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门娇妻作死日常-第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江全安排着,于书燕倒也不反驳。
一顿饭吃完,于书燕要走了,她从怀里摸出一把梅花送给周寅,秦楚瞪大了眼睛,什么时候她还藏着几枝梅花?
周寅看着手中的梅花发愣,于书燕便简单的说了今个儿的事,原来是她亲手所采,周寅心中一暖,伸手摸了摸于书燕的额发,他跟秦楚一样,都比她长得高,这个动作做得这么顺手,可是她不喜欢,把她头发摸乱了。
“我且寻个花瓶养起来,寒梅傲骨,我也挺喜欢。”
周寅的声音中能感觉到他的愉悦,于书燕觉得他应该是走出了这个坎,以后希望他也能快快乐乐的。
秦楚拉着媳妇的小手回去,一路无言,于书燕却正想着七皇子的事,没有注意到他。
到了秦家院,秦楚直接将媳妇拉回后院回了东厢房。
一入门,满室的温暖,于书燕忍不住感叹:“还是二嫂好,每天都会算着我们入房的时间,便会早早的将咱们家外室给烧暖和了,二嫂还会在灶台上留下热水给咱们洗漱,也是极为细心的。”
然而秦楚不说话,坐在那儿等着媳妇儿端热水去,于书燕瞥了他一眼,端着木盆出去。
夜里夫妻两人躺在被窝里,秦楚看着于书燕,“马上要十五了,过了元宵节,我便要回福城去,到时你一个人在家里我不放心,要不你跟我一同去往福城?”
于书燕没好气的看着他,“你若是读书也带上妻子,你瞧着师父会怎么看你,还有福城里的那些才子们,今年是乡试之年,你别太任性,个个都很看好你,你好好去读书吧,我在家里挺好的。”
于书燕看想要睡觉了,秦楚却是一把将她抱起来,他很是犹豫不定,“我不太想去福城。”
于书燕听到这话,心里有些不平静,虽说前一世秦楚是中了状元的,可是他也不能吊儿郎当,万一没有中怎么办,于书燕连忙相劝,秦楚觉得自己说的这话也不太可能,毕竟已经答应了师父,福城里的府学都是知道了的。
这一夜秦楚将于书燕紧紧地裹在怀中,像是怕她跑了似的,她都要无语了,早上起来,夫妻两人在花园里练功的时候,秦楚便再次叮嘱她,“想来上一次我与岳父说的话你也是听到了的,今年你可别出远门。”
于书燕可不干,她是做生意的,万一出远门呢,有时候她也是身不由己,可是看到秦楚那认真的表情,那模样要是她敢说不,可是逃不过他手掌心了,于书燕想着他乡试能安心,便答应了,心想着以后要出门他也不在,她想出去便出去。
秦楚听到媳妇儿同意了,心情大好,倒也不纠结了,夫妻两人练完功才回去换衣裳,外头银叶抱着三哥儿在院里逗弄,旁边还有一个毛俊生,今个儿毛俊生起得早。
秦楚看到毛俊生,便上前带着他出了院门,也不知秦楚带着他去哪儿,于书燕也没理会,便回房休息去了。
三房夫妻此时却没有急着起床,只有大嫂毛氏,以前起早惯了,这会儿也睡不着,来到廊下,看到银叶,心里头便不好受。
此时厨房里忙碌的正是二房吕氏,很快香味便传了出来,毛氏朝厨房里看去一眼,这个二弟妹倒是勤快,做起事情来也麻利,整个院里唯独她一个人辛苦,她怎么也不感到不平衡,还这么一日不落的忙着。
连着院里的衣裳也是洗得干净,毛氏看到吕氏便觉得她傻得可怜,可是偏生二房得了个好差事,今个儿吃了早饭,二弟便要跟着差兵往福城去了,首府府学的笔墨纸砚,以及各县城的都得由二弟和那几个差兵一起运送,还能得到这么多的银子,想到这儿毛氏就有些牙痛。
二房夫妻都是不太爱说话的,平素也沉默又勤快,如今却是傻人傻福,整个秦家最赚钱的便是二房了。
毛氏来到厨房,站在门口也不进去,厨房里烧了柴禾,很是暖和,吕二丫看到毛氏,便以为她是来打热水的,就端出木盆给毛氏备下了。
“大嫂,这是你的热水,要是不够,我再给你打一盆。”
“够是够了,我只是有一事想跟二弟妹说说。”
毛氏接过木盆,也不急着走。
吕氏一听这话有些奇怪的看着她,“大嫂,不知有什么事儿?”
毛氏便顺势坐在了竹椅中,说道:“二弟妹还不知道吧,过了正月,婆母和公公便要回村里卖田地,到时剩下的田地怕是要收回来自个儿种了,如今三房都寻了差事,那能回村里的自然只有公公和几个儿媳妇了。”
“二弟妹如此能干,到时多半是要下田的,我呢大概是在家里扫地做饭洗衣,三弟妹怕是要放牛放马砍柴的。”
毛氏一口气说出来,吕二丫呆了呆,她不敢置信的看着她,她先前偷偷听到过这事儿,只是她没有想到婆母是这个意思,还要回村里去?她在这城里过得不知道多好,做下院里全部的家务活,她也不觉得累,如今自己管着家里的伙食,她拿钱上街买菜,早已经习惯了这悠闲的生活,她才不要回村里头去。
毛氏看到吕氏脸色大变,心头就痛快,接着说道:“这家里的田地咱们几房都是有份的,公婆就这么卖去了一半,咱们岂不是也少了一半,二弟妹可是有什么要说的?”
吕二丫忍不住开口,“大嫂,为何要卖地?你可知道?”
第349章 阻止秦家卖田产
毛氏本不想说原因,但是想着要说服她,不说点出来,她怕是不信,便将永安寺的事给简略的说了一下,主要的问题自然还是四弟妹的问题的,要不是四弟妹逼着要那银子,又岂会害得秦家卖田卖地呢。
吕氏一听,这一下心里头不好受了,四弟妹有能耐,能赚到银子,当初既然慷慨的拿出来了,为何还要急急收走,这不是逼着秦家卖地么?逼着秦家卖地她也不说什么,反正那些地是秦家的,虽说他们二房也有份,可是重要的一点是吕氏她不想再回村里头,长期与丈夫分开不说,她还得忙里忙外的,多难受。
吕氏脸色不好看,毛氏却是起身端着木盆出了厨房,就看到廊下原本逗弄生哥儿的银叶这会儿抱着生哥儿往后院去了,想来她也是听到了吧。
毛氏脸上带着笑容,这样也好,三个儿媳妇都知道了,自是要阻止婆母卖田产的,四弟妹能赚钱,就拿些银子出来怎么了,也只有婆母要面子,讲善名。
那银叶抱着生哥儿一入屋,内室里已经有了动静,她也不好马上进去,便在堂房里等了一会儿,直到史氏挑帘出来,银叶便急忙看向她,史氏一脸的疑惑。
正好这会儿秦乐从内室出来,一身长衫看着还像个读书郎似的,他今个儿要去县学里的库房里帮忙,县学里头都是生员,个个都是才子,他虽然没读多少书,却也不想太过突兀。
秦乐出了屋子,史氏便来到银叶面前疑惑的问道:“出了什么事儿?”
银叶便将先前听到的事告诉了史秋英,史秋英听后怔住,“大嫂当真是这么说的?婆母打算卖了田地还四弟妹银子?”
银叶点头,她小声说道:“而且卖完了地,你们几个就要跟着一同回村里头去,不能住在城里了。”
史秋英一听,心里烦躁的不行,凭什么让她回村,秦家的田产就像大嫂说的,的确还有他们三房的份呢,只是这一切都是为了生哥儿,她心里也是感激婆母的,这些田地一直以来都是秦家的命根子,岂能说卖就卖的,瞧着她得攒齐这二百两银子还给四弟妹去。
先前还觉得四弟妹帮了她一个大忙,又这么的喜欢生哥儿,她对四弟妹也亲近些了,如今才知道,四弟妹是个商人,可没有半分情面,瞧着她也不必给四弟妹留什么情面,不过就二百两银子,她上一次银炭一趟便赚回来了,还非得要他们还,那她也想法子还上便是。
“银叶,这话儿先不要告诉我夫君,今个儿待他们都出了门,我们便去一趟市场。”
银叶想起昨个儿的生意,心想着主子这是又要去做生意不成?家里人多口杂,今个儿若是有什么货物拉回来,四房的人都在,公婆也在的,不可能当什么也没有发生。
主仆两人在屋里商量了好一阵子,接着才从屋里出来去前堂吃饭。
吃早饭的时候,于书燕没有看到毛俊生,她有些疑惑,先前毛俊生在家里各种不适,她很是讨厌,想来秦家人也是讨厌的,今个儿秦楚将毛俊生带出去却没有将人带回来,人去了哪儿?
不仅于书燕这样疑惑,便是大嫂毛氏也是一脸的奇怪,秦楚便说道:“十五过后我便要去福城了,我思前想后,便让毛家大哥跟着一同去福城,反正院试也是要去福城的,也免得来回折腾,所以今个儿早上便叫蜀盛镖局的人先将之送了去。”
秦楚的语气很平淡,毛氏听了后是担忧,大清早就走了,她刚才看着四弟将人带出院子没觉得什么,没想这么一走便是好几月,也太着急了些,但是想到能跟着四弟一同去福城本来就是她一心想盼着的事,便也不好再多说。
反而俞氏有些担忧的说道:“不会打扰到盛家二老吧?”
她是担心毛家大哥坏了她儿子的名声,毕竟是儿子送去的人。
秦楚摇头,“没事儿的,我已经托了同窗备下屋子,暂住在同窗的院中,待我回了福城再指点一二,就要下考场了,考试完了我再派人送他回来,成不成就看他自己的造化了。”
毛氏听的便更加放心了,俞氏却反而松了口气,先前看着那毛家大哥在家中转悠来转悠去的,很是不舒服。
吃饭时,大家都沉默下来了,于书燕却感觉几位嫂子气氛不对劲,瞧着不太针对她的三嫂,今个儿看她的眼神也有些奇怪了,二嫂对她也有些疏离,大嫂却是跟以前没有什么两样,可能是想着毛家大哥的事儿去了。
吃过早饭,秦家的男人们都要出门,秦楚却是去拜见教谕,而其他几位却是先去赚钱,秦平今日开始跟着差兵去往福城做事,秦安和秦乐两人却是往县学里去,县学过了十五才开学,可是初八过后县学的门会打开。
县学里书阁中的书还是可以借着看的,库房也得清点,该置办的要置办,待秦平从福城运回了笔墨,还得入库记数。
于是四个儿子都出了门,家里留着几个儿媳妇,俞氏没有出门,却是在屋里给四儿子做衣裳去了,这一次去往福城,可不能随时回来,她想做几套春衣一同带去,四儿在外头行事,自是得穿好些,可不能被人看不起。
这会儿三房媳妇史氏带着银叶和孩子出门蹓跶去,家里也无人拦的,各人都有事,吕氏上街买了菜,还得回来洗衣扫地,每天虽说不是很忙,却也是有事做的。
毛氏却是在看书,过后会狗腿的陪在俞氏身边,帮着丈夫做衣裳,去县学自是得穿体面一些。
于书燕却是坐上石泉赶来的马车,往客栈去了,先是看看客栈的情况,再去布庄里帮着看铺子。
那史秋英带着银叶出了柳树街,便来到了东市,这儿仍旧很热闹,有不少小商贩卖着东西,做的也都是小本的生意。
第350章 史氏的小生意
史秋英也不知能有什么生意可做的,她只是出来看看,若还能遇上上一次那样的好事那自然更好了。
主仆两人走在街头,走了一圈,也没有发现商机,不免有些郁郁,于是主仆两人逛累了,便在一家面馆前坐下,吃面的时候,隔壁那桌人正商量着事儿,原本不爱背地里听人议论的史秋英,却还是强行被听了一耳。
“……那杨家小子最近猎到一张虎皮,还没有卖出去,前不久村里收皮货的人看中了,非要买走,被杨家小子给轰走了,杨家小子说虎皮价格没有百把两银子便不卖,这虎皮可是一张完整的,那可是好货,杨家怕是要发了。”
“我怎么听着却不是这么一回事,听说那张虎皮并不完整,毕竟遇上老虎了,能保命便不错,还能留下一张完整的虎皮,一般猎户做不到,就没有听人说起过,我看你这传言不可信。”
“谁说的,这杨家大郎先前在镖局里做过,会点手脚功夫,弄死一头老虎不成问题的。”
两人为了此事反而争了起来,史秋英强行听了一耳,但她也没有动容,一长虎皮固然值钱,可是怀璧其罪不懂么,还传得沸沸扬扬的,生怕别人不知道呢。
中秋英主仆两人吃完面,便起身往外走了,到了街头又看了一圈,没有什么商机,正要回去时,忽然有父子两人朝两人追来,那年轻的男子还一路喊着:“夫人,请留步。”
史秋英回头一看,这不正是昨日卖给她香蘑的父子两人么?
那青年男子来到她的身边,隔着好几步远便止了步,接着抱了抱拳,说道:“夫人,能否借一步说话。”
史秋英与他一同来到一旁安静之地,这儿行人甚少,那青年将背上的包袱拿下来,打开一角露出里头一张虎皮,史秋英脸色微变,“你姓杨?”
那对父子却是一脸惊讶,“夫人怎知的,昨个儿卖香蘑给夫人,并没有透出名姓。”
瞧着两人的模样便是姓杨了,倒是巧了。
那青年人也不拐弯抹角,直接问道:“不知夫人还收不收皮货,我这皮子便宜卖给夫人,瞧着夫人也是个心好的。”
史秋英也不急着看皮子,却是问道:“你们打算卖多少两银子?”
父子两人对看了一眼,那年青人便开了口,“五十两银子如何?”
“高了。”
史秋英想也没想的说了。
旁边的银叶也是呆了呆,也没有出声。
那杨家父子却有些为难,年青男子小声说道:“夫人还没有看货呢,这皮子是完好的,一转手便能卖了。”
史秋英却是笑道:“我知道呢,可是想要这皮子的人太多,我买下你的皮货,你们安生了,我可不安生。”
话是这么说,不然两人是没打算卖了这一张虎皮的,可惜他们守不住,留在家中反而落下祸根,他们只好匆匆来城里寻昨日买香蘑的那位夫人,没想到还当真便遇上了。
两人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那模样是一定要卖给史氏了。
“这样吧,三十两银子,不能再多了,便是这三十两银子,也够你们搬出那座大山,在外头好好的活着。”
父子两人有些犹豫不定,好不容易得到了皮子,就三十两银子卖了,当真是舍不得。
父子两人犹豫着,史秋英心思一动,她忽然开口说道:“你们在那座山里头也不安生,要不我给你们想个法子,何不搬来这城里,帮着我做生意如何?”
史氏正好带着孩子,又是秦家的媳妇,很难出门行商,瞧着这对父子也纯朴,或许她可以让这两人帮她打理铺子呢。
两人一听,有些心动了,可是在城里他们一家要如何过活呢?
那青年男子便问道:“不知夫人打算要做什么生意呢?”
史秋英却是摇头,“我还没有想好做什么,但是我可以为你们置办一个小院,你们若是愿意的话,便能来城里了。”
置办一个小院那当然是好的,只是他们猎户出身,来到城里能做什么好呢,便想着这皮子惹下的祸事,他们也不再犹豫,便三十两银子成交,由史氏在城里置下院子给他们住,以后帮着她做生意。
史氏让银叶拿上对方手中的皮子,给了银子后,这对父子便匆匆走了,约定好三日后一家人来城里,也在这东市碰面。
而史氏却没有急着要回去,她还在想着这对父子来了后,她要如何安置,她刚才在面馆里听到那一番话还没有觉得什么,何况她也不是一个爱做善事的人,便是这杨家父子就是那卖香蘑的,她便想到了将这两人收到自己的门下。
将来外头有她的人也好帮着行事。
史氏带着银叶在街头行走,东市很热闹,可是两人却什么也没有买,一路朝前走,前头两个商贩见她们两人停在摊位前,那人朝旁边认识的小商贩交代了一声,“且帮我卖卖,我家卖的这价格老哥你也是知道的,我这就行个方便去。”
“这城里你要上哪儿行方便,这周围的铺面最讨厌咱们这样的人了。”
那人也很无奈,人有三急,岂能忍的,就算别人不待见,他们也得去叨扰了不是。
史氏听到两人的话,她忽然停下脚步,看向那商贩急匆匆的往前头的面馆跑,才进人家铺面说明来意,对方便将之赶了出来,接连进了两家铺面,也是同样的遭遇,最后来到一家民房前,才得以解决,却是说尽了好话。
史氏看到这儿,她也不逛街了,却是叫银叶一同回去。
主仆两人今个儿收了一张皮子便回来了,史氏也没有急着要卖的意思,她一回到院中,便叫银叶好生看着孩子,她却去找公公秦有富。
公婆两人正坐在屋里商量着田地里的事儿,见三媳妇进来,便止了话题。
史氏来到交椅中坐下,俞氏便问她生哥儿的情况,史氏一一答了,自上一次永安寺一行,孩子闹夜的事不再发生,如今是吃得好睡得好,好带了不少。
第351章 寻到帮手
俞氏一听点了点头,便说道:“你大嫂有些话说得也不无道理,咱们家是庄户出身,的确不适合在家里再养着一个下人,待天气暖和了,你便叫银叶先回你娘家去。”
“那会儿生哥儿也大些了,你若带不过来,不还有你大嫂和二嫂,不管谁给你支把手,你也不会这么辛苦的。”
史氏没想到婆母一开口便是银叶的事,她自从有了银叶,她都不知道轻松了多少,银叶晚上带着生哥儿睡,她与夫君一起也不必起夜,感情都好了不少,何况银叶不过一两银子的工钱,她随便想法子便能挣到,便是她今日收的这虎皮,她便能赚下不少了,为何不让银叶留下来。
史氏忍不住开口请求,“娘,银叶从小便跟在我的身边,我已经习惯与她在一起,平素夜里帮我带着孩子,我与夫君都能睡一个好觉,娘,你便将银叶留下来吧,银叶的工钱我自个儿付,待以后生哥儿长大了些,我便叫银叶帮着二嫂去做事,也不想让二嫂这么辛苦的。”
史氏一脸期盼的看着公婆。
俞氏却是冷了脸,银叶对生哥儿尽心尽力,她不是没有看到的,可是家里有了这个下人,家中忙碌的嫂子又是做何感想呢,这事儿自是不能答应,冬季过去,随后天气会越来越暖和,到了明年的冬季,生哥儿都大了,她不会这般吵闹了,便不成问题的。
俞氏不开口便是不同意了,旁边的公公又向来听婆母的,史氏心头难受极了,她想到自己今日所遇上的事,于是忍了忍,不再纠结在这个话题,明显的婆母的脸色好看一些,眼下银叶是不会马上走的,之后她得想想法子,让丈夫过来说动,也好过她独自面对。
史氏倒没忘记这一趟过来的目的,于是看向公公问道:“爹,我有一事想问一问,咱们家里的田地,有些田地好,有些田地贫瘠,这是为什么?”
秦有富一辈子经营着自己的田地,自是最清楚了,见儿媳妇问起,便说道:“好田便是肥料下的足,而且水源也丰富,种什么得什么,这才是咱们家的主要收成,可是那贫瘠的田地却有很多的问题,先是田地不肥,下了肥也留不住,还不靠近水渠边,容易干旱。”
“所以平素村里那些开垠的荒地,得种几年养养肥,才能有收成呢,村里人不爱种荒地便是这么一个原因。”
秦有富说起田地的事便不再沉默了,说得是有理有据,转眼说了不少这方面的知识。
史秋英一直以来她都在城里长大的,从小也没有种过田,若不是嫁到了秦家,她还不知道种田是这么辛苦的一件事。
于是史秋英接着问道:“爹,如果将那开荒的新田多下些肥,当年收成又当如何?”
秦有富一听,却是笑了起来,“你道那肥好下的,每家每户的肥都不多,不然村里那些孩子为何要去山里头捡牛粪,主要还是捡肥养地,庄户人家最是看重这些了。”
说起来这个儿媳妇最讨厌的便是那牛粪了,怎么问起这事儿来,莫不是在村里呆久了,也习惯了。
然而史秋英却接着说道:“爹,要是有人卖这些肥呢?爹愿意买么?”
秦有富一听,脸色微变,接着点头,“若是便宜些,那自然是买的,如今正是春耕之际,这东西最是缺了。”
史秋英一听,心中暗喜,她想到了一个赚钱的法子,还能将那杨家父子养在身边,不成,她得管住杨家父子才成,最好是能写下文书,为她做长工十年,她便保他们安生,正好乘着这皮子惹下的事端,想来她只要去查上一查,便知道是哪一家想要夺杨家的皮子了。
俞氏夫妻看到老三媳妇那脸上的笑容,颇有些奇怪,一向不想下田的老三媳妇,为何忽然问起田地里的事来。
“爹,娘,我知道了,这会儿生哥儿怕是也得歇晌,我就先回去照顾生哥儿了。”
史秋英一走,秦有富忍不住说道:“老三媳妇这是愿意回村里种地?”
俞氏却是摇头,“你没看到,刚才说到那丫鬟的事,她还不高兴呢,老三媳妇想要留下丫鬟,也是情有可原,毕竟从小便过的是那好日子,她过不惯村里头的日子,自然不会愿意回村里住着去。”
“只是自从有了这个小丫鬟入了咱们家,老大媳妇便颇有怨言,老二媳妇老实,也勤快,老二媳妇将家务事都做了,她们的怨言便少了。”
俞氏摇头了摇头,这几个儿媳妇也真是让人不省心,生哥儿跟那丫鬟也处得好,能有人帮着带孩子自是好的,只是为了一家人的和睦,她只好将那丫鬟送走了。
而史秋英从正房里出来,便回了自个屋里,这会儿银叶正抱着生哥儿刚睡下,史氏小声的说道:“银叶,三日后咱们便去东市将那杨家人接过来,咱们得置办个小院,三日时光,要是能在东城区置个院子更好,如此找他们时也方便。”
只是说起这院子来,想要费不少银子了,当初购下这柳树街的院子便费了不少银子,瞧着这院子得去好好寻寻。
于是主仆两人歇了晌便出了门,这一次在东市的小巷子内问了问,倒是寻了一处农家小院,院子不大,胜在便宜,买下来不过三十两银子,史秋英也没有多考虑便买下了。
这一处偏了些,不过杨家是猎户,也不怕偏,住在城里还是很安生的,倒也不必愁着。
眼下便只等杨家的人过来了。
转眼三日过去,史秋英与银叶在东市街头等到了杨家人,杨家父子两人将大弓都带来了,身后跟着的便是各自的媳妇与孙子。
一家不过六口人,那杨父叫杨然,儿子叫杨焱,生下一双儿女,在史氏的安排下住到了东市的小院内,杨家人很是感激,他们这一次天不亮便从那大山里出来的,事实上那先前强买皮子的商户已经带人来了,他们家是住不得了。
第352章 送走秦楚
一入院内,史秋英却从怀中摸出一张文书放在桌上,却是要求杨家父子了为她做长工十年的文书。
杨家父子脸色有些不好看,他们向来自由惯了,原本是山里头的猎户,若不是惹下了祸端,也不会听了她的话,跑来城里避着。
史秋英却笑道:“你们大可考虑一下,毕竟我有一桩生意要做,正要用到人,我也不想用不忠心于我的人,至于你们遇到的麻烦,你们若是不同意我自是不管了。”
“要你们虎皮子的不是别人,正是镇上的恶霸黄家人,他们干尽了坏事,可不止是夺人皮子的事,而是你们两人的本事,有本事弄到虎皮,何不将你二人圈养起来,以后弄到的皮子便都是他的,指不定还赶你们入山专门弄老虎皮子。”
史秋英这几日倒是查清楚了,其实也只是叫银叶回去问了问,毕竟同在一个镇上,她父亲更加的清楚,镇上发生点什么,都很难逃过她父亲的耳目。
那杨家父子听到这儿便没有半点脾气了,不过是一张皮子,他们却被逼的离开家来到城里避难,便是想到了这一点的,对方若只是要这一张皮子,他们大可以给了对方便是。
可是对方知道了父子两人的本事,自是不会再让两人好过的,他们得罪不起,原本想拿着皮子来城里卖个好价钱,便带着一家人往更深的深山里避着去,可是那样的话,他们一家人也危险,深山老林里本来便有野兽出没,他们父子两人日夜守着也难免出现意外。
这会儿史秋英点明出来,杨家几人都沉默不语,最后父子两人只好同意了,以后有了史家相护,不过是做十年的长工,不是卖了身,他们忍一忍就过去了,还能在城里扎下根来。
史秋英见两人按下手印,心下一安,便说道:“我有一个生意门路,你们且听好了……”
史氏小声的说了一遍,在场的杨家人听到后都呆住了,一脸不敢置信的看着她,这样也能做生意?
史氏却是交代杨然去外头在四城区的市场都寻上好去处,她自有安排。
交代好后,史秋英带着银叶走了,杨家人却在小院里安置了下来,十年长工的条件换来一处城里的院子,以及解决了眼下的危机,也算是值了吧。
接下来,庾县城里四城区的市场忽然置办了一处茅房,茅房不大,但是里头很是干净,还有专门的人打理,外头的行人也好,当地的街坊也好,都可以来这处上茅房。
茅房里不但收拾干净,里头还会放上香叶子,异味都少了,方便了不少路人,而且这茅屋修得好看,远远看着不像是茅屋,反而像别人住的房子似的。
这茅屋晚上是关着的,白里开放,会有人照看。
一时间在四城区都传来佳话,许是哪位老爷心善,给大家伙的行方便,他们这些做商贩的,还有出门买东西的行人,都解决了这三急之事,当真是好人。
不知不觉这善名还传扬了出去,不仅来往的商人与行人在这儿方便,便是本地的街坊也愿意去,里头能得到香叶,又收拾的干净,比家里的茅房好的多了。
而杨家几口人却是管着这四间茅房的,说起来还不相信,谁做生意是做这样的生意的,简直不好开口,不过博得了一个美名是真的。
史秋英也不出门了,她全由杨家人出面。
不过半个月过去,那杨然便上门找东家了,茅房的粪水满了,他们该怎么办?
史氏却是先前问过公公的,秦有富说了他平素下地施肥的法子,为了不使家中太过脏乱,他向来会带着几个儿子拉来一些硬土将这些脏物填上,变成肥土,随后便将这肥土运去地里。
于是史氏便这么安排着杨家,杨家父子便去忙碌着了。
银叶有些担忧这生意不好做,想想就不舒服,何况她家姑娘还是从小娇生惯养的,便不曾下过地,如今却做起这生意来,外头人要是问起来,他们都不好说。
史氏却不当一回事,她在家中逗弄着生哥儿,像是什么事情都不曾发生过。
无宵过后,秦楚去了福城,原本早去几日的,秦楚在家里拖了几日,他陪在自家媳妇身边,劝着媳妇儿跟着他一同前去,显然没有成功,他有些不舍,俞氏却是要看不下去了。
为了一个女子,连学业都不顾了,还是俞氏赶着自家儿子出门,才选了日子出门,不然得出了正月才启程。
于书燕却是有些好笑,这一世的秦楚如此粘糊,与上一世完全不同,再这样下去,她都要恨不起来了,与其这样,还不如他赶紧离开的好,免得她把持不住。
秦楚走的这一日,于家院里的人也上前相送,俞氏却是叮嘱着儿子在府学里好好读,仔细听盛大儒的话,不要再想旁的,家里自是不必他担心的,也不必有事没事的往家里赶,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