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门娇妻作死日常-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却在这时,院子里传来声晌,其中一道声音居然是秦楚的声音。
于书燕赶忙起身收起桌上的文房四宝,随意的展起字帖往自个房中跑,跑进耳房将东西藏在箱底了,她才拍了拍胸口,刚从耳房出来,就看到秦楚正要挑帘出去。
秦楚听到背后的声音回头一看,笑了,“燕儿,我以为你不在屋里。”
于书燕有点儿心虚,心想着自己识字的事不能让秦楚知道,改日也得找个好由头说自己慢慢学到了。
“我自是在屋里,你找我何事?”
于书燕没有半点与丈夫小别之喜,反而很平静,这令秦楚有些受伤。
想起今日的事,母亲找到县学里来,非要他帮忙给村里的一户人家写张和离书,但名字又不准他落下,哪有人这样写和离书的,他暗自感觉到不妙,便不管不顾的跟崔教谕请了个假,陪着母亲一同赶回来了。
一回到家中,秦楚才发现自己不知有多想着媳妇,她说话时的样子,她生气时的样子都不自觉的出现在脑海中,却让他震惊的发现,他这一世虽然陪伴着小媳妇三年,可他的记忆里却常出现的是媳妇上一世的喜怒哀乐,反而这一世的三年却有些模糊起来。
“燕儿,我想你了。”
秦楚三两步来到她的身边,一把将她抱住,于书燕拍打着他的胸口,“放我下来,这天都没黑,爹娘都在外头等着你呢。”
“你就让我抱抱,多日不抱你,心里不踏实。”
这是秦楚在跟她说情话么?于书燕感慨,想不到前一世一向高冷的秦楚也有这么一面,这一世的他真的有很大的不同,便是床事对她也极尽的温柔。
“有话好好说,你先放我下来。”
“你不想我么?”
于书燕翻了个白眼,她只想着和离书,当然这话她不能说,她太了解秦楚的性格了,要是她直接说要跟秦楚和离,将来真的和离了,秦楚铁定报复她,依着他的手段,要对付他们于家,那是勾勾手指的事。
所以她得用迂回战术,不是孙子兵法里有提到么?多亏得她识字,看到了这么多的书,学以至用啦。
让婆母去要和离书,这样她不但能和离,还能满了俞氏的意,同时秦楚又怪不到她的头上来,于书燕想想就觉得自己很聪明。
“楚儿。”
外头秦有富喊人了,却是俞氏指使的,俞氏一大清早的就往县城去,为的是什么,自然是儿子的那一张和离书了,这个儿媳妇好对付,儿子这边就难了,果然她说村里头有人和离要用到,儿子就生了疑心,非要请假跟着她回来了。
这不一回来,二话不说就冲东屋去了,一进去许久也不曾出来,俞氏看着就不舒服了,这儿子娶了媳妇忘了娘,想她一把屎一把尿的将他拉扯大,不及他媳妇两句甜言蜜语。
她就知道这个媳妇不该娶,长得好,还有一股媚态,最是勾人心,看把她儿子勾得魂不守舍,这个媳妇必须赶出秦家门去。


第38章 不准和离
秦有富又喊了几声,屋中小夫妻才依依不舍的分开,秦楚将媳妇放下,匆匆的在媳妇柔软的唇瓣上印下一吻,才满意的拉着妻子的小手往外走。
刚到东屋门口,秦楚的声音传出来,“燕儿,你的手很软。”
这句话其实声音不大的,耐不住秦家人全部围在门外几步,于是都听到了。
在场的人脸色各异,俞氏是黑沉沉的一张脸,儿媳妇太媚了果然是个小妖精。
三位大哥听了却有些不好意思,四弟新婚便与新妇分开住着,这才回来,按理他们不该在人家门口等着,这不人家的闺房话都被听到了,真是尴尬。
而三个儿媳妇脸色就精彩了,大媳妇还算沉稳,心思微动,面上却不显,二媳妇吕氏却忍不住看向自己的手。
三媳史氏却是冷哼一声,将自己的小手塞到丈夫宽大温暖的掌中,三房也是新婚不久,媳妇温软的手过来,秦乐为之一动,将她的手握紧,心想着我家媳妇的手也挺软的,媳妇还是史家的小姐呢。
秦楚从屋里出来,没想一家人都站在那儿等他,他连忙松开媳妇的手,收起笑容,又恢复了往日的沉稳冷峻。
“楚儿,跟我去正堂屋。”
俞氏开了口,转身拉着当家的一起去了堂屋,秦楚回头看了媳妇一眼,那眼神里变柔,像是在安慰她。
秦楚跟着进入正堂屋,其他儿子儿媳却不准进去,他们也不知道家里发生什么事儿了?首先是母亲一向以四弟的学业为重,很少去县学找他,但今日却去了,接着四弟就回来,可是看着爹娘的样子,恐怕是有什么事发生。
史氏来到毛氏身边,小声问道:“大嫂,你跟婆母走得最近,婆母这是怎么了?”
毛氏脸上神情不明的朝史氏看了一眼,接着看向已经各自回屋的男人,只有二嫂还站在这儿,她也不防着,就说道:“娘倒是没有说什么,不过我感觉得到,娘怕是想叫四弟休了四弟妹。”
“啊?”
史氏一脸震惊,吕氏也是抬头看向大嫂,有些不敢置信。
接着史氏笑了起来,“她这么懒,不但不会做事,还将家里的东西砸坏了,早就该休了她了。”
毛氏却有些不高兴,“这是四弟的家事,咱们最好别乱讲,知道就好。”毛氏转身回屋,史氏被训,但心情却还不错,她也回了西屋,吕氏站在原地看向东屋,心想着还是自己踏踏实实的挺好的,至少不会被婆母休弃。
于书燕自然看出来了,俞氏这一次入县城找秦楚,多半是为了她那日的话去的,就是不知道俞氏今日能不能说服了秦楚。
以后和离了,她要做些什么?于书燕首先想到的必定是爹娘和大哥的责备,接着是玉兰村村民笑话她,还有大伯母一家也会寻到机会笑她。
不过这些都不要紧的,只要他们一家人能平平安安的在一起,她不要离开巴东郡,承欢父母膝下,这些嘲笑和讥讽她都不怕。
于心燕在内心暗下决定。
而正堂屋里,俞氏看着儿子坐下后,她便催着儿子写下和离书,秦楚面色凝重的看着爹娘。
“爹,娘,你们直接告诉我吧,村里头的谁要和离,我现在就去找他去,和离书必须写下各自的姓名,出身,不交代清楚,便写不成和离书。”
俞氏想了想说道:“名字不写下,你就写下玉兰村,这边是桃花村,咱们村里头有不少娶了玉兰村的媳妇。”
俞氏还想掩瞒着欺骗儿子写和离书,秦楚却冷了脸。
“娘,你是不是想让我跟书燕和离?”
俞氏一听,老脸一红,不说话了。
秦有富看到俞氏不高兴,便劝道:“楚儿,你娘也是为你好,你就写下吧。”
秦楚一脸的痛心,看向爹娘,“爹,你也认为我该和书燕和离?”
秦有富有些犹豫,孩子他娘非要这么做,这几夜都气得睡不着觉,瞧着都要生病了,他能不答应么?
秦有富说出俞氏这几日受的气,秦楚心更痛了,“爹,你护着娘,你觉得娘难受,爹身为一家之主不主持公道,孩子更是难过。如今爹娘不准我护着我媳妇,我媳妇的确有不少不尽人如意的地方,可是人无完人,没有谁是尽如人意的。”
“娘是爹的媳妇,书燕是我的媳妇,爹,你说我是该听你们的还是该遵从己心?”
秦楚的语气很严肃,平素他在爹娘面前向来温和,也极为孝顺,从不顶嘴,如今却为了一个外人跟爹娘顶嘴,俞氏越想越气愤。
“楚儿,娘就问你一句,在你媳妇和娘两人中,你到底选谁?”
俞氏问得干脆,这模样今日非逼着儿子做决定了,秦有富却是心惊,这要儿子如何选?儿子护着媳妇没错,他不也护着媳妇,可是秦有富向着俞氏,自然也只好与她站在一起。
秦楚苦笑道:“娘生下我将我养大,恩大于天,便是娘要了我的命,我也不会犹豫,在娘和媳妇当中,自然我选娘的,没有娘就没有我,但是书燕若是走了,我会心痛,她也是我的命,我需要她。”
俞氏没想到了儿子会说出这番话来,她震惊的看着儿子,好半晌没说出话来。儿子如此坚决,性格如出一辙,她相信儿子说到会做到,她不知这个媳妇竟将她儿子迷到了这番田地。
看来她现在再这样逼迫下去,只会生了母子的情份,果然她还只能从这个儿媳妇下手才是。
俞氏缓了口气,平静了下来,“楚儿,是母亲刚才太过冲动,说了不该说的话,你如此护着媳妇,母亲还是听了很不舒服,但是母亲还是尊重你的意思,这些话就当我今天没有说吧。”
俞氏起身,身形不稳,秦楚也有些懊悔刚才语气太重,伤了母亲的心,他连忙起身扶着母亲,俞氏心中略安慰。
然而秦楚接下来的话再一次气到了俞氏。
“娘,书燕不懂事,总惹您生气,娘不如让书燕随我去县城,我将她带在身边管束,必定让她学会做家务,这样娘也不会看到她糟心。”


第39章 再次想接媳妇回县城
俞氏一听,心头涌动,差一点吐出一口心头血,她松开儿子的手,让丈夫扶着,强忍着翻涌的心思,说道:“此事娘不好说什么,你媳妇似乎也不愿意去县城,如果她不愿意,你也别强求。”
“娘,您这是同意了么?我会劝服书燕的。”
秦楚心中一喜,俞氏摆手,转身去了内室。
一进入内室,原本走路都困难的俞氏立即挺直了脊背,看向丈夫,“孩子他爹,快把大儿子支使开,我要见四媳妇。”
秦有富立即明白了妻子的想法,只是想着儿子的提议也挺好的,四媳妇跟着儿子去了县城,从此跟家里人分开,孩子他娘也就眼不见为净,自然就不会争吵不休了。
秦有富犹豫,俞氏却要落泪,秦有富心中一软,只好转身出门。
秦有富看到正要出门的儿子,连忙叫住他,还将他叫去了院子后头,父子两有话要说。
俞氏见外屋没人了,她连忙出屋,哪有被气得站不稳的样子,脚速快的很,三两步就进了东屋的门。
于书燕坐在屋里发呆,看到俞氏匆匆走进来,她连忙起身,一脸奇怪的看着她。
俞氏板着一张脸,说道:“你刚才跟我儿子说了什么话?你是不是当着我一面背着我又是一面?”
于书燕觉得俞氏好笑,莫不是秦楚又不同意和离?恐怕是了,不然婆母不会气成这样。
“娘,我有必要这样做么?再说我是真的想离开秦家。”
于书燕一脸坦诚,俞氏自是不信的,但现在没有时间吵架了,于是说道:“我不管你是不是真心,你完全可以证明给我看的,呆会我儿说要带你去县城,你如果直接拒绝了,我就信你。”
原来不但没有谈成,甚至秦楚又提出要带她去县学的事,难怪她婆母着了急。
于书燕轻松的答应下来,“我不会去县城的,婆母放心就是。”
俞氏松了口气,接着说道:“和离的事眼下是不成了,但以后你住在我秦家,你必须答应我一件事。”
“什么事?”
“不准你跟我儿同房,直到他中了状元为止,你们太小,也不适合生孩子,明个儿我就将避子药给你吃下。还有平素少跟我儿子说话,你要老实一点。”
于书燕一听还以为是什么天大的事呢,于是很轻松的应下,就算俞氏不给吃避子药,她自己也是备下了的。她自然也不想与秦楚这个负心汉同房。
“娘说的我都同意,只是我也有条件。”
既然和离之路得徐徐图之,那她先争了眼下的自由。
俞氏一听皱眉,居然还敢提条件?但她面上不显,眼下儿媳妇若不配合,儿子的心就留不住了。
于书燕接着说道:“我不做家务,我可以随意的出入家门。”
俞氏冷哼一声,心想着你不做家务更好,来日她便可以拿这桩事说她,改日若是和离不成,寻机休了她也有由头,俞氏应下了。
婆媳两人就这么的把事情决定下来,待秦楚从父亲那儿脱了身回屋的时候,就看到媳妇坐在堂前缝衣。
他来到近前,细看下,媳妇缝衣的手法很不错,瞧着似乎也不是什么都不做的样子,于是忍不住说道:“改日你帮我缝一件衣裳,我尚未穿过你亲手缝制的衣裳。”
前世的除外,秦楚在内心补充。
于书燕内心冷笑,前一世给他缝得少么?可惜他愿意穿了么?最后不都成压箱底了。
“我怕手痛,缝不了,正好你的衣裳一直都是娘做的,你让娘帮你做新衣吧。”
“燕儿。”
秦楚知道上一世伤透了她的心,他蹲身上前握紧她的手,另一只手从怀中拿出一支金裹头银脚簪插。入她的发髻当中。
“大嫂给你的银簪你不愿意带,以后就带我的这一支,待我以后有钱了,必定给你买一套头面,打扮的漂漂亮亮的。”
秦楚看着美貌的小媳妇,心里暖暖的。
于书燕也没有拒绝,却是有些冷淡。
“别做针线活了,走,咱们一起去吃晚饭。”
秦楚拉着媳妇的手起来,只觉得媳妇的手滑滑的,令他心猿意马,前一世醉心于官场和学识,却忽略了家人,从来没有仔细的拉过媳妇的手,这一世他却发现了许多不一样的地方。
夫妻两人从东屋出来,进了正堂屋的八仙桌前坐下。
于书燕会在秦楚身边,其他哥嫂朝两人看来一眼,接着看向主座上的父亲,母亲却没有出来吃饭。
大哥秦安担心的问道:“爹,娘可是哪儿不舒服?”
秦有富摆手,“没事,她先躺一会儿,老二媳妇呆会送些热汤饭菜进去。”
吕氏连忙应下。
一家人吃饭,今日饭菜难得的加了鸡腿,恐怕是读书郎回来的缘故。
秦家是小富,但平素吃食除了放了油,却也很少吃荤食,只有逢年过节,或者读书郎在家的时候才会吃上好菜。
桌上鸡腿子有限,秦楚先给父亲夹了一个鸡腿,接着再给媳妇夹了一个。
于书燕照常吃着,嘴巴鼓鼓的,秦楚看着心情极好。
其他几位嫂子都忍不住看向自家丈夫,可是他们泥腿子出身,一天劳累很辛苦,这会儿大口大口的吃着,自然没有看到各自媳妇的眼神。
于书燕将鸡腿吃完,正要夹菜,秦楚又夹了一个鸡腿给她,家中几人的筷子都停住了,秦楚眉眼都没抬,劝道:“燕儿,你多吃些,我就不吃了。”
秦楚把自己的那个鸡腿子让了出来,其他人似乎也没有什么好说的。
于书燕反而有些不好意思,秦楚干嘛这样对她,越是对她好,越是让婆母不高兴,连着这些嫂子们都有怨言了。
于是于书燕将鸡腿夹到了秦楚的碗中,“我吃饱了,不吃了。”
一顿饭吃得几人心情起伏。
事后大儿媳妇服侍婆母时,像是随意的提到了此事来,俞氏又气了个半死,心想着不能再这样与儿子对着干了,她要对付儿媳妇得私底下来,她就不信连儿媳妇都对付不了,自己十月怀胎的孩子岂能不向着她的道理。


第40章 媳妇是重生
秦楚这一夜在家中睡下,第二日三更天就起了,他坐上牛车匆匆去了县学,长工赶着牛车归来,太阳已经出得老高了,俞氏见儿子去了县学,心下一安。
哪知当天入夜,秦楚竟然租了辆牛车赶回来了,倒把秦家人吓了一跳,此去县城有不少路程,可是县学里的开学时间有硬性规定的,秦楚一向不是愿意迟到的人,自然不再请假,然而这样来回,他却是极为辛苦的。
秦楚回来后便去了东屋换衣,因为是租的牛车,自己赶的路,所以出了一身的汗。
于书燕却心里有些不太安稳,秦楚若是日日归来,她婆母还不得找她麻烦,刚清静了一日,又要不得安宁了。
秦楚看到媳妇就很开心,他换了衣裳拉着媳妇的手去厨房拿吃的,秦家人都已经吃过晚饭了,这会儿二嫂赶忙进厨房给他下面条。
将面碗端东屋里吃,堪堪吃完面,秦楚再次被婆母叫了去。
俞氏看着劳累的儿子就心痛的紧,叫他别回来,秦楚却是笑而不语,他是一定要回来的,他还得劝动媳妇跟着他回县学里去。
俞氏劝不住,于是秦楚就这样来来回回竟然坚持了一个月。
每日夜里于书燕守着跟俞氏的承诺,她不准秦楚碰她,倒是把秦楚给憋坏了,也不好强着来,他还想打动媳妇的心思,带着她去县城里,自然得依着她。
等只有两人在一起的时候,他再好好的弥补着前一世的亏欠。
这一日忍无可忍的俞氏再次找上于书燕,她希望于书燕劝儿子回县学,不要再这样折腾自己。
于书燕见这一个月婆母也没有为难她,便答应了下来,但她不保证阻不阻止得了。
夜里于书燕希望秦楚回县学去,她并不喜欢秦楚这来来回回,反而让一家人都睡不了一个好觉。
于书燕说得很严肃,秦楚听到这一番话心情很是低落,当天夜里秦楚睡在了书房。
半夜睡不着的秦楚想挑灯夜读,没想到在桌角下发现一张被踩了好几脚的字帖,那字迹工整细致,神似他的字,却没有他的字刚劲有力,反而柔和得多,却也是另一番看头。
秦楚捡起字帖,拍掉上面的灰尘,见上面抄的是一段诗经里的: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秦楚再次验证了自己的猜测,眼下的燕儿正是重生归来的那个,她在上一世也死了,所以终归不能寿终正寝了。
秦楚是紧紧地握住字帖,这一手好字他前一世私下里不小心看到过,到那时他才发现她的字练得这么好了,然而当时他只是笑了笑,并没有放在心上,甚至都不曾表扬过她。
也不曾想过,她一个庄户出身的农女,就因为他的一句话,她竟然改变了这么多。
秦楚将字帖贴身收好,这一夜在小媳妇那儿受到的郁气瞬间又没了,三更天起来,秦楚穿衣之时想起媳妇的话,他对媳妇越好,母亲反而更在乎,算了,还是听媳妇的话,就回县学里去吧。
秦楚挑帘进屋,看着床上睡得正沉的媳妇,上前帮她掖好被子,接着吻了吻她的额头,也没有叫醒她,便起身出来,院中大哥在,秦楚有些意外。
这一次大哥亲自给他赶车,一路上,兄弟两人说着话儿。
大哥向来沉稳,说话也向来有分寸,弟弟能考上秀才,他是高兴的,只是在四弟娶媳妇上,秦安有些不太赞成。
“四弟,爹娘也是为你好,娘希望你还是不要来回了,这样一来你休息不好,要怎么读书?再说四弟妹现在娘这边也没有安排她做什么事,四弟也不必担心才是。”
秦楚应下,昨夜媳妇也说了他,虽然他一直想不明白,上一世她明明很想跟他去县学,那时他的确担心自己沉迷美色误了前程,所以没有应承。但是这一世他想弥补了,却似乎与他想像中的不同。
到了县学门口,已经有不少同窗与秦楚打招呼,秦安遇上这些读书郎,有些不好意思,便叮嘱弟弟好好读书,他赶着牛车往回走。
天亮了,于书燕起床,没有梳洗便下意识的赶到书房,书房内一张小长榻,上面的旧被褥折得整整齐齐,倒是符合秦楚一向的性情。
她坐在长榻上,心情有些复杂,为什么这一世很多事情都不一样了,秦楚为何要对她这么好?几次三番的想带她去县城里单过,甚至为了她忤逆了一向尊重孝顺的母亲。
她实在想不明白,前一世一向要她忍一忍,等到了京城便会分院而住,所以她一直忍着,到了京城的确分院而住了,可是也没能过几年好的。
于书燕叹了口气,心头一口怨气咽不下去,秦家她一刻都不想再呆。
于是这一日于书燕又回了娘家。
这一次她仍然带了一块肉回去,进了院子,堂屋里传来声音,是她爹和大哥的声音,许是从山里出来了。
看到墙上挂的皮子,她便高兴的跑进了正屋。
一进门,爹娘和大哥都抬头看向她,三人正端着面碗在吃。
于书燕一屁股在大哥身边坐下,夺下大哥的碗就要抢着吃,反正大哥一向让着她。
于英改许久不曾看到妹妹,高兴坏了,便将筷子递给她,“你不嫌哥哥吃过你便吃。”
“我才不嫌弃,我就要吃。”
于书燕还故意的吃了一口面,于英改笑了起来。
许氏无奈的看着兄妹两人,“燕儿还欺负你哥哥。”
在他们于家,全家人都宠着于书燕,早已经习以为常,这边父亲于江全将碗中的兔肉往女儿碗中夹,“许久不曾吃兔肉了吧,你娘的手艺好,快,多吃一点。”
许氏却是起身,“我这就下面条去,再炒一盘兔肉来。”
打猎的家里肉是少不了,家中一共四个人,她爹和大哥又很厉害,倒是从小到大没少吃肉。
很快许氏弄来一碗面交到儿子手中,再烧了一大盘兔肉。


第41章 要不要做生意?
三人随即给于书燕碗中夹肉,于书燕只觉得眼眶一热,这样一家人就该长长久久在一起,绝不分开,她才不要跟着秦楚呢,改日他高中,跟着他离开家乡,他倒好,带着一家人前去上任,而她呢,远离家乡,远离父母兄长,还得看着他纳妾。
于书燕将碗放下,抱住大哥的胳膊,“哥,我好想你。”
于英改摸了摸妹妹的头,说道:“我跟爹在家中会留一天,你今个儿就别回去了。”
“好。”
于书燕答应的很快,于江全却有些担心,“燕儿这么回来,秦家人会不会——”
“不会的。”
于书燕肯定的说道:“我已经跟婆母讲了,经过婆母容许。”
“那就好。”
于江全这段时间没少对这亲家了解,这秦大善人的名声是极好,不过听说这位俞氏却是秀才之女,对家中儿媳妇很严谨,在外行事,也极有章法,与这庄户人家显然的不同。
于江全想着自己的女儿高攀了人家,所以一家人尽量的都不去亲家家中,免得女儿不好做人。
现在女儿回来,他也是担心头秦家婆母不喜,免得女儿落下话柄。
许三娘自是希望女儿能在家里住上一日的,难得她爹和大哥在家。
一顿饭吃完,于英改便要上山砍柴,接着他们又要入山打猎,得给母亲的柴禾准备好,还有水也挑满,反正他力气大的惊人,有一股天生的神力。
于书燕便跟着她大哥一起上山,像以前未出嫁之时一样,成了大哥的小尾巴。
在山上她大哥挽起袖子砍柴,胳膊上鼓起的肌肉,看起来力气十足,于书燕却坐在石头上看着他哥忙碌。
于英改忽然抬头看向妹妹,问道:“秦楚对你可好?”
说起秦楚,暂时对她是挺好的,不过她根本不动心,又怕哥哥担心她,于是她点了点头。
“哥,我想问你一事。”
于英改看着妹妹。
“哥,你跟爹不要再上山打猎了,虽然你们已经是最好的猎手,可是每次出门这么几日,家中只有母亲一人,现在还好说,以后该怎么办?”
“哥,咱们做生意吧。”
于书燕一脸期盼的看着大哥,可是于英改却皱眉,立即反对,“不行,小妹,你可是秀才公的娘子,改日秦楚中了状元,你便是状元夫人,你又岂能行商人低贱之事,咱们好好的庄户不愿意做,偏要往商户去。”
于英改一脸严肃的看着妹妹,“燕儿,大哥最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待秦楚三年之后中了举,之后又中了状元的时候,咱们一家人岂不是给你拖了后腿,如今咱们本来就高攀了,妹妹再行商,对秦家名声也不好。”
于英改说得很坚决,于书燕只好郁闷的看着大哥,她心想着等夏末征兵的事情过去了之后再说,只要她大哥不会被带走,便是她这一辈子最大的期盼了。
之后于书燕一直沉思不语,于英改看着妹妹那张带着稚气有点婴儿肥的脸,有些过意不去,说道:“燕儿,是大哥无能,只会打猎,其他的都不会,爹爹教我功夫,叫我跟着一起打猎,一直以为猎户的生活比普通庄户人家的生活就好了不少,觉得也不错,可是自从妹妹嫁给入秦家后,我才发现了咱们家的差距。”
“大哥最近背着爹娘跟着夫人识字,也不求考功名,就是想识点字不至于上当受骗,尤其跟秦楚说话的时候还能说上两句。”
于英改的话令于书燕很是震惊,想不到她嫁给秦楚会给大哥这么大的压力,他们于家是高攀了,可是也不至于到这种地步来,然而看到大哥那渴望的眼神,她忽然想起了前一世的大哥。
前一世她一心向着秦楚,嫁到了秦家后便很少回娘家了,生怕给婆母落下话柄,所以从来没有仔细的跟大哥聊过,后来大哥被抓去当兵,一去经年,音信全无,便是她入了京,也没能查到大哥的下落,所以她觉得大哥大概是没了。
所以这一世她要留下大哥,就算他一生都是猎户,她也不觉得丢脸。
“大哥,秦楚从来没有这样看待过你,他一直都敬着你。”
便是后来派人去找,倒也费尽了心思的,只要秦楚愿意帮的事,他还是有手段的。
于英改一听,笑了笑,“秦楚不错,功夫也了得,大哥还打不过他。”
于书燕本想还劝着大哥一同做生意的事,看来不是时机。
于是兄妹两人扛着一棵树回了家。
于英改在柴房里劈柴,于书燕蹲在那儿,外头传来声音,许氏朝屋里喊了一声,“石家兄妹来了,燕儿快出来。”
于书燕没想到这两家伙这会儿来了,莫不是刚才在山上看到她了,眼神倒挺准的。
她从柴房出来,就看到石家兄妹站在门口,然而这一次看到两人,比上一次的两人还要狼狈一些。
于书燕陪着小伙伴一起坐在廊下,许三娘顺手从厨房里拿来馒头,两人便吃了起来。
“是不是你舅娘又不给你们吃饭了?”
石泉有些不好意思的看着于书燕,“舅娘将我们兄妹两人赶了出来,现在住在村尾的破茅屋里。”
于书燕知道那儿,早几年是一个村里的老光棍住的,后来过世了,屋子就空着,村里人觉得不吉利,都没有人敢去那儿。
于书燕见爹娘都去忙了,院里只有三人,她看向石家兄妹小声说道:“你们怕不怕苦,我倒有一门生意教你们去做,先前本是要带着你们做生意的,但我哥不准,眼下我也不方便露面,不如先解决了你们的温饱问题。”
于书燕话落,石家兄妹立即点头,“我们不怕苦,只要能买些口粮养活就成。”
于书燕便说道:“你们两从明日开始,一人挑一担柴禾送去镇上的吴家,记得一定要走东边小侧门,到时你们就在吴家的侧门卖柴禾,小石头就躺在地上假装有病,吴家好行善,看到你们两人这么惨,一定会来问你们情况,你们就如实说,但小石头可别让人发现你装病了。”


第42章 婆母看不起于家
“等吴家收了你们的柴,你们就每日都送去,等赚下一些钱后,小石头就弄几张绣帕送到吴家找绣房的刘妈妈,这位刘妈妈心地极好,也是庄户出身,绣活也是了得,小石头学了你舅娘的绣功,刘妈妈一定能看上眼的。”
“到那时想来刘妈妈一查到你们头上便知道你们两人送了许久的柴禾,是穷苦人家出身,以后接了吴家的绣活,拿了布和丝线回来,他们可得看牢了,小心翼翼的做这一桩生意,很快便能解了燃眉之急。”
于书燕话落,两人呆呆地看着她,这世上还有这样的好事,凭着每日两担柴,便能做吴家的绣活,而且还不是进入吴家做长工。
于书燕看着两人呆呆愣愣的,直摇头,“你们既然想赚钱,就要舍得下脸,装病什么的是小事,吴大善人向来乐善好施,你们别怕,以后等我能做生意了,再带你们做大生意去。”
眼下两人衣裳破烂,茅屋里一点存粮都没有,每日吃的全靠山里头刨出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