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门娇妻作死日常-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也不必有事没事的往家里赶,家里这么多人,还少了他一人记挂不成。
秦楚看着于书燕,眸里有不舍,那模样比他当年要赴京赶考时还要浓烈,像是想要上前抱住她,将她一起攥走似的,于书燕不由得往自家母亲身边靠了靠,还不快快走喽。
秦楚看着自家媳妇那嫌弃的眼神,很是受伤,嫌他粘糊,他也没法子,这一世的媳妇不让人安生,总感觉她随时都会离开自己,对他是没有半点留恋。
终于送走了秦楚,俞氏拿着手帕抹眼角,于书燕却是落后几步,待秦家人都回院了,她却是转身回了娘家。
许三娘想要说说女儿,怕亲家说闲话,于书燕却先一步开口,“娘,我还要去铺子呢,便不必再回去一趟,我都准备好了的。”
于是于家便没有催她回去,一家人上了马车便往旺兴街头去了。
于书燕在布庄里帮了半日的忙,布庄生意稳定,每天赚下的银子也不少,黎劲带着的车队还没有出门,关九的船快要到了,这几日石泉都有在码头注意着的。


第353章 一个好商机
她下午想去青松街的祥瑞客栈看看,也不知那边的生意如何,这开年的走商不少,有不少便是没有回家乡过年的,这会儿拉着货有的走陆路,有的走水路,个个都是忙碌的,客栈的生意也便跟着好了。
于书燕安排好布庄里的生意,吃过午饭便要去青松路,周寅也跟着她出来,于是两人一人一骑,便上了街。
到了青松路,就看到不少铺子生意都很好,便是她家铺子对面的客栈与酒肆生意火爆。
于书燕和周寅到了客栈门前,汪良迎了出来,他看到她便小声说道:“于东家,今日来了一个奇怪的商户,你且随我来。”
于是汪良忙将两人迎进三楼的一间客房外,他的脚步故意在客房外停留了一步,接着便推开隔壁的门,将两人迎进去,转身将门关上,接着来到一处花瓶前,将那花瓶搬开,又挑开挂画,打开暗格,里头露出一个小孔可以看到隔壁的客房。
于书燕看到汪良一系列的动作惊了一跳,他什么时候在这儿弄了这么一个小孔的,这岂不是隔壁屋里的动静都尽收眼底了么?此事若是传出去,客栈的名声就没有了。
汪良却并没有说话,反而看了一会儿便直起身子,回过头看向于书燕,让她上前看一眼。
于书燕也好奇,便站在汪良的位置,透过那小孔朝对面看去,只见这儿看到的正是对方的客厅,里头八仙上还有香炉,客房里很雅致,汪良所说的那位客人正好坐在桌前,此时手里拿着一个小香袋。
此时那客商正从那小香袋里出倒出一物来,只见那些东西倒出落在盘子中,于书燕看到了后便是惊讶的瞪大了眼睛,这不是珍珠?
此人竟然手中有珍珠,而且从那小香袋里倒出来的,瞧着有上十颗,却每颗大小相同,很是漂亮。
眼下她隔得远,看不太真切,若是这些珍珠是真的,那么此人便是珍珠生意人了,也不知是南珠还是东珠,要是南珠的海水珠那可是有好价钱的,她前一世记得不少,南边沿海一带,会有渔船下去捞珍珠,为此还生成了一批这样的百姓,他们叫这样的人为海人。
这些人从小便会训练,他们传下的手艺,便是下海打捞珍珠,海底向来危险,憋气不足的,或是被海里的大鱼给叼去的,少数人便是这样死了的,可是这珍珠价高,又是暴利,于是才催生了这些海人的生意。
于书燕盯着对方将那些珍珠小心翼翼的收了起来,藏于怀中,这会儿起了身,便出了客房。
于书燕立即直起身,她看向汪良,汪良却是将挂画和花瓶放回原处,接着三人在桌前坐下,于书燕问道:“那人什么时候来的?又租住了几日?”
汪良却是一脸激动的说道:“昨日才来的,租了五日,我原本不知道的,他非要了这天字号房,我瞧着他的样子也不像是富户,却也是没有在意,然而我昨晚过来瞧了一眼,却发现这人手中的珍珠,我才想着赶紧来告诉东家呢,好在东家也来得及时。”
可是这天字号房里怎么可以设暗孔盯着人家,若是被人知道此事,他们的客栈名声就没有了。
于书燕不免有责备,汪良却是上前请罪,“于东家有所不知,原本我是没有这样做的,可是前不久客栈里来了一伙江湖人,瞧着他们来路不明,于是我便想到将这一间房打通了一个暗孔,隔壁房中用东西遮挡,不会发现的,也是方便以后客栈里来了奇怪的客人,我好心里有底,一般普通人我是不会这样的。”
于书燕问其他客房可有这样,汪良摇头,其他客房却是正常的,于是于书燕吩咐他以后这间客房不能再租住出去,就成了他们观察的暗室,这一招也的确能关注着这些江湖人别在客栈里闹事。
汪良也正有此意呢。
三人在房间商量了一阵,见隔壁客房的客人出去后没有进来,于书燕便和周寅从房中出来,下了一楼,正想去帐房里看看帐本,就见先前那客人正好坐在大厅里吃饭,他静默无声,一个人,身边也没有仆从,着实奇怪。
他要在客栈里住上五日,想来在寻找脱手的商户,想到这儿于书燕心思一动,她何不将之买下呢?这可是一笔好生意啊。
于书燕也不急着查帐了,却是与周寅又回了客房,接着两人再次出来,却是换了一张生面孔,瞧着像兄弟两人,两人一身长衫,看着像个书生似的,可是身上的布料却是上等,很是贵气。
两人来到大厅,在对方隔壁的桌前坐下,叫小二送上吃食,两人大方的给出一锭银子放于桌上,叫小二不必找了,余下的当他的跑腿费,那小二高兴坏了。
而客栈内那介绍庾县各地风景与路程的伙计见两人出手大方,便上前介绍起来,首先说起永安寺,那儿菩萨灵验,是当地人朝拜虔诚之地,于书燕却是但笑不语。
隔壁那桌的青衣男子却是朝这边两人看去一眼,瞧着两人的模样便是贵公子的样子,也没有出声,却是明显的听着几人的谈话。
于书燕说道:“我娘最是虔诚向佛,家里置了小佛堂,以至于我也很注重这一块,既然福城城郊有个永安寺,不如去一趟永安寺好了,多谢小二提点。”
很快又拿出碎银打赏了那伙计,伙计虽说没能做成向导,却是得到了打赏,很是高兴,便退下了。
而坐于书燕旁边的周寅却是一脸疑惑的问道:“弟弟要去永安寺做甚,咱们这一趟出来游山玩水,便不要去那样的地方了。”
“大哥有所不知,母亲向来虔诚,咱们既然来到了这小小庾县,何不去拜拜,反正也不耽搁时间。”
然而周寅却有些不高兴,“你去拜什么,三天两天的忘记,也不够虔诚,你要是孝顺,不如给母亲置下一串佛珠,母亲先前还心心念着那南珠做成的佛珠,那王家大子便寻得一串,没把王老夫人高兴坏了。”


第354章 骗来的生意
于书燕一听,却是面色一暗,“南珠珍贵,东珠的淡水珠也是不错的,要是能得到一串佛珠,送予母亲,想来母亲便不会逼着我娶亲了,大哥,可是这好玩意可遇不可求的,难啊,咱们除非往南边走一趟。”
“南边尚远,咱们还有学业,马上要院试了,你得早些回去,不可被母亲责备。”
兄弟两人的话很是无奈,然而旁边听着的青衣男子却是心思动摇,他端着酒杯来到两人的桌前,朝周寅敬了一杯,笑道:“二位瞧着像读书郎,不知可中了功名。”
周寅像是很健谈似的,他便说道:“已中秀才,我弟弟今年院试,怕是也要中秀才的。”
那青衣男子连忙咐和,“瞧着两位公子天庭饱满,必是有福之人,必能高中的,而且听着两有的话,瞧着也是孝顺的,不如借一步说话如何?关于那佛珠的事,我或许能帮上一二呢。”
于书燕故做惊讶,连忙看着他,饭都不想吃了,就催着青衣男子移步自己的房中,那青衣男子问两人住在哪儿,她说住在二楼,对方一听却是摇头,二楼人多口杂,手中握有这么贵重的东西,怀璧其罪,可不能露了消息。
于是将两人带入三楼的天字号房中,一入屋内,那青衣男子便手里多了一颗圆润有光泽的珍珠于掌心,于书燕看到后,一脸的不敢置信,“阁下这样的好货能有多少?可有一百零八颗?”
“哦,不对,我给母亲做一副,再给祖母一副,再给三姑姑四姑姑一副……”
于书燕张口则来的话,周寅差一点没笑出声来,那青衣男子却是信了,他想不到在大厅吃个饭还能遇到两个孝顺的书生,简直是运道好,都不必他冒着风险行事了。
青衫男子让两人先坐下,不必激动,他倒是有些的,于是将那小香袋倒出来,然而瞧着也才十来颗,于书燕故意露了一脸的失望,“这是一串佛珠都不够呢。”
那青衫男子却是笑道:“我瞧二位也是富贵子弟,还知道佛珠一串一百零八颗,想来也知道若用上这南珠,以四分入串,如此色泽和形状相同的珠子成串最是虔诚的了。”
于书燕连连点头,“你这十颗南珠瞧着四分,形态与色泽的确相同,着实好看,可惜数量不够。”
对方却是摇头,“小公子不必着急,且听我说完,不知两位公子打算要多少呢?尚有四分和五分的南珠,基本都是上品。”
于书燕便抢先一步,一脸豪气的说道:“你有多少我都要了,这南珠可遇不可求的,我们不去南边也当真不好卖,我瞧着这南珠漂亮,想必也是真的了,我还怕人骗我呢。”
原本坐于一旁没开口的周寅差一点笑了,他轻咳一声,强忍着,唇角却是不自觉的扬起,看着于书燕,颇有些无奈,明明想做成这桩生意,为了让对方放下诫心,也是无所不用其极。
对方一听这小公子的话就像孩子话似的,于是解释道:“小公子大可放心,这绝对是真货,而且尚是难得,上头查得紧,需求多,能漏下一些来这偏僻之处卖可不简单的呢。”
“我那儿倒还有一小袋,想来做几串佛珠是不成问题的。”
于书燕一听心中暗喜,脸上却不显,反而有些不信,“你那儿有多远,要是远了,我可是去不了的,我开春要院试,这一次也是偷偷出来,若能得了佛珠回去,我娘或不惩罚我,可是书还得读的。”
对方一听生怕生意没了,便说道:“小公子不必担心,货就在渊城,不远,若是小公子能与我走一趟,到时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如何?”
于书燕一听便高兴了,看向周寅说道:“大哥,你看如何?能给几位长辈的做几串佛珠,想来她们便不会责怪我这一次偷偷出来游玩的事。”
周寅点头,却是严肃的交代道:“咱们去一趟渊城便赶紧回去了,不能再耽搁。”
于书燕便问那青衫男子什么时候出发,对方原本想在这儿住上五日,再寻寻客商的,这会儿听到对方很着急的样子,也不再犹豫了,便说明个儿就出发,还交代两人准备好吃食和衣物,此去渊城有好几日的路程,他们就夜宿荒郊了。
于书燕应下,便与周寅出了门,一出来便进了隔壁的客房。
再次打开那个小孔往这边细看,就见那青衣男子哼着小曲儿在八仙桌前喝着香茶,终于将东西卖出去了,显然心头都放轻松了,看来这货来历有些不明,这人也不是长久做这生意的,瞧着只想赶紧脱手。
于书燕便准备了吃食和衣物,叫上石泉帮着赶车,一同前去的,于书燕还找来了蜀盛镖局的三当家刘乙,他与秦楚交好,儿子还受秦楚指点,以后秦楚进入县学做教谕,想来他家儿子也会跟着一同去县学了。
她先前知道秦楚很介意她出远门,眼下她要出门了,便将刘乙带上,事后刘乙便会将她外出所发生的事告诉秦楚,想来秦楚也知道她的清白了吧。
第二日出发,于书燕兄弟两人后只跟着一个车夫和一个护卫,便没有了别人,那青衣男子放下心下,果然像是贵公子偷出来游玩的样子,一切随简。
他身边倒也有两名护卫跟着,周寅见两人的功夫,瞧着不差。
几人简单出门,于书燕却向俞氏说在于家院里住着,而于家她却告诉了石梅,到时晚上石梅便会告诉于家父母,来回不过八九日的样子,若是生意做成,她怕是能赚一笔了。
于书燕最喜欢赚这倒卖的现钱,比开铺子做生意还让人高兴,只是这样的生意可遇不可求的,也得靠运气。
他们一路往渊城去,而此时的秦家院里,俞氏却有些不高兴,老四一去福城,老四媳妇立即住回娘家去,当真不给他们秦家面子,虽说这个儿媳妇迟早是要和离的,可是俞氏心头也不是滋味儿,管又管冶不了,还得忍着。


第355章 老四媳妇又出远门
秦有富却是打算回村里去,这一日找来儿子儿媳妇,将此事说了出来,没想在场的儿子儿媳妇全部沉默了,瞧着都不愿意的样子,秦有富便看向了大儿子,“你做为大哥,你说说看。”
秦安看了看两个弟弟,看着他们一脸的不愿意,他也忍不住劝道:“爹,我瞧着四弟妹家中的银子也不少,咱们可以慢慢地还,咱们这不是都在赚钱,一定能还上的。”
俞氏听后却是冷哼一声,他们哪知道,马上就要乡试了,若不能将老四媳妇的银子在乡试前还完,她要如何将老四媳妇赶出秦家去,到时欠着她的银子,她便提不出和离一事来,而她四儿那会儿成了举人,这个儿媳妇便更加配不上的。
俞氏看着大儿子一脸的严肃,毛氏也出声帮着丈夫,俞氏却是语气不好,“我秦家的事岂时轮到你来插嘴了。”
毛氏一听,立即住了口,心头难受的不行,自从来了城里,婆母变得越来越好说话,她都要忘记婆母先前的严厉了,她再也不敢插嘴。
此时老三秦乐也开了口,“娘,都是我生哥儿惹的债,要不让我媳妇儿出去开间铺子,这几个月赚了银子便将这银钱还给四弟妹如何?毕竟那田产可是咱们秦家的根本,四弟还在读书,将来自是能中功名,可是咱们家也得留点儿后路,将来城里呆不下的时候,村里还有田地能养活。”
秦乐的话倒是让整个秦家的人都赞成的,便是秦有富也有同感,老三媳妇会做生意,左右老四媳妇已经做起了生意,要不就让老三媳妇也来做生意,再说老三媳妇是生哥儿的亲娘,拿些钱财出来也是没话说的。
然而俞氏却是一口拒绝,“我们秦家绝不行商,你们的四弟马上就要下考场,若是乡试中了举,明年便能会试,之后就中了功名,咱们秦家又能苦多久,也快到头了,到时你们四弟有了出息,你们还愁这几亩田地不成?”
俞氏的话又让秦家人生了希望,对啊,不过是一年的时光,他们或许就不同了呢,不过是几亩田地,秦家向来名声最好。
一时间全家人都不说话了,然而史秋英却是叫银叶将那张虎皮拿了出来,虎皮在桌前展开,史秋英说道:“这张皮子完好无损,想来卖个两百两银子不成问题,我便将这张虎皮卖了还上四弟妹的银子便是。”
秦家众人都看向桌上的虎皮,一脸的不敢置信,这虎皮可是张好的,她又是从何得到的?
俞氏和秦有富也忍不住起身上前摸着皮子,一脸疑惑看着史氏,秦有富问道:“这皮子你是从何得来?”
史氏便说自己在街头游玩的时候看到别人在卖,便买下了,秦有富问她费了多少银子,史氏如实说了,至于最后置办院子的事她没有说。
秦有富感觉到不可思议,用三十两银子便将虎皮给买了,也太便宜了些,只是能卖上两百两银子么?会不会卖不到。
俞氏忽然想到一人,说道:“上一次知县夫人宴席上,我遇上赵夫人,她家是行商的,底下儿子是秀才在县学里读书,那赵夫人说她夫君喜欢稀奇的东西,若是稀奇的,不管多少价钱他们都是要的,不如派张帖子过去给赵府,且问问此事,指不定这皮子便能脱手了。”
史秋英正好寻不着好的人收下这张皮子,她也不方便随意拿出来,这会儿见婆母有了门路,便是面上一喜,秦家人都跟着高兴起来,既然能卖虎皮他们便不必回乡卖田产了,自是高兴的,这么说来,他们几房儿媳妇也不必回村里去,还能留在城里。
于是当日俞氏便写下了请帖,给那赵夫人送去了,没多会得了回帖,俞氏便带上老三媳妇和虎皮便往赵府去,傍晚回来,那虎皮不但卖出去了,赵家还有意与秦家交好,说以后家中有宴必给秦府派帖子,还生怕秦老夫人不愿意去。
转眼卖了二百两银子,解了燃眉之急,俞氏便收了银子,去了斜对门的院子。
此时天黑了,于家人都从铺里头回来,俞氏进入于家院来还钱的,然而进去后却没有看到老四媳妇,她觉得奇怪,于是问起亲家,她家老四媳妇去了哪儿。
这话才问出口,于家父母便是一脸的焦急起来,小石头才告诉他们燕儿跟她二哥一同去了渊城,没想亲家还上门来寻人了,这要如何说才好?
俞氏见两人支支吾吾的,脸色越发不好看,便问道:“可别告诉我老四媳妇出门做生意去了?”
许三娘听到这话,脸色一暗,连忙开口解释,“过两日必能回来,这铺里的生意向来都是燕儿管着,所以……”
“所以老四媳妇是真的出了远门?”
俞氏的语气大了些,于家父母只好一脸的歉意。
俞氏却是好半晌没有说话,接着她从怀里拿出两百两的银票放在桌上,说道:“这是老四媳妇那日永安寺借出的银子给生哥儿捐菩萨的,这下我将她的债还清了。”
说完,俞氏便起了身,于家哪敢收下这银子,连忙拿上银子就要退回去,俞氏却是没收,“不要再多说了,这些银子本就她的,我不会收回去。”
接着俞氏便匆匆走了。
许三娘一脸担忧的说道:“亲家这是生气了,燕儿出了远门,咱们该如何是好啊?”
于江全却是沉下了脸,“等女儿回来,自是要教训她的,毕竟已为人妇,岂能老是出远门,上一次出远门瞒着了,这一次怎么瞒得住,咱们上一次便该仔细教训一下孩子。”
话是这么说,于家父母却是心有不舍的,女儿出来做生意也是不容易,如今又遭婆母嫌弃,两老人家第二日便买了礼物来到秦家院里道歉,然而俞氏不但没收,也没有叫两人进去坐。
于江全夫妻无法,只盼着女儿早些回来,向她婆母解释清楚。
而俞氏却是回来后就进入正屋,随后躺在床上,整个人气得不轻,头都痛了,秦有富看到妻子这模样,心疼的上前为她按压着太阳穴。


第356章 二房的私房钱
“老四媳妇太过份了,我绝不会原谅她,她乘着我四儿去了福城,便无法无天了,如今竟然出了远门做生意,不但见外男,出外抛头露面,如今更是过份,连名节都不要了。”
俞氏越说越气,这一晚俞氏气病了,秦有富赶紧去请了大夫,开了药吃了一副,俞氏才能睡着。
俞氏在家里养病,家里几个儿媳妇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儿,毛氏原本最是受俞氏亲近,可是最后俞氏也没有见她,身边有公公日夜守着,也容不下她在身边照顾,倒是生疏了。
夜里几房都各自回房,毛氏挨着丈夫,看着丈夫每日都在看书,年幼时学不进去,不愿意学,如今年纪大了反而好读书起来,这不又从那书阁里借出书来读了。
毛氏便问起丈夫书阁里的事,可有额外的银子赚,秦安向来老实,他哪有额外的银子赚,于是说道:“你当县学里是什么地儿,虽说有几位才子忘了还书的日子,便给我送上一些鸡蛋什么的,我自是不会要的,瞧着他们也是拿书出去抄来留下学习的,多费了两日,我自是也不会为难他们。”
毛氏一听,心中一口郁气,“你怎么这么傻呢,人家给你鸡蛋,你竟然不要,这世上还以有比你更傻的。”
然而秦安却道:“能延期的也多是偏远贫穷之地的记学秀才,他们都是庄户出身,来一趟县学受教导指点不容易,我看着他们的穿着如此贫寒,我哪还计较得来。”
“而有钱的生员,他们也自有身边的书童打点着,自是不会延误,当然这些人怕麻烦,偶尔也会带些好吃的送来,或者给我一些银子的,我自是不能收的,我秦家向来善名在外,这会儿却收人贿赂,绝不是我们能做的。”
秦安说得轻松,却是将毛氏气了个半死,瞧着是说不动自家丈夫了,于是她翻身睡里头去了,也不理会丈夫。
秦安却是朝她看去一眼,心中一叹,他岂会不知道媳妇的意思,二房能光明正大的余下一两银子来,想来他媳妇也有这想法的,可是这样的事他不能做,母亲向来教导他们,为人处事必问心无愧,还要存善心,所以这些钱这些东西他都不能收。
这些贫寒学子读书不易,他甚至想着将来练好了字,便将里头几本不能借出的孤本抄起来,给那些寒门学子学习。
而这边二房里,秦平好不容易在家里休息一夜,刚从汪城归来,手里不仅能落下明正言顺的那一两银子,他在外头跑动,居然还能弄到别的外银,这银子也不是别人给的,而那几位差兵私下里的。
有差兵偷了懒,便会给秦平一两银子封了他的口,于是他便独自拉着货去往汪城,完事了便回到福城与他们会合,他最是不怕辛苦,也手脚勤快,平素搬运什么的,他都会主动帮忙。
这几位差兵很是喜欢他,有什么好处也不会忘了他的,原来他们运送久了的,这几位差兵都会知道,那府学里的笔墨纸砚耗费最多,尤其是乡试之年,学政大人做出的试题比往年更多些,更是费笔墨和纸。
而府学里的库房里每次清理那些毛边纸或者最后不好用的纸张,差兵们便会帮着那管事收拾,然后带走这些杂物做为工钱,随后他们有门路转手卖了,之后几人分了银子。
如今却全部由着秦平一个人忙碌,得了那些杂物后,那些差兵找人买走,便均分了一份给秦平,没想到才一个月,他手里便多了三两银子的私银。
自上次的私银给媳妇收着后,这三两银子也就交给了吕氏,吕氏高兴坏了,这一次她将丈夫服侍的很愉快,夫妻两人似乎感情越发好了,当真是小别胜新婚。
第二日吕氏送走丈夫,很有些不舍,又拿出二百文钱放在丈夫的银袋里,叫他出门别饿着了肚子,记得买些包子带在路上,秦平应下,告别了父母便出了门。
吕氏借着买菜的时候,她上街将上次养手的药膏买了下来,对方说那药膏抹在手上和脸上会让皮肤变得光滑,她如今双手很是粗糙,如今又有了私银,她也便舍得偷偷买些了。
买菜回来的时候,正好遇上大嫂出门,大嫂穿着得体正要出门,如今大嫂不必出门买菜了,自然也不必出门,往日都是陪在婆母身边的,今个儿却是出了门,而且瞧着大嫂这模样,还有些古古怪怪的样子。
“二弟妹瞧什么,仔细回去做饭,我出门走走便回来。”
毛氏说完便出门去了,吕氏也不再看她。
毛氏来到街头,她不是往东市去,却是租了辆牛车往西市去,西市那边有几位毛家村的村民会挑担子来城里卖。
眼下春季来了,山里头的蘑菇或者笋子都是可以拿来卖的,有的还会有些粮食什么,收的好的粮食可以卖给别人做种子用。
很快牛车到了西市,那毛氏来到西市,寻了一圈,倒是在最未尾看到一个挑担子的农户,那人正是毛氏的表叔,毛氏便上前喊了一声。
那位毛家表叔看到这个体面的侄女,很是感慨,想当初村里人敬重着毛夫子,可是这几年却越来越过分了,尤其是长子毛俊生,这么大了在村里头瞎逛,却不见他中个秀才回来,甚至连个媳妇都没娶到。
家里不开私塾了,却也不种田,由着那地里荒在那儿,当真是让人看不下去,也不知毛家从哪儿得来的收入,一家三口的吃穿用度都是怎么解决的。
那毛家表叔才这么想着,眼前便出现一个银袋,毛雯玉说道:“还请表叔帮我将这银袋交给我父亲,想来春耕怕是得请人帮忙的,如今我大哥要下考场,去福城跟在盛大儒身边读书去了,家里也没有人撑门户。”
那毛家表叔一听到毛俊生去了盛大儒那儿读书,一脸的惊讶,“盛大儒收了他为弟子?”
不是收的弟子是秦家四郎么?怎么又破例又收了一个弟子去?却见毛雯玉一脸的笑容,她点了点头,“是呢,此事这几日才成的,表叔暂时可别说出去。”


第357章 遇上陈家贵女
毛家表叔脸色都变了,连忙露出讨好的表情,“侄女儿说的对,你大哥若是拜盛大儒为师,想来将来前程无量了。”
毛氏但笑不语,也不反驳,但看在毛家表叔眼中却是拜师成功的意思,高兴坏了,怎么说也同姓毛,也是希望着本族的人更好的。
于是毛家表叔收了这银袋,便多说了一句,“你爹娘的意思怕是不打算种田呢,那些田地还荒着,怕也没有这个意思,家里明明有牛车,最近村里人都过来借牛,倒也得了些银钱过日子。”
毛氏一听,心头不好受,眼下正是春耕时季,怎么可以不种田呢,便让毛家表叔帮忙传话,让家里父母一定要种田,她说下次给钱的话得下半年了。
事实上毛氏在秦家已经落不到银子了,家里人若还是盼着她那一点银子,那要如何过活去?
那毛家表叔一听便知道了,难怪毛家自从没有开私塾后,家里也不种田,原来有这个大女儿救济着的,嫁入富户秦家,可是这样救济着娘家,要是传出去多不好听,秦家也必定有想法,回去一定帮着劝劝毛家父母,儿子都已经拜师成了,自然是要做个表率的。
毛家表叔应了声好,收了银袋,看着毛氏上了牛车离开。
毛氏从西市回到城东,她没有叫牛车直接送去柳树街,却是在东市停下,她想在街头走走,再徒步回去。
毛氏在街头看了一圈,脚步不知觉的进入首饰铺子,看到那柜台里放着的好看首饰,心情就很难过,刚才她将自己与丈夫存下的私房银子三两全部给了父母,而她头上带着的却还只是一支普通的银簪。
想起三弟妹和四弟妹头上的首饰,她就心中难过的很,一份好差事没落到自家丈夫头上,如今秦家买菜的掌家权也落到了二弟妹身上去了,她现在是捞不到半点好处了,真是不甘心。
毛氏在首饰铺里一脸羡慕的看着,看到其中一支衔花如意簪,看着便是心动不已,想着她要是参加宴席带上这个必定漂亮。
而这时有一对主仆进来了,为首的少女一身华服,她朝首饰看去一眼,有些不太喜欢,这小地儿的东西能有多好看,她才不想买呢。
来的少女正是陈家贵女陈君文,身边跟着丫鬟,那丫鬟看到前头一女子盯着支簪子看,便朝这边指一指,陈君文向来喜欢夺人所好,看到那妇人穿得倒是好,就是身上的首饰寒碜,想来看了这么久都没有下手,必定是没有银钱在手了。
陈君文便叫那掌柜的将簪子拿出来,她细看了一眼,倒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就是簪子的花样不错,倒也能新鲜几日。
“唉,我看中的,这支我想买。”
毛氏下意识的开口。
陈君文一听却更是不给了,她拿起簪子往头上带了带,也不取下了,便叫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