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门娇妻作死日常-第1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英改说完,也顺势送妹妹回房休息。
这一夜注定不会安稳,这么一闹,于书燕发现自己将正事给忘记了,也不知秦楚会怎么对付晋王才能阻止自己嫁入晋王府,秦楚也不曾留下一言半语的。
第二日早朝前,秦楚早早的候在殿外,周寅过来的时候,两人相视一眼,于是来到一角,秦楚将消息告诉了周寅。
周寅听后面色一沉,“晋王竟敢肖想我妹妹?哼。”
周寅气得不轻,秦楚也就点到为止,于是两人一同进入殿前。
周寅的位置是文武大臣之首的左侧第一位,而晋王却站在右侧第一位,此时周寅进来,他便朝周冲看去一眼,脸色很是难看,一想到眼前之人想要纳自己的义妹为侧妃的事,周寅有着想杀人的冲动。
居然只是许她为侧妃,不,他居然敢肖想,连这样的想法都不该有。
离帝来了,所有人跪迎,离帝坐下,众臣起身。
朝堂上开始说起政务,有大臣说起江南有水患的可能,工部派去的人发现江南河道的水位又涨了,许是今年会有水灾,所以要提前做好防范。
离帝心系百姓,立即派了使臣前去。
使臣定了工部尚书前去治水,只是文臣出行,总得派人相护才成,有的人提出让于英改带着兵马一路相护,各说各话,离帝也为人选而犹豫不定。
这会儿周寅出列,大声的说道:“父皇,儿臣认为,这一次护送工部尚书管大人前去治水,不如让晋王随行,如此也代表着朝堂上对这一次江南治水工程的重视。”
“正好晋王在京城无所事事,一心只想娶妻纳妾的,倒不如出门为国为民做些事来。”
周寅的话落,户部尚书莫靖立即看向晋王,晋王娶妻纳妾?莫不是晋王最近又看上了谁家的贵女?莫靖有些不高兴了,想到自己的女儿嫁入晋王府才两年,还不曾有所出,他就心头不舒服了。
而离帝听到太子这话,脸色一沉,看向晋王。
周冲却是心中一惊,他最近只对于氏有说过这样的话,没想转眼传到了朝堂上来了,莫不是那于氏事后回去告诉了她大哥,而于英改便将此事告诉了太子不成?
周冲连忙上前解释道:“父皇,儿臣一直管着京城防卫,没有半点怠慢,绝无旁的心思,太子必定是对儿臣有误解。”
“误解,本宫可没有误解你,于英改立功归来,手握兵权,没想晋王便在这个时候说要求娶于家妹妹为侧妃,此事是不是真的?”
第640章 要为妹妹选夫婿
周寅一脸认真的看向晋王,晋王额头冒汗,而在武将列的于英改在朝堂上听到晋王要娶他妹妹的事,他心中一惊,朝晋王看去,为何太子都知道了,他这个做大哥的却并不知道,呆会回去一定要问问妹妹,如果真的是这么一回事,他必定向皇上请求,绝不嫁入晋王府为侧妃,宁嫁泥腿子为正妻,也不能让妹妹为妾室。
于英改一本正经而且严肃的盯着前头的晋王,而朝堂上其他的官员却像是被雷劈了一样,他们大部分人在于英改回京后便将于英改的身世查了个七七八八,也知道他有一个和离的妹妹。
一个和离的妹妹,如今居然还有晋王求娶,这是什么世道?要巴接于将军也不是难事,有的是其他的法子,晋王犯不着做到如此地步,于是这些人对于英改的妹妹有些期盼起来,莫不是长得国色天香?
有几人朝于英改看来,看到于英改那高大的身姿,长相出众的眉眼,瞧着一表人才,想必妹妹的长相也不会差到哪儿去,难怪了,晋王会记挂。
晋王被周寅问得心中起了恨意,但他又不得不露出温和的表情,只好如实的点头,解释道:“我看到于氏的第一眼便动了心,才会生出这样的想法的,与她兄长是谁根本没有关系,太子不必引人误解了,何况因为于氏的身份,我也不想让她为难,所以给了她考虑的时间。”
周寅一听,立即说道:“你不必再去问了,本宫代她回答,她不会嫁给你的。”
晋王一听,挑眉看着周寅说道:“我怎么听着这意思,太子莫不是对于氏也有想法?不然你岂能代她说话?莫不是太子也认得于氏?”
周寅被晋王这么一问,心里有些后悔刚才说得太快,但他很快镇定下来,看着晋王说道:“本宫与于将军相熟,本宫的意思自是从于将军那儿听来的,于将军是不是?”
所有的人看向于英改,于英改自是不能让太子在朝堂上被人猜疑,于是点头,随后出列,向离帝行礼,说道:“禀皇上,臣的妹妹是和离之身,于家家世在那儿,庄户出身,配不上晋王,多谢晋王殿下的抬爱。”
离帝心情却是不好了,好好的早朝变成谈论儿女私情的宴场似的,离帝面色淡淡的说道:“如此,晋王派去江南治水。”
皇上金口御言,晋王不好反驳,只好郁闷的接了旨,离帝不喜欢朝堂上拉帮结派,一个新贵于英改就让两位皇子为他反目,这令离帝不舒服,随后于英改被叫入了御书房。
御书房内,秦楚坐在帘后的小侧间,帮着皇上处理政务,此时帘子前头,离帝坐于交椅中,看着眼前的于英改,便说道:“朕念你立了大功,这一次庆功宴上,你将你妹妹带来,到时各权贵子弟都来参加,且看看可有满意的人选,到时觅位夫婿,你妹妹的婚事定下来,想来如此你以后也能安心的去燕北上任。”
于英改一听,心中大喜,连忙应下了,而帘子后头的秦楚却是差一点儿打翻了砚台,他再也不能无动于衷了,这是要给他媳妇选夫婿啊,他不准。
自然不能反抗圣旨,但他可以在庆功宴上阻止。
于书燕自是不知道朝堂上的事的,她大哥当日也没有急着回来,他还得去京师营里帮忙,不到天黑回不来。
于书燕呆在于家首饰铺里,等着田洲来叫她,一但田洲来了,就代表着晋王叫她去回话了,她已经做下了决定,她相信在晋王面前,她还是有利用价值的,所以她只要一口拒绝侧妃位,努力给晋王赚银子,想来晋王也会考虑一下她的价值再想着对不对付她。
然而于书燕在铺子里等到天黑了也不见田洲过来寻她,不过她却等到了一群商户过来向她道喜的,原来这些人到这会儿才知道于书燕是当朝于大将军的妹妹,前几日他们还查过她的身世,谁能想到于家失踪的儿子会立大功归来。
这些商户不仅过来道喜,还有就是顺势来巴接于书燕的,同时对她也是言听计从,自打她掌理商会后,他们的生意安生的多了,也不必动不动开商会要银子。
于书燕见这些商户们亲自来了,她便请他们去酒楼吃饭。
就近的酒楼,一行人到了,进酒楼的时候,好客的于书燕不小心撞到一人,此人身高九尺,虽说穿着与中原人没有什么不同,可是于书燕却感觉到对方有些奇怪,此人明显的是外地人。
甚至依着她前一世的见识,更像是燕北之地的人,一想到燕北之地,她不由得将对方多看了一眼,此人这眉眸如此凌厉,应该不是普通人。
对方似乎不想节外生枝,并没有在意于书燕撞到了对方,而是摆了摆手,直接进入酒楼吃饭。
其他的商户并不以为意,于书燕发现除了自己觉得此人有些奇怪外,似乎其他人都不觉得,可能京城里本来来自各地行商的商人就多,鱼龙混杂什么样的人都有,或许也有可能她多想了。
于书燕带着商户进了酒楼,而后上了二楼的雅间,点了不少好吃的,这些商户都向于书燕道喜,喝酒的时候,全是石泉替她挡下的。
这些商户也习惯了她的作风,饭桌上很是和谐。
而就在二楼的隔壁雅间内,坐着的正是刚才与于书燕相撞的几人。
其中那九尺高的男子往桌前一坐,那股子气势散发出来,与于书燕猜测的一样,他并非普通人,刚才在外头他刻意的收起了身上的气势。
其中一名心腹护卫小声说道:“世子爷,刚才那位,小的似乎在哪儿见过。”
这位叫世子爷的青年男子皱眉,他想起刚才撞到自己的女子,一身窄袖青衣,那模样的确很像一个人。
另一名心腹护卫说道:“此人有些像于英改。”
说起于英改,这位叫世子爷的对他是相当熟悉的,毕竟他就是邢稽的儿子邢野,当年于英改与莫强投靠到他们邢家门下,他还曾与于英改比试过,于英改的天生神力,他们实在难以对付,而且于英改脑子极为聪明,也正因为如此,才将此人留在了身边的。
想到这些,邢野便是怒气更盛,如今他父亲被关入天牢,齐国使臣不曾到,两国之间不曾谈判,不知道他父亲在里头有多受苦。
第641章 邢家世子入京
邢野一听于英改三个字便会生出怒火,如今遇上一个与于英改长得像的,他更是动了心思,派了心腹呆会跟踪,且要看看那女子会不会与于英改有关。
若是真的跟于英改有关系,他岂不是抓到于英改的把柄?
雅间内,于书燕陪着这些商户吃了一顿饭,随后说起商会中的事,那些商户说自从有了商会的匾额挂在铺里头,不仅生意好了,那些收保护费的小痞子也不敢招惹了。
于书燕听了,只是笑笑,谁能想到她背后的辛苦,她可是在背后故意放出了话,说商会的背后之人直接是晋王,虽然不明着说,可是去打听的人,还是有能耐打听一点儿出来的。
这样是不想晋王收了银子不办事,至少狐假虎威一把也是好的。
果然有了这谣传,便有了立杆见影的效果,这些商户都愿意加入商会,同时交上一些银子做费用,不再是以前那样不明不白的。
这些商户这一次前来是道贺于书燕的哥哥平安归来,于书燕笑了笑,交代他们好好行商,不要做下违法的行为,不然商会也保不住他们,还有可能被踢出商会的风险。
于书燕的话里带着警告,却也是一脸含笑,很能让人接受,不要说商会后的人是谁,就凭着商会会长是于将军的妹妹这一点,他们在京城行商就不必怕着谁了。
吃了饭后,于是各自告辞,于书燕送走这些商户,她带着石泉也上了马车离去。
就在马车离开时,后面就跟上了“尾巴”,只是就在这“尾巴”之后还有一条“尾巴”,自是一直跟踪着于书燕的那一伙人,晋王安排的,如今他们发现酒楼里有人要跟踪于氏,也有些意外,不知于氏在酒楼里吃顿饭又得罪了谁,虽然这些人主要是跟踪于氏,但同时也要保护于氏的。
于书燕的马车走到一半,石泉便小声的说道:“燕子,多了几个人跟踪,不知这些人又是谁?”
于书燕没想到自己一个商户,还能被这么多的人跟踪,搞得她不安生,于是她叫石泉别将马车赶回景衣巷,转头出城去,她倒要看看这一伙人是做什么的。
马车很快出了皇城,上了官道,后头跟着的人也追出来了,可是却在这时,前头的马车加速了,那些人又害怕自己的身份暴露,不敢加速,便一直关注着马车轮的印子,连夜追了五十里,就看到荒郊停了一辆马车,似乎停了有好一会儿了。
那些跟踪的黑衣人小心翼翼的上前查看马车,却发现马车里空无一人,先前赶马的两人不见了?
原地找了许久也不曾找到,邢家的护卫气了个半死。
而于书燕和石泉却是易容后直接从两支跟踪的人眼皮子底下骑着马与一队小商队离去,看着这两伙人,她就想笑。
在关城门的最后一刻,两人入了城,终于将尾巴都甩掉了。
回到于家院里,兄长也在,他们已经吃过晚饭,还会儿还给两人温着了饭菜,只是两人已经吃饱,吃不下了。
于英改夜里来到妹妹的房中,说起这一次庆功宴的事,他叫父母和妹妹一同前去,庆功宴在宫中举行,往常宫宴只有三品以上的官员才能参加,这一次她大哥立功是个特列,还可以带着一家人一同入宫赴宴。
于书燕一听,却是有些担忧,父母出身不高,不曾见过这样的场面,生怕闹出笑话来,她有些后悔没有早早的将前一世教她规矩的静安姑姑找来,让父母也好生学学,以后哥哥有了府邸,也得请宴的,自然这些规矩得学。
只是宫宴就在眼前,临时抱佛脚也没有用了,他们还是想想怎么应付吧。
然而于英改想的不是这怎么应付的事,而是皇上说的,这一次妹妹参加宫宴选夫婿一事,他看着妹妹,想了想说道:“燕儿,你和离后也有些时日了,哥哥这一次为你选一门夫婿去。”
于书燕差一点儿被自己的口水呛到,她看着兄长那严肃认真的表情,吓了一跳,连忙说道:“哥,我不想嫁人。”
于英改却是摸了摸她的额发,说道:“哪有女子不嫁人的,我三个月后就要去燕北了,以后什么时候能回来也都难说,你安生的在京城,找一户好人家嫁了,如此我才能放心的去。”
“哥,我和离后也挺好的,所以以后也不想嫁,就这样在家里陪着父母,哥哥不能陪伴,便由我来陪伴,不是挺好的么。”
于英改无奈的看着妹妹说道:“此事我已经定下了,妹妹不要再想着与秦楚复婚,我知道你还向着他,他那甜言蜜语,如今见咱们于家发达了,便生出了复婚的念想,我是绝不会答应的。”
于书燕听着兄长的话很是着急,可是她要帮着秦楚说话,只会更加坐实了哥哥心中的猜测,一想到宫宴上要为她选夫婿,她就头痛。
于英改那模样不容置喙,于书燕不说话了,到时候她都说看不上就是。
晋王府中,晋王马上就要与工部尚书管士进去治水,这一趟他离京,至少也得好几个月,想到这儿,晋王就心里烦闷的很,太子为了拉扰于英改,竟敢如此对他,一想到娶于氏的事,晋王就心头不舒服。
想来再与于英改结亲是不可能了,瞧着那于氏表面上不说什么,脑子却是聪明的很,自打当上了这会长后,周冲感觉到自己有些把握不住于氏。
正在晋王想着怎么与太子较量的时候,心腹护卫进来呈上一封信。
晋王展信一看,面色有些不好看,他犹豫了一下,还是叫护卫将小侧门的人请进府中来,并在东宫的西院小阁楼里安置了他们。
半夜而来的不是别人,正是今日与于书燕相撞的那位公子。
邢野来到书房,一双凌厉的眸子看向主座上的晋王,随后又看向屋里的下人。
晋王摆手,屏退了所有的下人后,邢野开口说道:“晋王殿下不曾救出我父亲,所托之事不曾办到,瞧着在这离国,晋王也并不是无所不能。”
第642章 邢家与晋王的交易
周冲面色淡淡的接话,“你不必用激将法,这一次太子插手了押送一事,始料未及。”
害他手里头的死士都少了,为着这一事晋王也将这帐记上了,只是他现在对付太子还不是时候。
邢野本来听着这话心里就有了怒意,但是他不能生气,毕竟还得靠着这人救出他父亲。
邢野不请自坐,他在一旁的交椅中坐下,随后说道:“以前的事我也就不计较了,这一次来再想与殿下做一桩生意。”
晋王皱眉,语气不好的问道:“你想去天牢见你父亲?不行,你的长相与身高与中原人有着明显的不同,必定会察觉的。”
邢野却是不以为意,看着周冲说道:“殿下可是晋王,自有法子的不是。”
随后邢野拍掌,两声后,书房的门打开,有齐国护卫抬了沉重的五箱东西进来。
邢野起身,亲自将箱子打开,只见满箱的金银财宝首饰,还有一把传说中的锋凌剑,此剑出自铸造大师吴井之手,吴井此人一生醉心于铸器之上,江湖上传言几把名剑皆出自他之手。
只可惜这吴井中年便被仇家所杀,所以留下的名剑不多,这一把锋凌剑正在江湖上最有名气,听说与之对弈的人,只要被锋凌剑的剑气所伤,伤口会数日难愈,可一但受伤过重,甚至就流血而死。
晋王从主座上起身,上前拿起锋凌剑细看,忽然晋王右手手腕一动,朝着身后的书桌一挥,剑只是从书桌前划过,那剑气却直接劈断了书桌上的数本厚重的书,他呆了呆,的确是传说的那把宝剑。
邢野此时开口,“听说晋王殿下最近在寻找铸造大师,我倒是寻得了一位,正是吴井的唯一传人,他的大子吴尚,想来世人并不知此子的存在,是当初吴井隐居山野之时与一位庄户女子所生,后来吴井知道自己仇家太多,便离开了母子二人,留下了吴家铸造大法的精传给了儿子。”
“算着时间,此子今年也有双十年华,听说已经铸造了一把旷世之剑,不比这凌锋剑相差。”
晋王一听,心思大动,他将剑放下,坐回主座,面色沉着的问道:“你想做什么?”
这意思是晋王决定帮他了。
邢野开口说道:“我要去天牢见我父亲。”
“不行。”
晋王摆手,风险太大了。
邢野却是笑了,“殿下一定会答应的,我听说五日后有庆功宴,就在那日如何?”
晋王的眼神朝那宝剑看去一眼,最后应下了,成事后,邢野将吴尚交出来,同时再送上一批财宝为报酬。
晋王关心的不仅是财宝,最关心的还是那吴尚,还有这一把宝剑。
两人达成交易,邢野带着人马先在小阁楼里住着,晋王交代他们尽量别出门,如若要了出门,也只能在小侧门进出,同时得万分的小心。
这一夜,邢野没有等来出去跟踪归来的护卫,他隐隐感觉到不妙。
而事实上那两支跟踪的黑衣人终于遇到了一起,晋王的人出了手,将对方扣下了,没想那些人是死士,一经落入他们的手中,皆咬舌自尽。
没办法,并没有问出什么,等到天亮这一伙人才入城,便直接来了景衣巷,发现于氏早已经回家,还在家里过的夜,而他们却是折腾了一夜。
这一下令晋王派来跟踪的几名暗探感觉出问题,莫非对方早就知道他们的存在,原来对方只要想,随时都能避开他们,所以平素所见的未必是真的?
这几名暗探于是派了头目将此事禀报给晋王。
正好晋王与邢野在府中商量着事情,暗探来报,晋王叫邢野退到画屏后藏着。
暗探将于氏的形迹说了,尤其昨个儿她从酒楼出来后直接出城一事,甚至还有他们将那些人抓住了后对方是死士的事也说了。
画屏后的邢野听出了一身火气,画屏前坐着的晋王却是面色一变,沉声说道:“莫非于氏懂得易容之术?你们跟踪了这么久,绝不可能认不出她来,除非她改变了容貌。”
那暗探心中一惊,而后将自己的想法说了,他担心于氏早就知道他们存在,所以有可能平素所为并非真实。
晋王一听,心中郁闷,他随意指定的会长,没成想是于英改的妹妹,同时她还会易容术,如此胆大心细有能耐的女子,简直是见所未见。
晋王脸色不好看,想到这暗探所说也不无道理,于是叫他们都退回来吧,眼下他要出京,也管不住于氏的所作所为,倒不如只要隔一段时间收到她的银子也就算了。
当天夜里暗探全部退了回去,于府外再无人盯梢。
而那暗探一走,画屏后的邢野出来,脸色暗沉,“晋王的属下好能耐,竟是将我的手下给杀了。”
周冲一听呆了呆,怎么又与邢野有关了。
邢野简单的说了一下,周冲听后,心里却莫名痛快,这几名暗探也的确死得冤,不过这关他什么事,这么简单的事非要派人去跟踪,问他不就知道了。
周冲直接说道:“你不必查了,我对于氏很了解,她正是于英改的妹妹,不过她如今是我的人,正为我办事,所以你不能伤她半分,否则咱们的盟约便不作数了。”
邢野听后不以为意,不过他这么一撞就遇上了于英改的妹妹,他岂能放过他的妹妹,必定是要出手了,想他于英改隐藏在他们父子身边这么多年,一朝将他父亲给捉了,他岂能让他好过,自然是要报复一下,便是杀了他妹妹方能解恨。
两人各怀心思,邢野表面上是答应了。
而自打这一日后,于书燕发现跟踪她的那些人不见了,也就是说她以后不管去哪儿,也不会有人监视她了。
于书燕有些不放心,她担心对方不过是换了个法子对付她,毕竟说好的三日后她答复晋王的,她不见晋王派田洲过来寻她,就像是那日所说的话并不存在似的。
于书燕就这么过了两日,经过石泉再三出去试探,终于确定这些人是真的没有再跟踪她了,她心中大喜,听哥哥说晋王要与工部尚书一同去江南治水,此番前去,没有几个月回不来,于书燕感觉到这几个月终于恢复自由自在的生活。
她很快给杨府去了帖子,许久不见杨许宁,这段时间她被人监视着,哪儿都不敢去,有些想她了。
第643章 参加宫宴
杨许宁收到她的帖子,当天便出来看她,她早先给杨许宁准备了一套南珠首饰的,这一次给她。
杨许宁在她的首饰行里玩了小半日,正在与于书燕一同研究南珠的时候,没想二哥周寅来了。
来得这么巧,周寅生怕她周围还有人守着,所以来首饰行买南珠的,借机来到二楼,掌柜的引着他过来,推开门一看,就看到于书燕与杨许宁一起。
多日不见义妹,周寅正想着与妹妹说会儿话呢,没想杨氏也在。
杨许宁一见到太子,双颊便是红了,两人有婚约,然而两人却是很陌生,尤其于书燕发现她家二哥怎么不太与杨氏说话,于是她找了个借口下楼去了,留着两人在雅间说话。
于书燕在铺子里忙碌,石泉却是伏在柜台前,眼神朝上头看去一眼,说道:“二哥在上头呢。”
于书燕点头,她自是盼着杨氏能与太子多接触,也盼着两人能日久生情,而不希望仅仅只因为是指婚而已。
于书燕和石泉都没有想到,周寅很快从二楼下来,而他身后却没有杨氏,于书燕有些疑惑,这么快就谈完了呢。
周寅来到石泉身边,拍了拍他的肩,一脸严肃的问道:“字练得如何了?能识多少字了?改日我要派你出门,你可吃得消?”
怎么忽然这么说啦,石泉连忙站直了身子,他现在看帐记帐不成问题,二哥这是要派他去做什么呢?
“二哥,我不成问题,跟在燕子身边,基本什么事都能做。”
周寅点头,而后说道:“我将你派去京师营历练一下如何?”
石泉听后呆了呆,看着二哥一时间不知道如何接话,于书燕立即提醒石泉,“大石头,快谢谢二哥,去京师营里历练,好好的跟着学,将来或许还能领兵打仗呢。”
石泉听后还有些呆愣,但他最是听于书燕的话,于是连忙道谢。
周寅今个儿来就是为着这事儿,说道:“领兵打仗的事,燕子必定担心你,以后历练出来,做个守城军,或者入宫做禁卫不成问题,以后若有立功,也能平步青云,也算是份前程。”
于书燕听到这话高兴坏了,石泉也反应过来,这一次连声应好,他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还能入京师营,将来还能当禁卫军。
正在三人有说有笑的时候,二楼的杨许宁下来了,于书燕看到于氏,便放下手中的帐本,来到她的身边,她发现杨氏的眼眶有些红,她有些疑惑,“宁妹妹,你这是怎么了?”
杨许宁朝周寅看去一眼,而后笑了笑,“没什么,就是在外头的时间有点儿久了,我这就回去了。”
于书燕想要留她吃晚饭,杨许宁说她能跟着父亲和继母一同吃晚饭了,所以她必须在晚饭前回去,于书燕也不再相留。
三人送杨氏上了马车,看着她离去。而周寅得知晋王的人撤走了,便打算去于家院里吃晚饭。
于书燕忙完铺里的事,三人便回景衣巷。
于家院里,于英改今个儿回来的早,母亲正好做了酱猪蹄,他拿着一个坐在廊下啃。
此时小院的门打开,于书燕三人进来,于英改抬头看来,一看到太子周寅,他连忙起身上前行礼,周寅上前将他扶起,说道:“以后在家里,可不准这样,说起来我与燕儿得一同叫你一声哥。”
于英改哪敢让太子叫他哥哥。
许三娘听到声响就从厨房里出来,手里正端着菜,看到周寅,许三娘很高兴,这个曾经她将他当儿子看待的太子,如今还能像当年一样来他们家吃饭,也是难得。
饭菜上桌了,像以前一样各坐一方,于书燕将石泉马上要入京师营的事说了,许三娘听到高兴坏了,直叮嘱石泉在京师营里好好的历练,不能给二哥丢脸。
石泉这些年学文又学武,也该一展所长,看着结实的石泉,于英改说道:“要不然历练几个月跟我去燕北。”
石泉没意见,于书燕有些不舍,若不是自家大哥是位将军,必须去镇守燕北,她必定也不希望兄长去燕北,如今大石头能留在京城更好。
周寅说道:“石头就留在京城,若是他争气,将来做上禁军统领也不差,石头好好争气。”
如此受二哥看重,那自是要好好干的,石泉很高兴,许三娘给石泉夹了一只大鸡腿,叫他去了京师营就好好照顾着自己。
石泉与于英改不同,于英改这三个月留在京城便去管制京师营操练士兵,可以每日回来,而石泉却是不行,他去了京师营就得一个月才能回来一趟,这让许三娘心疼他在里头吃苦。
可是男儿必须有志气,平素跟着他们行商,也没有什么好前程,自然能有二哥帮衬,为何不好好的学。
一顿饭一边吃一边说话,那模样与在庾县时没有两样,便是一向讲究食不言寝不语的周寅也习惯的于家的随意。
吃过晚饭,于家人将周寅送出院子,下次二哥再来一起吃饭,那可就是在新的府邸了。
转眼到了庆功宴的这一日了,于书燕早早的起来,穿上母亲亲手缝制的衣裳,兄妹二人的衣裳很有些相似,于英改的左手袖口绣有一只飞鱼,于书燕的右袖绣了一只飞鱼,两兄妹站在一起,这么精心一打扮竟是如此的显眼。
许三娘很满意自己做的手艺,款式是于书燕提出的建议,这款式如今在京城不曾时新起来,等再过一段时间,会由一个进贡的他国使臣带来的潮流。
于书燕却是提前穿上身了,还有她父亲和母亲的衣裳,也是很独特,与外头的都不一样的。
一家四口换上新衣,梳好发髻,从院里出来,感觉四个人焕然一新,正要上马车的时候,对门的秦家院门打开,俞氏与史氏正要上街,忽然看到于家人这一身的打扮,还有那马车周围跟着的兵卫,她的脸色微变,朝那边看了好几眼。
于氏一家人的长相都不差,男的孔武有力,女的长相柔美温婉,只是以前庄户出身,穿着打扮不刻意、不显眼,感觉与普通的商户没有什么两样,可是今个儿他们要参加宫宴,那打扮自是不同的,尽好的穿还不只,还穿得与权贵夫人穿的不一样,一家的人的气质也不差,许是这几年的富贵生活养成了的习惯。
第644章 秦家婆母很郁闷
俞氏看着于家人像是要出门赴宴的样子,于是小声问身边的三儿媳妇,“于家人这是要去哪儿?”
史氏想到前几日出门的时候,听小六说于将军立了大功归来,会有庆功宴,街坊百姓都传开了。
史氏便如实说了,俞氏一听,满脸的惊讶,原来是去参加庆功宴的,说起来了京城后,他们秦家就不曾参加过京城里的宴会,如今于家倒是先他们家一步呢,难怪今个儿穿得如此模样。
俞氏想到这儿心头不是很舒服,却也没有多说什么。
“咱们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