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门娇妻作死日常-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英改这么一想,心思更加动摇,他看向那边说话的几人,便问道:“你们说的可都是真的?那定南将军正在征兵么?”
那边几人朝于英改看来,见是位年轻力壮的汉子,便说道:“正是,你家若只有你一个儿子,你恐怕就得去了,往年,独户不征,但今年例外,着实是用人之际,此事在整个巴东郡传开了,咱们庾县偏远,到这会儿才得到消息 。”
“想来定南将军这几日便会来了。”
于英改更加笃定了自己的想法,他打算去参军,不过想起自己这一个决定后,爹娘恐怕会不肯,妹妹也不会准,他要如何解释呢?
父母在不远行,可是他若不强大,便连家人都护不住,总不能两全,于英改心情很复杂。
而坐在于英改身后不远处的刘二郎看到于英改对征兵一事如此上心,便对身边管事低语了两声,那管事的立即拿着一壶酒走到那边说话的人群里,在里头坐下,也认识好几人的,于是聊开了。
管事的开口,说道:“这位定南将军可是相当有名气,听说一但成为定南将军的亲信兵卫,便是这地方官员都不曾放在眼中,有不少都愿意被征用。”
其他人一听,抬袖一甩,“谁愿意被征走,就算成了定南将军的亲兵,那又如何?马革裹尸战死沙场的不计其数,也得有这个命去享受这富华。”
第75章 刘二郎的计谋
于英改听了这话却像被人指了明路,他端起酒壶也去了那一桌,便问起了管事的,关于军营里的一些事,问完后,于英改更加动心,原来在定南将军属下,想要得到提升会是如此之简单。
于英改喝完了酒,吃完了肉便告别了这些人,他出了酒肆,往街头去了。
而那管事的却来到刘二郎的身边,说道:“我瞧着此子是想去参军,东家可有良计?”
刘二郎却是哈哈大笑,“岂能让于家坐大,于家一但坐大,指不定翻我刘家的老帐,所以此子不可留。”
刘二郎说完,带着管事的走了。
这刘二郎也不急着回刘家铺里,却是出了镇门,来到一处农家小院处,院门打开,主仆两人一前一后进了门。
院内几个彪形大汉,看到两人,也没有拦,其中一人将两人引入屋内。
屋里大口喝酒大口吃肉的一人正是巴东郡最大的劫匪莫强,此人手中有不少匪徒,皆是彪悍,堪比一支小小的军队。
他看到刘二郎,面色淡淡,只掀开眼皮看了他一眼,手中的动作却不曾停。
他问道:“刘公子来寻在下,莫不是给再下带来好消息,你知道我的脾气,我这人轻意不见人,见了必定有交易,你且说说看。”
刘二郎一脸的讨好,说道:“今个儿正是巧了,我见大当家的正在觅良将,咱们南亭镇人杰地灵,还真有这么一位,来日大当家的得到此人,必定会感激我的。”
“哦?”
莫强停住了手中的动作,有了一丝兴趣,“在这个穷山僻壤之地,还有如此了得之人?”
那刘二郎立即答道:“此人天生神力,会打猎,一人可徒手杀死老虎,虽是山野村夫,人却看着很灵活,想来正是大当家要找的人。”
莫强这一下兴趣更浓了,还叫属下的给刘二郎搬来了凳子给他坐下。
“若真有你说的这么好,此人我要定了,待事成,到时必有重谢。”
于是刘二郎将于英改的具体地址告诉了莫当家,接着刘二郎才高兴的离去。
若能借刀杀人,解了刘家的一口郁气,就那更好了,刘二郎为自己的这个决定感到很满意,今个儿于英改的出现,正好给了他一个机会,简直令刘二郎有些意外。
巴东郡的征兵人数已经落定,此次征走的壮丁,便是往岭南去的,想来那边造反,不是空穴来风。
于书燕特意去镇上打听了一下,得到了这个消息后,她立即回了秦家。
俞氏正在为秋收的农活做安排,秦家请的长工少,正想着秋季该另请多少个人才能抢收,免得粮食落地里头浪费了。
俞氏正与秦有富有商有量的,于书燕便进了屋。
屋里两人看向她,俞氏面色有些不好,这个儿媳妇虽然还有用处,但终归是要和离出去的,自然秦家的事她不但不能参与,便是偷听也不行。
于书燕来到两人身边坐下,接着说起在镇上打听到的消息,俞氏和秦有富一听,面色大变。
“你的意思是每家每户必出一人,如果儿子超三人的,还得出两人?”
俞氏问。
于书燕点头。
俞氏一听,首先想到的是他们秋收要请的长工,那岂不会很难请到长工了。
秦有富也想到了这一点,于是说道:“我瞧着明个儿就将人定下来,也好过到时匆匆忙忙。”
于书燕不是来听他们怎么安排秦家之事,她是为了她大哥的事而来的,她连忙说道:“娘,你先前答应我的事——”
俞氏原本还跟秦有富说着话,一听到四媳妇说起这话,她立即住了口,还支使着丈夫出门。
待屋里只有婆媳两人之时,俞氏板着脸问道:“先前的确答应了你一事,但是超过我能力范围的或者对我秦家不利的事,自是不成的。”
于书燕立即说道:“娘,绝不会对秦家不利也正是秦家能做到的,秦楚身为秀才公,咱们秦家自是免去征丁之苦,同时秦楚在县学,他若去找知县大人,必定还能拿到一个名额,娘,权当我于家挂在秦楚名头下,还请娘应了先前之约,免去我哥被征丁。”
原来是为了这事儿,俞氏有些摸不准,她是听说过家中有秀才的,可免去徭役,可是她不知道还有免去兵役的。
“此事容我想一想。”
“娘,已经来不及了,定南将军向来雷厉风行,不出两日,征兵的人就来了,娘,你能否今日去县城一趟?”
“你让我现在去找楚儿?楚儿在县学里好好读书,你竟要他去求知县大人?”
于书燕却是点头,俞氏却道:“许是你听错了,楚儿可没有这能耐。”
“娘,你这一次若不帮我,我便听了秦楚的话,跟他回县城里去。”
“不行。”
俞氏一听到这话就不淡定了,不过想起先前老四媳妇愿意和离的话,俞氏忍了忍,说道:“今个儿太晚了,我明日便往县城一趟,我只将此消息告诉我儿,可是真做不来,你也不能赖上我。”
秦楚哪会做不来,上一世他便给大嫂家里保了这一个名额,大嫂的大哥便因此而留了下来,想来他为大嫂一家如此上心,却反而面对她大哥却如此不上心,这一点也是她一直恨着的地方。
俞氏要明个儿才去,瞧着今日的天色也的确不早了,看着时间,还是来得及的,于是于书燕从正堂屋里出来,才走出来,就看到廊下的大嫂忽然转身往厨房去了。
莫非刚才大嫂在门外偷听?
虽然上一次她在衣裙上做了手脚,她没有与之计较,记忆中倒是与上一世的大嫂有着明显的不同,上一世至少这个大嫂不管是在庾县还是在京城,都是一个好的名声。
于书燕回了东屋。
而刚才匆匆进了厨房的毛氏,此时站在厨房里心情极为复杂,想不到定南将军过来征兵,每家都得出一位,那岂不是她家唯一的大哥也得被征走?
他们毛家就这么一根独苗,如果真的被带走,她爹娘该如何度过晚年,到时就是家散人亡了。
第76章 于英改走了
毛氏在厨房里来回的踱步,心思不定,脑中却浮现刚才四弟妹说的那一番话来,四弟向来宠着自己的妻子,想来这个名额必定给了于家的了,不成,她要抢走这个名额。
第二日俞氏果然在于书燕的催促之下要去县学,毛氏却找了一个借口,也不知她怎么说服的俞氏,便跟着俞氏一起去了。
今日做饭自然落到了史氏的头上,于书燕却在东屋的书房里呆着,就等着俞氏带来好消息。
而县城里,因为定南将军此番前来征兵一事,反响很大,眼下要征走这么多的男丁,有不少官夫人在走后门,而不少百姓却跑来县衙抗议,希望知县大人能为百姓多说两句。
知县齐百生正为着此事着急,怎么忽然就要下令过来征丁,他还曾向知州上书,连着知州大人都叫他好好配合。
此次之事,皆是朝廷上下无人支援,而定南将军无法,只好就地征兵起事镇压,待岭南平定,这些壮丁便能反回原籍。
可是他们不曾经过训练,就这样冲上战场,恐怕未必回得来。
于是这些地方官员走了不少后门,根据离朝律法,家中有功名的秀才免去名额,家中有官在身的可免,可是还有不少富绅家里没有权势却有大把的银子,有不少给定南将军捐银捐粮的,达到一定的数目也是能免的。
秦楚却在两日前与齐知县见面的时候,他便在齐知县那儿得到两个名额,一是秦家的,一是他为于家求来的。
待他办好了此事,这些地方官员才收到消息,才开始走动。
到了这会儿人都来了,有不少人已经寻路无门,毕竟名额早已经分走,再求就得亲自向定南将军相求。
秦楚拿到这个各额也没有急着回村里头,却是在等一个时机,他前一世没能救到于英改,也是他大意,事后媳妇怪了他多年,以至于秦家遭难之时,也不曾寻到于英改,是死是活都是未知。
而这一世,秦楚是一定要救下于英改的,不让他走,留在家中,想来小媳妇会开心不少。
秦楚打听到定南将军的副将已经到了庾县,于是他拿着知县写下的文书便去见了这位英勇善战的鲁副将。
秦楚前脚刚出城,俞氏和毛氏后脚就进了城,进了县学寻人,才知道秦楚已经离去,两人以为已经回了桃花村,于是赶着马车匆匆回来了。
进了门已经是晌午,于书燕听到马车声,她便匆匆从东屋出来,看向俞氏和毛氏,便问出了口。
俞氏反而问她秦楚可曾回来,于书燕一听就知道两人必定是没有找到秦楚了。
于书燕心情很不好,跟着俞氏进入堂房,俞氏将自己在县学里打听到的告诉了她,事实上俞氏是答应了这个懒媳妇的要求,但她今日去了一趟县学,已经仁之义尽,她不觉得自己有何问题。
于书燕却急得不行,心想着为何在这个节骨眼上秦楚不在县学,他到底去了哪儿?
俞氏显然是不愿意再去县城了,于书燕便想回娘家一趟,找不到秦楚,那边定南将军征丁的人恐怕今夜就要来南亭镇了,她必须叫她哥暂且躲起来才成。
于是于书燕想也没想的冲出秦家往玉兰村去。
俞氏看着这个懒媳妇一点感激之情都没有,转身便走了,面上就有些不好看了。
而毛氏也是心中忐忑,此时院外有毛家人来了,史氏累了小半日,正生着闷气,于是朝正堂屋里喊,“大嫂,你家里来人了。”
正堂屋里两人一听到毛家来人,立即想到了什么,毛家人自然也是为了那唯一的儿子而来。
毛氏便立即朝俞氏跪了下来,“娘,看在我嫁入秦家多年的份上,娘您一定要帮我毛家,我毛家只有我大哥一根独苗,若是真的去了,就再也回不来了,以后我爹娘该如何是好?”
毛氏一边说一边哭,俞氏想了想说道:“既然老四媳妇也想要这个名额,你也想要这个名额,我便叫楚儿去求求知县,你且起来,我们呆会再去县学。”
毛氏一听,心下一喜。
毛氏出了堂屋,到了秦家院外,毛氏的爹娘正在院外守着,看着女儿,像抓住了一根救命草,连忙说起县城里征丁一事来。
毛氏便叫爹娘放心回去等着,她已经求了婆母,婆母已经答应了。
眼下毛氏是寻路无门的,好在将女儿嫁给了秦家,秦家还跟巴东郡大儒有关系,想来弄到一个名额不成问题。
毛氏父母终于劝了回去,毛氏心中更加坚定,她一定要弄到这个名额。
吃过晌午饭,俞氏和毛氏又坐上了马车往县城里去。
而于书燕从秦家院里冲出来,再没有心思吃午饭,眼下她最担心的是大哥,秦楚不见了,她就让大哥先躲起来,只要寻不到他,到时秦楚再来周旋,想来不成问题。
于书燕才进玉兰村,就听到村里人议论纷纷。
其中一位妇人说道:“这都是怎么一回事,为何此次征丁只征走了于家的儿子,其他人却不用。”
“是啊,刚才那些人一进村,说是大名鼎鼎的定南将军底下的人马,可是怎么看起来像土匪似的,吓死人了。”
这些人七嘴八舌的,于书燕脚步一顿,连忙拉住一位妇人问道:“你们刚才说什么?我大哥被征走了?”
那村妇一看是于家丫头,立即说道:“是啊,他们只带走了你大哥,我们家的没事,先前县城里传言一家出一个,我们还正担心着呢。”
“我大哥被带去哪儿了?”
于书燕焦急的问。
那村妇连忙指向官道,“走了有一会儿了,丫头,也不怪你爹娘,这事儿他们也拿着没办法,你大哥已经被带走,听说过两年便能回来。”
于书燕却松开对方,拔脚就往官道上追去。
一路朝前跑,不带半点停歇,于书燕的脸上不知何时挂满了泪,她心情很复杂,前一世不是这样的,前一世定南将军底下的人马应该夜里才到,今日她叫大哥去躲躲,一定来得及的。
第77章 再三叮嘱
可是这一世好多事情都变了,是因为她的重生吗?大哥就被提前带走了?可是他们为何只带走她大哥?
于书燕追了好长一段路,可是前面仍然空空荡荡,没有半个身影,而身后却奔来一辆马车。
于书燕立即止步,待那马车靠近,对方也认出了她,正是秦家的长工,于书燕二话不说爬上马车,指使长工快马加鞭往前赶,她知道马车内坐的是俞氏,但她却并没有进入马车内,而是坐在马车门帘处的短板上,一双美眸一瞬不瞬的盯着前头。
马车内俞氏挑帘,看到老四媳妇这紧张的模样,冷了脸,“你给我进来,呆在长工身边成何体统。”
于书燕却是回头目光淡淡地看了俞氏一眼,接着转过身去,没有理她。
毛氏拉着俞氏劝着她。
就在婆媳僵持着时候,于书燕大喊,“停车,停车。”
长工赶紧停车。
于书燕不顾形象的跳下马车,她提着裙子冲向前去。
而前面正有三位戎装大汉带着于英改,他们各人手中牵着一匹马,却并没有坐上去。
于英改看向眼前的山山水水,朝一旁的大汉说道:“莫大哥,你们此次征兵到底需要多少人?”
那叫莫大哥的汉子一身戎装,说道:“将军说了,普通的百姓征去也是送死,所以此番我等前来,专门寻找功夫深的能人异士,如此才能帮到将军。”
于英改一听,点了点头,看向三人身上的戎装,还有三人那豪气的谈吐,于英改放下心来。
“英改,眼下已经出了村,咱们还是上马吧,没有跟你妹妹道别,家国大事要紧,待岭南平定,咱们兄弟几人必定与于兄弟一起荣归故里。”
于英改听到这话,心思动摇,也没有再犹豫,于是与这些人一起翻身上了马。
“大哥。”
就在于英改准备加速前行之时,就听到这柔柔的一声呼唤,于英改连忙拉住缰绳,调转马头,看向身后提着裙子追来的于书燕。
于书燕看到大哥,眼眶一热,她压下心中惊慌,目光严肃的朝于英改身边的三人看去,他们三人身材高大,一身戎装加身倒是定南将军的人马,但她还是留了个心,忍不住开口,“你们可是定南将军的人马?可有定南将军的令牌?”
三人当中领头的莫当家立即从怀里拿出令牌,要是普通的村妇自是认不得定南将军的令牌,但于书燕她是认得的,她有上一世的记忆。
“你是定南将军身边的鲁副将?”
对方没想到凭着一块令牌还认出了他的身份来,莫当家点头,接着哈哈一笑,“想不到这山野中人才辈出,竟然还有人认得出我这令牌来。”
于书燕却是拉住大哥的手,不准他离去,接着眼泪流了下来,既然是定南将军的人马来了,虽然与上一世不相同,他们没有如外界传言的大肆征丁,可是为何要带走她大哥?
她看向莫当家,说道:“我能与我大哥单独说上一句话么?”
那三人面色微微一变,见天色还早,便同意了。
于英改从马上下来,与于书燕一起去了旁边的小树林间,于书燕拉着大哥的手,小声说道:“大哥,你现在全都听我的,你不能参军,你功夫了得,现在就从这山里头逃走,待我寻到秦楚,便能免去参军的资格,以后大哥便能留在家中,再也不要远行。”
于英改却是无奈的看着她,“燕儿,不是大哥不愿意,我愿意跟着他们去,我天生神力,真的做一辈子的猎户也非我所愿,再说我不能因此而连累你和秦楚,秦楚虽是秀才,可是他也不能得罪了定南将军才是,如今鲁副将便在这儿,咱们已经没有了退路。”
“我若此时逃走,他们必定会抓住于家和秦家的所有人,而且将来还会影响秦楚的仕途,秦楚不仅是秦家的希望,也是咱们于家的希望。”
“燕儿,大哥答应你,我一定会平安归来,一定会功成名就,带着荣耀归来。”
于英改一脸宠溺的看着妹妹,于书燕却朝那边三人看去一眼,她知道一切都晚了,她来晚了,她婆母若是昨日便去见秦楚,便什么事也不会发生了,眼下定南将军的人马已经来了,她大哥跑不掉的,就算此时逃去山里头,想来不过几个时辰,他们便能捉住她大哥,到时她大哥或许还有性命危险,如此就算是秦楚借着巴东郡大儒的名声,也未必能救下她大哥。
于书燕不甘心,两世了,为何还是要跟她大哥分别,她不甘心,她不甘心,她以为这一世一定能将她大哥留下的。
于书燕上前抱住于英改,那边几人却朝于英改催促起来,不得不于书燕放开了他,见大哥要走,她拉住他,交代道:“大哥,你一定要记住我现在说的话,如果上了战场,打不过你就跑,你就躲,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还有你若有机会见到定北将军唐朔,你就投奔他的名下,不要在定南将军陆闵帐下久留。”
于英改本要走的脚步一顿,朝妹妹看来,惊讶的问道:“妹妹如何得知?定南将军有什么问题?”
于书燕已经无法解释,那边正在催促,她只好撒谎,“我是听到秦楚说的,秦楚也是听他师父所说,定南将军乃当今皇后的义兄,将来皇后没了,自然定南将军也就没了,大哥,你听我的话,此去平定岭南,朝中不加援军,半路征丁,便是去送死。”
“大哥,你进了军营后,一定要找机会先保住自己的性命,然后再投入定北将军的门下,切记。”
于英改还要再问,那边三人已经不耐烦了,兄妹两人只好从树林子里出来。
到了官道上,于书燕还是拉着于英改的手不放,眼眶含泪的看着他,于英改心中一软,于是点头,“小妹,大哥将你的话记住了,我一定会平安归来。”
于书燕不得不松开大哥的手,看着他翻身上马,与那三人打马飞奔而去。
第78章 伤透了心
秦家马车还停留在一旁,毛氏一脸惊疑不定,想不到这么快征兵的就来了,而且这一次只征走了四弟妹家中的大哥,这事儿透着诡异,但毛氏却是松了口气。
俞氏挑开帘子,朝于书燕看来,这一次于家大哥被带走,俞氏没能救到,她的确有些心虚,但想到于家没有了这大哥,到时她要休了这个儿媳妇还是逼走这个儿媳妇都易如反掌了。
四媳妇娘家太弱,她反而正好欺负。
俞氏冷着声问道:“要不要上车?”
于书燕将眼神收回,伸手摸了一把眼泪,然后看向俞氏,她的眼神很冷,冷得没有一丝温度,俞氏见了心头一惊,心里更虚了。
“不用。”
于书燕说完这两字,便徒步往回走,眼下大哥被带走,想来最伤心的是她爹娘才是。
马车内俞氏放下帘子,叫长工接着赶车,毛氏却坐着没动,脸上神色不明。
马车一路朝前,直接去了县城,仍然到了县学里,崔教谕告诉两人没有看到秦楚,还没有回来,所以他去了哪儿?
俞氏很是担忧。
于是婆媳两人在街头四处寻找,甚至还问过了几位同窗,皆没有秦楚的下落。
就在马车准备出城去寻的时候,没想到城外风尘仆仆的出现一人一骑,那上头坐着的不正是秦楚么?
长工最先认出来,马车拦住去路,秦楚连忙拉住缰绳,强行将马停住,后头又传来飞扬的尘土,相继跟来三匹马,他们身上戎装加身,腰间配的却是大刀,与刚才入城时在官道上征丁的将士差不多。
秦楚没想到会在城门口看到自家娘,秦楚下了马,后面三人却面露焦急之色来。
“娘,你们怎么来了?”
俞氏从马车内出来,秦楚孝顺的上前扶着俞氏的手,将俞氏扶下马车,同时毛氏也跟着下了马车。
俞氏看向那边焦急等着的三人,她拉着儿子往一旁走,走到清静处,方小声说道:“这一次定南将军征兵到底是怎么个情况?刚才我们来的时候,于家大子已经被带走。”
俞氏正要深问,秦楚一激动,抓住俞氏的手,“娘,你说谁被带走了?”
“于家大子,就是老四媳妇的大哥。”
“于英改怎么会被带走的?我明明已经保了他。”
“你保了他?”
俞氏一脸惊疑的看着儿子,原本她来的目的也是说此事,可是从儿子口中亲口听到的心情又不同了。
“娘,你仔细说说是怎么一回事?”
俞氏便将先前看到的全部说了,秦楚听了后气得不轻,他沉着脸说道:“鲁副将的令牌被人偷了,我此去军营寻人,他们派了三人跟着一起来庾县查清此案,眼下整个巴东郡征兵,这一次一共要征丁五万新兵,每家每户都必须出一位壮丁。”
“所以断不可能只带走于英改,这些人并不是定南将军手下的,他们是假的,娘,我不能再耽搁,我现在就去将英改追回来。”
秦楚松开俞氏,不待俞氏叫住他,他已经三步并做两步的来到马前,翻身上了马,带着那边三位将士匆匆进城去了。
俞氏却是目瞪口呆的站在原地,而毛氏一直站在马车旁,此时看到婆母发着呆,她连忙朝婆母身边去。
刚才婆母拉着四弟走远了些才说话,毛氏并没有听到,但是看到四弟那焦急的模样,想来是出了什么事儿。
毛氏扶着俞氏进了马车,便试探的问起刚才到底发生了什么,俞氏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她现在也没有搞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儿,为什么先前带走于家大子的人是假的?
可是他们看起来与眼下四儿带着的三人一样,一身戎装,腰间别着大刀,连动作谈吐,也不是普通人能装扮的出来的。
婆媳两人只好往回赶,到了南亭镇的时候,两人发现大街上乱了,出现了不少军队,一队一队的人马从街头走过,原本做生意的小商贩此时全部躲了起来,同时街头还传来哭声。
挨家挨户带走男丁,这一次征丁如此之急,弄得百姓人心惶惶。
到这会儿,婆媳两人才发现事态严重,俞氏信了,先前看到了于家大子被带走,那些人的确是假的,眼下的才是真的,传言不假,每家必出一人,家中儿子多的还得多出一人。
这些新兵征去,就是去送死的,毛氏想到这儿,已经吓得哭了,她抓住俞氏的手恳求。
俞氏倒是第一次看到大儿媳妇如此慌张,于是安慰她,待遇上四儿,必会为他们毛家求个情。
婆媳两人也没有急着赶回桃花村,而是去了镇郊的毛家。
马车才进了村,村里头就已经是哭天抢地的,那些被带走的男丁,与妻儿分开,与爹娘分开,何其伤心。
可是这些戎装的士兵却并没有怜悯之心,反而催促着他们赶紧跟着他们走。
毛氏见到这情形,催着长工赶车,很快来到毛家院外,就见此处一队人马正僵持着。
原来毛氏的大哥一听到征丁的来了,与村里几人逃入了山林中。
眼下人不见了,这些戎装将士可不留情,那边已经派人入山,如果被抓住,必定是死路一条了。
毛家父母又惧又惊,缩在墙角,只求老天爷能让家中大子逃过此一劫。
毛氏从马车上冲下来,来到爹娘身边,毛家父母像抓到了救命稻草,看到俞氏,皆向她恳求起来。
俞氏见状,便来到一位领头的将领前,一脸诚恳的说道:“这位将军,我是庾县秀才秦楚的母亲,这一户正是秀才公秦楚的大嫂一家,先前我儿已经向齐知县求得文书,亲自去找了鲁副将大人,想来我秦家有免去一名,便是我大媳妇这一家了。”
那位领头军一听,终于有了反应,面色柔和了一些,对方提到了鲁副将,那自然是认识的了,而且对方家中有位秀才,想来是有些靠山的。
于是对方手一抬,所有将士退出院子外,那领头军还吩咐近侍,叫他上山寻到毛家大子,可以不杀,至于带不带走,那还得看到鲁副将下的令了。
第79章 救吕家大兄
俞氏一听,心头一松,毛家父母也松了口气,于是几人便在院里头等着了。
村里头的喧哗声不止,只有毛家院里还算安静。
眼看天黑了,逃去山里头的人还没有追回来,而此时俞氏却感觉到不妙,她立即吩咐长工去玉兰村找四儿,务必将他带来毛家院。
长工赶着马车去了。
而秦楚得到消息后便追到了南亭镇来,根据线索他们往福城的方向追去。
然而追了好长一段路,却发现连马蹄印都没有了,所以他们上当了?
这一伙人倒是有些鬼才,连着他们如此老道的经验,居然还能将他们调虎离山,上了当。
四个人接着从马背上下来,入了山,追到了傍晚也没有看到人,瞧着已经一去千里,不见了踪影。
四个人只好出了山,赶着马车往南亭镇来。
鲁副将的令牌被人偷走了,眼下偷令牌的贼人不知去了哪儿,丢了线索,四个人只好先回去复命。
而秦楚却担心着于家人无法接受,如若是被定南将军的人带走,他还能周旋一下,可是现在是被人骗走,不知了去向,他要如何向燕儿交代?如何向于家人交代?
秦楚忽然生出一股无力之感,前一世他没能护住于英改,从而在他媳妇心中留下一个结,多年后他得了势,努力帮着去找,却还是没有于英改的下落,为此岳母思儿心切,得了重疾过世,莫非这一世又将要重来一趟么?
他明明已经早早的做下了准备,他明明以为这样就可以改变结局,可是他却在这件事上生出不确定来。
难怪当真有些事,注定了就真的改变不了么?那是不是以后秦家的劫难,他也无力改变么?
秦楚心事沉沉的进了南亭镇,正要打马往玉兰村的方向去,就遇上了秦家的马车。
长工一看到东家四公子,立即喊出声,秦楚拉住缰绳,回头看向长工。
“我娘呢?”
秦楚看到空空如也的马车,面色大变。
长工生怕留不住四公子,毕竟刚才在城外四公子却是不管不顾的走了,于是将话说得重了些,“四公子还是去一趟毛家院里,毛家大公子出事了,东家正着急着,四公子可别又走了。”
“我大嫂家出了什么事?”
见四公子担心,连忙解释道:“毛家大公子逃山里头了,那些人要杀了他。”
秦楚一听,心情很复杂,他看向去往玉兰村的道,又看向相反方向去往毛家院的路,他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跟着长工往毛家院去。
从镇上去往毛家院并没有多远,打马前去,不过半个时辰。
此时村里头乱成一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