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门娇妻作死日常-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三丫头一听呆了呆,仔细回想了一下,疑惑的问道:“卫家那小子会打猎?”
“对啊。”
于书燕认真的看着她,不是在开玩笑。
三丫头心思动摇,叹了口气道:“我家前不久有个媒人上门,给我说的是镇上一位屠夫的亲,那人比我大了不少,我嫁过去做填房的。”
于书燕却是看着她问:“那三丫可有见过此人,可愿意嫁去镇上?”
镇上自然比村里头好,三丫头有些犹豫。
于书燕接着说道:“打猎的猎户怎么说也会有现钱在手,再种点田,衣食无忧,至于镇上,有了银子想去便去,以后有钱了,还能在镇上买院子,也不是难事的。”


第191章 回到了县城
于书燕的话打动了三丫头,三丫头似想清楚了,连忙道谢,于书燕看着她提着竹篮哼着小曲上了山。
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卫家那小子这一世可得感谢她,前一世那家伙便喜欢着这三丫头,耐何不敢开口,便错过了,而后来的三丫头却是更惨,嫁给镇上的屠夫,那人性情暴躁,前妻便是被他给打死的,此事知道的人不多,但是自从性子烈的三丫头嫁过去后,那件事才传出来的,真是可怜了三丫头最后也死在了那人的手中了。
这一日热热闹闹的过去,十六的早上,于书燕夫妻打算回城里去了,县学里也要开学了,俞氏不好留,于是两人赶着马车回了城,
马车进入柳树街,于书燕回到家中,家里居然还有她母亲在,原来许三娘便一直等在这院里的,就想着女儿女婿哪日归来,家里不但没人,连一丝热气都没有。
厨房里传来香味,居然是炖了羊肉,于书燕高兴的跑厨房去了,秦楚笑看着她。
于书燕端了一碗羊肉吃,味道非常好,还是母亲做的味道。
许三娘却是看着两人,有些心疼,叫两人在灶前坐下,许三娘便说起铺里头的事,如今铺里头主要是小石头在应付着,小石头年纪虽小,却是机灵,这些日子跟着他们开铺,对铺里的布料都熟悉了,与这些贵夫人和小姐们打交道,条条是道,便是许氏也自愧不如。
于书燕倒有些意外了,小石头会做生意,那就更好了。
接着许三娘又说起初八开铺子的事,旺兴街头请了锣鼓和戏班子,很是热闹,每间铺子都出了份子钱,他们于家布庄给了三十两银子。
于书燕点头,有些银子是必须出的,街头请了戏班子,便能吸引客人。
至于昨个儿的元宵节,有舞狮队过来,他们有赏钱,给了五两银子,但是初八开铺到十五,这几日便将银子赚回来了,都是小石头的功劳。
他说起这事儿,许三娘脸上满是笑容,于书燕看着母亲这开心的模样,心情好了不少,以后她便陪在父母的身边,再也不离开他们,这一世他们有了银子,想来母亲也不会得病没钱冶的窘境,更不会因为兄长的离去而郁郁寡欢。
秦楚同许氏说着话儿,时不时的插上一两句,逗得许氏越发的高兴了。
等到傍晚三人从铺里归来,于江全还把帐本带回来了,于书燕私下里教石家兄妹识字做帐,学得倒快,尤其是小石头,虽然字迹不太好,却是能算了。
今个儿他们铺里赚下了三十两银子。
于书燕看了看这几日的帐,也跟着笑了起来,说道:“小石头这么厉害,今年我就多开一间布庄给小石头打点。”
石梅一听,呆住了,当真再开一间铺面给她打点?她一时间有些慌乱,连忙摆手,“燕子,不成的,我才多大,我怕出错。”
“不会的,你想想你若不加油赚钱,到时你大哥怎么娶媳妇。”
石家兄妹一听,脸都红了,尤其是大石头,朝于书燕看了一眼,冷哼一声。
今年石泉十六岁了,与于书燕同年,秦楚还是十七岁娶的于书燕呢,再过一年石泉也能娶媳妇了。
于书燕的话还是引起家里人的注意,他们当真可以再开一间布庄去?
这旺兴街头的布庄开的没有多久,于江全夫妻管着还不能得心应手,以后石梅不在铺里头,岂不是女儿便走不开了。
于书燕却道:“爹,娘,别担心,咱们既然赚了银子,那便请位管事好了,做生意不可能一直只有咱们一家人来的。”
于江全听后,也认可,毕竟旁边铺面,大多都伙计和掌柜,不需要亲力亲为,只是于江全又担心请外头的人没有自个家中的负责任,他又没有读过书,就怕被人骗。
于书燕却并没有将此事放在眼中,她看向石梅,“小石头,开完庾县商会,我便寻一间铺子给你做。”
石梅惊喜,但是还是很担忧。
“所以你们兄妹两得加油读书,最近我不在,可有偷懒?要认的字可都认识了?”
石家兄妹点头,自从做了生意,他们就努力的认字了,不认了字,怎么与人打交道,尤其是算术。
秦楚却是笑看着于书燕,这一世她完全变了一个样,竟然还有行商天分。
于家收到了庾县商会的帖子,在二月初一日这一日的庾县清风酒楼里有聚聚,想来到时会来不少庾县的商人,关于今年个的计划。
所有参加商会的庾县商人都会为此引以为傲,而且他们聚一起,还能一起扩大自己的生意,找到更多的人脉。
于书燕将帖子收起来,在院里休息一日,第二日秦楚便开始去往县学,于家的布庄生意越来越好,一家人都会去,石泉却仍然带着烧饼去码头寻商机,倒卖的生意不能断,石泉有了这几次的经验,眼神越发的好使,许是行行色色的人看多了,在码头上看到的人,他能分辨出是管事还是普通下人。
于书燕守在铺子里,有人上门买布,她便上有招呼,石梅却守在了外头。
石梅正在铺门口整理几匹降价的布,就看到对面的刘家布庄开门了,刘二郎面色不好的从站在铺门口往这边张望,岳父责备了他,叫他向于家道歉,他们不能失去庾县商会人员的这个身份。
不过才一个多月,他们的生意就受到了影响,进货的布料差了,货款也不能赊欠了,更有甚者,有些布商不愿意再卖给他们,说他们不讲诚信,不就是从庾县商会里退了下来,怎么他们就不讲诚信了?
刘二郎看着对面铺前红红火火,便是在外头守着的姑子也是长相可爱,莫非他们也得请几位小姑子站在铺门前招呼客人?
刘二郎便叫掌柜的去找两位小姑子,打扮漂亮一点站铺外招揽客人。
那掌柜的一听,一脸了诚恳的说道:“东家,这卖布的,恐怕找两个小姑子也不成,主要还是得布好,还有就是要将先前的熟客再次引过来,不如咱们铺里做一次促销,布料便宜卖。”


第192章 受委屈的石梅
刘二郎一听,气得不轻,瞪了掌柜的一眼,怒道:“我请你回来是做什么的,你给我出的这馊主意,你可知我这布料比平素的进货价还要高了,如今你就算叫我便宜卖,也不可能低于进货价卖吧,对面于家布庄的货不知道是在哪儿进到货的,改日找个人跟踪一下。”
刘二郎这么一说,心思一动,对啊,他们的货是怎么来的,为何他们的货如此便宜,还能开张,显然这进货价很抵了。
而于书燕自是不知有人打她的主意,她在铺里头点数,把库存时间久的布料拿出来,这些布料卖不动,她就想法子做成成衣,或者低价售之。
于书燕正暗自琢磨着的时候,许三娘来到她的身边,看到有几款花布,她笑道:“这花布倒是庄户家小姑娘的最爱,不如做一款喜衣如何?喜衣不仅有出嫁时候穿的,还有相亲的时候也是可以穿的。”
对啊,于书燕拍掌叫好,于是母女两人便做了起来,庄户人家嫁女的时候还是舍得买这布料的,看来她得想过法子将这几款布做出的成衣拉去西市街头去卖卖,就让石梅过去练练手好了。
石梅会绣活,与许三娘配合的天衣无缝,两人将布料各做了三个款式的成衣,便带着这些布坐上马车,去了西市。
西市街头,石梅寻了一处热闹之地,架上了木板,将布匹摆上,然后听了于书燕的话,将那三款款式不错的成衣挂了起来。
那成衣当真是漂亮极了,引来不少少女过来瞧,然而她们看到这布料如此舒服,必定贵了,于是只敢站在那儿看,却是不敢上前摸,也不敢开口相问。
石梅却是吆喝着,介绍起她做的成衣,用料多少,款式如何,用在什么场合穿。
普通的庄户是买不起的,不过除了这些普通的庄户,总有一些小地主,或者做点小生意能得现钱的人家。
很快摊位前围了不少人来,很是热闹,这是人群里有一位胖姑娘指着其中一款成衣问道:“这个款我能穿吗?”
石梅便将那款取下,在她身前比试了一下,“能的,这款衣常腰间有系带,若是大了,便系紧些,并不影响。”
那胖姑娘心动,于是按着这成衣的尺寸与做法,买了三匹好布,没想到这胖姑娘还挺有钱的,三匹好布便是四十几两银子了。
有了一个人开口,跟着便有第二个,很快几人围过来,将板上的布料一抢而空,原来都是这周围几间铺子的东家娘子,或者家中女儿,这布料不仅能做喜衣穿,平素参加喜宴也是可以的。
布料卖完了,只剩下三件成衣,有人出价了,因为是做好的衣裳,上头又有刺绣,所以卖价自然就贵些,最后卖出两件,还且一件挂在那儿,围着的人少了。
西市里赶集的大多是庄户,那边有一对母女,正从街头过来,各自背着背箩子,背箩子里有钱和粮。
瞧着母亲三十几岁的模样,而身边快要与她齐平的女儿瞧着像是十二岁的模样,母女两人这一次上县城里来看热闹,很是开心。
此时那女儿指着这石梅这边说道:“娘,那衣裳当真好看。”
妇人也朝这边看来。
“娘,我怎么瞧着卖衣裳的像是表姐。”
妇人也看出来了,面色一变,拉着女儿便往这边来。
石梅收拾好木板装上马车,就等着最后一件成衣卖完,她想着再等一会儿,若是还没有人买,她便带回铺子里算了。
就在她这么想着的时候,一对母女出现在摊位前,那妇人惊讶的问道:“小石头,原来你在这儿做生意?”
石梅听到熟悉的声音,连忙觅声看去,就看到眼前的妇人,不正是她的舅母伍氏么?身边站着漂亮的小表妹杨丽。
自从表哥被征了兵役,石家兄妹便将舅舅一家看成自己的一份责任,年初三的时候才回了一趟村里头,给舅舅一家留下了银子。
舅舅一家一直以来都不来这县城的,今个儿怎么来了县城,没想自己做生意被对方遇上了,石梅心情有些不好,她担心无法向舅母解释。
“我瞧着这衣裳的布料不错,值不少银子吧,这新衣也很漂亮,你既然没有卖出去,就将它送给你表妹吧,等你表妹长大一些了,也是要有一套喜服的。”
伍氏一边说着一边上前要取衣裳,石梅脸色一变,连忙制止,“舅母,这衣裳能值二十几两银子,不能这么拿去。”
“什么,值二十几两银子,你们不如去抢,谁穿得起这么贵的衣裳。”
伍氏的手却不慢,将衣裳抢到了手,便三两下折了起来,转身放入背箩。
石梅冷静下来,瞧着衣裳是要不回来了,于是说道:“舅母,这衣裳是东家嘱咐我卖的,如今舅母将之拿走,我便要将这银子补上,一但补上了,下一次恐怕就没有余银给舅母送去了,舅母省着点儿用,我年底的时候才能给你送来银子。”
“凭什么?说好一年送三次银子的,怎么又少了一次。”
伍氏生了大气,叉着腰要堵住了石梅。
石梅却是无奈的说道:“舅母,我卖的衣裳都是有数的,舅母将这衣裳拿走了,东家那边我也必须有个交代,付了这银两,我们哪还有剩下的,我们又不是在街头捡银子,也是帮着东家做生意,才赚下工钱罢了。”
那伍氏被石梅的话说得哑口无言,毕竟这孩子是她瞧着长大的,这一对兄妹都不会撒谎,她这么说了,那么还当真是这么一回事,一件衣裳值二十几两,想着第二次给钱还得六个月后,她不如拿了这衣裳,拿镇上将衣裳卖了,提前得了银子,于是她同意了。
石梅却还是叹了口气,收拾好东西,坐上马车走了。
杨丽见表姐一走,她很快上前拿起衣裳细看,接着在身上比了比,高兴坏了,惊呼道:“娘,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漂亮的布,这布摸着真滑溜,真舒服啊。”


第193章 参加庾县商会
那伍氏却生怕女儿粗糙的手将布料弄皱了,于是赶忙从女儿手中夺下,说道:“这衣裳咱们不能留,赶紧回镇上将衣裳给卖了,得了银子才是正事,要是能卖二十几两银子,想较于他们先前给的银子还要多呢,这桩生意不错。”
伍氏露出了笑容。
杨丽却是万分不舍,“娘,就不能将这衣裳留下么?我真的很喜欢,太好看了。”
“自是好看才能卖好价钱,你不准再碰,我要卖了银子存起来,想不到他们兄妹两人在城里做大生意呢,以后没钱的就来城里找他们。”
伍氏笑了起来,脱下外衣将那新衣包起来,小心翼翼的放入背箩子里,想到以后有个摇钱树了,伍氏花钱大方了些,于是母女两人又折身回市场,买下了十斤肉,原本打算走路回去的,这会儿却不了,她们两人坐上了牛车去了镇上。
石梅赶着马车回到铺子里,一入门便将自己在街头的事说了,心情有些不好,想不到舅舅一家如燕子说的一样,贪心不足,明明年初三才回去,给了他们十几两银子,没想到才几日,舅母却要明抢起来,对他们两人也越发的不客气。
好在先前听了燕子的,没有一口气给一百两银子,不然指不定更加肆无忌惮。
于家人听了石梅这一番话,只觉得头痛,于书燕说道:“小石头,你以后可不能心软,不然你舅舅一家人恐怕有他们两兄妹好受的。”
于书燕似乎又想到一事,忙问道:“你们两人的户籍可曾独立起来?”
石梅一脸的茫然,摇头,“在我舅家。”
于书燕脸色变了变,也就是说伍氏能决定两人的嫁娶,看来这事儿不好办了。
“你们年底给银子的时候提个要求,收下你们的银子,便要将你们的户籍弄出来,想来你哥也大了,跟村长说说,另立门户也是可以的。”
石梅一听,也想到了什么,于是点头,如今两人还小,舅母还没有打他们两人的主意,可一但户籍在舅家,他们便能作主将她给嫁了,依着舅母这脾气,必定将她卖个好价钱的。
石梅立即打了一个哆嗦,以前怎么没有想到,不然年初三回去,第一次给钱的时候便能说说了。
接下来数日,于书燕开始四处寻到铺子,她想着要是能在旺兴街头再开一家于家布庄就太好,到是叫关九送京城的布料来,两家铺面卖不同的布,这样就更加吸引客人了。
只是旺兴街头的铺面是何其难得,于书燕打探一下没有成果,瞧着等商会的时候再想想办法。
二月初一这一日很快到来,于书燕今日却是穿了一身窄袖利索的衣裳,她身上的布料自是上等的,但她这衣裳的款式却是整个庾县见都不曾见过的,不过她虽是女装,将发髻挽上去,五官精致,眉毛略往上挑了些,整个人透着一股中性之美,有些雌雄莫辨,从屋里出来,便是秦楚也呆住。
秦楚看着自家媳妇,最近做出来的衣裳都是之后数年京城里最流行的衣裳,便是这一点他也能认定媳妇儿与他一样是重生归来的,只是他没有想到媳妇儿这么穿也如此的好看。
前一世做他的丞相夫人之时,每日衣裳多是端庄得体,从来不曾看到媳妇儿的另一面,这一世倒是让他看全了。
她有些桀骜不驯,这几个字迸入秦楚的脑中,他有些郁闷的想,媳妇怎么越来越不在乎他的感受,也越来越不怕他不高兴,更是不受世俗的名声,便是从她第一次学着做生意开始,她变了个样。
于书燕看到秦楚眸里的一抹惊艳,却是不曾动容,她这一世自然要肆意一点的,她谁也不靠,只靠自己,总归一日,她与秦楚会有云泥之别,与其去想这些,倒不如努力的提高自己,只要他们一家人能安安生生的在一起过上富足的生活,便是没有秦楚也无所谓,她这一生也不想再嫁给别人。
于书燕上了马车,石泉给她赶车去了清风酒楼。
清风酒楼外,于家的马车到了,于书燕才从马车中下来,便引来门口不少人的目光,此人长相当真是美,美得连女子都忍不住留步偷看。
商会的不少商人也才下马车,这会儿看到于书燕,他们有些诡异,此人莫不是也是商会中一员?
于书燕才走了几步,便有一位老者上前拦住她,“你是不是于家布庄的东家?”
于书燕不明所以,于是点头,“正是。”
那老者却是冷哼一声,“你一戒妇人,也不知与那胡大公子是何关系,初次做生意,不但进入商会,还将我吴家给挤出了商会,当真是好手段。”
这不正是吴老爷么?先前的确是商会中一员,前不久便听胡公子告知大家伙,此人已经不再是商会中人,想不到他今个儿也来了清风酒楼,倒是有好戏看了,这个妇人,凭着什么手段进来商会的?莫非是因为她的美色。
有人认了出来,于是低语道:“此人正是秦秀才的娘子,你们还记得去年胡公子写下的美人赋,便是此女了,庾县第一美人,当之无愧。”
的确是了,原来是秦秀才的娘子,秦秀才虽然名声不大,但人家拜了一个最有名气的师父,如今这人又有胡公子罩着,他们可不敢得罪,于是纷纷转过头去,却是尖着耳朵听着,不知那吴家与这于氏有何过节?
吴老爷子接着说道:“你这姿色却是不错,胡公子亲睐你,我们认了,但是凭什么将我们吴家赶出商会的?”
于书燕听到这番话,想也没想的扬起一巴掌,学过功夫后就是好,想要甩谁巴掌,绝对逃不过,对付这些没功夫的,她一个妇道人家可不能小看。
只听到“啪”的一声,那吴家老者的半张脸上留下了五指印,所有人都呆住了,而吴家老者却是捂着脸,瞪着于书燕,半晌才指着她,“你……你找死,居然敢打我。”


第194章 受人追捧
“对,打的就是你,我长得漂亮与我能参加这商会有何关系,我夫妻是秀才,又是巴东郡大儒的弟子,就是这样的一个身份,我才有了胡公子的照应,加入了商会,但是我品行端正,做生意事实求是,虽然生意小了些,但与你这个心术不正想比较,我比你更有资格加入这商会来。”
于书燕毫不留情的将话说出来,气得吴老爷子脚下一个跄踉,指着于书燕憋红着脸,说不出一个字来。
于书燕接着说道:“莫非吴老爷是认为商会会长有偏颇我,不配为会长不成?”
“我没有这么说,你别胡乱造谣。”
“我知道你没有这么说,但是你是这么想的,你今个儿说我长得漂亮才入的商会,那意思就是说会长没有眼光,叫一个花瓶入了商会,对也不对?”
“说起做生意来,我那布庄才开几日,与你女婿的布庄比一比,谁更有能力?”
于书燕问得吴家老者哑口无言,事实上女婿的布庄都要准备关门了。
吴家老者气极败坏,先前被甩了一巴掌,他直接还回去就还了,可是现在说到了这份上,他再还回去,人家只会以为他恼羞成怒。
吴家老者松开脸上的手,露出那红红的五指印,看得周围的商人脸色都变了,此女好手劲,瞧把吴老爷给打的,恐怕这一辈子都没有受过般辱。
于书燕却不想与他再做纠缠,而是直接往酒楼里走去。
其他商人也当没有看到吴老爷,纷纷往酒楼走。
吴家老者觉得受了辱,气不过,叫来身边的家丁蜂拥而至,将于书燕围困在内,他们手里是没有带家伙,但他们人多,不就对会一个妇人么?定是不成问题的。
石泉停好了马车一回来,就看到燕子被人围住,于是他赶紧冲过来,两人背靠着背,这些人一窝蜂的冲上前打人,那些原本要进入酒楼的商人全部停步。
其中一位商人面色铁青,叫来身边管事低语两声,那管事的就往吴家老爷走去,然而他还没有到老者的身边,那边围困住的两人却将吴家的家丁掀翻在地上。
那些家丁自是没有功夫,但他们身体壮实,又占着人多,哪知才交上手没几招就被人家掀地上去了,而场中的两人却是笑了起来。
于书燕甩了甩手腕,打得拳头痛是怎么一回事,看来练功还不够,下次要加强了。
石泉劲大,受他拳头的人倒地上便起不来了,这会儿鼻青脸肿的在地上叫痛。
石泉看向于书燕说道:“燕子,看来咱们决定学功夫是对的,以后行商路上不受人欺负。”
“那是。”
要是放前一世,于书燕就被人打了,她现在的生意还容不得她找护卫防身,再说这都在清风酒楼的门口了,这么多的商人都看着的,吴家老者居然也敢出手,就不怕以后再也不能加入商会了么?
两人收手站直,那边几位商人却是嘲笑出声,吴家老者没想到不就一个妇道人家,他带了这么多的家丁居然还对付不了,倒是漏算,于是带着这些人灰溜溜的要走。
那人群里一位商人开了口,“老吴,今个儿你做下的这些事,会长都会知道的,你小心你们吴家在庾县的生意,敢惹会里的人,你知道后果的。”
吴老头身子一抖,只觉得脸颊更痛了,他不敢再多做停留,却是带着家丁赶忙挤出人群,跑了。
于书燕理了理衣裳,带着石泉大摇大摆的进入酒楼,虽然进去后还是有不少人打量着她,她也没有在意。
清风酒楼被胡家家主包全了,今个儿是商会,不想让其他人知道的。
一入酒楼便有伙计引着大家伙的上楼,在一处大厢间里,摆了一张大长桌子,于书燕和石泉一入门,停了停,他们是坐在哪儿?
那些商户朝两人看来一眼,有人上前套近乎,说于书燕厉害,敢打吴家老者,不过打得很好,出了一口恶气。
虽然这些人话里话外都有奉迎,但是于书燕也就一并受了,她能来商会,的确走了个后门。
坐这些商户都坐下了,于书燕才发现在主座上的右侧边有一个位置空了下来,这意思是她坐在那儿?
于书燕环顾了一眼,有些疑惑,这些商户却都是看向她。
而此时胡家来人了,没想来的是胡耀,胡耀看到于书燕这模样,眼前一亮,便指了指右侧的位置,说道:“坐那儿吧。”
这岂不是成了会长的左膀右臂之意?
于书燕也不客气了,既然胡耀要捧高她,她也不好落别人的面子。
于书燕坐在座上,石泉却坐于她的身后,胡耀落座,所有人都看向他,胡耀再一次介绍道:“我右边这一位正是他秦秀才的娘子于氏,以后于家布庄还请各位关照,同在生意场上,也同为庾县商会中的一员,大家可以多多帮助一下。”
所有人都朝于书燕投来注目礼,于书燕却身姿挺直,淡然受之,反正已经走了后门,那就走到底,端着这份殊荣,以后也好与人交际。
很快有伙计送上点心和香茶,又派有伶人过来弹琴,屋里熏了香,气氛极好。
胡耀才开口说道:“过去一年中,各位可曾遇着事儿?”
有位商户开口,说道:“我王家的船去年被匪徒劫走过三次,是胡会长出的手,之后便不曾出过事,很是感激。”
胡耀却是摆手,“都是商会一员,不必客气,以后你们有什么事,在绿林道上,我胡家也是说得上话的,只是再远了便不成,这巴东郡以外周围几郡,甚至去往苏杭两地的路上,我胡家皆有打点,那边有生意上的往来,各位要去那边,记得带上商会的令牌,必能护你们周全。”
在场的众人连忙点头,这可是胡家最大的庇护了,出门行商,便是讲得一个平安二字。
于书燕却到这个时候才知道胡家将商会开得这么大,连着绿林道上都有打点,果然是家大势大,秦楚能与之结交,之后她能巴上这一点关系,当真是不容易了。


第195章 打击刘家布庄
前一世秦楚不愿意与地方富绅子弟接触,很是清高,要是放前一世,她定是加入不了商会的。
胡耀这一次却是看向于书燕,“不知于氏可有遇上什么事儿?吴家的人刚才在门口行恶,于氏想如何处置?”
没想到胡耀这么开口,要如何处置吴家,莫非胡耀的意思是胡家有能力将吴家赶出庾县?恐怕是可能了,人家跟知州大人还是连襟的关系呢。
于书燕想了想说道:“想来他们离开了商会,吴家的生意也无法立足县城了,就算咱们不惩罚他们,他们也自食了恶果,刚才我也没有受到伤,此事就此作罢。”
胡耀听了很是欣赏,要他出手也是可以的,只是吴家已经不成气候,的确有些不必要,但是通过这一桩事,他便可以看得出来,于氏的确品行端正,还有一颗仁慈之心,想来眼前的这一些商户听了后,会对她另眼相看的。
商会开了一个多时辰,将去年个发生的事或者需要会长出面解决的事都一并说了,接着会长又说了新一年的计划,又让这些商户各自交好一番,商会结束,便是吃吃喝喝的时候。
于书燕不能喝酒,容易醉,于是石泉充当这个着色,他代于书燕喝,不知不觉认识了几家商户。
有商户得知于书燕想在旺兴街头另找一间铺子开,想来布庄赚了银子,又有货源了,虽然这些人也有些好奇她的货源为何如引丰富,布料又好,但是他们懂得适可而止,不会细问。
其中一位商户却是笑说道:“这旺兴街头的铺面最是难找,不过你为何不顺势接了刘家布庄的铺面。”
啊?
于书燕呆了呆,她还当真没有细想过,对啊,她可以接了刘二郎的布庄,刘二郎的岳家不能立足商会了,想来这布庄的生意也没法再继续做下去了,她倒是可以顺势接了对方的生意。
于书燕连忙问道:“那这铺面的东家谁?我担心刘家布庄的东家私下里租给了别人。”
那商户却指了指胡耀,“正是胡家的产业,当初也是吴老爷求来的。”
于书燕一看是胡家的产业,心头一宽,那当然是太好了,于书燕道了声谢,她来到胡耀的身边,说起那铺子的事,胡耀一听,点了点头,说道:“吴家原本是商会中一员,当时立下了字据,瞧着租期没到,此事恐怕他们会纠缠,不过我胡家还是有能力解决的,可是要我帮你?”
于书燕心思一动,却是摇头,“关于那字据一事,我有法子,只要事后铺面能租给我便是。”
胡耀听后却是哈哈一笑,“自是可以的。”
倒有些想看她要准备怎么做了,胡耀忍不住感叹,此女不仅长相出众,嫁了一个好夫家,本人也是极为厉害,是个行商的料子,以后能帮的便帮她一下吧。
商会散宴,于书燕从酒楼出来,见石泉醉的不成样子,于是扶着他上了马车,她自个儿赶着马车告别众位商户,往柳树街去了。
进了柳树街的小院,于江全夫妻也在家,正是晌午回来后便在家中等了一会儿,就怕两人回来喝了太多的酒,好在是把大石头给灌醉了。
于江全将石泉扶回房中,给他擦了擦身子,换了里衣才让他睡下了,石泉喝醉了,不吵不闹就是很好睡。
于书燕身上有酒气,可是她并没有喝,这会儿也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