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门娇妻作死日常-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四儿,你不要以为自己欠着于家什么,你也犯不着给于家当儿子,咱们秦家行得正坐得直,不欠着他们于家。”
俞氏语气中含怒,秦楚不说话了。
俞氏看着儿子那模样,心头越发难受,“怎么,你认为母亲的话说错了?你还要给于家做儿子去么?你这是要离开我秦家么?”
秦楚抬头看着母亲,坚定的说道:“娘,当初我求得来的那个名额不是给了大嫂家么?于家痛失儿子,岳父母难过,我身为女婿,岂能袖手旁观,母亲教我知礼节,要孝顺,人要有善心,咱们秦家也是善名在外,所以我是母亲教出来的,我做不到袖手旁观,也见不得我媳妇伤心难过。”
“这些日子以来,生意上的事我根本没有插手,事实上在生意上来说,我不如燕儿,她会做生意,她不但事事亲为,连着岳父母也不是在这儿吃闲饭,他们帮着燕儿做生意,连着这院子也是燕儿置办,我没有出半文。”
秦楚的坚定放在俞氏眼中便是狡辩,便是帮着于家,便是向着儿媳妇,俞氏看着这个心心念的儿子向着了别人,心里难过的不行,她拿出手拍着胸口顺气。
“就算这一切都是你媳妇做的,那又如何,她已经嫁入我秦家,那么这一切便都是我秦家的,你这意思你给于家当了半个儿子,这一份家产你还不得人管束了,我教你孝顺,教你心善,可没教你懦弱、惧内,我教你的是怎么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而不是拘于后宅中的家长里短。”
“你这是要气死我的,你管束不了媳妇不做生意,如今做下了生意,你竟然管束不了她的钱财,眼下你不但什么都管束不了,还要跟我说是我教的你,教你去孝顺别人的父母,自己的父母却不孝顺了,我这是造的什么孽。”
俞氏拍着自己的胸口,秦楚看着她气得轻,很是心疼,连忙膝行向前,握住母亲的手,“娘,你别气了,是我的错,你别生气。”
俞氏一听,立即看向儿子,“你知道错了?”
秦楚叹了口气,“我错了,就如母亲说的,燕儿既已嫁入秦家,那么她做生意的事本该早早告诉母亲的,我不该瞒着母亲。”
俞氏听到儿子这话,缓过劲了,拉着儿子的手,说道:“既然你知道错了,眼下便是将铺子交回秦家打理,还有你岳父母在城里也住了快一年,瞧着也从伤痛中过去,也该回村里住着了,以后娘住在城里照顾着你的生活。”
俞氏看着儿子一口气说完,心想着一但于家父母在,儿子就不是她一个人的儿子,她辛苦拉扯大的儿子,别人别想争了去。
俞氏的话令秦楚愣住,“娘,你容许我们做生意了?”
俞氏听到这话,面色淡淡地说道:“你们已经做了生意,名声早已经没了,这会儿不做生意,还能还回名声来么?生意既已做起,那就做下去,到时将你爹,你大哥几人都叫到县城里来,于氏是你的媳妇,她安心陪着你就是,她会做生意,咱们秦家人也不差。”
秦楚听到母亲同意他们做生意了,他很开心,便顺势说道:“娘,爹和大哥他们要来县城也行,只是家里的田地就得租出去了,至于城里的生意,还是让燕儿来吧,她很会做生意,如今生意正有些眉目,她要是脱手,一般人未必接得了。”
“至于岳父母在这儿,也是在铺里头帮了快一年,对生意也熟悉,想来也能帮着燕儿,这些事便不必变动了。”
秦楚欣喜的拉着母亲的手,俞氏却是挣开儿子的手,怒道:“楚儿,你没有听明白么?我让你岳父母回村里头,是不想你被外人看到你是于家的上门女婿,还有儿媳妇本该安居于室,身为女子,又是你的妻子,你岂能让她在外抛头露面。”
“至于铺里的生意,我打算安排你几个哥哥来帮忙,也不必于家父母帮忙,你大嫂也是会识字算术的,而我也不差,如今铺里头的生意正好管束得来。”


第247章 抢走生意?
秦楚一听,这一下彻底反应过来,母亲容许他们做生意的前提是将燕儿一家赶回村里去,这话听得秦楚很不是滋味,母亲一直以来深明大义,从来都不喜欢占别人半点便宜,如今与秦楚感觉完全不同,母亲为何会这样?
“娘,那是燕儿一手做起来的生意,娘要将她的生意抢走?”
秦楚面色沉了沉。
俞氏看到儿子这脸色,越发生气,“什么叫抢,她嫁入我秦家,本就是我秦家的儿媳妇,这生意也自然是我秦家的,为何要抢,再说你说是她赚的,你向着她你自是这么说了,你是我儿,你的能耐我还不知道,你当初若没有给她本钱,她能做下生意?”
秦楚却是摇头,“娘,我每日读书,不曾落下课业,我从哪儿得来的银子,何况娘也看到了,这些铺子,这些院子,都不是小数目,我以前但凡留下来的银子给了燕儿,燕儿全部收在一个地方,动都不动用。”
“说起来,我还吃着于家的饭呢,燕儿想做生意,便由着她来,只要她高兴,又有何不可,什么商户还是庄户,人活着开心就好,一辈子也不长,指不定哪天就没了,当下她开心,那么就去做。”
俞氏听后却是气得伏在桌上,拍打着桌子,说道:“你是我儿,你是来专门气我的,她是你媳妇,你却连自己的媳妇都管束不住,你说给的银子她存着了,她早期指不定借用了,他们一个猎户家的,能有什么能耐赚钱。”
“外头多少庄户,又有几个会做生意的,她一个小姑子,才不过十六岁,以前是大门不迈二门不出,就在村里头转悠,她哪来的能耐呢?”
俞氏是不信的,秦楚再怎么解释都是不信,母子两人僵持着。
外头廓下,于书燕已经在那长凳上坐了许久,可是堂房的门却是没有开,她跟秦楚匆匆从福城赶回来,就师娘给她带上的糕点吃食,还没有正经的吃过一顿饭,这会儿早已经饿了,婆母既然爱着儿子,总归也放儿子先出来吃了饭再说不是。
于书燕朝那堂房门看去一眼,过了好一会儿,便起了身。
毛氏见她起身,也跟着从厨房出来,那模样是怕她入屋里吵架不成?
于书燕来到房门前敲了敲,朝里头说道:“娘,秦楚与我才从福城回来,都不曾吃饭,可否先让我们吃完饭再说?”
屋里半晌传来俞氏的声音,“吃什么吃,你于家的饭有什么好吃的。”
“娘。”
秦楚的声音从里头传来。
于书燕立即转身往厨房去,饿死你儿子,我可不会饿死自己,我先吃饭去了。
于书燕进入厨房,许三娘心疼的看着女儿,想着女婿还没有吃,亲家母又还在闹着,便叫女儿随便吃一点儿填了肚子,也别上别处去吃,就在厨房匆匆吃些。
于书燕可不是这样的性子,她前一世为了秦楚什么都能忍,这一世她不会再为了负心汉,所以她没有必要隐忍,于是端着碗就来到廊下吃了起来,还叫爹娘一同吃,于家父母哪会吃得下。
于书燕是真的饿了,转眼吃下一碗饭,又要去盛,许三娘看着心疼,便抢先一步给女儿将饭端来了,于书燕看着爹娘,心情大好,想着秦楚怕是说服不了俞氏了,是时候轮到她去说说,等她离开秦家,从此海阔凭鱼跃,她想做生意便做生意。
正在于书燕吃得正香的时候,正堂房的门开了,秦楚扶着俞氏从屋里出来,俞氏看到廊下坐着吃饭的于书燕,她的脸色便变了,全家人都还没有吃呢?凭什么她一个做儿媳妇的先吃?太不像话了。
俞氏冷哼了一声,朝于书燕看了看,接着看向毛氏,“咱们开饭吧。”
秦楚也没有说什么,扶着俞氏又要进堂房的时候,却是朝自家媳妇使了个眼色,于书燕没看懂,她坐在那儿接着吃。
一顿早饭吃得是小心谨慎,俞氏吃得也不多,随意吃了几口,便出了堂房往后院去,今个儿气得不轻,她得回去躺一下。
俞氏一走,于江全才松了口气,看着女婿说道:“秦楚,知道你很孝顺,不过眼下我与你岳母身体还健康,便先回村里住着,只要你们夫妻两人和和睦睦的,我们便很开心了。”
“爹,娘,你们不能回村里去,我不准。”
于书燕很快开口。
秦楚也连忙开口,“爹,娘,你们别回去,我已经跟我娘说清楚了,我娘也同意了。”
“你娘同意我们住在这儿?”
于江全和许三娘很是意外,明显这几日瞧着就不喜欢两人在这儿。
秦楚点头,看着于江全说道:“爹,娘,于我来讲,一家人在一起开开心心的比什么都重要,钱财、权力、地位,那都是身外之物,我虽是要考功名,但我也不能一味的只追求功名,我更希望我身边的人能过得开心。”
“燕儿喜欢做生意,那就做,只要是她喜欢做的事,我都支持她。如今大哥不在了,爹娘回村里也孤苦,那便留下来,我会孝顺爹娘的,以后不管我是考中了功名入京为官还是去外地为官,我都会带上二老一同前去,咱们是一家人,这事上我会说服我母亲,我母亲也必须认同。”
于江全没想到秦楚会这么说,一脸的不敢置信,以后就算女婿中了功名入京为官也会带上他们,这可是不曾有过的事,女婿这是孝顺呢。
于江全听着一把老泪,许三娘也是很感动,夫妻两人看向女儿。
于书燕也是震惊在秦楚的话中,此时看到父母的模样,她心头不好受,若是爹娘都跟着她一同前去,改日秦楚变了心,那爹娘岂不是又得受到打击,他们生于庾县玉兰村,千里迢迢去外地生活上便不习惯,将来还得为她的婚姻之事操心,想想心头就不好过。
好在她终归是与要秦楚和离的,想来这一次后,婆母一定会找她说话,开门见山,必定是那和离一事。


第248章 帐目不清
于是于书燕笑了笑,“秦楚孝顺,那爹娘就更不能回村里头去,就在铺里帮我的忙。”
“可是你婆母——”
“爹,娘,我已经劝服了我母亲,不会再去铺里管事,铺子里的事还是由爹娘打理。”
于江全和许三娘一听反而有些不好意思,见女婿如此肯定,便也听信了他,放下心来。
这一日于家布庄铺面晚开门,秦楚留在院中陪着俞氏,于书燕便陪着父母去了铺子里。
铺子里依旧,不过石梅却将这几日的事全部跟于书燕讲了,每日石梅买来糕点来招待客人的,都被秦家大嫂给吃了,而且她大嫂这几日落入口袋起码有三四十两银子了。
于书燕看着帐本,心情很是复杂,前一世记忆中书香门第出身的大嫂,端庄得体大方,如今却与记忆中完全不一样,斤斤计较,那模样与二嫂和三嫂没有什么两样,看来前一世自己太小,小不知事,又勤快,都不曾观察身边的人。
不过她前一世也没有什么可图的,成日在秦家做家务活,大嫂被婆母捧着,她也不有必要在她面前露出真面目。
于书燕看完帐本也没有说什么,却是叫石梅不要说出去,秦楚已经为她的事在婆母面前兜着,婆母不说起这生意上的事,她就不提大嫂落下银两的事。
至于那边铺子,于江全夫妻将每日的数目告诉了石梅,也是石梅记下的,俞氏收的钱是没有问题,不过银子全部拿在了自己的身上,没有交到公家帐上来,这几日的在一起,有好几百两银子了。
这样做生意还当真是奇葩。
于书燕也让石梅和父母不必说出来,帐目仍然记得清楚,接着开始做生意。
石梅从仓库里翻出胡参,说道:“好在我从那边铺面一过来便想起这些胡参来,先前我是怕我舅母来闹,防着她跑进来乱翻东西,所以早早的将胡参便给藏了起来,也正因藏得及时,秦家大嫂没有看到,不然指不定还得闹出事端来。”
那自是不必说,这些胡参来路不明,一但露了出来,她不好交代,大嫂从来没有接触过,她自是不知道,便是婆母俞氏也不知道,一但惹上祸根就不好了。
好在石梅在,石梅想得周到,于书燕看着这些胡参,想了想说道:“我找个机会早点将这东西卖出去吧。”
这东西还是不能让人知道,想来她做生意的事,最后都这么简单的被人知道了,这胡参的事指不定也瞒不了多久,她也得想个法子才行。
于书燕在铺里头守了一日,今个儿生意与往常没有什么不同,不过进来的贵夫人一看到于书燕,便笑了起来,“我还以为秦秀才的娘子以后不打理铺里头的事了。”
于书燕上前相迎,陪着对方在八仙桌前坐下,便与对方聊起来,原来前几日她便来过铺里头的,因为拿的布料多,所以先前放了订金在于书燕的婆母手中,而俞氏根本没有记帐,所以这种收订银的数目全部都被她昧下不说,眼下到底给了多少,全凭对方说出来。
都是相熟的老顾客,于书燕也没有质疑,便将对方所要的布料包起来,给她送上了马车,然后对方只给了余下的小部分银子便上了马车走了。
这一刻,于书燕郁闷极了,还要抢着他们的做生意,连这种支付定银的都不记账,也不知道婆母到底收了几家的定银,好在这种突发事件不是常有的,不然被人家知道了,是不是来个人说放过订银子,她都必须得认不可?
于书燕一脸不高兴的回到了铺子里。
傍晚关了铺门,于氏一家人回到了柳树街头的小院,院里有些冷清,也没有做饭菜的香味,莫非俞氏带着毛氏走了?
于家人一回到院中,朝院里内外看了一眼,许三娘见院里没有动静,她便去了厨房,刚到厨房门口,就看到毛氏蹲身在灶台前烧柴禾,正要准备做饭了呢。
许三娘想要接收,毛氏却是摆手,“婶子先去休息,在铺里头忙活了一日也辛苦了。”
于书燕与于江全一同进了堂房,没想到堂房主位上看到坐在那儿做针线活的俞氏,俞氏看到两人,面上却是不高兴,这模样,怎么感觉这院子是俞氏的,而于家父女两人是寄居在她的屋檐下似的。
于书燕朝自家父亲看了一眼,说道:“爹,你帮我去看看马厩里,马有没有喂食。”
于江全点了点头,便转身出了堂房的门。
如今屋中只有婆媳两人,于书燕便在俞氏身边坐下,此时俞氏也停下了手中的活计。
“娘,今个儿吴夫人来铺里头拿布料,说是前几日在铺里放了大半订银,当时没有拿走布料,这会儿过来拿的,可有此事?”
俞氏一听,看向于书燕,没好气的看着她说道:“收是收了吴家的,只是数目有些记不清了。”
俞氏说得轻轻松松,于书燕却是想笑。
“娘,做生意不是这样的,如果收了对方的银子,一定要记在帐本上,而且娘要给对方开一张字据,下次对方来拿货,铺中不管有谁在,都可凭字据给对方拿货。”
于书燕语气温和,俞氏听了却心里不是滋味,板着脸看着于书燕说道:“怎么,你还要教我怎么做生意,我比你年长,走的路都比你吃的盐多,这种事还得你教?”
可是你却是没有这么做啊?连帐都不记。
于书燕听到这话,她知道再与俞氏辨驳也没有什么意义,于是问她可还有这种收订金没有拿走布料的,俞氏想了想,说道:“没有了,你别问了。”
怎么连问都不能问了,这几日收的银子她可是没有交到公帐上来。
俞氏此时正要找这老四媳妇,于是立即转移了话题,“老四媳妇,这一次你在县城里做生意,你瞒着我一个老婆子,你先前答应我的事,我看你是一个也不记得了,我留你到今日,你也该有自知之明。”


第249章 要不要和离?
“你也是知道的,我最是讨厌商户,我秦家虽是庄户,却也没有到饿死人的地步,你如今在城里住着,不安居于室,竟跑外头行商,抛头露面,你与我四儿还没有和离,你想要做什么我可以不拦,但那也得你在我四儿和离之后。”
“娘,你这话我可不爱听,生意是我一手做起来的,吃了不少苦头,如今刚有了点眉目,娘来了,却觉得我行商之事毁了秦家的名声,那娘为何不早早的弄到那和离书,如今我与秦楚各奔东西,两相安好,我要行商也就光明正大。”
于书燕接话也太快了些,也正因为如此,俞氏气得不轻,看着于书燕,憋红了脸,半晌方说出一句话来,“于氏,你当对我四儿如此不堪,我四儿哪一点不好,他处处向着你,不惜违背我的意愿,昨日他为了你的事,在这堂房前跪了那么久,为你说情,而你倒好,一个人坐在廊下吃饭,全家人都饿着,你连这一点时间都等不了?”
“今日我儿为了周全在咱们两人之间,他又在我屋里跪了半日,他是我儿子,我不心痛他果然不会有人心痛他,他跪得膝头都红了,我心头难受极了,最后我还不得答应他不是。”
“我儿为你背后做了这么多的事,你如今却在此跟我谈和离的事,就凭你刚才这番话,我一定会在这一个月内弄到和离书,到时你可别反悔。”
“娘,我不会反悔的。”
于书燕答的干脆,没想俞氏没有开心,却反而生起气来,她漆黑的眸紧紧地盯着于书燕,“是我儿瞎了眼,他不听我的话,他不听我的话,也活该他受苦。”
俞氏猛的起身,提着竹篮便走去了后院。
晚饭时分,秦楚从县学里回来,原来他今日还是去了一趟县学,许是去见了崔教谕。
秦楚一入院中,没有看到母亲,也没有看到大嫂,有些疑惑。
堂房前等着的只有于家三口,还有石家兄妹两人,本是等着秦楚回来吃饭的,可是秦楚一回来听说俞氏在后院里一直不出来,他便着急了,匆匆往后院去了。
许三娘见状,便催着于书燕也跟着去后院,于书燕不肯,可是在母亲严肃的眼神下,她只好起身往后院去。
到了后院俞氏的房门外,就听到里头的声音。
“娘,你怎么了,哪儿不舒服。”
秦楚刚靠近榻前坐着的俞氏,俞氏便生气的出声,“我怎么了,你还不给我跪下,你娶的好媳妇。”
秦楚只好在俞氏面前跪下。
俞氏见状,心疼的看了儿子一眼,想要扶起又舍不下这脸面,儿子是听她的话的,就是在儿媳妇这一桩事上处处忤逆她。
“娘最后一次问你,你愿不愿意与于氏和离?”
秦楚一听到这话,惊了一跳,看着俞氏,疑惑的问道:“娘,为何要与我媳妇和离,她做了什么错事?”
“她做了什么错事?你不知道?她倒是有主张,你如此护着她,她可有真心对你?你这一日在我面前跪了多久了,她可曾知道,可曾关心过你半分?”
秦楚一听,原来是为了这事,于是说道:“娘,她要忙着生意,外头还有不少贵夫人要应付,她为了我在县城里立足一事也是煞费了苦心,何况今日我跪母亲,那也是我的事。”
“娘,燕儿年纪小,可能没有大嫂那般得体,娘你就原谅她吧,这几个月以来与我住在县城,琴瑟和鸣,与我感情极好,也处处都关心着我,体贴着我,所以娘,我不会与她和离的,她是我今生要娶的妻子,我好不容易娶到她,娘何不成全了我们两人。”
俞氏一听,气得心肝痛,想起儿媳妇先前说的,虽说她不喜欢这个儿媳妇,也想过要休了她,如今她愿意主动答应和离,她该高兴才是,可是看着如此执迷不悟的儿子,她却是高兴不起来。
瞧着眼前的儿子,俞氏越发的心疼,说道:“你起来说话,瞧你这膝盖都红了,今个儿且同你说说,你媳妇必须与她和离,她在外头抛头露面的,长得如此美貌,指不定不少男子动了心思,你是她的夫君,你处处让着她,处处都小心翼翼,娘看着了就不舒服。”
“楚儿如此才识,从小便会读书,在县城里也结交了不少权贵富绅,要什么样的女子没有,你偏生要娶了她,你一心一意对她,她却生了二心,明知道我不知道你们行商,她依旧我行我素,如今你还在为她求情,她知道什么?她只知道她的生意,她的钱财,她就是地地道道的商人。”
俞氏的话令原本要起身的秦楚又跪了回去,秦楚膝行向前,来到俞氏膝前,恳求道:“娘,燕儿不是这样的人,我回去便好好说说她,她或有做不到位的地方,便是娘,她是真心对我的,我看得出来,她也温婉可人,只是娘与她接触的时间不多,以后便会看出来。”
“娘,如今岳父母都在,娘还是同我出去吃饭,一家人本该和睦才是,如此我才能安心安意的去县学里读书,明年个考取一个功名,也让娘脸上有光,光耀秦家门楣。”
俞氏听了儿子这一番话,越发的心疼,看着儿子什么也不知道,还说儿媳妇好,儿媳妇一入门就打算和离的,只有她这个傻儿子,什么也不知道,被于氏瞒在了鼓里。
俞氏嘴唇动了动,想要说点什么,最终她还是没有说了,既然儿媳妇要和离的,她到时再想法子吧。
俞氏也不想儿子为难,每次看到儿子对她恭敬的跪下,她就知道儿子心中是有她的,只可惜娶了这么一个媳妇的原因。
秦楚扶着俞氏从屋里出来,便直接来到了前院堂房前。
堂房里坐着于家几口人,俞氏看到于家人便皱眉,只觉得讨厌极了。
俞氏在儿子身边坐下,看着儿子右侧坐着的老四媳妇,瞧着一脸的淡然,可那心思却早已经与她儿子离了心。


第250章 夫妻感情更好
饭菜上来了,毛氏将厨房里收拾好便一同坐下,这一顿饭吃得是没滋没味的,于江全夫妻坐在俞氏身边,知道亲家不高兴,全程没有一丝笑容,两人也是如坐针毯,心想着亲家是不太喜欢他们在城里的,可是女婿却想着尽孝,他们是不是该主动的回村里去。
许三娘忍不住看向女儿,就是放不下女儿,若是他们回了村,女儿一个人在城里做生意,要怎么管得来,女儿今个儿查帐出了这么多的漏子,于江全夫妻也不放心将事交给秦家人做去了。
瞧着这个秦家大嫂端庄得体,没想卖几日货,便私下里昧下了银子,至于这个亲家,她是一开始就不记帐,也是光明正大的将银子收下不拿出来的,虽然同样不放心,却至少不背着他们。
一顿饭吃得各有心思,再没有往日的欢喜。
秦楚是看了看这个,望了望那个,接着伸手在桌下握紧了媳妇儿的手。
夜里于书燕躺在床上,她等着秦楚回内室,刚才吃过晚饭后,秦楚便端着洗脚水入了婆母的屋中。
她先前在门口听到母子对话,也不知为何,她的心情变得很不好了,看到秦楚,她的心就软,他也不容易。
再想起前一世的事,她在秦家院里干农活,一双手变粗糙了,秦楚却只顾着读书,也不带她去县城。
这一世再次回想,她也曾好几次在廊下听到秦楚与俞氏的对话,虽然不像这一世一样,秦楚还是跪在俞氏面前,但是细细回想中,秦楚还是在俞氏面前说了不少她的好话。
后来秦楚为了周全婆媳之间的矛盾,他在婆母面前说了她的好话,又劝着母亲少给她安排一些活计,他还将自己在城里额外赚下的银子交给俞氏,想让俞氏多请几个长工帮忙,尤其是村里手脚麻利的妇人进院里帮忙,他便想着这样一来,媳妇就能少做一些活计。
哪知婆母收了这些银子,却并没有多请一个长工,仍然于书燕该做的还是要做的。
后来秦楚便不怎么给钱给俞氏了,反而将银子给了于书燕,劝着她别傻傻的什么都做,有必要的时候便请村里的三丫头帮忙。
于书燕那会儿只顾看婆母的脸色,也听信了俞氏的话,生怕秦楚在县学里不好好读书,为了她跑去赚钱,她便将秦楚给的银子全部收了起来,一并存着,待秦楚要赴京赶考的时候,她拿出来,本以为秦楚会表扬她,会有一张笑脸,没想秦楚却反而责备她不懂得圆通。
而秦楚脸上也是一脸的失望,托着她的手,说她手怎么变得这么粗糙。
那会儿她听了他的话后,如晴天霹雳,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花,不惜毁了自己的双手和长相,最后却落得丈夫一句责备,她原本就有了怨怼的心思,那一刻更盛。
秦楚赴京赶考去了,于书燕藏私银的事被婆母知道后,她先前勤快做事的好印象转眼都没了,反被婆母责备,并警告她,从此以后秦楚赚的银子,她都不得插手,这个家必须是婆母掌着。
所以后来去了京城,即使秦楚当上了丞相,那丞相府的事仍然是婆母一手管着的,若不是秦楚时不时的告诉她家里有多少银子,都放于哪儿,最后她被休了之时,她也不会这么快找到秦楚的银子。
可是眼下于书燕将这些点点滴滴的事情想起来之时,她忽然发现一个问题,她仔细反省了一下,自己前一世是不是也做错了。
自己勤快,只为争得一个贤妻之名,可是这贤妻之名是在人家的嘴中,尤其全凭婆母一句话,她太过看重婆母的话,不,她上一世太过看重这些虚名,与她婆母如今又有何不同?
秦家善名在外,婆母与她同样看重了虚名,去年入秋收成不好之时,婆母为了这个虚名也给折腾了。
她追求这虚名的同时,却忽略了这夫妻之间的小情意,秦楚为她在俞氏面前周全,她反而不领情,她将银子存下来,这也是伤了秦楚的一番心思,他那会儿都快要中状元了,秦家也有田地,有余银,哪需要她这紧巴巴存下的几两银子。
她当初怎么就没有看透这一点呢?
到了京城,秦楚为何会时不时的告诉她家中的开支,告诉她藏银的地方,秦楚也是知道婆母强势,掌了家,怕她生了间隙,与婆母为此而闹矛盾,所以也是为了安她的心,而她当时却只想着告诉她这些有什么用,她又不掌家。
她想不到,她从来没有做过儿媳妇,也是第一次为人妻,她与秦楚多年不曾有身孕,很多很多的事缠绕在一起。
于书燕越想越是难过。
正好此时秦楚从外挑帘进来,许是已经服侍俞氏睡下了。
于书燕连忙将眼睛闭上,秦楚来到床边往里头一探,见媳妇已经睡着了,他扬起了唇角,在床边坐下,借着那晕黄的油灯,他细细看着床上媳妇的眉眼,看着这张熟悉的面容,他便很安心。
好在这一世他们还是夫妻,他们还能在一起,这一世他不再看重功名,不再醉心于官场,他有足够的时间护她周全。
也好在她重生归来,想清楚了很多事,虽然她恨着他前一世休了她,但她这一世没有再一味的隐忍,也没有那怨怼的心思,而是任性的做了自己想做的事,反而他看到了最真实的她。
秦楚伸手拂开她的额前发,在她额头上吻了吻,接着脱下外衣,掀被上床,接着从背后将媳妇抱入怀中。
于书燕装作被他吵醒,故意看着像下意识的回过身来,双手主动的抱住他的腰,将自己的头埋在他的胸口,听着他强有力的心跳声。
秦楚见媳妇在醒梦中还会主动的偎入他的怀中,他心中一喜,伸手捧起她的小脸,看到闭着的眼睛,长长的眼睫根根分明的铺在眼帘上,小巧秀气的鼻子,还有那不点而朱的嘴唇,他看着就心痒难耐。


第251章 俞氏去县学
自家媳妇不愧是庾县第一美人,当真是美极了,想他当初在街头书铺买墨,第一次瞧见她时,当时他便想,这位小姑子,他一定要得到她,将来再与她生下一个同样可爱的女儿,长得跟她一模一样。
就是那一瞬间的念头,他便是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