衍之呢?”
  “这孩子,现在简直就像是生根在功德池边一般。”元嘉无奈地叹了口气,半真半假地抱怨着。
  萧湛还记得昨天张礼说的事情,便道:“是和顾家老三的那两个孩子一起玩吗?”
  元嘉没想到萧湛会突然说起顾清宁他们,愣了一下才道:“清宁和泽慕已经回京了,才走不久。”
  “那可是不太巧,我还想看看让咱们长公主殿下都青睐的孩子究竟是什么模样呢!”萧湛想起什么,笑道,“可不能让恒儿知道,这孩子向来霸道,要让他知道,姑姑和表弟都喜欢上了别家的孩子,估计得气哭了。”
  “皇兄!”元嘉娇嗔道。在哥哥面前,向来行事大气的长公主殿下也不可避免地流露出一丝小女孩的娇憨。
  兄妹二人坐在椅子上,张礼早奉上茶之后,便知机地将人都给带出了院子,给这对兄妹留出谈话的空间。
  元嘉看向萧湛:“皇兄今日怎么会有空来千佛寺了,可是有什么要事吗?”
  萧湛轻轻一叹:“我昨日梦到母后了。”
  元嘉一怔。
  “母后看起来年轻了许多,可惜没有见到父皇,母后也似乎仍未原谅父皇……”面对着妹妹,萧湛也忍不住絮絮叨叨将昨夜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
  元嘉嫉妒地眼睛都要红了:“母后都未曾给我托梦。”
  萧湛咳了一声,不大有诚意地补救了一句:“母后估计也挺忙的,还没来得及找你吧。”
  元嘉:“……”
  “我想着,给父皇和母后做一场法事,全我为子的孝心,也不必劳民伤财,免得本末倒置,反倒让父皇母后不喜。”
  元嘉点点头:“皇兄说的是。此事找住持便是,臣妹领你过去。”
  萧湛颔首,两人便一同去了住持的院子,住持骤然见到皇帝,颇有些诚惶诚恐,不过听到了萧湛的来意,又得了一大笔香油钱,便将此事一口应承下来。
  萧湛了结了一桩心愿,心情轻松了许多,也不急着回宫,便让元嘉带他参观一下寺庙,又想起什么:“不是说衍之在功德池那边吗?先去找他吧。”
  “原本该让这孩子过来拜见舅舅的,如今倒好,还得让皇兄你屈尊纡贵去找他。”元嘉无奈道。
  “咱们一家人,这又不是什么大事。”
  张礼带着护卫早早地将路上的人都肃清了,又维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保护着两人,只能看见元嘉长公主说了句什么,将皇上逗得哈哈大笑,间或还飘来只言片语,大多都是有关两人小时候的。
  陛下温厚,待异母所出的弟弟妹妹都不差,两位王爷还算尊本分,但乐平长公主近半年却是骄狂过分,一些眼皮子浅的贵妇还上赶着捧着,等元嘉长公主回了京,可就有好戏看了。
  兄妹二人很快就到了功德池边上,萧衍之果然又和之前一样,趴在池边上专心致志地盯着乌龟看着,连来了人都不知道。
  奶娘和伺候的宫女连忙跪下来,萧湛摆了摆手,让她们不要出声,这才慢慢走到萧衍之身边:“小郡王,你在看什么呢?”
  萧衍之连余光都不给他,只是抿着嘴唇认真道:“你不要吵我,我在看乌龟背上的彩虹呢。”
  “乌龟背上的彩虹?我怎么看不到乌龟背上有彩虹?”
  “有的,不过不是所有人都能看到,只有身负大功德的人才能看到……”
  “衍之!”元嘉公主连忙打断他的话,“还不拜见舅舅?”
  萧衍之这才反应过来,就要朝萧湛跪下,谁知萧湛却一把将他抱了起来:“在外面就不要这么多礼了,一家人跪来跪去像什么样?”
  萧衍之软软道:“舅舅安好。”
  “乖!”萧湛抱着他,却好奇地同他一起看池子里的乌龟,“你看了这么久,看到彩虹了吗?”
  萧衍之沮丧地摇摇头。
  元嘉适时地在旁边道:“这都是无稽之谈,若真如你所说,你舅舅身为帝王,身负苍生,功德还不大吗?”
  萧衍之紧紧地闭着嘴唇,最后还是没忍住反驳道:“可是清宁和泽慕都看见了。”
  元嘉想不到他这么固执,拧起眉头看向奶娘,奶娘连忙道:“没有的事,顾小姐和顾少爷后来都说了没看到。”
  “才不是,他们之前分明是看到了的。”
  元嘉不想他再萧湛面前乱说,厉声打断他:“衍之!”
  萧衍之闭上了嘴,只是看起来还是很委屈的样子。
  萧湛连忙制止元嘉,又拍了拍萧衍之的后背:“好了好了,我们衍之说看到就看到了。”说着,便抱着萧衍之往另一条路走去,转移了他的注意力。
  元嘉只得在心里暗叹了一声,提着裙子跟上他们。
  萧衍之的注意力很快被分散了,萧湛才放下他,让张礼等人带着他去一旁玩了。
  萧湛问:“你们口中的清宁与泽慕就是那顾家老三的孩子?”
  “是。”
  萧湛笑道:“从前你可是从来不对衍之疾言厉色的,却为了维护这两个孩子凶他,可见你是真的很喜欢他们。”
  “臣妹也不知道是为什么,看到他们就有一种亲切感,总是忍不住对他们好。”元嘉看起来也有些困惑,随即又笑起来,“不过他们俩也很乖巧就是了。”
  萧湛见状便道:“既如此,看在皇妹的面上,若这次顾家老三在西北立了功,不管大小,我便赐这两个孩子的母亲一个诰命,如何?”


第17章 
  元嘉听了萧湛的话,顿时愣住了,反应过来之后,才道:“那臣妹就代他们先谢谢皇兄了。”
  “其实我本就有心对顾家补偿一二,倒当不起皇妹这一声谢。”萧湛顿了顿,才道,“我想着,等奉翎再大一些,便将他送到西北,谋一点军功,将舅舅那一脉给立起来。”
  奉翎就是从旁支过继给奉展的那个孩子,今年刚好十六岁。年纪小小便十分努力勤奋,又懂得感恩,与奉家庶出那几房完全不像是一家人。
  元嘉见过他几次,心里也有些怜惜:“奉翎是个好孩子,每年的年节还有我的生辰他都会记得送礼物过来,难为他小小年纪就要考虑那么多。”
  萧湛皱了一下眉头:“当年奉家人才济济,如今剩下的这些人除了扯后腿就没别的能耐了,他一个孩子要肩负这么多,可不得多想一些?”
  元嘉犹豫了一会,才问道:“皇兄,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宫中对这件事讳莫如深,难道真是父皇派人害了舅舅,又打压奉家?”
  当年发生这件事的时候,元嘉还小,但萧湛已经跟着父皇学习处理政务了,只是关于这件事他知道的也不比元嘉多多少。
  不过萧湛想起记忆里那个爽朗大笑的男人,每次来宫里都会给他带一些小玩意,还让自己骑在他脖子上,教他射箭,教他骑马,带着崇拜同他说,父皇是他在这世上最敬重的人。而父皇每次见到他,都会和母亲数落着他最近干的那些荒唐事,只是脸上却是露出无奈又温和的笑容。一家人吃饭的时候,都是亲亲密密坐在一个小圆桌前,母后照顾着他和妹妹,而父皇则和舅舅相谈甚欢。
  这些记忆里不曾褪色的欢声笑语,让萧湛怎么都不敢相信,父皇会派人杀了舅舅,也不信父皇将奉家撸下来是为了打压。
  可是,宫中对这件事讳莫如深,母后又决绝地自闭宫门,这一切都指向了萧湛最不愿意相信的猜测。他甚至在梦中见到母后都不敢问这件事,就怕这是真的,将他记忆里那些美好的画面都给打碎了。
  “皇兄……”
  萧湛犹豫了一下,还是道:“不管当年发生了什么,与奉翎也没什么关系,母后当年做主将他过继给舅舅承继香火,父皇也默认了。便是如今我要提拔他,想来父皇在天之灵,也不会为难这样一个孩子吧。”
  元嘉见萧湛主意已定,便也不再多劝:“既然皇兄都想好了,臣妹也就不多言了。”
  萧湛也就跳过了这个话题,同元嘉说起准备法事的事情了。
  …
  话分两头,顾清宁与顾泽慕并不知道他们刚刚才和自己的儿子擦肩而过,两人昏昏欲睡地回了京城,反倒清醒了。
  马车驶进了威国公府,陶氏和李嬷嬷将他们从马车上抱下来,换了衣裳便去主院给闵夫人请安,谁知当他们进了主院,才发现这里居然十分热闹。
  走进去一看,才发现一家人居然都在,一个八九岁大的男孩正坐在闵夫人下首,亲热地说着什么。
  见到陶氏他们进来,他站了起来,拱手一礼:“泽禹见过三婶婶,三婶婶安好。”
  顾清宁顿时就知道了对方的身份,这就是大伯和大伯娘的嫡长子,也是顾家这一辈最大的孩子顾泽禹,他一直在西山书院读书,很少回家,再加上顾清宁他们年纪尚小,一直只闻其名,未曾见过。
  他年纪虽小,但已然有了一股从诗书中浸润出来的风华气度,眉梢眼角都带着笑意,让人观之可亲。
  陶氏陡然见了这个侄儿,颇有一点局促,只得呐呐道:“不必多礼。”
  顾清宁知道母亲的性子,为了化解她的尴尬,便自己走出来,朝顾泽禹行了个福礼,口齿清晰道:“大哥安好。”
  顾泽慕也有样学样,拱了拱手:“大哥安好。”
  顾泽禹好奇地看着第一次见到的这双弟妹,两人虽是同胞所生,但看起来并不相像,顾清宁笑眯眯的,顾泽慕则冷淡许多,两人宛如冰火,却又意外地和谐。
  顾泽禹让丫鬟将盘子端过来,上面摆着两个盒子,他将盒子递给两人:“这是大哥给你们的见面礼。”
  一个盒子里装的是一副设计精巧的璎珞,一个盒子里却是一个小巧的玉质九连环。想来他也是知道顾泽慕喜欢九连环,所以特意去找人打造的。
  顾清宁有些惊讶于他的细心,乖巧道:“谢谢大哥。”
  过了这段小插曲,顾泽禹又同闵夫人说着话,从话间,顾清宁才知道,顾泽禹这次回来原本是为了考童生试的,不过想要赶上朱氏的生辰,这才早早和学院请了假回来。
  朱氏虽然心里高兴,但还是嗔怪道:“娘的生辰哪里比得上你的学业重要,何必这般匆忙回来。”
  “孩子孝心可嘉,你欢欢喜喜应了便是。”闵夫人劝了她一句,自己却也忍不住有些担心,“只是,你年纪还这么小,现在去考童生试会不会太早了些?”
  “老师说孙儿如今所学应付童生试应该没有问题,孙儿也想试着下场看看,若是考不上也无妨,反正孙儿年纪还小,日后还有许多机会。”顾泽禹虽然这么说,但却能听得出来他其实很自信。
  朱氏也在一旁道:“娘放心,泽禹向来是个有分寸的孩子,再说,书院的老师都这么说,应当是没有问题的。”她想起了什么,又看向柳氏,促狭道,“差点忘了,咱们府上还有个女状元呢,有她教导,不会比西山学院差的。”
  柳氏当初还在闺中的时候,跟着柳太傅耳濡目染,一手策论写的沉博绝丽,令人拍案叫绝,当年的会试主考官还亲赞她有状元之才,这才传出她京城第一才女的名声。
  “大嫂,你又取笑我!”柳氏不动声色地翻了个白眼,但转向顾泽禹的时候又露出了往常的端庄笑意,“虽说二婶久疏笔墨,但你若是有什么考试相关的想问,二婶只要知道,绝不藏私。”
  顾泽禹露出惊喜的表情:“多谢二婶。”
  顾清宁看着一身书卷气的顾泽禹,并不是像是勋贵人家的孩子,倒像是从诗书传家的清流家养出来的,她又想起了顽皮捣蛋的柳子骥,不得不感慨这两人怕不是投错了胎。
  众人说了一会话,闵夫人便累了,朱氏也忙着去给顾泽禹收拾院子,顾泽禹自忖精神还好,便接过了带弟弟妹妹的责任。
  只是顾清宁却发现,顾泽浩几人脸上都露出了一丝勉强,甚至顾泽禹的亲妹妹顾清芷,宁肯跟着母亲去收拾院子,也不愿留下来和哥哥多说一会话,不过她也没如愿,顾泽禹几句话就说服了母亲,把她一并给带走了。
  这是怎么回事?
  顾清宁满心的疑惑终于在顾泽禹领他们去书房的时候被解开了。
  威国公府是有自己的家塾的,只是顾家毕竟以军功起家,对文化知识看得就没有那么重了,家塾也只是教孩子们认字懂礼,更深的却没有了,先生也知道,所以课业安排的很松,这几日因为朱氏要过生辰的缘故,还给他们都放了几天假。
  万万没想到,顾泽禹回来之后,竟领了先生的活计。
  没错,顾泽禹带孩子的办法就是带他们读书。
  便是顾清宁与顾泽慕两个还没有桌案高的,也被他安顿到了第一排,跟生无可恋的哥哥姐姐一起乖乖地听着顾先生给他们讲课。
  说来,教孩子读书并不是一个轻松的事情,但顾泽禹却有他自己的办法,将这一屋子的小萝卜头收拾的服服帖帖,虽说年纪还小,但讲课条条是道,思维清晰,也不是一味引经据典,能看得出来他自己还是有很多思考的。
  也难怪他的师长会放他出来考试,他这样的水平,考个秀才是绰绰有余了。
  只不过对于一向轻松的顾家孩子来说,这简直就是噩梦的开端。
  顾清宁看着顾泽禹细心地纠正了顾清姝握笔的动作,又鼓励了顾泽浩和顾清薇,最后用温和的语气指出了顾清芷的错误。终于把目光转向了他们俩。
  顾泽禹看着乖乖坐在椅子上的一双弟妹,有一点惊讶,更多的却是满意。
  他半蹲在两人面前,柔声开口:“你们年纪还太小,不适合现在握笔,大哥教你们算术吧。”
  “三婶给了清宁和泽慕一人一块甜糕,清宁吃掉了自己那块,又吃掉了泽慕那块,清宁一共吃了几块甜糕?”
  顾清宁:“……”


第18章 
  第二天是朱氏的生辰,顾泽禹也不好再接着抓他们念书,因不是整生,朱氏也不想铺张,便只是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顿饭。
  但即便如此,柳氏还是带着他们给了她一个惊喜。
  所有的孩子都有自己做的礼物,便是顾清宁和顾泽慕也一人一边在朱氏脸上奉了个吻,当然,要忽略顾泽慕脸上黑的要滴出水来的神色,以及顾清宁那只抵在他脑后的小胖手。
  朱氏向来爽利大气,行事也是雷厉风行,还从未这样手足无措,几乎要被他们弄得掉下眼泪来。
  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坐在一起,顾清宁处在这种环境中,仿佛身处其中,又仿佛抽离于这之外,隔着这一幕,她仿佛看到了很多年前的事情。
  那时奉展还在,他刚刚袭爵,整个人还带着一股少年的毛躁。定国公麾下军队,几位老将都是跟着他们的父亲一路走来的,多少有些倚老卖老,将他这个新任定国公当成孩子哄,府中几位庶兄都在朝中任职,与他也不甚亲密。
  奉长宁在后宫,没有多少机会见到弟弟,奉展有什么都会去和萧胤说。萧胤和他不同,他母后早亡,他虽然有太子之位,却并不受宠,在后宫活得十分艰难,经历了这一切的萧胤心理十分强大,仿佛从来没有什么能难住他,只要站在他的身边,就会十分有安全感。
  有的时候,萧胤也会留奉展吃饭,奉展吃饭最不消停,从不管什么食不言寝不语,说的话比吃的饭还多。他们和和乐乐,亲如一家,让奉长宁几乎忘记了,萧胤是个帝王,还是个城府深沉的帝王。
  现在想想,其实一切都有迹可循,奉展功劳太大,又太不把自己当外人了,如果他能够学习威国公这般谨言慎行,或许如今也是儿孙满堂了吧。
  顾清宁回过神,陶氏已经把元嘉的礼物给拿出来了,朱氏看起来很吃惊,笑道:“这倒是一份难得的贺礼,光这名头就足够我出去炫耀好几年了,我也算是托了弟妹的福。”
  陶氏连连摆手,不敢居功,到了最后,也只是小声道:“玉……长公主殿下喜爱清宁与泽慕,我也只是沾光罢了。”
  朱氏看了一眼乖乖坐着的两个孩子,微笑着道:“那也是你们的缘分。”
  是不是缘分不知道,不过这件事一旦传出去,有了元嘉长公主的名头,往后陶氏出去交际也就不用担心什么了。朱氏想到这里,和柳氏对视一眼,两人似乎都松了口气。
  …
  朱氏的生辰过后,顾泽禹又化身严厉的师长,甚至连家塾的先生都被他的气势所摄,不再这么放纵他们。
  然而顾泽禹仍不满意,他是顾家的第一个孩子,又从小就展现出不同于常人的天分,早早就被大儒陈以勤收为弟子,带到了西山学院读书。在他之后出生的顾清芷等人才是正常的顾家人的状态,论舞枪弄棒,一个个都不怵,哪怕是如今才三岁的顾清薇,也能拿着一把小木剑追着厨房里养的鸡满院子跑。可要说到读书,这一群加起来都不如顾泽禹一个。
  顾泽禹围观了几天先生给他们上课,那温润的笑容都快挂不住了,总觉得这样下去,这一群孩子很有可能都长成他二叔和三叔那个样子。
  于是他找上了他二婶。
  顾泽禹读过柳氏的文章,对这位二婶婶的才学是十分敬佩的,柳氏没想到顾泽禹找上自己居然不是为了他的学业,而是为了这一群小辈。
  毕竟顾清芷都快六岁了,至今连自己的名字都还写不好,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这要传出去,还不得被人笑掉大牙。
  听完顾泽禹的话,柳氏顿时惭愧起来。
  顾家氛围轻松,她嫁过来第一二年尚且还能严格要求自己,但很快就被这种过于安逸的生活给腐化了,整日里吟诗作画看书,顾永焱若是不出征,还会时常带她出去玩,也就疏忽了对孩子的教育。
  于是,柳氏便毅然接下了教导孩子的义务。
  顾清芷一开始还很高兴,毕竟不用对着先生那张老脸,再说二婶婶向来温柔和善,定然不会像大哥那般吓人。不得不说,顾清芷小朋友还是很天真的,比如她就没有看到,深知母亲真面目的顾泽浩和顾清姝脸都白了
  柳家诗书传家,柳太傅这一脉都是自幼勤学苦读才有如今的成就,柳氏虽然是女子,却也是和哥哥们一起在柳家家塾念书长大的。
  柳氏完全照搬了柳家家塾的制度,不仅对孩子们严格要求,她自己也以身作则,每日天一亮就起床,带着一群小萝卜头开始念书。除去原来的授课先生,还另外请了书画、围棋、琴艺等其他师父,再加上顾家原本就有的骑射课,如今还只有顾清芷在上的女红课,课业被安排的满满当当的。
  整个威国公府的气氛顿时为之一肃,连陶氏都被这种氛围所感,每日起早贪黑,将两个孩子送到家塾,这才去接着念经祈福。
  一群孩子被弄得苦不堪言,朱氏早早就发了话,孩子交给柳氏随意管教,她一概不问。
  顾家孩子的苦逼日子正式开始了,之间柳子骥还上门来找顾泽浩玩,一看到这熟悉的场景,连屁都不敢放一个,便立马带着人灰溜溜跑回家了。
  顾清宁却看得很有趣,比如说顾清芷上课的时候没有把该背的背下来,柳氏一点都不心慈手软,直接让他把昨天学的罚抄十遍。
  顾清芷目瞪口呆,弱弱道:“二婶,太……太多了吧?”
  柳氏温柔一笑:“不多,你能记得住吗?”
  顾清芷委屈巴巴的道:“您再也不是从前那个温柔和善心疼我们的二婶了。”
  “清芷,二婶告诉你,所谓温柔和善,都只是面具,咱们自家人就不需要这种东西了。”柳氏摸了摸顾清芷的头发,说出来的话却很残忍,“虽说要抄十遍,但是今天的内容也还是要背的哦,如果明天我查的时候,你们还没有背下来,可就要抄二十遍了。”
  顾清芷:“……”
  顾清宁看得兴起,然后就被顾泽禹一句话给拉回了现实,顾泽禹除了自己的功课,偶尔也会过来客串一下老师,一般主要是教顾清宁和顾泽慕。
  在顾清宁的强烈抗议下,他终于不再执着于用顾清宁和食物来出题了。
  比起哥哥姐姐,他们这边的进度明显喜人,顾清宁本就是成人的灵魂,这些东西都记在脑子里的,不过她没想到,顾泽慕学的并不比她慢。
  顾清宁不服气,她一个再世为人的,难道还比不过一个小孩子吗?为了争一口气,她也不藏着掖着了,偏偏顾泽慕也卯着一股劲,两人你争我赶,让教书的顾泽禹十分有成就感。
  在这种情况之下,顾泽禹很快就改变了自己的教学计划,对于教导他们也更加用心,而在这种一心两用的情况之下,他居然还顺利地考完了童生试,拿到了不错的名次,成为了一名秀才。
  考完童生试,顾泽禹就要回西山学院接着读书了,他看起来还有些依依不舍,只得将两人郑重托付给了柳氏。
  柳氏一见两人的学习进度,顿时就吓了一跳。
  顾清宁和顾泽慕怎么也想不到,他们为了争一口气,显示出过于惊人的学习速度,没有惹来家人的怀疑,只是让顾清芷这些真真正正的小孩被操练地更惨,这却又是后话了。
  …
  孩子们这般努力学习,时间过得飞快,很快又是一年莺飞草长。
  柳氏也没有那么不近人情,趁着天气好便给他们放了个假,恰巧朱氏提议去庄子上玩一两日,得到了众人的响应。
  闵夫人不去,便只是她们三个妯娌带着孩子们一起过去。
  因为人多,东西也不少,装了四辆车。顾家的孩子被按着老老实实念了大半年的书,连过年都没歇几天,得了这个放风的机会,一个个简直开心地要起飞。
  柳氏和陶氏还有顾清宁、顾泽慕一辆车,顾清姝和顾泽浩这半年被亲娘欺负惨了,想也不想就上了大伯母的车,四个孩子前面闹腾的,连最后一个车厢都能听得到声音。
  因正是踏青的时节,路上马车不少,车夫小心翼翼地驾着车,但即便如此,他们还是和另外一辆车给撞上了。
  柳氏和陶氏原本在聊着天,忽然感觉到马车一停,接着前面便传来几个孩子的尖叫。
  柳氏脸色一变,不等丫鬟反应过来,便提着裙子跳下了车,陶氏也连忙和李嬷嬷一人抱个孩子跟着下了车。
  朱氏他们乘坐的马车和另一辆装饰华丽的马车撞到了一起,对方似乎是刚从城外回来,两方都没有注意到这个拐角,这才撞了一下。
  所幸两辆马车都不算快,撞的也不重,只是突然一下有些吓人罢了。朱氏和护卫把惊魂未定的孩子们带到了一边,准备去上前和另一辆马车的主人交涉。
  谁知她这般诚恳地求见,那马车中竟然只出来一个婢女,还一副鼻孔翘到天上的模样。
  “你知道这马车里坐的什么人吗?这可是乐平长公主殿下,是当今陛下的亲妹妹,你们竟敢伤了殿下,是不想要命了吗?!”


第19章 
  朱氏原本是担心两家的马车堵在路中间,会挡了旁人的道,所以好声好气地同对方商量。毕竟这件事两方都有错,她也没打算搬出威国公府的名号来仗势欺人,谁知她将身子放矮了,反倒让对方嚣张起来了。
  乐平长公主是先帝时敏妃之女,因敏妃过世地早,她被奉皇后抚养过一阵子,大约是因为这层关系,今上登基后,对她还算关照,她仗着这一点近来很是风光。
  不过朱氏可不吃这一套,她冷下脸:“长公主殿下好大的威风,我倒想看看,你要如何要我的命?”
  那婢女仗着乐平长公主向来跋扈惯了,没想到这一次竟然踢到铁板了,她虽然嚣张却不是没脑子,既拿不准朱氏的身份,便不敢再口出恶言。
  过了一会,那马车帘子微动,一个穿着华服的女子走了出来,看到朱氏时,身体似乎一僵,随即便露出一点笑意:“原来是宜安表姐,许久未见,表姐安好。”
  朱氏轻笑一声:“长公主殿下这声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