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门娇妻作死日常-第1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离帝看到手中的画像,这是英国公府的二姑娘,瞧着画相上有倾城之色,又有贵女之风范,想到太子左右也到了成婚的年纪,这几年流落在外本就耽搁了,如今已成为太子,更加要稳重一些才是。
离帝看着杨家二姑娘的画像很是满意,于是叫身边的太监将画像给儿子看看。周寅还站在殿前,离帝赐座,他便在左侧的交椅中坐下了。
接到公公手中的画像,周寅却是笑了,“皇后别讹人,此女儿臣也曾见过,长得并不出色,何况英国公府家中,尚有两女未曾许婚,大女儿如今更是过了十八岁,再不成婚却是要送回乡下去了。”
“然而英国公府杨夫人却并不着急着为这个嫡长女谋婚事,倒是积极的为二女儿来了,果然不是亲生的,就会厚此薄彼。”
周寅一脸看不上的将画像往几上一放,脸上露出的是那厌恶的表情。
离帝一听,脸色有些不好看了,于是看向荣后,荣后倒是不知太子将京城里的贵女已经摸了个门清,居然还知道杨家有两女,她倒是失算了,不过这太子话中有话,可别当她是傻子。
于是荣后反诘道:“这杨夫人怎么对嫡长女倒是不知,但那嫡长女仍旧平平安安长大,还能长得如此出挑,证明杨夫人并不是一个厚此薄彼的继母,只是也正因为那杨家大姑娘年纪大了些,所以妾身才没有将那杨家嫡长女的画像留下,皇上明鉴。”
第598章 继母偏心
离帝想到英国公,此人为离国赢了多次战役,如今还是镇国将军,手中掌管着不少兵马,他家的女儿能嫁入皇家的确是上上人选,只是家中既然有一个年纪这么大的女儿还不曾出嫁,他到是有些疑惑起来,杨家家世不错,根本不必愁嫁女儿,为何将大女儿拖到了这个年纪。
而周寅却在这时给皇上解了惑,他说道:“父皇有所不知,这杨家大女儿从小便被杨家人送去庄子上养着了,等到十五岁才回的京城,可是一到京城后,杨夫人却并不带她出门,所以京城权贵并不知杨家嫡女的存在,只是如今年纪大了,杨夫人才不得不将之带出来,却也成了京城权贵的笑话,令英国公有些抬不起头来,势要给她安排一户好人家,所以才会变成眼下这模样。”
“继母终归不是生母,何况她还有自己的孩子要照顾,有些偏颇也是人之常情,再说女子嫁人也就那几年,过了就没了,杨家大姑娘便是好例子,父皇,孩儿身为男儿倒是可以晚些时间再成婚,还想着为母妃守孝一年,至于杨家二姑娘,想来大姑娘未嫁,也轮不到她才是。”
离帝听后,觉得儿子说得也对,英国公如此能耐,家中却还有一个十八未嫁的女儿,如今杨家二姑娘才十六岁却是不急的,再想到太子想守孝的请求,离帝心软了,只要说到阮氏,事实上他早就心软了。
于是离帝起身,下令,“太子一片孝心,且待他守孝一年,至于婚事,他日再议。”
离帝准备离开,要离开时还将太子一同叫去御书房,尚有国事待父子两人商量。
荣后却是半句也不敢反驳了,只好恭送父子二人离开。
今日太子话里话外皆是说继母的不是,不就是在指桑骂槐,说她的不是么?
倒是令荣后气闷的是,当时不曾想好杨家大姑娘的安排,被太子钻了空子,如今他这么反驳过来,荣后竟然是被他驳倒了。
荣后气不顺,再想到杨家母女,于是她叫嬷嬷给英国公府传信,荣后更是冷冷一笑,交代道:“便说杨家二姑娘的婚事皆是因为杨家大姑娘未嫁在先,而导致太子不同意,所以以后不必入宫相见,杨家也别想着出一个太子妃。”
那嬷嬷连忙退下传话去。
杨府内,英国公今个儿从衙门里回来,身边也同时带来一位举子,此人身高八尺,长得英俊,有着一双桃花眼,眉清目秀,一价儒生的模样,站在威风凛凛的英国公面前,俨然像个谋士。
而这人正是巴东郡前来赶考的书生许晋,此人去年会试不曾中榜,于是留在了京城,后来无意间被英国公遇上,觉得此子谈吐不错,相貌也长得好,于是收了他做门客,又想到自家大女儿也正是适婚年纪,左右在京城是找不到好的了,不如将大女儿嫁给此子。
于是英国公将许晋带回了杨家,那一身青衣加身的许晋,凭着身高,令杨府的丫鬟不由得侧目,此子可还是个举人,上一次会试没能考中,下一次会试指不定中了,那可就当上官了。
不仅英国公觉得此子前程无量,便是杨夫人听了,也有些不高兴了,居然给大女儿找这么一位举子,岂能让大女儿过得这么好。
于是杨夫人先是故意扣住嫡长女杨许宁不能出门,而后又向英国公说女儿身子不适,也不知从哪儿打听到今个儿有相亲之意,于是躲着不出来了。
英国公一听妻子这话,心情便不好了,碍于许公子在侧,只好忍而不发,却是安排身边的长随好好招待许公子,英国公便匆匆朝后院大女儿的百栖居而去。
那许晋初次来杨府,他在那客室里坐了许久,有些尿急,便起身寻茅房,长随给他指了路,许晋往那边走,走着走着迷了路,却是进入了后花园。
而后花园内,杨平琳与丫鬟一起放纸鸢,没成想那纸鸢线断,落到了许晋的脚下,杨平琳有些生气,连忙朝那边看去,看到如此俊美的许晋,她呆住,而后双颊通红。
许晋看到杨平琳,桃花眼垂下眼帘,眼底微微一闪,于是捡起了纸鸢朝杨平琳递了过来,杨平琳第一次遇上如此温柔而俊美的公子,早已经紧张的说不出话,若不是丫鬟提醒,喊了她一声姑娘,她怕是就这么傻傻的站着了。
收下纸鸢,杨平琳却是跑开了,许晋却是背着手朝她深深一望,待那姑子的身影不见,许晋才转身离去,只是这一次他并不是去寻茅房,而是直接回到了客房。
英国公听了梁氏的话,心情很差,大女儿一直不嫁,便是杨家的耻辱,外头的人都笑话了,杨家姑娘十八岁还不曾出阁,若是放在平民百姓当中,家人当连坐。
英国公府虽然无人敢真的强行执行这律法,可是终归也是让家族没有面子的。
英国公走得极快,三两步来到后院,便进了百栖居,下人们瞧见,便有人匆匆入屋给姑娘传话去。
杨许宁一听到父亲来了,连忙放下手中的绣花针,匆匆起身上前相迎。
然而英国公见到这个女儿如今这乖巧的模样,他便更不高兴了,沉声问道:“宁儿到底是哪儿不舒服?我怎么瞧着宁儿好的很。”
杨许宁却有些听不懂父亲的话,她的确没有哪儿不舒服,她惶恐的回话:“父亲,女儿身体很好,没有不舒服。”
英国公一听女儿这话反而更生气了,于是说道:“既然你无事,为何不去前院相见?你如今已经快十九岁,若是再不嫁出去,咱们杨家也留不得你了,所以这一次不管你愿意还是不愿意,你都必须得嫁。”
英国公一甩袖子,转身便要走,杨许宁却是一脸莫名其妙的,父亲为何一来就向她发脾气,她已经听了继母的话,哪儿也没有去,为何父亲许久不曾见她,一见到她也只有指责。
第599章 杨家二姑娘的心计
杨许宁心头难过,英国公却是见女儿呆呆愣愣的站在原地不动,于是说道:“怎么,还不愿意了?没有什么好想的,现在立即随我去前院。”
杨许宁不敢再多说话,只她带上露珠跟在了父亲身后。
父女两人来到了前院,英国公再次看向女儿,交代道:“如今也不是你选谁的时候,你年纪不小了,若是合适,就嫁了吧。”
杨许宁从小到大不曾忤逆过父亲,如今父亲如此严肃的看着她说话,她心头虽是苦涩,却还是应下。
父女二人进了客屋,那许公子却是端端正正的坐在那儿,此时听到脚步声,看到门口进来的父女二人,他立即恭敬的起了身。
英国公看到许晋是满意的,此人有些急才,也极为恭敬,虽然他入英国公府不到两个月,一想到他是巴东郡人士,英国公便生出好感,一但提起巴东郡,便能让英国公想到自己的发妻许氏,只可惜发妻命薄,要是发妻尚在,大女儿的婚事想也不会如今日之般坎坷。
英国公在主座上坐下,杨许宁却是一直低着头在父亲身边下属的交椅中坐下了。
那许晋却有面颊一红,看到杨许宁时,他是震惊的,此女长相出色,比杨家二姑娘好看太多,而且此女有气质,那股子贵女的气质,即使她在这个家中不受待见,也无法掩盖住。
许晋能寻到英国公门下为食客,可不是没有事先做过功夫的,正因为英国公的发妻曾是巴东郡人士,他才敢自荐而来。
许晋不由得多看了杨许宁一眼,英国公看到了,心情大好,想来此事成了,余下就再观察一下许晋的德行,若是差不多,也就早日成婚,半年内就能完婚。
虽然许晋还不曾出士为官,将来即使是考不上会试,他也能想法子,将他弄到个外放的知县官来当当,大女儿大富大贵没有,但夫妻和睦,平安到老的普通生活是不差的。
英国公看向自己的女儿,却发现自家女儿怎么盯着地上看,似要将那石板盯穿似的。
英国公又有些不高兴了,于是轻咳了一声,叫了女儿一声,说起许晋的出身来历,许晋是寒门出身,家中有父母兄姐,他是家中最小的儿子。
杨许宁抬头朝许晋看去一眼,也只是平淡的看了一眼,可是许晋却是看到了她那双漆黑又灵气的美眸,还有那精致的巴掌大的小脸,他更是欢喜了。
毕竟女儿是未出阁的姑子,虽说有长辈在见了一面,但是也不能让两人一直这么接触,于是英国公叫露珠陪着大姑娘回院里去。
杨许宁一走,英国公又邀许晋一起吃了晚饭才让他出府。
许晋出府的路上,他刻意的走慢了一些,那英国公身边的长随有些疑惑不解,平素许公子做事也利落,今日是怎么一回事。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得到消息的杨平琳偷偷躲在假山后张望。
杨平琳自打第一次见到了许晋后,她便派丫鬟去打听了,原来是父亲为大姑娘找来的,还是巴东郡人士,此子虽未出士,却是前程无量,也极为有才,尤其还得极俊美。
杨平琳听到大姐与他见过一面后就红着脸回院里去了,杨平琳便生出一计来,虽然她自己是太子妃人选,可是这么好的男子岂能便宜了这个姐姐,在杨平琳想来,大姐就该配个泥腿子永不回京才是。
毕竟这许公子将来若是会试得中,又借着英国公府的势留在京城为官,那岂不是也好了大姐。
何况刚才在后花园里匆匆一瞥,杨平琳发现许公子似乎对她有好感,她何不利用这一点儿,拆散了姐姐这个姻缘呢。
于是杨平琳带着丫鬟躲在了假山后张望,她要怎么勾引到许公子呢?最好是先让许公子爱上她,然后坏了大姐的好事,然后她快乐的嫁入东宫成为太子妃。
杨平琳暗自打定了主意,眼看着客院里出来的许晋,杨平琳便叫丫鬟按着她的吩咐上前将父亲的长随支开,而后在许晋不知该留还是该走的时候,她现了身。
杨平琳上前,一双美眸含情脉脉的看着许晋,而后将自己的手帕给了他,许晋果然上当,瞧着心动了,便将自己一直佩戴的玉佩也给了杨平琳。
杨平琳匆匆离去,手里握着许晋的玉佩,上面还有余温,她便是得逞的一笑,杨家的这位老姑娘,以后只能是京城里的笑话。
然而许晋在等到长随过来后方出府,却是较之先前走得快多了。
杨夫人梁氏事后派人终于将许晋查了一个遍,听着心腹禀报过来的消息,她便是哈哈大笑起来,果然这婚姻大事不能交给男人处理的,不然一府为何得有个主母呢。
丈夫戎马一生,不仅英勇善战,也有谋略,唯独没有女子的家长里短,自是查不到了这门客许生的问题,但是梁氏却是查到了的,许晋家中不仅贫寒,更是无田无地,家里两位兄长全靠苦力赚钱,而许家老夫人可就是那个村里出了名的泼妇。
一家人为了送许晋读书,竟得了当地富绅的支援,用了对方不少银子后,无力偿还,于是同意那富绅,娶对方女儿为妻。
也就是说这位许公子在老家有订亲的妻子,而且对方等了多年,年纪也大了,很快就得入门了。
而在这个时候,许晋却留在了京城,并不知用了什么法子和手段竟以举人身份入英国公府为食客,凭着他能让那富绅支援几年的能耐,他如今能入国公府也就不是什么稀奇的。
而且更令梁氏瞧不起的是许晋得到那富绅支援的手段有些不干净,原来那富绅家中有两女,居然同时看上了他,而且为此两姐妹大打出手,还曾有传言,实则两姐妹皆与许晋有过缘渊,甚至还有人传那富绅家的二女儿竟私下里落过胎。
梁氏对许晋这人的人品简直叹为观止,这显然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偏生还懂得手段,祸害了那富绅家的女儿。
第600章 失去太子妃的机会
梁氏眼神里有轻蔑,若是杨家嫡长女与这样的人有了牵扯,将来有好戏看了,而且大女儿的性子她是知道的,没有什么主见,不敢反抗,将来遇上许晋,有她哭的时候,不成,她得努力促成这一对才行。
梁氏暗自笑了,不过她随即将这消息掩瞒了起来,除了她与心腹,其他任何人都不能知道,尤其在大女儿婚事未成之前。
梁氏正暗自得意时,宫里来人了,原来是荣后身边的嬷嬷,梁氏连忙恭敬的上前相迎,那嬷嬷却是一脸惋惜的看着她,看得梁氏莫名其妙,忽然有了感应,莫不是女儿的婚事未能成?
梁氏连忙支开屋里的下人,便与那嬷嬷坐在一起,到这会儿嬷嬷才将“实情”说出来,“杨夫人这一次娘娘也是为二姑娘的婚事操碎了心,特意在皇上和太子都在的情况下,很巧妙的提到了此事,哪知太子会这么说话的话,当真是便是娘娘也为杨夫人着急呢……”
而此时杨平琳从后花园游玩回来,才踏入母亲的院子,就看到下人都被屏退了出来,她生了好奇之心,于是来到廊下偷听,然而梁氏的贴身嬷嬷却是上前提点,杨平琳有些不高兴了,不理会嬷嬷的提点,而是贴着耳朵听了起来。
屋里,宫里的嬷嬷正说着话,“……殿下的意思就是杨家大姑娘不曾出嫁,二姑娘便不适合出嫁,所以二姑娘与太子殿下算是错过了,要是杨夫人能早些将嫡长女嫁出去,许是要好太多了。”
梁氏一听,胸口翻涌,气得不轻,想不到女儿的婚事最后败在这个嫡长女身上,这是将她这么些年的亏待全部报复了回来。
那嬷嬷见梁氏气得脸都红了,虽然极力隐忍,便显然效果有了,于是起身告辞。
嬷嬷一走,廊下站着呆呆愣愣的杨平琳一时间难以接受,若不是有姐姐在,她就成太子妃了,不,她不接受,明明太子殿下看中了她,该死的为何会有这么一个姐姐。
杨平琳随后缓过神来,她立即冲回堂房,就看到母亲正在吩咐嬷嬷事情,杨平琳却是上前握住母亲的手,问道:“母亲,你一定是有法子的对不对,我必定能成为太子妃的对不对?”
杨平琳一脸希望的看着母亲,然而梁氏却是屏退了身边的嬷嬷,而后拉着女儿的手,叹了口气,“你竟然都听到了?”
杨平琳点头,梁氏只好说道:“母亲一定将最好的给你,琳儿别担心。”
“不,母亲,我只要太子,我要做太子妃,姐姐凭什么挡我的前程,母亲,你快将姐姐送去庄子上,别在眼前碍事。”
要是以前,梁氏必定是这么做的,但是这一次的事却是提醒了她,她不能再留长女在家中了,这样只会妨碍女儿的前程,所以她要尽早的将长女嫁出去,正好老爷看中了巴东郡的许晋,待她嫁给许家,再使计让许家带着她回巴东郡去。
梁氏安抚着女儿,叫她好生等着,她必定为女儿好好谋划前程。
这一夜杨许宁在闺阁里做针线活的时候打了几个喷嚏,莫不是着凉了不成?
……
于家院里,于书燕好几日出门都遇上秦家人了,那模样与在庾县简直不要太像,而且她发现几位嫂子当中,也有三嫂还敢与她说话。
于书燕得知秦家在京城过得并不是很好,秦家几位兄长在京城根本寻不到事做,而秦家儿媳妇也不能出去做什么,又无田无地的,一时间在京城成了闲人,处境并不是在庾县时以为的好。
前一世的秦楚当官节节高升,随着皇上的赏赐,秦家有了产业,于是凭着这些产业,秦家人生活在京城是不成问题的。
可是这一世,秦楚做的官与前一世不同,也不见他多上进,如今成日忙碌着,秦家人也就变得人心浮躁起来。
而于书燕的生意却是越来越好了,外城的店铺请了紫来阁表演,在外城转眼出了名,本来先前关家做生意时便小有名气,如今她这么一造势,生意直接起来了。
至于内城,她也在极力造势,想来等外城的生意稳住就是内城的了。
于书燕今个儿出门正好去看内城的首饰铺,乘着这段时间,她从岭南黎劲那儿调用来一批上等南珠,准备开业时来吸引客人,而请来紫来阁表演造势,实则就是告诫英国公府的杨夫人与户部尚书府的吴氏,首饰可不是这么好欺负的。
正好她在内城首饰铺重新开张的事被二哥周寅知道,他打算那日微服前来,本想亮出他太子的身份为妹妹撑腰,却是被于书燕拒绝,她与二哥的关系,说不清也道不明,与其这样,不如见招拆招。
今个儿大清早的于书燕从于家院里出来,遇上了秦家三媳妇史氏,史氏这一次没有带生哥儿出门,她也不曾跟婆母出门,也不知她这是要去哪儿,身边也只带了银叶。
她与于书燕打了招呼,而后各自坐着马车离去。
于书燕直接去了首饰铺子,如今的匾额上挂着是于家首饰铺,马车才来到铺面前,就听到了锣鼓声,原来紫来阁戏班的角儿来了,而铺子前却是挤满了街坊行人。
于书燕与石泉从马车上下来,看到不远处被挤着从马车上下不来的二哥,她便想笑了。
于是她叫石泉叫上班主,那班主听了石泉的安排,带着一个角儿故意从马车边现身,说是角儿来了,却是往东边小门去,于是街坊们下意识的追去东边小门,到这会儿周寅才得以脱身,从马车上一下来,就看到眼前正笑看着他的妹妹,他有些郁闷。
“燕儿这生意,恐怕是要赚不少钱。”
“二哥,南珠生意本来就好,只是这生意上的事说不准,二哥,谢谢你能来。”
周寅却是摆手,于是与于书燕进入首饰铺子里去了。
而此时的杨府内,主院里的梁氏叫身边的嬷嬷将杨许宁叫了来,却是催着她去容斋买些糕点孝敬她。
以前梁氏没少差使她,杨许宁也没有多想,只好领命退下了。
而梁氏待她退下后,便问起身边的嬷嬷,“那许公子已经开始好在容斋了吧?”
嬷嬷点头,一脸喜色的说道:“想来不曾出阁的小姑子,必逃不过那许公子的温柔手段。”
第601章 手帕交
梁氏却是巴不得两人赶紧生米煮成熟饭,而且这许晋才入英国公府,要不是丈夫急着大女儿的婚事,他必露出马脚不可,好在梁氏为他兜着了。
然而主仆两人说的话又被外头刚要进来的杨平琳听了去,她才换下鞋便又穿上鞋,转身离开了主院,她岂能容许大姐嫁给许公子,她要么一辈子不嫁送去奄里做尼姑,要么只配嫁给泥腿子,害她失去了太子妃的机会,这处罚还算轻的。
杨许宁从杨府出来后,心情特别的好,好些日子不能出杨府了,她带着露珠一同坐在马车上,犹豫了一下,说道:“咱们要不要去外城关府找燕儿?”
露珠不知道主子会这么想,她刚才出来的时候还在想,要不要带着主子去找于氏呢,既然主子也这么想了,那就一同去吧。
于是马车准备往外城去,然而还没有到外城,马车便在街道上被堵上了,原来内城有紫来阁的义演,不少街坊都跑来看,以至于街上人太多,马车走得慢,于是就堵上了。
杨许宁有些着急,怎么就这么巧了呢,正好遇上紫来阁今日义演,当真是气人,再这么堵下去,便是去容斋的时间也不够,怎么去外城呢?
主仆两人很是着急,此时外头的街坊有人正在讨论,说起那于家的首饰铺子,有人说道:“这紫来阁可不曾义演过,这于家首饰行倒是有能耐,能请得动紫来阁的人,莫不是哪家权贵的亲戚,也太有能耐了些。”
杨许宁主仆一听,吓了一跳,于家首饰行?露珠连忙下了马车来到一旁的街坊面前相问,一问之下才知道当真是她们所想的那样,是于东家,露珠高兴坏了,刚才两人还想去找她呢,没成想她已经在内城开铺做生意了。
于是主仆两人再次坐上马车,马车调转了方向,往内城最繁华的地段去了。
杨许宁没有记错的话,这儿原本是关家的商铺,如今怎么又换招牌成了于家的了,莫不是关家的生意被于书燕给盘了下来,她倒是一个会做生意的。
主仆两人来到了于家的首饰行外,只可惜此处人山人海的,进去不得。
杨许宁带上了幕离,主仆两人只好下马车,然后在人群里挤来挤去的,好不容易才从小门挤了进去,那首饰行的管事看到两人,连忙拦住不准两人进去,这儿可是首饰行内部,想看戏的在外头看就成了。
露珠连忙说出自己的来意,那管事的一听,将信将疑,毕竟今个儿是个特殊的日子,会不会有人混在里头说要找他们的东家也说不定。
于是那管事的叫两人等在门口,说是去找东家问问,如此说来,于东家就在里头了,今个儿也太巧了,两人高兴的等着。
左右去容斋买了吃食,到头来还是得主母嫌弃,不如在外头多呆一会儿,哪怕是与于东家见上一面就走也是值得的,于杨许宁来说,在她的人生里,也只有于书燕这一个手帕交。
只可惜她虽然为英国公府的嫡长女,却不能借着这身份帮到她半点,好在她如巴东郡时一样有能耐,将生意在京城里也做了起来。
那管事的上了三楼去问,那会儿于书燕与二哥一同坐在窗前看表演,正高兴的很,听到底下有位杨姑娘主仆二人来找她,她立即想到了什么,连忙起身,周寅疑惑的看着她。
于书燕却是笑道:“二哥,杨姑娘,我的手帕交,我这就将她接了来。”
于是她匆匆下了楼,来到小门处,就看到杨许宁主仆二人等在那儿,她连忙喊了一声,“许宁?”
杨许宁回过头来,立即掀开幕离,露了真容,对上于书燕热情的眼神,她竟是眼眶一热,自打上一次东宫宴后,两人又分开有好些日子,她一直关在院里就没有半点机会出来的,今个儿好不容易。
于书燕上前拉住杨许宁的手,两人相视一笑,而后一同上了楼。
待于书燕带着杨许宁进入房中,原本一脸放轻又高兴的杨许宁在见到太子周寅之时,吓了一跳,连忙止步,带着露珠上前行李。
周寅看到她,忽然让他想起一人来,当年在巴东郡永安寺的时候,他曾救过一位女子,那会儿这一对主仆住在那孤冷的青山院里,居然还有暗探要刺杀她们,若不是他发现的早,将刺客宰杀,指不定两人早已经没命了。
其实他当时就猜到了两人的身份,只是如今居然来了京城了。
周寅是完全不记得在宴席上见到此女的,毕竟那日席宴上他只记得妹妹一人,一看到妹妹,他太过高兴,频繁看了多眼,眼里也只有妹妹一人。
周寅叫两人起身,不必客气,而于书燕却是直接上前将主仆两人扶起来,笑道:“你们不必拘紧,其实他是我二哥。”
对手帕交来说也不必瞒了,要是想瞒也不会将两人引来这儿,杨许宁是震惊的,但同时也是欢喜的,难怪书燕能在京城里做生意,还阵仗如此大,原来与太子殿下有关系,只是太子的妹妹,那岂不是公主了?可是……
于书燕接着又解释了一句说道:“我结拜的二哥,在外头来说,是不知道的。”
杨许宁一听,在心中暗自发誓,她绝不会告诉任何人的,书燕能有这造化,她也极为高兴,只要她能在京城站稳脚跟,不会被人欺负,她就放心多了。
于书燕将主仆两人迎入座位中,而后三人坐下,又是朝窗台下看去,那儿紫来阁的名角正在表演,唱得是动听,然而杨许宁忽然坐在太子面前,她岂能静下心来听呢,也不由暗暗的瞥了一眼。
她的救命恩人就在眼前,不知救命恩人可还记得她呢?可是瞧着他不曾动容的模样,怕是不会记得她了吧。
杨许宁原本渴望的心情又在胡思乱想中熄灭,她垂首坐在那儿,很是规矩。
周寅已经感觉到了,杨氏偷偷地看了他几眼后似乎有什么心事,他可不知小姑子的心事,要是妹妹,一个眼神就知道她在想什么,同时周寅也不想去猜测小姑子的心情,左右都与他无关。
第602章 一起看表演
而底下的角儿此时已经唱完一段,要下台休息了,台上暂时停下来,街读们掌声和喝彩声不断,于书燕终于回过头来,看向杨氏,说道:“许宁,怎么样,好看吗?”
杨许宁哪有看戏,只好尴尬的点头。
于书燕却是发现了她的不对劲,忍不住问道:“许宁,对了,你今个儿是怎么能出门了?我原本是想去找你的,只是一想到杨府的规矩,就不好去了。”
杨许宁听到手帕交温情的话,她的心头一暖,忍不住握住了于书燕的手,说道:“是嫡母让我去容斋买吃的,所以我只能在这儿坐一会儿,就得去容斋了。”
于书燕一听,连忙叫来管事的,叫管事的即刻就去容斋买些吃食来,如此杨许宁便能在这儿坐久一些,也不必急着回去了。
杨许宁感激,果然还是书燕替她想得周到。
然而于书燕却有些不高兴的说道:“为何你嫡母还要为难你?那这一次买回去的糕点是不是又得挑剔了?”
杨许宁听到这话脸色微变,不想手帕交担忧,只好说道:“应该不会的,最多不过说一说,毕竟我在府上也极为听话。”
于书燕一听,有些抱不平,她连忙看向二哥周寅,说道:“二哥,不知你可有法子,能让杨姑娘自由一点儿呢?”
周寅看着着急的妹妹,有些无奈,这可是闺阁小姑子的事,他是太子自是不方便插手,只是妹妹求他,他岂有不答应的道理,周寅于是点头,“我想想法子,要冶这样的嫡母,是简单的法子,那便是嫁人,如此杨姑娘出嫁后,在另一个家中她便是主母,不必再受娘家人欺负。”
于书燕一听,觉得二哥说得有道理,只是知道是一回事,可是婚姻大事岂容自己想的,她不由得看向二哥,其实她有一句话好久了,一直不好说,比如她建议二哥收了杨氏,毕竟杨氏在杨府那么辛苦,要是手帕交能得二哥的照顾,那就太幸福了。
于书燕看着周寅,那欲言又止的模样被周寅看了出来,随后周寅瞪大了眼睛,妹妹这是想让他娶?妹妹的胆子也太大了,操的什么心,在这世上,除非能找到如妹妹这般的女子,否则他是不会娶的。
周寅伸指弹了一下于书燕的额头,不待她说便说道:“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是自己能做主的,看来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