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门娇妻作死日常-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149章 回村里
然而关九却跑去玉兰村里找于书燕的父亲于江全去了,于江全一直守在妻子身边,都不曾入山打猎,这一次要招待关九,于是又带上了猎枪,带着关九和石泉一起上了山。
于书燕却是准备着铺面开张一事来,新租来的铺面还没有打理,铺子原先是做首饰铺的,里头的格局有一些不同,但还是很奢华的,她只要随意将柜台改动一下便成了。
于书燕和石梅两人请了一些工匠在铺里修整了一下。
她在修整铺子的时候,外头便有不少商家过来张望,皆是这左右的商人,他们卖的东西不同,连着两处都是卖首饰铺,还有粉脂铺。
听说这一处铺子的东家原本租期没有到,耐不住那铺子的牙人要将之赶走,正在大家疑惑之际,这里就来了一位新的东家,而且租了小半个月都不见人开张,他们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这会儿开了铺子,又请了工匠,进进出出的,瞧着也是要做生意了,就是不知道做的什么生意。
所谓同行相忌,想来这些人过来打探自是没有安好心的,他们在旺兴街头开铺多年,对这里的行情自是相当的熟悉,不免有些欺生。
于书燕看着这些工匠按着她的要求将那柜台修整好,接着在铺子的正中间她要了一张小八仙桌,又置下软榻给客人歇脚去,就在软榻边的小茶几上和八仙桌前都会置下小点心,以供客人做零食。
想来这同围几铺都不会有人这么想的,自是没有这一套,但是在前一世的京城,却有太多的铺子会为客人着想,不仅吃的,还有舒服的隔间供这些贵夫人逛累了坐着聊天用。
只是这处铺子不大,劈不出一间隔间,只能这么弄了。
费了三日的光景铺子里的设施基本跟着于书燕的意思已经安置妥当,于书燕和石梅在铺里收拾干净。
这会儿关九已经离去,听说跟着她爹打猎,还打了一些野兽,得了几张皮子,高兴的走了。
石泉过来帮着赶车,于书燕和石梅从铺里头出来,两人一身的疲惫,明个儿铺子便能开张了,不过于书燕也学那京城的,开张前的仪式,她得选个好日子,于是便去城南问了算命的先生,决定下个月初八是个好日子,前头十几日只能算她试着开张。
于书燕和石梅坐上马车,三人一同回了西市小院。
瞧着天色早,他们便在院里吃了午饭,接着去柳树街将院子收拾好,算命先生说三日后宜搬家,三日后他们一起搬入这城东柳树街的院里住,正好这儿隔着铺面也近,就隔着两条街,来去都方便。
他们三人在院里收拾了一个下午,里头置办的家具一应俱全,连着后头的小花园也重新翻了一遍土,种下一些小菜,然后又将凉亭收拾妥当。
于书燕看着这干净的院子,心情大好,想着三日后便将父母接来城里,在这新院子里一家人吃一个团圆饭,心情便好的不得了。
三人傍晚回到西市小院,秦楚从县学里回来,于书燕便将自己的计划说了,秦楚上一次就听媳妇说买下了城东的院子,那儿有单独的水井,还是一个两进的,到时分前后院,他要招待同窗也有了着落。
秦楚不免有些欣慰,这一世的媳妇怎么像变了个人似的,越来越财迷了,不过不管如何,他家媳妇爱财却也是取之有道,他也不能拂了她的意才好。
秦楚打算三日后搬家的时候跟教谕请个假回来帮忙。
而这在搬家的前一日,于书燕便跟着石家兄妹回玉兰村去了,夜里秦楚归来,看着厨房里暖着的饭菜,他还是有些受伤,放前一世的媳妇,绝不会离开他半步,就算要回娘家,那也是将他带上。
可是这一世,媳妇说走就走,最多给他留封信交代一下,莫名的秦楚竟有些伤感,都怪当初要写下休书,才有今生的苦楚来。
而回到玉兰村的于书燕却是很开心,看着爹娘恩爱,母亲也不再因为大哥的离去而伤怀,似乎释怀了不少。
果然当初于书燕的决定是对的,她不让她父亲上山打猎,这一步做的很好,接着她赚下了银子,家里衣食无忧后,便有足够的时间来开导她母亲。
于江全夫妻听到女儿要接两人回县城里住着去,正好眼下到了年底,今年个就在县城里过年了。
于江全很欣慰,这个女儿真的不错,女婿也极好的,居然也任由女儿去行商做商户,还准许女儿将他们接去县城享福。
于江全看着女儿一天天忙碌,眼下开了铺子,想来也辛苦,便也同意了。
当天一家三口在家中吃饭,许氏弄了不少好吃的,有了银子后,于江全不上山打猎了,家里的吃食全用现钱买,一开始两人还担着心,现在倒也就习惯了。
有了于江全在家中,余家湾的大房也不敢上前来打秋风,只有于江全时不时的带些肉去往余家湾看望一下父母,许氏也由着他。
夜里洗漱好后,于书燕睡下了,哪知睡到半夜,于书燕只觉得床榻往下一沉,床边似乎躺下一人。
她立即惊醒,黑暗中她看不清对方,却让她想起没成婚前被一个黑衣男子给欺负了的事,眼下她学了些功夫,这会儿醒觉,二话不说便从枕头下拿出匕首,朝着外头刺去。
外头之人显然没想到她会反应如此迅速,双手刚抓住于书燕的手腕,避开那一击之时,于书燕已经欺身上前,将他双手扣于头顶。
秦楚忍不住想笑,话说媳妇的功夫还是他教的,如今倒是拿来对付他了,想到小媳妇眼下气鼓鼓的模样,他更是忍不住,不免笑出声来。
于书燕听到声音有些错愕,她将匕首抵在秦楚的脖子上,怒问道:“你是谁?”
“我是你夫君。”
秦楚无奈道。
这果然是秦楚的声音,刚才那一声笑,于书燕便感觉到了熟悉,虽然黑暗中看不到对方的表情,但听到秦楚这口气,于书燕便能脑补出他的模样,这会儿她还跨坐在他的腰间,一只手扣住他的双手于头顶,另一只手拿着匕首抵着他的脖子。


第150章 住进新院子
“秦楚,你怎么半夜回来了?”
“你不在院子里,我一个住着也没有意思,便半夜回来了。”
“那你是怎么进来的?”
“翻墙进来的。”
反正你这西屋的门,他比自家门还要熟悉,又不是一次两次了,秦楚在内心补充。
于书燕一脸的郁闷,她不情不愿的收起匕首,刚要从他身上下来,哪知秦楚的双掌握住她的小蛮腰,接着一个翻身便将她压倒在床上,顺势的将被窝也盖在了身上。
于书燕一脸的惊慌,“秦楚,你要做什么?”
“做夫妻之间该做的事。”
秦楚低低的笑,于书燕感觉自己被他嘲笑了,都早已经是夫妻,也不在乎这一次,于书燕郁闷的想,于是松开他的,任由他将自己紧紧地抱住。
一夜缠。绵,某人恐怕气了一夜。
到了第二日清晨,原本寅时雷打不动的起身练功的两人,这会儿却贪睡在床上。
于书燕醒来时,天已经大亮,而外头睡着的秦楚却早已经离开,这会儿于书燕听到院子里秦楚的声音,却是与她父母说的,似乎他们在整理东西,接着院门打开,石家兄妹的声音也传来了。
石泉说道:“叔,婶子,东西可都收拾妥当?”
“妥当了,就是燕子怎么还没有起床,这孩子,今个儿搬家,她居然还有这心思睡早床,我这懒女儿也没谁了。”
许氏无奈道,心想着好在女婿没意见,瞧着还宠着自家女儿的,心里头就更加高兴了。
石梅正要往西屋去叫于书燕,于书燕却是推门出来,这么行走间,她还能感觉到腿根处的酸痛,腰也痛,缠。绵一夜当真不好受,可是始作俑者却像个没事人似的,还在帮着她父亲搬东西。
不就是昨日她跟石家兄妹提前回来了,话说她已经给秦楚热着饭菜在厨房里,也留下了信,他还生什么气,明知道今日搬家,还将她折腾成这样。
于书燕越想越气。
秦楚却是朝她宠溺的看来一眼,接着勤快的帮于江全收拾好东西就往马车上搬去。
“咱们要不要吃过早饭再走。”
于书燕忍不住上前问母亲。
哪知许氏却是伸指点了一下女儿的鼻子,说道:“我们都吃过了,就你没吃,快去吃,锅里给你热着,是你最爱吃的牛肉汤。”
于书燕一听,连忙朝厨房跑去,折腾了一夜,这会儿肚子早饿了。
也没有什么要搬走的,就平素用的,还有一些衣物,这会儿隔壁邻居家的都过来相问了,得知于江全夫妻要去城里住着了,个个都羡慕不已。
虽然于家失了一子,却有一个好女婿,这女婿用得好了,顶得上半个儿子,这不,女婿接他们一家回城里享福去了,谁家的姑娘有这么好的福气,能嫁这么一个好女婿来。
这些村里人都忍不住围了过来,劳碌了大半辈子的于江全,终于不用再入山打猎了,如今还能去城里住着了,想不到以前他们还笑于江全在村里头连块地都没有,转头人家的日子比他们的不知好了多少。
个个七嘴八舌的说着,都是说秦大善人家里好,对亲家也这么的好,又秦楚能干,很是得人心。
于书燕吃完汤面,将厨房的锅洗干净,她才出了门,这会儿村里人看到了她,发现她身上穿的都是上等好布料,个个都道秦家有钱。
于书燕也不反驳,欣然接受了,站在秦楚身边,瞧着两人还挺恩爱似的。
待于江全夫妻坐上了马车,石梅才一同上了车,石泉赶车,秦楚却是翻身上了马,接着看向自家媳妇。
“坐我胸前,我们一起赶马回城。”
秦楚的声音很好听,像是在诱惑。
于书燕在内心翻了一个白眼,却还是听了他的话,坐上了马背,由着秦楚将她护在怀中,一夹马腹,一家人便这么的出了村子。
这会儿村里人说开了,秦家不但有钱,还将这儿媳妇养得这么好,吃的穿的用的,哪一样不是最好的,连着还能用马车将亲家接去城里享福了,以前说于江全只生得一儿一女,比不过人家家中儿子多。
眼下却有人一脸酸气的说道:“我瞧着儿子多都不如人家一个女儿来得强,我要是有这么一个女儿,我要这些儿子作甚。”
有村人却是笑他,“老五,你家生了这么多的儿子,如今连个新房都没有,我看娶媳妇难喽,个个都得打光棍了。”
正好戳住老五的痛处,一时间气得不轻,怒道:“当初我那婆娘要是能生个女儿下来,岂会像今日这般,恐怕我也跟着女儿去享福了。”
“那可未必,你家生的女儿能与于江全家的比于,人家于江全年轻的时候就捞了一个漂亮的媳妇,听说许氏差一点被选秀的人带走,若不是她自毁了容貌,还跟着于江全私奔了,恐怕也落不到于江全的手中。”
“这么漂亮的媳妇,生出的儿女岂会长得难看,再看看你们家的苗子,歪瓜裂枣的,生个女儿也没有什么用处。”
村里人不知不觉吵到了一起,而始作俑者的几人却已经出了玉兰村上了官道,开开心心的往县城里去。
县城城东柳树街,不到晌午时分,来了一辆马车,马车旁边骑在高头大马上的一对年轻夫妻,那当真是郎才女貌,如画里之人似的,那院里的邻居有人探出头来,就看到这一对夫妻了。
这些人忍不住感叹道:“想不到那院子卖出去这么些时日了,今个儿才有人住进来,却是这么漂亮的美娇娥,还有她身边的丈夫,也当真是一表人才,穿着儒衫,不会是个读书郎吧。”
不少人猜测着。
从马车里下来的于江全夫妻却比较朴素了,下了马车,石家兄妹高兴的将院门打开,于江全夫妻看着这漂亮的院子,两人呆了呆,原本以为女儿不过是买了座院子,没想着这院子会有这么大。
刚才马车来到柳树街的时候,便被这幽静的小道上两边的杨柳给震惊到了,这里的环境当真太好了,不远处临湖,风景怡人,湖光景色也是极好。


第151章 开新铺
这儿尤其很安静,比在村里头还要安静,还能听到树上叽叽喳喳的鸟叫声。
于江全很满意这个院子,就担心着这院子买得是不是贵了些。
于书燕扶着母亲往院里去,秦楚却是陪在于江全的身边。
一进家门,炮竹便响了起来,石梅一脸的笑意,院里头收拾的干干净净,两进的院子,看着让人赏心悦目。
于江全忍不住说道:“你们在城里住着也不易,何况费这些银两。”
“爹,娘,钱是可以赚的,只要咱们大家伙住着舒心了,其余的都不是事儿。”
于书燕这赚钱的本事也是令人无话可说,连着于家父母都不知道这个女儿是怎么学会做生意的,要知道以前女儿因为长得太过美貌,许氏生怕她再像她年轻时重蹈覆辙,平素绝不会让女儿出门的,如今却让女儿出来抛头露面做起了生意来。
一家人在正堂房前坐下,崭新的八仙桌上连着茶杯都洗得干干净净。
石梅自是勤快的,很快入了厨房烧了热水,接着一家人泡上了茶,香气怡人的茶水令于江全夫妻心头一怔,端起杯子细看,庄户人家哪还喝得了茶,这可是于江全第一次喝茶。
听说这茶叶可贵了,女儿赚了银子也不能这么乱花,好在女婿都不说什么,许氏心想着改日同女儿说说,可不能让女儿这么任性下去了。
于书燕和石梅进了厨房做饭,秦楚却陪着岳父母,说起这城里的事,还讲起他县学里的事,正好于江全关心着他,就想知道他读书可否辛苦,听到秦楚说读书一点儿也不辛苦,他们才放下心来。
于书燕手巧,和石梅一起便做了十道菜出来,一同端上桌,一家人坐在八仙桌前。
于江全想不到女儿做饭这么好吃呢,先前妻子说了他还不信,毕竟以前在家中十指不沾阳春水,连洗衣服的活都是她母亲做的,想不到女儿对这厨艺还会无师自通的。
于书燕今个儿高兴,便多吃了一些,秦楚时不时给她夹菜,吃得她满嘴鼓鼓的,于是惹笑了于江全,看着女儿女婿如此恩爱,夫妻两人彻底的放了心。
一顿饭吃完,于江全也将县城的生意了解了一个大概,女儿在旺兴街头开了布庄,眼下试着做生意,还没有正式开张,今个儿因为搬家,所以铺门没开,明日开始便会日日都去了,真正开张的日子是下个月初八了,这一段时间倒也可以看看布庄生意如何。
于书燕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她想乘着这几日的光景,将她的布庄名声打响,所以她要出去做些广而告之,不能坐在家中等着生意上门。
秦楚倒是惊讶她的想法,于是问她打算怎么出门广而告之。
于书燕便说道:“接下来我跟石头他们一起做下一些香囊在街头免费发,那香囊上绣上咱们铺里头的招牌,并写下开张的日子,交代他们开张那日过来捧场便是。”
秦楚一听倒是来了兴致,只需要用一点布料做出香囊来,只是上面的刺绣活计要费时间了。
这会儿许氏开了口,“我也是可以帮忙的,反正坐在家中也无事。”
于书燕开心的笑了,于是一家人各自分工,秦楚却被于书燕催着去县学,不准他出来帮忙,骨子里于书燕还是不想将秦楚拉低成商户的,好在她反正要跟秦楚和离,她是商户也无所谓。
秦楚捱不过于书燕的坚持,只好同意每日都去县学里。
接下来的小半日,秦楚带着于江全熟悉这周围的环境,再去街头逛逛,顺势买些粮米和菜回来。
而于书燕却陪着许氏一起做起了针线活,石梅的绣活极好,许氏缝制的手速快,于书燕便裁布和将香草塞入香囊中。
三人一边做着事一边聊着天,做到傍晚已经有不少香囊堆在桌上,显然数量还是不够的,于书燕初次做生意,自是下了功夫,这一次免费送香囊活动,她自是要大气一些。
于是三人做到了子夜时分才回房休息。
第二日许三娘比石梅还起得早,她知道秦楚要去县学,虽然这城东隔着县学也不远,可是天没亮就得出发,许三娘大清早便起床给女婿弄早饭。
秦楚吃了一碗热乎乎的肉汤面,才告别了岳父母,骑着他的马往县学里去了。
于书燕寅时起床练功,练完功回来,便看到秦楚在吃面,然后看着爹娘热情的将他送走,她有些郁闷,爹娘明明是她的爹娘,为何对秦楚这么好,将来她跟秦楚和离了,到时爹娘会怎么想呢?
于书燕有些无奈,再想起旺兴街头的铺面,也不再去纠结此事了,却是回房换了衣裳,接着洗漱出来,许氏已经将吃食送上了桌,今个儿他们一家人都去铺里头,这些香囊也带上,到时留下许三娘和于江全守着铺子,其他三人去发香囊将开张的消息传出去。
果然母亲在就是好,于书燕再也不用大清早的起床做饭,她只要一心想着去做生意便成了。
吃完饭,一家人坐上马车往旺兴街头去,就过去两条街道,转眼就到了。
这会儿旺兴街头的铺面大部分还没有开门,他们算是来得早的,在自家铺面前,左右邻居都是大门紧闭。
也不会这么大清早的有贵夫人过来买珠宝,所以这也是他们开铺的行情。
于江全在铺前看了看,这漂亮的铺子居然是他们家的,他简直不敢相信,抬头看向铺面的招牌,却见上头空空的,于江全有些疑惑。
“燕儿还没有给铺子起名呢?”
于书燕想也没想的说道:“已经想好了,以后铺子就叫于家布庄好了,到时让秦楚写个招牌,他的字迹好。”
于江全一听,点了点头,许三娘却拉了拉丈夫的袖口,小声说道:“女儿起名为于家布庄,这要是让婆家人知道了,岂不是有了想法?”
于江全一听皱眉,小声回道:“都是我女儿赚下的银子,写下于家布庄也没有什么不妥当,再说不起这个名字起什么名字,秦家还没有分家,这招牌不好写。”


第152章 送香囊
说的也是,许氏便也不阻止了。
一行人进了铺子,就见那铺里的柜中前摆满了上等的好布料,各种颜色看得许三娘都呆了。
对于布料,是个女人都会喜爱,尤其这么多好看的布料,许三娘这一生都不曾想过有朝一日她会卖布,先前为了买点新布都没有银子,前半生便只穿过那青灰黑三种颜色最多,其他漂亮点颜色的不是布料太贵了,便是庄户人家穿着干活不方便。
于书燕拉着母亲上前,指着几匹好布说道:“娘,你有时间便给自己和爹挑几匹好布出来做几身体面的衣裳,以后你们还得帮我卖布做生意的,自是要穿好。”
话是这么说,于江全夫妻却还是有些过意不去,他们选的布料做了衣裳这也是费了本钱的,可是看着女儿穿上的新衣,衬着那张小脸光彩照人,他便也没有反驳,想来妻子若是穿上这些好看的布料,也一定美极了。
于江全忍不住朝妻子看去,就见许氏摸着这些布料爱不释手。
于书燕见状,从货架上取下一匹宝蓝色的暗花布料,在她母亲身上比了比,于江全眼中露出一抹惊艳来。
“娘,我瞧着这匹布最是适合你了,娘今日在铺中没事便将这匹布做新衣,如今新开门,不会有太多的客人,有爹照看着就成了。”
接着于书燕将每匹布上挂着的价格告诉了于江全,也不必记的,每匹布上都标有,到时对方选了什么,直接付钱拿走便是。
于书燕安排着爹娘守铺子,石梅却从仓库里拿出点心在八仙桌前的碟子里放下,接着又在软榻旁边的几上放置一些。
这会儿太阳出来了,周围的铺子也相继开张。
于书燕和石梅拿起香囊,便告别了于江全夫妻,三人坐上马车,准备开始四处发放免费的香囊,顺势广而告之于家布庄的开张时间。
先将于书燕放下在城南,接着石家兄妹去了城北。
城西多是庄户出处的地方,他们的布料都是上等苏杭好货,这些庄户也买不起,自然也不必去了。
于书燕今个儿穿着杏黄色的褙子,底下玉兰白裙,梳了一个光洁的发髻,一对银饰掩鬓,在耳垂处有两缕发丝微微弯曲,那珍珠耳坠越发显得她灵动可人。
于书燕皮肤白皙,长相温婉可人,一双杏眸漆黑如墨,眼瞳深黑,看着人的时候略带笑意,一双眸就像会说话似的,不管男女见到她都忍不住多看一眼。
“于家布庄下个月初八开张,大家伙的千万别错过,年底促销,会有不少便宜又实惠的好布料,一定要去哦。”
于书燕一边说着一边将香囊送到对方的手中,有免费的香囊得,自是有不少人过来围观,尤其看到这么美貌的女子。
离国还是很开放的,女子出门,除了贵女和贵夫人外,大多是不带幕离的,尤其是庄户家的女眷,还会像个男子一般挑担上街叫卖,倒也没有人说她不捡点。
于书燕手中的香囊很快发完了,可是还有不少街坊围着她不走,她便接着推广起自家布铺的好布料,说了地址在旺兴街头,又说布料来自苏杭两地,最出名的杭绸就数他们家的了。
这么一宣扬,不少人都记住了,下个月初八,岂不是腊八节?
这几日铺里也开了门,因为没有正式开张,所以铺子里头布料有不少优惠,这个消息很快传开,那赶着马车匆匆而过的贵夫人们忍不住停了车,听了一耳后便往旺兴街头去了。
于书燕送完了香囊准备回旺兴街去,而此时却有几位秀才拿了香囊进入县学,正说着街上那发香囊的美貌女子,正好秦楚听到,他忍不住说道:“她是我媳妇。”
不少才子一听,都看向他,秦楚家的媳妇长得这么好看?不对吧,听传秦楚娶的是庄户女,怎么可能是刚才那位气质雍容的美貌女子。
上一次枫叶林诗会,秦楚家的媳妇的确身姿苗条,可是当时带上了幕离没有看到长相,眼下再一回想,他们还是不信的,何况这女子身上穿的还是上等的好布料,送的这香囊也是好布做的,庄户家的女儿哪有这么多的银子去。
这些秀才不相信,秦楚生怕这些人另做他想,便说去见见媳妇,于是这些秀才都跟着出了县学的门。
于书燕在老树下等着石泉来接她回去,就看到远处一队秀才匆匆而来,这些人大多她都见过的,前头领头而来的不正是秦楚么?他不在县学里好好读书,带着这群秀才要上哪儿去?
然而秦楚带着这一群人却是直接朝她来了。
先前没有收到香囊的几位秀才忽然“啊”了一声,他们想起来了,就在开春的时候,当时有一位穿着粗布衣裳的少女来过县学一次,当时秦秀才正好跟他们一同从小道上走出来,于是很快这些人认出来了。
“秦兄,原本你娶的便是这位美娇娘,平素都不愿意带出来,还将美人藏在家中,秦兄也太不地道了。”
秦楚却是扬起唇角,他家媳妇自是最好看的。
人群里又有人说道:“胡兄弟写过一篇美人赋,说秦兄的夫人貌美无双,可称得上庾县第一美人,眼下瞧着,还当真是了,你们觉得呢?”
所有人都看向那老树下的女子,很快都点头,“美人的美人不在皮而在骨,秦兄的夫人这灵秀的气质自是没得说。”
秦楚来到于书燕的身边,一脸笑意的看着她,低醇的带着磁性的声音说道:“燕儿,要不我送你去城东。”
于书燕本要拒绝,可是看到秦楚身后的这一群秀才,她便知道这是秦楚故意前来的,只是不知他这么做的用意,自是不能拂了他的面子,于是点头应了。
秦楚叫身边一位秀才回县学里头给他将马牵来,那秀才立即去了,这一下于书燕反而有些意外,这些县学里的秀才不是学识了得,便是家财万贯,怎么个个都以秦楚马首是瞻,他也不过十七岁的少年郎而已。


第153章 刘二郎的心思
很快马被牵了过来,秦楚翻身上马后便向于书燕伸出手来。
其他的秀才都看向两人,很是羡慕,秦兄当真好艳福,想不到家中有如此美娇娘。
于书燕将手放入秦楚的掌中,他顺势一提,她便熟悉的坐在他的怀中,两人一骑往城东去了。
这些秀才们站在原处看了好久都回不过神来。
一路到了城东的旺兴街头,于江全夫妻看着女婿将女儿送回来的,颇有些意外,正好是晌午时分了,于是留女婿一同下来吃了晌午饭,过后才目送着秦楚打马离去。
石家兄妹却是在晌午饭后才回来的,跟着他们一同回来的还有不少街坊,他们都是奔着这批好布料而来,转眼铺里挤满了人。
原本铺里没什么生意的转眼生意火爆起来,没把许氏高兴坏了,守了半日心惊胆颤了,生怕这生意搞砸了。
于书燕早已经将优惠的布料放置在一个角落里,眼下快入腊月,天气这么冷,早上还有霜冻,接下来几日怕是要下雪了吧。
这些人都是奔着那些优惠的布料来的,他们将先前放置好的布料不知不觉翻乱,于书燕想要上前阻止却是挤不进去,她忽然灵机一动,便在八仙桌前坐下了。
待这一批客人挑选好布料离去,那柜台上已经乱成一团,连着没卖出的布料都被翻乱了,起了折痕。
许三娘和石梅上前整理,于书燕却站在铺里细细思量,过了半晌,方说道:“娘,我想做一块布版出来,这样的话他们卖布便不必挤在这柜台前了。”
话是这么说没错,可是要怎么做呢?
于书燕立即上前动手,每款布料都割下一块小的做布版,一个下午的时光,在三人的配合之下,一套布版出来了,许三娘摸着这布版惊叹道:“燕儿这想法不错,呆会再有客人来便不必挤在这儿翻看了。”
于书燕笑了笑,她见布片还有多余的,于是从里头挑了几款刚才比较行销的出来,接着钉在木板上,然后搬到铺门口,直接在布料下标出价格,她完全按着成本价标出的售价,才搬出来,那些逛街的夫人和小姐们便看到了,原本要进入对面布庄的熟客都忍不住朝这边来。
“你们布庄的布料怎么会如此的便宜,当真是从杭州来的好货?”
那自然是的,于书燕和石梅上前相迎,那些夫人看到于书燕这身杏黄色的褙子,面色微变,指着她身上的衣料说道:“这一种料子可还有?”
“自是有的。”
于书燕将她们迎进铺里头,接着在八仙桌前坐下,一套布版送上,那些夫人们觉得新奇,纷纷上前细看,于书燕便翻到这杏黄色的布料这儿,原本是二十六两银子一匹的布,她在对方问起时,却说出了三十六两银子一匹,便说这布料不多了,如若连续买走四匹杏黄色的布料,她便送一匹白绫布做下裙。
那几位夫人一听,心中一喜,这绫绸还白送一匹,这位东家是不是脑子不好使,也太大方了些。
先前不过一位夫人看中了于书燕身上穿着的杏黄色布料,眼下为了这一匹绫绸,几人便商量着将那四匹杏黄色的好布给买走了。
于书燕心中一喜,旁边站着端茶倒水的石梅却是呆了呆,她还在算这一桩生意到底划不划得来,这算术还是于书燕教的,以后石家兄妹跟在她的身边,她自是得教会两人识字和记数。
只有于书燕算数特别的快,很快算出个中的利润,将那四匹杏黄色的布搬了上来,原本这些夫人是被外头那便宜布的价格吸引进来的,哪知进铺里头一看,她们的眼神却被别的好布吸引,哪还记得那外头的布。
买下了杏黄色的布,接着又有夫人开始挑选,这些少女却陪在自家母亲身边,看着布版上的布料,指了好几样,遭到母亲的反对后又开始挑选,商量来商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