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门娇妻作死日常-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教训也不必,毕竟三弟妹腹中还有咱们秦家的血脉,你既然要责备也得宠宠,万不能让孕妇心情不好。”
秦安交代着三弟。
秦乐应下,接着出了堂房跑西屋来了。
看到西屋内室哭着上气不接下气的媳妇,原本有怒火的秦乐,这一下责备不出来了,却是上前将媳妇抱入怀中。
“别生气了,腹中的孩子要紧。”
史氏听到丈夫的声音,回身便我扑丈夫怀里,委屈不知不觉消失。
待史氏心情平静下来,秦乐正要叮嘱她以后别再闹事,史氏却道:“我想回娘家养胎。”
“为何?”
秦乐急了,想着以后夜里自己孤枕入眠,心情就不好了,他着实是喜欢史氏,史氏虽然性子急了些,也有些小孩子气了些,对他却是极好。
“我不管,我就是要回娘家住着去,到了娘家,我想吃什么就跟我娘说,下人就买回来了,我为何要住在这儿什么也不得吃。”
“怎么没得吃了,莫非我秦家还饿着你了不成?我秦家说起来也是这周围几村的小地主,家中粮食有余有剩,你要吃肉,我娘也绝不会少了你的,昨个儿娘就吩咐二嫂每日都得给你弄好吃的,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然而史氏却是要回娘家去,越是看到丈夫急着她,她就越要闹着回娘家,最好是顺势将秦乐拐去镇上,但她听了自家爹娘的话,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直接说让秦乐去镇上住着,而是通过这个手段不说出来而达到目的。
秦乐着急,劝不住了,夫妻两人生了一夜闷气。
第二清晨,毛氏早早起床,她没有急着出门去割猪草,而是看到吕氏起床,见她去放牛砍柴,于是与吕氏打商量,毛氏说今个儿身体不舒服,让吕氏帮她割一篮子猪草回来。
吕氏自是不愿意,可惜她不及毛氏会说话,被毛氏夸了夸勤快又有些拒绝不了,只好应下了,想着也是顺手的事,于是也没有多想了。
吕氏一走,毛氏便朝西屋看去一眼,见西屋没有动静,她便来到堂房前门下,刚走了两步,房门打开,俞氏穿着干净的黎色袄子从屋里出来,她顺手理了理衣裳,看到大儿媳妇,颇有些意外。
“娘。”
毛氏顺势拉着俞氏入屋,那模样似乎有话要说,俞氏便也跟着她一同进了门。
屋内,毛氏小声说道:“娘,我昨个儿在晾衣的时候遇上三弟妹,三弟妹笑我怀不上孩子,我当时很难过倒也没有反驳,可是三弟妹却教我假怀孕,说只要我假怀孕了,婆母就会对我好,就会把好吃的给我吃,还会准许我随意的回娘家,我当时很震惊,一直不敢告诉娘,昨夜想了一夜,我还是打算告诉娘,此事非同小可。”
毛氏向来庄重,又是书香门第,俞氏自是信她的话,听到这话,脸色变了变,心情很是不好了,莫非三媳妇便是这样骗着她的不成?所以三媳妇是假怀孕?
对了,三媳妇正是初二回娘家的时候发现怀孕的,史家在镇上住着,自然对镇上的大夫很是熟悉,若是串通了镇上的大夫专门骗她家三儿呢?
想不到啊,史家为了能使自家女儿偷懒,能时常回娘家,居然使了这样的手段来。
俞氏越想越是气愤,尤其是昨日三媳妇的那一番话,正是借着肚子里那块肉对付她呢?当真将她当猴耍呢?俞氏冷笑,先是安抚了大儿媳妇,叫她立即去村里叫来大夫,村里的大夫她认识,看老三媳妇还能掩瞒多久。
毛氏去的快,回来也快,她将大夫请进院子,在院门口就遇上刚从西屋出来准备晒太阳的史氏。
史氏看到毛氏请来村里的大夫,面色大变,猛的起身,指着毛氏问道:“什么意思?”
毛氏却是一脸无辜,无奈道:“这是娘的意思。”
说完,毛氏便带着大夫入了堂屋。
史氏看着两人进去,面上神色不明。
此时秦家院的男人在各自的房中,原本定在初三村里头请宴的,见秀才公去了福城见师父,于是人村长便发话,等到十五元宵那日再在村里头请宴,秀才公必须得到场。
这会儿田地里也没有什么活计,秦有富没事还是会去看看,而三房兄弟却难得的在家休息。
此时秦乐从西屋里出来,看到自家媳妇一脸的愤怒,他疑惑的问道:“大清早的,你又怎么了?”
“我怎么了?我还想问你们秦家是个什么意思呢?”


第187章 真的怀孕了
史氏伸手掐在秦乐的腰间,秦乐只觉得很痛,拂开她的手,郁闷的说道:“你到底怎么了?我们秦家又怎么得罪你了。”
“哼,得罪的可深了,你且等着,呆会婆母就会将我叫进去,叫大夫给我把脉,想探探我这一胎是不是真的怀上,当真是欺负人。”
史氏这么说着,眼泪就来了,秦乐一听,觉得很是荒唐,母亲怎么可能还请个大夫过来,这不是明显的不相信岳家么?难怪媳妇这么难过。
秦乐看着史氏气鼓鼓的小脸,忍不住上前将她拥入怀中,安慰道:“行了,有我在,他们不会,我会跟娘好好说说的。”
然而秦乐话才落,堂房内俞氏便叫三房进去了。
那秦乐拉着媳妇的手进入堂房,心想着自家母亲才不会这么做呢,然而转眼俞氏便开口,“这是村里头的大夫,你这三天两天的闹气,以后还是多给大夫请脉,可别伤了咱们秦家的孙子。”
史氏一听,心里难过不行,果然婆母对她好,不就是奔着她肚子里的孩子来的么?就为了秦家的血脉,若不然岂会对她这么好。
史氏苦笑着一脸,就是站在那儿不愿意坐下,也不给大夫看。
毛氏见状,扬起唇角,果然是有问题的了,没想到她提的意见,她倒是用上了,用上了还不堵住她的嘴,也太傻了。
毛氏站一旁不说话,俞氏却是指使三儿子赶紧将他媳妇拉下坐下,不就是把个脉,若没有干亏心事,岂会惧怕把脉。
秦乐却是呆呆地看着母亲,有些不敢相信,母亲当真要给他家英子检查不成?
“娘,英子在镇上的时候请个医饱的大夫把过脉,的确是怀上了孩子,月份比较小,所以要极为注意。”
秦乐还是希望母亲别这么做,这样一来,自家媳妇自然会不好受,只是连秦乐也没有发现,这是他第一次自己做主某件事,他没有听俞氏的话。
俞氏自是感觉到了,她看向三儿子,接着又看着站在一边一动不动还一脸愤怒的三儿媳妇,心里头不是个滋味儿,老四向着媳妇,她已经够伤心的了,如今莫不是连着老三都要向着媳妇了不成?
“我说你坐下把个脉,怎么了?你怀上了孩子,也得时间把把平安脉,看要不要开个方子养养胎。”
俞氏面色严肃的看着史氏,史氏却流下了眼泪,“前几日才把脉,医馆的大夫说我腹中的孩子很好,也不必喝药,娘,你现在找一个大夫过来给我把脉,这是何意?是怕我们史家欺骗秦家么?”
史氏事急临头,向来不知婉转为何物,想说什么便说什么,她眼下心里头堵着一口闷气,她必须将自己的委屈说出来。
俞氏板着脸,却是叫着三儿子将老三媳妇拉过去坐,秦乐没动,俞氏越发生气了,毛氏在这个时候过来圆场,劝着史氏,“三弟妹又何必呢,不就把个脉,看把娘气的,莫不是三弟妹也心虚?”
史氏被毛氏一激,眼都红了,于是挽起袖子就坐了下来,毛氏还颇意外。
秦乐看着媳妇这般模样,心里莫名有些不好受,他看向母亲和大嫂,就见两人专注的看着大夫把着脉,看来媳妇说的对,他娘是真的怀疑了。
过了好一会儿,大夫收手,面上含笑,看向俞氏说道:“恭喜恭喜,这是有孕两月有余,不能让孕妇动气,还有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平素多注意添衣,保重身体。”
俞氏一听,高兴坏了,先前还一脸严肃的板着脸,眼下却是满脸带笑,这一下更加的开心,看来三媳妇是真的怀上了,终于秦家血脉有了。
“要不要开养胎的方子,你也是知道的,我先前那二儿媳妇身子不好就……呸,看我这张嘴,平素吃点什么对胎儿更好?”
俞氏忍不住补充一句。
大夫却是笑道:“瞧着你这老三媳妇身子很好,不必要吃药,平素小心一些,什么都吃一点,孕妇想要吃的时候,能尽量满足便好。”
大夫提着药箱走了,俞氏送走了大夫回屋,就见史氏在桌前哭了起来,哭得可伤心了。
秦乐一个劲的上前安慰,史氏却是不听,许是有孕在身的人哭起来连自个儿都控制不住,今日史氏的确受了大委屈。
而毛氏却悄悄地离开堂房回了大房的屋里,坐在自儿屋中,手却不知不觉抚在小腹上,仍然没有半点动静,不管她用什么法子,吃了多少药方子,皆没有用。
可是二弟妹和三弟妹却是一怀一个准,尤其是三弟妹来秦家不过一年,就已经怀上了,比二弟妹还要快,二弟妹至少来了两年之久,而她呢,已经四年了,却还是不曾有。
毛氏想到这儿,忍不住伏桌上哭了起来,为什么她不能怀上孩子?
俞氏立即叫吕氏在厨房里做一碗骨头汤面条送去西屋,也算是她的道歉求好,俞氏好面子,不小心听了大媳妇的一番话想歪了,心中还是有些愧疚的。
然而当吕氏端着骨头汤面条送到西屋时,就见西屋内史氏已经打好了包袱,而秦乐站在门边生闷气。
“英子,你一定要走?”
秦乐伸手拦住,没想史氏却是爬他肩头咬了下去,秦乐生痛,只好放开她。
“我现在就回娘家,秦乐你若是敢拦着我,我就和离。”
史氏说完这话却是头也不回的出了西屋。
吕氏端着碗面张了张嘴却是来不及说上一句。
西屋里内室的大红喜字还贴在窗台上,秦乐看着这个大大的喜字,心里很不好受,新婚燕尔,不过一年时光,他已经习惯了媳妇的娇蛮与偶尔的抱怨,但是平素对他是真的好,但凡从娘家私下里拿点什么,都必定给他留些。
明明在镇上像个富户家的小姐一般,自从嫁来秦家,她什么活计都干,虽然请了三丫帮忙,但一些轻活也没有少干,今个儿的确是他们秦家做的不对了。


第188章 挑拨的大嫂
秦乐想到了母亲,于是也没有理会吕氏,却是一个转身往院外追去,到了院门口,就看到史氏叫上长工赶着牛车走远了。
秦乐便转身回到了堂房,看到母亲坐在桌前做针线活,那手中的衣裳正是四弟的,说起来他的衣裳都是自家媳妇做的,唯有四弟的衣裳是母亲亲自做的,秦乐心里头有些不是滋味儿。
“娘,英子走了。”
秦乐看着俞氏,心中五味杂陈。
俞氏却是手一抖,惊讶的看着三儿子,“老三媳妇回娘家去了?”
秦乐点头。
俞氏放下手中的针线活,一时间沉默了。
“娘,我可不可以去镇上将她接回来了?”
“那是当然,她怀的可是咱们秦家的血脉,你必须去一趟镇上。”
俞氏想也没想的说道。
秦乐听到这话,心中一喜,他先前最是担心母亲不准他去接媳妇,要是放在以前,母亲是绝不容许的。
秦乐试探的说道:“娘,这一次英子着实有些不像话,不过咱们请了大夫把脉一事,要是英子告诉了岳父母,我担心节外生枝,我此去镇上,万一一日回不来……”
“你陪着老三媳妇在镇上多住两日吧,这一次的确是我大意,反正眼下田地里也没有什么事儿。”
俞氏接着拿起针线活,虽然话是这么说,俞氏还是有些不高兴的,让自己的儿子住在岳家,搞得像个上门女婿似的。
然而秦乐却是高兴坏了,应了声好,立即出了堂房,便是西屋都不回了,拔腿就往院外跑去,赶紧追他家媳妇去。
吕氏端着面条回了厨房,毛氏从大房屋里出来,看到她手中的面,便说道:“给我吧,我正好饿了。”
吕氏咽了咽口水,不好说什么,便将汤面条放在灶台前。
毛氏坐在灶口将面条吃完,见毛氏在擦拭灶台,她便有一搭没一搭的说道:“二弟妹去过县城几次?”
吕氏想了想,说道:“两次。”
“两次?”
毛氏满是惊讶的看着她,“那岂不是嫁入秦家后才去过?”
吕氏不好意思的点头。
吕家生了两位丫头,大丫头在家里招婿,二丫头嫁入秦家院来,这两丫头都很勤快,大丫头以前是姑子时还会做点小生意,比如拿家里的鸡蛋送去城里的大户家中,还能弄几个现钱来。
而二丫头却是勤勤恳恳的老实人,在娘家时只管一心做着家里的事,由着姐姐出门,嫁到婆家,她仍然如此,倒与她的夫婿秦平很像,秦平也是一个老实本份只管下地干活的,与秦有富一样,对田地有着深厚的感情。
吕二丫不曾出过远门,她不是不想的,从小到大没有姐姐会说话,性子闷闷的,平素也少话。
毛氏心思一动,接着说道:“二弟妹怕是不知道,其实四弟和四弟妹在城里住得极好的,比咱们的小院还要好,我当时跟婆母在城里住了几日,我看四弟妹便是什么事儿都不做的,还是我过去做的饭菜,所以说人比人气死人。”
毛氏将面吃完,连着脏碗都懒得洗,却是放在灶台上,让吕氏去洗。
“二弟妹是咱们院里最勤快的,婆母也是知道的,咱们都看在眼中,先前四弟说什么四弟妹在码头卖烧饼赚下的钱,我看就是四弟在城里指点童生赚下的。”
毛氏状作无意的说出来,坐在那儿没动,吕氏只好将碗洗了,听了毛氏这一番话,吕氏想起了肌肤白净长得美貌的四弟妹,心中却是苦笑,她岂能与四弟妹相比的,她不过就是个粗妇。
吕二丫感觉自己能嫁入秦家,也算是运气好了,秦家门坎高,虽然丈夫比较木纳,但却是一个实在的人。
毛氏叹了口气,“四弟赚下这么多钱,也不见能拿回一点,只是有些事我也不好多说,咱们两人知道就好。”
毛氏起身出了厨房,原本忙碌的吕氏却是蹲在木盆前,手中动作一停,面色暗了暗。
正好此时东屋有了声音,于书燕从屋里出来,秦楚也一并跟着出来。
“初八就开张了,咱们当真要呆到十五去?”
于书燕心系着城里的生意。
秦楚却是点头,“有石头兄妹在,有什么事,大石头会过来通知咱们的,你别担心就是。”
于书燕知道秦家好面子,村长说十五摆席,她若不在,秦家恐怕被人笑话,到时指不定不是和离了,而是指出她的差错给休了。
于书燕不说话了,然而两人的话却是落入吕氏的耳中,她有些听不懂,但她知道四弟和四弟妹是不打算留村里了,想要回县城里去。
吕氏从厨房里忙碌出来,就看到东屋前站着的于书燕,吕氏看到眉眸如画的于书燕,尤其她不点而朱的红唇,与那雪白的斗篷相互映衬,越发显得出众。
吕氏去过城里两趟,那一次还是跟着婆母去吃宴,看到宴席上的贵女们,不正是三弟妹这般模样么?
吕氏垂下头,快步入了二房的门。
于书燕回屋里算她的帐去了,她得计划一下,就在今年,她打算走一趟商,苏杭两地很是繁华似锦,她或许可以去那边走一趟,若是能找到布料供货商,还能再便宜一点的话,她便可以在庾县多开几间布庄。
她若不扩大生意,便没有这资格与人关家家主做生意,她一定要在关家还不是皇商之前结交,如此才能得人心。
于书燕这么想着,便计划着准备什么时候出远门,到时她要请哪个镖局的镖师一同前行?
她还得在这几个月就弄到管事的,此人必须有走商的经验,这样一同前去,她就有了伴了,可以避开不少凶险。
于书燕正努力回忆着前一世的事,秦楚却是进来了,他手里端着一些小点心,其中便有酥糕,许是俞氏私下里给四儿吃的,没想秦楚却落下给自家媳妇带来了。
“燕儿,快吃。”
免得被人发现了,秦楚那模样与上一世一模一样,于书燕看着他呆了呆,心中一暖,她捏起一块吃了起来,秦楚却仔细的看着她,见她脸上露出笑来,他也忍不住笑了,“燕儿想吃,下次去福城我再带些回来便是。”
于书燕点了点头。


第189章 吕家的困境
却在这时,吕氏进来了,看到屋中一蹲一坐的两人,尤其是于书燕修长白皙的指尖捏着糕点吃得津津有味的时候,吕氏呆了呆,很是尴尬,进退两难了。
盘中还有三块糕点,吕氏来了,秦楚也不好意思不叫吕氏吃的,于是将盘子送到吕氏面前,吕氏先前看到三弟妹吃过,很是好奇,忍不住伸手捏了一块吃,才入口,她人更双眸一亮,原来是这么好吃的味道。
家中三弟妹有的吃,那是婆母给的,也是因为三弟妹有身孕在身才会如此,而眼下四弟妹既不随便去堂屋前伺候婆母,也不曾怀孕,想来这糕点是四弟费银子卖的?
吕氏两三口吃完,却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四弟客气了,是婆母派我来人叫四弟的。”
秦楚见二嫂喜欢吃,于是又让她捏了一块,接着才将盘子放下,便出门去了堂房。
吕氏有些不好意思的拿着糕点走了,到了屋外,吕氏将糕点用手帕包了起来,接着纳入怀中,她要带回娘家给爹娘也尝尝,这味道也太好了。
做晚饭的时候,吕氏在厨房时忙碌,毛氏却将廊下清扫一遍,接着去了屋后头。
吕氏见无人进厨房里来,原本在切肉的她,她偷偷地落下小块肉藏在柴草堆里,炒肉的时候,吕氏往里头多放了一些青菜,倒也看不出份量。
吕氏将饭菜做好,吃完饭后她再回厨房里收拾,然后给一家人烧上热水。
等到夜深人静之时,吕氏拔开柴草,将白天藏下的肉和米油全部用麻袋装起来,过年这段时间已经昧下不少,明个儿她得乘着上山的机会回吕家院一趟去。
等到第二日,吕氏背着背箩上山放牛砍柴,她走出村子,将牛赶到山间,见村里有几个孩子在,于是吕氏拿出一把瓜子和几粒糖,交代他们照看一下,她却匆匆往吕家去了。
吕氏不走主道,却是翻着山回去的,基本一路跑着,很快便进入了吕家村。
村口有叔婶一眼将她认出来,瞧着这吕二丫自从嫁入秦家后,气色好看太多了,果然嫁秦家享福去了,想起贫穷的吕家,出了一个聪明的吕大丫,会做点儿现钱的生意,凭着那张能说会道的嘴。
而这个二丫头,却是运气极好,嫁入秦大善人家中,这一下吕胜夫妻也算是有盼头了,当年吕胜不曾生下儿子,被村里人嘲笑了十几年,连着妻子梁氏也没少被人说的,如今家中有儿子的有些人还不及人家吕家两丫头了。
吕二丫到了娘家院门前,她正要敲门,门开了,却正是姐夫带着斗笠准备出门。
“妹妹来了。”
私下里吕氏没少送吃的过来,以至于吕家人看到她就很开心。
吕二丫便将背箩拿下来,只见里头一麻袋吃的,这天气凉,肉放几日都不会坏的。
每餐弄一点下来,如今到手的也有几斤重了。
吕家便是过年也没有吃肉,初二吕氏回娘家,娘家人看在秦家女婿的面子上,特意在村里人那儿借来了肉应付过去,如今女婿没有回来,只回来了女儿,便不必掩瞒了。
伍勇看到背箩中的吃食,竟然有这么多,一时间反而有些不好意思来,“秦家也太好了,不过才几日,怎么送了这么多的吃食来了。”
吕二丫却是笑了笑,“姐妹,你且收下便是,我初二回来的时候,听说大姐的脚腕受了点轻伤,不知如何了?”
说起这事儿,伍勇脸色便不好了,“你初二走了不知道,就在初三那日,你姐跟着我上屋顶扫雪,然后从梯子上摔下来,原本就不灵活的脚腕处伤得更重了,已经在家里吃过几幅药了,那药钱当真是贵。”
说起这事儿来,吕家人都是一脸的忧愁。
吕大丫自己有点本事,可惜是个女儿身,先前想在城里做生意,却因为庄户出身,被人欺负,最后生意没法做了,于是回了村里接着种田,而招的上门女婿伍勇此人却是一个老实人,只会种田的,好在人还算勤快,家中有人立了门户。
吕二丫听到这话,心里有些难过,进了院门,便去了东屋里看姐姐,就见姐姐躺在床上没动,瞧着不仅严重,是连地都不能下了,平素吃喝还得姐夫照顾着。
吕二丫看到姐姐这般模样,一脸的心疼。
伍勇提着东西先去了厨房,姐妹两人在屋中,吕大丫握住吕二丫的手,叹了口气说道:“今年时运不佳,年初三就摔了一跤,去年年底大过年的又扭了脚,咱们家就你姐夫能做些事,爹娘年纪大了,做不来了,二丫啊,姐姐该怎么办啊?”
主要是吕大丫嫁了有快三年了,也不曾生下孩子,人家初为新妇,都会由婆家温养几年再怀上孩子,可是吕家却没有什么钱财能温养她的,从小到大就没怎么吃好。
吕二丫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办好,只说自己从秦家拿了一些吃食过来。
吕大丫却道:“二丫,秦家是个富户,你看咱们家已经成这样了,你能不能去秦家帮咱们家借上二两银子过来,以后姐有银子了就还你,姐的脚不能下地,伤筋动骨一百天,我歇不得一百天的。”
吕二丫一听,犹豫着还是应下了,于是在吕家吃了一顿饭后吕二丫便匆匆翻山回去了。
待吕二丫匆匆赶回秦家的时候,秦家人都已经回来了,毛氏正厨房里做饭,是他们找不到吕氏了才叫毛氏下的厨。
吕二丫有些不好意思,被俞氏责备了两句便进入厨房帮忙去了。
吃过晌午饭,吕氏留下来在厨房里收拾,收拾妥当出来,她站在院中看着秦家几房,想起姐姐说的话,她心里头就不好受,她知道俞氏的心思,想要从婆母那儿借走二两银子,那自是不可能的。
那她该怎么去筹备那些银子才好?这一下吕氏内心难受起来,吕家太贫穷,她在秦家吃得好穿得好,可是家里人却在受着苦。
吕氏的眼光不知不觉朝东屋看去,四弟赚下不少银子,如果她向他借走二两银子,应该不是什么大事吧?
吕氏不由得往东屋去。


第190章 借钱
东屋内,于书燕被秦楚推着躺屋里歇晌,明个儿就是十五元宵节了,今日最后一日的清闲。
床上,秦楚将媳妇搂在怀中,吻了吻她的发际,说道:“明个儿吃过村宴,后个儿咱们就回城里去,县学也已经开学了,我也不能耽搁太久的,不然崔教谕指不定找到我家中来不可。”
于书燕一听,松了口气,终于可以回城里去了。
此时东屋的门被敲响,秦楚皱眉。
于是夫妻两人起床,也没有多收拾,披上外衣便出来了。当看到门外站着的二嫂吕氏,夫妻两人都呆了呆,二嫂莫不是代婆母来传话的不成?
吕氏看到两人明显是从内室出来,满脸的不好意思。
于书燕让二嫂上前入座,接着又给她倒上热茶,于是夫妻两人等着她开口,吕氏双手在袖中攥紧,紧张又直接的说道:“四弟,我可否向你借二两银子。”
秦楚微愣,关切的问道:“二嫂可是遇着了事儿?”
吕氏只好点头,便将家中的情况说了,秦楚听后,也没有多犹豫,从怀里拿出二两银子交给吕氏,吕氏却是呆了呆。
她不过这么一说,四弟都不多问两句,就将二两银子给了她,看来四弟是真的赚了不少银子,瞧着连二两银子都拿得这么爽快了。
要知道村里头建个新房子也不过就四五两银子,而四弟却眼都不眨一下拿出二两银子出来。
吕氏连忙道谢,仔细的收了银子,这才离开。
于书燕夫妻却没有将此事放在心上,然而这件事却在吕氏心中留下一个阴影,看来是她以前太过小心翼翼,她以后有什么可以尽量说出来才是。
当天夜里,吕氏便乘着傍晚时分去了一趟吕家村,吕家一家人正为银子发愁,没想到早上才发的话,晚上二丫头便将银子给带回来了,当真是不可思议,有了这二两银子,吕大丫的伤必定能养好,吕家也不必过得这么紧巴巴的了。
吕氏见家里人开心了,她也便开心了,于是连夜点了火把,翻山越岭的回了秦家院里。
秦平老实,见自家媳妇回来的这么晚,吕二丫随便解释了一下,倒也是信了。
第二日是桃花村的村宴。
秦楚才是桃花村的主角,便是因为秦楚,给桃花村带来不和荣耀。
俞氏很是高兴,村里人都得到过秦家的善心,当秦家人出现,那自是众星捧月一般的。
俞氏将四儿子带在身边,看到老四媳妇穿着一身漂亮的衣裳站在四儿子身边,她皱眉,在村里头还打扮成这样,又不是出门应酬。
俞氏和秦有富与村长还有族老们坐在主座,秦楚被村长找了过去,秦楚便顺手将媳妇也带上了主座。
村长看着这秀才公娶的媳妇当真是美,成婚的时候他们还不觉得,先前住在村里头也似乎没有这般漂亮,可是自从住县城里去了后,整个人都变了,就跟城里的贵女一般。
于书燕与俞氏陪着秦楚一左一右的坐着,于书燕也不怎么说话,知道这种场合便是她婆母最会应付的了,她只负责吃就好。
好酒好菜送上,其他桌的菜却是差了一些,村中各家各户出一名过来陪着,一年到头的也该跟秀才公一起吃吃饭的,以后秀才公中了举,他们桃花村便是状元村了。
一顿饭吃得有些久,村长和族老们好酒,秦有富在这个时候虽然闷了一点,却还是有些酒量的,一年到头秦家院里也舍不得打酒喝,秦有富真若馋了,俞氏才会去打一点。
于书燕一抬头,就看到隔壁桌前坐着的哥嫂,此时毛氏正好看向她,似乎看了她几眼了,这一次回村里,她感觉大嫂变了好多,时不时的莫名的看着她。
吃过村宴,俞氏陪着几位村妇聊着天,于书燕见秦楚被村长和族老们围住,似乎是说村里头要办一间私塾的事,村里有位童生能帮着开蒙,就问秦楚的意思如何?
其实他们是希望秦楚能帮忙指点一下,可是他们也知道的,秦楚学业重,就算秦楚答应,想来俞氏也不会答应的,所以都不好说出口。
而秦楚却让村里举办私塾,让童生帮着开蒙,每年从中找出几位成绩不错的送去县城里跟着他学习,也是可以的。
村长没想到秦楚会答应的如此爽快的同时,还愿意亲自带着他们学习,那当然是好了。
于是几个人便商量起来,于书燕见没自己什么事儿了,她便离开了村宴,来到乡间小道上,正好遇上村里最勤快的三丫头提着竹篮子正准备着去山上。
三丫头看到于书燕,忍不住呆了呆,再看她身上的衣裳,她的眼眸里有了羡慕。
“三丫也及笄了吧?”
于书燕叫住她。
三丫头点头,“嫂子还记得我呢,过了年,我就十五岁了,我娘正在为我寻人家呢。”
于书燕点了点头,于是问她,“三丫想嫁人么?”
三丫头却是笑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没有什么不愿意的。”
然而于书燕却很认真,再次问道:“三丫自个儿可想嫁人?”
三丫头见她如此认真,于是想了想,说道:“我呆在桃花村挺好的,每日无忧无虑,可是总归有一日要嫁人的。”
于书燕点了点头,便说道:“既然三丫知道自己要什么,也喜欢桃花村,那就别骗去外村了,我瞧着村里的那户外姓卫家小子不错,听说会打猎。”
三丫头一听呆了呆,仔细回想了一下,疑惑的问道:“卫家那小子会打猎?”
“对啊。”
于书燕认真的看着她,不是在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