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门娇妻作死日常-第1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爹。”
秦楚很不甘心,当初既然已经同意他成了婚,为何如今又不能再次同意他复婚,可是看到父亲的绝决,以及内室里的哭声,秦楚只觉得心头压抑的难受。
旁边坐着的三位哥哥也相继上前相劝,而此时内室里响起毛氏的惊呼声,“快叫大夫,婆母晕过去了。”
俞氏的确晕了过去,她气的是四儿子是自己栽培着长大,秦家为了他多么的不容易,而今他娶了媳妇却是什么也不管不顾,连着长辈也不放在眼里,这样的儿媳妇要是娶进家门,她岂能管制得住。
自打于氏入门后,俞氏想起了很多,想到不知多少次于氏要和离的事,她便心情郁闷的不行,更是气着儿子向着外人而不听她的话,一时着急,于是心急上火,晕过去了。
大夫匆匆赶了来,秦家人都围在床边,秦楚半张脸还有火辣的痛,可是一家人都不准他靠近床边,他想到母亲是被自己气晕的,心里也愧疚,于是一直跪在床边。
大夫施了针,俞氏醒来了,大夫诊了脉,说道:“这是气极攻心,人年纪大了,底下子女本该孝顺一些,顺着一点儿,倒是不是大事,只是再这样下去,恐怕会成心疾。”
大夫说完,于是写下药方交药童去抓药了。
秦有富恭敬的送走大夫,再回到内室,看到床边不远处跪着的四儿子,他便是一叹,叫老大将人撵走,眼不见为净。
这一夜,秦楚跪在正房门外,心情很沉重,难道母亲就这么不容他媳妇儿么?
前一世的媳妇儿与母亲虽有矛盾,母亲却不曾如此执意不准过,怎么说还是认同燕儿的,可是这一世到底是怎么一步步走到今日的?
他瞧得出来,燕儿已经对他放下心堤,已经对他没有了怨恨,前一世他的确做得不好,尤其想到她最后也死了,而且还重生了,他就后悔了,左右都是要死,何不与她一同赴死呢?
这一世他努力的改变自己,改变所有,却发现家里越来越不睦,这一次他若是硬着来,母亲怕是真的要气倒了。
这一夜秦楚一直跪在门口,然而秦家人却没有一个人理他,秦家三个儿媳妇这一夜也没能睡着,许是今个儿婆婆说的那一番话太过震惊,想不到四弟居然在房中向于氏下跪,如此能耐的四弟,她们想都想不到,忽然她们便想起自己的丈夫。
他们可不曾这么对待过她们。
吕氏尤其看向自己的丈夫,忽然问道:“如果我与你和离了,你会不会再与我复婚?”
秦平一听,呆了呆,郁闷道:“你想什么事儿,咱们怎么可能和离,我可不准你和离的,生是我秦平的人,死也是我秦平的鬼。”


第575章 于家人去永安寺
吕二丫一听,心情忽然变好,对丈夫又是珍惜。
这一夜于书燕却是睡了一个美美的觉,她不再梦到前一世的事儿,她忽然觉得不如好好活在当下。
第二日天刚亮,于书燕起床,却听到院里传来喧哗声,她疑惑不解,即使是秦楚过来提亲,也不可能这么早来的,莫不是有邻居窜门子。
于书燕披上衣,便从内室出来,而后去了前院,然而才到前院,便看到院中站着的俞氏,俞氏一身体面杭绸,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端端正正的站在院中,而她的身边却站着毛氏。
俞氏面色不好,有些苍白,似乎身体有些不舒服,甚至站在这冷风中,整个人显得有些削瘦。
于书燕正要上前相迎,就听到俞氏与许氏说道:“刚才我也再次申明,希望于夫人能好好考虑一下,咱们两家怎么说也不是一朝一夕,同为父母,想来于夫人也能体谅我的。”
许三娘的脸色白了白,却是接下了话,应了一声“好”。
于书燕不知道两人先前说了什么,可是她看得出来,母亲忍得辛苦,莫不是婆婆说了什么难听的话,于是于书燕来到母亲许氏身边,正要出口说话,就见俞氏意味深长的看了她一眼,而后转身由毛氏扶着走了。
看着空落的院门,于书燕忽然有一种不好的预感,她回头看向母亲,疑惑的问道:“娘,刚才我婆婆说了什么?”
“婆婆?她已经不是你婆婆了,燕儿,母亲今日想去永安寺,你陪我一同去如何?”
“娘,怎么忽然想去永安寺了?”
于书燕总感觉不对劲,母亲似乎有什么事儿瞒着。
而一直站在堂前门口许久不曾开口的于江全也附和着说道:“燕儿,听你母亲的话,一同去永安寺上香。”
“爹,娘,你们到底有什么瞒着我,为何忽然要去永安寺上香了?”
于江全面色一沉,也不瞒着了,“燕儿以后不要再想着复婚,秦家不合适,咱们于家虽是商户出身,但也绝不是低贱到要乞求的份上,再说秦家也已经说得清楚,他们已经是高门大户了,咱们高攀不起,所以听你母亲的话,去永安寺上香吧。”
于书燕一听,心头更加紧张了,她问道:“爹,娘,是不是我婆婆说了什么难听的话?”
许三娘看着女儿还在叫婆婆,就知道她有心想复婚了,于是劝道:“燕儿,以前不少事儿你都瞒着我们,原来你本就不甘心嫁入秦家,如今秦楚中了状元,咱们也不要高攀,世人会看不起的,咱们就安生的做生意,做一个普通的商户之家便好。”
许三娘拉着女儿入堂房,于书燕终于听明白,她想到刚嫁入秦家的时候几次与婆婆商量和离的事儿,原来婆婆将这些事全部告诉了她父母,如今想来不管她如何解释,他们都不会听的。
于书燕忽然觉得心头悲凉,她能想像得出来,秦楚肯定是跪在秦家了,她知道秦楚孝顺,如今更是要在带着一家人去京城里去的关键时候,若因为她,秦家四分五裂,她也不想秦楚如此为难的。
的确她在他去赶考前和离,如今又在他功成名就之时要复婚,不是她不这么想,别人自是有想法。
于书燕没有再劝父母,这一日,秦楚不曾出现,于江全夫妻却是在收拾行李,原本打算今日离开庾县去永安寺,然而于书燕却说要等三日,三日后她一定去永安寺。
她与婆婆之间的问题已经到了理不清的地步,她在等着秦楚,也在心疼着秦楚,可是造化弄人。
她刚重生归来,心情不知道有多难过,不仅怨恨秦楚,她还想杀了秦楚,后来没有下手,却是想方设法的折腾秦家人,如今倒是自食恶果了。
就这么等了三日,果然秦楚不曾出现,反而听到秦家有了声音,秦家人全家决定回乡下过年,不住在城里了。
第三日的晌午,秦家人全部起程,只有秦楚被绑住丢在马车内,而后一家人出了城门回南亭镇去了。
坐在马车中的秦楚,心情也很复杂,看来他与媳妇复婚的不是时候,而母亲已经晕过去两次,他若再加一把火,许是能将母亲气死。
想着自己的母亲,再想到媳妇儿,秦楚只觉得心里凉透了,两个都是他至关重要的人,却走到如今水火不容这一步。
于书燕站在门口看着秦家的马车走远,她的心里莫名空了一块,半晌后,许氏在她身后出声,“燕儿,走,去永安寺。”
于书燕点头,她不能再逼秦楚。
夜里于书燕一夜无眠,第二日于家人全部准备好,启程去往永安寺去,想来今年过年也是在永安寺度过了。
于家的马车也离开了柳树街,转眼柳树街清静了不少,不少邻居却有不同的传言传来,却是个个笑话于家的。
于家的马车走了一日一夜到了永安寺,寺里的钟声令于书燕的心忽然静下来,她在禅间坐了一日,石泉却在铺里头招呼。
而于家父母却是坐在铺里,两人心情也是很复杂,自是盼着女儿过得好的,原本他们对秦楚也是极好的,可是与俞氏见过几面后,许氏更是心疼着女儿,不想女儿嫁入秦家受俞氏的脾气,以及秦家的瞧不起。
不知不觉在永安寺呆了几日,一切似乎看着很平静,只是马上要过年了,天空也下起雪。
于书燕捧着暖炉站在老树下,看着天地苍白一片,她的眼泪莫名流下,她重生归来后的所做所为是不是错了?
前一世的事越来越远,这一世的事,她却是历历在目。
而此时的桃花村里,秦家院里煞是热闹,原来秦楚一回来,四里八乡的富绅与里正村长都来道贺了,来来去去的,秦家院里当真是热闹的很。
而秦楚却也不再敢在俞氏提及复婚一事,俞氏自上次晕过去了,吃着药,一直到现在,不知为何又染上了伤寒,如今更是整个瘦了一圈,秦楚看着很是愧疚。


第576章 曲线追妻
忙完这些乡亲们热情的问候,夜深人静之时,秦楚将刘乙召来,他吩咐道:“准备一下,年前我去一趟岳州见一见关二公子。”
刘乙却是奇怪,关二公子昨个儿才来的岳州,他还没来得及禀报,秦四公子便已经知道了,他越发佩服,于是连忙退下去准备了。
便是那日夜里,秦楚悄悄地离开桃花村,只留了一封信给大哥秦安,却是说他去一趟岳州,并不是去城里也不是去永安寺。
他这么留信,也是为了让家里人放心他,他并没有去找于氏,他的确是有要务在身。
秦安看到信后,不由得将这个消息告诉了俞氏,俞氏看着信虽然不高兴,却还是相信儿子的,这段时间毕竟他并没有去找于氏,四儿还是孝顺她的。
岳州城内,关二公子年前还是来了一趟岳州,他已经被皇上召见,想来皇商之位跑不掉了,如今来岳州便是整理刑湖南路的生意,他发现巴东郡的于氏挺有能耐,若不是她提议,想他还像热锅上的蚂蚁,寻路无门。
所以关牧打算将刑湖南路的生意全部交给于氏打理,他只要打理好京城里的便成。
关牧这几日正与几位管事商讨着生意上的安排,忙得很,想着早些忙完便去一趟庾县见于氏,这一个决定他一路上想周全了,于氏他要好好栽培,发现于氏还是他身边人福星,自打关九与于氏做下了生意后,关家的生意也顺畅的多了。
关牧这日夜里与几位管事的商量完事情,各自回房休息时,他在回房的小道上遇上了穿着黑衣的秦楚,秦楚身边只有一名护卫,不过关牧虽然没有功夫,不能行走,但他眼神极好,他看得出来,秦楚身边的这一位功夫极为了得。
“秦四公子今日这模样登门入府,关某实在看不懂。”
关牧虽是商人,可气势上却并不输秦楚,便是秦楚也佩服此人,已然成这样,他还能接下关家,如今更是要成皇商了。
好在秦楚向来脸皮厚,一点儿也没有觉得关二公子的不高兴,反而上前扯下面巾,说道:“迫不得已,匆匆赶来,想要正大光明的登门而入,恐关公子拒绝。”
关牧感觉秦楚有些不要脸,这半夜潜入他府邸竟如此理直气壮,不过他也发现此人不简单,以前便有了巴接之意,自然也不会在此间发怒,只是面色有些不好看,“秦四公子真会说话,不知秦四公子今夜何事入府?”
秦楚立即朝关牧身后推着轮椅的护卫看去一眼,关牧便朝护卫吩咐了一声,那护卫便退下了,刘乙也不待秦楚开口退下去了。
眼下小道上只有两人,秦楚面色一收,温和的说道:“今夜是有事来求的。”
关牧反而好奇起来,这可不是秦四公子的作风,居然还能有事情要求他一个商户身上来。
秦楚却接着说道:“我夫人最近与我闹了点儿脾气,所以恳请关二公子将我媳妇派去京城做生意,她这人想必别的都不会心软,除非关家遇着了难事,她倒是挺讲义气。”
关牧却是一脸古怪的看着他,不由提醒道:“据我所说,于氏似乎已经不是秦四公子的妻子,所以……”
“我知道,所以才恳请关二公子出手,反正我是没有办法了,事事不能两全,只能另劈捷径。”
秦楚看向关牧。
关牧心里却是闷着笑,也有秦四公子摆不定的事儿,原来于氏便是他的把柄,也是他的弱点,他倒是不怕在他面前坦露出来,有意思。
“可是我是个商人。”
关牧开口。
秦楚连忙说道:“皇商之位相换,只待我入了京城做了中书舍人一职,便会在皇上面前为关家提点一二,若是关家照顾我媳妇,以后有点风吹草地,我自然也必护着关家。”
这可是天大的诱惑,不过是张张嘴罢了,便能得到秦四公子的庇护,便是关牧想要寻到的契机也必定这么巧合的。
关牧明显的动摇,秦楚却接着说道:“不如关二公子顺势将京城的生意交给我媳妇儿打理如何?”
不过就是京城的生意,何况于氏并不会占用关家半点资源,到时指不定还是他们前家的大客商呢,关牧动摇了,于是答应了。
秦楚明显的松了口气,似乎放下心头大石,关牧反而好奇起来,疑惑的问道:“你原本以为秦四公子是个狼心狗肺的负心汉,功成名就就遗弃了糟糠之妻,没成想是我看错了,原来是个痴情种,只是既然如此,为何不复婚?”
说起这事儿,正是秦楚的心病,当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关牧看到秦楚那一脸便秘的表情,他忽然很同情他,“别去招惹女人,果然是对的。”
秦楚一听忍不住说道:“所以关家主母迟迟未定,二公子却一直不着急,瞧着外头传言不对。”
“哦?”
关牧有些好奇起来,“什么传言。”
秦楚却是笑了,“他们传二公子好男风。”
关牧差一点儿从轮椅上掉下来,气得不轻,“胡说八道。”
“那关二公子还是找房媳妇堵了悠悠众口才是正道。”
“哼。”
关牧感觉自己没有嘲笑到秦楚,却是被秦楚给戏弄了,于是说道:“我瞧着我于姑娘向来有主见,我怕是未必劝得动。”
秦楚一听,着急了,“收回我刚才的话,关二公子这样挺好的,如此有才之有谋之人,更是得将精力造福百姓们身上才是。”
这一下关牧心情好了些,瞧着他这么可怜的,还是答应了。
关牧能手段能接掌整个关家的掌家权,如今不过施展一下手段将于氏弄回京城里去,还当真不是难事,秦楚也是聪明,找关牧做此事倒是找对了。
秦楚当天夜里便打马回庾县去了。
随后数日,关牧安排好岳州的生意,便也朝庾县来了,如今于姑娘要去京城里做生意,自然这刑湖南路的生意自然不会给她做了,甚至他还得想法子将江南的生意收回,如此她才能不得不留在京城,想到秦楚痴情一片,关牧便心头舒服,看在他那么可怜的份上,还是帮他一把吧。


第577章 同意去京城
要过年了,今个是小年夜,腊月二十四这日,许三娘早早的起床,带着管事们将铺子里里外外打扫一遍,到了年底的永安寺,香客几乎没有了,于是铺里头也没有了什么生意。
不过一年下来赚了不少的,有旺季和淡季之分。
而石泉和于江全却是上寺里头主动帮着永安寺的僧人清分开青山客院去了,又是给永安寺的僧人抬水支炉灶,很是勤快。
而于书燕却成了一个无所事事的,她想要帮忙,许三娘却是不舍,于是于书燕干坐在小楼上抄经,以静心神。
却在这个时候,永安寺居然来了香客,来了一队人马,上寺里头上香的路上经过铺子门前,那里头便下来一个坐轮椅行动不便的男子,此人生得是俊郎出尘,眉目之间也看得出此人绝非一般人。
从马车上下来的时候,许三娘与寺里的管事们都看到了,不由得为他感觉到可惜,一表人才,可惜双腿不便。
很快此人被抬到了铺里头,说是来买香纸的,许三娘一听,心想着这位香客如此不便,完全可以叫属下前来买,但是显然的此人比较倔气。
正好此时于书燕听到声晌从小楼上下来,心想着这大冷天的居然还有香客愿意上山呢。
于书燕进了一楼的铺子,看到人群里坐在轮椅上的关牧,她呆了呆,而后面上一喜,“关二公子。”
关牧似乎听到熟悉的声音一脸惊讶的朝这边看来,“是于姑娘。”
许三娘疑惑的看着两人,“原来是熟人,快,上茶。”
许三娘安排着管事的上茶。
于书燕来到关牧身边,一脸奇怪的看着他,“关二公子为何选在腊月上香,天气太冷,这山更是如此。”
关牧的眼神闪了闪,而后露出一脸的苦色,说道:“若不是京城里出事了,我也没想着来上香求平安的。”
“啊?”
于书燕见此处不是说话的地方,于是与关牧一同进入帐房,管事很快送上热茶,又得了许三娘的吩咐,在帐房里支起了火炉子,小暖炉给给关二公子送来一个。
关牧一一接受了,却自始至终都是一脸的愁色。
帐房里只剩下两人了,于书燕一脸关切的问其什么原因,关牧只好如实说了,原来京城里的生意受到打压,他毕竟腿脚不便,于是派了族人前去打理,没成想族人内外勾结,害得关家的生意损失惨重,关牧想在荆湖南路过了年就去京城,于是便想到永安寺求签很灵验,于是就在腊月时节来了。
于书燕一听,心里担忧起来,算着时间他这会儿应该是皇商了,为何还不曾成?莫不是因为她的改变也影响到关家的命运不成?
关牧叹了口气,看着于书燕说道:“如今关家族人将这些年对我的恨意全部使了出来,我身边当真是连一个信得过的人都没有了,想来我关家怕是不成气候了。”
怎么会这样的呢,于书燕忍不住劝慰,关牧便顺势恳求道:“这样吧,我将京城里的生意交给你们于家打理,我也好囤出手来打理北边其他几郡的生意。”
于书燕呆了呆,叫她去京城打理生意,她才不会去京城呢,不,她想去京城,她很想去,不跟秦楚去,她带着父母自己去,去京城做生意,跟秦家没有半点关系,如此也是与上一世不同的。
于书燕虽然没有开口应下,但人精如关牧,一眼就看出了她的心思,不得不想着,难怪被秦楚吃得死死的,心太软,哪及他与秦楚的心硬,关牧都不忍心骗她了。
于书燕想了半晌后,似乎下定了决心,于是说道:“成,你将京城的生意交给我便是,只是此事你我二人知道便可,不可以再告诉别人,我不想某些人误会。”
关牧岂会不知她指的某些人是谁,于是顺势说道:“瞧着这一次我关家的麻烦挺大的,多亏得你愿意帮我,瞧着于姑娘此番去往京城恐怕一时半会儿回不来,不如将叔婶一同带去如何?”
于书燕心思动摇,若能带上父母,那自然是好的。
而关牧却是叹了口气,“我担心叔婶在外地过不惯,此事还是算了,我派关九去一趟,关九这人勤快是勤快,就是有点儿小心思,这一次过去但愿他能向着我一点儿。”
关九就是一个最爱捞好处的人,如今关家乱了,关九何未必会忠心,前一世就知道关九的弱点,这一世更是与他交往甚久,完全了解了他的真性情,这几年有关二公子压着,关九不敢生出半分杂念,可是一但关家乱了,他混水摸鱼必定是有的,再说关九这人吧,能力有限,毕竟关家得罪的可是京城里的人,她还有一个二哥在京城呢,怎么说也能帮着一点儿吧。
于书燕瞧着关牧如今众叛亲离的也挺可怜的,难得露出这么脆弱的一面,不免有些心软,于是说道:“没关系,我必劝服了父母,一同前去就是,只是以后京城的生意,关二公子可得与我立下字据,以后便是我于家的生意了。”
“那自是不成问题。”
关牧一脸感激的答应下来。
于书燕松了口气,心情却是大好,一定是她这一趟生意太过顺当给高兴的,这一次去京城,她手头可有不少银子,到时买下不少护卫,再也不走前一世的老路被劫匪所杀的下场。
关牧将生意交给于书燕,明显的面色一松,心情好了不少,忽然关牧又说冬季太冷,过年时节便不走了,就借着于家在永安寺住着一同过年,左右他在哪儿也是一个人过年,于书燕听后,心更软了。
于是两人商量好,正月底出门去往京城,到那时路上也好走一些,想来雪也融化了,一路上走快一点便能早些入京城。
许三娘得知关二公子想要留下来与他们一同过年,那自是欢迎的,毕竟于家一家三口,人本就不多,多一个人一同过年更热闹一些。


第578章 过年了
于家早早的备下了过年的吃食,关牧却是看到了于书燕抄的经文而动容,以前只是生意上的往来,关牧也不甚在意,如今看到这一手神似秦楚的好字,还有这份安静的心态,他不由得对于书燕另眼相看。
这是得对秦四公子怎么样的深情,才会练出这一手一模一样的好字来呢?只是明明相爱的两人,为何却不能放下心怀在一起?就算家里人不同意,秦楚如此有手段,也必能说服家里人才是。
关牧不免对两人好奇,尤其是于书燕,关牧是一个极为聪明的人,而且心思缜密,不过通过一些细节,他便能看出不少事情,他对于氏以前的确小看了,原本以为不过是有点儿争强好胜的商户女,如今却不这么认为了。
许三娘最好做吃食,如今家中增加了人员,许三娘更是尽心,做了不少拿手的菜,关牧孤苦好些年,忽然感受到于家温馨的气氛,他忽然觉得今年留在于家过年是决定对了。
吃饭的时候,他看到于书燕一双父母对她那叫一个宠爱,完全不需要言语,却是令他们一家三口,那不言而喻的幸福,如此平凡的人家,过着简单的生活,却是过得如此温馨,令人羡慕。
关牧不由得多吃了一碗饭,他身边的护卫都有些吃惊,主子长年味口不好,吃什么都不见他有多喜欢的,然而今日他却发现主子会重复在一道菜上夹了几筷子,当真不可思议。
吃过饭后,于书燕要起身去洗碗,许三娘怎么可能让女儿去洗碗,立即制止,却是收拾好了碗筷,夫妻两人一同去了厨房。
起居室的院子不在铺子里头,而是在铺子的后头有独门独户,先前于书燕清休的地方便在这儿,正因为当初父母跟着一同来了,于书燕才起了修座院子的心思,如今倒是方便多了。
小院后门出去,一路石阶上去便能直接到寺里头的青山院。
关牧吃过饭后也没有急着去青山院逛,反而与于书燕坐在一起,忽然开口问道:“你可会下棋?”
于书燕点头,前一世为了在京城里做一个贵夫人,为了能做秦楚的丞相夫人,她可是下过苦功的。
关牧便叫护卫将他马车中的玉棋送来。
于书燕看着纯玉打造的棋盘与棋子,不得不叹服关家有钱。
两人开始对弈,那护卫原本想着依着公子的能耐,于氏指不定很快就输了,所以护卫也没怎么在意,却是稳稳地坐在一旁,连着呼吸声都很小,若不主动去看他,不会感觉到这护卫的存在似的。
于书燕落子很快,一盘棋下了半个时辰了,关牧倒有些佩服了,以前觉得她只是个会做生意的妇人罢了,却不知她的棋艺如此了得,平素关牧总是一个人坐着下棋,身边的护卫怎么教也不会,当真是无味至极。
又下了好一会儿棋,于书燕终于落子慢了下来,然而关牧却还是像刚开始时一样,不紧不慢,胸有成竹。
于书燕冥思苦想,她发现关牧当真是心思深沉,落一子已经想到三步开外,她要怎么下似乎都在对方的算计中,她开始苦恼起来,于是又下了半个时辰。
旁边的护卫都不由得看向棋盘,随后又看向自家公子,居然唇角带着淡淡地笑容,公子笑了?公子已经有好些年不曾笑了。
于书燕还是输了,她有些不甘心,于是想再起一盘,关牧却是拂开衣袖,理了理袖摆,说道:“一日只下一盘,久了会耗神,如此才有滋味。”
那是因为你赢了,所以你一日下一盘,高兴一天,她就得郁闷一天了。
于书燕心中郁闷。
关牧见她不说话,于是掀眸朝她看去一眼,就看到她一脸郁闷的模样,于是说道:“不如抄经文去。”
“关二公子也喜欢抄经文?”
于书燕疑惑的看着他。
关牧点头,“以前不曾抄过,不过以后就会有了,从今日开始。”
“成。”
于是两人移步书房,各占着一个书桌,各自开始静心的抄起经文,下棋输掉的郁闷与不甘转瞬间没有了,她的心也跟着静下来了。
经文一遍遍的从笔中写下去,她的心平静得毫无波澜,所有世俗似乎都与她远去。
待天色不早了,于书燕落了笔,一抬头,却发现对方书桌边坐着的关牧正若有所思的看着她,对上她的眼神,他立即收回目光看向别处。
他这么快就抄好么?
于书燕忍不住想过去看看他抄得如何?还有上一世便听到传言,关二公子从不流出自己的笔墨,相传他写字不好看才会如此,从小有些不学无术,后来不得不接掌了关家的家业,一但涉及文书往来,皆是由身边的人代劳。
当于书燕来到他的书桌前,关牧倒也没有收走自己抄的经文,不过于书燕却是看呆了,她盯着桌案上不弱于秦楚笔墨的字迹,如此神韵,极有风骨,明明拥有一手的好字。
于书燕不由得的惊叹:“如此好字,竟不曾留于世。”
于书燕毕竟是重生,不过是有感而发,然而关牧却是怔住,他向来心思缜密,于是问道:“你如何得知不曾留于世?”
于书燕反应过来,她连忙收起惊讶的眼神,面色平静了一些,脑子一转,便接了话:“因为我不曾看到关二公子的笔墨,一手好字,今日算是开眼见了。”
关牧却是若有所思看着她,而后双手搭在轮椅上,开始往书房外去。
于书燕本想上前搭把手,却发现他双手是如此的熟练,心里不由震憾,前一世听说过,皇上关牧,曾独自入宫面圣,却不让宫里的太监宫女近身,便是皇上瞧见了,也对他另眼相看,关家的皇商之位才会坐得如此稳当,也少不了关牧的这份坚持与能耐。
这一份傲气,她也要尊重他。
两人从书房里出来,天色已经不早了,许三娘又做了不少好吃的,关牧再一次多吃了一碗饭,身边的护卫觉得以后多带着公子来于家噌饭吃,如此才能将公子养得胖些,眼下却是太过瘦了,关家的担子这么大,再这么熬下去,公子恐支撑不住的。


第579章 追妻辛苦
于书燕自是不知道关家护卫的心思,她见关牧还真能吃的,怎么跟秦楚一样,喜欢吃他们家的饭菜,倒是好养。
因为在永安寺过年,所以自然也不能做荤食了,于是过年全是素菜,可是素菜也有素菜的吃法。
年三十,于书燕与母亲一同在厨房里包饺子,于书燕也有一手的好菜,只是这向年主要做生意去了,再加上有母亲在身边照看着她,于是就很少下厨。
石泉这会儿倒是陪着关二公子一同上了山,说是山上有冬笋采,还有一些野菜,关牧很感兴趣。
年夜饭时,于书燕一脸神秘的看向关牧与石泉,说道:“吃饺子可得注意了,谁吃到彩头,谁就得为咱们表演一段,凭着自己的本事。”
关牧一听,不以为意,然而才下筷子吃了一只饺子,他的脸色就僵住了,他怀疑于氏必定是故意的。
石泉见他忽然不说话了,疑惑的问道:“别告诉我,头彩你中了?”
关牧不由得点头,将铜钱吐出来。
旁边的许三娘却是笑了,“好彩头,明年必定行运。”
石泉却是哈哈大笑起来,“关二公子为咱们表演一段。”
关牧的脸有些红了,他看向石泉,很有些无奈,怎么就这么巧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