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门娇妻作死日常-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候,她便偷偷的拿出来给四儿吃。
秦楚自是不知道这蜜饯太少偏着他,他以为家里人都有得吃,倒也尝了几颗,却并不是很喜欢,反而觉得母亲更喜欢吃才是,见母亲非要给他吃,他便想起了自家媳妇,这种酸甜的零食,想来他媳妇也爱吃,于是便将蜜饯拿回了东屋,给媳妇儿吃了。


第177章 爬树
于书燕这几日很是安份,她答应秦楚一同回秦家院里过年,来之前她把母亲做的新衣裳全部带了过来,对,她就是要让整上秦家院的媳妇都看到她不同了,等到大年初一那一日,她不但穿新衣,她还要带银饰头面,她要将自己打扮的像个贵夫人似的。
她就是要搅乱秦家人的心,逼得婆母赶紧从秦楚手中拿到和离书。
于书燕这么想着,心情大好。
这会儿秦楚看着对她宠爱,还将俞氏偏心的蜜饯给了她吃,她的心思也跟着活络了起来,少年时期的宠爱最是不牢靠,她是不会动心的。
第二日,秦楚跟着家中兄长们巡视田地去了,秦家院里只剩下女人。
大嫂扫扫地,陪着俞氏,一脸的端庄温婉,二嫂做饭砍柴扫猪栏牛棚等,所有的脏活累活全部都落入吕氏手中,吕氏本就长得糙,经过这几年在秦家,越发的糙了,像个地地道道的庄户妇人。
而史氏嫁入秦家一年,却仍然是肤白貌美,衣裳虽然旧了些,却是与两位嫂子不同的,人看着还像当初嫁过来的时候一样,手略粗了一些,相较于庄户,却是不像的。
不过想来史氏费了不少银子给村里头的三丫头帮着做事吧?
俞氏却在廊下做针线活,她私下里给四儿买了布,想着四儿在县学里辛苦,便想着做几套长衫给他带回县学里去,从小到大,四儿的衣裳都是她做的,眼下娶了个懒媳妇,她什么也不会做,想来四儿的衣裳还是去成衣铺买的吧,她可怜的四儿。
毛氏看着俞氏如此向着四弟,虽然每回都这样,但她还是有些不舒服,自家丈夫成日在田地里干活,做为老大,做事更是勤劳,可是婆母却看都不看一眼,也不曾表扬个半句,除了对四房,其他三房却是一个态度,不偏颇,也不看重,就像不是她的儿子,而是她的长工。
毛氏虽然心里头不舒服,脸上却是含着笑,还帮着婆母裁衣,她知道就算自己的针线活比婆母的要好,婆母也不会让她给四弟做衣裳,她必定会亲自做衣裳。
而此时的于书燕穿着一身葱青色的褙子,披着淡蓝色的斗篷从屋里出来,却是去了院子后头。
毛氏眼尖,也随时注意着东屋,这会儿看到,面上一惊,四弟妹越发的漂亮了,居然还有斗篷,像城里的贵夫人一样,不过她这样也好,呆会婆母看到了,有她好受的。
毛氏见俞氏一心扑在针线活上,根本没有注意到东屋的情况,她正想着要不要提醒一下婆母时,就见三弟妹端着洗衣盆从院外进来,身上一件厚袄子,整个人冻得脸通红,但她的双手却是洁白,也不像下水洗衣而冻红的样子。
毛氏知道史家有银子,三弟妹时常找村里头的三丫头帮着做事,早已经是大家伙知道的秘密,除了她婆母。
史氏在院子里晾衣裳,早上的霜冻没了,太阳升起,大地慢慢地变暖,到是晌午便舒服了,然而也舒服不了多久。
毛氏于是起身,过来帮史氏一起晾衣裳,并问她手可冷,史氏却是一脸古怪的看着她,明知道她是找的人洗的衣裳,她还好意思问。
毛氏接着指了指院子后头,“三弟妹,我有话跟你讲,咱们去院子后头说话。”
史氏看着一脸神秘的大嫂,心想着莫非婆母又有什么事被大嫂知道了,于是怀着一脸的好奇心跟着大嫂一同到了院子后头,刚到廊下,就看到站在树下正练功的于书燕,她将斗篷放于一旁,身上穿着葱青的褙子,一招一式很人章法,还极富有美态。
史氏和毛氏看着以为她在跳舞,遂不知四弟妹还有这能耐,会跳舞,毕竟练功什么的,史氏和毛氏从来没有看到过。
于书燕收功,接着看着那棵老树,她提着一口气,双手抱树,迅速的爬了上去,这是她自个儿练习的招法,她从小会爬树,但是以前胆小,手脚也不灵活,自从跟着秦楚练了功后,四肢灵活,还有些艺高胆大,于是爬个树什么的不在话下。
她上了树,见隔着地面不高,于是接着往上爬,转眼爬树顶上,站得高望得远,她看到了村里头的田地,田垠上有劳作的村人,这会儿还去田里的,多半除除草,或者看看沟渠有没有漏水之类的。
于书燕看了一会儿,倒是没有看到田地里的秦楚,想来秦楚去山那边巡视去了,秦家的田地多,有些田地不集中,隔得有些远了。
于书燕很快从树上下来,接着披上斗篷,心中暗自想着,难怪这胡服能从京城里火起来,原因就在这儿,穿在身上着实方便的不行,穿着这个她不仅行走之间迅速,连爬树都这么利落方便。
于书燕转身准备回院前,就看到目瞪口呆的大嫂和三嫂,两人不知几时过来的,显然刚才她爬树的模样被两人看到了。
于书燕却是笑了笑,说道:“大嫂和三嫂都在呢?可有什么事儿?”
毛氏和史氏却是连连摆手,不说话了,然而史氏反应过来后,她的眼神停留在她的窄袖束腰褙子上,还有她漂亮的斗篷上,眼神里有羡艳,接着面色暗下来,忍不住开口,“我瞧着四弟妹这一次从城里回来,像变了个大样子,穿的衣裳极是好看,我们见都不曾见过,这衣裳要费不少银子吧,四弟妹可否能借给我一套穿穿,明个儿便还你。”
于书燕却是毫不给面子的摇头,“衣裳和男人都不能借,三嫂家中本业是做生意的,想要穿好看的衣裳,大可以买去,三嫂,你说呢。”
史氏一听,脸色气绿了,瞪着眼睛看于书燕,就见她就这么的走了,当真是气死人了。
而毛氏却是不动声色看着于书燕离开,接着才开口,“三弟妹难道就不想四弟妹这身上的衣裳是怎么来的么?”
史氏一听,立即问道:“是怎么来的?四房这么会赚钱?”


第178章 大嫂敲诈
毛氏却是淡淡一笑,看向史氏说道:“三弟妹,我大哥最近得了伤寒,很是费银子买药,唉,我每每想起来,做为毛家的女儿,却不能帮到半点忙,心里很是难受。”
史氏一听,脸色就不好看了,可是想到四房的银子来处,她勾起的好奇心控制不住,便从怀里拿出一个银手镯,“这个手镯是我娘给我的,能值好几两银子,你拿去当铺当了,眼下我手里头的现钱也没了,等着大年初二回娘家的时候,我才有寻我爹娘要些银子。”
毛氏看到那重重的银手镯,心中一喜,面上却是不显,反而有些不好意思,“三弟妹太客气了,大嫂受之有愧。”
史氏却是冷笑,“大嫂别跟我文皱皱的,我不懂,你且收下,快把四房是怎么赚下银子的,还有婆母是个什么态度,以后大嫂可不得瞒我。”
毛氏立即点头应下,接着小声说道:“三弟妹,我跟你讲,四弟妹其他也没有什么本事,唯一的本事便是她抓住了丈夫的心思,四弟是秀才,借着盛大儒的名头在县学里教了不少学生,私下里还给人抄书,所得银两全部交给了四弟妹,所以四弟妹才会衣食无忧的。”
史氏一听,立即变了脸,一脸郁闷的说道:“大嫂,你先前不是说这些银子是四弟妹卖烧饼赚来的么?”
毛氏却是叹了口气说道:“我当初也是这么想的,原来是四弟故意这么说给婆母听的,我昨个夜里给四弟送热水过去,便偷听到两人说的话,四弟妹还叫四弟在家里拿银子呢,说要买什么首饰之类的。”
“他们敢?”
史氏一听气到爆,在秦家,三房的人都勤快,一年到头赚下的那一点银子,结果却都要给四房送去不成,再看四弟妹今个儿这穿着,这衣裳的布料可是上等好货,别以为她看不懂,虽然她已经一年没有去县城里买布做新衣,但是她的眼光还是在的。
除此之外,四弟妹那衣裳的针线活与刺绣,以及款式,皆是上等,想来是在哪个成衣铺里买下的,这一套衣裳得费几十两银子吧。
想着她还得为几两银子而将自己随嫁过来的首饰当了,她就心痛的不行,凭什么四房能吃香喝辣的。
于是说道:“大嫂,你可有什么法子?”
毛氏却是沉默着不说,毛氏急坏了,毛氏见状,只好说道:“三弟妹家中富裕,不像我毛家,书香门第,却并没有什么银子,如今连过年都是困难。”
史氏一听,咬了咬,再次摸向怀中,将自己的一对银耳坠给了她。
史氏气愤的说道:“大嫂,这一些已经够多了,你若不能说个好点出来,我便将这些东西拿回来。”
毛氏一听立即将东西纳入怀中,接着说道:“别急啊,三弟妹果然是个急性子,眼下你当了首饰,想来到了年后去娘家,你爹娘一定会给你不少银饰和钱财的。”
史氏自然知道了,他们史家有的是银子,哪像她如今这般窘迫。
“大嫂还是快说吧。”
毛氏便说道:“要四房交出银子也不是不可的,婆母正是心痛着四弟,如果我们让婆母知道了四弟为了赚钱给四弟妹花销而跑去教导学生,自个儿的书却不读了,你觉得婆母会不会不高兴。”
“还有咱们两人得联合起来,三弟也是一个勤快又踏实的人,可是他跟你大哥一样,最是听话,咱们必须时不时的在丈夫面前提上这么一耳,让他们知道四房是会赚钱的,住城时多逍遥。”
“还有三弟妹明明长得唇红齿白,在这桃花村里算是最美的,也该想法子怎么抓住丈夫的心了。”
“怎么抓住丈夫的心?”
史氏忍不住问。
毛氏却是温婉一笑,在史氏耳边低语了两声。
史氏听后,呆了呆,问道:“我在自家丈夫面前撒谎说自己怀孕了,以后这事被戳破该怎么办?秦乐一定会很生气,我最是怕他了。”
史氏却是摇头,“你担心什么,到时找个名头说这孩子没了就是,反正你一天到晚做这么辛苦的活,还能休息几个月,到那时你就可以如愿以偿的抓住丈夫的心了,然后你再想法子弄到四房的钱,咱们两人再劝着婆母一同住县城里去,你看如何?”
史氏只觉得哪儿不对,她从来不曾撒个这么大的谎,而且她也不善于撒谎,看到自家丈夫,要骗他几个月,她就觉得头痛,再说真的此事被发生,不仅丈夫对她有了间隙,连着婆母也会很生气吧。
可是看着大嫂出的主意,又很是令她上心,于是她应下了毛氏的话,两位妯娌在后院里谈完此事,再了到前院来,心情已经大好。
再看到于书燕那一身漂亮的衣裳进出,她们似乎心情也不是那么的坏了。
到了夜里,史氏躺在床上正想着该怎么给秦乐撒谎,忽然她想到一事来,若是婆母像上一次一样请村里的大夫过来诊脉,岂不是穿帮?
史氏这脑子平素不好使,这会儿又生出一分急智,惊出一身的冷汗,她觉得大嫂聪明是聪明,却是想得太过简单,这个主意是不错的,就是不太靠谱,或许她可以等到大年初二回娘家后,跟爹娘商量一下此事。
若是秦家人不愿意回城里去,她就将秦乐拐去镇上开铺子,那也是美事一桩。
史氏暗自计划着,毛氏等了两日也不见三弟妹出招,心里有些不喜,于是再次找她细说,史氏却是装傻,顾左右而言她,毛氏发现三弟妹也没有想像中的傻,心中有些失落。
不过毛氏得了史氏的银饰,她将她的耳坠藏下了,只将那银手镯偷偷送去了毛家,她是大半夜便出发往毛家去的,天还没有亮的时候进了家门,看到床上躺着病躯的兄长,她心痛的不行。
他们毛家就这一位男丁,她兄长可不能有事才好。
毛氏将银镯子交给爹娘,若是当得好,若还能当七八两银子去,这三弟妹以为当铺会折价,只算了二三两银子。


第179章 有心计的大嫂
毛氏陪了兄长一日,终于将兄长所见所闻问了个清楚,她也暗自心惊,原来还有这样的生意行当,那四弟妹不会是在做犯法的生意吧?若是这样岂不是毁了四弟的前程。
她不能将实情说出来,她要的是史氏觉得不公平的感觉,依着史氏的急性子,过年时节一但四弟妹再有点儿什么,必定会吵出来的,到时由婆母去查四房的银子,然后她再说出四弟妹的生意,想来依着婆母好名声的性子,必定会生气,将四弟妹留在村里头。
毛氏安抚着爹娘,叫他们好好冶大哥的病,当了那首饰,不但能冶好大哥的病,还能过一个好年。
那毛家父母便拿着银首镯跑去了当铺,然而当铺看了银手镯的成色,却是冷笑道:“你这玩意儿还想当七八两银子?这明明不是银子,你们看不出来么?这是给小儿的小玩意吧,你们逗我呢?”
毛学清一听,面上无光,他连忙拿起银镯子咬了一口,牙齿都快崩坏了,这一下信了,这哪是银手镯,这明明是个铁做的。
毛家父母一脸气愤的从县城里回来,当天便去了桃花村。
那会儿天都黑透了,毛家父母来到了秦家院,俞氏还是很一脸笑容的招待两位的,拿了点心出来,又送上了热茶,就不知两人前来做什么的。
俞氏向来爱面子,她在家中虽然对儿子和媳妇苛刻,便是她认可的媳妇,她对亲家却是很亲和的,除了于家人外。
俞氏最是看重大儿媳妇,大儿媳妇的娘家人过来,她将藏着的零嘴拿出来,没有半点的吝啬。
毛氏从厨房里送来两碗面条,也是俞氏交代大儿媳妇去厨房做的,看着两人风尘仆仆的,多半没有吃晚饭呢。
俞氏还叫毛氏给面汤里下了肉,肉汤的味道自是没得说了。
毛家父母吃着这好吃的肉汤面,心想着秦家随便便能拿出这肉汤面来,为何给他们的银镯子却是假的,还说什么秦大善人之家,看来背地里也不是好东西。
毛家父母这么想着,脸上没有什么好脸色,俞氏却有些疑惑,以为亲家嫌弃她招待不周,便叫毛氏去粮仓里拿来三斗粗面粉给两人带回去。
毛家父母的脸色才好看一些,看来这亲家还当真是大方,以后他们倒可以常来看女儿,这样就可以多带一些吃食回去,只是他家女儿却是不知事,每冷次在村口遇上他们两人,必定不会让了们回秦家去,当真是傻的。
毛雯玉心中打鼓,不知爹娘为何要来秦家,明明给了银镯子,将家中的事也安排好了,还来秦家做什么?
毛家父母吃过面后,却没有急着走,俞氏不得不与两人聊了聊,见两人还没有要走的意思,于是叫来大儿媳妇招待,她却回屋里休息去了。
这都要到半夜了,父母还不回去是何意?
毛雯玉来到父母身边,就见毛学清铁青的脸拿出银镯子给她,气呼呼的说道:“你们秦家竟然还能拿出假的东西糊弄我们,玉娘,莫不是你在秦家失了宠不成?”
毛雯玉从来没有想过史氏送的东西还有假的,她拿银镯子咬了一口,发现果然是假的,气不打一处来,于是她赶紧回房拿出那对银耳坠,不过这银耳坠却是真家伙,可是最多能当二两银子,该死的史氏。
毛氏没法,只好将耳坠交给了父母,劝着他们赶紧离去。
然而毛学清却发现了秦家的富有,再看到这对当不了多少钱的银耳坠,说道:“玉娘啊,你大哥还躺在床上呢,你可得想法子再向你婆母要些银子才好。”
毛氏却是有苦难言,只怪当初告诉爹娘自己在秦家地位很高,因为是长媳,婆母对她很看重,便因为这样,爹娘对她也赋予了希望。
毛氏无奈的将父母送出院子,就见自家丈夫秦安赶着牛车从院后出来,说要送岳父母回去。
毛氏连忙叮嘱爹娘千万别说钱方便的事,两人得了银耳坠自是藏好了,不会再乱说话。
于是秦安载着两人往镇上去了。
毛氏回屋,看着那假的银镯子,有些哭笑不得,史氏厉害,竟然将她也给骗了,她先前还觉得这银镯子必定能当不少银子,还觉得史氏犯傻,现在看来,可并不傻呢,精着呢。
毛氏将那银镯子甩在地上,受力过重一弹,便滚入不知哪个旮旯里去了。
第二日毛氏出屋,再看三弟妹的眼神却是不同了,难怪她这几日也没有装自己有孕一事来,想来她早已经谋划好的了。
看来有些事只能自己来了。
于书燕再次来到院后练功,她现在太早起不来,着实太冷,反正呆在这秦家院里也是无所事事,倒不如白日里起来练功,等过了年后,她便回县城里去,心里还记挂着那些生意,码头上有不少倒卖的商机,那银子才是最好赚的。
于书燕练完功,便坐在树上发呆,这树杈高,能看向农田,回头也能看清整个秦家院的情况。
就在她看着无聊之际,就见大嫂毛氏从屋里出来,朝左右看了看,她便进入了她的东屋,于书燕眯起了眼睛。
这一世的大嫂还当真与上一世她认识的大嫂不同,在她的记忆里,大嫂温婉端庄,书香门第出来的,品行自是不必说,可是这一世她自己有了改变,却发现并不是她想像中那样的。
大嫂很快从她屋里出来,手里却多了一瓶蜜饯。
她将那蜜饯带回了自个屋里,待那史氏洗衣归来,毛氏便将史氏叫入屋中,再见史氏从大房屋里出来手里头便多了一瓶蜜饯来。
于书燕却忍不住好笑起来,原来大嫂是这么一个意思,倒是挺能耐的,知道她这会儿会去后院练功,乘着这空端偷了她的蜜饯,再嫁祸到三嫂的头上,三嫂倒是没变,与上一世一样贪吃,性子急,很容易落入人家的圈套,不过不就是个吃食,有什么好计较的。
于书燕从树上下来,她披着斗篷回到东屋,刚到东屋门口准备进去换身衣裳时,就见毛氏陪着俞氏出了堂房,俞氏一眼看到了东屋门口的四儿媳妇,看到她这一身衣裳,眼神变了。
“站住。”
俞氏气呼呼的将她喝住。


第180章 年夜饭
于书燕却是心中一喜,终于看到她这张扬的打扮了,唉,也苦了大嫂这恰到好处的法子。
于书燕便一脸温和的来到俞氏身边。
俞氏伸手摸了摸她的斗篷,又看了看她的衣裳,面色铁青,沉着声问道:“这一套衣裳得费多少银两?”
于书燕却是摇头,“不知道,秦楚送予我的。”
俞氏一听到儿子送的,脸都气白了,她儿子也给她送了衣裳,可是这会儿却让她高兴不起来了。
“娘,你怎么了?”
毛氏一脸温柔的问。
俞氏却是摆手,“你赶紧回东屋去,平素没事别出来,看得我就头痛。”
“好嘞。”
于书燕转身回了东屋,然而毛氏以为婆母会发大脾气,怎么转眼还放过了四弟妹,倒是怪了。
俞氏坐回交椅中,接着开始做针线活,像刚才所见所闻不曾发生过似的,毛氏有些猜不透了,婆母这是何意呢?
俞氏面色淡淡,心里却是火烧着,真是苦了她四儿,赚的银子全被这儿媳妇给败完了,果然娶一个漂亮的媳妇就是错的。
俞氏给四儿子做了三身新衣,其中一套新衣是冬季穿的,到时过年时节穿,还有两套却是春季穿的,皆是长衫,一看就是个读书郎,她特意入城买的好衣料,就想着儿子出门在外得应酬,可不能太过寒碜。
至于其他三个儿子,她也给了新布给了他们各自的媳妇做新衣,那毛氏手巧,私下里昧了一点下来,便给她大兄做了一件成衣,偷偷地送回了娘家。
秦安也向来老实,媳妇给他做的衣裳略小了些,他也接着穿,里头少穿一件已经,冷了就去劈柴或者下地,做点事儿身子就热了。
终于到了大年三十这一日,秦家一家人坐在堂房前,俞氏和秦有富夫妻两人坐在主座,看着一家人齐整了,心情很不错。
今个儿年夜饭,接着便一家人一起守夜,天上下了雪,厚厚的一层,没入膝头。
于书燕坐在秦楚的身边,堂房里难得的烧起了炭火,那是三位兄长在年前上山砍下几棵树后捂出来的炭,有点儿呛人,倒是挺暖和的。
秦楚在桌下握住媳妇的手,发现她指尖冰凉,有些心疼,便将媳妇的手捂在掌心。
俞氏自是看出了端倪,却是别过眼去,还是眼不见为净吧,就知道儿子娶了媳妇忘了娘,今个儿是个好日子,要开开心心的。
满桌子的菜,是由大媳妇和二媳妇一同做的,三媳妇不会做饭,四媳妇就是直接发懒。
俞氏却是破天荒的第个夹菜时,给毛氏和吕氏碗中各夹了一个鸡腿,说道:“这一年以来,就数二媳妇做事最多,大媳妇知书达礼,陪着我应酬,也是辛苦,这两鸡腿理该她们两人先吃,家中四个儿子,老大老二老三在家中种地,很是辛苦,你们很勤快,咱们家少请了几个长工,余下的银子也捐给了村里人修渠沟做了好事,很好。”
“老四这一年考中了秀才,成了家,又能在县学里读书,我很欣慰,老四有能耐,是个读书的料,你们几兄弟各有所长,却很和睦,爹娘见了自是高兴的。”
“咱们秦家若想出人头地,首先便要团结起来,心思不能散,明年个还能像今年一样,勤勤恳恳的干下去,待老四中了举,咱们家就有了威望,到时也少不了你们的。”
俞氏笑眯眯的看向四个儿子。
四人皆是点头。
秦有富也发话了,却是说着田地里的事,村里修了沟渠后,秦家的田地大半是受惠的,水田就变多了,到时收成一好,自是比今年赚的多些。
同时叮嘱着三个儿子跟着他继续好好干,尽量少请些长工,又交代四儿子在县学里好好读书,争取后年能考中举人。
这一刻秦家人似乎都放下了心头事,其乐融融起来。
桌前俞氏对大媳妇和二媳妇是真的好,不仅表扬了两人,还肯定了她们这一年的辛苦。
吕氏听到这一番话眼泪都差一点落下来,原来自己这么辛苦着,婆母还是看在眼中的,以后她要更加努力的做事才是。
史氏也被俞氏点评了,语气中有鼓励也有一丝指责,但却让人听了很是舒服,唯有于书燕,俞氏却是看都不看她一眼的,自是也没有半点的点评了。
于书燕却仍然像个没事人似的坐在秦楚身边,该吃吃该喝喝,秦楚会给她夹鸡腿,会给她夹红烧肉,似乎婆母没说她什么,秦楚有些愧疚似的。
于书燕的心情却有些复杂起来,这一世的秦楚与上一世的秦楚也不一样了,要是放在上一世,秦楚必定仔细的听着婆母的话,而且是绝不会当着婆母的面对她好的,也不会夹鸡腿给她吃。
最多等饭吃完了,他再将自己落下的好吃的偷偷地带去东屋,送给她吃。
于书燕反而有些摸不准起来,是因为她的重生而改变了这一切吗?大兄去参军,也有些细微的改变,如今秦楚也是,大嫂也是,那是不是她的重生归来还会改变以后的结局呢?
于书燕有些分心,秦楚却以为她闷闷不乐,桌下他的手紧了紧,接着又夹了一筷子的肉往媳妇碗里送,对面三位嫂子都呆了呆,俞氏在桌前轻咳了一声,说道:“吃完年夜饭,咱们一家人守夜,我跟你爹年纪大了,经不得折腾,后半夜便回去睡了,你们谁愿意留下来?”
秦安和秦平两兄弟举手,秦乐本要举手,却被史氏压下,秦乐有些不快,可是对上媳妇眨巴的眼晴,他想起来媳妇先前说的,说这年三十是良宵,不可辜负,于是秦乐动摇。
而秦楚也是打算留下来,一直守到子夜时分,俞氏和秦有富回屋里休息去了,秦乐夫妻却是回了西屋,秦楚却拉着于书燕来到院子外头,于书燕以为好他有什么要说的,没想秦楚捧起白雪便捂她脸上,接着笑得没心没肺。
于书燕肺都气炸了,没看到她冷么,这斗篷都不管暖了,又没有这能力买狐裘,那是可是千金裘,她可没有这么富有。


第181章 打雪仗
于书燕满脸通红,哆着嘴,立即捧起一团雪朝秦楚打去。
秦楚却是不还手。
接连被于书燕打了三个雪团,秦楚的脸上、脖子里、身上都有了雪印,秦楚却依然笑看着她不说话。
于书燕心头的火气消了些,可是想起他前一世休了她时的绝决,手里头便没有再留情过。
于书燕一团一团的雪甩过来,秦楚却用背来挡,偶尔捡起一团反击过来,又狠又准的打在于书燕的脖子处,于是勾起了她的怒火。
秦楚闪闪躲躲,于书燕却使了功夫,靠近他后,便将手中的雪往他怀里灌,灌得秦楚打了个哆嗦,于书燕满意了,可是却并不心慈手软,反而越发的凶狠。
于书燕追着秦楚,她练过功后,身姿灵敏,秦楚不使功夫时会落下风,总是被她抓到,然后冷他一声,接着再跑开,如此这般,两人的笑声传进院子,坐在堂房前守夜的大房和二房两家都忍不住朝外头看去。
于是他们相继起身出了院门,就看到四房夫妻二人玩得很是开心,这么冷的天,这两人到底有多心大?
毛氏看着却有些羡慕,四弟对待四弟妹当真是好,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他这是在逗四弟妹玩儿,四弟妹当真了,倒是将四弟弄得全身是雪。
吕氏看着两人,内心毫无波澜,每年都会下雪,也没有什么稀奇的,还不如回堂房里暖着去。
于是吕氏拉着丈夫回了屋。
毛氏没走,她偷偷地捡起一团雪往丈夫脖子上一抹,接着笑了。没想秦安看着她一脸的不敢置信,郁闷道:“你不知道有多冷,快回屋里去。”
然后秦安入了院子,毛氏呆呆地站在门口,半晌才进去。
于书燕这会儿火气很大,秦楚总是在她息火的时候再加一把火,于是她就一直追着他打,最后将秦楚按在雪地里摩擦的时候,秦楚一把将她抱住,顺势吻向她的唇。
于书燕使了功夫,反而玩出一身汗出来了,这会儿被秦楚强有力的胳膊强行的抱住时,她忍不住呆了。
“如此良辰美景,少不了我与媳妇的一吻。”
秦楚松开她,还一脸戏弄的开口,似乎还有些竟犹味尽。
于书燕的怒火又起来了,于是骑在秦楚身上,抓住他的衣襟,接着将旁边的雪一个劲儿的往秦楚怀里灌。
一边灌一边哈哈大笑,就像一个疯狂的魔女。
秦楚却是扬起唇角,任她欺负。
最后于书燕累了,手都没劲了,她往旁边雪地里一倒,望着天空出神。
秦楚却是抖了抖衣裳,一脸无所谓的样子。
于书燕许久缓过神来,看到秦楚身上的衣裳湿透了,心头一惊,立即起身,拉着他便要回院里去。
这个傻瓜,不知道反抗么?
厨房里还有热水,秦楚却是催着媳妇入东屋,他进入厨房将热水端出来,早已经将母亲说的君子远庖厨忘于脑后。
他端着热水进来,就见媳妇脱得中剩下里衣,好在屋里中有了炭火,于是他将炭盆放在媳妇的身边,亲自拧干了布巾给媳妇擦脸,又给她擦脖子和手,那模样就像在照顾一个孩子似的。
于书燕很是郁闷,想她重活一世,又不是孩子,结果还被少年郎的秦楚给照顾着。
“你别,我自己来。”
“我帮你。”
秦楚声音低醇也温柔,于书燕竟是呆呆地看着他,忘记了拒绝。
帮于书燕梳洗好,便让她躺床上去,又帮她掖好被褥,他才脱下所有湿衣,露出精壮的身躯。
于书燕看着他的背影,那宽肩窄腰令她眼神儿都直了,秦楚练功练出了一副好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