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门娇妻作死日常-第1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人到了景衣巷后,于家院内听到马蹄声,于书燕已经急忙将大门打开,于江全夫妻站在廊下期盼的张望。
马还没有停稳,于英改从马背上跳下来,上前就将妹妹抱在怀里,他家小妹哦,出去的时候,还是如此稚嫩的小姑子,如今再看,似乎长高了,都及他肩头了,只是越发瘦了,她这是被秦楚给气得么?
于英改暗自发誓,如今他有了官职,还比秦楚那七品小官不知高了多少,以后他家妹妹必定在京城里选一门门当户对的世家贵子为夫,气死秦楚去。
于书燕被兄长用力的捂怀里,差一点儿背过气去,兄长怎么力气更大了,她吃不消。
“哥,闷着了,闷着了,还一身臭汗味。”
于英改哈哈大笑,松开妹妹,拉着妹妹的手就朝父母走去。
看到父母,于英改的眼眶一热,随后他松开妹妹的手,来到父母面前就跪下了,“儿是来请罪的,当年已经知道自己上了当,却还是不曾回来,与定北侯去了燕北,将父母和妹妹丢于家中,无人照顾,孩儿不孝,求父母责罚。”
于英改垂着头,却是将许三娘说哭了,于江全一巴掌招呼到儿子的后脑勺上,郁闷道:“知道错了,你让我们想得好苦。”
说到这话,于江全的声音明显有些哽咽,于书燕在一旁也不由得的抹泪,她比父母还要更伤心,因为她经历了两世,上一世的兄长可是没有了,而这一世她哥哥回来了,平平安安的归来了。
许三娘上前将儿子扶起,一家四口看着对方,接着含泪笑了。
可怜巴巴的莫强却是站在于家院外,手里拉着自己的马和于英改的马,心里好落漠。
这会儿于英改回头看向他,朝莫强招手,向家人说道:“爹,娘娘,妹妹,这一路上若没有莫强,我不知道死了多少回了,当年他虽然做错了,但他心地不坏,是个正直的汉子。”
于书燕听到这儿,于是看向壮实的莫强,大声喊道:“以后我于书燕又多了一个哥哥,那便是强哥。”
莫强听到这好听的声音,心中一暖,眼眶忽然一热,他觉得自己也粘糊,随后笑了。
于氏一家人都出门来迎接莫强,在门口,莫强向于江全夫妻跪下了,“当年是我的错,是我骗走的英改,我该罚。”
说完,莫强朝自己的胸口就要拍去一掌自罚,没想于江全眼明手快,伸手上前挡住他,说道:“以前的事不要再说了,若不当日之事也不会有今日的英改,你们安安生生的回来了,我们就放心了,以后莫强就住咱们家中,以后于家便是你的家了。”
莫强重重的点头,他以后有家了。
而街对门的秦家院里,史氏与银叶正要出门,就看到了于家院门口的一幕,呆住了。
再看于家院外不远处守着的这些护卫,个个铠甲加身,手中大刀,一看就是军营里的,史氏便吓了一跳,于家院里这是来了什么人物?
史氏不由得朝这边走来。
于家人将于英改和莫强迎入院里,于书燕又朝外头看了看,还有两位兄长的随从亲卫,这些人将如何安置好呢?
于书燕想了想,说道:“哥,你的亲卫他们可否也进院里来?”
于英改却是摆手,“就让他们在外头呆着吧,以后就为咱们守院。”
只是于家院子并不大,住也住得下,就是进出不方便,毕竟有女眷,不像人家的府邸。
于英改看到妹妹皱眉,于是笑道:“不必担心,皇上的封赏马上下来,很快兄长就要有府邸了,到时咱们一家都住进去。”
于书燕一听,双眸一亮,“哥,你在京城会有府邸了?”
于英改点头,于是他将自己的封赏说了出来,同时三个月后就要去燕北镇守边关了。
于家人一听,喜中含忧,真舍不得兄长去边关,可是兄长如此能耐,志不在此,既然这是他选择的路,做为家人更应该支持他才是。
于书燕抱住兄长的手,“哥,只有三个月吗?我巴不得是三年。”
于英改笑了,“如果是三年,我恩师定北侯可就得再次镇守三年,可是他的手已经伤成那样,他为了我和莫强已经撑了三年了,我不能如此不讲义道。”
于书燕不敢再多说,她没有想到定北侯已经成了兄长的恩师,但看到这一次的大功,定北侯全部让给了她哥哥,就可以看得出定北侯对她兄长的良苦用心,多亏得她当年的那一番话,叫兄长一定要投靠定北侯的话,原来她已经在细节上改变了前一世发生的许多事情。
而于家院外的史氏,悄悄地站在门口就听了这么一耳,尤其于书燕喊哥哥的声音,是满满的喜悦与知足,史氏就猜到了,原来这些士兵都是于英改的人,也就是说于家今个儿发达了,于英改立战功回来了。
史氏很快想到街头热闹谈论的燕北战事,还有押送敌国大将凯旋归来的年轻将士,她就面色一惊,立即提着裙摆,折身回秦家院去,也不出门了。
史氏一入秦家院,便匆匆的入了后院,这会儿大嫂二嫂都在正房里陪着婆母俞氏,史氏上前二话不说就将刚才在院外看到的情况说了。
正屋里的几个女人全部呆住。
俞氏半晌才问道:“不可能吧?于英改真的回来了?还立了大功?”
史氏点头,在当年人人都为参军而费尽心思逃避的时候,于英改却被带走,如今他回来了,不但回来了,他还立了大功回来了。
尤其人家现在还有亲卫了,也就是说于家院外以后都会有亲卫守着,那模样简直刺眼睛。


第636章 气死秦家人
俞氏不由得起身,而后又坐下,理了理衣裳,说道:“于家与咱们秦家又无关系,以后这种事不必向我汇报,你们看着也就当看一件普通的事就成。”
史氏却又接着说道:“想来于家在景衣巷住不久了,听说皇上为于英改赐下了府邸,以后他们要搬去大院子里住了。”
俞氏的脸色极为的难看,阴沉的可怕,史氏不敢再多说。
大嫂毛氏却是呆住,当年她想方设法不让兄长被带走,事后是留下了,可如今再看于英改,她忽然想,要是当年她没有将大哥留在家中,而是像于英改一样去参军,会不会回来时也如于英改一样呢?
毛氏一想到这儿,对于书燕的羡慕中不由得有些嫉妒,当年谁能想到打仗还能生还,还能得功名,于家这是要走运了啊。
二嫂吕氏却是半句也不敢说了,她没有想到与自己一样是贫穷出身的四弟妹终有一日兄长会如此争气,有了这功名,立此大功,想来在京城里也能安生的住下去了吧,不像他们秦家这么一大家人子却屈于这小小院子里,也不敢随意的出门,说什么内城遍地权贵,出门可别得罪了人。
秦家三个儿媳妇各怀心思,婆母俞氏也是心头不好受,以前她看不起的于家,居然也会有如此能耐,她四儿从文,人家儿子从武,同样的年纪,人家儿子却已经立此大功,说起来,如今的秦家还不如于家呢。
俞氏以前完全不将于家放在眼中的,如今却不得不认视,不过还好老四媳妇和离了,不然凭着这身份,那还不得多张扬去。
家里的儿媳妇个个都听她的,那是因为她们的出身都不及秦家,一但高娶,尤其是原本还不如他们秦家的最后还变成了高门的,可不好相处,好在阻止了四儿复婚。
秦家人怎么想的于书燕自是不知道,如今于家院里一家人团聚,不知道有多开心,于书燕叫石泉出去大肆采买,她与母亲许三娘一同下厨做饭。
满桌子好吃的饭菜,莫强看着就流下了口水,这一路上押送入京,风餐露宿的,可没有吃到什么好吃的。
而且他也没有想到,当年的穷小子于英改会有一个如此会做生意的妹妹,居然还将父母带来了京城,简直太厉害了。
好酒送上,莫强起身为于江全倒酒,随后四个男人一起碰杯,于书燕和许三娘却在一旁笑。
一顿饭吃完,于英改陪着妹妹来到凉亭,他想问问家里这几年的情况,妹妹能有今日的成就,想必也吃了不少的苦,一个女人家,出来抛头露面多有不便,不受点委屈不可能。
于书燕便简略的将这几年的生活说了,同时她也告诉了二哥的存在。
于英改听到这儿才知道为什么太子殿下会受妹妹之托命关牧去燕北寻他了,还有这一次的封赏也是,太子殿下一直向着他,原来有这么一桩往事。
于书燕不由得的起身来到兄长面前,将他上下打量一眼,如此高大又结实的哥哥,必定有不少姑子欢喜吧。
“哥,我有嫂子了么?”
于书燕笑看着于英改,于英改双颊一红,无奈道:“在边关打仗哪来的女人,自是没有,不过妹妹若不幸福,做哥哥的岂能放心,所以乘着这三个月,我决定给妹妹好好物色一个世家子弟照顾我妹妹,我妹妹长得如此漂亮又心地善良,可不能随意的。”
于书燕听到这儿,很有些惊讶,她不知道关牧是怎么跟她哥哥说的,为何哥哥瞧着似乎很不喜欢秦楚呢。
可是的确现在已经和离,她若帮着秦楚说话,反而显得她好像很想复婚似的,反而惹得哥哥不安心。
于书燕没反驳,却是赶紧转移话题,问起燕北的风貌。
于英改一起在燕北的那三年,他不由得有些伤感,记忆里多了一个邢稽,再想到现在的邢稽,他心里不太舒服,道义上他没有错,但是心中那个坎难过,尤其好好的一个人最后被废了。
于书燕看到大哥明显暗淡下来的眼神,她有些心疼,不知兄长到底经历了什么,那必定是令他不快乐的回忆。
兄妹两人在凉亭里聊了好久,天黑透了才各自回房休息。
接下来数日,于英改成了京城权贵的香饽饽,宴请不断,却都被于英改拒绝了,他现在更应该低调行事,对京城的情况也不了解,自己得到这功勋,也有定北侯的提携之意,这些人看似热情,实在内心想些什么恐怕他难以猜到,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皇上赐下了于英改与莫强府邸,正是同一处挨着,于书燕带着父母一同去哥哥的府邸看的时候,发现两府之间只隔着一堵墙,莫强的意思是中间打通一扇门,以后他就能来于家噌吃喝了。
许三娘自是同意的,莫强见许氏同意了,二话不说当天就叫来了工匠。
兄长还只是四品官员,皇上能赐下府邸已经是很大的赏赐了,自然不是靠近皇城边的院子,反而隔着街区和外城都近的安盛街。
不过安盛街与景衣巷只相隔一条街,很近,只是景衣巷的都是小院,而安盛街的却都是府邸。
于府内外还得修缮装饰一番,暂时没有搬进入住,一家人呆在景衣巷的院子,外头还有护卫守着,使得景衣巷周围的邻居看到于家人都忍不住恭敬起来,他们看到外头守着的护卫就害怕。
于英改在家休息几日后,也要开始每日上早朝,两人初次踏入朝堂,于书燕有些为哥哥担忧,收到二哥周寅的信她才放下心来,朝中有二哥照看着,必不成问题的。
于书燕每日还得打理商会中的事,这日晌午时分,田洲过来寻她,原来晋王又叫她前去,想来就没有好事,可是秦楚和二哥不说阻止,她就得硬着头皮上。
不过她在这段时间参与商会的事后,发现京城里有一个大商机,若是商会以后不是给晋王行好处,她必定将这个商机合理的利用一下,只是不知道如果脱离了晋王的话,这商会也没有她什么事儿了,所以要实现这个可不是这么简单的。


第637章 于书燕嫁晋王为侧妃?
于书燕随田洲来到秦楼,又是先前那次的雅间内,于书燕一进来,就看到里头在弹琴的晋王,晋王好琴么?怎么每次来都在弹琴呢。
半晌琴音停下,于书燕仍旧恭敬的站在屋中等候。
晋王从画屏后出来,朝于书燕看来一眼,将她上下打量一眼,她今个儿穿着窄袖的青衣裙,发髻梳得也简单,明明做生意赚下不少银子,却仍旧如此的简朴,简直令晋王费解。
晋王在主座上坐下,邀于书燕入座,而后还亲自给她斟了一杯茶水,令于书燕很有些惊讶。
于书燕恭敬的喝下茶水,便一副聆听教诲的样子。
晋王却唇角微扬,露出一个淡淡地笑容,说道:“你可知我的身份?”
于书燕有一瞬间的犹豫,她这是说知道还是说不知道好,但她很快摇头。
晋王并不质疑,反而自报身份,“我是三皇子晋王。”
说完他拿出玉佩放于桌上。
于书燕坐在那儿呆了呆,连忙起身行礼,晋王扶她起身,她再次坐下,心想着这是几个意思,忽然报出自己的身份,令她好慌,知道的越多是不是死的越快?
于书燕不敢轻意接话。
周冲却接着开口,“我不想瞒着你,你很有能耐,我也很欣赏你,以后若是你能借着我在京城里的势,你必定能将生意做得更大,以后你们于家在整个京城也必定不容小视,只是以此为前提,我许你侧妃位,三个月后就入晋王府吧。”
晋王说的话转得太快,导致于书燕完全呆住,半晌才反应过来,就看到晋王一脸认真的看着她,那模样显然是命令,不是征询,但于书燕怎么看出晋王这眼神里似乎有些期盼或者可以回旋的余地?
她小心翼翼的说道:“殿下,民妇曾经嫁过人,并非完壁。”
“我知道,我并不在意,你长得很漂亮,又是如此的聪明,我第一眼看到你的时候其实就有了心思,只是还想看看你的能耐。”
于书燕差一点儿被自己的口水呛到,她有些慌了,连忙起身跪下,“殿下,我……我不想连累殿下,我一个庄户出身,出身贫寒,又非完壁,我不想殿下成为京城里的笑柄。”
于书燕说得语无伦次,心里慌得不行,怕是两世都不曾想过晋王要求娶她,简直是难以置信。
然而晋王却是起身上前扶起她,顺势还握住了她的手,说道:“没关系的,他们若敢说你,我必不饶了他们,你安生的跟着我,成为尊贵的晋王侧妃就好。”
晋王不由得握紧于书燕的手随后就要强行抱住她,吓得于书燕使了功夫,一个翻身从他怀中滑溜的退开,而后再次跪下,“殿下,且让我好好想想,着实太快了,我……”
“也是,我太过着急,吓着你了,好,三日后你给我答复,到时我便好好准备,除了不能给你王妃的正礼,也必定礼节不能少。”
于书燕一脸慌张的从秦楼出来,她吓得不轻,晋王要娶她,她将这消息告诉谁好,告诉她哥,她哥必定生气,成为晋王的小妾,就如她当初所说的,宁嫁泥腿子做正妻也不愿嫁权贵做小妾,她不要嫁。
到时哥哥必定为她出头,他才来京城,什么也不懂,她不能给哥哥惹麻烦。
她得赶紧去一趟二哥的府中,可是背后必定有人跟踪。
难道她又得故伎重施,叫前婆母传话,再这么气一趟,必定恨死她了,她该怎么办呢?
于书燕迷迷糊糊的回到景衣巷,下了马车,于书燕的脚步一顿,朝对门的秦家院看去,正好看到毛氏居然在于家院外东张西望。
于书燕二话不说便指着毛氏怒道:“看什么看,没看到我们于家如今得势了,外头的护卫可不是吃素的,不成,秦家可是书香门第,怎么好打探别人家的事了。”
毛氏被于书燕一说,脸颊羞愧的红了,原本是婆母叫她来瞅瞅于家什么时候搬走,也免得在景衣巷里惹人眼,平素也不曾在外头转悠,再说于家这个时候多半都是出门了的,怎么这会儿就回来了,还被抓了一个正着。
毛氏听着这话,心中含怒,不就是打仗回来了,有什么了不起的。
然而于书燕不依不饶了,追着毛氏就往秦家院来了。
毛氏连忙入院就要关门,于书燕半只脚踏进来,大喊道:“怎么做了亏心事还想逃,赶紧将门打开,否则我于家要你们好看。”
毛氏根本不是练过功夫的于书燕的对手,拦不住还被于书燕给推了一把,差一点儿摔地上。
门打开,于书燕冲了进去。
俞氏听到吵闹声,从正屋里出来,正好看到于书燕怒气冲冲的进来了,还顺势一脚将院门给关上了。
于书燕一边骂一边往俞氏走去,俞氏才从正堂里出来,身边一个史氏,看到于书燕这架势,俞氏心下一慌,往后退了一步,没想脚跟撞门坎上,退无可退。
于书燕来到惊慌的俞氏面前,又是上前抓住她的手,一张字条又递了过去。
俞氏发现手中多了一物,她想到了什么,可是于书燕嘴里说的话很张狂,令俞氏听了很不舒服,于是反诘道:“于氏,请滚出我秦家院。”
俞氏理了理衣角,那模样可是认真的,院里的几个儿媳妇都呆了呆。
于书燕也听出了这话里的意味,她回头歉意的看了俞氏一眼,转身走了。
俞氏看到于书燕离开了秦家院,她也不动声色的放下三媳妇的手,不必她扶着了,她却是转身回后院去了。
于书燕一回到于家院,她就从门缝里细看秦家的动静,然而一直到天黑,也不见秦家派人去宫门找秦楚,她有些着急起来,莫不是婆母还没明白她的意思。
这一夜,秦楚并没有从宫里回来,于书燕却是一夜没有睡好,心里想着晋王所说的话,她就感觉自己像在做梦似的,晋王为何忽然要娶她了?
秦家院里,同样一夜无眠的还有俞氏,她来来回回翻了好几个身了,丈夫秦有富都被她折腾醒,五更天了,秦有富不由得问起老伴可是遇着了什么事儿。
俞氏却是气得坐起了身,随后从柜里拿出那字条交给丈夫。
秦有富一看,呆了呆,“晋王要娶老四媳妇?”
俞氏看到丈夫的惊讶之色,郁闷的点头,“也不知真假,她一个和离的妇人有什么好的,晋王怎么会看上她,她这不是在讹咱们四儿赶紧与她复婚吧?”


第638章 秦楚吃醋了
秦有富却并不这么认为,如果要讹也不是现在,如今的于家与以前不同了,有钱又有权势,在京城也有了一席之地位,要是以前还说得过去。
俞氏见丈夫说不出个所以然出来,心头更是气郁,秦有富却是劝慰道:“不知道那晋王到底是什么个人物,左右上一次你将这个消息传给了儿子,这一次也得如此,也不知于氏与四儿到底在做什么事,为何还跟晋王扯上了关系?”
秦有富说的没有错,俞氏内心也是担心的,可是一想到一个和离的妇人总被这么多的人喜欢,她就看不惯了。
天亮了,俞氏还是派大儿子去宫门处等着四儿,早朝过后,四儿就能从宫里回来了。
秦安早早的去等了,然而晌午过去也不曾见秦楚出来,于是秦安一直在外头等,等到天都黑了,眼看着天色不早了,秦安正准备要回去的时候,秦楚从宫里出来了,今个儿事情太忙,秦楚忙到了现在。
他从宫里一出来,看到大哥居然在外头等了他一日,他就有些愧疚,以后叫兄长递个消息就不必再等了,他一但有空就会出来的。
兄弟两人回到景衣巷,秦安将对面于家院的情况说了,于英改回来后,如今还赐下了府邸,马上就要搬家了。
秦楚却是静静地听着,秦安也看不出他的心思,瞧着也没有什么不高兴的样子。
到了秦家院外,下了马车,秦楚还是忍不住朝对门看去一眼,以后再找媳妇儿怕是没有这么容易了,一想到媳妇儿,秦楚就思念难忍。
两兄弟入了院子,二嫂已经做好了饭菜,秦家人都等着,俞氏和秦有富看到儿子回来,心中一安。一家人坐下,吃了一顿团圆饭,饭后秦楚被父母叫入了后院正屋。
屋里只有三人,秦有富看向妻子俞氏,俞氏老大不高兴的将那字条拿出来,秦楚有些疑惑的展开一看,看到上头的信息,他怒不可遏,“晋王竟然打起我媳妇的主意?必是看到于英改回来了,想拉扰于英改的。”
秦楚将字条撕碎,他那愤怒的模样落入俞氏的眼中,俞氏是惊讶的,“四儿,你说这晋王要娶于氏为侧妃是真的?”
秦楚点头,“必不会假了,不过岂能如他所愿,难怪燕儿如此担忧,她这是不想嫁。”
“不想嫁?晋王的侧妃她不想嫁?”
俞氏都呆住了,她完全已经不能用正常的思维去想这于氏为何如此受欢迎,先前在庾县的时候,还有不曾成过婚的贵子喜欢她,要娶她,如今到了京城就更了不起了,居然连晋王都动了心思,于氏到底有什么能耐,简直不敢想像。
秦楚见父母这么惊讶,秦楚便故意说道:“爹,娘,燕儿她还是向着我的,不管谁要娶她,她都不愿意,母亲,您就应承我与她复婚吧。”
这一次对于儿子的请求,俞氏没有强势的制止,只是这三番两次的与老四媳妇不对付,她是不高兴的。
秦楚似乎看到了希望,或许他再向母亲多说几句好话,慢慢地也就接受了。
当日夜里,秦楚故伎重施,他一身黑衣从秦家院出来,看到于家院外的护卫,他不敢从前门进去,于是从后门小巷子翻墙进来的。
秦楚熟门熟路的再次夜探于书燕的闺房。
于书燕已经两夜没能睡好了,她就等着秦楚能什么时候回来,她绝不要嫁入晋王府。
秦楚来到于书燕的床沿边,刚坐下,原本还装睡的于书燕立即起身,一脸惊喜的问道:“秦楚?”
秦楚点头,见她语气中没有抗拒,他的心情大好,于是顺势将屋里的油灯点亮。
两人看着对方,秦楚看到这个天天思念着的人儿,他不由得上前一把将于书燕抱入怀中。
于书燕原本想推开他的,可是不知为何,她双手竟是没有力气,眼眶里还有了热意。
这两日一想到晋王要她三日后给答复的事,她就担心的要死,生怕因此而连累了她大哥。
秦楚吻了吻她的额发,安慰道:“不必担心,晋王失去铸造场如今不过一个守城的统领,他竟然还生出如此野心,看来我还得想个法子才行。”
于书燕听到秦楚这话,心里会莫名的安心,只要秦楚说要做到的事,一定能做到,她就有一种莫名的信任。
闻着他身上熟悉的味道,于书燕也舍不得放开他。
秦楚原本还小心翼翼的,见媳妇儿今个儿如此温顺,于是生了心思,他迅速的脱下自己的外衣,就要往床榻上钻,于书燕反应过来,“秦楚,我哥在家,你还是快走吧,我哥得知我们和离,他已经很生气了。”
秦楚手中动作一停,一想到于英改,莫名有些害怕,于英改有天生的神力,以前便跟他交过手,如果被于英改发现他这夜里又摸他妹妹房中了,会不会废了他。
然而美色在前,秦楚也是一个正常的男子,这么久了都不曾碰女人,不知道有多想,他二话不说掀被进去,上前就要抱于书燕。
于书燕连忙推开他,“秦楚,咱们和离了,岂能还在一起,你快下床,不然我就叫我哥了。”
于书燕一想到秦楚先前答应的复婚,如今却许久没有了回音,她便生气,她与他不再是夫妻,再在一起,当她于书燕是什么人呢?
于书燕的话提醒了秦楚,秦楚说道:“我母亲的身体好了,我就在这几日抽个时间将咱们复婚的事儿办了,也免得某些人掂记,一想到他们掂记你,我就想杀了他们。”
然而秦楚的话,于书燕却并不是很相信,上一次他也说要复婚的,最后还不是婆母在中间阻拦,她再次向秦楚推了一把,叫他下去。
秦楚却是不动,反而一把上前将媳妇儿抱入怀中,一个翻身就将媳妇压在身下,他不由得吻向媳妇柔软的唇瓣。
不得不承认,两人都思念着对方,就这么抱在一起,两人都不知不觉有些发抖,于书燕的手原本想要推开他的,却已经攀上他的肩头,抱住秦楚的头,她是真的想与秦楚复婚,若是能忘记前一世的事该多好。


第639章 不准肖想他妹妹
秦楚正要解开媳妇的衣裳,就听到闺房门帘处传来咳嗽声,于英改一脸气愤的问道:“妹妹,刚才有个黑影进来了,妹妹可还安生?”
原本沉浸在温柔中的于书燕立即反应过来,她一把将秦楚推开,秦楚也没有想到媳妇如此大的反应,于是华丽的掉床下去了。
于书燕整了整衣裳,忙说道:“哥,我没事,也没有黑影进入我的房中。”
于书燕说得心虚,只是外头的于英改可不相信,他背着手语气不善的说道:“妹妹不必护他,秦楚,你光明磊落就自己出来,威胁我妹妹是何用意?”
秦楚一听到于英改点名道姓,原本的那一点儿欲火瞬间熄灭,他忽然发现与媳妇儿复婚,此事怕是不简单,眼下可不是他母亲拒绝的问题,还有他能不能通过于英改的认可。
秦楚连忙将衣裳穿好,他决定不与于英改正面相对,不然准要被于英改打,于是起身上前在媳妇儿的唇上留下一吻,就利索的翻窗出去,不过才翻出去,于书燕就听到外头秦楚“哎呀”一声,她连忙下床出来。
院里,于英改已经扣住了秦楚,几年不见,秦楚已经不是于英改的对手,于英改这力气,还有他这份聪明,明明守在帘外,没成想早已经派了护卫守住了窗户,所以当秦楚翻身出来,就被护卫给绊倒,于英改迅速过来,不过五招就将秦楚给扣下了。
于书燕出来的时候,就看到秦楚被按倒在地上,她哥说要将秦楚送去开封府,说他一个朝中官员,尽做这偷鸡摸狗的事。
于书燕一听,着急了,如果将秦楚送去开封府,那他的士途可就完了,毕竟如今她与他可是无名无份。
于书燕连忙阻止:“哥,不行,将秦楚送去开封府后,哥要怎么说,说他摸进我的房中,如此我在京城里的名声就没有了。”
该死的,还当真是这样,于英改有些郁闷了,他不甘心的看着爬地上的秦楚,伸手上前朝他肩头拍了一掌,松开他,警告道:“你若是敢再来咱们于家院,下一次非打断你的腿,以前我不在家,你欺负我妹妹,竟然娶了我妹妹,结果又与她和离,如你这样背信弃义的人,我于家还真的看不上。”
于英改这话可不是说笑的,他面色严肃,那模样,若是秦楚敢反驳半句,就要他好看。
秦楚起身,拍了拍身上的泥土,朝于英改行了一礼,“哥,都是我的错,当初不该与燕儿和离,如今我悔了,只想与燕儿复婚,还望大哥能同意。”
“可是看到我立功归来,所以你就想与我妹妹复婚?当初你功成名就之时,你可曾想过我家妹妹的感受,秦楚,我于英改今日就放话在这儿,我妹妹这一辈子都不可能与你再复婚,我要为她在京城里寻一门好亲事,你就等着瞧吧。”
秦楚听到这话,一脸的惊讶,他看向于英改,心里头有些难受,若是不能与媳妇儿在一起,他是绝不会容许的,可是看到眼前的于英改,那模样是动了真格的,他也不急在一时争得口舌之快,他一定要将媳妇儿再娶回来。
秦楚不说话了,于英改以为他知道反省了,也觉得自己说得很清楚,于是叫他回去了,以后也不准他再来于家院。
秦楚走时,不由得看了于书燕一眼,于书燕却是松了口气。
于书燕看着秦楚离去,她的心里也似乎空了一块。
于英改上前将妹妹上下打量一眼,叮嘱道:“下一次秦楚若还来打扰你,你就告诉哥哥,非叫他有去无回不可。”
于英改说完,也顺势送妹妹回房休息。
这一夜注定不会安稳,这么一闹,于书燕发现自己将正事给忘记了,也不知秦楚会怎么对付晋王才能阻止自己嫁入晋王府,秦楚也不曾留下一言半语的。
第二日早朝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